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丹东市至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
《辽宁省丹东市至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丹东市至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辽宁省丹东市至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辽宁省丹东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
A.烦躁(zào)亘古(gèng)懊悔(ào)诲人不倦(huì)
B.累赘(zhuì)震悚(shǒng)氛围(fēn)忧心忡忡(chōng)
C.契约(qì)愧怍(zuò)狂澜(lán)深恶痛疾(wù)
D.挑逗(tiǎo)洁问(jié)深霄(xiāo)气冲斗牛(dǒu)
2.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一条大船小心翼翼地缓慢地向对岸驶去。
“大船”是名词,“小心翼翼”“缓慢”都是形容词,“驶去”是动词。
B.我刚刚也寻了一遍,没有看见。
“我”是代词,“刚刚”是副词,“一遍”是数量词。
C.人生如登山,只要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人,才能到达顶峰。
修改:
将“只要”改为“只有”。
D.“桃花红”“写文章”“精神的宁静”“热烈而粗犷”,这四个短语分别是:
主谓短语、补充短语、偏正短语、并列短语。
3.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
A.《登飞来峰》《卖油翁》都是“唐宋八大家”的作品。
B.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C.《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D.《河中石兽》作者纪昀,字瑒人,清代学者、文学家。
4.选出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
A.《骆驼祥子》中祥子从农村来到北京后,最大的梦想就是拥有一辆自己的洋车。
B.《骆驼祥子》这部小说还描写了祥子周围的人物,如残忍霸道的车主刘四、大胆泼辣又有点变态的虎妞、离死亡只差一步的小福子、诈骗祥子的孙侦探等。
C.《海底两万里》作者儒勒·凡尔纳,法国著名的科幻和探险小说家,被誉为“科学时代的预言家”和“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D.“我”和尼摩船长在海底漫步时,由于不能用语言交流,所以我们就用约定的符号进行沟通。
5.选出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
①入唐以后,唐玄宗以自己的生日为“千秋节”,作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②百姓过生日、做寿的习俗也逐渐兴起
③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江南地区,人们已经流行在生日这天大吃一顿
④此后,历朝皇帝纷纷效仿
⑤中国人过生日的习俗兴起于魏晋,唐宋以后大盛
A.⑤③①④②B.①④③⑤②C.①③⑤④②D.⑤①③②④
6.有网友爆料,某电商CE0在一档访谈节目中称:
“一百年后,周杰伦肯定就是垃圾”。
之前,谢霆锋、五月天、TFBoys等也曾被诋毁。
针对流行音乐“被黑”现象,一次名为“音乐深呼吸”的语文与音乐“联谊”活动正在学校里开展。
下面是同学们在活动中发表的看法,其中观点不明确或理由不充分的一项是()
A.流行音乐有自身的局限性。
它只是应时走红的产品,有时代的局限性:
时过境迁则很难激发人们的共鸣,有受众的局限性。
因此,多数流行音乐无法成为经典。
B.流行音乐不乏感情真挚、格调清新的佳作。
内容上表达对生活、理想的感受,有强烈的感染力;旋律优美,易于传唱,能引起人们对流行歌曲的共鸣。
流行音乐是时代的需要。
C.流行音乐格调低下,使人颓废萎靡,影响人们的心理健康。
所以我们不应该听流行音乐。
D.流行音乐产品参差不齐,所以我们需要用辩证的观点看待流行音乐,同时也要不断提高音乐鉴别能力。
二、句子默写
7.古诗文填空。
(1)_____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
(《春夜洛城闻笛》)
(2)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
(《逢入京使》)
(3)____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
(《游山西村》)
(4)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________。
(《约客》)
(5)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____。
(《陋室铭》)
(6)杜甫《望岳》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王安石的“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诗歌鉴赏
8.古诗词赏析
绝句二首(其二)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选出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A.前两句作者描写了一幅绝美的山水画:
江水澄碧,鸟儿翎毛十分洁白:
山色青翠,花朵如火红艳艳。
B.第三句作者慨叹“今春又过”,时间不知不觉间又溜走了一年,辗转漂泊在外已年复年。
C.第四句作者情不自禁地发问:
什么时候能回归故里?
