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629212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9.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大纲.docx

《《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大纲.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大纲.docx

《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大纲

《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大纲

(四年制普通本科)

■说明部分

1.课程的性质、任务

《课程与教学论》是教育系教育学、公共事业管理(教育)、初等教育专业普通本科所开设的专业基础课,属必修课程,也是师范类普通本科的公共必修课。

本课程任务向学生系统传授关于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知识,了解课程编制和教学的一般原理;要求学生初步掌握课程开发和编制、教学设计与评价的基本技能,并能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对课程教学实践作一般的分析与运用。

2.教学的基本目标

学生具备必要的教育学通论和教育心理学知识。

在此基础上,由教师引导学习并研究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包括课程与教学的概念、历史发展过程、形态,课程目标与内容、课程实施与评价,校本课程,以及教学的功能、本质、教学目的与任务、教学原则、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教材的使用、教学模式方法、教学基本技能、信息化教学设计等相关内容。

3.适应专业与学时数

本课程大纲适合教育系教育学、共事业管理(教育)、初等教育专业以及师范类普通本科各专业。

教学时数42学时。

4.与其他课程关系

本课程是教育学知识谱系里专门对课程与教学问题作系统的介绍和研究,与教育学通论以及教育史、教育心理学、学科教学法、现代教育技术等课程有密切的联系。

5.考核方式:

闭卷考试。

期末成绩构成为:

平时出勤、课堂讨论、作业占等占35%,期末闭卷笔试占65%。

6.推荐教材与参考书

教材《课程与教学论》,王本陆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

《课程理论》,施良方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教学论》,李秉德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现代教学论》,裴娣娜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学原理》,[日]佐藤正夫著,钟启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盛群力等编译.《现代教学设计应用模式》浙江教育出版社。

7.主要教学方法与设备要求

主要教学方法为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以及作业设计;模拟上课。

多媒体设备、教学光盘。

■正文部分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标】了解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演变、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课程与教学的关系、课程与教学论在教育学知识谱系中的地位、与教育心理学的关系

【教学重点】掌握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课程与教学论的定义、研究的意义、对象、任务及课题、课程与教学论在当代的发展。

【教学难点】课程与教学论的演变、发展、课程与教学论的课题及当代意义;反思和改进学习方法。

【学时数】4学时

【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演变,课程与教学论的定义、研究的意义。

第一节什么是课程与教学论

本节应了解、理解、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1.课程与教学论领域对研究对象的分类:

现象、问题、规律;事实、价值、技术。

典籍里记载的古代东西方课程与教学的思想,重点是孔子、中国的蒙学、古希腊苏格拉底、柏拉图等;古代课程与教学的特征。

2.近代课程与教学的进步,近代课程与教学进步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科技发展的原因;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斯宾塞等人对课程与教学论的贡献。

近代课程与教学的特征和教学论的发展。

20世纪杜威以后课程与教学论的变化;泰勒的贡献。

3.课程与教学论对教学实践的影响。

4.分科教学的由来及其贡献和局限。

5.课程与教学论的关系。

第二节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的意义和方法

本节应了解、理解、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1.课程与教学论的意义。

2.课程与教学论的学习方法。

3.学科的基本结构。

4.学习领域的扩展。

实践教学、作业环节:

什么是课程与教学论?

可以举出课程与教学论的哪些课题?

第二章课程的基本理论

【教学目标】掌握课程概念,关于课程本质的不同认识,课程发展的历史状况,课程论涉及的基本问题和基础知识

【教学重点】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课程,教学内容、教学进程、学科、科目、分科课程、知识、经验、活动、计划与方案、课程的表现形式、学校课程、古代和近代地课程形态、现代课程的形成、当代课程的形态、综合课程、显性和隐蔽课程、影响课程的外部和内部因素

【教学难点】关于课程本质的不同认识;课程的表现形态和分类。

【学时数】4学时

【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掌握以下概念和原理:

课程,教学内容、教学进程、学科、科目、分科课程、知识、经验、活动、计划与方案、课程的表现形式、学校课程、古代和近代地课程形态、现代课程的形成、当代课程的形态、综合课程、显性和隐蔽课程、影响课程的外部和内部因素

第一节课程的基本概念

本节应了解、理解、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1.课程概念、教学内容、教学进程、学科、科目、活动、计划(理解、掌握)

2.课程表现形式:

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教材(理解、掌握)

3.古德莱特的课程形态划分(了解、理解)

第二节课程的历史发展

本节应了解、理解、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1.世界上最早的课程;学校课程的诞生;古代学校的课程;现代课程

2.当代课程的表现形态:

知识本位课程、儿童本位课程与社会本位课程

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

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

必修课与选修课(了解,掌握)

第三节影响课程发展的基本因素

本节应了解、理解、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1.影响课程发展的外部因素:

2.社会、儿童、知识

3.影响课程的内部因素:

学制、课程传统、课程理论

实践教学、作业环节:

关于课程的本质有哪些看法?

