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地震局十二五防震减灾规划.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620730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0.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地震局十二五防震减灾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河北省地震局十二五防震减灾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河北省地震局十二五防震减灾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河北省地震局十二五防震减灾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河北省地震局十二五防震减灾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省地震局十二五防震减灾规划.docx

《河北省地震局十二五防震减灾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地震局十二五防震减灾规划.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北省地震局十二五防震减灾规划.docx

河北省地震局十二五防震减灾规划

 

河北省地震局“十二五”防震减灾规划

 

编制提纲

 

河北省地震局计划财务处

二○○九年五月

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规定,国务院地震工作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编制国家防震减灾规划。

为做好我省“十二五”防震减灾规划工作,进一步发挥规划对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指导作用,中国地震局于2008年印发了《国家“十二五”防震减灾规划体系》,以规范全国防震减灾规划体系建设工作。

为进一步指导我省“十二五”防震减灾规划各规划的编制工作,拟订了河北省地震局“十二五”防震减灾规划编制提纲(征求意见稿),以进一步明确规划编制在体例、内容、重点等方面的要求,供有关部门参考。

 

前言

简述我省防震减灾事业中本领域工作的定义、属性、特点,以及编制本领域规划的目的、依据和期限。

示例:

防震减灾是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基础性、公益性事业,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以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损失为根本宗旨,加快防震减灾事业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河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十二五”期间是我省全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时期,也是实施《国家防震减灾规划(2006-2020年)》,推进我省防震减灾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阶段。

为进一步推进河北省防震减灾事业科学可持续发展,科学有效地编制规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的要求,拟订了编制提纲,以指导“十二五”期间各项工作。

河北省防震减灾规划要依据〈国家防震减灾规划(2006-2020年)提出的目标和任务,并充分考虑四川汶川地震的科学总结及启示进行编制。

要紧紧围绕党中央对防震减灾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地震部门寄予的更高期望和建设和谐社会、和谐河北在减轻地震灾害方面的迫切要求这一工作主线,要着重考虑制约我省防震减灾事业发展中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主要问题,简要总结“十一五”进展和取得的成效,阐明“十二五”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科学确立未来5年的发展总体目标和分项目标,重点明确工作思路、战略部署和主要任务,提出事业发展的保障机制、政策和措施。

第一章现状分析

一、地震灾害概况

结合本领域工作,简要阐述我国及河北省20世纪及21世纪前10年地震灾害概况,其中重点阐述四川5.12汶川8.0级地震灾害对社会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分析我省地震灾害特点。

示例:

地震是人类生存安全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河北省地震灾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

先后发生过邢台、唐山、张北地震造成过严重的人员财产损失。

自2001年11月14日发生的昆仑山8.1级特大地震,是50年来我国大陆内部震级最大的一次地震,开启了我国新世纪严峻的地震形势。

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四川汶川8.0级大地震更加充分说明了地震形势的严峻性。

汶川大地震是建国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震中烈度达Ⅺ度。

灾区总面积达44完平方公里,受灾人口4624万。

受伤374176人,遇难总人数超过8万人,直接经济损失达8451亿元。

河北省地震灾害的特点(简述)

二、“十一五”期间取得的工作进展及成效暨发展现状

(一)地位作用

阐述本领域工作在全省防震减灾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及现状。

示例:

1、防震减灾是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类公共安全问题面临的形势愈发严峻,公共安全战略正在逐渐成为一项国家的基本国策。

地震灾害直接关系人民生命安全。

防震减灾是人民最重要的社会需求之一,是国家必须开展的公共安全事业,是各级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责。

2、防震减灾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实现“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可持续发展往往造成严重影响。

随着近年来经济的迅速发展,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也呈随之增大的趋势,特别是汶川8.0级地震就造成8千多亿元的巨大损失。

除直接经济损失外,地震灾害对经济运行、社会稳定、环境问题、公众心理等方面还有巨大的间接损害。

高度重视并进一步发展防震减灾事业,对保障经济建设、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

(二)需求分析

简述国家、社会、公众等方面对本领域工作的需求。

示例:

1、经济社会发展对防震减灾工作的需求

地震作为一种突发性灾害,对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构成严重威胁。

我国及我省已进入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时期,2008年我国人均GDP首次突破3000美元。

随着全省城镇化发展步伐加快,“三年大变样”工程的实施,城市化进程和重大工程建设速度不断加快,规模不断加大,城镇绘画不断更新,社会财富快速积累,国民经济的地震易损度也随之不断增加,迫切需要加强深部探测地震区划、建筑物抗震设防、地震预警与紧急处置等地震安全保障措施。

