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监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江苏省常州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监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常州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监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常州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监测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常州市教育学会期末学业水平监测
高一语文
2021年1月
注意:
本试卷共8页,22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请按照题号将答案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28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
“嫦娥”奔月了!
11月24日4时30分,嫦娥五号在海南文昌发射成功。
此次发射的是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这是我国首次月球采样返回试验。
周期约23天,预计12月15日,将采集约2公斤月壤并封装返回地球。
嫦娥五号将是自1976年苏联的月球24号之后,时隔44年,再次赴月球进行土壤取样。
一旦获得成功,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三个实现月球采样返回的国家。
嫦娥五号探测器是中国首个实施无人月面采样返回的航天器,有望实现中国航天史上的五大突破:
月面自动采样,月面起飞上升,月球轨道交会对接,月壤高速再入返回地球,月球样品的存储、分析和研究。
嫦娥五号将在月球正面最大的月海风暴洋北部吕姆克山脉附近着陆,此地尚属人类未探索的区域,科研价值不可估量。
(摘自余观沧海《嫦娥奔月,只为挖土》,《腾讯网》2020年11月27日)
材料二:
在这项万众瞩目而异常艰辛的任务背后,一群年轻科研工作者用行动诠释着“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的真实意义。
讲述人:
航天科技集团八院嫦娥五号探测器系統轨道器总体副主任设计师禹志
轨道器型号比较特殊,由在北京的航天五院负责抓总研制,在上海完成总装和测试,之后再运往北京参加试验。
我们经常在上海、北京两地来回奔波,有时在北京参加试验,一待就是三五个月。
今年6月,正值工程繁忙阶段,北京疫情突然严重。
为了保证型号顺利出厂,我们组织精兵强将20余人,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前提下逆行而上,一直战斗到型号正式出厂。
这20余人中只有一个女同事,危急时刻她挺身而出,堪称我们八院最美“嫦娥”。
试验队全体队员以饱满的精神在发射场连续奋战140余天,完成了轨道器的最终状态设置,组成四器组合体并与运载火箭完成了对接。
通过各项测试,向全国人民交出了一份优秀答卷。
(摘自陈海波、王斯敏《青春在燃烧,为了心中的奔月梦》,《光明日报》2020年11月26日)
材料三:
欧阳自远曾这样阐述,“月球有丰富的能源,这个是全球共识。
”比如太阳能,月球上的白天接近半个月,月球表面是真空,没有任何遮挡,可以无限制地铺设各种太阳能电池板,如果月球上的太阳能转变成电能以后输送到地球,将是巨大的能源。
另外一种能源是核聚变燃料氦-3,嫦娥一号首次探明,月球上氨-3的资源量据初步估算超过100万吨,如果开发利用,至少可以满足全人类超过一万年的能源需求。
月球的矿产资源也极其丰富。
欧阳自远认为,中国应该离开地球去探测别的天体,这是科技发展的需要,也能够带动大量的技术突破和进步,能培养出一支高素质的航天人才队伍。
嫦娥工程是中国人脱离地球引力离开地球摇篮的第一步,月球是前往深空的第一个门槛。
“人类自古以来就有着各种疑问,实际上是求知、探索的欲望……这种求知就推动了技术科学的发展和进步,也推动了人类的合作与和平。
我对这一点,永远充满着希望。
”
(摘自徐豪《对话欧阳自远:
“请不要叫我“嫦娥之父’”|科学追梦人》,《中国报道》2019年12月刊)
材料四:
.
