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628562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1.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解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解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解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解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解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docx

《解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解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docx

解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冯晓霞解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今天我们主要是对《指南》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我们知道去年十月《指南》颁布以后教育部也发了一个通知要求对幼儿园教育进行培训。

那么,《指南》对于我们现在教育的思路改革、提高质量是一个重要的文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提出来要树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的发展观,注重教育的内涵发展,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那么国家颁布《指南》可以说是深入贯彻落实规划纲要的……推动我们学前教育发展的非常重要的一个举措。

为什么?

因为我们知道在《纲要》提出了基本鼓励学前教育这样一个目标之后,国家也投入了非常多的经费,应该说这也是我们国家第一次从中央财政拿出来钱直接来支持中西部学前教育的发展,特别是中西部农村地区学前教育的发展。

应该说中央财政直接拨款支持学前教育这是第一次。

那么我们看到各地在实现更多的育人机会这个方面绩效有所不同。

但是我们同时也知道机会它的质量是不平等的。

那么如果说只有机会而没有质量,或者说没有质量的机会是没有意义的。

因此质量同时也应该引起注意,因而《指南》对我们幼教工作人员,特别是教师可能提供的帮助是什么?

那就是我们在贯彻《指南》的时候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个,指南是什么性质的文件?

为什么要讲这个?

因为我们几次不管是国培还是到下面去介绍指南的时候,往往发现幼儿园园长和老师有一个问题,就说我们可不可以在学期末拿《指南》来特别评值,这个问题不只一个幼儿园问。

那我自己就直接在这里告诉各位园长和老师比较熟悉的这个问题。

其他的我们的指南的培训者研制者那里也听到同样的问题。

好像大家问得最多的就是这个指南我们可不可以拿来做测评。

因为大家看跟《纲要》相比,《指南》的目标特别是目标下面的方框里边很多老师把它理解成测评的指标。

所以可不可以这么来做?

我的理解是不可以这么做。

为什么?

因为它不是一个测评工具,它是一个方向的指引。

在中国“指南”往往跟指南针的方向盘联系在一起,那它的作用是什么呢?

是指引方向的。

指南严格地说起来,它是指引我们幼儿教育的方向的一个文件。

《指南》对幼教工作的指引和以前颁布的文件相比它更加具体一些。

不是原则地提出来一个方向,而是通过提出3到6岁儿童学习发展目标来帮助我们的家长我们的老师对幼儿,特别是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他的学习发展建立一个合理的期望。

首先通过这样一个合理的期望,告诉你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大体可以达到的水平是什么样子的。

那么让家长对我们的儿童建立期望,对我们的老师提出教育教学目标的时候可以有一个依据,不要太高出或者低于这样的一个学期教育的教育教学目标。

我们国家现在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因为大家都比较重视学前教育,所以常常认为高期望就是重视。

而且这种高期望往往是片面的。

某些方面的期望非常高,恨不得把小朋友把一二年级的知识都学完。

但是又有一些方面的期望又特别的低,什么事情都由家长包办代替,自己能做的自己也不知道做,因为他这方面的基本上又没有任何要求。

所以这种期望是不够合理的。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指南》对幼教方向的指引就首先通过建立这样一个合理的期望,提出来三大学前教育目标。

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就是针对这个目标提出来一些怎么能够达到这些目标,科学的途径和方法是什么?

提出来这样的一些教育建议来帮助我们的家长和老师在对儿童进行教育的时候能够是科学的,能够是符合孩子的学习特点和学习方式的。

所以主要是从这两个方面来指引幼儿教育的方向。

因此如果大家看一看指南,你会看到指南在一开始的说明部分就已经开宗明义地指出了文件的目的和意义。

那么指南的第二条就提出来,这个指南是以为幼儿后期学习和终生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体质和美术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为核心,通过提出3到6岁各年龄段儿童学习和发展目标的建议和要义,帮助幼儿园老师和家长了解3到6岁幼儿学习和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在让幼儿度过快乐的童年的同时能够健康地成长,也就是说让他的童年不仅快乐而且有意义。

那么换一个角度我们也可以说《指南》它是建立在对3到6岁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的把握基础之上的,是建立在对我国幼儿学习发展状况的调查研究之上的,在这个基础上最后以一整套比较科学明确的教育目标和建议来体现国家对幼儿学前发展方向的引导和对保育、教育质量的要求。

那么这里面我想略微地解释一下“基于对我国幼儿学习发展状况的调查研究”这是什么意思?

