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油的问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614307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2.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用油的问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食用油的问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食用油的问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食用油的问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食用油的问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食用油的问题.docx

《食用油的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用油的问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食用油的问题.docx

食用油的问题

今天我们一起对食用油非常关心的问题,列出一个主题来.

再简单地介绍一下,然后就大家的疑问一起共同来探讨!

主要的题目有:

食用油的分类,

食用油中的营养成分,

脂肪酸,

六大营养素,

关于脂肪和脂肪酸的营养摄入,

关于压榨和浸出,

关于转基因,

关于维生素A强化的食用油等等----

整理时间有限,也有参照网络论坛精华帖子,有不足之处望大家谅解。

一、食用油的分类

分为三类:

动物油

植物油

微生物油脂

动物油如:

猪油,牛油、羊油、鸡油、鱼油等

植物油如:

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玉米油、葵花籽油、棕榈油、茶籽油、橄榄油、米糠油、芝麻油、红花籽油、亚麻籽油等。

这此植物油在中国市场上均有产品在超市内销售。

微生物油脂:

是由微生物产生的,目前没有直接用作烹调油。

但在保健食品和食品中有用作原料,如在婴儿奶粉中加入的AA,和DHA,就有来源于微生物油脂的。

要提一下的是调和油,目前市上的调和油产品是由多种植物油调和而成的产品,不同厂家生产的调和油用的原料也有差别。

二、食用油中的营养成分

  食用油中的主要营养成分是甘油三酯(脂肪),维生素E,植物甾醇。

特别是精炼后的的食用油,其主要的营养成分就是以上三种。

  而脂肪(甘油三酯)约占食用油的99%以上,甘油三酯是由甘油(约10%)和脂肪酸(约90)组成的。

所以关注食用油的营养就要关注脂肪和脂肪酸的营养。

  脂肪酸的种类很多,不同品种的植物油其脂肪酸的含量是不一样的,所以也就决定了不同品种的植物油其营养不一样。

  维生素E是生育酚和生育三烯酚的总和。

在植物油中含量很高,以小麦胚芽油中的维生素E含量高,其次是玉米油和大豆油。

其它常见的植物油维生素E的含量比以上三种植物油来说要低很多。

维生素E的对人体的主要功能是抗衰老。

  植物甾醇(又叫植物固醇),是和胆固醇结构相似的一类化合物。

因为植物甾醇进入人体内后,可以与胆固醇竞争,这样就能降低胆固醇的吸收。

所以植物甾醇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三、脂肪酸

饱和脂肪酸:

脂肪酸分子中不含不饱和化学键。

不饱和脂肪酸:

脂肪酸分子中含不饱和化学键。

在自然存在的油脂中的不饱和脂肪酸是含有双键(或烯键)的脂肪酸,包括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

单不饱和脂肪酸:

分子中含一个双键的脂肪酸。

(如油酸)

多不饱和脂肪酸:

分子中含两个及以上双键的脂肪酸。

(如亚油酸、亚麻酸)

人体不能自身合成,必需通过食物供给的脂肪酸,称为必需脂肪酸,必需脂肪酸包括:

亚油酸、α-亚麻酸两种。

在不饱和脂肪酸分子中,距竣基最远的双键是在倒数第3个碳原子的称为ω-3脂肪酸,是在倒数第6个碳原子的称为ω-6脂肪酸。

四、六大营养素

六大营养素:

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油脂)、矿物质、维生素、水

人体三大营养物质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油脂)其在人体内提供的热量如下:

碳水化合物:

4kcal/g(4千卡每克)

蛋  白  质:

4kcal/g(4千卡每克)

脂  肪:

  9kcal/g(9千卡每克)

注:

1kcal=4.184kJ(1千卡等于4.184千焦)

油脂(脂肪)对人体有的营养价值?

  1、供给人体热量

  2、供给必需脂肪酸

  3、提供脂溶性维生素并促进其消化吸收

  4、增加食物美味与饱腹感

六大营养素要均衡地摄入,人体才更健康。

这可以参照中国营养学会的网站(关于膳食指南和平衡膳食宝塔)

五、关于脂肪和脂肪酸的营养摄入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

成人脂肪摄入量占总能量的百分比为20-30%,其中饱和脂肪小于10%,单不饱和脂肪10%,多不饱和脂肪10%,(w-6)多不饱和脂肪酸:

(w-3)多不饱和脂肪酸=(4-6):

1。

中国营养学会平衡膳食宝塔推荐的食用油的摄入量是25克。

所以大家在使用食用油的时候不仅要注意量的摄入,也要注意脂肪酸的比例。

  因此推荐大家食用调和油,特别是食用脂肪酸均衡的食用调和油.