发展防震减灾事业,提升全民全社会抗御地震灾害能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

2、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地震部门对防震减灾工作的需求

地震发生后,地方各级党委政府更加重视防震减灾工作,防震减灾法明确规定了各级政府的责任,对本地区防震减灾工作加强部署、加大投入,同时也要求地震部门在有效减轻地震灾害、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中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社会各界对防震减灾工作更加关注,对拥有地震安全的生存环境倍加重视,寄希望于地震部门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2、公众对防震减灾工作的需求

全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逐年加快,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逐步提高。

物质丰富、信息发达、社会安定,已成为公众习惯的生活状态。

公众对政府高效应对地震灾害有很强的期望,对防震减灾科学普及宣传有强烈需求,参与应急演练、参与志愿者工作、组织民间救援团体等防震减灾活动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我们有义务以人为本顺应民众的减灾需求,做好防震减灾工作。

(三)工作现状

结合新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等防震减灾法律法规对本领域工作的要求,简述本领域当前工作的基本思路、主要内容和减灾成效。

在此部分中要重点说明当前社会抗御地震灾害能力水平如何等

示例:

1、地震监测

形成了多种学科相结合、固定观测与流动观测相结合、专群相结合的监测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和《地震监测管理条例》确定了地震监测工作的管理体制;地震监测工作技术管理水平不断提升,观测资料质量逐步提高;地震监测技术取得一定进步,地震监测实现了数字化、网络化和自动化,规划布局日趋合理,功能日趋提升。

2、地震预测预报

确立了地震预报的法律地位,制定形成了较为完备的预报制度;积累了系统的周、月、年中、年度、紧急和临时会商讨论记录和会商意见,对于以后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具有科学价值;对地震预测的理论基础进行了不懈探索,围绕探索地震孕育过程及其物理机制,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孕震模式和预测预报假说,对地震物理预报探索是极有意义的尝试。

3、震害防御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为代表的国家和地方防震减灾法规体系初步建立,全社会依法参与防震减灾活动的意识逐步增强;国家和行业地震标准体系逐步建立,防震减灾法制建设取得突破,为防震减灾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城市防震减灾工作基本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新建房屋抗震设防监管基本得到落实;全省农村民居防震抗震能力薄弱问题已引起高度重视,并已积极采取各种应对措施;学校地震安全问题也随着国家实施安全工程正在全省推进实施,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开始深入,“五进”工作已开始起步,全社会防震减灾意识逐步提升;震害防御基层组织管理体制逐步健全。

市县防震减灾工作能力有较大发展。

抗震设防科技基础工作扎实推进,深部探测技术广泛应用于工程建设和城市发展。

4、地震应急与救援

以政府为主导的地震应急救援机制基本确立,由各级人民政府、专业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军队以及社会公众构成的地震应急救援工作体系已初步形成;应急救援法规体系、预案体系、管理体系、国家省(市)自治区联动地震应急指挥系统初步建立,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基本实现了全国一体化和可视化,国家、省两级专业应急救援力量得到正在逐步加强,应急管理社会动员机制基本建立,应急救援避难场地和物资储备正在建设之中,有的已发挥使用功效,地震应急工作定期检查制度初步建立。

以河北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为代表的应急救援队伍在规模、装备、技术能力等方面均有显著提升,社会志愿者队伍正在健康发展。

5、科技创新和科技支撑

我国的地震科技已形成较为完备的学科系统,具备了一定规模的科研机构和科技人才队伍。

初步建成了地震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先后监理了一批不同类型的面向地震科技的实验室、研发中心、野外科学实验站和地震科学数据和信息资源共享系统。

我省上述相关工作也得到发展,初步形成了地震网络科技环境,形成了富有特色和优势的专业学科,发展了多个综合性的交叉学科或专业技术领域;努力为防震减灾工作提供了科技支撑,新的科技成果不断应用于防震减灾工作实践。

(四)工作条件

重点阐述本领域在法律法规保障、基础设施、人才队伍等方面具备的条件。

示例:

1、法律法规

我国防震减灾逐步形成了1部法律、4个条例、7个部门规章、一系列配套法规和科学应对地震突发事件工作制度。

多年来,全省地震系统依法履行职责,严格执行各项规定,与此同时形成与国家法规体系相衔接的地方法规等一批相关制度,以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为目标,不断提高防震减灾综合能力,随时做好应对地震突发事件的准备。