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搜集比较课程的不同定义。

第三章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

【教学目标】了解课程目标的内涵、取向及其确定的依据;课程内容的取向及其选择与组织的原则。

【教学重点】掌握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课程目标、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课程目标的形式取向。

课程内容的不同理解、课程内容的选择原则。

【教学难点】课程目标的内涵;课程内容的内涵及其组织技术。

【学时数】6学时

【教学目标】课程目标、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课程目标的形式取向。

课程内容取向。

第一节课程目标

本节应了解、理解、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1.课程目标的涵义

2.课程目标的取向:

三种价值取向、三种形式取向

3.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

学习者的需要、社会生活的需求、学科的发展

4.确定课程目标的基本环节

第二节课程内容

本节应了解、理解、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1.课程内容的涵义。

2.课程内容的不同取向:

课程内容即教材或学科知识、即当代社会生活经验、即学习者的经验。

3.课程内容选择原则:

基础性、贴近社会生活、尊重学生经验。

4.课程内容组织的要素与课程内容组织的原则。

5.小学教育的课程内容。

实践教学、作业环节:

查阅文献,谈谈对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的理解。

第四章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

【教学目标】了解课程实施的涵义、课程实施的取向、途径及影响因素;课程评价概念。

【教学重点】掌握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课程实施、课程实施取向、课程评价。

【教学难点】课程实施的途径、环节;课程评价的取向和方法。

【学时数】5学时

【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课程实施的涵义、课程实施的取向、途径及影响因素;课程评价概念。

第一节课程实施

本节应了解、理解、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1.课程实施的含义和取向。

2.课程实施的策略和模式。

3.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

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

第二节课程评价

本节应了解、理解、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1.课程评价的含义。

2.课程评价的功能。

3.课程评价的过程与阶段。

4.课程评价的对象;

几种西方课程评价模式简介。

实践教学、作业环节:

查阅文献,谈谈课程实施的环节。

课程评价有哪些取向?

第五章校本课程开发

【教学目标】了解校本课程开发的含义、基本特征和意义

【教学重点】掌握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校本课程与校本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开发的原理

【教学难点】校本课程开发的原理和技术

【学时数】2学时

【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课程开发的含义、基本特征和意义;校本课程开发的原理。

本章以学生自学为主。

第一节校本课程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

本节应了解、理解、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1.校本课程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含义。

2.校本课程开发与活动课程、选修课程的关系。

3.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关系。

第二节校本课程开发的特征及其意义

本节应了解、理解、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1.校本课程开发的特征。

2.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第三节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

本节应了解、理解、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1.校本课程开发的一般原理。

2.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

实践教学、作业环节:

收集一个校本课程开发的实例

第六章教学的基本理论

【教学目标】掌握基本知识:

教学、对教学本质的不同理解、教学的发展、现代教学的特征、教学的原则

【教学重点】掌握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教学概念与本质、教学的要素、分类及依据;当代教学论几个主要流派的基本观点;现代教学的原理、教学在课程实施中的意义

【教学难点】教学的本质、现代教学的特征

【学时数】6学时

【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教学概念与本质、教学的要素、分类及依据;现代教学的原理、教学在课程实施中的意义

第一节教学概念与教学本质

本节应了解、理解、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1.教学的定义。

2.教学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

3.教学的本质及其论争。

第二节当代主要教学理论

本节应掌握当代几种主要的教学理论

1、教学与发展理论

2、结构主义教学理论

3、范例主义教学理论

4、人本主义教学理论

5、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第三节现代教学及其特征、原则

本节应了解、理解、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1.古代教学及其特征分析。

2.现代教学的产生和发展。

3.现代教学的基本特征。

3.现代教学的几个原则。

4.优化教学与教学的有效性。

实践教学、作业环节:

搜集教学的文献,谈谈现代教学与古代教学的区别。

第七章教学模式与方法

【教学目标】了解掌握基本知识:

教学模式概念及发展的历史;教学方法的概念及其分类和依据、中小学常用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选择依据和运用、教学方法的发展

【教学重点】掌握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教学模式及模式的意义;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分类、语言传递的方法、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

【教学难点】模式的价值;教学方法分类的依据、教学的发展方法

【学时数】4学时

【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教学模式及模式的意义;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分类、语言传递的方法、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

