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学一级与二级学科课程设置及课程大纲.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622738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140 大小:115.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质学一级与二级学科课程设置及课程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0页
地质学一级与二级学科课程设置及课程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0页
地质学一级与二级学科课程设置及课程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0页
地质学一级与二级学科课程设置及课程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0页
地质学一级与二级学科课程设置及课程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质学一级与二级学科课程设置及课程大纲.docx

《地质学一级与二级学科课程设置及课程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质学一级与二级学科课程设置及课程大纲.docx(1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质学一级与二级学科课程设置及课程大纲.docx

地质学一级与二级学科课程设置及课程大纲

一级学科课程

地质学(0709)

属性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课程大纲撰写人

学科基础课

S070900XJ001

高等构造地质学

40

2

侯泉林

S070900XJ002

岩浆岩岩石学

40

2

刘庆

S070900XJ003

现代地球化学

40

2

许荣华、郭敬辉

S070900XJ004

盆地分析

40

2

琚宜文

S070900XJ005

脊椎动物的进化

40

2

朱敏

S070900XJ006

近代第四纪地质学与环境学

40

2

刘嘉麒

S070900XJ007

矿床学

40

2

秦克章、范宏瑞

S070900XJ008

变质地质学

40

2

吴春明

学科综合课

S070900XZ001

古人类学

40

2

吴新智

S070900XZ002

古环境学基础

40

2

李玉梅

S070900XZ003

沉积地质学及其应用

40

2

李忠

S070900XZ004

工程地质学

40

2

尚彦军

S070900XZ005

数值计算方法

40

2

张敏洪

S070900XZ006

地学中的数理方程与数值方法

40

2

于锦海

S070900XZ007

数学地质基础

40

2

赵桂萍

学院(系)盖章

 

学科专家组签字:

 

二级学科课程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070901)

属性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课程大纲撰写人

专业基础课

S070901ZJ001

矿物晶体化学

40

2

李永兵

S070901ZJ002

成因矿物学

40

2

李永兵

S070901ZJ003

火山学

20

1

刘嘉麒

S070901ZJ004

岩相学

40

2

史仁灯

S070901ZJ005

岩石大地构造

40

2

史仁灯

S070901ZJ006

自然地质学

40

2

刘庆

S070901ZJ007

现代实验分析技术(地学)

40

2

马麦宁

专业课

S070901ZY001

大陆地壳演化

40

2

翟明国

S070901ZY002

现代实验岩石学

40

2

刘曦

S070901ZY003

找矿勘探地质学

20

1

李佑国

讨论课

S070901TL001

岩石热力学讨论课

20

1

吴春明

S070901TL002

数学地质基础讨论课

20

1

赵桂萍

S070901TL003

岩浆岩岩石学讨论课

20

1

刘庆

S070901TL004

成因矿物学讨论课

20

1

李永兵

S070901TL005

岩石大地构造讨论课

20

1

吴春明

学院(系)盖章

 

学科专家组签字:

 

二级学科课程

地球化学(070902)

属性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课程大纲撰写人

专业基础课

S070902ZJ001

同位素地球化学

40

2

郭敬辉、储雪蕾

S070902ZJ002

岩石地球化学

40

2

周新华

S070902ZJ003

环境地球化学

40

2

赵桂萍

S070902ZJ004

高等有机地球化学

(一)

40

2

孙详玉

S070902ZJ005

生物地球化学

40

2

李玉梅

S070902ZJ006

地球化学热力学

40

2

吴春明

专业课

S070902ZY001

地幔地球化学

20

1

周新华

S070902ZY002

实验地球化学

40

2

樊文苓

讨论课

学院(系)盖章

 

学科专家组签字:

 

二级学科课程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含:

古人类学)(070903)

属性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课程大纲撰写人

专业基础课

S070903ZJ001

层序地层学

20

1

陈代钊

S070903ZJ002

生物进化论

40

2

郭建崴

S070903ZJ003

生物系统学原理与方法

40

2

袁德成

S070903ZJ004

新生代地质年代学

40

2

游海涛

S070903ZJ005

古人类学

20

1

吴新智

专业课

S070903ZY001

古生态学

40

2

潘云塘

S070903ZY002

脊椎动物比较解剖学

40

2

李传夔

S070903ZY003

发育生物学

40

2

薛勇彪

讨论课

S070903TL001

地外撞击事件与事件地层学讨论课

20

1

侯泉林

学院(系)盖章

 

学科专家组签字:

 

二级学科课程

构造地质学(070904)