2、基础设施

我省防震减灾能力建设取得长足进展,随着“十五”“十一五”测震、强震、前兆三大台网、应急救援系统、社会宣传、信息服务系统的网络项目建设以及11个设区市活断层探测危险性评价项目等减灾工程的实施,使我省的防震减灾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地震速报时间由原来的30分钟缩短到10分钟,地震震级监测能力下限从4.5级改善到2.0级,震害防御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地震应急响应时间大幅缩短,地震应急和救援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地震应急演练逐渐常态化,为“十二五”期间乃至今后防震减灾事业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主要问题与不足

针对需求分析,结合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现状,尤其是结合新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对本领域的要求,社会快速发展对本领域的要求,以及公众的要求,分析本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要重点说明发展观念和思路上有待完善之处,在社会和地震系统自身能力建设上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当前工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等防震减灾法律法规的要求间还存在哪些差距,与国家防震减灾2020年奋斗目标中本领域相关要求的差距等。

示例:

1、社会管理

我省的城市、农村、重大基础设施、各类生命线工程的抗御地震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选址、设计、建设等方面的科学规划论证和监管不足,农村基本不设防的局面还未得到根本改善,农村民居还没有纳入抗震设防管理,医院、学校等重要的公共设施设防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抗震设防的标准需进一步完善。

我省地震应急救援联动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有效地预警机制尚未建立。

各级地震应急演练尚需常态化。

各级抗震救灾指挥部在地震应急救援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待加强。

专业救援队伍的力量尚显薄弱,统一指挥的救援体系尚未形成。

现场应急工作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灾害损失评估等现场工作的标准规范、工作机制、成果服务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对社会公众的防震减灾科学普及急待加强。

2、公共服务

防震减灾公共服务意识亟待加强,服务领域、方式、手段亟待拓展、改革和创新。

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抗震设防、应急救援等防震减灾各领域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体系架构和发展原则、方向尚需进一步完善,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分析、技术标准、应用方式等方面的研究和实践不足。

我省的防震减灾宣传和科普教育工作机制尚不完善,与现代媒体的结合程度不高,缺乏优秀的宣传和科普知识读物。

3、自身能力建设

监测系统为防震减灾事业提供全方位服务的能力不足,整体效能和高端数据产品的常态化服务有待进一步加强。

地震台网布局整体规划需进一步调整完善,地震速报、震后的受灾损失分布速评估等工作的时效和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

地震监测系统运行和产出的标准规范有待进一步完善。

地震预报的探索和实践需要更为科学理性的态度和思路方法。

地震预报缺乏整体规划,新的有效的社会观测技术及资源尚需整合应用,长中短临地震预报有待进一步紧密结合。

地震预报的理论基础尚不明晰,亟待推进从经验预报向物理预报转变。

强震动台网的布局和能力有待完善提高。

近场地震动与场地效应、地震区划、工程结构抗震、地震灾害预报实用化等方面的应用技术研究和推广有待加强。

地震科技产品与防震减灾工作任务和地球科学研究需求存在脱节。

地震科技创新和科研环境建设有待加强,在解决制约防震减灾能力提升的关键问题上力度不足。

第二章发展战略

一、指导思想

简明、准确、系统、完整地表达本领域事业发展指导思想,指导思想应体现《国家防震减灾规划(2006-2020年)》中的事业发展指导思想、基本思路和战略要求。

指导思想应明确规划的核心要素及其关系。

示例: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损失,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为防震减灾根本宗旨,不断提高全社会抗御地震能力和地震部门自身能力;坚持“震情第一”的观念,坚持面向社会、面向科技、面向经济、面向市场;坚持理念创新、科技创新、机制创新、服务创新;强化地震安全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为实现《国家防震减灾规划(2006-2020)年》的总目标,确定“十二五”期间的发展目标和部署主要任务。

二、基本原则

为落实指导思想,在部署“十二五”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时,应明确执行的工作方针和发展方针,处理本领域中重大关系所遵循的原则,以及涉及目标、任务、布局等重大关键问题处理的原则。

示例:

(一)把大城市和城市群地震安全作为重中之重,逐步向有重点的全面防御拓展

切实推进大城市和城市群的地震安全工作,提高医院、学校等重要公共建筑的设防水平,强化对重大基础设施的抗震设防和抗震加固力度的监管。

加强城市避难场所建设。

切实做好广大农村,特别是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农村防震减灾工作,改变农村民居不设防状况,不断提高全面防御的能力。

(二)加强地震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提高防御减灾三大工作体系发展水平

重视和加强地震科技的基础研究、开发和应用研究,加强科研基地和重大科设施建设,提升地震科技与防震减灾业务工作的联系程度,为监测预报、震害防御、紧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提供科技支撑。

