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财政学试题和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618490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59 大小:74.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财政学试题和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自考财政学试题和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自考财政学试题和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自考财政学试题和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自考财政学试题和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考财政学试题和答案.docx

《自考财政学试题和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财政学试题和答案.docx(5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考财政学试题和答案.docx

自考财政学试题和答案

2015自考财政学试题和答案

第1章财政学导论

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

1、下述()研究课题反映了财政学的特点。

A、国民经济中货币与产品之间的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B、国民经济中各产业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C、国民经济中各地区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D、国民经济中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2、如果学校是政府办的,但办学的成本全部通过向学生收费来补偿,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在提供方式和生产方式上采取了下述哪种组合?

()

A、公共提供,公共生产B、公共提供,私人生产

C、市场提供,公共生产D、市场提供,私人生产

3、下述()问题不属于财政学实证分析范畴。

A、我国税收的累进度应该多大?

B、某项公共支出的主要受益者是哪些群体?

C、降低关税之后我国进出口结构会出现怎样的变化?

D、发行一定规模的国债能在多大程度上拉动经济?

4、下述()研究不属于财政学中的规范分析。

A、我国公共部门或财政的规模是过大了还是过小了?

B、对电讯行业是否需要政府规定价格?

C、若用消费型增值税取代生产型增值税会使社会的产出结构发生怎样的变化?

D、税收的累进程度多大为宜?

5、下列哪项不属于政府的隐性支出?

A、税式支出B、公共定价C、政府担保D、转移支出

第二部分多项选择题

1、下述财政学中的理论,()属于实证分析?

A、税负归宿理论B、公共选择理论

C、最优税制理论D、公共定价理论

答案与解析:

选AB。

CD两项属于规范分析。

2、下述财政学中的理论()属于规范分析?

A、公共产品有效配置理论

B、公共支出不断增长理论

C、税收对劳动、储蓄及投资行为影响的理论

D、最优税制理论

3、下述()单位属于公共部门

A、政府机关B、公立大学C、国有企业D、国有银行

4、下述()单位属于政府部门

A、卫生部B、国有企业C、军队D、国有银行

5、下述哪些政府行为包含着隐性的收支?

()

A、间接税B、为企业提供贷款担保

C、税收优惠D、通过罚款、没收取得收入

第三部分判断题

1、公共产品必须由政府来组织生产。

()

2、私人生产的产品一定是私人产品。

()

3、政府免费提供的产品是公共产品。

()

4、能够通过收费来补偿成本的产品一定不是纯公共产品。

()

5、私人产品有时也采用公共提供的方式进行消费。

()

6、税收是政府调节收入分配的唯一手段。

()

7、公共生产是政府改变收入分配的手段之一。

()

8、政府规定价格必定会造成销售者的利益转移给购买者。

()

9、对消费品的价格补贴可以理解为公共提供与市场提供的混合方式()

10、政府该采用什么方式征税是一个实证分析问题。

()

第四部分名词解释:

见书本

第五部分问答题

1、为什么说财政学是经济学的一个特殊分支,它与经济学的其他分支有什么不同?

2、财政学研究哪些基本课题?

3、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有哪些区别?

政府部门与公共企业部门有哪些区别?

4、政府作为一个经济实体,它与其他经济实体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5、政府取得收入有哪些方式?

这些方式各自有什么特性?

6、公共提供与公共生产有何联系?

有何区别?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

1、D2、C3、A4、C5、D

第二部分多项选择题

1、A、B2、A、D3、A、B、C、D4、A、C5、B、C

第三部分判断题

1、错2、错3、错4、对5、对6、错7、对8、错9、对10、错

第四部分名词解释

1、财政学:

财政学是研究政府经济行为的学科。

它研究政府行为对经济产生的影响,政府适当的职能范围和方式以及政府的决策过程。

2、公共部门经济学:

财政学的另一个称呼,解释同财政学。

3、实证分析:

以确认事实,弄清因果关系为主题的研究分析。

它要回答的问题“是什么”、“会怎样”以及“为什么”。

实证分析可以分为理论实证分析和经验实证分析。

4、规范分析:

以确定评价标准,分清是非和优劣程度为主题的研究分析,它回答的问题是“该怎样”。

规范分析涉及价值判断和伦理观念。

5、公共部门:

是政府组织体系的总称。

所有属于政府所有,使用公共财产和公共资金,在一定程度上贯彻和执行政府意图的实体(机关、事业和企业单位)都属于公共部门。

6、政府部门:

是指公共部门中不从事产品或服务的生产和销售,主要依靠税收取得收入,免费或部分免费地为社会提供产品或服务的那个子部门。

7、公共企业部门:

是指公共部门中从事产品或服务的生产和销售,依靠销售取得收入来源,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的那个子部门。

8、税收:

是政府依据其行政权力强制性地、无偿性地取得收入的方式。

9、价格或使用费:

是公共部门中的单位通过销售自己所生产的产品或服务,用有偿交换来获得收入的形式。

10、公债:

是政府通过信用进行融资的方式。

11、购买支出:

是政府用于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支出。

它的基本特点是政府支出是有回报的,它以市场交换的方式换取了相应的产品或服务。

12、转移支出:

是政府或公共部门无偿地将一部分资金的所有权转让给其他部门或经济实体所形成的支出。

13、税式支出:

是指以税收优惠的方式进行的支出。

14、政府担保:

就是政府承诺在被担保的经济实体不能履行偿还责任的时候替它承担这一责任。

15、公共定价:

是指政府通过其权力规定交易价格。

16、公共管制:

是指政府依靠行政权力对下属的或私人部门的经济实体的行为做出的约束性规定并对它们进行管理和控制的行为。

17、预算外收支:

不记录在预算内收支账上,而是登记在预算外的一些独立账户中,由各部门、单位按一定的规定自主决策的收支。

18、体制外收支:

不反映在预算内外收支账户上,在很大程度上脱离了政府的监督和管理的收支活动。

19、公共提供:

政府通过税收取得资金购买产品或服务,并免费地向消费者提供的消费方式,消费者可以不受个人经济约束,无偿取得产品的消费权或享受这一产品所带来的好处。

20、市场提供:

消费者用自己个人的收入通过购买的方式来取得消费品的消费方式,个人得到多少产品或服务,取决于他用以交换的个人收入。

21、公共生产:

是以政府为生产资料所有者的进行的生产活动,其组织形式是政府所属的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

22、私人生产:

是以私人为生产资料所有者,所生产出来的产品或服务属于私人的生产活动,其组织形式是私人企业。

23、收入再分配:

是指政府通过其活动,对市场所形成的收入分配格局进行的调整和改变,它是政府在分配领域所从事的活动。

第五部分问答题

1、财政学是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在某个特定领域中的应用。

货币经济学是从货币与产品、价值形态与使用价值形态的相互关系来研究经济。

区域经济学是从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相互关系来研究经济。

如果把国家视为区域,区域经济学就表现为国际经济学。

产业部门经济学是从各个产业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来研究经济。

财政学的特殊视角是从公与私的相互关系来研究经济。

2、

(1)财政学采用了一个特殊视角来考察经济。

它将整个国民经济看成“公”和“私”两大部分。

财政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国民经济中“公”与“私”的分工。

(2)财政学从事两种性质不同的研究和分析。

一类是实证分析,另一类是规范分析。

以确认事实,弄清因果关系为主题的研究分析。

以确定评价标准,分清是非和优劣程度为主题的研究分析。

3、

(1)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的主要区别:

前者的所有者是公众,使用公共财产和公共资金,产生公共收入,在较大的程度贯彻和执行政府意图;后者的所有者是私人,活动依赖于个人资产,所得的收入属于个人,消费和生产决策以自身利益为行为目标。

(2)政府部门和公共企业部门的差别:

前者不以盈利为目的,后者以赢利为主要目标;前者一般不从事销售,后者要从事销售;前者以财政拨款为主要收入来源,后者以销售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前者很大程度上依据政府的指令行事,后者则具有相对独立性;前者主要从事社会消费活动,一般不生产物质产品,后者主要从事物质产品以及各项服务的生产活动。

4、政府作为一个经济实体,它与其他经济实体的主要区别在于:

(1)它的规模是其他经济实体无法比拟的;

(2)它具有强制性的行政权力;3)它的权力和资产来源于社会全体公众。

5、

(1)政府取得收入的方式有三种:

税收、价格或使用费,公债。

(2)税收是政府依靠政治权力,它具有强制性和无偿性。

价格、使用费和公债通常都具有自愿性和有偿性。

6、

(1)公共提供和公共生产的联系表现在二者都是政府介入的经济活动。

(2)二者的区别在于,公共提供是政府作为产品或服务的购买者,而公共

生产政府则是产品或服务生产的直接参与者。

公共提供的产品未必是公共生产的,而公共生产的产品也未必是公共提供的。

第2章财政政策的目标

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

1、交换效率的含义是()

A、在给定资源和技术的条件下,产出最大化的资源配置状态。

B、在给定的产出水平条件下,产品结构能使消费者满意程度最大化的资源配置状态。

C、在给定的产品结构条件下,当某个消费者的效用给定时其他消费者效用达到最大化的资源配置状态。

D、产出水平最大化且消费者满意程度最大化的资源配置状态。

2、产品组合效率要求满足()条件。

A、每一产品的资源边际替代率相等

B、每一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相等

C、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等于产品的边际转换率

D、资源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产品的边际转换率

3、生产效率的含义是()

A、在给定资源和技术的条件下,使产出最大化的资源配置状态

B、在给定的产出水平条件下,使消费者满意程度最大化的资源配置状态

C、在给定的产品结构条件下,使消费者满意程度最大化的资源配置状态

D、产出水平最大化且消费者满意程度最大化的资源配置状态

4、产品组合效率的含义是()

A、在给定资源和技术的条件下产出最大化的资源配置状态

B、在给定的产出水平条件下消费者满意程度最大化的资源配置状态

C、在给定的产品结构条件下消费者满意程度最大化的资源配置状态

D、产出水平最大化且消费者满意程度最大化的资源配置状态

5、交换效率要求满足()条件。

A、每一产品的边际替代率相等

B、每一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相等

C、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等于生产者的边际转换率

D、资源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产品的边际转换率

6、生产效率要满足下述()条件。

A、每一种产品的边际替代率相等

B、每一个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相等

C、生产者的边际转换率等于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

D、产品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

7、下列哪种情况实现了帕累托最优()

A、要使A的处境改善必然会使B的处境恶化。

B、若使A的处境变好,B的处境可以至少不变坏。

C、当B的处境给定时,A目前的处境不是他可以得到的最好的状况。

D、A可以来改善自己的处境,而且对B的福利没有影响。

8、以下哪一命题功利主义和罗尔斯主义都能接受()

A、只有在无知的面纱后面才能判断什么是公正的社会福利函数。

B、社会福利是个人效用的简单加总。

C、社会福利是由社会上境况最好的那个人的效用状况决定的。

D、社会福利是由社会上境况最糟的那个人的效用状况决定的。

9、下列哪项不属于财政政策的目标()

A、资源配置效率B、收入分配公平C、经济稳定发展D、财政监督

10、吉尼系数以()作为公平的含义。

A、规则公平B、起点公平C、经济公平D、结果公平

11、吉尼系数取值范围()

A、大于等于-1,小于等于1。

B、大于等于0,小于等于1。

C、大于等于-1,小于等于0。

D、在-1到1之间。

12、如果每个人的收入都增加一倍,吉尼系数()

A、扩大一倍。

B、会扩大,但不到一倍。

C、不会发生变化。

D、会缩小。

13、如果向一个社会中的高收入群体征税,并将取得的收入转移给低收入群体,吉尼系数会()

A、变大B、变小C、不会发生变化D、上述都有可能

第二部分多项选择题

1、下述()问题研究的是财政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A、如果用消费型增值税取代生产型增值税会对产品结构产生怎样的影响?