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托与姮娥。
逢蒙往而窃之,窃之不成,欲加害姮娥。
娥无以为计,吞不死药以升天。
(摘自刘安《准南子》)
1.下列对探月工程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嫦娥五号赴月球进行土壤取样是我国首次,在吕姆克山脉附近取样是世界首次。
B.嫦娥五号探测器系统轨道器经历了研制、总装、测试、实验等过程。
C.我国探月的主要目的在于获取能源和矿产资源,解决当前资源短缺的问题。
D.嫦娥工程标志着中国人正在走向太空,是探索无尽宇宙的第一步。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报道了嫦娥五号探月这一重大事件,放在世界和中国探月史这一广阔背景上介绍了此次探月的重大意义。
B.材料二通过典型人物的自述,体现年轻科研工作者在探月工程中的奋斗精神,对当代青年人具有引领价值。
C.材料三借助欧阳自远的表述,丰富了人们对于探月意义的理解,指出科学发展的动力所在。
D.材料四是神话传说,揭示了以“嫦娥”来命名我国探月工程的原因,彰显了我国科学研究的文化底蕴。
3.根据下面的访谈内容,回答问题。
中国报道:
我们中国人都很好理解中国月球探测工程为什么叫“嫦娥工程”,但怎么向外国人解释这一命名?
欧阳自远:
嫦娥奔月是中国的神话故事,嫦娥是几千年来人们一直颂扬的一位女性。
她在暴力面前坚贞不屈,最后吞食了王母娘娘给的灵药,没有想到她离开了自己亲爱的丈夫飞进了月宫,但她一直思念着自己的丈夫。
她的丈夫就是后羿,那个时候天上出现了10个太阳,烈日炎炎,干旱肆虐,人们遭受着苦难,他用箭射下了9个太阳,剩下一个非常美好的太阳,为人类造福。
“嫦娥奔月”既是美丽的神话传说,,所以最后命名为嫦娥工程。
中国报道:
您被称为“嫦娥之父”,无论是地质科学研究还是探月,您怎样看待自己的科学生涯?
欧阳自远:
我始终不赞成把“嫦娥之父”这个词冠在我的头上。
(1)在上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要求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不超;过25个字。
(2分)
(2)综合材料内容,概括欧阳自远不赞成称他为“嫦娥之父”的原因。
(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
小爷爷的瓜田与清风明月
查干
在夏夜的瓜田里,明月亮亮地照着。
瓜们,圆乎乎地躺在那里,很干净的风,吹着它们,很享受的样子。
那风,柔柔的、轻轻的,像是在摩挲。
那种感觉,美,且又舒坦。
我小爷爷是瓜农,他的瓜田,在一条很野的小河边。
小爷爷,是我爷爷最小的弟弟。
瓜地周遭,人迹罕至。
野草,想怎么长就怎么长,长高长粗,由着自己性子来。
清晨,它们是用露水洗脸的,我也是。
洗漱干净的野草,很绿,绿得让人无法形容。
别看它们野,心肠则好,让昆虫们,与它们脸贴脸地睡。
猛看,看不出哪个是虫儿。
这是慈悲的上苍,赐予虫儿们的藏身术。
瓜田,被野草野花们,如斯拥戴,显得很得意,甚或有醉意。
被拥戴的,还有醉意朦胧中的我的小爷爷。
他是瓜田的保护神,半睡半醒,日夜守护。
所谓半睡半醒,是他饮酒之后的状态。
一壶高粱老酒,一杆长长的旱烟,是他的随身之物。
再就是,夜空中的月亮,和田野里拂来荡去的风儿。
他喜欢有清风和月光的夜晚,慢慢来品酒。
除了自家腌制的小罐菜,清风和月光,似也是他的下酒物。
他的茅屋,比一般人的大,亦阔。
门总是敞开着的,一抬眼,整片瓜田,便一览无余。
一团半湿半干的艾绳,盘卧门前,一头被点着,慢慢地燃。
所有蚊虫,甚至蛇类,都不敢靠近它。
缭缭绕绕的艾烟,不呛人,倒是觉得比起檀香味,更好闻。
就那么日日夜夜地飘着,颇有些禅味。
茅屋左旁和瓜田中央,扎有稻草人。
它们手持镰刀,头戴斗笠,披一身蓑衣,威风凛凛地站着,风中会有动感。
猛看,像三国猛将张飞。
鸟与兽,尤其偷吃打瓜的乌鸦群,是不敢半夜来偷袭瓜田的。
而瓜田里的清风明月,很特别,与别处的有所不同。
它们安静、本色,有着泥土的香味,与瓜田相映衬,像一篇童话。
我小爷爷银白的长髯,在静夜里飘着,与清风明月融为一体,产生一种让人琢磨不透的神秘感。
还有他杯中的老酒,总是飘着浓浓的香味,顺风一飘散,引来夜虫夜禽们的无限激情,唧唧喈喈之声,便灌满了夜。
高高低低,或近或远,或重或轻,连成一片。
那些沉睡在高楼大厦里的城里人,没有这份福气。
显然,灯红酒绿,与清风明月,绝非一个概念。
一个属于人造,虚浮。
一个属于天然,殷实。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那是高雅之人所为。
而我小爷爷一杆发黄的洞箫,呜呜咽咽,在清风明月下,诉的是庄户人心中的悲愁与喜乐。
小爷爷在小酌中,也唱歌,嗓音有些沙哑,小奶奶在世时,嘲讽他的嗓子是破锣嗓子。
他爱唱的歌曲之一,是蒙古族那一首古老民歌《天上的风》:
天上的风啊吹拂不定,
世上的人啊谁人永生?
