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 唐寅潦倒花竹寄士气.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663089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5.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品读 唐寅潦倒花竹寄士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品读 唐寅潦倒花竹寄士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品读 唐寅潦倒花竹寄士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品读 唐寅潦倒花竹寄士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品读 唐寅潦倒花竹寄士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品读 唐寅潦倒花竹寄士气.docx

《品读 唐寅潦倒花竹寄士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品读 唐寅潦倒花竹寄士气.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品读 唐寅潦倒花竹寄士气.docx

品读唐寅潦倒花竹寄士气

品读▎唐寅:

潦倒花竹寄士气

唐寅《枯木寒鸦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潦倒花竹,放荡不羁,佯狂买醉,恃才傲物,自视极高,这当然是唐寅(1470-1524)留给世人的印象,以至于他的后辈冯梦龙因之附会出一段唐伯虎点秋香的故事,流传至今,仍在影视作品中翻演而不绝。

然而,诗文传说中的唐寅是一个唐寅,作为书画家的唐寅则又是另一个唐寅。

正在苏州博物馆展出的“六如真如——吴门画派之唐寅特展”是“吴门画派”系列展览的第三项大展。

唐寅山水画汇通南北宗,兼融刚健与细润,人物花卉皆擅,兼工能写,技法全面,而尤为难得的是其画作中的一种“士气”所寄。

唐寅《射杨图》(局部),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印象里,苏州桃花坞是一个颇有诗意的名字,然而不知是不是时令的缘故,自己似乎从未在那里看到过桃花。

每每到苏州,偶然路过桃花坞,下来流连一番,除了那里的一两家木版年画铺与羊肉汤店,想起的倒是妇孺皆知的“风流才子”唐寅唐伯虎。

  唐寅中年后营建的别业即在桃花坞,其《桃花庵诗》记有: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醉半醒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潦倒花竹,放荡不羁,佯狂买醉,恃才傲物,自视极高,这当然是唐寅(1470-1524)留给世人的印象,以至于他的后辈冯梦龙因之附会出一段唐伯虎点秋香的故事,才子偷香,流传至今,仍在影视作品中翻演而不绝,也因之造就了唐伯虎数百年来在中国民间的巨大知名度——历代书画家中,唐伯虎在民间的知名度不是数一,大概也是数二了,以至于有“凡有井水饮处,即能言唐伯虎”之说。

  这尽管是一个误会,然而其实自有其道理所在,因为其中有着与唐寅性情相通的民间艰辛、市井生气以及对伪道学的反叛,寄托着世人对于自由性情的向往。

唐伯虎生前即有诗云:

“漫劳海内传名字,谁信腰间没酒钱?

”“诗赋自惭称作者,世人都道我神仙。

  然而,诗文传说中的唐寅是一个唐寅,作为书画家的唐寅则又是另一个唐寅。

  以书画而言,唐寅的一种豪气与细润兼具的风格有明一代在吴门几乎是独有的,其好友文徵明评有:

“子畏画本笔墨兼到,理趣无穷,当为本朝丹青第一。

白石翁遗迹虽苍劲过之,而细润终不及也。

”且其汇通南北宗,人物山水花卉皆擅,兼工能写,技法全面,而尤为难得的是其画作中的一种“士气”所寄,正如他在致友人札中写有“丈夫潦倒江山花竹之间,亦自有风韵。

此但可与先生道,难于俗人言。

”即以留存至今的简笔画作而言,萧萧数笔间,无不见出唐寅的一种伟岸豪气与充沛才情。

【一】

【一】

  从甲午冬月开始,包括唐寅47件书画作品的“六如真如——吴门画派之唐寅特展”在苏州博物馆对外展出,这也是壬辰年开始苏州博物馆策划的“吴门画派”系列展览的第三项大展。

