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松桃苗族自治县丹霞地质公园项目研究建议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623856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7.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松桃苗族自治县丹霞地质公园项目研究建议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精品松桃苗族自治县丹霞地质公园项目研究建议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精品松桃苗族自治县丹霞地质公园项目研究建议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精品松桃苗族自治县丹霞地质公园项目研究建议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精品松桃苗族自治县丹霞地质公园项目研究建议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松桃苗族自治县丹霞地质公园项目研究建议书.docx

《精品松桃苗族自治县丹霞地质公园项目研究建议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松桃苗族自治县丹霞地质公园项目研究建议书.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品松桃苗族自治县丹霞地质公园项目研究建议书.docx

精品松桃苗族自治县丹霞地质公园项目研究建议书

 

松桃苗族自治县丹霞地质公园

第一章项目提出的背景及依据

一、项目提出的背景

1、松桃县基本情况

松桃位于贵州东北部,东与湖南省凤凰县、花垣县交界,北与重庆市秀山县接壤,南与铜仁、江口县交界,西邻印江县、沿河县,素有“黔东北门户”之称。

铜松公路、松印公路、松秀公路、渝怀铁路纵贯全境,县城距湖南省凤凰县城106公里,距重庆市160公里,距铜仁93公里,距省城贵阳362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全县国土面积340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37%。

全县辖13镇15乡,509个行政村,2005年末总人口65.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4万人。

改革开放以来,松桃县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与“九五”期末相比,2005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完成17.71亿元,同比增长10.5%,农业总产值完成7.59亿元,同比增长3.2%;工业总产值完成14.82亿元,同比增长38.2%,其中规模工业产值完成11.93亿元,同比增长52.7%。

财政总收入完成11527万元,同比增长24.4%;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77亿元,同比增长10.4%。

农民人均纯收入1617元,净增403元,增长33%。

2、人文基础及现状

松桃县历史悠久,春秋时代已有建制,秦时属黔中郡,汉时属武陵郡,唐朝属锦州卢阳郡,宋时属沅州麻阳县,元时属湖广行省,明初属四川行省,永乐十一年(1413年)才定属贵州省,地域和归属几经变动,地名也多有变更,直到清朝雍正年间才定名为松桃,设厅。

嘉庆二年又升为府级的直隶军民厅,辛亥革命后改为县级行政单位,沿袭至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1956年9月国务院决定撤消松桃县,设置松桃苗族自治县,现辖13镇15乡。

松桃县拥有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形式,保存了许多史前文化和传统习俗,并通过精心的挖掘,整理和发展,使之成为现代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刀梯、花鼓舞等条纹文体项目以其独特的风采震惊海内外观众。

悬棺葬、傩戏等历史文化也是引出海内外专家学者的纷纷步履。

松桃除了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外,自然山水亦呈现奇丽、巍峨之势。

早在道光年间便有歌赞道:

眺山外山,呼渡旁渡;云登幽寻,洄澜小住;屏韫玉以生烟,泉跳珠而垂布;吾将添笔于石滩,滩头揽胜景,而奏凌乡之赋。

面今又添新赋:

响水洞、盘豹洞、红岩洞、凉风洞、老寨洞,溶洞星罗棋布;七星坡、虎渡口、云落屯、白云寺、天马寺、苏麻河、木姜河、蔡冲河,景点随处可见。

苗族特殊的生活历程构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历尽风雨的沧桑,越来越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震撼人心的魅力。

而其中,松桃县城独特的丹霞地貌随着近年来改革开放的不断扩大更为国内外知名人士所认可。

根据地质考察资料,松桃县城地层主要为白垩纪(k2)砾石、泥质粉砂岩组成,是在距今约6500万年前的晚白垩纪裂陷盆地的背景下形成、发展起来的青年期丹霞地貌景观,由悬棺、云落屯公园、平浪村、观音山、红岩壁、万岁山等景点首尾相连而成,景区面积约3平方公里,景区内发育着典型的赤壁、洞穴、巷谷、线谷等丹霞地貌景观。