属性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课程大纲撰写人

专业基础课

S070904ZJ001

构造地质学

40

2

侯泉林

S070904ZJ002

能源地质学

40

2

琚宜文

S070904ZJ003

区域地质与大地构造学

40

2

肖文交

S070904ZJ004

层序地层学

20

1

陈代钊

S070904ZJ005

地热学

40

2

袁玉松

S070904ZJ006

石油地质学

40

2

袁玉松

S070904ZJ007

自然地质学

40

2

刘庆

S070904ZJ008

海洋地质学

40

2

孙宗勋

S070904ZJ009

海洋地球物理与海底构造学

40

2

吴时国、丘学林

专业课

S070904ZY001

显微构造地质学

40

2

林传勇

S070904ZY002

构造地貌学

20

1

刘静

S070904ZY003

活动构造学

20

1

邓起东

S070904ZY004

石油动力地质学

20

1

罗晓容

讨论课

S070904TL001

盆地与能源研究进展与前沿问题讨论课

20

1

琚宜文

S070904TL002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讨论课

20

1

吴春明

学院(系)盖章

学科专家组签字:

二级学科课程

第四纪地质学(070905)

属性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课程大纲撰写人

专业基础课

S070905ZJ001

新生代地质年代学

40

2

游海涛

S070905ZJ002

层序地层学

20

1

陈代钊

S070905ZJ003

全球变化科学引论

40

2

符淙斌

S070905ZJ004

冰川与环境

20

1

丁仲礼

S070905ZJ005

古气候学

20

1

丁仲礼

S070905ZJ006

黄土与沙漠

20

1

丁仲礼

S070905ZJ007

湖沼与全球变化

40

2

游海涛

S070905ZJ008

生物地球化学

40

2

李玉梅

专业课

S070905ZY001

构造地貌学

20

1

刘静

S070905ZY002

古地磁学与环境磁学

20

1

朱日祥

S070905ZY003

古生态学

40

2

潘云塘

S070905ZY004

古人类学

20

1

吴新智

讨论课

S070905TL001

应用第四纪科学讨论课

20

1

刘嘉麒、游海涛

S070905TL002

古环境研究进展讨论课

20

1

李玉梅

学院(系)盖章

 

学科专家组签字:

 

 

地质学一级学科(070901)

课程大纲

 

大纲编号:

S070900XJ001

高等构造地质学

AdvancedStructuralGeology

课程属性:

专业基础课学时/学分:

40/2

预修课程:

普通地质学、构造地质学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为构造地质学专业硕士和相关专业博士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

课程适当浓缩了传统构造地质学教科书的基础知识部分,重点增加了当前国际固体地球科学研究前沿问题所需要的新知识内容,介绍了一些当前国际国内研究热门课题的新观点、新理论和新概念,增加了部分实用知识内容和研究实例讨论,并尽量使狭义构造地质学知识向固体地球科学的相关学科进行扩展和衔接,同时注重实际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为培养跨学科人才打好知识基础。

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

板块构造基本理论;构造地质学专题;定量研究构造变形的基本方法-岩石有限应变测量基础;碰撞造山带基本理论和实例分析。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现代构造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研究方法,并能解决实际构造地质问题,为将来开展固体地球科学研究工作打下基础。

内容提要: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板块构造学基础

1.板块构造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2.板块构造地质学基本理论

第三章:

构造形迹与成因-几何学与运动学

1.原生构造:

沉积构造,接触关系,沉积构造与变动构造之比较

2.线理:

类型,成因,a线理和b线理

3.劈理:

破劈理,褶劈理,板劈理,片理;成因分析

4.节理:

类型,成因,与其它构造关系 

第四章构造岩基本问题

1.基本类型

2.构造岩类型

3.构造岩特征

第五章逆冲推覆构造

1.几何结构:

叠瓦式(前展式和后展式),双冲构造(duplex)

2.组合型式:

背冲,对冲,楔冲;倾向腹陆式双冲构造(hinterland-dippingduplex),背形堆垛构造(antiformstackduplex),倾向前陆式双冲构造(foreland-dippingduplex)

3.逆冲作用控制下的褶皱作用:

断湾褶皱,断展褶皱,断滑褶皱,及其构造环境

4.逆冲推覆构造发育的主要构造环境

第六章韧性剪切带

1.基本类型和几何特征

2.糜棱岩的特征和鞘褶皱

3.剪切指向的判定和总位移量的测定

第七章伸展构造和变质核杂岩

1.伸展构造类型

2.低角度正断层及最大有效力矩准则

3.拆沉作用

4.变质核杂岩

5.伸展构造发育的大地构造背景 

第八章走滑构造与转换断层

1.走滑断层特征和类型

2.走滑断层不同部位的应力状态

3.走滑拉分盆地、走滑挤压盆地、花状构造、牵引构造

4.走滑断层与转换断层的区别 

第九章碰撞造山带

1.造山带的概念与研究历史

2.造山带的成因类型

3.造山带构造样式与大地构造相

4.造山带研究实例

第十章岩石有限应变测量基础

1.基本原理

2.常用测量方法

3.应用实例

主要参考书:

1.朱志澄主编1999,“构造地质学”,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武汉

2.J.H.DavisandS.J.Reynolds,1996,StructuralGeologyofRocksandRegions.

