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课后题整理最终版.docx
《大学语文课后题整理最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语文课后题整理最终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学语文课后题整理最终版
大学语文课后题整理
先秦文学
《静女》
【诗文今译】
娴静姑娘真艳丽,久立城角等我来。
姑娘藏身不露面,心急挠头我徘徊。
娴静姑娘真娇美,赠我彤管表深情。
彤管美丽有光泽,爱它美艳特真诚。
郊外归来赠白茅,白茅美丽惹人爱。
不是白茅它美丽,因是美人赠我怀。
课后题:
1.改编成小故事:
月出东山,似一轮玉盘。
清亮的光辉撒在枝头草丛间,也笼罩着城边的那座城楼。
城楼上徘徊着一个男子的身影,月光剪出他英挺的身材轮廓,也照出他一脸焦急不安的神色,他不停地搔头,四处张望。
他在等人。
不是说好月出东山头的时候见面吗?
怎么还不来呢?
他俯身城墙,朝月下那一条灰白的小路上张望。
路上没有一个人的影子,周围一片静寂,小路也静静地像睡着了似的,悄无声息。
是她躲藏起来了吗?
不会吧。
月亮都移到枝头了。
他转身在城楼里四处寻找,能藏人的地方都找过了,不但没有她的影子,连一点儿声息都没有。
傍晚,夕阳西下,晚霞满天。
我在水沟边洗去锄头上的泥土,也洗去满腿的污泥。
是你在经过我身旁时轻轻扔下一句话:
“月出东山,城楼上。
”我抬头时,你已飘然而去,只把婀娜的背影留在我眼眸里。
可是现在你却不在这里,这是为什么?
月亮又移高了。
他抬头望月,月亮丰满圆润,多像你的脸庞啊。
记得吗?
三月三,桃花满树,春水满河。
水边树下,四处散布着三三两两的青年男女,大家或嬉戏欢笑,或眉目传情,或一对儿拉着手朝远处走去。
春风骀荡,春意浓浓。
你独自一人坐在水边,洁白的双脚放在清清的河水里,一头如墨的长发瀑布般披垂而下,我就站在你身后不远处的一棵树下,凝望着你美妙的身姿。
似乎是心灵的感应,你终于回头了,嫣然一笑。
然后我们无言而默契地相随而行。
记得吗?
三天后,也是一个黄昏的时候。
我荷锄而归,是你把一把白茅草放在我的背篓里,然后转身跑开去,像一只小鹿在草丛间跳跃不见了。
你知道吗?
当时我的心是怎样的狂跳不止吗?
我拿起白茅草,望着你远去的背影,又是怎样的欣喜无比吗?
从此,每天劳动归来,我总是在你送我白茅草的地方驻足片刻,那一刻心荡神驰的感觉又涌上我的心头。
记得吗?
十天后,我们第一次相约这城楼。
也是这样的时候,也有这样的月亮,是你送给我一只红色的管箫。
你说当我想你的时候,就吹起这箫吧。
你会听到悠悠箫声的,就会来见我的。
月光下,这个年轻人拿着一只红色的管箫,管箫在月光下闪烁着光华。
他把箫放在了嘴边,吹出一支忧伤的曲子。
他心里默默地说,静女,你听到我的箫声了吗?
