第八章 第四讲 沉淀溶解平衡.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630918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89.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八章 第四讲 沉淀溶解平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第八章 第四讲 沉淀溶解平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第八章 第四讲 沉淀溶解平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第八章 第四讲 沉淀溶解平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第八章 第四讲 沉淀溶解平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八章 第四讲 沉淀溶解平衡.docx

《第八章 第四讲 沉淀溶解平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章 第四讲 沉淀溶解平衡.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八章 第四讲 沉淀溶解平衡.docx

第八章第四讲沉淀溶解平衡

第四讲沉淀溶解平衡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难溶电解质作比较时,Ksp小的,溶解度一定小

B.Ksp大小取决于难溶电解质的量,所以离子浓度改变时,沉淀溶解平衡会发生移动

C.所谓沉淀完全就是用沉淀剂将溶液中某一离子完全除去

D.温度一定,当溶液中Ag+和Cl-浓度的乘积等于Ksp时,溶液为AgCl的饱和溶液

解析Ksp是温度的函数,B错误;绝对不溶的物质不存在,C错误。

答案D

2.已知

298K时,M

g(OH)2的溶度积常数Ksp=5.6×10-12,取适量的MgCl2溶液,加入一定量的烧碱溶液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测得pH=13,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所得溶液中的c(H+)=1.0×10-13mol·L-1

B.所得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OH-)=1.0×10-13mol·L-1

C.所加的烧碱溶液的pH=13.0

D.所得溶液中的c(Mg2+)=5.6×10-10mol·L-1

解析A项,pH=13的溶液中,c(H+)=10-13mol/L;B项,NaOH抑制水的电离,水电离产生的c(OH-)=10-13mol/L;C项,因为向MgCl2溶液中加NaOH溶液后,混合溶液的pH=13,所以所加的NaOH溶液pH>13;D项,溶液中的c(Mg2+)=Ksp/c2(OH-)=5.6×10-10mol/L。

答案C

3.有关AgCl沉淀溶解平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AgCl沉淀的生成和溶解不断进行,但速率相等

B.AgCl难溶于水,溶液中没有Ag+和Cl-

C.升高温度,AgCl沉淀的溶解度增大

D.向AgCl沉淀中加入NaCl固体,AgCl沉淀的溶解度降低

解析 AgCl固体在溶液中达到溶解平衡后,溶解与沉淀速率相等,但不为0,一般说来,升高温度,有利于固体物质的溶解,A、C正确;AgCl难溶于水,但溶解的部分电离出Ag+和Cl-,B错误;向AgCl沉淀中加入NaCl固体,增大了Cl-浓度,促使溶解平衡向左移动,降低了AgCl的溶解度,D正确。

答案 B

4.将AgCl分别加入盛有:

①5mL水;②6mL0.5mol·L-1NaCl溶液;③10mL0.2mol·L-1CaCl2溶液;④50mL0.1mol·L-1盐酸的烧杯中,均有固体剩余,各溶液中c(Ag+)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④③②①B.②③④①C.①④③②D.①③②④

解析 根据沉淀溶解平衡,溶液中Cl-浓度越大,Ag+浓度越小,则选项C符合题意。

答案 C

5.已知:

25℃时,Ksp[Mg(OH)2]=5.61×10-12,Ksp(MgF2)=7.42×10-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5℃时,饱和Mg(OH)2溶液与饱和MgF2溶液相比,前者的c(Mg2+)大

B.25℃时,在Mg(OH)2的悬浊液加入少量的NH4Cl固体,c(Mg2+)增大

C.25℃时,Mg(OH)2固体在20mL0.01mol·L-1氨水中的Ksp比在20mL0.01mol·L-1NH4Cl溶液中的Ksp小

D.25℃时,在Mg(OH)2的悬浊液中加入NaF溶液后,Mg(OH)2不可能转化成为MgF2

答案B 

解析A项,由于Mg(OH)2的溶度积小,故其电离出的Mg2+浓度要小一些,所以A项错。

B项,NH

可以结合Mg(OH)2电离出的OH-,从而促使Mg(OH)2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c(Mg2+)增大,B项正确。

C项,Ksp仅与温度有关,故C项错。

D项,虽Mg(OH)2的Ksp较小,但二者的Ksp相近,当c(F-)较大时,仍会出现c(Mg2+)·[c(F-)]2>Ksp(MgF2),从而生成MgF2沉淀,故D错。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向饱和食盐水中加入少量的浓盐酸,看不到明显的现象

B.将硫酸铜溶液与碳酸钠溶液混合,得到的沉淀是以Cu(OH)2为主,说明了在相同条件下Cu(OH)2的溶解度比CuCO3的更小

C.在0.01mol·L-1NaCl溶液中加入少量的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接着向上述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浓氨水,白色沉淀不会溶解