丹霞洞穴十分发育,满目苍翠的松江河两岸向人们展示了流水侵蚀、重力崩塌和构造运动的神奇力量,典型的地质遗迹生动地为您讲述着丹霞地貌漫长的演化进程。

幽长的松江河两岸,壁立千仞,赤壁倒悬,危崖劲露,丹崖斑斓,奇险峻秀,植物茂密,环境清幽,生机盎然,藤萝攀岩附树,置身其中,蓝天滴翠,白云吐珠,流水潺潺,绿润如碧,恍若世外桃源。

景区内主要地质景观有悬棺葬、晚霞云落、平浪赤壁、观音莲坐、鱼泉飞渡、红岩壁、洄澜阁、万岁山、警报山、文山等景点。

自然风光优美,有山有水有瀑布,自然地质现象独特,且全部在县城内,是首期纳入地质公园建设的范围。

二、项目提出依据

“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事业……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文化作为旅游的基础和核心,文化产业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和发展如何,对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根据省委、省政府“加快建设自然风光与民族文化相结合的旅游大省,高起点地做好规划和项目开展,创建我省旅游品牌,开发特色旅游产品”的精神,按照地委、行署关于突出打好“生态、民族、旅游、特色”四张牌的工作思路,立足黔东旅游业在贵州东北部旅游,并通过东部通道在东南沿海乃至南亚次大陆旅游发展中的态势,瞄准张家界、荔波樟江、梵净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与都匀、贵阳及西南腹地各类旅游胜地,处在黄金通道带上的松桃,抓好松桃地质公园的建设,结合松桃丰富独特的人文旅游资源,发展文化特色旅游,形成与张家界、荔波樟江、梵净山自然风光和苗家民族风情相得益彰、凸现松桃人文景观为特色的贵州东北部旅游三角带,以满足旅客双重消费心理,达到各显千秋,珠联璧合,天人合一的发展格局。

黔东北重镇松桃丹霞地质公园的开发,将弥补黔东旅游经济圈的空缺,有着极大的经济价值、科普价值和科研价值。

第二章市场分析、拟建规模及内容

一、国际国内旅游市场需求现状

1、国际旅游市场需求现状

近年来,贵州省海外旅游者接待人数和旅游外汇收入一直呈持续上升趋势。

其中2005年接待入境旅游者27.62万人次,比2004年增长19.6%;旅游外汇收入10141.36万美元,比2004年增长26.5%;其主要客源为港澳台同胞、日本、新加坡、泰国等。

松桃邻近区域梵净山景区、张家界景区海外接待人次也在不断增长,其中,2002年接待入境旅游者0.12万人次,创旅游外汇22.06万美元,增长幅度均达25%以上。

2、国内旅游市场需求现状

贵州省国内旅游接待人数及收入都持续上升,其中2005年接待国内游客3099.46万人次,比2004年增长25%;旅游收入224亿元,比2004年增长50%。

随着国家有关部门和各地政府从政策及协调上进一步采取措施,居民有薪假期的增多以及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的不断完善,国内旅游正日益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时尚,旅游业将成为贵州省新的经济快速增长点。

松桃处于黔东北,正处于梵净山旅游经济圈的中心地带,也是该旅游经济圈的空白处,为吸引更多的游客,急需在这一地区开拓新的领域,松桃特殊的丹霞地貌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正好满足了这一需求。

3、松桃丹霞旅游业发前景分析

松桃丹霞旅游业发前景主要取决于自身的内部因素和其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外部因素。

内部因素:

松桃丹霞地质公园具有以峡谷为特色的地质遗迹景观,以及众多的其它自然景观、人文景观。

雄奇险峻的山川,秀丽旋旎的松江河,千姿百态的喀斯特地形,魅力无穷的苗族民风民俗,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多样、组合协调、品位高且独具特色,并且具有良好的区位条件、优惠的投资政策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可进人性强。

另一方面,公园内基础设施落后,旅游服务设施基本为一片空白,急需改变这一现状以吸收大量的资金和人才投入。

外部市场趋势: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成为现代人类社会重要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经济活动。