四周静谧,只有悠悠的箫声在静静的月光下传出很远很远。
2.与《蒹葭》比较,分析意境异同。
(参考)
在《蒹葭》当中,全文的基调是苍凉的,给人表现的是爱情对人的折磨和煎熬和情人之间的相思之苦之痛。
秋意秋思、迷离怅惘的意境。
清冷朦胧、渺远无助的、伤而不哀的意境之美。
《静女》全篇都洋溢着一种爱情的甜蜜之感。
通过男子的叙述。
我们清楚地感受到了这一对情侣的幸福和快乐。
《鹿鸣》
【诗文今译】
群鹿呦呦郊外鸣,尽情吃苹甚安闲。
我有嘉宾来相会,奏瑟吹笙表欢迎。
吹起笙来接宾客,捧筐赠物致敬情。
贵客心中喜欢我,治国大道给我呈。
群鹿呦呦在鸣叫,吃那青蒿野地里。
我有嘉宾喜相见,他们德高美名彰。
做民表率不轻薄,君子效法好榜样。
我有甜酒来奉献,嘉宾宴饮心欢畅。
群鹿呦呦鸣叫欢,野外食芩乐融融。
我有嘉宾来相见,奏瑟弹琴热烈迎。
奏瑟弹琴来助兴,和平安乐情意深。
我有甜酒勤奉献,嘉宾畅饮心欢腾。
【课后题】:
1.解析《鹿鸣》全诗
诗共三章,每章八句,开头皆以鹿鸣起兴。
在空旷的原野上,一群糜鹿悠闲地吃着野草,不时发出呦呦的鸣声,此起彼应,十分和谐悦耳。
诗以此起兴,便营造了一个热烈而又和谐的氛围,如果是君臣之间的宴会,那种本已存在的拘谨和紧张的关系,马上就会宽松下来。
故《诗集传》云:
“盖君臣之分,以严为主;朝廷之礼,以敬为主。
然一于严敬,则情或不通,而无以尽其忠告之益,故先王因其饮食聚会,而制为燕飨之礼,以通上下之情;而其乐歌,又以鹿鸣起兴。
”也就是说君臣之间限于一定的礼数,等级森严,形成思想上的隔阂。
通过宴会,可以沟通感情,使君王能够听到群臣的心里话。
而以鹿鸣起兴,则一开始便奠定了和谐愉悦的基调,给与会嘉宾以强烈的感染。
此诗自始至终洋溢着欢快的气氛,它把读者从“呦呦鹿鸣”的意境带进“鼓瑟吹笙”的音乐伴奏声中。
《诗集传》云:
“瑟笙,燕礼所用之乐也。
”按照当时的礼仪,整个宴会上必须奏乐。
《礼记•乡饮酒义》云:
“工入升歌三终,主人献之。
笙入三终,主人献之。
间歌三终,合乐三终,工告乐备,遂出。
……知其能和乐而不流也。
”据陈澔注,乐工升堂,“歌《鹿鸣》、《四牡》、《皇皇者华》,每一篇而一终。
三篇终,则主人酌以献工焉。
”由此可知,整个宴会上是歌唱以上三首诗,而歌唱《鹿鸣》时又以笙乐相配,故诗云“鼓瑟吹笙”。
乐谱虽早已失传,但从诗的语言看,此诗三章全是欢快的节奏,和悦的旋律,同曹操《短歌行》相比,曹诗开头有“人生苦短”之叹,后段有“忧从中来,不可断绝”之悲,唯有中间所引“鹿鸣”四句显得欢乐舒畅,可见《诗经》的作者对人生的领悟还没有曹操那么深刻。
也许因为这是一首宴飨之乐,不容许杂以一点哀音吧。
诗之首章写热烈欢快的音乐声中有人“承筐是将”,献上竹筐所盛的礼物。
献礼的人,在乡间宴会上是主人自己,说见上文所引《礼记》;在朝廷宴会上则为宰夫,《礼记•燕义》云:
“设宾主饮酒之礼也,使宰夫为献。
”足可为证。
酒宴上献礼馈赠的古风,即使到了今天,在大宾馆的宴会上仍可见到。
然后主人又向嘉宾致辞:
“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也就是“承蒙诸位光临,示我以大道”一类的客气话。
主人若是君王的话,那这两句的意思则是表示愿意听取群臣的忠告。
诗之二章,则由主人(主要是君王)进一步表示祝辞,其大意则如《诗集传》所云:
“言嘉宾之德音甚明,足以示民使不偷薄,而君子所当则效。
”祝酒之际要说出这样的话的原因,分明是君主要求臣下做一个清正廉明的好官,以矫正偷薄的民风。
如此看来,这样的宴会不徒为乐而已,它也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
三章大部与首章重复,唯最后几句将欢乐气氛推向高潮。
末句“燕乐嘉宾之心”,则是卒章见志,将诗之主题深化。
也就是说这次宴会,“非止养其体、娱其外而已”,它不是一般的吃吃喝喝,满足口腹的需要,而是为了“安乐其心”,使得参与宴会的群臣心悦诚服,自觉地为君王的统治服务。
2.结合分析《诗经》比之手法的特征
比”,就是比喻,以彼物比此物。
一般说,用来作比的喻体事物总比被比的本体事物更加生动具体、鲜明浅近而为人们所知,便于人们联想和想象。
3.试分析《诗经》作者和曹操对人生的领悟有何不同
《鹿鸣》中的四句,描写宾主欢宴的情景,没有明确地说出“求才”二字
曹操用了典故来作比喻,这就是“婉而多讽”的表现方法。
求贤若渴的思想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
对贤才的期待和礼遇。
《湘夫人》
【译文】
湘夫人降落在北洲之上,
极目远眺啊使我惆怅。
树木轻摇啊秋风初凉,
洞庭起波啊树叶落降。
踩着白薠啊纵目四望,
与佳人相约啊在今天晚上。
鸟儿为什么聚集在水草之处?