前两年则先后有明代沈周特展、文徵明特展,这是吴门文化的底气所寄,更是惠及画坛艺林之举。

颇可一记的是,就在几个月前,海峡对岸的台北故宫同样举办了“吴门四家”之唐寅大展。

  甲午年大雪日(2014年12月7日),并无大雪,“唐寅特展”开幕式前到苏州,入住酒店后见王连起、傅申诸先生,随后到苏州博物馆大堂,开幕式简约而风雅,似乎强调了唐寅与仕女的关系,投影屏幕的背景是传唐寅所临《韩熙载夜宴图》,而出现在现场的则有衣袂飘扬的古装女子,或弹古琴,或弄长笛,一曲婉转悠扬的《牡丹亭》似乎让人触及吴门的温润旷逸处。

  随后观摩展厅,时间太短,只能算观其大概而已,精品不少,尤其让自己惊喜的是,多年前临摹过的《虚亭听竹图》赫然在列。

不过,有些遗憾的是,除台北故宫藏唐寅作品不能参展外,另几件大陆颇负盛名的唐寅代表作如《王蜀宫妓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秋风纨扇图》、《落霞孤鹜图》(均上海博物馆藏)由于种种原因并未在此展中展出,这几件作品不展,唐寅特展的质量与效果其实是打了不少折扣的。

  次日是苏州博物馆组织的唐寅研讨会,印象深的是王连起(北京故宫研究员)、王耀庭(台北故宫研究员)等几位先生涉及唐寅的赝品话题——这在唐寅作品中其实是怎么都绕不过去的话题。

以此次唐寅大展而言,即便粗粗看过,私意认为有多幅作品即是颇有疑问的作品。

王连起所谈包括代笔与赝品,他过目书画名作极多,考证功夫扎实,且因跟随启功、徐邦达先生多年,关于这些鉴定大家鉴定中的轶事信手拈来,听来颇有兴味。

  关于代笔问题,他认为台北故宫所藏的《溪山渔隐图》,周臣的味道更多些,或疑是周臣代笔;台北故宫的《嫦娥奔月》,则是旧假;上博的《牡丹仕女图》,或疑张善孖所制赝品,而当年启功则对谢稚柳说是祁崑做的。

对此他讲了一段轶事:

当年古书画鉴定组到上海,巧遇电视台在拍谢老的纪录片,谢老拿了很多画展示,那天启功先生拉肚子未来,仅徐邦达和王连起去了。

王连起看到唐寅《牡丹仕女图》后,觉得或有问题,与徐老说有些新,徐老告知了谢老。

次日启功先生来,启老幽默,说:

“昨天拉肚子有两个损失,一是少了一次上电视的机会,二是学习古画的机会。

”谢老遂拿出画来,启功先生挑了一些,看到《牡丹仕女图》后说这是祁崑的伪作,说当年祁崑亲口讲他伪造了四件唐寅仕女图。

  关于《王鳌出山图》,王连起说后面题跋与常见都不一样,画款在山石上,“唐寅画作的鉴定很难。

有的只是存疑。

比如上博的《东方朔偷桃》,徐邦达一直未断。

唐寅问题与沈周、文徵明不一样,他临藏品不多,但天分高。

  王耀庭所谈则是从唐寅《琴士图》看其园林斋馆,兼及唐寅在《桐阴清梦》、《花溪渔隐图》等画作中对自我形象的描绘考证,他认为上博所藏唐寅《文会图》是赝品。

  研讨会间隙复到展厅观摩书画。

  以山水而言,中间展柜陈列的早期《贞寿堂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黄茅小景图(卷)》(上海博物馆藏)均是第一次得观,《贞寿堂图》有“顾子山秘箧印”朱文印,系过云楼藏品,树石之外,感觉堂屋线条稚嫩且无力,尾纸有沈周、吴宽、文徵明、唐寅等十七家所作《贞寿堂诗》。

  《黄茅小景图(卷)》绘太湖“熨斗柄”之景致——此一名胜之前却从未听说,未知现在还存否?

