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综合知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622937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10.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综合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电子综合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电子综合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电子综合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电子综合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子综合知识.docx

《电子综合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综合知识.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子综合知识.docx

电子综合知识

电子综合常识

一、安全生产类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于2002年11月1日正式实施。

2、《安全生产法》的基本方针是: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3、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义务有:

A、有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和本单位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服从安全生产管理的义务。

B、有正确佩带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义务。

C、有自觉接受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所从事工作应具备的安全知识和技能的义务。

D、有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它不安全因素向现场管理人员或单位负责人报告的义务。

4、作业环境安全要求和措施:

A、员工在生产过程中会受到各种有害因素的影响,常见的有三种:

生产性毒物、生产性粉尘和生产性噪音。

B、公司常用的生产性毒物有:

三防剂、助焊剂、稀释剂、无水乙醇、工业酒精、抹机水、洗板水、天那水等。

C、技术防护措施:

a用无毒、低毒原料代替有毒、高毒原料b生产设备密闭化,防止和减少毒物跑、冒、滴、漏。

c实行全面机械通风或局部机械通风。

D、个人防护措施:

使用呼吸防护器、穿戴防护服、戴护耳罩、使用抽风机、戴手套等。

E、化学危险物品包括易燃、易爆、腐蚀、毒害放射性等危害性质物品。

它应存放在指定区域内,并远离水源、火源、电源。

5、消防安全的核心:

一畅两会,“一畅”是指社会各单位必须畅通消防安全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两会”是指社会各单位从业人员会扑救初期火灾、会自救逃生。

6、当火灾发生时需要注意:

A、立即断开操作中的电器/电源总开关。

并向领导或保安员报到。

B、尽力扑救初期火灾,如使用手提式灭火器,应在距起火点5米处将喷嘴对准火焰根部,由近至远,左右扫射,并迅速向前推进,直至火焰全部扑灭;如使用推车灭火器,一般由两人操作,应在距起火点10米处对火焰进行喷射灭火。

7、火灾逃生:

A、熟悉自己工作和生活场所的消防安全环境

B、用湿毛巾掩住口鼻呼吸,快速离开火灾现场(不可乘坐电梯)。

C、过火焰区应先将衣物弄湿或以湿棉被、湿毛毯等裹住身体。

烟雾弥漫中一般离地30-40cm左右仍有残存的空气可以利用,所以要尽量采用低姿势逃生。

D、一路关闭后面的门,以减少火和浓烟的蔓延速度。

E、等待救援应选择有窗户而且离公路和安全出口、疏散通道较近的房间,用塑料布、胶带、湿毛巾、床单、衣物等物品将门缝塞住,防止有毒烟气进入。

通过各种方式通知外边的人。

F、在有一线生机时,不鼓励跳楼逃生。

二、

质量认证类

1、

质量

方针/目标

质量手册

质量体系程序

其它质量文件

质量记录

方向性文件

纲领性文件

实施性文件

作业性文件

证据性文件

质量体系文件:

2、公司质量方针:

安全第一,质量先行;满足需求,持续改进。

3、公司质量目标:

A、通过中国消防产品质量认证委员会质量认证和年度审核。

B、产品100%通过国家消防电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

C、由本公司调试开通的产品100%验收合格。

D、产品质量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4、企业的受控文件有三类:

A、质量管理类文件:

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和记录。

B、技术文件:

设计文件、图纸、工艺作业指导书。

C、外来文件:

国家标准、ISO9000系列标准、行业标准。

5、质量手册是公司的纲领性文件,具有最高的权威性。

它是依据ISO9001:

2000标准结合公司实际编制而成。

6、ISO9000簇是指质量管理体系标准(ISO:

为国际标准化组织的英文缩写,9000为标准代号),ISO9000标准等同转化为GB/T19001系列标准(GB/T:

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荐性国家标准),它有四个核心标准:

一、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三、ISO9004《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

四、ISO19011《质量和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

注:

在4个核心标准中,只有ISO9001才可以进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7、按新标准要求,2000版ISO9000系列标准中的核心标准ISO9001:

2000将全面取代1994版的ISO9001﹑ISO9002﹑ISO9003质量保证体系标准。

即只有一种ISO9001:

2000认证,不再有ISO9002﹑ISO9003证书。

同时规定ISO9001:

2000替代1994版的ISO9001,ISO9002,ISO9003。

八项质量管理原则:

这八项管理原则形成了GB/T1900族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基础。

a、顾客为关注焦点

b、领导作用

c、全员参与

d、过程方法

e、管理的系统方法

f、持续改进

g、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h、与供方的互利关系

八大质量管理原则理解

 

八项原则

理解

1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了解顾客的需求与期望

*确保组织的目标与顾客的需求和期望联系起来

*确保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在整个组织中得到沟通,并采取满足要求的措施

*测量顾客满意程度并针对测量结果采取措施

*处理好与顾客的关系

*确保兼顾顾客和其它相关方的利益

2

领导作用

*考虑所有相关方的要求,相关方包括:

顾客\所有者\员工\供方\当地社区及整个社会

*为组织勾画一个清晰的远景

*设定具有挑战性的目标

*在组织各级创造并坚持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并树立职业道德榜样

*建立信任,消除忧虑

*为员工提供所需的资源\培训及在职责范围内的自主权

*激发\鼓励并承认员工的贡献

3

全员参与

*使员工了解他们贡献的重要性和在组织中的作用

*识别影响他们工作的制约条件

*在解决问题时,应让员工做主并承担解决问题的责任

*针对每个人自己的目标,评论其业绩

*积极寻找机会来提高员工的能力\知识\经验

*自由地分享知识和经验

4

过程方法

*利用已形成的方法确定为取得所期望的结果所必需的关键活动

*为管理关键活动规定明确的职责和义务

*了解并测量关键活动的能力

*规定在组织内各职能部门之间关键活动的接口

*管量上应注意一些改进关键活动的因素,如资源\方法\器材等

5

管理的系统方法

*建立一个体系,使之以最高效的方法实现组织的目标

*了解体系内诸过程的内在依赖关系

*关注并确定在体系内特定过程如何运作

*通过测量和评价持续改进体系

6

持续改进

*在整个体系内采用始终如一的方法维持持续改进

*对员工提供关于持续改进的方法和工具培训

*使产品\过程和体系持续改进成为组织内每个人的目标

*为跟踪持续改进规定指导不测量的目标

*承认改进的结果,并对员工通报表扬和奖励

7

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明确规定收集信息的种类,渠道和职责

*通过分析,确保资料和信息足够准确和可靠

*资料能为需用者得到

*根据对事实的分析,过去的经验和直觉判断做出决策并采取行动

8

与供方的互利关系

*识别并选择关键供方

*在建立与供方的关系时,既要考虑眼前利益,又要考虑长远利益

*与关键伙伴共享专门技术和资源

*创造一个通畅和公开的沟通渠道

*确定联合改进活动

*激发\鼓励和承认供方的改进及成果

8、持续改进需要做到PDCA,PDCA循环方法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发明的,因而又被称为“戴明循环”,PDCA代表英文的“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ACTION处置”几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

PDCA是一个综合性的循环,四个阶段紧密衔接连成一体,各阶段之间存在交叉点,在实际的工作中,往往是边计划边实施,边实施边检查,边检查边总结,边总结边调整计划,也就是不能机械地理解和推动PDCA循环。

9、工作当中我们应该遵循ISO9000的精髓:

写你该做的、做你写下的、记你做过的。

10、需了解的名词素语:

质量(Quality):

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产品(Product):

过程的结果。

要求(Requirement):

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

过程(Process):

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

程序(Procedure):

为进行某项活动或过程所规定的途径。

顾客(Customer):

接受产品的组织或个人。

相关方(Interestedparty):

与组织的业绩或成就有利益关系的个人或团体。

体系/系统(System):

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

质量方针(Qualitypolicy):

由组织的最高管理着正式发布的该组织总的质量宗旨和方向。

质量目标(Qualityobjective):

在质量方面所追求的目的。

管理(Management):

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

管理体系(ManagementSystem):

建立方针和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体系。

质量管理(Qualitymanagement):

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

质量管理体系(QualityManagementSystem):

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

最高管理者(Topmanagement):

在最高层指挥和控制组织的一个人或一组人。

合格(Conformity):

满足要求。

不合格(Nonconformity):

未满足要求。

缺陷(Defect):

未满足与预期或规定用途有关的要求。

预防措施(Preventiveaction):

为消除潜在不合格或其他潜在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纠正措施(Correctiveaction:

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或其他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让步(Concession):

对使用或放行不符合规定要求的产品的许可。

检验(Inspection):