第一节教学模式概述与类型

本节应了解、理解、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1.教学模式的概念、教学模式定义。

2.教学模式的结构和特点。

3.教学模式的价值和意义。

4.教学模式的选择和运用。

第二节教学方法的概念及其分类

本节应了解、理解、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1.教学方法的概念与意义(理解、掌握)

2.教学方法的历史与发展(了解、理解)

3.教学方法的分类(理解、掌握)

第三节小学常用教学法及其选择与运用

本节应了解、理解、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1.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

2.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

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

4.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方法。

5.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

6.教学方法的革新。

实践教学、作业环节:

搜集文献,了解几种主要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要求。

 

第八章教学评价

【教学目标】掌握基本知识:

教学评价及其功能、教学评价的技术

【教学重点】掌握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教学评价、教学评价的种类特点和用途、教学评价的技术

【教学难点】教学评价的种类和功能、评价对象的确立、评价的开展

【学时数】3学时

【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教学评价、教学评价的种类特点和用途、教学评价的技术

第一节教学评价的基本理论

本节应了解、理解、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1.教学评价的涵义与价值取向。

2.教学评价的过程和方法

第二节教学评价的种类及各类评价的特点

本节应了解、理解、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1.总结性评价。

2.形成性评价。

3.诊断性评价。

实践教学、作业环节:

收集几个课例,尝试作教学评价

第九章教师与教学技能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学生理解并能进行简单的运用几种教学基本技能。

【教学重点】备课、上课的技能

【教学难点】教案的设计;上课技能的运用

【教学时数】4学时

第一节教师教学技能的发展

本节应了解、理解、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1.教师教学技能的内涵及意义

2.发展教师教学技能的途径

第二节备课的技能

本节应了解备课的实质;掌握备课的主要内容和程序;设计一份规范的教案。

1.备课的实质

2.备课的主要内容和程序

3.教案的设计与评价

第三节说课的技能

本节应1、了解说课的意义、说课与上课的区别、说课的实质

2、说课的类型

3、掌握说课的主要内容和程序

第四节上课的技能

本节应初步掌握上课的几项基本技能。

1.导课的技能

2.组织教学的技能

3.结课的技能

4.教学语言的技能和板书的技能

第十章信息化学习设计

【教学目标】理解两种教学设计的异同点;掌握研究性学习、WebQuest学习设计的原则、方法与步骤;能够对已有的教学设计成果进行分析与评价。

【教学重点】掌握基本概念、理论、原理;信息化学习设计的定义、特点、三种信息化学习设计模式的设计步骤;学习环境的概念、内容、使用与设计;基于Internet学习资源的获取与利用。

【教学难点】传统教学设计与现代信息化学习设计的区别与联系;三种信息化学习设计模式(一般信息化学习设计模式、研究性学习设计模式、WebQuest学习设计模式)的异同点比较;设计信息化学习设计方案。

【学时数】4学时

【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比较传统教学设计与信息化学习设计的理论基础、设计模式区别;研究性学习的设计原则、设计步骤以及研究性学习方案的设计;分析与评价信息化学习设计方案。

第一节:

信息化学习设计概述

本节应了解、理解、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1.教学系统设计的概念、概念的内涵;

2.传统教学系统设计的概念、理论基础、设计模式要素以及优缺点;

3.信息化学习设计概念的由来、概念的内涵、此设计模式要素以及优缺点等等;

4.两种设计模式的区别。

第二节:

信息化学习设计的原则、步骤

本节应了解、理解、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1.信息化学习设计的原则、各原则具体体现;

2.学习环境、学习资源、学习策略、学习效果评价;

3.协作学习、自主性学习;

4.信息化学习设计的步骤;

5.一般信息化学习设计的模板。

第三节:

研究性学习设计

本节应了解、理解、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1.研究性学习概念、特点、意义与目的;

2.研究性学习设计的步骤;

3.研究专题、研究方案的编写;

4.研究性学习设计模板。

第四节:

WebQuest

本节应了解、理解、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1.WebQuest学习设计的概念;

2.WebQuest学习设计模式的结构、要素;

3.WebQuest学习设计模板。

实践教学、作业环节:

1.说明传统教学设计与现代信息化学习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2.学习环境设计包含哪些内容?

什么是学习资源?

您平时知道有哪些学习资源?

您是如何获取这些资源的?

3.精选一学习主题,尝试借用一般信息化设计模板、研究性学习设计模板、WebQuest设计模板分别设计3个学习设计方案。

4.实践学习:

联系一所中学或小学和有关的教师进行交流,分析他们是如何设计教与学活动的,并尝试利用现在所用的知识帮助他们提高信息化学习设计水平。

这个实践给您带来哪些启示,回来您和同学共享这些实践经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