D.CaCO3溶液的导电能力很弱,是因为CaCO3是弱电解质,存在如下电离平衡:

CaCO3Ca2++CO32-

解析 A项有NaCl晶体析出,A错误;C中AgCl(s)Ag+(aq)+Cl-(aq),加入浓氨水后生成[Ag(NH3)2]+,沉淀溶解平衡右移,白色沉淀会溶解,C错误;选项D中,溶液的导电性只与离子浓度和离子所带电荷有关,CaCO3溶液的导电能力很弱是因为CaCO3溶解度很小,但CaCO3是强电解质,D错误。

答案 B

7.往含I-和Cl-的稀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沉淀的质量与加入AgNO3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

则原溶液中c(I-)/c(Cl-)的比值为(  )。

A.

B.

C.

D.

解析 根据I-+Ag+===AgI↓(黄色),Cl-+Ag+===AgCl↓(白色),结合图示,可知I-、Cl-消耗AgNO3溶液的体积分别为V1、(V2-V1),因此在原溶液中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8.以水氯镁石(主要成分为MgCl2·6H2O)为原料生产碱式碳酸镁的主要

流程如下:

(1)预氨化过程中有Mg(OH)2沉淀生成,已知常温下Mg(OH)2的Ksp=1.8×10-11,若溶液中c(OH-)=3.0×10-6mol·L-1,则溶液中c(Mg2+)=________。

(2)上述流程中的滤液浓缩结晶,所得主要固体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高温煅烧碱式碳酸镁得到MgO。

取碱式碳酸镁4.66g,高温煅烧至恒重,得到固体2.00g和标准状况下CO20.896L,通过计算确定碱式碳酸镁的化学式。

(4)若热水解不完全,所得碱式碳酸镁中将混有MgCO3,则产品中镁的质量分数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解析

(1)Ksp=c(Mg2+)·c2(OH-),则c(Mg2+)=

=2.0(mol·L-1)。

(2)滤液中的溶质主要成分为NH4Cl,可根据元素守恒解答该题。

(4)Mg(OH)2·4MgCO3·4H2O中Mg的质量分数为:

×100%=25.75%,MgCO3中Mg的质量分数为:

×100%=28.57%,所以产品中混有MgCO3,则Mg的质量分数升高。

答案

(1)2.0mol·L-1

(2)NH4Cl

(3)n(CO2)=

=4.00×10-2mol

n(MgO)=

=5.00×10-2mol

n(H2O)=

=5.00×10-2mol

n(MgO)∶n(CO2)∶n(H2O)=5.00×10-2∶4.00×10-2∶5.00×10-2=5∶4∶5

碱式碳酸镁的化学式为Mg(OH)2·4MgCO3·4H2O。

(4)升高

9.据报道,有一种叫ThibacillusFerroxidans的细菌在氧气存在下的酸性溶液中,能将黄铜矿(CuFeS2)氧化成硫酸盐,发生的反应为:

4CuFeS2+2H2SO4+17O2===4CuSO4+2Fe2(SO4)3+2H2O

(1)CuFeS2中Fe的化合价为+2,上述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是________。

(2)工业生产中利用上述反应后的溶液,按如下流程可制备胆矾(CuSO4·5H2O):

①分析下列表格(其中Ksp是相应金属氢氧化物的沉淀溶解平衡常数):

Ksp

氢氧化物开始

沉淀时的pH

氢氧化物沉淀

完全时的pH

Fe3+

2.6×10-39

1.9

3.2

Cu2+

2.2×10-20

4.7

6.7

步骤一应调节溶液的pH范围是__________,请运用沉淀溶解平衡的有关理论解释加入CuO能除去CuSO4溶液中Fe3+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步骤三中的具体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Fe、S或铁、硫

(2)①3.2≤pH<4.7 加入CuO与H+反应使c(H+)减小,c(OH-)增大,使溶液中c(Fe3+)·c3(OH-)>Ksp[Fe(OH)3],导致Fe3+生成沉淀而除去

②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解析

(1)CuFeS2中Fe为+2价,Cu为+2价,S元素为-2价,反应后Cu元素化合价不变,Fe元素变为+3价,S元素变为+6价,故被氧化的元素是Fe和S。

(2)①步骤一调节溶液pH的目的是将Fe3+全部沉淀出来,而Cu2+不能沉淀,故应调节pH的范围为3.2≤pH<4.7;②步骤三中是将硫酸铜溶液变为硫酸铜晶体,故采用的方法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10.食盐中的抗结剂是亚铁氰化钾,其化学式为K4[Fe(CN)6]·3H2O。

42.2gK4[Fe(CN)6]·3H2O样品受热脱水过程的热重曲线(样品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试确定150℃时固体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查阅资料知:

虽然亚铁氰化钾自身毒性很低,但其水溶液与酸反应放出极毒的氰化氢(HCN)气体;亚铁氰化钾加热至一定温度时能分解产生氰化钾(KCN)。

据此判断,烹饪食品时应注意的问题为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25℃时,将amol·L-1的KCN溶液与0.01mol·L-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溶液pH=7,则KCN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a________0.01mol·L-1(填“>”、“<”或“=”);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HCN的电离常数K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Fe2+、Fe3+的催化作用下,可实现2SO2+O2+2H2O===2H2SO4的转化。

已知,含SO2的废气通入含Fe2+、Fe3+的溶液中时,其中一个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Fe2++O2+4H+===4Fe3++2H2O,则另一个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述转化的重要意义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Fe(OH)3的溶度积常数Ksp=1.1×10-36。

室温时在Fe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当溶液pH为3时,通过计算说明Fe3+是否沉淀完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当某离子浓度小于10-5mol·L-1时可以认为该离子沉淀完全)

解析 

(1)对于加热失去结晶水的研究,注意开始时质量变化为失去水的质量:

K4[Fe(CN)6]·3H2O

K4[Fe(CN)6]·xH2O+(3-x)H2O

1                    3-x

0.1mol                 0.3mol

x=0

则150℃时固体物质的化学式为K4[Fe(CN)6]。

(2)为防止有毒的HCN和KCN生成,应避免与酸性物质接触和控制烹饪温度。

(3)由于KCN+HCl===HCN+KCl,当反应后pH=7,则溶液中有过量的KCN,故a>0.01mol·L-1

由溶液中电荷守恒得:

c(K+)+c(H+)=c(OH-)+c(CN-)+c(Cl-),又因为pH=7,则c(H+)=c(OH-),故c(K+)=c(CN-)+c(Cl-)=0.5amol·L-1

由物料守恒得:

c(K+)=c(CN-)+c(HCN),则c(HCN)=c(Cl-)=0.005mol·L-1

c(CN-)=(0.5a-0.005)mol·L-1

平衡常数K=c(CN-)·c(H+)/c(HCN)=(0.5a-0.005)×10-7/0.005mol·L-1。

答案 

(1)K4[Fe(CN)6]

(2)避免与醋等酸性物质一起烹饪;控制烹饪温度不超过400℃

(3)> (0.5a-0.005)×10-7/0.005mol·L-1

(4)2Fe3++SO2+2H2O===2Fe2++SO42-+4H+ 变废为宝,消除污染

(5)c(Fe3+)=

=1.1×10-3mol·L-1>1×10-5mol·L-1,故Fe3+没有沉淀完全

11.难溶性杂卤石(K2SO4·MgSO4·2CaSO4·2H2O)属于“呆矿”,在水中存在如下平衡:

K2SO4·MgSO4·2CaSO4·2H2O(s)2Ca2+(aq)+2K+(aq)+Mg2+(aq)+4SO42-(aq)+2H2O

为能充分利用钾资源,用饱和Ca(OH)2溶液溶浸杂卤石制备硫酸钾,工艺流程如下:

(1)滤渣主要成分有________和________以及未溶杂卤石。

(2)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Ca(OH)2溶液能溶解杂卤石浸出K+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除杂”环节中,先加入________溶液,经搅拌等操作后,过滤,再加入________溶液调滤液pH至中性。

(4)不同温度下,K+的浸出浓度与溶浸时间的关系如图。

由图可得,随着温度升高,①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人以可溶性碳酸盐为溶浸剂,则溶浸过程中会发生:

CaSO4(s)+CO32-CaCO3(s)+SO42-

已知298K时,Ksp(CaCO3)=2.80×10-9,

Ksp(CaSO4)=4.90×10-5,求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解析 

(1)根据杂卤石在水中的电离平衡,可以判断滤渣应为氢氧化镁和硫酸钙。

(3)浸出液中有大量Ca2+及OH-,可加K2CO3溶液及H2SO4溶液除杂。

(4)图中显示随着温度升高,K+的浸出浓度增大,浸出速率加快。

答案 

(1)Mg(OH)2 CaSO4(二者位置互换也正确)

(2)加入Ca(OH)2溶液后,生成Mg(OH)2、CaSO4沉淀,溶液中Mg2+浓度减小,使平衡右移

(3)K2CO3 H2SO4 (4)①溶浸达到平衡的时间缩短 ②平衡时K+的浸出浓度增大(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5)CaSO4(s)Ca2+(aq)+SO42-(aq) Ksp(CaSO4)=c(Ca2+)·c(SO42-)

CaCO3(s)Ca2+(aq)+CO32-(aq) Ksp(CaCO3)=c(Ca2+)·c(CO32-)

K=

=1.75×1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