通过观察和判断,适当时结合测量、试验所进行的符合性评价。

验证(Verification):

通过提供客观证据对规定要求已得到满足的认可。

确认(Validation):

通过提供客观证据对特定的预期用途或应用要求已得到满足的认定。

记录(Record):

阐明所取得的结果或提供所完成活动的证据的文件。

评审(Review):

为确定主题事项达到规定目标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所进行的活动。

审核(Audit):

为获得审核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以确定满足审核准则的程度所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

审核证据(Auditevidence):

与审核准则有关的并且能够证实的记录、事实陈述或其他信息。

审核发现(Auditfindings):

将收集到的审核证据对照审核准则进行评价的结果。

审核结论(Auditconclusion):

审核组考虑了审核目标和所有审核发现后得出的最终审核结果。

11、公司获得的认证有:

英国的BSI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3CF认证、型式认证等。

三、品质管理类

1、品质管理体系一般架构如下:

IQC:

来料品质控制;检验验收(全检、抽检、免检)

LQC:

生产线品质控制

IPQC:

制程品质控制

FQC:

最终品质控制

SQA:

供应商品质保证

DCC:

文件控制中心

PQA:

制程品质保证

FQA:

最终品质保证

 

DAS:

缺陷分析系统

FA:

坏品分析

CPI:

连续工序改善

CS:

客户服务

Training:

培训

2、影响生产的五个方面“4M1E”:

人员、机器设备、物料、作业方法、环境。

1M(Man:

人):

即人员的思想、意识、个体差异、配合度、能力等。

2M(Machine:

机器):

机器和设备的功能、准确度、机械能力等。

3M(Material:

材料):

即材料是否合格、适宜、及时。

4M(Method:

方法):

即技术和方法符合要求,操作过程是否合理、受控和标准化。

1E(Environment:

环境):

即工作场所的噪音、温度、湿度、灰尘、污染是否达标。

3、

When何时:

问题发生的时间,有多久

Where何地:

问题发生的场所,即进行的场所和配合部门

Who何人:

与事情相关的人,包括责任人、目击者、协同者等

What何事:

问题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Why为何:

了解形成事情的真正原因,去除假象,并思考为什么会

How怎么样:

事情当前状况怎样,有无继续发展可能,会造成什么

样后果,需要怎样紧急处理

HowMuch多少:

考量各种变化的量,防止因量变引起质变

什么是“5W2h”

4、三检的定义及作用

“三检制”就是三种检验方法制度,其内容包括:

自检、互检、专检。

自检是指作业者在每项作业完成后对自己的作业内容所进行的确认

互检是下一工序的作业者在开始作业前对前道工序的作业内容所进行的确认

专检则是指专门的检查人员实施的专项检验,如QC、FQC、IPQC等

5、不合格品为未满足要求的产品,处理流程如下:

隔离、标识、记录、报告、处理。

6、

a、计数值的抽样计划一般包括三个部分:

即批量数、样本数及合格判定数。

如MIL-STD-105E、国内的GB-2828-87等。

b、计量值的抽样计划一般包括:

规格、样本、各品质指标(如平均数、CPK值)等。

如MIL-STD-414、国内的GB-6378等。

抽样检验中基本名词及含义…共12种…

AQL定义:

对生产者,考虑了现有设备、物料、管理及操作后,认为某种程度下的不良率,消费者应该可以接受,而消费者(接收者)也认为可以接受的不良率。

AQL允收标准:

可接收的标准比如AQL=0.4指的是百分率,即缺陷比率为0.4%;低于或等于0.4%不良可接受。

批(LOT):

具有相同的来源,在相同条件下生产的相同规格的产品

检验批(SAMPLELOT):

在各批中,被选定用来做抽样检验的批

批量(N):

指每个检验批内产品的单位数据

样本(n):

指从检验批中所抽出一个以上单位组成的产品(n≤N)

抽样检验(SAMPLEINSPECTION):

从双方约定的检验批中,根据批量大小,抽出不同数量的样本。

合格判定数(AC、RE):

判定一批产品是否合格或不合格的基准不良个数

严重缺点:

使用或携带不安全,或重要功能失效的缺点

缺点(D)主要缺点:

产品使用性能或实用性不能达到所期望之目的的缺点

次要缺点:

不影响产品的使用功能或引起较大抱怨的缺点

不良品与不合格品:

前者为有“次要缺点”,后者为有“主要、严重缺点”。

检验:

就是依照约定的“检验方法”,试验、分析或测定样品所规定的品质特性,然后将其结果与原定品质标准比较,以判定是否合格。

检验方法:

就是规定有关执行检验的各种方法,如抽样、测试、分析过程等,并详细规定试验、分析,测定各过程中所使用仪器型号、规格等。

品质标准:

就是对每个产品的品质要求标准。

抽样计划:

7、检查水平:

一般检查水平有3种:

I、II、III;特殊检查水平有4种:

S-1、S-2、S-3、S-4

MIL-STD-105E抽样计划样本代码表

正常检验单次抽样

减量检验单次抽样

加严检验单次抽样

8、

不允许有不合格数制程品质水准恶化

为了解该批制品实际品质状况检验数量较少

检验手段简单,不会浪费大量人力、时间、经费

动态抽样计划

静态抽样计划

连续性检验

非连续性检验

时间非常紧急,没有时间检验

产品特性对使用没有影响,也没有风险

产品没法检验,如购买钢材而无硬度计,对硬度就只能免检

在上游供货商已做检验,并对它的检验或品牌信得过

一直保持交易并有良好的历史记录,可对一批或几批进行免检

破坏性检验

允许有少数不合格品

节省检验费用及时间

受验品个数很多时

100%全检不可行,全检影响交期

检查之成本远高于不合格品所造成之成本时

受检物品之群体面积很大,不适合全检

受检群体为连续性物体,如纸张、电线等

检验分类:

全检

单次抽样

根据检验数分:

抽检:

双次抽样

多次抽样

免检

根据检验连续性分:

计数值的抽样计划一般包括三个部分:

即批量N,样本数n,合格判定数C。

如品质标准MIL-STD-105E、国内的GB-2828-87等。

计量值的抽样计划(动态抽样计划)一般包括:

规格、样本、各品质指标(如平均数、CPK值)等。

如MIL-STD-414、国内的GB-6378等

简单随机抽样

分层随机抽样

系统抽样

分段随机抽样

9、抽样检验分类

一般在以下状况使用抽样检验:

 

一般会有如下几种状况采用免检:

A、破坏性检验;

 

A、时间非常紧急,没有时间检验;

B、允许有少数不合格品;

 

B、产品一般不重要的特性,使用没有影响,也没有风险。

C、节省检验费用及时间;

 

D、受验物品个数很多时;

 

C、产品没法检验,如企业购买钢材,而无硬度计,对硬度就只能免检;

E、100%全检不可行时,全检影响交货期;

 

D、在上游供货商已做检验,并对他的检验放心,进而无需检验,如技术监督局或海关对某品牌电器信得过,对该企业就可发放出口免检产品;

F、全检之成本远高于不合格品所造成之成本时;

 

G、受检物品之群体面积很大,不适合全检;

 

E、在商业运作过程中,一直保持交易,并且历史记录非常好,对某一批或某几批可采用免检。

这是制造业在实际运作中要时刻分析的重点。

H、受检群体为连续性物体,如纸张、电线。

 

四、电子常识类

1、常用电子元件的类型及代号

电阻R

电容C

电感L

二极管D

三极管Q

电阻排RP

跳线器JP

集成电路U

插头、插座J

2、电阻、电容、电感的换算方法和常用数量级

A、电阻:

1MΩ(兆欧)=103KΩ(千欧)=106Ω(欧姆)常用数量级:

KΩ;Ω

B、电容:

F(法拉)=103mF(毫法)=106uF(微法)=109nF(拉法)=1012pF(皮法)常用数量级:

uF、nF、pF

C、电感:

1H(亨利)=103mH(毫亨)=106uH(微亨)常用数量级:

uH、mH

3、色环电阻中各色环所代表的数字及误差值

颜色

第一环(有效数字)

第二环(有效数字)

第三环(10的倍乘数)

第四环(允许误差值[%])

1

1

101

±1%

2

2

102

±2%

3

3

103

±3%

4

4

104

绿

5

5

105

±0.5%

6

6

106

±0.25%

7

7

107

±0.1%

8

8

108

+20%/-50%

9

9

109

0

0

100

10-1

±5%

10-2

±10%

无色

±20%

 

4、4.1普通贴片电阻与普通插件电阻一样:

第一位、第二位为有效数字,第三位表示乘以10n

如:

104表示10×104Ω;473表示47×103Ω

4.2精密贴片电阻与精密插件电阻一样:

第一位、第二位、第三位为有效数字,第四位表示乘以10n

如:

1003表示100×103Ω;5103表示510×103Ω

4.3普通色环电阻一般以金、银、无色为第四色环

5、常用电阻器的允许偏差值一般分为:

±5%、±10%、±20%或用Ⅰ、Ⅱ、Ⅲ表示,分别用J、K、M来标志它们的精度等级,误差越小精度越高。

精密电阻的偏差有:

±2%、±1%、±0.5%三种,分别用G、F、D来标志它们的精度等级。

6、半导体二极管是内部具有一个PN结,外部具有两个电极的器件,二极管有白色一端为负极,在线路中起单向导电作用;三极管分PNP和NPN两种,它有基极b、集电极c、发射极e、三个脚,在线路中起放大和控制作用。

7、7.1集成电路是利用半导体工艺和膜工艺,将电阻、电容、二极管、双极型三极管、场效应管等元件按照设计要求连结起来。

制作在同一硅片上,成为具有特定功能的电路,按照工能可分为两大类:

数字集成电路和模拟集成电路,按外观可分为直插式和表面贴装两种。

7.2集成块(IC)脚位识别:

将IC平放,先找出IC上“标记O”或“缺口”,从左边第一脚起然后逆时针数,即先从左到右,再从右到左。

(脚位方向通常以圆点、半圆缺口、三角面、斜面、箭头、横杠、文字等表示)

8、SMT中文意思是“表面贴装技术”;SMT车间规定的温度一般为25±3℃;SMT工艺起源于五十年代,它的主要特点是:

a、可实行高密度生产;b、可实行生产自动化;c、可靠性较强;d、成本低;e、小型化。

9、常用的SMT钢网材质为不锈钢;厚度为0.15mm或0.12mm;钢板的制作方法有激光切割模板、电铸成行模板、化学蚀刻模板;开孔型式有圆形、十字形、方形、菱形、三角形、星形、万字形、本磊形等。

10、常用锡膏的合金成分为Sn(锡)/Pb(铅)=63/37,溶点为183℃;锡膏的储存与使用方法:

锡膏是由处于浓缩焊剂载体的金属粉颗粒组成的一种匀质混合物,它的主要成分是锡粉和助焊济;需冷藏在2℃~10℃的冰箱内,有效期为6个月;使用时,需要用2h~4h时间在常温下自然解冻,不可直接打开密封盖或加温来解冻,当锡膏自然解冻到常温后,用搅拌刀钧匀搅拌1~3分钟后才能使用。

RSS曲线为升温恒温回流冷却。

11、为保证PCB的锡膏印刷效果,手动印刷应注意以下几点:

A、印刷的速度;B、压力(均衡);C、钢网上的锡膏量;D、清洁钢网的频率;E、刮刀的选择

12、贴片阻容元件识别方法:

元件尺寸公英制换算(0.12英寸=120mil、0.08英寸=80mil)

Chip阻容元件

IC集成电

英制名称

公制mm

英制名称

公制mm

1206

3.2×1.6

50

1.27

0805

2.0×1.25

30

0.8

0603

1.6×0.8

25

0.65

0402

1.0×0.5

25

0.5

0201

0.6×0.3

12

0.3

13、公司采用的焊接方式有:

锡焊(手工焊接)、回流焊、波峰焊、手浸焊。

14、电烙铁拿法有三种:

反握法;正握法;握笔法

15、锡焊必须具备的条件:

焊件具有可焊性、焊盘表面要清洁、掌握好合适的温度、

掌握好加热时间、不要过多焊锡。

16、锡焊五步骤:

准备施焊;加热焊件;熔化焊料;移开焊锡;移开烙铁(大致45ºC的方向)

17、静电的危害:

静电放电是一种常用见的自然现象,它对电子元器件、产品生产制造、组装危害所造成的损失是不可估测的。

因此必须对公司的电子车间进行全方位的静电防护措施。

18、公司的防静电装置有:

防静电地板、防静电台垫、防静接地设备、防静电服、防静电周转箱、防静电袋、防静电烙铁等。

19、静电的防护原则:

静电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可通过预防方式来阻止其产生影响,即把静电电压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不致于对产品产后更大的危害,其控制方法有以下几方面:

A)、静电泄漏和耗散B)、静电中和C)、静电的屏蔽与接地D)、增湿

20、测防静电护腕的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