运用了反问的手法,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D.整首诗运用了反衬的手法,以前两句清丽明快的景致,反衬了作者思乡的愁苦、伤感之情。
四、对比阅读
文言文阅读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王长豫为人谨顺,事亲尽色养之孝,丞相见长豫辄喜,见敬豫辄嗔,长豫与丞相语,恒以慎密为端。
丞相还台,及行,未尝不送至车后。
恒与曹夫人并当箱箧。
长豫亡后丞相还台登车后哭至台门;曹夫人作簏,封而不忍开。
(注释)①丞相:
指王导,王导有六个儿子,长豫是长子,敬豫是次子,②根本,原则;③台:
此指尚书省,为中台,④曹夫人:
王导的妻于。
③并当:
收拾,整理,⑥作麗:
整理箱子,往精子里放衣物(原文有改动)
9.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蔓不枝蔓:
藤蔓
B.陶后鲜有闻鲜:
很少
C.丞相见长豫辄喜辄:
就
D.恒以慎密为端恒:
经常、常常
10.请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2)及行,未尝不送至车后
11.选出断句正确的一项
A.长豫亡/后丞相还台/登车后/哭至台门
B.长豫亡后/丞相还台登/车后哭至台门
C.长豫亡后/丞相还台/登车后/哭至台门
D.长豫亡/后丞相还台登/车后哭至台门
12.用选文中的词或句子,回答下列问题。
甲乙两文都能从修身做人方面给我们以启示(甲)文通过歌颂莲“_____________”;赞美了君子身处污浊环境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的高尚品质:
(乙)文告诉我们在日常行为中要像王长豫一样,除了“谨顺”之外,还应做到“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从一定程度上看,听音乐能让人更聪明,尤其是复杂的古典音乐,对大脑的各种功能会产生良性刺激。
首先,听音乐能增强空间分析能力,像安排某些复杂的事情,搞清楚他们之间的关联,解答谜题之类的活动,都需要我们的空间信息想象和处理能力,研究表明,进行空间分析的脑力活动和听古典音乐是相同的,所以,当我们欣赏古典音乐的时候,我们的大脑就在处理空间信息,大脑得到锻炼。
其次,听音乐能增强听觉处理能力,音乐家们的听觉能力比普通人强,这是因为音乐改善了大脑功能,普通人如果提高了这种能力,对考试、记住重要的信息、改善语言回忆能力都有很大帮助。
(材料二)当你清理成堆的邮件或填写讨厌的财务报表时,音乐会帮你。
因为听喜爱的音乐是种享受,这不仅仅让任务有趣,而且能帮你更快地完成任务.研究表明,在播放摇滚乐或古典音乐的情况下,个人识别图像、字母及数字的能力会更强,这在流水线工人的身上也有所体现,爱听音乐的工人更快乐、高效,更少失误。
因此,无论你喜爱哪种音乐,只要你听,就会使重复、枯燥、单调的任务更快完成。
(材料三)如果你正在学习如何驾驶汽车或编写程序,就要把音乐关了。
研究表明,音乐会减弱对复杂新知的认知及学习能力,因此,在学习新的复杂的知识或在处理新的复杂的事务时,需要更多的注意力与精力,请暂停音乐。
(原文有改动)
13.选出对以上三则材料的内容分析正确的一项
A.音乐可以对大脑的各种功能产生良性刺激,因此在处理新的复杂事务时,可以听音乐。
B.研究表明,只有在播放摇滚音乐的情况下,个人识别图像、字母及数字的能力会更强。
C.爱听音乐的工人,工作更快乐、高效,更少失误,这充分表明音乐能让人更聪明。
D.虽然音乐对大脑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并不是学习任何知识、处理任何事务时都需要播放音乐。
14.听音乐除了能增强空间分析能力,还能增强人的哪些能力?
课内记叙文阅读
①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往常他坐在蹬三轮车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
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色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上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我吃惊地说:
“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
②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③我忙去接。
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
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④我强笑说:
“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
⑤他只说:
“我不吃,”
⑥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
“我不是要钱。
”
⑦我也赶忙解释:
“我知道,我知道一一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
⑧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⑨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象他是怎么回家的。
⑩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
我问:
“老王怎么了?
好些没有?
”
⑪“早埋了。
”
⑫“呀,他什么时候……”
⑬“什么时候死的?
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
⑭他还讲老王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一一因为老王是回民,埋在什么沟里。
我也不懂,没多问。
⑮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究的鸣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琢磨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
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
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
都不是。
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
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15.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①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16.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老王送来的鸡蛋一定会有个数量,可作者为什么说多得数不完?
17.结合选文内容,简要说说“老王”身上最令你感动的一点是什么。
18.第①段中,作者为什么“总觉得心上不安”?