我们知道,《指南》是去年十月颁布的,但是指南从研制到印发中间经过了六年多的时间,要说起来这个时间也够长的了,那么这个时间里面都在做什么?

这里的目标,特别是目标在各个年龄阶段的表现,它是怎么提出来的?

是不是说我们这一群专家自己想一想它就出来了?

实际上不是这样的,完全不是这样的。

当然以往研究资料的整理、分析,甚至各国的学习发展类似于这样的文件,对它们的梳理和借鉴这都是必不可少的。

但是非常重要的是,这个指南在大体上制定出这样目标框架和各个年龄阶段的目标,一开始它是基于对已有的科学成果的借鉴,在借鉴的基础上形成初稿以后用了两年的时间,在我们国家的不同地区、不同背景的儿童那里去进行取调进行验证,可以讲它也是一个实证研究的成果。

这个检验工作主要是检验两个方面,一个是关于内容效度的检验,内容检验是通过一定的程序来确定我们所制定的《指南》的内容是不是能够准确地反映我们对幼儿学习发展的期望。

我们提出来这么多目标,那么这些目标是否均衡,是否能代表我们一贯倡导的体质德美知行意行这些方面的发展呢?

这也就是首先要对内容是否科学合理来进行检验。

这个检验的对象主要是对儿童发展有专门研究和对学前教育进行专门研究的一些专家,有经验的幼儿园老师和儿童的家长。

其方法就是专家,老师,家长开展座谈、访谈等等一些方式。

专家访谈的主要目标是获取专家对学习领域的划分,目标的价值取向的全面性、平衡性、准确性、适当性、一致性、包容性进行评议。

教师和家长的访谈也包括上面的这些内容,除了这些方面还增加了一个对文本的易读性,就说你这个里头出现了一大堆专业名词大家看不懂,而我们的定位是“初中文化程度以上”的人都应该看懂,因为大家知道这个指南和以往的任何的文件都不同,大家想想我们以前学习的文件往往都是幼儿园教育指导发展、幼儿园管理措施、幼儿园工作规程,前面都贯以幼儿园三个字,而唯独这个文件没有这三个字,那么也就意味着它是对整个社会来发布的。

首先家长就是它的重要的阅读者和实践者,所以它要增加文本的易读性和可理解性,内容效度是其检验的一个大的方面。

年龄效度的检验目的是通过实地考察来确定我们指南当中的目标在各个不同年龄阶段的表现、它的难易程度如何,以此来确定我们对儿童的期望是不是有序的,科学的(一开始我们也说我们的目标是以引导家长对儿童发展确定一个合理的期望,那么如果我们对于不同年龄阶段它的表现的评估本身高了或者低了,那么你引导家长建立的期望很可能就不合理)。

那么判断年龄效度的一个做法是什么呢?

是把我们现在目标下边的各个年龄阶段的表现转化成实际的测查评估。

然后通过一个广泛的抽样调查来这些测查题目孩子能不能做到,它的通过率是多少。

所以这里我也要回过头来说一下为什么我一开始讲它不是一个可以直接用来测查儿童的东西。

为什么呢?

因为它不是一个发展的测查指标。

包括我们在验证这些表现的时候首先要做的就是把它更加的具体化,变成测查的题目。

而大家现在看到的这个东西,其实是达不到做为一个测查题目的可操作性。

那么我们为了来验证这样一些提法合理不合理我们是把它转化成测查题目,然后在3600位儿童身上来过检验它的通过率是怎样的。

3600位儿童基本上是每个年龄段都有1200位。

那么这个通过率怎么判断?

多少的通过率它才是合理的呢?