长生的琼浆谁曾喝过?
趁此良辰举杯吧朋友们。
……
小爷爷每唱此曲时,聚精会神,眺望着远方。
有时,双眼噙满泪水。
我问他,小爷爷你怎么唱歌还哭啊?
他说,你小奶奶生前也爱唱此曲,比我唱得好,嗓音亮,清脆,不知与我唱了多少遍。
母亲说,我的小奶奶高挑身材,瓜子儿脸,长得英气。
与小爷爷相亲相爱,从不斗气。
她是远近闻名的女萨满。
我的小奶奶,白天是农妇,下地干活,而到晚上,着一身白色神衣(盔甲),戴一顶白色神帽,左手持鼓,右手拿槌,开始跳神,进入无我状态。
据小爷爷讲,小奶奶心地善良,极具同情心。
很多时候,是治好了病,却分文不取。
小奶奶不到五十岁就走了,是在驱邪斗妖的激烈撕斗中倒下去的。
小奶奶生前,也喜欢在瓜田里,有明月的晚上,迎着田野清风,唱歌,吹箫。
尔后,拉着小爷爷的手甜甜入睡。
清风明月,一直是他们不可或缺的生活内容。
我的父亲,也喜欢在有月光透进屋里的时候,吹灭了油灯,拉起胡尔(四弦琴),开始说书。
我们这些孩子,趴在炕上,托着腮帮,有些陶醉地进入故事情节,畅游古今。
自从离开家乡,变为游子之后,再没有遇到过如斯温馨的月光。
而吹入窗子里的清风,吹拂得浑身的骨架都软酥酥的清风,也离我远去了。
现在才明白,因为那是,故乡的明月,故乡的风。
父亲说过,我的小爷爷,年轻时帅气,骨骼硬朗,眉毛上挑。
从小爱打抱不平,助人为乐。
他上过学,算是有文化的人,又当过几年兵。
本来可以留城,吃公家饭的,但他拒而回乡,守着爱妻、儿女和瓜田。
在泥土、清风明月、昆虫和夜乌的鸣声中,度过了他勤勉质朴的一生。
据说,他是在一个有清风明月的仲夏之夜,手握着酒壶,无疾而终的,脸上还带有笑意,像是一位得道高僧,坐而圆寂。
我曾经暗自打问:
他的一生,幸福吗?