B、政府对高等教育的补贴使哪些社会群体受益?

C、政府规定农产品的价格会对农业的产出量产生怎样的影响?

D、政府税收最终是如何为社会不同群体承担的?

2、下述()研究的是财政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A、降低进出口关税对我国产品结构的影响。

B、对某种产品的价格补贴对社会上哪些群体较为有利。

C、区域间的差别税收政策会使投资在不同地区之间的分布产生怎样的变化?

D、消费税的税负归宿。

3、下述()问题研究的是财政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A、农产品补贴的主要受益者是哪些社会群体?

B、政府对不同的产业采取不同的税收政策会使国民经济各产业之间的结构发生怎样的变化?

C、所得税的累进性会对劳动供给产生怎样的影响?

D、政府若征收物业税最终会由谁来承担税负?

4、下述哪些政策手段会影响社会的资源配置()

A、价格补贴B、税收C、政府购买D、公共管制

5、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

A、从结果公平来看,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分配就越公平。

B、罗尔斯主义认为,社会福利水平取决于境况最糟糕的社会成员的效用水平。

C、功利主义认为,社会福利水平等于社会所有成员的效用之和,一个社会应追求社会总效用的最大化

D、如果每个人的收入都按同一个比例增长,吉尼系数也会同比例增长。

6、在一个两人社会中,如果甲的效用从原来的10单位增加到20单位,乙的效用从原来的5单位增加到7单位()

A、功利主义认为社会福利增加了。

B、功利主义认为社会福利减少了。

C、罗尔斯主义认为社会福利增加了。

D、罗尔斯主义认为社会福利减少了。

7、如果一个两人社会中甲乙各自的效用分配存在下述几种可供选择的状态:

(1)甲有5单位效用,乙有3单位效用;

(2)甲有7单位效用,乙有2单位效用;(3)甲有10单位效用,乙有3单位效用;(4)甲有3单位效用,乙有6单位效用。

下述()是不正确的。

A、从状态

(1)调整到状态

(2),功利主义和罗尔斯主义都认为社会福利提高了。

B、从状态

(2)调整到状态(3),功利主义认为社会福利提高了,但罗尔斯主义认为社会福利下降了。

C、从状态(3)调整到状态(4),功利主义认为社会福利提高了,罗尔斯主义认为社会福利没有变。

D、从状态(4)调整到状态

(1),功利主义认为社会福利下降了,罗尔斯主义认为社会福利没有变。

第三部分判断题

1、当一个社会的资源配置能够通过调整,使得一些人的境况得到改善,而其他所有人的境况至少不变坏时,这个社会的资源配置处在帕累托效率状态。

()

2、甲每月的收入是2500元,乙每月的收入只有500元。

有人认为这种收入分配状态是公平的,因为甲对生产所做的贡献是乙的5倍。

持这一观点的人所说的公平是指起点公平。

()

3、生产效率只取决于现有的资源和技术,而与消费者的偏好无关。

()

4、假定甲有10个单位的效用,乙有3个单位的效用。

如果通过调整可以使得甲减少为7个单位的效用,乙增加到5个单位的效用。

功利主义认为这种改变是不值得的。

()

5、甲的收入是乙的收入的5倍。

有人认为二者收入的差距太大,因此在分配上是不公平的,持这一观点的人所说的公平是结果公平。

()

6、假定甲有10个单位的效用,乙有3个单位的效用。

如果通过调整可以使得甲减少为7个单位效用,乙增加到5个单位效用。

罗尔斯主义认为这种改变是不值得的。

()

7、如果改变资源配置后,A的处境更好了,而其他人的处境都没有变化,那么改变后的状态就达到了帕累托最优。

()

8、当生产实现帕累托效率时,生产化妆品的资本与劳动边际技术替代率必须与生产航天飞机的资本与劳动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

()

9、边际转换率表示增加一单位A的产量必须放弃的B的产量。

()

10、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分配就越公平。

()

第四部分名词解释

第五部分问答题

1、生产效率、交换效率及产品组合效率的含义是什么?

