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外实外化学直升模拟5.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621934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90 大小:439.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外实外化学直升模拟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成外实外化学直升模拟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成外实外化学直升模拟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成外实外化学直升模拟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成外实外化学直升模拟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成外实外化学直升模拟5.docx

《成外实外化学直升模拟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外实外化学直升模拟5.docx(9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成外实外化学直升模拟5.docx

成外实外化学直升模拟5

化学直升模拟(5) 

一、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

1.(3分)园林工人在树干下部涂上一层石灰浆,其作用是(  )

 

A.

美观

B.

杀菌

C.

标记

D.

以上都不对

 

2.(3分)已知R2O是一种酸性氧化物.则R代表的元素可以是下列四种元素中的(  )

 

A.

B.

C.

D.

 

3.(3分)X、Y两元素的原子量之比为2:

1,由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X、Y元素的质量比为2:

3,其中X元素的化合物价为+a,则化合物中Y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B.

C.

D.

 

4.(3分)某元素氧化物的分子量为a,价态相同的硫酸盐的分子量为b,则此元素的化合价可能是(  )

 

A.

B.

C.

D.

 

5.(3分)试管内壁附着的下列物质不能用稀盐酸浸泡除去的是(  )

 

A.

盛石灰水后留下的白色固体

B.

氯化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留下的红褐色固体

 

C.

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留下的黑色物质

 

D.

用足量的氢气还原氧化铜后留下的红色物质

 

6.(3分)等电子体具有原子数目相同,电子数目相同的特征.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属于等电子体的是(  )

 

A.

NO和O2+

B.

CO和N2

C.

NO2和CO2

D.

SO2和ClO2

 

7.(3分)化学“家庭小实验”是利用家庭日常生活用品进行化学学习和探究的活动,下列实验中用家庭日常生活用品能够进行的是(  )

①检验纯碱中含有CO32﹣;

②除去热水瓶内壁上的水垢;

③检验鸡蛋壳能溶于醋酸;

④检验自来水中含有Cl﹣.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8.(3分)某城市有甲、乙两工厂排放污水,污水中各含有下列6种离子中的3种(两厂不含相同离子):

Ag+、Ba2+、Na+、C1﹣、SO42﹣、NO3﹣.若两厂单独排放都会造成严重的水圬染,如将两厂的污水按一定比例混合,沉淀后污水便会变得无色澄清且只含硝酸钠而排放,污染程度会大大降低.关于污染源的分析,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SO42﹣和NO3﹣可能来自同一工厂

B.

C1﹣和NO3﹣一定不在同一工厂

 

C.

Ag+和Na+可能在同一工厂

D.

Na+和NO3﹣来自同一工厂

 

9.(3分)原子的核电荷数小于18的某元素X,其原子的电子层数为n,最外层电子数为2n+l,原子核内质子数是2n2﹣1.下列有关X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X能形成化学式为X(OH)3的碱

 

B.

X可能形成化学式为KXO3的含氧酸钾盐

 

C.

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和核电荷数肯定为奇数

 

D.

X能与某些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但不能和非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

 

10.(3分)某些化学试剂可用于净水.水处理中使用的一种无机高分子混凝剂的化学式可表示为[A12(OH)nC1m•yH2O]x,式中m等于(  )

 

A.

6﹣n

B.

6+n

C.

3﹣n

D.

3+n

 

11.(3分)将一严重锈蚀而部分变成铜绿[Cu2(OH)2CO3]的铜块研磨成粉末,在空气中充分灼烧成CuO,固体质量的变化情况可能是(  )

 

A.

增重30%

B.

增重10%

C.

不变

D.

减轻30%

 

12.(3分)镁带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其理由是(  )

 

A.

镁和氧气生成氧化镁

B.

镁是一种活泼的金属

 

C.

发生化学变化时要放热

D.

氧气被氧化

 

13.(3分)在托盘天平两盘上各放一只烧杯,两烧杯中盛有等质量分数的过量盐酸,天平两边保持平衡.此时向左边烧杯中加入11.2gCaO,若要使天平两边再次保持平衡,需向右边烧杯中加入CaCO3的质量是(  )

 

A.

11.2g

B.

17.6g

C.

20g

D.

