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中考语文分类训练九修辞手法B卷.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61900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5.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中考语文分类训练九修辞手法B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湖南省中考语文分类训练九修辞手法B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湖南省中考语文分类训练九修辞手法B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湖南省中考语文分类训练九修辞手法B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湖南省中考语文分类训练九修辞手法B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省中考语文分类训练九修辞手法B卷.docx

《湖南省中考语文分类训练九修辞手法B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中考语文分类训练九修辞手法B卷.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南省中考语文分类训练九修辞手法B卷.docx

湖南省中考语文分类训练九修辞手法B卷

湖南省中考语文分类训练九:

修辞手法B卷

一、单选题(共47题;共94分)

1.(2分)“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一联运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A.比喻对偶 夸张    

B.对偶 夸张 拟人    

C.夸张 拟人借代    

D.借代 比喻 对偶    

2.(2分)下列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影片“厉害了,我的国”通过镜头将中国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展现。

(解说:

该句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B.我现在没有心情。

我今天没有去。

(解说:

两个句子中的“没有”词性相同。

C.那树有一点佝偻,露出老态,但是坚固稳定,树顶像刚炸开的焰火一样繁密。

(解说:

这句话运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那树虽老但枝繁叶茂的状态)

D.上星期拜读了林教授的大作,获益匪浅,略有瑕疵,我一定斧正。

(解说:

这句话的语言运用得体。

3.(2分)判断下面句子用了比喻修辞的一句()。

A.饥饿的疼痛是剧烈的,它一阵一阵地发作,好像在啃他胃,疼得他不能把思想集中在去狄斯河必经的路上。

B.最后,到了漫漫的暮色袭来的时候,他才发现一个水坑里有一条独一无二的像鲦鱼般的小鱼。

C.他已经不再像人那样挣扎了。

D.这是一匹病狼,它的那双尖耳朵并不像别的狼那样竖得笔挺,眼睛也昏暗无光,布满血丝。

4.(2分)对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及其意义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想起它(纺车),就像想起旅伴,想起战友,心里充满着深切的怀念。

运用比喻,抒发作者对延安纺车深厚真挚的感情。

B.你们是早晨初升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运用拟人,抒发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朝气蓬勃的青年一代寄予厚望。

C.奋斗,是改变现实的杠杆,是亿万人民共攀现代化高峰的坚实阶梯。

运用排比,使抽象的概念和道理变得更加严谨。

D.你就是调尽五颜六色,又怎能画出祖国的面貌呢?

运用夸张,意在表明多调一些颜色,祖国的面貌是可以画出来的。

5.(2分)没有用比喻修辞的一句是()。

A.若脱笼之鹄    

B.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C.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D.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    

6.(2分)对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莫非中国式的历史论,也将沟通了中国人的文学论欤?

②对于共产党员来说,个人地位,只是“大海中之一滴”罢了。

③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④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A.设问  夸张  对偶  比喻    

B.反问  引用  夸张  双关    

C.设问  引用  对偶  对比    

D.反问  夸张  拟人  对比    

7.(2分)对下面文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及作用理解正确的是()

皎洁的月光装饰了春天的夜空。

田野、村庄、树木,在幽静的睡眠里,披着银色的薄纱。

那些稠密的白杨树叶子,像是一条流水,沙沙沙,沙沙沙,在人们看不见的地方,平静又响亮地流着。

我喜爱夜的柔和、舒缓;我喜爱夜的安宁、静谧;我更喜爱夜使一切浮华和喧嚣退去,让我们重新找到了自己。

A.选段首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生动地描写出春天夜空的明亮、透彻。

B.选段中连用“沙沙沙”,是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夜晚的喧嚣。

C.选段中把“月光”比喻成“银色的薄纱”,形象地描绘出春天夜景的朦胧美。

D.选段中运用“我喜爱……”的排比句式,描写了山村夜晚的柔美、安谧。

8.(2分)下列修辞方法依次判断正确的是()

①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②世上有预报台风的,有预报蝗虫的,有预报瘟疫的,有预报地震的,没有人预报幸福。

③这歌声仿佛涵养了树林的清新,描绘了恬静的生活,表达了幸福的感受,听到这些大自然的幸福鸟歌唱,谁能不为之动情呢?

④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A.①拟人     ②比喻     ③反问,排比     ④对偶    

B.①拟人     ②排比     ③反问,排比     ④对偶    

C.①排比     ②排比     ③反问,排比     ④对偶    

D.①拟人     ②排比     ③设问,排比     ④比喻    

9.(2分)对下面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运用对偶和夸张的修辞手法,描绘了一幅江流浩淼、山色迷蒙的优美画面)

B.如果生命是树,尊严就是根;如果生命是火,尊严就是燃烧;如果生命是鹰,尊严就是飞翔。

(运用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而深刻地说明尊严高于生命)

C.眼前的山,已把夏天的翠裙换成了深秋茶绿色的晚服。

(运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山色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D.一味地追星,一味地模仿,哪里还会有创新的意识?

哪里还会有开拓的精神?

(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批评“追星族”缺乏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

10.(2分)对下列修辞方法判断有误的是()

A.谁知那只白蝴蝶缓缓地、缓缓地在树叶上蠕动呢!

(反复)

B.这是什么精神?

