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619323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5.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docx

《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docx

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对柳永及其词的分析

摘要柳永是北宋初期词坛一名著名庶族词人。

他一生创作了大量深得广大市民喜爱、在市井歌楼广为传唱的词作。

他大量吸收蕴藏在民间的艺术养分,创作词曲,扩大了词境,发展了词体,还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流播极广,而且对后世影响也十分深远。

关键词宋玉悲感狂柳永非雅非俗

前言

柳永(987?

-1053?

)①本人是因为不得中进士,才放浪形骸的。

所以他说:

“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

”(《鹤冲天·黄金榜上》),宋仁宗说他:

“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

”(《直斋书录解题》卷十六),因此“奉旨填词”。

柳永性情浪荡,行为风流,在当时的社会风气下,并不显得那么不近情理,所以柳永不避讳自己与歌妓的密切关系,而且,他的这些词也能被社会甚至皇帝本人赏识。

真正有争议的是柳永的文品。

在一个文化社会,文词是显示自己的社会形象的主要方式。

对文品的看重可能更甚于人品。

流连风月和终生沉沦是柳永一生。

一、宋玉悲感—柳永羁旅行役词

羁旅行役词和歌妓词是柳永《乐章集》的两大主要题材类型。

前者常常出现悲秋情绪,后者屡屡出现“云雨”意象。

写作悲秋题材与云雨意象的鼻祖是战国时代宋玉,且柳永常常以宋玉自况,集中多次出现“宋玉”字眼。

因此,可以认为柳永因独特的身世遭遇,使其对宋玉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并深深地认同宋玉,有着“宋玉情结”。

柳永在几度进士考试失利后,为了生计,不得不到处宦游干谒,希望能谋取一官半职。

南宋陈振孙所说柳永“尤工于羁旅行役”(《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一),正是基于他一生宦游沉浮、浪迹江湖的切身感受。

由于“未名未禄”,必须去“奔命竞利”,于是“游宦成羁旅”,“谙尽宦游滋味”(《安公子》)。

而长期在外宦游,又“因此伤行役。

思念多媚多娇,咫尺千山隔。

都为深情密爱,不忍轻离拆”(《六么令》)。

但“利名牵役”,又不得不与佳人离别:

“走舟车向此,人人奔名竞利。

念荡子、终日驱驱,争觉乡关转迢递。

”(《定风波》)《乐章集》中六十多首羁旅行役诗,比较全面地展现出柳永一生中的追求、挫折、矛盾、苦闷、辛酸、失意等复杂心态。

稍后的苏轼,即是沿着这种抒情自-1–

我化的方向而进一步开拓深化。

(一)“宋玉悲感”

“当时宋玉悲感,向此临水与登山。

”这首《戚氏》词,是柳永自制的新调之一。

从词中“宋玉悲感,向此临水与登山”来看,当写于湖北江陵,当时柳永外放荆南,已经年过五十,只做个相当于县令的小官。

《戚氏》是柳永的名作之一。

同时代的王灼其所著的《碧鸡漫志》中转引过

“《离骚》寂寞千年后,《戚氏》凄凉一曲终”的赞语。

拿《戚氏》和《离骚》相比,说明说它声情并茂、凄怨感人,堪称一曲旷世的凄凉之歌。

“临水与登山”,向来是古代文人怀念远方,不愿离别的悲伤时刻,作者由当前场景想到宋玉,将羁旅情愁、身世之感写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

在“远道迢递”,忆及“宋玉悲感”之后,十分轻松地就回到了眼前的景况,柳永开阔的胸怀得以体现出来。

面对漫漫人生路,柳永走在无限厌恶却又不能也不会放弃的仕途之路上,一面痛恨“名利牵绊”,一面沉醉歌楼妓馆。

作者早已厌倦官场功名和富贵生活。

(二)“狂”的心里反射

柳记不仅创造和发展了词调、词法,并在词的审美趣味方面朝着通俗化的方向变化,在题材取向上朝着自我化的方向发展。

晚唐五代词,除韦庄、李煜后期词作以外,大多是表现离愁别恨、男欢女爱等类型化情感,柳永词则注意表现自我独特的人生体验和心态。

他早年进士考试落榜后写的《鹤冲天》,就预示了这一创作方向:

黄金榜上。

偶失龙头望。

明代暂遗贤,如何向。

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

何须论得丧。

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

幸有意中人,堪寻访。

且恁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

青春都一饷。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此词尽情地抒发了他名落孙山后的愤懑不平,也展现了他的叛逆反抗精神和狂放不羁的个性。

柳永以俗艳文化代表的身份,进入以正统文化自律、自居的官僚阶层,会对两种文化的既定分野形成威胁,会使官僚阶层的社会形象更加糟糕。

仁宗虽然喜爱柳词,但作为皇帝,则不能容许柳永进入自己的官僚阶层,并希望他继续保持俗艳文化的代言人地位,所以不能让他做官或做大官。

 

柳永和当朝宰相晏殊之间的冲突②,也说明了同样的问题:

  

晏殊并不是不能容忍柳永的词,他只是不能容忍它作为一种主要的文化品格。

因此,以这样的文化品格要成为官员或重要官员当然是不可以的。

而柳永没有认识到这一

个重要的问题,所以蹉跎官场,虽然后来中了进士,做了小官,但也实在是与自己的文-2-

才相差甚远,聊胜于无而已,所以只能终生愤愤不平。

(三)华美的凄凉

在他浮华艳丽的情词背后,隐藏着一张模糊不清的面庞,没有人看得清他的表情,就这样隐者,藏着,流连于青楼楚馆,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他也就这样自得其乐地写着,帝都的壮丽,城市的繁华,三秋的桂子,十里的荷花,酒楼歌馆的莺歌燕舞,那些华美的词章,记录了他的一生,记录了他灯红酒绿,羁旅漂泊,人们看到的,是风流不羁的柳三变是一生功名的柳屯田。

人们看不到的,是他浮沉官场的矛盾,是他举榜后的失意与逃避,是他七十年来感情生活的空虚与空白,一生赢得是凄凉,追前事,暗伤心,“一生惆怅情多少,月不长圆,春色易未老”他求了一生,逃了一生,醒了一生,醉了一生,无妻无子,孤独终老。

才子诗人柳永一生既是华美又是凄凉的。

就好像一个白发老人诉说着一个传奇。

柳永本应金榜题名,顿时文采惊艳众人,但皇帝觉得他太傲,与世俗格格不入,便直接将他做官的美好前程抹杀。

所以才以“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自称。

二、“美人才子,合是相知”—柳永情词

柳永的成就也不得不说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歌妓把他推到这个顶峰,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柳永失意时,唯一陪在他身边的就是她们。

柳永由于仕途失意,一度流落为都市中的浪子,长期流连坊曲,与歌妓交往频繁③,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歌妓和市民大众的生活、心态相当了解,他又经常应歌妓的约请作词,供歌妓在茶坊酒馆、勾栏瓦肆里为市民大众演唱。

因此,他一改文人词的创作路数,而迎合、满足市民大众的审美需求,用他们容易理解的语言、易于接受的表现方式,着力表现他们所熟悉的人物、所关注的情事。

他的情词大部分体现才子佳人的柔美爱情,用他的诗句“美人才子,合是相知”再恰当不过了。

(一)“为伊消得人憔悴”—柳词的深情

如果说柳永在人们内心世界留下印象最深的是情诗,那他的《蝶恋花》是最值得一提的。

且看其《蝶恋花》: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3-

这是柳永一首很出名的怀人词。

看似写“春愁”实乃“相思”也,却又迟迟不肯说破,只是从字里行间透出点点消息,到最后才一句点破,巧妙地把自己飘泊异乡的落魄感受,同怀恋意中人的缠绵情思融为一体。

这首词上阙写登高望远,离愁油然而生。

“伫倚危楼风细细”,只一句伫倚危楼,便把主人公的外在形象像一幅剪纸那样呈现出来。

“风细细”,带写一笔景物,这幅剪影画面立刻在我们心中活跃起来了。

“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极目天涯,一种黯然魂销的“春愁”从心中涌出。

从下一句“草色烟光”来看,是春草。

芳草萋萋,尽还生,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愁恨的连绵无尽。

柳永借用春草,表示自己已经倦游思归,也表示自己怀念心中最亲爱的人。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孤单凄凉之感油然而生。