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加以分析。
课外记叙文阅读
红橘甜了
①放下电话细一思量,这已经是父亲第四次催我了。
父亲说,这场大雪过后,红橘更甜了,硬是甜得入了心呢!
说这话时,那声音挺富激情的,父亲的意思,要我快些回去,尝尝今年橘子的味道。
②父亲精心侍弄的那些红橘树,是十多年前我从外地弄回去的。
那一年我刚参加工作,为了表示孝心,我特地买了十几株红橘苗,回家同父亲一起栽下。
从此,父亲便精心侍弄那些树苗,似亲儿女般。
浇水,施肥,修枝,杀虫……那严肃劲,不亚于教育我们。
那些果树也很通人性,几年后便出落得挺拔而多姿。
我记得第一年开花时节,父亲在电话里像孩子见到第一场雪那般激动,父亲说,白花花的满树枝啊,香气跑了好几里呢!
当乡亲们夸奖橘花的香气时,父亲又像孩子受了老师表扬那般露出羞涩的神色,说,这树是我儿子从县城弄回来的优良品种呢!
③就这样,父亲怀着兴奋和渴盼的心情,等待着橘子的成熟。
那几个月,我们隔几天总接到父亲的电话。
橘子有指头大了呢!
橘子有乒乓球大了呢!
橘子有鸡蛋大了呢!
有些橘子有黄色了呢!
有几个橘子全部黄了呢!
父亲总是在说橘子!
④那一年,父亲将首先变黄的橘子采了下来,并打来电话,叫我快些回去尝尝!
时至年末,我们哪能抽出时间啊!
在苦苦等待后,父亲同母亲商定,第一批橘子一定要送来让我们尝尝,他们的理由很简单,树是儿子买的,也是儿子跟自己一同栽下的,儿子不吃第一个,谁吃?
在那一个飘着大雪的冬日的早晨,父亲从百里之外的故乡,带上十九个首先成熟的红橘,来到我的面前。
看着我们一家三口甜甜地吃着甜甜的红橘,父亲长长地出了口气,我们劝他,你老也快尝尝呀,父亲说,我早吃过了,一天好几个呢!
我的泪便涌上来,因为父亲出发后,母亲在电话里告诉我,父亲带来的第一批橘子是十九个,我强压泪水,挑了最大的剥开后,双手递到父亲面前。
父亲颤巍巍地接过橘子,拿一瓣放进嘴里,慢慢咀嚼。
我再次从父亲脸上看到了我参加工作第一天父亲送我时的表情……
⑤就这样,每年第一场大雪后,父亲便会来给我们送红橘。
然后,他将红橘分送给邻居,其余的便去市场上卖了,后来,妻子就说,爹怕是糊涂了吧,橘子现在几角钱一斤,来回的车费就要几十元,该买多少橘子呀!
再说了,红橘越来越没有市场了,味道越来越差了,哪能比得上如今的优良品种呀!
我没有正面回答,只是沉沉地回了一句话,父亲哪里是为了那几个橘子啊!
妻子思索一阵,说,也是,只要老人高兴,就由着他。
⑥父亲越来越老了,雪后的山路上,他再也不能健步如飞了,妻子说,年前我们干脆抽两天时间回去看看吧!
回去那天,父亲正坐在火塘边,望着树上的橘子发呆,看到我们,父亲一愣,随即便孩子般雀跃起来,我看见父亲眼中的泪水滚落下来,父亲抹一把泪,说,这屋里,烟太大了……
⑦次日,我邀了儿时的两个好友,决定将剩下的红橘弄到市场上去卖,父亲自然是十分高兴。
我将红橘分送给了我的故交,并嘱咐他们千万别告诉父亲。
我掏出一百元钱,换成了零钞,将其中的九十六元八角送到了父亲手上,异常高兴地对父亲说,今天碰到几个外地人,将果子抢购一空,价格比往年高出近一角钱呢!
⑧父亲脸上满是欣喜的神色,说,太好了,明年,我要更细心地照顾它们!
我别过脸去,说,这屋里,烟太大了……
(原文有改动)
19.阅读②一④段,把下列情节补充完整。
父亲A______→父亲B_____→父亲给“我”送橘
20.细细品味第③段结尾的划线句,父亲为什么“总是在说橘子”?
说说你的理解。
21.第⑥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有什么作用?