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设问)

C.你看,那白茸茸的像透明的薄纱似的翅膀,两根黑色的须向前伸展着,两点黑漆似的眼睛,几只像丝一样的脚。

(比喻)

D.这声音那么微弱,低沉,就像从地底下发出来的。

(比喻)

11.(2分)下列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鹅则对无论何人,都是厉声呵斥;要求饲食时的叫声,也好像大爷嫌饭迟而怒骂小使一样。

(拟人、比喻)

B.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拟人、比喻)

C.它需要三样东西下饭:

一样是水,一样是泥,一样是草。

(排比)

D.这样从容不迫地吃饭,必须有一个人在旁侍候,像饭馆里的堂倌一样。

(拟人、比喻)

12.(2分)对下列各句修辞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对偶)

B.啊,黄河,你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拟人)

C.拿着刚发下来的小学毕业文凭——红丝带子系着的白纸筒,催着自己,我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

(比喻)

D.目前的艰难险阻的境界,哪能阻抑我们民族生命的前进?

(反问)

13.(2分)在下句横线上依次应填人的关联词正确的一项是()

他________不关心他的军队,________不喜欢去看戏,________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________是为了去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

A.不仅 而且  更  除非    

B.既   也    也   除非    

C.虽然  也  并且  但是    

D.不只  并且  也  但是    

14.(2分)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作用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石间细流脉脉,如线如缕;林中碧波闪闪,如锦如缎。

(运用对偶和比喻,表现了水多、柔的特点)

B.四月的风慢慢地吹着,像用蒲公英的绒线球挠着你的脸,像展开柳丝的枝条,搂着你的脖子,然后在你的面前,打开一瓶淡淡的蜜酒。

(运用比喻和拟人,生动地写出了春天的温柔、甜美)

C.身居斗室,即知天下大事;足不出户,饱览各地风光。

谁说多看电视有害无益?

(运用对比和设问,说明了多看电视的好处)

D.标题为文章之冠。

读书作文不可不正冠,因为它直接影响到文章的“形象”。

(运用比喻,说明了文章标题的重要)

15.(2分)选出对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②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③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④人家说了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A.拟人 拟人 比喻 对比    

B.拟人 对偶 夸张 对比    

C.反复 对偶 比喻 顶真    

D.反复 夸张 比喻 顶真    

16.(2分)请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A.议论文的三要素是指论点、论据和论证,论据分为事实论据和虚构论据两类。

B.我国古代白话小说,至唐宋时期发展到了顶峰,产生了不少经典著作,如施耐庵所著的《水浒传》、罗贯中所著的《三国演义》、吴敬梓所著的《儒林外史》等。

C.“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这两句诗有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

D.风骚是指《诗经》里的《国风》和《庄子》里《离骚》。

17.(2分)下列句子修辞方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没有崇高理想,没有科学知识,没有奉献精神,就不可能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

B.他打乒乓球的动作真灵活,像一只顽皮的小猫,在球台前上蹿下跳。

C.鸟儿在清泉旁边歇歇翅膀,养养精神,倾听着泉水的絮语。

D.他的嗓音像铜钟一样洪亮,简直十里以外都能听见。

18.(2分)下列句子中,比喻不贴切的一项是()

A.梦像一片雪花,在空中飘舞,想抓住它,它却已经融化了。

B.仲春时节,清风送爽,我们走在山路上,脚步像踩在棉花上一样轻快。

C.清脆的泉声,婉转的鸟声,嗡嗡的蜂声,微风轻吹树叶声,汇成悦耳的交响曲。

D.月色下的荷塘中,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19.(2分)下列句中使用修辞方法不恰当的是()。

A.那一簇簇的芦苇,远看犹如朵朵轻云,在地平线上飘浮着。

    

B.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谁也不孤峰突起,谁也不盛气凌人。

    

C.一起风,绯红的樱花便漫天飞舞,把头顶的天空都染红了。

    

D.一首好歌,可以促进团结,可以抚平忧伤,可以凝聚人心。

    

20.(2分)下列句中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是()

A.每次上体育课,看见她裤子上那条长长的伤疤,我就觉得对不住她。

B.可是,这能全怪我吗?

C.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D.他和他爸爸就像一个模子里倒出来的。

21.(2分)下面的句子中所使用的修辞与其他不同类的一项是()

A.它庄严、雄伟、壮观,像一个有着汉白玉肌肤的巨人,站立在天安门广场。

B.这声音那么微弱、低沉,就像从地底下发出来的。

C.你是伟大坚强!

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D.只有那只手是清晰的,它高高地擎着,像一只路标,笔直地指向长征部队前进的方向……

22.(2分)下列对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气宇轩昂、容貌高雅的喜鹊,常伫立在最高的枝头,喳喳的鸣叫略带金属质感,又不失婉转,闻之让人心悦。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喜鹊的气度不凡,表现了作者对喜鹊的喜爱、欣赏之情。

B.我们用什么来丈量时间呢?

是读完一本书还是刷完朋友圈?

我们用什么来记录青春呢?

是厚积薄发还是匆匆碌碌?

(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提醒“我们”要珍惜时间,用读书积累来让青春过得有意义。

C.在浪漫中呼吸的巴黎、在历史中行走的罗马、在花园里游憩的新加坡,为我们提供了城市建设管理中的“他山之石”。

(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我们进行城市建设可供借鉴的多个角度。

D.南充山水如画。

如果说西山、凌云山、嘉陵江的风景如同一气呵成的写意山水画,那么北湖就是工笔细作的江南画风。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南充的山水之美,同时又区分了“西山、凌云山、嘉陵江”与“北湖”风景的不同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