鱼网为什么挂结在树梢之上?
沅水芷草绿啊澧水兰花香,
思念湘夫人啊却不敢明讲。
神思恍惚啊望着远方,
只见江水啊缓缓流淌。
麋鹿为什么在庭院里觅食?
蛟龙为什么在水边游荡?
清晨我打马在江畔奔驰,
傍晚我渡到江水西旁。
我听说湘夫人啊在召唤着我,
我将驾车啊与她同往。
我要把房屋啊建筑在水中央,
还要把荷叶啊盖在屋顶上。
荪草装点墙壁啊紫贝铺砌庭坛。
四壁撒满香椒啊用来装饰厅堂。
桂木作栋梁啊木兰为桁椽,
辛夷装门楣啊白芷饰卧房。
编织薜荔啊做成帷幕,
析开蕙草做的幔帐也已支张。
用白玉啊做成镇席,
各处陈设石兰啊一片芳香。
在荷屋上覆盖芷草,
用杜衡缠绕四方。
汇集各种花草啊布满庭院,
建造芬芳馥郁的门廊。
九嶷山的众神都来欢迎湘夫人,
他们簇簇拥拥的像云一样。
我把那衣袖抛到江中去,
我把那单衣扔到澧水旁。
我在小洲上啊采摘着杜若,
将用来馈赠给远方的姑娘。
美好的时光啊不可多得,
我姑且悠闲自得地徘徊游逛。
【课后题】
分析抒情手法:
《湘夫人》是一首很有特色的爱情诗.以景现情,寓情于景,可以说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色.《湘夫人》的景物描写十分成功.它不是为写景而写景,而是与主人公的心理活动相映衬,即情感的流动与外在形式同步.借秋景来渲染、扩散和深化这相约未见的愁情.主人公不见心爱的佳人到来,白极想会见至没有会见,中间的心理落差非常之大,有一种沉重的失落感.主人公的情绪体验染上了某种色彩,于是构成一种审美心境.这时,在湘君的眼中,尽是令人黯然神伤的凄凉景色:
秋风瑟瑟,似乎凉意渗透心间;落叶纷纷,犹如一颗沉重的心渐渐下沉;微波荡漾,犹若“心波”起伏.湘君面对这烟波浩渺的洞庭湖,心事茫然,愁绪四溢.情与景,水乳交融,把读者带入一个美妙的意境.
《召公谏厉王弭谤》
【译文】
周厉王暴虐,百姓纷纷指责他。
召穆公对厉王说:
"老百姓忍受不了暴政了!
"厉王听了勃然大怒,找到卫国的巫师,让卫国的巫师去监视批评国王的人,按照卫国的巫师的报告,就杀掉批评国王的人。
国人不敢说话,路上相见,以目示意。
周厉王颇为得意,对召穆公说:
"我能消除指责的言论,他们再也不敢吭声了!