22.4g

 

14.(3分)某含氧酸的化学式为HnXO2n﹣1,该含氧酸受热分解生成的氧化物的化学式可能为(  )

 

A.

XO

B.

XO2

C.

X2O

D.

XO3

 

15.(3分)(2005•天河区)一种“即热即食型快餐”适合外出旅行时使用.其内层是用铝箔包裹的、并已加工好的真空包装食品,外层则是分别包装的两包化学物质,使用时拉动预留在外的拉线,使这两种化学物质反应,此时便可对食物进行加热,这两包化学物质最合适的选择是(  )

 

A.

浓硫酸与水

B.

生石灰与水

C.

熟石灰与水

D.

氯化钠与水

 

16.(3分)钠、镁、铝分别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等质量氢气时,参加反应的钠、镁、铝的原子数目之比是(  )

 

A.

1:

2:

3

B.

3:

2:

1

C.

6:

3:

2

D.

4:

2:

1

 

17.(3分)甲原子与乙原子的质量比为a:

b,而乙原子与碳原子的质量比为c:

d,则甲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

B.

C.

D.

 

18.(3分)50g镁、锌、铁的混合物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得到混合溶液,蒸发后得到218g固体(已换算成无水硫酸盐).则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是(  )

 

A.

2g

B.

3g

C.

3.5g

D.

4.5g

 

19.(3分)往AgNO3、Cu(NO3)2、Zn(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铁粉,待反应完成后再过滤,不可能存在的情况是(  )

 

A.

滤纸上有Ag,滤液中有Ag+、Cu2+、Zn2+、Fe2+

 

B.

滤纸上有Ag、Cu,滤液中有Ag+、Zn2+、Fe2+

 

C.

滤纸上有Ag、Cu、Fe,滤液中有Zn2+、Fe2+

 

D.

滤纸上有Ag、Cu、Fe、Zn,滤液中有Zn2+、Fe2+

 

20.(3分)正常人胃液的pH在0.3~1.2之间,酸(一般以盐酸表示)多了,需要治疗.某些用以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中含MgCO3、NaHCO3,还有用酒石酸钠来治疗的.这主要是由于(  )

 

A.

碳酸、酒石酸都不是强酸

 

B.

对人体而言酒石酸是营养品

 

C.

Na+、Mg2+都是人体必需的元素

 

D.

MgCO3、NaHCO3与胃酸作用生成CO2,在服药后有喝汽水的舒服感

 

21.(3分)(2009•云南)要除去下列四种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

甲:

CaCO3(Na2CO3)乙:

NaOH(Na2CO3)丙:

KCl(KHCO3)丁:

炭粉(CuO)

可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有:

①加适量盐酸,搅拌,过滤;②加适量水,搅拌,过滤;③加适量盐酸,蒸发;④溶解,加适量石灰水,过滤,蒸发.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

 

A.

甲﹣②,乙﹣④

B.

乙﹣③,丙﹣①

C.

丙﹣①,丁﹣②

D.

丁﹣①,丙﹣③

 

22.(3分)有A、B、C、D四种无色溶液,它们可能是Na2CO3、AgNO3、BaCl2、HCl,将它们两两混合的现象如右图.(用直线连接的两端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则A、B、C、D依次是(  )

a

b

c

D

a

白↓

b

白↓

白↓

白↓

c

白↓

白↓

 

A.

Na2CO3、AgNO3、BaCl2、HCl

B.

AgNO3、Na2CO3、BaCl2、HCl

 

C.

HCl、AgNO3、BaCl2、Na2CO3

D.

BaCl2、HCl、Na2CO3、AgNO3

 

23.(3分)金属M的样品中含有不跟盐酸反应的杂质,取样品20g投入适量的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生成MCl3和2g的H2,测知MCl3中含氯的质量分数为79.8%,则样品中M的质量分数是(  )

 

A.

90%

B.

10%

C.

45%

D.