(三)全面提升社会公众防震减灾素质,形成全社会共同抗御地震灾害的局面

加强防震减灾教育和宣传工作,组织开展防震减灾知识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进企业、进机关“五进”活动。

全面提升社会公众对防震减灾的参与程度,提高对地震信息的理解和心理承受能力,掌握自救互救技能。

鼓励和支持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参与防震减灾活动,形成全社会共同抗御地震灾害的局面。

第三章总体目标

提出“十二五”期间本领域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具体指标体系。

一、总体目标

以实现《国家防震减灾规划》(2006-2020年)的总体目标为基点,明确本领域“十二五”期间的总体发展目标。

示例:

基本实现《国家防震减灾规划》(2006-2020年)的总体目标:

“到2020年,我国基本具备综合抗御6级左右、相当于各地区地震基本烈度的地震的能力,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的防震减灾能力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即,在遭遇6级左右、相当与各地区地震基本烈度的地震时,做到“房屋基本不倒,社会保持稳定,灾情降至最低”。

二、指标体系

指标体系以总体目标为核心,是总体目标的系统、客观、量化说明。

指标概念准确,定性内容明确,尽可能量化,考虑应对大地震及其巨灾的能力。

依据本领域工作内容,主要针对下列方面建立完善管理体系:

●城市地震安全保障能力

●重大建设工程抗震能力

●农村民居地震安全保障能力

●地震监测能力

●地震预警与处置能力

●地震预测预报能力

●地震应急处置能力

●公众应对地震灾害的能力

●震后救助恢复能力

●地震科技支撑与引导能力

●地震安全社会管理能力

●地震安全公共服务能力

示例:

(一)城市地震安全保障能力

城市基础设施和80%以上的建(构)筑物达到抗震设防要求,遭遇6级左右、相当于当地地震基本烈度的地震时,不严重破坏,能够维持基本功能。

大城市初步具有地震灾害预警能力;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一般新建、改建、扩建建设工程全部达到区划图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

(二)重大建设工程抗震能力

易于造成重大人员和危害的工程初步具备地震灾害预警能力;

90%以上的重大建设工程、生命线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全部达到抗震设防要求,遭遇6级左右、相当于当地地震基本烈度的地震时,不严重破坏,不引发严重次生灾害,能够维持正常功能。

(三)农村民居地震安全保障能力

60%的农村民居和村镇公用设施采取有效抗震措施,遭遇6级左右、相当于当地地震基本烈度的地震时不严重破坏。

(四)地震监测能力

地震台网监测能力达到首都圈地区1.0级以下;地震定位的精度达到:

空间误差小于5公里,实践误差小于1秒,深度误差小于±5公里;首都圈地区4级以上地震速报实践小于5分钟;震源机制解与破裂过程速报实践在12小时以内;地震动参数(烈度)速报网覆盖范围和速报实践与测震台网基本同步。

努力实现地震前兆各学科之间的有机交叉与融合观测,提升地球物理场和地球化学场整体监测能力,达到在我省可以监测到5.5级地震的源区至少一处异常。

(五)地震预测预报能力

提高地震预报水平,力争做出有灾害实效的短期预报或临震预报。

力争做到长期预报更加科学、中期预报准确率不断提高、短临预报有所突破。

年度地震危险区预测准确率,平均达到25%~30%左右;有减灾实效地震短临预报成功率,5级以上地震平均达到10%左右,6级以上地震平均达到20%左右。

(六)地震应急处置能力

收到符合启动地震应急预案级别的地震速报信息后,15分钟内启动地震应急预案,1小时内启动应急行动、上报初步了解的灾情、发布震情灾情信息;震后迅速组织救援队伍开展救援、救治工作;建立省际灾害应急救援协调联动机制。

震后4-6小时内判定灾区范围、救援等级和行动方案;3-5天内提出烈度等震线图和灾害初步评估结果;初步具备应对强震巨灾的能力,重点监视防御区地震应急救援基础能力指数、地震应急救援响应指数。

(七)公众应对地震灾害的能力

70%以上的人能掌握防震减灾基本知识,正确采取防震避震自救互救措施,科学应对地震谣传事件;发生有感地震时,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不发生人为伤害事件。