JohnWileyandSons,INC.,NewYork.

3.D.RobertandJr.Hatcher,1995,StructuralGeology-Principle,Concept,and

Problem.2ndEdition.PrenticeHall,EnlewoodCliffs,NewJersey.

4.HobbsB.E.,MeansW.D.andWilliamsP.F.,1976,AnOutlineofStructural

Geology,JohnWileyandSons,Inc.,Canada.刘和甫吴正文等译,1982,构造地

质学纲要,石油工业出版社.(显微构造、中尺度构造、大地构造,应力和应变

分析等均作了概括介绍)。

5.J.G.RamsayM.I.Huber,1983,1987,ModernStructuralGeology,Volume1,2。

徐树桐译,1991,现代构造地质学方法,地质出版社。

(构造分析方面经典教材)

6.McClayK.K.1992,ThrustTectonics.

7.K.C.Condie,1989,PlateTectonicsandCrustalEvolution.3rdEdition.Preramon

Press,Oxford.

8.肖序常,李廷栋,2000,青藏高原的构造演化与隆升机制。

广东科技出版社,

广州。

9.侯泉林,李培军,李继亮著,1995,闽西南前陆褶皱冲断带,地质出版社北

京。

10.陈海泓,侯泉林,肖文交,1999,中国碰撞造山带研究。

海洋出版社,北京。

构造地质有关的国内外学术期刊

撰写人:

侯泉林(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撰写日期:

2010年6月

 

大纲编号:

S070900XJ002

岩浆岩岩石学

IgneousPetrology

课程属性:

专业基础课学时/学分:

40/2

预修课程:

大学岩石学、结晶学及矿物学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为地质学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

岩石是地球上最基本的建造,岩浆岩石学是岩石学的组成之一。

本课程以岩石成因为主线,将岩浆岩石学与大地构造相结合,讲授岩浆岩领域中的进展,从地球动力学的观点,将岩石的形成和发展置于成盆-造山过程中来阐述。

通过本课程的讲授,希望学生掌握岩石学基本原理和进展,为今后开展地质学研究打下基础。

内容提要:

第一章岩浆岩概述

1.主要造岩矿物

2.岩浆岩分类和命名

3.主要岩石化学参数及其应用

第二章岩浆岩各论

1.超基性岩

2.基性岩

3.中性岩

4.酸性岩

第三章岩浆岩的微量元素和同位素特征

1.岩浆体系中的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特征

2.岩浆岩中的锶、钕同位素特征

3.岩浆岩中的铅同位素特征

第四章蛇绿岩套及其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

1.大洋岩石圈的结构

2.蛇绿岩套及其剖面

3.蛇绿岩形成的构造环境

第五章岛弧和活动边缘火成岩共生组合及其形成机制

1.岛弧岩浆活动

2.活动大陆边缘和贝尼奥夫俯冲带岩浆活动

3.俯冲带的热结构

4.共生组合及其形成机制

第六章板内岩浆活动

1.碱性岩

2.金伯利岩

3.碳酸岩

第七章地幔柱和大火山岩省

1.大陆溢流玄武岩

2.地球内部结构和地幔柱

3.大火山岩省

第八章花岗岩类及其形成环境

1.花岗岩岩石学

2.花岗岩分类的进展

3.花岗岩中的包体

4.花岗岩的构造环境分类

 

教材和参考书:

(1)MyronG.Best.IgneousandMetamorphicPetrology,BlackwellPub.,2003

(2)HarveyBlatt,RobertTracy.Petrology:

igneous,sedimentary,andmetamorphic.W.H.FreemanandCompany,NewYork.2001

(3)K.C.Condie.MantleplumesandtheirrecordinEarthhistory.2001.

(4)路凤香,桑隆康,《岩石学》,地质出版社,北京,2006.

(5)邓晋福,罗照华,苏尚国等,《岩石成因、构造环境与成矿作用》,地质出版社,北京,2004

(6)林景仟,《岩浆岩成因导论》,地质出版社,北京,1987

(7)邱家骧,《岩浆岩岩石学》,地质出版社,北京,1985.