其他国家,按照儿童基金会官员的介绍,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国家,它基本上是以40%~60%的通过率作为判断标准。

也就是说你对这些儿童进行测查有40%~60%的儿童能通过,这个标准就是合适的。

但是我们专家组考虑,在中国的情况下,我们的国情和我们国家的大众心理和我们的现实情况,也就是我们中国历来普遍是重视教,这是一个方面,重视教育。

另一方面我们已经对孩子有很高的期望给孩子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所以考虑到我们这样一个文化背景和我们的现实情况,我们决定把这个通过率提高到50%~80%。

提高了以后,更多的孩子能通过我们才把它作为这个年龄儿童适宜的表现。

那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我们降低了难度,避免给孩子带来更大的压力。

因为本来制定这个文件它的目的就是看到我们国家现在普遍对孩子的期望过高,以至于给儿童的学习和发展造成了一种所谓“毒性压力”的状况,影响了儿童的健康成长。

所以,我们不宜把这个指标定得太高。

所以我们跟其他国家相比,我们从通过率来讲,我们是降低了要求,以免给我们的孩子造成太大的压力,这是根据我们国情的一个考虑。

那么这个研制小组可以说是先后进行了两次年龄小组的检测试验。

第一次是抽取了甘肃、广西、湖北、江苏、福建、辽宁六个省、自治区的三十个区县3600名幼儿和他的家庭,因为有一些是需要跟家长做调查的。

这3600个孩子基本是满4岁满5岁满6岁,也就是说可以在他的生日前后可以扩展两个月,上下加连两个月做为抽查对象,不是随便抓一个小孩子来的,要么是四周岁生日,要么是四岁差两个月,要么是四月超过两个月。

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小的幅度当中各个年龄段选了儿童1200个,男女各半,城乡各半,包括农村的孩子。

那么对收集来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后又对少数通过率过高或者过低的内容进行了一些有针对性的修改。

后来又在内蒙、四川、黑龙江、河北、江苏、福建6个省的12个地区进行了检验,这一次的人数是1400个,不到1500,证明了修订以后的目标体系是否更加恰当。

那么我给大家介绍这个是什么目的呢?

就是说,很多人问这个题(包括我们在新浪网上做微博互动,回答家长和老师的一些咨询的时候,也有人提出来我的这个孩子哪些方面达到了,哪些方面没达到,还有的说我的孩子是城市孩子,我觉得我的孩子普遍比这个要发展得好,是不是有什么问题啊?

),其实我在这里给大家说,这只是一个平均水平,代表我们国家不同地区的平均水平。

我们知道发展是有一个群体的或者个体的差异,它是参照,不是一把尺子。

那么研制这样一个指南,我前面也已经讲到了,它也是国际上儿童基金委员会推广的项目当中的一个,那么为什么要做这样一个项目呢?

也就是研制《指南》这样一个文件是近一二十年许多国家已经开始做的事情,特别是发达国家先开始。

他们做这样一个事情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学前教育的基本质量,提升孩子的入学准备水平来展工作。

希望通过这样一个政府的文件,对幼儿应该知道什么,应该会做什么进行一个大体的鉴定。

最终达到我们的家庭幼儿园和有关方面在儿童发展期望这个方面能有一个共识。

我想这一点我们幼儿园的园长和老师应该会有比较深刻的体会。

常常你认为应该这样,我们希望孩子的发展它的指标是这些,可是有的时候你会感觉到家长的要求还是有一些引导,常常跟我们倡导的东西是不一致的。

那么看来这个事情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

所以这些国家希望通过制订类似于《指南》的文件使我们对儿童学习和发展有一个共同的认识。

这样来更科学有效地实施学前教育。

那么一些国际组织对这些率先研究制定发布这样一个政府文件的国家它的实施效果来进行了一个评估。

这个评估的结果,认为研制这样一个《指南》它是各方面的积极作用的。

按照基金会的报告,它用这样一个图来表示,中间就是类似于我们国家的《指南》的这样一个文件,(它)认为这个文件发布,指导家长和幼儿园来执行的时候,它有这样一些积极作用。

首先,它有利于我们家长去认识儿童学习发展的规律,了解孩子是怎以学习的,我们的教育应该怎么进行,所以它有利于提高父母的养育能力。

另外对幼儿园来讲,它有利于改善幼儿园的课程和教学。

同时有利于我们师范教育改革课程,培训我们的老师,包括职前的和职后的。

那么这一次的国家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司和师范司,他们也有一个共识,就是我们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它一定要包含类似的内容。

我们国家在提高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在很多方面是下了功夫的。

其中一个从师范这个角度,研制我们幼儿园专业标准,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标准。

而且据我所知,在我们国家现在已经开始在八个省进行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的试点。