22.选文题目是“红橘甜了”,请结合小说内容,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文中何处让人感觉到了“甜”(答出两点即可)。
23.父子二人各说了一次假话。
请结合具体内容,说说他们的目的分别是什么?
(1)父亲:
我早吃过了,一天好几个呢!
(2)儿子:
今天碰到几个外地人,将果子抢购一空,价格比往年高出近一角钱呢!
六、作文
24.烈日炎炎,小明和同学们刚刚在操场上完成长跑测试。
请根据你的实际生活体验,同时发挥适当的想象,抓住动作和神态的细节,描绘一下小明当时的样子。
不用写标题,不超过150字。
25.一学期的校园生活又结束了,同学们即将迎来盼望已久的暑假。
为了使同学们更加充分地利用好假期,过得既快乐又充实,学校打算开展一些相关的活动。
对此,你有什么好的建议,请给你所在学校的V校长写一封信,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不用写标题,注意书信的格式,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详解】
A.亘古(gèn);
B.震悚(sǒng);
D.“洁问”改为“诘问”;
故选C。
2.D
【解析】
【详解】
D.错误。
“桃花红”“写文章”“精神的宁静”“热烈而粗犷”,这四个短语分别是:
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偏正短语、并列短语。
故选D。
3.D
【解析】
【详解】
D项错误。
纪昀,字晓岚。
清代政治家、文学家。
故选D。
4.B
【解析】
【详解】
B.错误。
小福子最后死了。
故选B。
5.A
【解析】
【详解】
要求学生仔细阅读五个句子,分析其内在的逻辑关系。
结合“兴起于魏晋,唐宋以后大盛”“唐”“魏晋南北朝”等词语分析。
采用时间顺序排序即可。
⑤句是总领句。
然后结合时间顺序分析。
“魏晋南北朝”早于“唐”。
故③承接⑤。
①句承接③。
④历朝皇帝纷纷效仿“①唐玄宗以自己的生日为‘千秋节’,作为国家法定节假日”,②句是结尾句。
排序为:
⑤③①④②。
故选A。
6.C
【解析】
【详解】
C.“流行音乐格调低下”错误。
并不是所有的流行音乐都格调低下。
7.此夜曲中闻折柳凭君传语报平安山重水复疑无路闲敲棋子落灯花无案牍之劳形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解析】
【详解】
传统的记忆型默写题,要求学生直接默写出指定的文句,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日常加强背诵识记,尤其是不仅能背诵,还要能默写。
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能够背诵全文(诗),选择符合语境要求的句子。
“柳”“疑”“敲”“案牍”“凌”“览”是此题中的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字形。
名句的默写,要想得满分,关键在于平时强化记忆,做到“三不”:
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
8.C
【解析】
【详解】
C.“运用了反问的手法”错误。
应为“疑问”。
故选C。
9.A
10.
(1)对于莲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2)等到丞相要走,长豫“每次都要”送他到车后。
11.C
12.出淤泥而不染孝
【解析】
9.A.错误。
“不蔓不枝”的“蔓”解释为:
动词,生藤蔓。
故选A。
10.要求学生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反问句等。
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义为辅。
重点字词:
“爱”,爱好;“及”,等到。
11.要求学生断句前,先要通读全文理清文段思路,尤其是把握文章中涉及的人物及关系。
也可借助文段的一些特征巧妙断句,比如借助虚词,借助句式,借助对话词“曰”、“云”等,根据句子的结构成分等,读出含义,然后断句。
翻译为:
长豫死后,王导到尚书省去,上车后,一路哭到官署门口。
故可断句为:
长豫亡后/丞相还台/登车后/哭至台门。
故选C。
12.要求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结合文本内容填空即可。
第一空结合“赞美了君子身处污浊环境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的高尚品质”可得出:
出淤泥而不染;第二空结合“王长豫为人谨顺,事亲尽色养之孝”的意思“王长豫为人谨慎和顺,侍奉父母神色愉悦,克尽孝道。
”得出:
除了“谨顺”之外,还应做到“孝”。
【点睛】
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
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
首先,在草稿上把关键的字词的意思解释出来(直译);然后,将句子的大致意思写出来(意译)。
二是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倒装句)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一样,翻译时要作适当的调整。
参考译文:
(甲)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
晋代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
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人大多喜爱牡丹。
我唯独喜爱莲花从积存的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
(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生蔓,也不长枝。
香气传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竖立在水中。
(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莲),而不可轻易地玩弄它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唉!
对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对于莲花的喜爱,和我一样的还有谁?
