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意见.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617375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9.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意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意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意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意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意见.docx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意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意见.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意见.docx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意见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意见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提高新时代心理育人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根据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和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十二部门印发的《健康中国行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方案(20XX~20XX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和省教育厅《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等文件要求,现就加强我市新时代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贯彻落实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坚持育心、育德与育才相结合,坚持发展、预防与干预相结合,坚持专门课程、学科XX与主题活动相结合,坚持学校主导、家庭协同与社会支持相结合。

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突出问题导向,加强人文关怀,完善政策机制,补齐短板弱项,建构高品质、有特色、可持续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

培养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心态,提升学生调控情绪、应对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为学生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奠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XX人。

二、主要任务

(一)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质量

1.开足开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发挥课堂教学和班团队会主渠道作用,统筹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开展生命教育、挫折教育等心理健康教育,确保所有班级每两周不少于1课时,并纳入教学计划和课表,防止学科化倾向和医学化倾向。

确保每学期至少开展1次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专题班团队会。

成立市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切实加强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指导与研究。

设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基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精品课程资源的培育、遴选和推广。

2.发挥五育融合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

坚持学科融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加强作业管理,改进考试方法,充分挖掘课程教材蕴含的心理要素,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思维、情感、态度、意志等心理要素的同步发展。

严格落实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和美育课的刚性要求,积极推广中华传统体育项目,广泛开展普及性体育运动和丰富的艺术实践活动。

结合各学段特点系统加强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视生命的心理品质,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创新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路径。

探索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与班主任工作、班团队活动、校园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有效融合机制,充分利用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多途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通过开展心理讲座、心理健康教育课、同伴互助、团体辅导等活动,打造心理健康教育品牌,帮助学生掌握简便有效、容易操作的心理调适方法。

义务教育阶段要充分利用课后服务时间,通过游戏辅导、心理情景剧、团体辅导等形式,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充分利用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劳动实践教育基地、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等校外资源,开展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研学、心理素质拓展和心理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

4.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研究能力。

各地各校要进一步发挥教科研引领功能,聚焦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实问题,开展有针对性、实效性的研究工作。

各地各校要设立心理健康教育专项课题、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不断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研究水平。

要进一步完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科研制度,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心理健康教育研训、优质课比赛、基本功大赛、活动设计、论文评选等活动。

各地要设立或依托相关专业机构,组织区域内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测评工作,每年面向小学高年级、初中、高中、中职学校至少开展一次学生心理健康测评,指导学校科学运用测评结果,建立“一生一策”的心理档案。

(二)完善心理关爱与帮扶机制

5.建立谈心谈话制度。

各校要建立全员导师制,开学前后,与每位学生进行一次“面对面”“一对一”的谈心谈话,对尚未返校的学生可采取电话或网络方式进行。

要全面实行“倾听1刻钟”行动计划,让每个学生每天与同学、班主任、任课教师或家人有效沟通交流15分钟。

要结合自我报告、日常观察、无锡市智慧教育云平台专业心理评估等方式,有效掌握困扰学生的具体压力源和情绪行为问题,了解学生家庭情况、思想动态和心理状况,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研判、心理疏导、日常帮扶和档案建立工作。

6.建立分类指导制度。

各校要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对全体学生提供分类心理服务。

针对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关系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遇到的心理失衡问题,建立“一人一档、一人一策、一人一帮”工作台账,主动采取举措,避免因压力无法缓解而造成心理危机。

要重点关注学习、经济等困难以及情感、家庭等变故的学生,对出现言行异常等情况的学生,要及时与监护人联系,必要时尽快送医就诊。

针对出现严重心理问题的个别学生,提供专业心理干预、转介和支持服务。

为入学新生、毕业班学生提供全方位支持,做好入学适应和积极备考工作。

7.完善辅导服务制度。

统筹全市中小学生心理辅导资源,组建高水平的中小学生心理辅导服务团队和突发事件的心理专家团队。

向师生家长宣传无锡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热线,提高对服务热线的知晓率和认可度。

各地各校要健全心理辅导值班、预约、面谈等制度,利用电话、网络等媒介,满足学生咨询与求助需求。

发挥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心理社团等职能,积极开展同伴辅导和互助。

面向中小学生的心理辅导要遵守保密原则,恪守咨询伦理,及时梳理问题,保障信息安全。

8.构建心理预**机制。

各校要建立“班级、年级、学校”三级预**机制,班级预警由心理委员、班主任、任课教师共同负责,班主任要积极引导心理委员发挥好“信息采集器”作用,发现苗头情况迅速汇报,及时发现和帮助有需求的学生。

年级预警由年级组长负责,要指导班主任加强与学生谈心谈话、走访交流,做到观察敏锐、信息通畅,及时发现学生心理问题,协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做好工作。

学校预警由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负责,对于存在严重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及精神疾患的学生,学校应做好隐私保护,设立标准化处置流程,及时将有关情况反馈给家长或亲属,并转介到专业的医疗机构和心理援助机构,联合家庭、社区及医疗机构将各项流程措施落实到位。