一种极为凄美的景色,再加上“残照”二字,便又多了一层感伤的色彩,为下一句抒情做下铺垫。

“无言谁会凭阑意”,因为没有人理解他登高远望的心情,所以他沉默不语。

词的下阙写主人公为消释离愁,痛饮狂歌:

“拟把疏狂图一醉”。

但最终只能是举杯消愁愁更愁。

柳永透露这种“春愁”是一种坚贞不渝的感情。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是柳永笔下流传千古的名句,深情宛然可绘。

千红一哭,万艳同悲。

获得尊重是每个人的情感渴求。

(二)“美人才子,合是相知”—柳永情词所反映的人生理想

在宋代,歌妓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对于词的传播与创作产生过重要影响,而柳永在中国词的创作史上是处于一个历史的转折点上的,因此歌妓对柳永词的创作自是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因为柳永把她们当做真正的朋友,歌妓们才乐于和他唱和。

柳永欣赏的不仅是她们的体态和容貌,更多的是她们的才华和品格。

如同众多歌妓所看重的,也并不是柳永的金钱,而是他的才华。

正是在这种平等、相互爱慕的基础上,柳永第一次提出了“才子佳人”的爱情模式:

美人才子,合是相知。

在那个时代,这无疑具有振聋发聩的意义。

这种爱情,摈弃了世俗的政治和经济利益的考虑,排除了“门当户对”的陈旧观念,因而具有反封建的积极意义。

它的根本价值在于实现了平等和互爱。

虽然他并不能为爱一个女人而终生不渝。

柳永的爱情经历是异常复杂的,他虽然泛爱,却是真心相爱。

正因为是以平等和互爱为前提的,所以这种爱情常常达到一种异常强烈持久的程度。

在柳永的歌妓词里,与他感情最深的是虫娘《集贤宾》:

小楼深巷狂游遍,罗绮成丛。

就中堪人属意,最是虫虫。

有画难描雅态,无花可比-4-

芳容。

几回饮散良宵永,鸳衾暖、凤枕香浓。

算得人间天上,惟有两心同。

近来云雨忽西东。

诮恼损情悰。

纵然偷期暗会,长是匆匆。

争似和鸣偕老,免教敛翠啼红。

眼前时、暂疏欢宴,盟言在、更莫忡忡。

待作真个宅院,方信有初终。

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柳永当时的许诺是真诚的。

但这违反了封建婚姻制度。

在宋代社会,像虫虫这样的贱民歌妓,是根本不可能与宦门子弟柳永结为配偶的。

更何况柳永后来考中了进士,踏上了仕途,客观条件不允许他去践行向虫虫许下的诺言。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柳永敢于在作品中表现与歌妓结为配偶的愿望,实属难能可贵。

也表现了他的至纯至善的爱情理想。

在空间结构方式上,柳永也将一般的人我双方互写的双重结构发展为从自我思念对方又设想对方思念自我的多重空间结构②,如“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八声甘州》);“算得伊家,也应随分,烦恼心儿里”(《慢卷绸》)④。

在词史上,柳永也许是第一次将笔端伸向平民妇女真、善、美的内心世界,为她们诉说心中的苦闷忧怨。

千百年来,敢如此沉沦的惟有柳永,沉沦到如此精彩的也只有柳永。

他的词作折射出人性觉醒后人的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执着的人生追求,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三、“太平时,朝野多欢”—柳永颂圣干谒词

虽然柳永真切地表现她们的命运,也非常贴近市民大众的日常生活和欣赏趣味。

不过,其中也有些低级趣味的色情描写,这是他常常受到后人指责的原因之一。

另外,柳永词还多方面展现了北宋繁华富裕的都市生活和丰富多彩的市井风情。

柳永长期生活在都市里,对都市生活有着丰富的体验,“列华灯、千门万户。

遍九陌、罗绮香风微度。

十里然绛树。

鳌山耸、喧天箫鼓”(《迎新春》)的汴京使他流连忘返;“万井千闾富庶,雄压十三州。

触处青蛾画舸,红粉朱楼”(《瑞鹧鸪》)的苏州,也使他赞叹不已。

他用彩笔一一描绘过当时汴京、洛阳、益州、扬州、会稽、金陵、杭州等城市的繁荣景象和市民的游乐情景。

这方面的代表作,首推《望海潮》: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词从自然形胜和经济繁华两个角度真是地交错描绘出杭州的美景和民众的乐事。