(对于)牡丹的喜爱,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乙)王长豫为人谨慎和顺,侍奉父母神色愉悦,克尽孝道。
丞相王导看见长豫就高兴,看见敬豫就生气。
长豫和王导谈话,总是以谨慎细密为本。
王导要去尚书省,临走,长豫总是送他上车。
长豫常常替母亲曹夫人收拾箱笼衣物。
长豫死后,王导到尚书省去,上车后,一路哭到官署门口;曹夫人收拾箱笼,一直把长豫收拾过的封好,不忍心再打开。
13.D
14.听觉处理能力,(个人)识别图像、字母及数字的能力(该题不要求抄写原文,找对地方,表述基本正确即可。
)
【解析】
13.A.错误。
“音乐可以对大脑的各种功能产生良性刺激,因此在处理新的复杂事务时,可以听音乐。
”与“研究表明,音乐会减弱对复杂新知的认知及学习能力,因此,在学习新的复杂的知识或在处理新的复杂的事务时,需要更多的注意力与精力,请暂停音乐。
”不相符;
B.错误“研究表明,只有在播放摇滚音乐的情况下,个人识别图像、字母及数字的能力会更强。
”与“研究表明,在播放摇滚乐或古典音乐的情况下,个人识别图像、字母及数字的能力会更强”不相符;
C.错误。
“爱听音乐的工人,工作更快乐、高效,更少失误,这充分表明音乐能让人更聪明。
”与“爱听音乐的工人更快乐、高效,更少失误。
因此,无论你喜爱哪种音乐,只要你听,就会使重复、枯燥、单调的任务更快完成。
”不相符。
故选D。
14.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文本,根据文本内容概括即可。
结合“其次,听音乐能增强听觉处理能力,音乐家们的听觉能力比普通人强,这是因为音乐改善了大脑功能,普通人如果提高了这种能力,对考试、记住重要的信息、改善语言回忆能力都有很大帮助。
”得出:
听觉处理能力;结合“在播放摇滚乐或古典音乐的情况下,个人识别图像、字母及数字的能力会更强”得出:
识别图像、字母及数字的能力。
15.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老王已病入膏肓,甚至有些恐怖,不久将离开人世。
16.鸡蛋包含着老王对作者一家深深的谢意,这种情感是无法用数量衡量的。
作者感受到的是老王的情谊,而不会在意鸡蛋的数量。
17.老实厚道或知恩图报。
18.示例:
老王抱病上门送礼表达最深的谢意,作者却没有领会老王的用意,反而拿钱回赠老王,这样做等于“侮辱”了老王的心意,作者感到对不住老王的情义,所以感到愧怍。
【解析】
15.要求学生掌握常用的修辞方法及作用。
结合语境首先写出修辞方法,然后写出表达效果和体现的情感。
结合划线句分析。
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
把“老王”比喻成“僵尸”。
运用“生动形象的写出……,表达了……情感”的模式,写出表达效果即可。
16.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文本,结合文本主旨分析。
本文通过对平凡人物老王的描写老王虽然穷苦卑微,但是精神上没有受到任何污染,他一本做人的道德良心,是极其纯朴的好人。
“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
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
”体现了他的善良,令“我”非常感动,这份真情是无法用数目来衡量的。
17.要求学生结合文本内容概括即可。
结合“我忙去接。
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
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得出:
老实厚道;结合“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
‘我不是要钱。
’”得出:
知恩图报。
18.要求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结合“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
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
”得出:
作者却没有领会老王的用意,反而拿钱回赠老王,这样做等于“侮辱”了老王的心意,作者感到对不住老王的情义,所以感到愧怍;结合“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
我问:
‘老王怎么了?
好些没有?
’”得出:
老王的生活很不幸,作者觉得对他的关心还不够,所以感到内心不安。
19.A(精心)侍弄红橘B盼橘成熟(不要求用词和原文一样,意思对即可)
20.橘子寄托着父亲对儿子的爱,见到橘子就想到儿子父亲借橘子委婉地表达出对儿子的思念。
21.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父亲思念儿子,盼儿子回来的苦闷以及看到我们回去后的惊讶、欣喜之情。
22.
(1)红橘树结出的橘子很甜。
(2)父亲为培养儿子成材而感到欣慰、满足。
(3)父亲从儿子买橘苗、卖橘子等做法中体会到儿子的孝心。
23.
(1)父亲说自己“吃过了”,是希望“我”全家把第一次成熟的橘子都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