"
召公回答说:
"你这样做是堵住人们的嘴。
阻塞老百姓的嘴,好比阻塞河水。
河流如果堵塞后一旦再决堤,伤人一定很多,人民也是这样。
因此治水的人疏通河道使它畅通,治民者只能开导他们而让人畅所欲言。
所以君王处理政事,让三公九卿以至各级官吏进献讽喻诗,乐师进献民间乐曲,史官进献有借鉴意义的史籍,少师诵读箴言,盲人吟咏诗篇,有眸子而看不见的盲人诵读讽谏之言,掌管营建事务的百工纷纷进谏,平民则将自己的意见转达给君王,近侍之臣尽规劝之责,君王的同宗都能补其过失,察其是非,乐师和史官以歌曲、史籍加以谆谆教导,元老们再进一步修饰整理,然后由君王斟酌取舍,付之实施,这样,国家的政事得以实行而不违背道理。
老百姓有口,就像大地有高山河流一样,社会的物资财富全靠它出产;又像高原和低地都有平坦肥沃的良田一样,人类的衣食物品全靠它产生。
人们用嘴巴发表议论,政事的成败得失就能表露出来。
人们以为好的就尽力实行,以为失误的就设法预防,这是增加衣食财富的途径啊。
人们心中所想的通过嘴巴表达,他们考虑成熟以后,就自然流露出来,怎么可以堵呢?
如果硬是堵住老百姓的嘴,那赞许的人还能有几个呢?
"
周厉王不听,在这种情况下老百姓再也不敢公开发表言论指斥他。
过了三年,人们终于把这个暴君放逐到彘地去了。
【课后题】:
1.从“谤”字分析中国远古原始民主制度及其在封建王权时代的衰落。
2.如何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认知功能
从诗歌的内容中了解诗歌中所涉及的古代的制度及文化。
3.试分析厉王这个人物形象
用“怒”“监”“杀”三个动词写出厉王的残忍、暴虐,用“怒”“喜”写出了厉王的愚蠢。
昏庸残暴,个性鲜明。
《论语》十则
孔子说:
“学了之后按照一定的时间去温习它,不也很愉快吗?
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
别人不理解我而我也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子贡说:
“贫穷却不巴结奉承,有钱却不骄傲自大,怎么样?
”孔子说:
“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纵有钱却谦虚有礼哩。
”子贡说:
“《诗经》上说:
‘要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先开料,再糙锉,细刻,然后磨光。
’那就是这样的意思吧?
”孔子道:
“赐呀,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告诉你一件,你能有所发挥,举一反三了。
”
孔子说:
“我十五岁就立志学习,三十岁就能够独立做事情,四十岁不糊涂,五十岁就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时能听取不同意见,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却又不越过规矩。
”
孔子说:
“君子团结而不勾结,小人勾结而不团结。
”
子夏问道:
“‘美的笑容,酒涡微动;美的眼睛,黑白传神;洁白纸上,灿烂颜色。
’这是什么意思?
”孔子说:
先有白底子,而后才绘画。
”子夏说:
“那么礼在后吗?
”孔子说:
“启发我的是你呀呀,这样才可以与你讲诗了。
”
孔子说:
“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的。
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又怎么能叫君子呢?
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背离仁德的,就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必须按照仁德办事,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去办事的。
”
孔子说:
性情过于直率就显得粗鲁,礼仪过于恭敬就显得虚浮,恰当的性情与礼仪,才是成熟的人该有的样子。
孔子说:
“以道为志向,以德为根据,以仁为凭藉,活动于(礼、乐等)六艺的范围之中。
”
曾子说:
"士不可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肩负重任,路途遥远。
以实行仁道为已任,不是很重大吗?
直到死才能罢休,不是很遥远吗?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个人陪孔子坐着。
孔子说:
“不要认为我比你们年纪大一点,就不敢在我面前随便说话,你们平时总在说:
‘没有人知道我呀!
’如果有人知道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办呢?
”子路赶忙回答:
“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常受外国军队的侵犯,加上内部又有饥荒,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功夫,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孔子又问:
“冉求,你怎么样?
”冉求回答说:
“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国家,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
至于修明礼乐,那就只得另请高明了。
”孔子又问:
“公西赤,你怎么样?