与世界其它地区相比,亚太地区将成为新的旅游热点,在国际旅游中所占的份额将大幅带动社区经济发展。

二、拟建规模及目标

1、拟建规模

以松桃县城松江河两岸的地质地貌与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为主体,在3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投资3000万元,充分利用各种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在保护的前提下合理规划布局,适度开展建设,为人们提供科学研究、教育普及、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保健疗养和文化娱乐的场所,以开展旅游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为宗旨,逐步提高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总体建设目标为:

使松江河两岸的特殊地质地貌景观和其它地质遗迹景观及其相互关联的地质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以开展适当的地学旅游,促进地区经济的高速发展,逐步提高社区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2、具体建设目标

将松桃丹霞地质公园建设成为:

(1)科研、科普、教学、环保教育及地学旅游的胜地和对外交流的窗口。

(2)地学旅游合理、健康、有序发展并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

(3)控制采矿、过度垦殖、偷猎、盗伐等行为对地质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环境问题得到有效治理和良好建设,生态环境总体质量得到提高。

(4)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具备完善有效的管理机制,具备足够的基础设施及防范保护设备,以支持和扩大保护的影响。

(5)社区居民保护意识提高,积极支持和参与保护并受益。

3、总体建设原则

松桃地质公园地质遗迹众多、生态条件复杂多样、组合类型地域分异明显,结合公园资源的利用现状,确定总体建设原则为:

(1)地质公园应以松江河两岸为代表的地质遗迹和地质生态环境为主体,突出自然科学情趣、山野风韵观光和保健旅游等多种功能,因地制宜,发挥自身优势,形成独特风格和地域特色的科学公园。

(2)以保护地质遗迹景观为前提,遵循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严格保护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原有的景况特征和地方特色,维护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防止污染和其它地质灾害,坚持可持续发展。

(3)为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服务,依据地质等自然景观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特征、环境条件、历史情况、现状特点,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趋势,以旅游市场为导向,总体规划布局,统筹安排建设项目,切实注重发展经济的实效。

(4)要协调处理好景区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协调处理好景区开发建设与社会需求的关系,努力创造一个风景优美、设施完善、社会文明、生态环境良好、景观形象和旅游观光魅力独特、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地质公园。

第三章地质公园主要建设内容

一、景观建设

1、悬棺葬景点:

含观景亭、道路、绿化及保护性建设。

2、晚霞云落:

含云落屯公园、公园环山路、楼台亭阁、绿化及保护性建设。

3、平浪赤壁:

含松中至行政中心至平浪坝口的平浪民族村道路、平浪文化旅游渡假村、绿化及保护性建设。

4、观音莲坐:

含现有寺庙修缮、观音睡莲、道路、绿化及保护性建设。

5、鱼泉飞渡:

含鱼泉沟吊桥修缮、观景亭、绿化和保护性建设。

6、红岩壁:

含观景亭、绿化及保护性建设。

7、洄澜阁:

主要为保护性修缮建设。

8、万岁山:

含观景亭、回廊、绿化及保护性建设。

9、警报山公园:

含道路、绿化、廊亭及保护性建设。

10、文山公园:

含道路、绿化、廊亭及保护性建设。

二、服务基础设施建设

1、道路建设:

修建牛角河—农科所—平浪村—鱼泉沟长约7000米的公路,小部分坡陡弯急的公路,要设法改线,各景点危险地段沿线铺设人行便道,增设栏杆,确保游人安全通行。

2、景区绿化:

绿化树种要有特色,或四季常青,或具有一定观赏价值。

预计绿化面积约3平方公里,现已进行了部分绿化。

3、服务设施建设:

在平浪村和平块村各建一个功能较为齐全的综合服务区,包括停车场、餐饮、娱乐、住宿、购物等设施。

景区内其他区域设5—8个小型服务点,10—15个休闲亭,同时在两个综合服务区附近各设一个特色公厕,另在其他区域分设小型公厕7个。

4、地质博物馆建设:

在平浪村路口建设地质博物馆一座,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平方米,内设古生物化石标本陈列室,文献资料陈列室,音像资料及电脑多媒体工作室及其他服务设施等。

5、各种标牌制作埋设:

在各景区入口处各设一块较大的标识牌,对景区概况作综合介绍,并附有关图表,景区内各景点标识,视实际情况而定。

第四章主要建设条件

一、自然地理条件

松桃丹霞地质公园座落在贵州东北部的松桃苗族自治县县城内,位于东经108°33’—109°24’,北纬27°50’—28°30’,地处松桃县城东南部和北部,占地面积约为3平方公里。

二、地文条件及气候

在地质结构上,松桃县城属松江南台背斜的武陵—雪峰台,气候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特点是夏不炎热,冬无严寒,雨量充沛,湿度大,日照短。

年平均气温16.4摄氏度,无霜期为263—279天,年均降水量工1400毫米。

三、水文条件

全县河长10公里,流域面积2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37条,100多条山溪遍布各地,年地表总泾流量约25.4亿立方米。

水能资源丰富。

四、森林资源条件

本项目区森林覆盖率高达37%,四周主要以人工林和常青阔叶林等组成的天然林共同构成了大面积的森林景观。

林相多样,树型优美,层次清楚,春夏秋冬四季均有不同的林相景观。

五、基础设施建设

本项目区由于地处当地政治、经济及文化中心所在地松桃县城,交通便利。

当在公路四通八达,有铜松公路、松秀公路、松印公路经过县城,大兴机场通航,渝怀铁路通过松桃孟溪并设客、货运站。

服务设施较为齐全,基础设施较好,项目区内现有广场2座,城区道路和景区道路毛路部分基本拉通,其他各项服务设施基本建好。

六、有利条件

1、本项目已经列入松桃县政府重要开发项目之一,有旅游发展政策上的保障。

《松桃苗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明确指出:

“把旅游业作为结构调整的重点产业来发展,使其成为松桃新的经济增长点。

加大对境内旅游资源及景点的宣传、保护开发和利用,进一步强化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关注、企业运作的旅游发展模式。

大力鼓励和引导多元经济建设景区和设立旅游企业,开发特色旅游产品。

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的建设,努力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新的支柱产业”。

据最新信息资料,松桃县城城市人口计划在“十一五”期间将发展10至15万,这样的城市人口发展趋势是支持本项目当地市场开发的客观基础,具有积极的市场意义。

2、本项目具有高品位的旅游开发价值。

本项目占地面积较大,生态环境优美,内涵深厚,景观类型齐备,旅游资源丰富且颇具观赏品位。

该区以自然景观为主要特色,“林茂树美、山青水秀、气候温凉”,实为夏季避暑胜地,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

3、地理区位优越,旅游串线组合良好。

本项目所在地松桃县城距梵净山旅游区、张家界旅游区不到120公里,具有以城市为依托发展旅游业的区位优势。

便捷的交通更是该项目开发的有利条件,为本项目的可进入性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本项目的建成,可充分利用良好的旅游串线组合性能,并为带动有利于形成一个富集且有实力的旅游大区。

4、本项目的建设具有良好的外部机遇和良好的宏观背景。

5、我省旅游业已成为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良好的旅游业发展态势为本项目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6、我国国内旅游呈现出持续、稳定的增长势头,客源市场开发潜力巨大。

我国旅游业一直以高于国民经济增长的速度发展,已进入了全民旅游崛起的历史新阶段。

近几年大量旅游国债用于中西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中西部的旅游投资环境已大大改善。

这为本项目的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宏观背景。

七、相对薄弱的几个问题

1、松桃县城县财政支持旅游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有限。

2、旅游业人才缺乏的状况与该县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极不适应。

3、旅游宣传力度不够,外界对这里的了解甚少,这制约了该县知名度的提升。

4、行业管理还应加强和完善。

第五章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一、项目投资估算

1、景点建设投资估算:

松桃丹霞地质公园景区景点投资估算表

单位:

万元

序号

景点

建设内容

投资

1

悬棺葬景点

含观景亭、道路、绿化及保护性建设

80

2

晚霞云落

含云落屯公园、公园环山路、楼台亭阁、绿化及保护性建设

175

3

平浪赤壁

含松中至行政中心至平浪坝口的平浪民族村道路、平浪文化旅游渡假村、绿化及保护性建设

365

4

观音莲坐

含现有寺庙修缮、观音睡莲、道路、绿化及保护性建设

120

5

鱼泉飞渡

含鱼泉沟吊桥修缮、观景亭、绿化和保护性建设

60

6

红岩壁

含观景亭、绿化及保护性建设

30

7

洄澜阁

主要为保护性修缮建设

25

8

万岁山

含观景亭、回廊、绿化及保护性建设

37

9

警报山公园

含道路、绿化、廊亭及保护性建设

134

10

文山公园

含道路、绿化、廊亭及保护性建设

166

11

合计

1192

2、服务基础设施投资估算:

地质公园服务基础设施投资估算表

单位:

万元

序号

建设内容

建设规模

投资

1

道路

7000米

2100

2

绿化

3平方公里

219

3

平浪服务区

占地30000平方米

150

4

平块服务区

占地30000平方米

150

5

公厕

9个,12蹲位

72

6

地质博物馆

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

250

7

景点标牌

10个

10

8

环卫设施

10个垃圾站

50

9

安全设施

栏杆、索道等

80

10

合计

3081

以上项目估算总投资为1192万元+3081万元=4273万元。

二、资金筹措及还款能力分析

1、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4273万元。

资金来源主要如下:

(1)争取发行贷款2500万元。

(2)地方政府自筹1773万元。

2、还款能力分析

项目实施完成后,将带动项目区土地增值,加上旅游业、服务业等方面的收入,足可还贷。

3、还款计划表

贷款利息为2500万元×6.5‰×13年×12个月=2535万元。

单位:

万元

项目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贷款

2500

利息

253.5

253.5

253.5

253.5

253.5

253.5

253.5

253.5

253.5

253.5

还本付息

503.5

503.5

503.5

503.5

503.5

503.5

503.5

503.5

503.5

503.5

第六章项目组织实施

1、景区景点的开发建设顺序

考虑到各景区的道路交通和经济条件以及资源开发建设难易程度,对公园的建设采用先易后难的开发建设原则,即先建设云落屯公园、平浪村、观间山等景区景点,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根据实际情况再进行其他景区景点的开发建设,从而实现地质公园滚动发展。

第一阶段:

主要开发云落屯公园、平浪村、观音山景点,时限1年。

根据具体情况分析,该3个景点建设可同时进行、全面开发,在此开发建设阶段,应对该3个景点范围地段进行一定程度的开发建设,重点考虑道路交通和接待服务设施工程建设。

第二阶段:

主要依据第一阶段景区开发的效果来确定,一般在第一阶段开发建设取得良好效益条件下进行。

此阶段主要进行红岩壁、洄澜阁、万岁山景点的开发建设。

建设年限为1年。

第三阶段:

主要建设警报山公园、文山公园、悬棺葬景点,主要是完善公园内一切配套设施的建设,实现地质公园保护与开发建设的有机结合,协调发展。

建设时间1年。

2、工程设施建设顺序

根据地质公园现状,在确定景区开发的先后顺序后,要达到地质公园开发建设的高起点和高标准要求,对公园的工程投资建设应有一个主次之分。

依据地质公园建设的实际情况,其工程建设按以下顺序进行:

(1)进行公园内道路交通建设,主要是旅游线路的投资建设。

按前述规划标准进行园内道路交通建设,车道、步行道建设在先,各类栈道在后,索道建设应观景区开发程度和经济条件而定;

(2)进行地质公园管理处、保护处址及其系统机构的建设:

(3)进行发展控制区内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建设,尤其是对永和镇和乌斯河镇两处旅游城镇的接待服务设施建设;