撰写人:

刘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撰写日期:

2010年5月31日

 

大纲编号:

S070900XJ003

现代地球化学

ModernGoechemistry

课程属性:

学科基础课学时/学分:

40/2

预修课程:

(1)学习过《普通地质》,《普通化学》《矿物学和岩石学》等课程

(2)具备基本的地质学、矿物学、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知识背景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为地质学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学科基础课。

包括以下4个部分:

(1)同位素地质年代学

(2)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

(3)元素地球化学和同位素示踪

(4)同位素和微量元素分析方法

上述内容涉及到岩浆作用过程,热液作用过程,表生作用过程,天体和壳幔作用过程。

通过本课程学习,希望学生掌握地球化学的基本概念,现代地球化学的主要内容,地球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地球化学方法,以及现代地球化学方法的基本思想,为进一步应用地球化学方法解决地球科学和资源环境方面的科学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内容提要:

第一章同位素年代学基本原理

放射性衰变,放射性衰变定律,放射性平衡及永久放射性平衡

第二章同位素地质年代学

K-Ar法,Ar-Ar法,Rb-Sr法,Sm-Nd法,U-Pb法,Pb-Pb法,U-系不平衡法,其它年代学方法,稀有气体地球化学

第三章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

同位素分馏,同位素平衡理论,碳、氢、氧、硫同位素地球化学,生命元素及其它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稳定同位素在矿床学、环境监测等方面的应用

第四章元素地球化学基础

元素在宇宙和地球中的丰度和分布规律,元素的起源,地球的圈层结构

第五章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微量元素的定义及分类,支配微量元素地球化学行为的物理化学定律,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方法的应用,以岩浆过程为例。

第六章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方法在岩石成因和壳幔演化研究中的应用

第七章现代元素和同位素分析技术简介(实习内容)

质谱计的原理及应用,微区、微量分析仪器及应用,包括X光萤光、电子探针以及等离子光谱质谱,超净化学实验室的建设及超净化学分离技术

参考书:

(1)G.福尔著,乔广生等译,同位素地质学原理,科学出版社,1983

(2)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编,高等地球化学,科学出版社,1998

(3)A.Diskin,Radiogenicisotopegeology,CabridgeUniversityPress.,1995

撰写人:

许荣华(中科院地质地球所)

撰写日期:

2010年6月

 

开课编号:

S070900XJ004

盆地分析

BasinAnalysis

课程属性:

专业基础课学时/学分:

40/2

预修课程:

普通地质学、沉积地质学、构造地质学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为矿物学、岩石学与矿床学和构造地质学专业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同时也可作为海洋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以及环境科学等相关专业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构成一个多学科相结合的知识结构,是地球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寻找能源资源、矿产资源和水资源最重要的工作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盆地分析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了解当前盆地动力学研究的科学前沿及其进展,提高在野外调查、实验测试和多学科综合分析与模拟的基础上对盆地系统研究及动力学分析的能力,为将来开展盆地研究与相关资源勘探开发奠定基础。

内容提要:

第一章 盆地分析基础

盆地基本概念及研究意义,盆地分析历史与现状,盆地分析相关领域,盆地分析思路与流程

第二章 盆地动力学分类及其板块构造背景

盆地沉降机制,盆地动力学类型,盆地在板块构造中的位置及其与造山带的动力学关系,盆山演化,盆地叠加与复合

第三章 盆地构成要素整体分析

完整地揭示盆地地层、沉积、构造等特征,并阐明其历史演化相关关系

第四章 盆地岩石圈结构与深部机制

盆地基底与深部结构、岩浆活动,壳幔作用、岩石圈变形、热状态及其演化,盆地形成与演化的深部机制

第五章 盆地充填样式与演化分析

盆地的充填物与充填过程,沉积岩与岩浆岩组合,盆地充填演化,盆地沉降与充填的关系

第六章 伸展盆地及其动力学分析

伸展构造,伸展模式,盆地类型与特征,盆地的充填样式,盆地动力学机制

第七章 挠曲盆地及其动力学分析

褶皱-冲断构造系统,盆地的构造变形,盆地的充填演化,盆地动力学机制

第八章 走滑盆地及其动力学分析

走滑构造,盆地类型与特征,盆地的沉积学标识,盆地动力学机制

第九章 克拉通盆地及其动力学分析

盆地类型与特征、沉降机制及其演化,盆地岩石圈的特点及与全球构造的关系

第十章 盆地成藏成矿过程分析

盆地流体及其输导系统,油气成藏的流体动力学,煤的富集过程,与盆地流体密切相关的层控金属矿床的形成

第十一章 中国盆山关系及主要叠合盆地概况

中国的构造区划与岩石圈结构、典型盆山关系、主要叠合盆地以及能源资源、沉积矿产资源等形成与分布

第十二章 盆地分析与模拟方法

地质学、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等方法,现代实验测试技术、计算机与模拟技术

主要参考书:

1.MiallAD.Principlesofsedimentarybasinanalysis.NewYork:

Springer-Verlag,1992.

2.BusbyCJ,IngersollRV.Tectonicsofsedimentarybasin.Oxford:

BlackwellScience,1995.

3.DickinsonWR.Thedynamicsofsedimentarybasins.[S.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