防震减灾知识普及率达到80%,发展志愿者队伍数量达到一定规模和专业能力。

(八)6级左右震后救助恢复能力

震后24小时内灾民得到基本的生活救助和安置,3日内地震灾区社会秩序基本恢复正常。

重点监视防御区城市拥有避难场所;建成国家和省级救灾物资储备体系。

(九)地震科技支撑与引领能力

基本建成支撑地震监测预报、震害防御和应急救援工作的现代化地震科技业务体系,初步建立具有国际水平的地震科技创新体系,科技创新对防震减灾整体贡献评价指数。

(十)计划与投入保障能力

力争全省各设区市、县人民政府把防震减灾工作纳入了本地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把防震减灾事业经费列入地方财政预算;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实现全国防震减灾2020年奋斗目标向适应的投入机制,做到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

(十一)地震安全社会管理能力

地震安全的社会管理从静态预防型向动态防御型转变,建立基于风险管理方法,具有技术系统、实体系统三维结构特征的地震安全管理体系。

(十二)地震安全公共服务能力

初步建成集信息服务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地震安全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实现震情、灾情、抗震救灾、生产生活恢复技术科技信息公共发布,地震科学数据共享,地震科技创新平台与防震减灾培训基地开放,地震信息服务水平指数。

第四章战略重点和工作布局

一、战略重点

战略重点是指从我省防震减灾基础和不同层次方面的减灾需求出发,根据全省地震减灾分布特点,确定本领域在各行业、区域之间的分配部署工作的原则方式。

战略重点主要体现:

本领域事业在城市农村、有关行业中的发展方向、工作重点和重大任务安排;本领域设计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管理、实施主体,及其职能职责范围的安排部署等。

示例:

1、着力加强大城市和城市群地震灾害防御能力建设

2、着力加强农村地区地震灾害防御能力建设

3、着力加强重大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工程地震灾害防御能力建设

4、着力加强地震科技对防震减灾任务的服务力度

5、着力加强防震减灾科学普及和宣传工作

二、工作布局

工作布局主要指本领域各类防震减灾软硬件基础设施,例如台网、实验室、技术装备等物资的地理分布、管理归属等。

工作布局主要体现:

本领域在“3+1”体系中各类监测、探测、信息网络、救援设施等台站或软硬件设在各地区、各行业的分布,在地震部门内部的分布;领域内各类科研力量在地震部门的分布等。

示例:

1、技术系统布局

2、人才队伍布局

3、任务分工

第五章主要任务

说明规划期内本领域拟开展的主要工作任务

示例:

一、社会管理

防御与减轻地震灾害既要依靠社会,也要动员社会,既要服务社会,也要管理社会。

要以服务社会为目的,以管理社会为手段,以依靠社会为基础,以动员社会为机制,努力拓宽防震减灾社会管理范围,完善社会管理机制,健全社会管理的法制体系,提高管理社会的能力。

(一)加强防震减灾法制建设,提高法制保障能力

完善防震减灾法规体系和配套制度建设。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修订和完善地震监测管理、地震预报、地震防御及抗震设防管理安全性评价、完善地震安全性评价执业资质、资质管理、注册等基本法律制度,依法规范和调整地震安全性评价活动和行为,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等法规,修订和完善地震应急预案和各类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

加强地震行政执法和监督检查。

开展地震观测环境保护、抗震设防要求管理、地震应急等工作的行政执法,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各级地震部门执法人员的法治意识、业务素质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二)建设防震减灾能力指标体系,推进防震减灾发展

建立以国家、社会、个人全方位的地震安全为长远目标,主要反映防震减灾事业发展水平和社会公众对防震减灾事业评价感受的能力指标体系。

首先在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建立防震减灾能力指标体系。

向全社会公开重点监视防御区,明确重点监视防御区各级政府的职责和目标责任,纳入政府年度考核指标。

对重防区各级政府和部门在城市及农村地震安全、重大工程抗震设防、地震监测预报水平、地震应急处置、公众应对地震灾害、震后救助恢复、宣传科普教育和机构队伍建设等方面开展评价工作,促进重防区在全国率先实现2020年防震减灾奋斗目标。

(三)强化抗震设防管理职能,提高地震安全保障能力

推进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纳入基本建设程序,实现前置把关,明确执法主体。

加强与各有关部门、行业的沟通协调,推进抗震设防要求与行业抗震设计规范的技术衔接,促进抗震设防要求和抗震设防措施的落实,完善抗震设防检查制度和协调机制。

提高学校、医院、养老院等特殊场所的工程抗震设防要求,推广实施地震安全校舍和地震安全医院工程建设,把学校建成比较安全的地震避难场所。

加强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

进一步规范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加强监督检查,提高服务质量,规范报告评审工作,提高评审质量。

加强地震安全性评价市场管理,遏制无序竞争。

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地震安全性评价体制,实行管做分开,地震安全性评价实现市场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