得到的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因为他本分,坦荡,有信念,有追求,有爱有恨,有清风明月,和自己的瓜田,还有他那一壶老酒,和箫。
(有删改)
4.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爷爷常醉意朦胧、半睡半醒地守护瓜田,“高粱老酒”“旱烟”等随身物件,以及就着月光清风下酒的叙写,暗示了他内心孤寂苦闷的一面。
B.小奶奶俊俏、勤勉、善良,在生活方式和追求上,与小爷爷心有灵犀。
她女萨满的身份,表现出了当地人对宗教和神灵的信仰与敬畏。
C.小爷爷年轻时帅气硬朗、有文化,本来有着美好的前程。
但他的选择,不管从“我”还是从小爷爷自己看来,都是没有遗憾的,是完满的。
D.“我们这些孩子”对月光、音乐、故事的热爱,说明了在家族的氛围和熏陶中,我们的内心其实藏着如小爷爷一般的性情与追求。
5.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将清风明月下的瓜田比作童话,写出了画面的纯净、美好,与小爷爷白须长髯的形象相映衬,增强了小爷爷飘飘似仙的神秘感。
B.不同于城市灯红酒绿的人造和虚浮,小爷爷的清风明月是天然而殷实的,作者引用“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来表现其高雅的意蕴。
C.引用《天上的风》歌词,既表达了小爷爷对小奶奶的思念,也饱含着小爷爷的人生感慨,丰满了小爷爷的形象,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D.作者以设问和排比收束全文,语言富于感染力。
-系列富有象征意味的典型意象的铺陈,又使感情更加含蓄隽永,余味无穷。
6.文中画线句子与史铁生《我与地坛》中“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请简要分析。
(4分)
7.瓜田、清风与明月,是贯穿全文的重要意象。
请结合全文,探究它们的丰富内涵。
(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9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
初到黄,廩入既绝,人口不少,私甚忧之。
但痛自节俭,日用不得过百五十。
每月朔便取四千五百钱,断为三十块,挂屋梁上,平旦用画叉挑取一块,即藏去叉,仍以大竹筒别贮用不尽者,以待宾客。
度囊中尚可支一岁有余,至时别作经画,水到渠成,不须预虑。
以此胸中都无一事。
所居对岸武昌山水佳绝有蜀人王生在邑中往往为风涛所隔不能即归则王生能为杀鸡炊黍至数日不厌又有潘生者,作酒店樊口。
棹小舟径至店下,村酒亦自醇酽,柑橘椑柿极多。
大芋长尺余,不减蜀中。
外县米斗二十,有水路可致。
羊肉如北方,猪牛獐鹿如土,鱼蟹不论钱。
岐亭监酒胡定之,载书万卷随行,喜借人看。
黄州曹官数人,皆家善庖馔,喜作会。
太虚视此数事,吾事岂不既济矣乎!
(苏轼《答秦太虚书》)
今年东坡收大麦二十余石,卖之价甚贱,而粳米适尽,故课奴婢舂以为饭。
嚼之啧啧有声,小儿女相调,云是嚼虱子。
日中饥,用浆水淘食之,自然甘酸浮滑,有西北村落气味。
今日复令庖人杂小豆作饭,尤有味。
老妻大笑曰:
“此新样二红饭也。
”
(苏轼《二红饭》)
得罪以来,深自闭塞。
扁舟草屦,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自幸庶几免矣。
(苏轼《答李端叔书》)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廩入,“谷藏曰仓,米藏曰廩”,仓廪即国家用来存放、储藏粮食的仓库。
廪入就是从国库获得的收入,即官府给官员提供的俸禄。
B.朔,中国古人依据月球的月相周期变化来安排历法,每月初一被称为朔,十五是望,月末一天是晦。
C.太虚,指的是位居“苏门四学士”之列的秦观。
秦观,字少游,又字太虚,文中苏轼对他以字相称,也是表达了对秦观的尊重。
D.东坡,在文中就是指苏轼本人。
苏轼被贬黄州之后生活窘困,在东门外开垦了一块坡地帮补生计,后来苏轼即以“东坡居士”为号。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所居对岸/武昌山水佳绝/有蜀人王生/在邑中往往为风涛所隔/不能即归/则王生能为杀鸡/炊黍至数日/不厌
B.所居对岸/武昌山水佳绝/有蜀人王生在邑中/往往为风涛所隔/不能即归/则王生能为杀鸡/炊黍至数日/不厌
C.所居对岸武昌/山水佳绝/有蜀人王生在邑中/往往为风涛所隔/不能即归/则王生能为杀鸡炊黍/至数日不厌
D.所居对岸武昌/山水佳绝/有蜀人王生/在邑中往往为风涛所隔/不能即归/则王生能为杀鸡炊黍/至数日不厌
10.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含义。
(4分)
(1)棹小舟径至店下
(2)吾事岂不既济
矣乎
(3)故课奴婢舂以为饭(4)小儿女相调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度囊中尚可支一岁有余,至时别作经画,水到渠成,不须预虑。
(2)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自幸庶几免矣。
12.林语堂曾评价苏轼是“无可救药的乐天派”,说他在任何艰难的情况下都能寻找到生活的乐趣,永葆生命的激情。
在黄州,困苦之中,苏轼感受到了哪些生活之乐?