各地各校要谨慎使用心理测试量表或其他测试手段,不得强迫学生接受心理测试。

(三)优化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9.落实心理健康教育人员配备。

在2025年,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为所有城区中小学校和乡镇中心学校配齐专职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还可根据办学规模和教育教学需要,增配一定数量的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对于办学规模较小的中小学校可根据教学和辅导等需要配备专职或兼职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具有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资格证或心理咨询师证,或由具有心理学等相关专业本科学历的其他教师转任,其主要职责是做好学生成长心理辅导和心理危机预防干预。

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每周除担任一定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包括自我认识与生涯规划教育、活动课程)外,还须从事6小时以上的个别咨询或团体心理辅导。

10.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

各地各校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全员培训,每年针对每位教职员工开展不低于10学时的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和团队拓展训练。

每年定期组织班主任开展不低于20学时、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开展不低于80学时的专业培训。

分期分批举办中小学一体化心理危机干预培训班。

举办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B证培训班,试点举办心理健康教育A证和督导师培训班,指导各地做好C证培训。

11.促进心理教师专业发展。

各地要择优配齐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指导各校开展心理教研活动,支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和骨干教师参加国家、省级培训。

要积极推动从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参加各级职称评聘、优质课比赛、基本功大赛。

学校要按有关规定计算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工作量并保障其相应待遇。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年度考核、职务晋升、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主要考察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情况和实际教育效果,摒弃唯论文、唯项目的倾向。

(四)实施“快乐成长阳光心灵”行动

12.开展“快乐安心6+1”心理关爱行动。

各校要实施“运动1小时”行动计划,学生每天参加阳光体育运动。

每学期初,上好1节心理健康教育“开学第一课”,帮助学生实现“心态转换”。

每学年,至少开展1次学生心理剧展演或电影赏析活动。

各校要组建至少1个“快乐成长”心理社团,开展朋辈教育,加强正面引导。

各校开通1条心理求助热线,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和成长中的问题。

各校要形成1个心理健康教育特色。

到2025年,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录制1百条“小锡老师和你有约”微视频,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13.建设“快乐温心1+N”社会共育行动。

各地各校要依托青少年快乐成长指导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少年宫等资源,积极开展心理素质提升活动,为学生和家长提供心理疏导。

要发挥高校、科研机构、医疗机构、学术团体和市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等的专业优势和智库功能,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重大课题的协同攻关研究,完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支持系统。

鼓励和引导专家学者、医务人员、高校教师、具备相关资质的社会工作者、心理专业大学生等加入中小学心理健康志愿者团队,依法依规为学生开展科普宣传、心理支持、测查调研等志愿服务。

14.打造“快乐暖心1+1”家校协同行动。

各地各校要贯彻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XX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要把心理健康促进指导作为家长学校必修课,每学期针对家长开展不少于4课时的专题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活动,帮助家长提升、识别和应对子女心理问题和危机干预的意识与能力,指导家长对疑似有精神障碍的学生到医疗等专业机构寻求帮助。

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开展家庭教育进社区、线上家长学校等活动,提高家长科学育儿和建立积极关系的能力。

各校要完善家访制度,保护家庭隐私,每学期与每个家庭直接沟通联系1次以上,并将学生家庭情况、成长环境与经历等纳入心理普查之中。

三、保障措施

15.加强组织领导。

各地要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摆在突出位置,作为落实立德树人和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点任务,纳入本级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的重要议事日程。

强化党委领导,落实政府职责,凝聚相关部门力量,建立并完善定期调研与年度考核工作机制,每学期至少召开1次专题会研究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各地要成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心,负责区域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培训、研究等工作。

各校要成立校长负责的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德育、思政教育和文明校园创建工作体系,确保有计划、有队伍、有制度、有专用室场、有活动记录。

16.加强条件保障。

各地要积极争取同级财政支持,足额安排心理健康教育经费预算,按照生均不低于10元标准设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费,确保心理健康教育日常工作、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的经费需要。

到2022年末,所有城区中小学及乡镇中心学校要严格按照教育部《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指南》,全面建成标准化心理辅导室,并健全值班、预约、辅导、档案建设及移交等管理制度,确保每日开放时间不少于1小时,每学年接受属地教育主管部门的督查。

对办学规模较小的学校,各地要布局建设区域性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并予以保障。

17.加强督导评估。

按相关规定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评估认定工作,分批次推进各级心理健康特色示范学校建设工作,确保到2025年全市所有中小学校都建设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

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专项督导,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考核和文明校园创建的重要指标,纳入各地政府教育工作履职考评重要内容,纳入各中小学领导班子年度考核重要内容。

因心理问题引发的学生非正常死亡,所在学校必须向当地教育行政部门书面报告,并要在该事件发生后24小时内及时上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

18.加强宣传引导。

各地各校要打造学校心育标识,以好听好记、易于传播的名称、形象融入学校常规活动。

选树一批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总结推广区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典型经验,营造心理健康教育良好氛围。

结合每年“5·25”心理健康日、“10·10”世界精神卫生日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加强心理健康宣传教育。

强化新闻机构的社会责任,建立严格的内容审查制度,坚持正面宣传引导,规范心理危机事件的新闻报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