这些都市风情画,前所未有地展现出当时社会的太平气象,而为文人士大夫所激赏。

结论:

非雅非俗—才子词人的独立空间

雅词和俗词都是柳词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之中,俗词的数量远远超过雅词。

在两-5-

宋词坛上,柳永是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

在宋代所用八百八十多个词调中,有一百多调是柳永首创或首次使用⑥。

赵谦先生说:

“柳永存词约212首,情词149首,占全部词作的70%。

”柳永的词并不是非雅即俗或者非俗即雅,再者,柳永为数众多的俗词因其所含的“俗”味不尽相同,因此不应笼统评议。

此外柳永的雅词也有其独特之处,不同于晏殊之秀雅或姜夔式的骚雅,即使是被誉为“不减唐人高处”的《八声甘州》依然有“想佳人妆楼望”之句。

难怪曾大兴先生说“柳词的‘雅’并不纯粹,在相当程度上倒是被他的‘俗’所改造。

柳永是我国北宋词坛上一位杰出的词作家,他的词作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创造性的建树,特别是慢词创作,对宋词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卓越的贡献⑦。

千百年来,虽然各朝各代文人对柳永和其词众说纷纭,褒贬不一,但柳词却深受广大市民阶层的喜爱。

柳词比较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市民阶层的生活思想、愿望,体现了一种浓厚的反封建正统思想,达到了“雅俗共赏”的效果。

柳永反对封建正统思想,最主要表现在他对歌妓施予同情,用平等的眼光去看他们,给他们应有的尊严,这不同于一般的封建正统文人,也不合乎封建正统思想。

在柳词中,爱情的意义首先是抚慰、安顿那颗焦虑的心灵;他在那无望的功名之念的压抑下,显得如此的苍白和软弱,反过来又突出地表现了人生的无常,使人领略到人生的悲凉。

但悲剧性仍然是有意义的,至少它把我们心中的焦虑,转化为一种悠长的哀怨之情;它把我们的荒诞感,转化为一种对人生的留恋和牵挂。

注释:

①关于柳永的生卒年,迄今无定论。

此据唐圭璋《柳永事迹新证》(见《词学论丛》,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598~611页)所推定。

柳永进士及第的时间,也无定论,吴熊和《唐宋词通论》即认为柳永举进士当在景佑元年之前(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92页),此据唐圭璋《柳永事迹新证》所考。

关于柳永的生平事迹,另可参罗忼烈《话柳永》,香港星岛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柳永今存词集《乐章集》。

②关于柳永发展慢词、创用新调的主要方式,可参吴熊和《唐宋词通论》第143~144页;程千帆、吴新雷《两宋文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122~125页。

③宋张舜民《画墁录》卷一:

“柳三变既以词忤仁庙吏部不放改官。

三变不能堪,诣政府。

晏公(殊)曰:

‘贤俊做曲子么?

’三变曰:

‘只如相公亦做曲子。

’公曰:

‘殊虽做曲子,不曾道:

“彩线慵拈伴伊坐”。

’柳遂退。

”《宋元笔记小说大观》第二册,第

1553页。

-6-

④宋罗烨《醉翁谈录》丙集卷二说,柳永“居京华,暇日游遍妓馆。

所至,妓者爱其词名,能移宫换羽,一经品题,声价十倍。

妓者多以金物赠之”。

他去世时,贫无以葬,乃由歌妓集资安葬。

参唐圭璋《柳永事迹新证》一文。

⑤与柳永同时的范缜说:

“仁宗四十二年太平,镇在翰苑十馀载,不能出一语歌咏,乃于耆卿词见之。

”(祝穆《方舆胜览》卷一一引)稍晚的黄裳也说:

“余观柳氏乐章,喜其能倒嘉佑中太平气象,如观杜甫诗,典雅文华,无所不有。

”(《书乐章集后》,《演山集》卷三五)

⑥参见施议对《论“屯田家法”》,《第一届词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1994年印行,第194~198页。

⑦参见曾大兴《柳永和他的词》第十章《柳永的艺术影响》,中山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58~173页。

参考文献:

[1]陈红娟.透视柳永的歌妓词[J].重庆社会学2003年.