按照师范司原来的计划今年是全国统考的,但是现在看来这个步子要慢一点,为了稳妥。

但是我相信大概不出三年,全国范围里边,教师资格证的考试一定是全体覆盖。

而且据我得到的消息,将来不仅仅非专业的人士到幼儿园当老师要进行资格考试,而且我们师范院校学前教育的毕业生也不能在获得大专毕业证的时候自然而然获得教师资格证。

我们北师大,华东师大的学生毕业的时候同样要通过考试。

考试通过才能拿到教师资格证。

所以这个《指南》出来,它也会配合我们幼儿教师的专业标准。

将来在对教师的培养培训、资格证的颁发这些问题上都会起到作用。

有的时候我对传统设计的幼师课程开玩笑说,要当心,我们师范院校把太多的精力都放在唱歌、跳舞、弹琴上面,将来是拿不到教师资格证的。

为什么?

因为,比方说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的考试不是光让你被一通,而是有大量的案例分析,是活的,考你会不会用,这是一个方面。

另一方面基本文化素质考试是和小学教师考试一张卷。

比如,自然科学常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像这些东西,和小学的卷子只有10到15分的差异,剩下的都一样。

我们的文化课能不能通过考试,这是硬碰硬。

唱歌、跳舞、画画、做手工只是作为教师的艺术素养。

大家看一看专业标准,教师保育教育的能力指的是什么?

教师的文化素养,通识性教育指的是什么?

过去我们很多人一直认为唱歌、跳舞、弹钢琴是我们老师的教育技能,其实这个观念早就开始在改变。

这一次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说得更清楚,它只是我们教师的通识性知识的四分之一。

通识性知识包括什么?

自然科学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艺术素养和信息技术知识。

所以它只是里边的四分之一。

因此在考试这个问题上,这些方面不过也就是在面试当中占一点点比重而已。

所以教师教育的课程到底怎么安排恐怕是需要好好考虑的。

另外改进一些筛选制,只是针对一些有特殊需要的儿童来说。

因为在西方国家他们也发现这个问题,如果家长和老师对于儿童的各年龄发展规律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以后,虽然儿童发展有个体差异但是如果一个孩子在某些方面发展和正常儿童的差异太大,那你就那考虑这个孩子是不是在某些方面有一些特殊的需要。

如果老师和家长都来了解这个知识,可能会责怪这个孩子不努力啊,但事实上他们可能在某些方面有一些障碍。

不知我们在座的老师有没有看过一个印度电影,名字叫《地球上的星星》,(有两个电影是非常推荐看的,一个是刚才说的,另一个叫做《三个傻瓜》,二者都反应了我们教育的理念问题。

)这里边就讲到有一个孩子他哥哥非常陪明成绩非常好但是这个弟弟怎么样都学不好,结果爸妈非常生气整天责骂他,学校的校长和老师也不理解他,就认为他是一个捣蛋分子,后来来了一个老师,这个老师仔细地观察后,发现这个孩子有阅读障碍,在他眼里他看到的所有字母就像我们正常人从镜子里面看到的一样,它是反的。

所以在这样的一种状况下,你仅仅责怪他不努力是没有用的。

所以,如果我们老师有这些方面的知识,有利于我们提前发现有特殊需要的儿童。

当然我们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但是我们可以建议家长或者家长自己找了解一些专业知识对孩子的特殊需求进行鉴定。

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纠正。

这是相对微观一点。

那么从宏观一点来说,是提高我们整个社会对于儿童发展早期教育的共识,提升公共知识,另外也就是国家学前教育项目的推动,等等。

介于这样一种情况,儿童基金会就把这些发达国家的经验借鉴过来到发展中国家推进,希望发展中国家建立和自己国家类似的文件。

那也可以说,我们《指南》的制定既有我们自己的需要又有国际经验的借鉴和儿童基金会的推动。

最初,它是儿童教育基金会和我们教育部合作的一个项目,最后形成我们中国有关学前儿童发展的文件。

那么除了刚才说的这些意义来讲,我个人对我们国家的幼儿园教育可能还有一些更加特殊的意义。

一个,就是帮助我们的老师和家长了解幼儿心身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观察、理解和解释儿童发展状况,以此支持其发展,为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一些具体可操作的指导。

虽然这些年我们一直强调,作为一个老师要了解儿童,会观察儿童,会解释儿童的行为,在此基础上为他提供一个基础的指导,但事实上我们对于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的了解是不够的。