”公西赤回答说:
“我不敢说能够做到,只是愿意学习。
在宗庙祭祀的工作中,或者在同别国的会盟中,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赞礼人。
”孔子又问:
“曾点,你怎么样?
”这时曾点弹瑟的声音逐渐慢了,接着铿地一声,放下瑟直起身子回答说:
“我和他们三位的才能不一样呀!
”孔子说:
“那有什么关系呢?
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曾点说:
“暮春时节,春天的衣服已经上身了。
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青少年,到沂河里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儿回来。
”孔子长叹一声说:
“我是赞成曾点的想法呀!
”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个人都出去了,曾皙走在最后。
曾皙问:
“他们三位的话怎么样?
”孔子说:
“也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曾皙说:
“您为什么笑仲由呢?
”孔子说:
“治理国家要讲礼让,可是他说话一点也不谦让,所以我笑他。
难道冉求所讲的就不是国家吗?
哪里见得纵横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就不是国家呢?
公西赤所讲的不是国家吗?
有自己的宗庙,有同别国的盟会,不是诸侯国家又是什么呢?
如果公西赤只能为诸侯做小事,那谁能为诸侯做大事呢?
”
【课后题】
1.就第二则、第四则、第九则中的观点,结合现实,选一个讨论
2.结合第十则,谈谈论语的叙述技巧
以简驭繁,曲尽其妙——《论语》的叙事艺术。
《论语》是语录体,不以叙事见长,而以记言为主。
但书中有时在记载人物语言的时候,也略及言语的前因后果,交代语境。
这些篇章叙事的意味都很浓厚,可以看作是简短的叙事短文。
其实除了独白式的纯粹记言以外,人物对话都可以作叙事文来读,因为它告诉读者的主要是事情,人物言语也是事件的一部分。
《论语》的叙事艺术主要有以下三点:
精审剪裁,繁简得宜;刻画细节,以小见大;曲折情节,引人入胜。
《论语》的叙事,往往三言两语就能勾勒出事件发展的曲折线索,不肆铺排。
每著一字,绝不徒费;凡所言语,皆可称奇。
《赏刑》
【译文】
圣人治理国家的办法,统一奖赏,统一刑罚,统一教化。
实施统一奖赏,那么军队就会无敌于天下;实行统一的刑罚,那么君主的命令就能实行;实行了统一教化,那么民众就会听从君主的役使。
公正高明的奖赏并不浪费财物,严明的刑罚不杀人,修明教育不改变风俗,而民众却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国家也没有特殊的风俗。
公正高明的奖赏到了一定程度就可以不用奖赏,严明的刑法到一定时候就可以不用刑罚,修明教育到了一定程度就可以不用教化。
所说的统一奖赏,就是指利益、俸禄、官职、爵位都专一根据在战争中的功绩赐给,没有其它不同的恩惠。
因此聪慧、愚昧、富贵、低贱、勇敢、胆怯、贤德、不贤德的,都全部用尽自己的智慧、竭尽自己的全部力量,出生入死而替君主卖命。
天下的英雄豪杰像流水一样追随君主,所以军队就天下无敌而政令得以在天下贯彻实行。
有一万辆兵车的国家没有谁敢在野外同他的军队对抗,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不敢守卫城镇。
拥有一万辆兵车的国家如果有在原野中同它对抗的军队,只要战争打起来就会让他全军覆没;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小国如果防守城池,只要他一进攻就会登上他的城池。
打仗就一定消灭别人的军队,进攻就一定占领别人的城池,那么所有的城池便都能占领它,天下所有的诸侯都能来朝贡,即使对立功的军队多加奖赏,财务怎么会浪费不足呢?