54%

 

24.(3分)右图里有6个编号,每个编号代表下列物质中的一种物质,凡用直线连接的相邻两种物质均能发生化学反应.供填写的物质有:

a.碳酸钠溶液;b.硫酸镁溶液;c.氯化钡溶液;

d.稀硫酸;e.铁;f.硝酸铜溶液.则图中③表示的物质的编号是(  )

 

A.

e

B.

f

C.

a

D.

d

 

二、推断题

25.(3分)实验室现有五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根据实验室的记录,只知它们分别是KCl、K2SO4、K2CO3、AgNO3、BaCl2中的一种,为确定

它们的成分,某学生将它们依次编为A、B、C、D、E,并设计了一组实验.实验记录如下:

(1)将A和B混合,产生一种既不溶于盐酸也不溶于稀硝酸的沉淀;

(2)将C和D混合,产生一种既不溶于盐酸也不溶于稀硝酸的沉淀;

(3)将A和E混合,产生的沉淀既溶于盐酸也溶于稀硝酸;

(4)将D和E混合,产生的沉淀仅在稀硝酸中消失;

(5)将B和C混合,没有沉淀生成.

由以上实验确定:

A是 _________ ,B是 _________ ,C是 _________ ,D是 _________ ,E是 _________ .

 

26.(3分)元素X的核电荷数为a,它的阳离子Xm+与元素Y的阴离子Yn﹣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元素Y的核电荷数是 _________ .

(A)a+m+n(B)a﹣m﹣n(C)m+n﹣a(D)m﹣n﹣a.

 

27.(3分)已知某固体粉末是氯化钠、氯化钡、硫酸铜、硫酸钠之一或几种的混合物.做以下实验:

①粉末加水,振荡后呈浑浊,过滤.滤液无色;当向滤液中滴入硝酸银溶液中时,产生白色沉淀,继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沉淀不消失.

②向滤出的沉淀加足量稀盐酸时,沉淀不消失.

请判断指出,原粉末中一定有 _________ ,一定不会有 _________ .

 

28.(3分)A、B、C、D、E五种物质都是含二价金属元素X的化合物,它们之间存在下列转化关系,图中H,G,F为另加的试剂.

根据以上关系回答:

(1)X元素是 _________ .

(2)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

A _________ ,B _________ ,C _________ ,D _________ ,

E _________ ,F _________ ,G _________ ,H _________ .

(3)写出D→A,E→D,A→E的化学方程式:

D→A _________ ;

E→D _________ ;

A→E _________ .

 

29.(3分)向混有少量硝酸铜的硝酸银溶液中加入铁粉,当反应完成后过滤,得到滤液和金属.

(1)若向滤液中加入盐酸即生成氯化银沉淀,则滤出的金属是 _________ ;

(2)若将滤出金属放入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一定存在的金属离子是① _________ ,不可能存在的金属离子是

② _________ .

 

30.(3分)某学生为了将氯化钠和氯化钙两种固体混合物分离,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

试回答下列问题:

(1)B物质(填化学式) _________ .

(2)用上述实验方法分离得到的NaCl会含有杂质.欲使最后所得NaCl固体不含杂质,应采取的除去杂质的措施是 _________ .

(3)若要测定该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除称量B物质外,还需称量另一种物质的质量才能计算确定,这种物质是 _________ .

 

31.(3分)为了确定CH4、H2和CO(简称试验气)三种可燃性气体,可分别让他们在氧气中燃烧,把燃烧后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A、B两个洗气瓶.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的液体是 _________ ,装置B中的液体是 _________ .

(2)若装置A的质量增加,B的质量不变,则试验气是 _________ ;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 .

(3)若装置A的质量不变,B的质量增加,则试验气是 _________ ,B瓶中的反应方程式是 _________ .

(4)若装置A、B的质量都增加,则试验气是 _________ ,若B的质量增加2.2g,则A的质量增加 _________ g.

 

32.(3分)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是CuSO4、CaCO3、BaCl2、Na2SO4、KOH中的一种或几种,为证明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1)取少量白色粉末,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则白色沉淀可能是 _________ ,原混合物中一定不含有 _________ .

(2)向实验

(1)滤出的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沉淀全部溶解,并产生无色气体.则原混合物中一定含有 _________ .

(3)将实验

(1)中得到的滤液分成两份,将实验

(2)中产生的无色气体先通入其中的一份,无沉淀产生.气体导出后再通入另一份滤液中,立即产生白色沉淀,再过滤.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实验

(2)中产生的气体里含有 _________ .

(4)向实验(3)中过滤后所得的滤液里加入AgNO3溶液和稀硝酸,又产生白色沉淀,根据此现象推断,原混合物中一定还含有 _________ ,根据实验全过程推断,原混合物中还含有 _________ .