先不说别的不够,就从我们师范院校当中,从我们的课程设计当中,儿童发展知识所占的比例,我认为太少了。

我们北师大曾经一年的课,每周四个学时,还给我们的学生在幼儿园指定一个观察对象,这样我们觉得还好一些,但是在其他很多地方的课程改革当中不断地有一些压缩,结果过分注重一些其他的东西而把基础的东西削弱了。

我们曾经跟香港大学……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们打算在它的大专的基础之上帮它去办大专起点的学科,所以我们曾经跟他们交流过,我就发现他们原来的教育计划当中儿童发展是两年的课程。

那么也就是说学生在这方面的基础是比较牢固的。

相比而言,我们在这方面,本身职前教育就感到基础是不牢固的。

再加上儿童发展其实它也有一个局限,它往往不和具体的学习领域联系并不是特别密切,那么这一次的《指南》它是将儿童学习发展规律和特点和各具体学习领域内容结合在一起的。

所以对于我们的老师和家长来讲可能会更有帮助。

另外,我们也知道,我们国家自从01年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来,大家都在学习纲要贯彻纲要的一些精神,把它落实到实践当中去。

但是很多园长和家长们也反映,说这个《指南》的精神是非常好的,但是落实的时候它有一定的困难。

困难在什么地方呢?

就是说,由于我们的《纲要》它对学习和发展的表述是相对比较笼统,没有描述出儿童发展的一些年龄特征,所以让我们很多的老师尤其是没有经验的老师把握不住儿童发展的年龄特征。

所以无论是在活动区的材料的投放,对儿童学习的指导,还是我们的集体教学活动当中,都感觉到目标定位的难易程度往往不见得那么合适。

那么这一次的《指南》恰恰在这个方面可以弥补纲要的不足。

另外它的目标定位和教育建议,就是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的描述也有利于我们利用它来规范。

幼儿园包括自我规范,自我监管,对我们管理部门的规范和监管。

我看一看幼儿园里面你的学习发展的目标到底定在什么地方,你的教育途径和方法到底是什么样的,虽然我们知道,教育部三令五申发了无数个文件来制止小学化,但是一直成效不太够,不太大。

当然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到底什么叫做幼儿园去小学化?

这个小学化是不是仅仅表现在把小学的内容拿到幼儿园里来教?

那么我们的方法途径是不是也有可能是一种小学化的东西,举个例子,早期阅读,现在我看很多地方都开始绘本教学。

绘本本身确实不是小学的课本,它是以图为主的,这一点似乎反映了我们幼儿教育的特点。

但是我看到很多老师在拿绘本来进行教学的时候完全是个小学化的东西。

为什么这样说?

一个绘本拿过来之后变成了学某个词,学某个句型的一个教材,而违背了我们早期阅读的一个规律和特点,那它同样是小学化的。

你是把带有少部分文字的图画书当成了小学的课本来教学。

因为你的定位仍然是学字,学词,学会说某句话,这同样是一个小学化的做法,而不是让孩子整体阅读,培养他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和阅读理解能力。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有了这个指南,因为指南明确对于早期阅读它的目标和在不同年龄阶段目标的表现是什么,它有这样一些提示,那么拿过来我们就按照这个东西到幼儿园去看,有些幼儿园即使是用图画书教学它是不是小学化的东西,就能够看到。

另一个,它有利于促进教师队伍专业化。

这个问题我想结合后边的问题来讲。

还有一个,由于这个《指南》它也同时面向广大的家长,所以它为家长科学幼儿提供了权威性的参考和指导。

因为毕竟它是国家的文献,我们得承认我们的老百姓还是相信政府相信专业机构做出来的东西。

所以它对转变家长的观念,提高其育儿能力是有积极作用的。

对于幼儿园教师来说,我认为它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条件,就是说在我们去做家长工作,在我们确定的教育目标教育途径方法内容和家长的意见不一致的时候,我们可以拿《指南》作为一个向家长宣传我们理念的非常有利的一个工具。

因为《指南》既面向家长也面向老师,不管是家长还是幼儿园老师大家对我们的孩子应该学什么知道什么,应该会做什么,大致能达到什么样的一个程度,而且用什么样的方式和途径来达到,这些上面都写得清清楚楚。