请依据选文简要概括。
(4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3~14题。
倦夜
杜甫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
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
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
1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竹”、“野”二字,不仅暗示出诗人宅旁有竹林,门前是郊野,也渲染出一派秋气:
夜风吹动,竹叶萧萧;郊野茫茫,月光普照。
B.天边的“稀星”乍隐乍现,在明月朗照的映衬下显出一种有气无力的样子,照应了诗题中的“倦”字,暗示了诗人当时的倦态。
C.颈联写的是秋夜破晓前的景色,流萤暗飞自照,水鸟相呼结伴,生机勃勃的场景反衬出诗人远离家乡、无人相伴的孤寂。
D.诗的前六句描写自然景物,最后两句直抒胸臆,对全篇起了“点睛”的作用:
所有的景物都寄寓着诗人忧国忧时的感情,与诗人的心息息相通。
14.这首诗的前六句表面上看全在写自然景色,但处处隐现着诗人的形象。
请结合诗句简要描述。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木材经过墨线比量就会取直,金属制的刀斧拿到磨刀石上去磨就会锋利,《劝学》中以此设喻引出“,”的论断。
(2)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中,李白像陶渊明高呼“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那样,发出“,”的激越之音。
(3)在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一词中,词人并不认为织女和牛郎聚少离多值得哀怨,因为他们“,”。
三、语言文字运用(2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将一门技术掌握到炉火纯青,这固然是工匠精神,但工匠精神的内涵又远不限于此。
有人说:
“没有一流的心性,就没有一流的技术。
”的确,倘若没有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
怎能有废寝忘食、尽心竭力的;没有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能有出类拔萃、巧夺天工的;没有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怎能有雷打不动、脚踏实地的。
工匠精神中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的生命哲学,也有技进乎道、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
从赞叹工匠继而推崇工匠精神,见证着社会对浮躁风气、短视心态的自我疗治,对美好器物、超凡品质的主动探寻。
我们不必人人成为工匠,却可以人人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气质,我们的时代将以怎样的面貌被书写,取决于我们每个人的表现。
工匠精神是手艺人的安身之本,亦是我们生命的尊严所在;是企业的金色名片,亦是社会品格、国家形象的荣耀写照。
工匠精神并不以成功为旨归,却足以为成功铺就通天大道。
16.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追求笃实境界付出热爱卓越
B.热爱付出追求卓越境界笃实
C.境界卓越热爱笃实追求付出
D.追求卓越境界笃实热爱付出
17.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手法,与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凤娇好像是大家有意分配给那个“北京话”的,每次都是她提着篮子去找他。
B.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C.譬如秋风忽至,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D.主要的和首先的任务,是把那些又长又臭的懒婆娘的裹脚,赶快扔到垃圾桶里去。
18.下列表述的语言表达风格,与以上文字最接近的一项是(3分)()
A.台儿沟和它的十几户乡亲,一心一意掩藏在大山那深深的皱褶里,从春到夏,从秋到冬,默默地接受着大山任意给予的温存和粗暴。
B.对中小学生来说,钟扬可以称作“科学队长”了。
他连续7年多次义务为全国中小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科普,任学校科学顾问。
C.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
D.世界文学的辉煌殿堂对每一位有志者都敞开着,谁也不必对它收藏之丰富望洋兴叹。
有的人一生只读过十来本书,却仍然不失为真正的读书人。
19.文段开头画横线的句子经过教材编写者的修改,原文是“将一门技术掌握到炉火纯青绝非易事,但工匠精神的内涵远不限于此”。
请简要说明为什么要这样修改。
(4分)
20.下面是某校文学社一则启事的初稿,其中有四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修改,要求修改后的语意准确,语体风格一致。
(4分)
小荷文学社面向全校同学公开收集“家乡情思”专刊稿件。
稿件内容要求反馈家乡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推荐家乡的成就,传递正能量。
错别字、病句一律自行斧正,力求“零差错”。
21.筷子,不光是我们日常使用的餐具,它还是中国人传情达意的重要媒介。
如送朋友筷子,可寓意“平等友爱、和睦相处”。
请根据筷子的外形、功用等特点分别写出筷子“送新婚夫妇”和“送合作伙伴”时的寓意并说明理由。
(6分)
(1)送新婚夫妇寓意:
理由:
(2)送合作伙伴寓意:
理由: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
2021级高一学生入学后,学校语文组将组织开展《乡土中国》的整本书阅读和研讨。
问卷调查显示,有的同学觉得这是本学术著作,专业性强,担心读不懂或者读不下去;有的同学认为,当前的中国社会已逐步城市化,《乡土中国》描述和分析的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乡村社会,阅读的现实意义不强;还有同学问,考试会不会考?