从前商汤在赞茅建立国家,周文王在岐山下的周原建立国家,方圆也只有百里。
商汤与夏桀在鸣条的原野上开战,周武王与商纣王在牧野地区交战,他们都大败夏桀和商纣王的强大军队,最后商汤和周武王都划分土地,分封诸侯,凡是坚守阵地的士兵,回到家乡后都按社里登记入册的人口拥有土地,战车放在那里不再乘坐,将马放到华山的南坡,将牛放到弘农一带的地里,一直到老死也不收回来。
这就是商汤和周武王的奖赏啊。
因此说:
赞茅、岐周的粮食,如果用来奖赏天下的人,每个人还得不到一升;如果用赞茅、岐周的钱奖赏天下的人,每个人还不能得到一文钱。
所以说:
本来只拥有方圆百里土地的君主,却封自己的大臣为诸侯,这些诸侯的封地也比他们原来的国土大;对临阵的士兵,回到家乡后都拥有里社按书册登记人口分得的土地;他们的奖赏所涉及的对象,甚至放宽到了牛和马,为什么呢?
是因为他们善于使用天下的财物,用来奖赏天下的民众。
所以说:
公正高明的奖赏并不浪费财物。
商汤、周武王已经攻破了夏桀、商纣王,国内没有什么祸害,天下十分安定。
他们修建了五种仓库,收藏起来各种兵器,停止了征战之事,实行文化品德教育。
将兵器倒着放好,不再征伐打仗,大臣们都穿着朝服,将朝笏插在腰间,创制了音乐,用来彰明自己的功德。
正当这个时候,奖赏和利禄都不实行,可是民众却很有规矩。
所以说:
公正明确的奖赏达到了一定程度,就可以不用奖赏了。
所说的统一刑罚是指使用刑罚没有等级,从卿相、将军、一直到大夫和平民百姓,有不听从君主命令的,违反国家法令的。
违反国家禁令,破坏君主制定的法律的,可以处以死罪,不赦免。
从前立过战功,但后来有触犯刑罚的事发生,也不因此而减轻刑罚。
从前做过好事,又在后来犯过错误,也不因此而破坏法令。
就是那些忠臣、孝子犯了罪也一定根据他们罪过的大小来判断。
执行法令的官吏,担任现职的官吏有不实行君主法令的,也犯了死罪,决不赦免。
而且刑罚株及到了他们的父、母、妻子的身上。
官吏四周的人,知道他们的罪过,并能向君主揭发检举他们罪行的人,自己不仅能免受刑罚的处分,而且不分富贵贫穷,都能继承那位官吏的官爵、土地和俸禄。
所以说:
加重刑罚,株连他们的父、母、妻子,那么民众就不敢以身试法,也就等于没有刑罚了。
古代帝王制定的法令,有将人处死的,有砍断犯人的脚的,有在犯人脸上刺字再涂上墨的,这不是追求伤害民众,而是要用来禁止奸邪阻止犯罪。
因此禁止奸邪阻止犯罪,没有什么办法能比得上使用重刑。
刑罚重就一定能捕获犯人,那么民众就不敢以身试法了,所以国家就等于没有受刑罚处治的民众。
国家没有受刑罚处治的民众,因此说严明的刑罚不是为了杀人。
晋文公想要严明刑罚使百姓亲近服从他,于是招集所有的卿相、大夫一块待千宫、颠颉来晚了,执法官请示晋文公定他的罪,晋文公说:
“对他用刑吧。
”执法官于是砍断了颠颉的脊梁骨来示众。
晋国的将士、民众议论起这件事都很惧怕,相互说:
“颠颉是国君宠爱的大臣,触犯了刑律都腰斩来示众,何况对于我们了。
”后来,晋文公发兵进攻曹国及卫国的五鹿,回军时又推翻了郑国的矮墙,命令卫国的田垄一律改东西方向,用来方便自己国家的兵车通过。
晋国一位三军将领和士兵,如下令停止前进,他们就像被砍断了肢一样站立,命令他们进攻,走路像流水一样迅速。
三军的将领和士兵没有谁敢于违反禁令。
因此晋文公一借用颠颉犯轻罪而处以重刑腰斩的办法,晋国就得到了治理。
过去周公旦杀了管叔,流放了霍叔,说:
“他们是犯了法令的人。
”天下的人都说:
“亲兄弟犯了罪过都执行法律,更何况我们这些疏远的人了?