 

三、实验题

33.某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现欲测定其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原理: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通过实验测定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即可求得原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进而求得碳酸钠在样品中的质量分数.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①如图连接装置(除B、C外)并加入所需药品.

②称量并记录B的质量(m1).(称量时注意封闭B的两端.)

③按动鼓气球,持续约1分钟.

④连接上B、C.

⑤打开分液漏斗F的活塞,将稀硫酸快速加入D中后,关闭活塞.

⑥按动鼓气球,持续约1分钟.

⑦称量并记录B的质量(m2).(称量时注意封闭B的两端及E右端的出口.)

⑧计算.

(1)已知碱石灰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则干燥管A的作用:

 _________ ;

干燥管C的作用是 _________ 

E装置的作用是 _________ .

步骤③中鼓气的目的是 _________ 

步骤⑥中鼓气的目的是 _________ ;

本实验能否同时省略③、⑥两个步骤?

 _________ ,原因是 _________ .

(2)若所取样品的质量为5g,为确保实验顺利进行,分液漏斗F中至少要盛放10%的稀硫酸(密度为1.07g/mL) _________ mL,若m1为51.20g,m2为53.18g,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___ .

 

34.某固体是氯化钙和氯化钠的混合物.取b克该物质,通过实验将氯化钙和氯化钠分离,并测定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请你按实验要求填写下表的各项空白.

①调托盘天平的零点.

若指针偏向左边,应将右边的螺丝向 _________ (填“右”或“左”)旋动,直到指针指在标尺中央.

②用已知质量为a克的烧杯,称取b克样品.

在 _________ 盘放 _________ 克砝码,把烧杯放在 _________ 盘上,加入样品.若指针偏向右边,这时的操作应该是 _________ ,直到使指针指在标尺中央.

③加适量水搅拌,使之完全溶解,再滴加稍过量的X溶液.

若有沉淀产生,则加入的X是 _________ .检验X是否过量的方法是 _________ .

④过滤并洗涤沉淀

在滤液中加入稍过量的Y溶液,蒸发得固体,称量质量为c克.

加入Y溶液是 _________ ,目的是 _________ ,得到的固体是 _________ .

沉淀烘干后称得其质量为d克.

沉淀是 _________ .若向沉淀加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 .

⑤求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是计算式是 _________ .

 

35.(2006•宜宾)若从H2SO4、Na2CO3、Na2SO4、NaCl、NaNO3、Cu(NO3)2、HNO3七种溶液中取出其中的两种,进行混合及有关实验,所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如下表.试根据各步实验及其现象先进行分步推断,再推断所取的两种溶液的可能组合.

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分步推断

(1)

将取出的2种溶液进行混合

混合溶液无色、澄清.

无其它明显现象

混合溶液中肯定不含Cu(NO3)2

(2)

用pH试纸测定混合溶液的pH

测定结果pH=2

混合溶液中肯定不含 _________ 

(3)

向混合溶液中滴入足量的Ba(NO3)2溶液

有白色沉淀出现

混合溶液中可能含有 _________ 

(4)

向(3)中溶液过滤所得的滤液中滴加AgNO3溶液

无明显现象

混合溶液中肯定不含 _________ 

混合溶液的可能组合(写出溶质的化学式)

① _________ 和 _________ 或

② _________ 和 _________ (写出两种组合即可)

 

36.根据如图及描述,回答下列问题:

(1)关闭图A装置中的弹簧夹a后,从长颈漏斗向试管口注入一定量的水,静置后如图所示.试判断:

A装置是否漏气?

(填“漏气”、“不漏气”或“无法确定”) _________ .判断理由:

 _________ .

(2)关闭图B装置中弹簧夹a后,开启分液漏斗的活塞b,水不断往下滴,直至全部流入烧瓶.试判断:

B装置是否漏气?

(填“漏气”、“不漏气”或“无法确定”) _________ .

判断理由:

 _________ .

 

37.

(1)根据初中化学知识,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可得到蓝色沉淀,进一步将沉淀加热可生成黑色物质,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_________ ,② _________ .