画中黄茅渚头“熨斗柄”突兀在外,山势奇绝,枯藤老树,盘绕其上,近岸处细草蒙茸,远处则二三帆影,几只水鸟飞翔,矶头有高士临水小坐,可见其无心凑泊处。

山石皴法或先以淡墨渲染,复以焦墨作乱柴皴。

应当说,此作用笔仍不无稚嫩处,然而用墨却颇得清润意,款署:

“黄茅渚头熨斗柄,唐子好奇曾屡游,太湖绝胜能有几,还许我辈闲人收。

吴趋唐寅作。

”此款署书法与成熟时期的唐寅书法代表作差别十分明显,到底是唐寅早期之作抑或赝作或许是要费些考证的,书法少匀圆,多峭拔,隐隐亦有宋代张即之尚意之处。

拖尾自题:

“震泽东南称巨浸,吴郡繁华天下胜。

衣食肉帛百万户,樵山汲水投其剩。

我生何幸厕其间,短笠扁舟水共山。

黄茅石壁一百丈,熨斗湖渚三十湾……”拖尾其实还有祝枝山、文徵明等人跋,文徵明书法过于流丽,牵连太多,匪夷所思,与其一贯风格有着较大差异。

  王连起先生认为此作是否唐寅之作或存疑,“上面既无周臣,又无沈周题跋,文璧的书法与往常也不太一样。

”上海博物馆单国霖先生则认为后面题跋系真。

  《款鹤图(卷)》(上海博物馆藏)绘闲旷湖山,一高士伏石案而坐,左一童子烹茶,右则一鹤低头行来。

此画树石明显是取法李晞古,石以小斧劈法,然过于精工,人、童与鹤各具神态。

后有沈周、安山题词。

最末则是吴湖帆跋,称之为“聚精神会之作”:

“此卷画法与六如居士之南州借宿图相同,其为一时作无疑义。

”后又补记有:

“虽云师法李晞古,实六如自立法门……六如二十九岁中南京解元,自后十年为书画最精进时期,宸濠放归后便入颓唐,无此聚精神会之作。

  《毅庵图(卷)》(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绘山间一高士欹坐茅屋,执麈作远观状,笔墨苍润挺秀,画幅自题:

“吴门唐寅为毅菴作。

”人物线描尤佳,极文气!

线条看似无力,实则刚猛异常,此作人物茅屋均取李伯时白描风格,与上博所藏的唐寅为一顾姓高士所绘隐居图似同一画风。

明代汪砢玉《珊瑚网》记董其昌所评并非虚语:

“唐伯虎虽学李晞古,亦深于李伯时,故人物、舟车、楼观,无所不工。

  南侧展柜则从几幅扇面开始,先是金笺扇面《枯木寒鸦图》,画作十分精到,师法李晞古意,绘小块山石之后,一株枯木斜插偃曲,寒鸦或翔或栖,此外则大片留白,笔墨虽简,然凄寒冷逸之气则扑面而来。

  《墨竹图》简笔长题,竹呈沐雨之状,题“满窗萧洒五更风,怪是无端搅梦中”等句,想起唐寅所言的“丈夫潦倒江山花竹”之句。

  《射杨图》系为文徵明叔父所绘,绘其持弓射杨,人物用李伯时简笔意,杨树飘逸而简,与人物相契。

  《空山长啸》绘一文士立于竹桥高台上,虽云长啸,却无长啸而有凝望意,人物画得一般,竹则全不自然,不过树石用墨略有妙处,未知此作是否存疑。

  《关山行旅》,绘树精妙细润,纯以晞古法,有宋人到处。

城墙屋舍用简笔,古寂悠然,远山则淡墨。

  《桐山图卷》构图用笔均颇佳,绘湖际峭壁间数株桐树,石罅有泉,流入湖中,湖面则一片烟波,浩渺无边,自题:

“吾闻淮水出桐山,古来贤哲产其间。

君今自称亦私淑,渔钩须当借一湾。

吴门唐寅作桐山图。

”拖尾文徵明题跋显然比《黄茅小景图(卷)》靠谱多了。

  《云山图》系仿米家云山,绘野溪初涨,一文士策杖过桥,远山浮于烟岚之上,极得米氏空濛之韵,自题:

“树迷春雨暗山椒,自捻藤枝过野桥。

山鸟不知身半醉,提壶固固苦相招。

”书法虎虎生风,若有风势与一片墨光在,画上幅有王文治题跋,王之眼光的确有高人处,凡他题跋的书画多是妙迹:

“唐居士多用北宗,此幅独仿米家墨戏,而云烟出没之态几与高尚书伯仲,贤者不可测,固如是耶。

  另一王文治倾心叹服的妙迹则是《虚亭听竹图》——对自己来说这算得上此行最大收获,毕竟,多年前曾不揣浅陋临摹一遍,而真正面对真迹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

  《虚亭听竹图(轴)》(辽宁省博物馆藏)绘高士隐逸溪山之景,且都是近景,中间绘临水筑茅屋一间,内中高士抱膝坐于蒲团上,屋前溪水潺潺,左有流瀑,右侧桥上一童捧书,桥畔修竹五竿,极有凌云缥缈之意,竹端以淡墨绘就一片烟云远山,一片清幽禅意,让人想起王维的那首名作: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此作可以感受得到唐寅骨子里的秀逸与温润处,即所谓“秀骨”,或者说,“吴门四家”中,非唐寅而莫能写此,此作水墨空灵与超出尘俗处,尤其是修竹中段那股似有若无的烟岚,只自先天中来,沈周粗笔画不出不说,文徵明隐约难以脱尽的习气也画不出,至于仇英,那似乎已无法相提并论了。

  王文治《虚亭听竹图》左侧题有:

“唐六如居士画宗李晞古,书宗李北海白香山,天资既超,学力尤邃,惜其书为画所掩,鉴赏家不甚称之,而画又为赝所乱,余故表而出之。

”此语真是中肯,尤其是赝品之乱,真让人一叹。

  此作让自己来来回回看过多次,仍然不舍——虽然纸间已颇多损耗处,然而500多年后,仍可见用墨精妙之处,所谓“梦墨”之说良非虚言,唐寅真迹确有一种独有的魅力,文徵明《题子畏岩居高士图》记有:

“子畏旷古风流,超尘墨妙,图绘传于人间,真世宝也。

适叔贻携示,因题以归之:

‘溪亭面虚旷,乃在山之阳。

俯瞰玉淙淙,仰视岩苍苍。

幽人抱奇僻,人筑临此方。

惬我清绝想,谢彼驰驱场。

爰有同心人,杖策来浮梁。

相寻无俗论,幽事与商量。

【二】

  唐寅的逃禅与放浪与其人生一连串打击不无关系,与早期过于“逞才”有关,自“会试泄题案”及佯疯从明宗室宁王处脱身后,唐寅其后于儒家得意处渐少,于老庄佛禅更有会心处,所谓“名成而身废”,之后遂浪迹各地,游历山川,欲以诗文书画终其一生——这也成就了作为书画大家的“六如居士”,其画高士隐居,多得清幽会意处,而筑室桃花坞、流连花酒则人所共知,这也导致他的仕女画作在后来名声越来越响。

唐寅《虚亭听竹图(轴)》,辽宁省博物馆藏

  王世懋《王奉常集》记有:

“唐伯虎解元,于画无所不佳,而尤工于美人,在钱舜举、杜柽居之上,盖其生平风韵多也。

”这话其实说对了一半,唐寅之仕女画,不仅得之生平风韵,也同样得之于书卷气与骨子里的纯真气,这也与同时代以及之后的那些画美人俗手拉开极大差距,这从上博所藏《秋风纨扇图》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