读完之后能不能帮助提高写作水平?
为了帮助新高一的同学提高对阅读学术性著作的认识,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和热情,语文组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情况展开讨论,拟邀请你参加并做专题发言。
请结合你阅读《乡土中国》的经历和体会,写一篇发言稿。
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2021年1月常州市教育学会学业水平监测高一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一)1.C2.D
3.
(1)也寄托了中国民间几千年来对月亮的神奇想象和美好感情(也反映了中国民间几千年来对月亮的一种崇拜)
(2)①“嫦娥工程”是凝聚了成千.上万科技人员的心血和成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2分)②伟大的科学工作者着眼于科学发展、人才培养、人类的合作与和平,所以对于个人名利看得更轻。
(2分)
(二)4.A(是小爷爷自然简淡的生活方式的体现)
5.B(小爷爷的清风明月“诉的是庄户人心中的悲愁与喜乐”,与高雅不同)
6.①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1分)②都写出了野草茂盛、富有生命力的特点;(1分)③都寄寓着作者对生命状态的思考,耐人寻味。
(2分)
7.①寄寓了小爷爷和小奶奶相守一生、单纯美好的爱情:
②代表着小爷爷素朴简淡、亲近自然的生活方式和追求;③象征着小爷爷勤勉质朴、本分坦荡又不失诗意的一生:
④代表着作者的故乡,同时也象征着人类生命的故乡(或生命最真诚的状态)。
(答出3点即可。
每点2分,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8.D9.C
10.
(1)划
(2)妥当,成功(3)督促(4)调笑,开玩笑
11.
(1)估计口袋中的钱还可用一年多,到时候再另想办法,等水流到时渠已修成,不必预先谋划。
(2)平生的亲朋友好,没有寄来一封信,有信寄去也不回信,自己庆幸差不多可以避免与人交往了。
12.放浪山水之乐,美食美酒之乐,妻儿相伴之乐,渔樵杂处之乐。
(二)13.C
14.孤栖卧内,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听窗外竹叶萧萧,重露滴落;步出庭院,仰望夜空,环视旷野,直至天明;感慨自身处境,心忧家国命运,空自悲叹。
(三)15.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3)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三、语言文字运用
16.B17.B18.D
19.本段文字在一般认识(工匠精神就是对技艺的炉火纯青)的基础上,进一步阐释工匠精神的内涵;修改后的句子构成语意更加明晰的转折关系,能更好地承担文段起始句的引领作用。
20.
(1)“收集”改为“征集”;
(2)“反馈”改为“反映”;
(3)“推荐”改为“推介”;
(4)“斧正”改为“改正”。
(找出一处并修改正确得1分)
21.
(1)寓意:
快生贵子。
理由:
““筷子”谐音“快子”,送新人有早生贵子之意。
(或寓意“成双成对,不离不弃”,理由:
筷子外形成双成对)
(2)寓意:
互利双赢,不可缺一。
理由:
使用筷子时两根须互相配合,才能成功夹起菜肴。
(寓意各2分,理由各1分,或者酌情给分)
四、写作
22.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