[2]刘占召、张海风.柳永词赏读[M].北京:

线状书局.2007年.

[3]谢桃坊.柳永词集[M].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4]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二版).第三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5]赵长征.柳永[M].北京:

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年.

[6]曾大兴.柳永和他的词[M].广州:

中山大学出版社.1990年.

 

文献综述

前言

柳永是两宋词坛最为流行的词人,然而他也是当时最受争议的词人之一,争论的焦点集中在柳永文品问题上。

柳永词既有俗的一面又有雅的一面,不同学者对他的词有不同的看法,很多文学者对其都有着很深的研究和见解。

关键词柳永俗词雅词慢词

一、李清照对柳永词的看法及评价:

多数论者只盯信柳词之俗,并对其持强烈的贬斥态度,某些论者虽承认柳词雅俗结合,但贬其俗显然胜过称其雅,如《能改斋漫录》称柳词多"淫冶讴歌之曲";李清照《词论》称柳词"虽协音律,而词语尘下";《横浦集》二十一卷中柳永被嘲笑为“露花倒影柳三变”。

由于民间词对柳永词产生过直接影响,词的根本源头还是来自民间,宋代以后民间词又逐渐消亡,而文人词却不断发展,久而久之便会以雅为正声,而以俗为邪音。

李清照忽略了民间词的源头而只看重文人词的传统所以便有此看法。

二、姜晓红对柳永词的评价与解读:

姜晓红《柳永羁旅离情抒发方式举隅》认为:

“羁旅离情作为柳永词的主题之一,柳永词羁旅离情打发方式主要通过,以景物烘托感情,以细节凝练感情,以回忆深化感情,以假想拓展感情,以警策升华感情等来研究。

三、谢桃坊对柳永词的研究与理解:

谢桃坊在《柳永词赏析集》中选取了各个时期与各种题材的柳词六十首,基本上囊括了柳词的名篇佳作,使我们能由此认识其艺术风貌和思想倾向,通过对词的详细讲析能体会到柳永词是有艺术生命的,他在《柳永》中对柳永的生平,前后期的创作,俗雅词的特征以及词由“俗”入“雅”的原因都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他的雅词都市生活词,羁旅行役和俗词歌妓词这些题材虽在我国传统文学中出现过,但柳永在处理它们时却付与了新的社会意义以及在艺术上的突出成就,对宋词发展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四、袁行霈对柳永词的讲解及看法:

袁行霈认为柳永不仅从音乐体制上改变和发展了词的声腔体式,而且从创作方向上改变了词的审美内涵和审美情趣,即变“雅”为“俗”,着意运用通俗化的语言表现世俗化的市民生活情调,创造性地运用铺叙和白描的手法,羁旅行役之感与抒情的自我化

-9-

对后世词人影响甚大。

即使是苏轼、黄庭坚、秦观、周邦彦等著名词人,也无不受惠于柳永。

五、夏敬观对柳永词的评价:

柳永词在词调的运用、章法的铺叙和题材的开拓上都对后来词人有启示,夏敬观早已指出“耆卿多平铺直叙,清真特变其法,回环往复,一唱三叹,故慢词始盛于耆卿,大成于清真”对柳永词评价极高。

结论

尽管评论家大多对柳永持不屑的态度,但是却无法跳过他。

不仅本朝的人评论他,而且北宋以后的论词者都无法越过他。

自宋之后,学词的人士无法忽视他,因为有人说学词当学柳永。

自宋之后,谈论戏曲的人无法忽视他,因为有人说他是“曲祖”。

在我看来,不论柳永的俗词还是雅词,他的词是有艺术生命的,尽管宋代文人们指责他“词语尘下”,“淫冶讴歌之曲”,但他们实际上又偷偷地从中吸取了很多写作经验和艺术技巧,特别是关于慢词长调的写作经验和艺术技巧,柳永的词通俗易懂,深受当时社会下层人们的喜爱,他的词在思想和艺术方面的大胆创新,都对我们当代文艺很有启发意义,柳词不愧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

参考文献

[1.]谢桃坊《柳永》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2.]谢桃坊《柳永词赏析集》巴蜀书社1986年版.

[3.]薛瑞生《乐章集校注》,中华书局1994年.

[4.]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三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