它也发到家长手里,这样一来,我认为从幼儿园教育的角度来讲,它可以减少我们幼儿园在根据幼儿特点在进行幼儿教育的时候来自非专业家长的压力。

所以这次我们的大学和原来的中央广播大学为了能让更多的一线老师能够直接接触更原汁原味的对指南的解读,那么我们请了很多大学的老师参与到我们指南的研制和解读,以及一些培训专家做了50个学时的网络课程。

那么这个网络课程当中我们专门有一讲是请了一个已经在幼儿园和家长一起来学指南的幼儿园园长专门来讲我们怎么运用指南来做家长工作。

这一点我觉得也是非常重要的,让我们的幼儿园更能够按照科学的教育教学规律来进行教育,因为过去幼儿园老师常说我们知道应该这样做,但是没办法呀,家长怎么样家长怎么样,我们不得不屈服,当然这一方面说明我们的专业性还不太强。

为什么是家长引领我们而不是我们引领家长呢?

当然一方面是能力不够,但有了这样一个东西之后,它就是一个国家的权威性文件。

我想它为我们幼儿园做家长工作提供了一个有利的支持,也支持我们幼儿园根据幼儿教育的规律来办园。

这是一个。

另外一个就是引导诠释了关于早期学习发展的正确认识,来降低信息不对称状况,增强我们对于不科学、伪科学,甚至反科学的东西的识别。

现在似乎人人都在关心幼儿教育,这本来应该是一个好事,但是非专业的关心,过于对于妈妈口袋里的钱的关心导致了很多很多的问题。

这种所谓提前学习,片面学心,强迫学习的现象是屡禁不止。

因为我们的家长不是专业人员,他对于社会上很多那些蛊惑人心的宣传缺乏抵制能力。

比如《神童方案》,凡是有专业知识的人都知道,神童是我们塑造出来的吗?

但是我们的很多家长就容易受这个蛊惑。

那么有了这个指南以后我们的家长更多地就知道应该干什么,什么样是符合家长学习规律的,什么样的做法可能是不对的,它就有了这个抵制能力。

这样整个社会就可以对我们孩子形成一个好的教育环境。

现在我们感觉到这个成长环境还是有很多的问题,完全把它办成一个商业行为,最后就导致了在早期教育里面太多“赵本山卖拐现象”。

如果我们家长都懂得了早期应该学什么就可以让那些胡乱的宣传越来越减少。

第二个大问题。

我主要想介绍一下《指南》的结构和内容。

我们如何学习指南,我认为这里面还是有一定的方法的。

所以我想结合这个问题来对大家作一点介绍。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指南》的结构框架。

从大的方面来说,指南是分成了说明和正文这两大部分的。

说明部分虽然简单,但是里边包含的内容还是挺非富的,而且是提纲挈领式的,它主要是介绍了为什么要制定这个指南,这个指南的性质,作用,内容框架,特别是实施指南的时候应该把握的几个方面。

正文部分它是从五个领域分别描述了幼儿的学习规律和发展。

这五个领悟可以说是幼儿学习的基本内容,它按照幼儿学习内容的范围来划分的,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这五个方面。

那么我们知道,这里面的发展为什么叫作学习与发展?

那也就是说这里面所说的发展不是说伴随着儿童的年龄成长生理成熟自然而然的发展。

这里面的发展包括接受社会文化的影响、接受教育这样一个情况下的发展。

所以,这个过程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这里我们强调有学习才有发展。

五个基本方面的学习共同促进我们的儿童在体、智、德、美,情感、态度、认知、能力、行为等等这些方面的一些变化,也就是我们中国传统话说的知情意行这几个方面的变化。

儿童生活当中学习实际涉及到哪些方面,通过这此方面的学习最后让儿童获得一个整体的发展。

它有这么一个意思在里面。

在说明完了以后,我们又进入到各个领域。

每一个领域其实,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在一开头同样有三个自然段类似于这个领域一个说明的东西。

虽然它没有说这是说明,但是实际上在进到具体的子领域表述目标时候前面有一个解释。

我们建议大家不管是我们师范院校的老师还是我们的教研员园长和我们的老师,拿到这个指南到各个领域以后首先看一看这个说明。

为什么要强调这一点?

是因为我发现我们的老师拿了以后就看目标,比方说如果我是一个中班的老师,我的强项科学,拿了指南就去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畜牧兽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