(4)进行发展控制区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给排水管道工程建设、供电工程建设、卫星电视、通讯工程建设;

(5)进行地质公园内安全、卫生工程建设,包括景区安全防护工程、旅游活动安全预防设施工程、园内公共卫生设施建设;

(6)进行园内各景区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的保护工程设施建设,包括景观点保护工程以及各类观测站、监测站、了望台等保护站的建设:

(7)进行各类科研工程设施建设,包括地质公园内各种检验室、化验室等各类监测中心和研究究中心的建设。

对上述工程建设顺序,可根据公园内的实际建设进度进行调整,调整原则以能尽快、尽好地高起点、高标准地完成地质公园的开发建设为准。

第七章效益分析

地质公园是在保护地质遗迹的前提下,合理地进行可持续开发,强调地质遗迹的保护与地方经济的发展紧密结合、地质公园的开发与生产资料教育紧密结合、地质遗迹的保护与地质研究紧密结合、地质公园的发展与当地民众就业紧密结合。

因此,地质公园的建立,必将产生良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生态效益

1、有利于资源保护,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

地质遗迹是漫长地质历史演化遗留下来的不可再生的地质自然遗产,是共同的宝贵财富和珍贵资源,为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优美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亦是建立地质公园的重要条件。

松桃丹霞地貌地质遗迹众多,各种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但园区内目前资源的综合利用缺乏合理规划,利用程度低,资源的保护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浪费了大量资源,地质公园的建立能有效的保护公园内及周边地区以地质遗迹为主体的自然资源,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

同时,对这些地质遗迹的保护不单是保护了当地的资源,也是全球地质遗产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2、有利于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地质公园的建立将有效的保护生态环境,因而有利于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一综合的保护体系,它不仅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的完整性,还能保持水土、改善局部小气候、涵养水源。

减少山崩滑坡和泥石流等到自然界灾害、净化空气,对促进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护和美化人们的生活环境都起到期积极、有效的作用,同时对松江河的生态环境起到重要的作用。

3、加快环境治理步伐,促进生态环境建设,提高生态环境总体质量

地质公园是与环境防治和开发紧密相联的。

地质公园的建立,必将从根本上加强人们的环保意识,促使各区域部门加强自身环境管理,加快环境防治与开发的步伐,促进园区植被和生态环境建设,从而总体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社会效益

1、拓宽就业门路,扩大就业容量,促进劳动力素质提高

据世界旅游组织公布的资料,旅游部门直接收入1元,相关行业的收入就能增加4.3元,旅游业主要是提供劳务为主的产业,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

松桃丹霞地质公园的建立,适当的开展旅游,必将解决很大一批劳动力就业问题。

同时地质公园要求从业劳动力有相应的科学文化素质,就要调动从业者认真学习,接受教育培训来提高自身素质,各类从业人员经过实际工作锻炼,将会提高业务能力,增长业务才干。

2、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带动社会经济发展

地质公园的建立将实现当地资源的综合利用和优势重整,促进当地经济结构优化调整。

由于旅游消费涉及到吃、住、行、游、购、娱各方面,是一种较高水平的消费,涉及部门众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引导性和带动性,因而地质公园的建立和旅游业的发展,不仅给园区自身建设和发展带来勃勃生机,同时也将带动本区及周边社区交通、商业、饮食服务业、运输业、农副产品、民族手工艺、土特产品等第三产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体现其“一业兴、百业旺”的特殊功能,既可增强自身经济实力,又可加速地方经济的腾飞。

3、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旅游需求的多样化和层次性,为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大大提高了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

表现在原来不能直接创造价值的资源,因此能产生良好的综合效益,原来一些不具备传统产业优势的地区也因此可以扬长避短,通过旅游业发展经济。

4、科普,环境教育基地和对外交流的窗口

地质公园的建设将逐渐吸引地学界及旅游界专家来此进行科学考察,科学合理的进行规划,并逐步加以实施和完善,以吸引更多学者专家来此科研、考察并投身于松桃丹霞地貌的科学研究与保护工作,促使公园内科研水平的提高,并培养出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