”从此天下人都知道周公将刑罚用在了朝廷内,国境内的秩序得到治理。
因此说:
“公正严明的刑罚用到一定程度,等于没有刑罚。
”
所说的统一教化,是指那些见闻广博,聪慧而富有辩才的人,所谓的诚实廉洁、精通礼制音乐、有道德修养、结成朋党、保举信誉、颠倒黑白的人,不能因为这个而富贵,不能因这个本事而评论法令刑罚,不能因为这个独自创立私人的学说,并用私人学说向君主陈述自己的思想。
对那些顽固不化的要摧垮他,对那些锋芒毕露的要挫败他。
即使所谓的圣明睿智、花言巧语、阿谀奉承、忠厚纯朴的人,也不能凭借不是在战场上立功而欺骗君主得到好处。
如果这样,那些富贵的家族门第,也只能在战场上立功受赏罢了。
只有那些能打仗的人,才能踏进富贵的大门。
那些骄横跋扈的人,就会受到一定刑法的惩处而不能得到赦免。
这样,那些父亲伯叔、兄弟、相知相识的朋友、男女亲家,志同道合的人,都说:
“我们务必要加倍努力的地方不过在战场上罢了。
”因此,那些正当年富力强的人都一定努力作战,年老体弱的人努力从事防守,那些死在战场的人不后悔,活着的人互相鼓励,这就是我说的统一教化。
民众中想要得到富贵的,都是到死后盖上棺材才停止,可富贵的门一定都是面向当兵的,所以民众听说要打仗便互相庆贺。
民众起居饮食时所唱的歌谣,全是打仗的事。
这就是臣所说的严明教育到一定程度等于没有教化。
这些就是我所说的奖赏、刑罚、教化三件事。
圣明的人不能通晓一切,而是明白万事万物的要领。
因此他统治国家,抓住要领而达到通晓一切,所以只实行这三种教育就能取得很多功绩。
圣明的人治理国家,容易明白却很难实行。
所以圣人不用称赞,平凡的君主不一定要废掉;杀人不算残暴,奖赏人不算仁爱,这是因为国家法律严明公正。
圣明的人凭功绩授官职赐给爵位,因此贤德的人不用担忧,圣人不宽恕别人的错误,不赦免罪犯的刑罚,因此那些邪恶的事无法发生。
可见,圣明的人治理国家,只是考虑统一奖赏、统一刑罚,统一教化而已。
【课后题】:
1.通假字
2.体现了法家哪些法律思想?
对历代封建统治者的影响?
(注意影响的积极和消极)
《商君书》侧重记载了法家革新变法、重农重战、重刑少赏、排斥儒术等言论,主要反映了法家的政治思想。
革新变法思想,这是法家思想的精髓。
重刑少赏的思想。
重本抑末,反对儒术。
主张要统一刑罚。
重农重战思想。
影响:
法布于众。
要严格依法办事,维护其权威性。
刑无等级。
保持法律稳定。
加剧了残暴统治,人们如同生活在恐怖的大监狱里。
败坏了社会风气,使道德上的实用主义、市侩主义流行。
发达了中国消极的“官场文化”。
狭隘的社会目标,为统治阶级服务,与人民利益格格不入。
实行愚民政策,践踏了人民的基本权利。
3.对“刑无等级”看法。
“刑无等级”这个口号是中国封建社会初期的法学家商鞅提出的。
主张包含两点基本含义:
(1)“刑无等级”的对象包括了封建社会中除国君以外的全体臣民。
(2)它包含着除国君外全体臣民在“王令”、“国禁”即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思想。
我们有这样两点理解:
第一、商鞅的“刑无等级”虽然含有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围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但决不同于近代意义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第二、商鞅的“刑无等级”在封建专制制度下虽是一个进步的口号,却只是一个理想化的口号。
秦汉文学
李斯《谏逐客书》(答案并不确定)
1、《谏逐客书》中李斯抓住秦王需求的是哪一句话?
答:
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雠,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2、举例说明本文是如何运用归纳论证、类比论证、对比论证方法的。
答:
归纳论证:
第一段列举秦国历史上的四位君主的纳客成就事业的事迹,最后得出“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
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
”
类比论证:
从“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到“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最后说明“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
对比论证:
秦国历史上四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