(2)小明做了这个实验.他在试管中倒入2mLCuSO4溶液,再加入一定量NaOH溶液,结果得到的沉淀并不是蓝色的,而是浅绿色的;将此浊液加热直至沸腾,观察不到有分解变黑生成CuO的迹象.这是为什么呢?

小明通过查找资料得知,该浅绿色沉淀物可能是溶解度极小的碱式硫酸铜,其化学式为Cu4(OH)6SO4

①请帮小明写出生成浅绿色沉淀的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 .

②请帮小明设计一个实验,证明该浅绿色沉淀中含有硫酸根. _________ .

 

38.小明按如图装好了实验装置(两胶头滴管中的稀盐酸浓度和体积都相等),实验时,同时完全捏扁两滴管的胶头,并观察实验现象.

(1)小明的实验目的是:

 _________ .

(2)装置中细长玻璃导管的作用是:

 _________ ;

红墨水的作用是 _________ .

(3)你估计两根玻璃导管中的实验现象是 _________ ;

理由是 _________ .

 

39.欲确定某碳酸钠样品(含有少量硫酸钠)中其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可进行如下实验:

称取样品ag,加水溶解,在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盐酸使溶液呈酸性,再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过滤、洗涤沉淀,并将沉淀烘干,称量沉淀为bg.

请回答:

(1)溶液用盐酸酸化的原因是 _________ ;

(2)需要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的原因是 _________ ;

(3)检验氯化钡是否加入过量的方法是 _________ ;

(4)计算样品中含Na2CO3质量分数的表达式是 _________ .

 

40.利用图示连接装置,进行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并测定铜的相对原子质量(已知H,O的相对原子质量).

试回答:

(1)仪器装置的连接顺序(填写接口代码数字):

 _________ 接 _________ 接 _________ 接 _________ 接 _________ .

(2)装置I,Ⅱ的作用分别是 _________ , _________ .

(3)加热CuO之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_________ .

 

41.化学实验室有含Hg2+,Fe2+、Cu2+等金属离子的废液.甲、乙二位同学设计从废液中回收金属汞和铜的方案如图:

试回答:

(1)上述二个方案中能达到回收目的是哪个方案?

在该方案操作的第①步得到的滤渣中含有 _________ 金属;操作的第③步可分离 _________ 

(2)汞蒸气有毒,回收汞时,为防止汞蒸气扩散污染环境,该步操作应在 _________ (选择下列有关序号填写)中进行.

A、冷而干的烧杯B、瓶口塞有直玻璃管的锥形瓶

C、管口塞有导管的大试管,且导管一端插入水槽中(水封)D、密闭的并有冷却功能的仪器装置.

 

42.由实验测知:

取3.5gKMnO4晶体加热到220°C,分解放出的氧气多于按下式计算的理论量.按下式计算的理论量为放出氧气0.354g,2KMnO4

K2MnO4+MnO2+O2↑(溶于水呈紫红色)(溶于水呈绿色)(黑色,不溶)

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48mL,而实际测得的氧气为308mL(标准状况),超过理论量为:

(308﹣248)m1,=60mL.

试回答:

(1)怎样用实验证明:

超理论量的氧气不是来自MnO2?

 _________ 

(2)怎样用实验证明超理论量的氧气是由K2MnO4分解产生的?

(要求用KMnO4制取氧气后的残渣实验,如图所示.) _________ 

(3)怎样从“最后残渣”中分离出MnO2?

 _________ .

 

43.按下图所示置做实验时,可看到的现象是:

B瓶中的试液变红色;F瓶的溶液变浑浊;E管的粉末变红色;G处放出的气体可燃烧,据此,请写出A、B、C、D、E、F、G各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处 _________ ;B处 _________ ;

C处 _________ ;D处 _________ ;

E处 _________ ;F处 _________ ;

G处 _________ .

 

四、计算题

44.Na2CO3、NaHCO3、CaO和NaOH组成的混合物27.2g,溶于足量水并充分反应后,溶液中Ca2+、CO32﹣、HCO3﹣全部转化为沉淀,将反应容器内水分蒸干,最后得到白色固体29.0g.则原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是多少?

 

45.某同学为了测定由氧化铜和氧化铁组成的混合物中各成分的质量分数,用氢气作还原剂,并用浓硫酸吸收反应生成的水.已知混合物的总质量是24g,实验前盛有浓硫酸的试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