它们应满足怎样的理论条件?

2、什么是公平?

有哪些不同的公平观念?

3、功利主义与罗尔斯主义的社会目标有什么区别?

4、什么是无知的面纱?

它对社会福利函数有什么影响?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

1、C2、C3、A4、B5、B6、A7、A

8、A9、D10、D11、B12、C13、B

第二部分多项选择题

1、A、C2、A、C3、A、D4、A、B、C、D5、A、B、C

6、A、C7、A、B、C

第三部分是非判断题

1、错2、错3、对4、对5、对6、错7、错8、对9、对10、错

第四部分名词解释

1、福利经济学:

是经济学中研究什么是社会最佳状态的理论,它为评价政府与市场的作用提供了分析方法。

2、资源配置:

是指社会使用现有资源的方式。

3、收入分配:

是指社会产品在不同的社会成员以及各经济实体之间的归属。

4、帕累托最优:

是指这样一种资源配置状态,任何可行的调整都无法使得调整之后一些人的境况变好,而其他任何人的境况至少不变坏。

这种状态就是帕累托最优,又被称为帕累托效率。

5、帕累托改进:

如果对某种资源配置状态进行调整,使一些人的境况得到改善,而其他人的境况至少不变坏,符合这一性质的调整被称为帕累托改进。

6、生产效率:

在资源和技术给定的条件下,一种产品的资源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任何其他产品的资源边际技术替代率,符合这一条件的资源配置状态就具有生产效率。

它在现实中的含义就是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

7、交换效率:

在产品品种和数量给定的条件下,满足某一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其他任何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的配置状态称为交换效率。

交换效率要求产品在不同消费者之间的配置能使效用大到最大化。

8、产品组合效率:

生产方面的产品边际转换率(即生产曲线在某一点的斜率)与消费方面的边际替代率相等,符合这一条件的资源配置状态被称为产品组合效率。

产品组合效率要求在产出水平给定的情况下产品的品种结构能实现效用的最大化。

9、规则公平:

以市场竞争规则来定义的公平,即每个人用自己提供的生产要素通过交换取得生产成果。

公平取决于各人的收入是否与他对生产所做的贡献成比例,而不在于他们之间收入分配的差距。

10、起点公平:

主张所有社会成员在竞争的起点应该是公平的,即个人所拥有的天然禀赋相同,机会均等,在此基础上按市场交换规则取得各自的收入份额。

起点公平承认通过市场竞争和交换所形成的收入分配,只是增加了一个限定条件。

11、结果公平:

是指生产成果在分配上的均等性,个人之间收入分配差距越大就越不公平,反之就越公平。

结果公平强调社会成员之间收入份额的相对关系。

12、贫困指数:

是一种常用的衡量社会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它是指处于贫困线以下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13、基尼系数:

洛伦茨曲线与绝对平等线围成的面积与绝对平等线与绝对不平等线围成的三角形面积的比例被称为基尼系数。

它的取值范围在0和1之间,数值的大小反映了收入分配结果的公平性程度。

14、洛伦茨曲线:

是衡量一个经济社会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一个重要工具。

将社会成员按收入从低到高排列,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与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所呈现之间的函数构成了洛伦茨曲线。

15、社会福利:

是指社会整体的满意程度。

16、潜在的帕累托改进:

如果一种调整使得一些人的境况有所改善,而其他人的境况变坏,只要得到改善的人所增加的效用大于受损人所减少的效用,社会总福利通过调整有所增加,这种调整就被称为潜在的帕累托改进。

17、社会福利函数:

是描述社会福利水平与所有社会成员的效用水平之间的函数关系。

其具体形式取决于社会伦理观念。

18、功利主义:

一种社会福利观点,认为社会福利水平等于社会所有成员的效用之和,不管社会的贫富差距如何,每个社会成员的每一单位效用是同等重要的,一个社会应追求社会总效用的最大化。

19、罗尔斯主义:

一种社会福利观点,认为富者的一个单位效用与穷者一单位效用不是等价的,一个社会应重视穷人的效用,社会福利水平直接由一个社会中情况最糟的那个人的福利水平来决定。

社会追求的目标应是让社会最弱小者的效用最大化。

20、折衷主义:

是介于功利主义与罗尔斯主义之间的社会福利观点,它认为富人一单位效用的社会价值小于穷人一单位效用,但它又认为富人一单位效用的社会价值只要大道一定的程度,总可以等同于穷人一单位的效用。

21、平均主义:

认为社会福利水平取决于社会成员效用水平的相对关系,而与各社会成员的效用水平绝对高低没有任何关系。

只要人们的效用水平都相等,就达到了分配上的理性状态。

平均主义所追求的目标是分配上的绝对平均。

22、最小者最大化原则:

是罗尔斯主义的社会目标,主张以社会上最弱小者的效用水平最大化作为评价社会状况的原则。

23、无知的面纱:

是指所有的竞争者完全不知道自己在未来竞争中将会处的地位,也无法预见竞争结果与自己的联系。

功利主义和罗尔斯主义都认为只有在无知的面纱后面人们才会对社会福利函数有较为一致的认识,才会有一个公正的社会福利函数。

第五部分问答题

1、

(1)效率是指达到帕累托最优的资源配置状态,任何可行的调整都无法使得调整之后一些人的境况变好,而其他任何人的境况至少不变坏。

这种状态就是帕累托最优,又被称为帕累托效率,简称效率。

在理论上效率要同时满足生产效率、产品组合效率和交换效率。

(2)生产效率:

在资源和技术给定的条件下,一种产品的资源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任何其他产品的资源边际技术替代率,符合这一条件的资源配置状态就具有生产效率。

它在现实中的含义就是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

(3)产品组合效率:

生产方面的产品边际转换率(即生产曲线在某一点的斜率)与消费方面的边际替代率相等,符合这一条件的资源配置状态被称为产品组合效率。

产品组合效率要求在产出水平给定的情况下产品的品种结构能实现效用的最大化。

(4)交换效率:

在产品品种和数量给定的条件下,满足某一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其他任何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的配置状态称为交换效率。

交换效率要求产品在不同消费者之间的配置能使效用大到最大化。

2、

(1)公平是指收入分配的理想状态,而理想状态则取决于社会伦理观念。

主要有三种不同的公平观念:

规则公平、起点公平和结果公平。

(2)规则公平以市场竞争规则来定义的公平,即每个人用自己提供的生产要素通过交换取得生产成果。

公平取决于各人的收入是否与他对生产所做的贡献成比例,而不在于他们之间收入分配的差距。

(3)起点公平主张所有社会成员在竞争的起点应该是公平的,即个人所拥有的天然禀赋相同,机会均等,在此基础上按市场交换规则取得各自的收入份额。

起点公平承认通过市场竞争和交换所形成的收入分配,只是增加了一个限定条件。

(4)结果公平是指生产成果在分配上的均等性,个人之间收入分配差距越大就越不公平,反之就越公平。

结果公平强调社会成员之间收入份额的相对关系。

3、

(1)功利主义和罗尔斯主义是两种不同的社会福利观念,二者的共同点在于都认为社会福利取决于社会成员个人的福利,二者的差别在于在构造社会福利函数时对富人和穷人福利所给的权重不同。

(2)功利主义认为社会福利水平等于社会所有成员的效用之和,不管社会的贫富差距如何,每个社会成员的每一单位效用是同等重要的,一个社会应追求社会总效用的最大化。

(3)罗尔斯主义:

一种社会福利观点,认为富者的一个单位效用与穷者一单位效用不是等价的,在社会福利函数中富人福利的权数为零,社会福利水平直接由一个社会中情况最糟的那个人的福利水平来决定。

社会追求的目标应是让社会最弱小者的效用最大化。

(4)折衷主义:

其观点介于功利主义与罗尔斯主义之间,它认为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