六、关于压榨和浸出

压榨法和浸出法是两种不同的油脂制取工艺。

压榨法就是人们印象中的用物理压榨的方式“榨油”,这种方法不涉及添加化学物质,榨出油的各种成分保持较为完整,但缺点是出油率低。

而浸出法则是将一种被称为“六号抽提溶剂油”(俗称六号轻汽油)的原料与粉碎后的油料进行充分混合后再进行油脂的抽提,这种方法相对产油率较高,成本较低,但成品油中可能存在微量溶剂残余。

不过经过精炼后的食用油溶剂已经被去掉了,特别是正规厂家生产的食用油。

不用担心溶剂残留的问题。

一些人认为压榨制油工艺比浸出法制油工艺更先进,这是一种不科学的理解。

只要符合国家标准,无论哪种工艺生产的产品都是合格的,不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

色拉油是从国外引进的概念,色拉(salad)在国外是凉拌菜的意思,所以国外拌色拉的油称为色拉油!

色拉油一般是颜色比较浅,味道比较淡,呈液体状态.在国家标准里面对色拉油有一个冷冻试验的规定,就是在0摄氏度的条件下放5.5个小时仍然是澄清透明的.

只要是液体状态的油,都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做成色拉油(于是就有了大豆色拉油,菜籽色拉油,玉米色拉油,葵花籽色拉油等等).因此色拉油是食用油的一个等级,就是精炼

问:

氢化植物油对人体健康是否有影响?

起酥油是不是属于氢化植物油?

氢化植物油对人体健康不好!

国外目前已对此引起重视!

主要原因是氢化植物油的饱和脂肪酸偏高

同时一种比饱和脂肪酸更不好的脂肪酸----反式脂肪酸(注:

有些报道内把它翻译为转脂肪,这种翻译有误)

反式脂肪酸在氢化的过程中会大量的产生,但是在我们用的烹调油内含量确是很低的,大家不用担心!

因国外很多国家喜欢吃人造奶油,而人造奶油的原料,很多是氢化植物油,因此反式脂肪酸的含量会很高!

美国FDA已经规定,食品在2006年1月1日起要标识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已经有很多欧美国家对食品中反式脂肪酸的最高含量做了限定!

起酥油有用氢化植物油作原料的,也有不用氢化植物油做原料的.

问:

听说现在不提倡吃棉油,吃棉油有哪些坏处吗?

棉籽油是我国部分地区的主要食用油!

棉籽油最主要的危害在于它含有棉酚!

棉酚摄入过多会影响男性的生育能力,所说已有人把棉酚作原料生产男用避孕药!

但通过好的精炼方法,可以把棉籽油中的棉酚去掉!

所以建议大家不要吃没有经过精炼的棉籽油(毛棉籽油),或者精炼程度不好的棉籽油,同时棉籽油的饱和脂肪酸要高一些,建议大家不要只吃棉籽油,而要与其它的食用油混着吃,或者轮换着吃!

食用油颜色的深浅主要是由生产过程中脱色的程度来决定的!

不同的生产厂家控制的产品的颜色是不一样的!

食用油的颜色的深浅是可以通过控制脱色的条件来改变的!

但食用油的颜色深浅与食用油的除颜色之外的质量指标联系不是很大!

不能说颜色深的食用油就不好!

主要是看自己的喜爱!

七:

关于转基因

凡是允许在中国销售的转基因食品,都要通过国家农业部转基因办公室、专家委员会和相关检验机构的严格评审、检测,已经通过安全性评价的转基因食品,由国家农业部颁发安全合格证书后,方能投入进行食品加工。

从营养安全的角度讲,目前还没有发现转基因食品不利于人体健康的证据,也没有出现因此引发的食品安全纠纷。

那么,转基因食品与非转基因食品在营养上是否有区别呢?

要求营养成分绝对相同是不可能的,但二者的差异不会超过允许范围。

也就是说,同一品种的转基因食品与非转基因食品,其营养成分是没有太大区别的。

  目前市场销售的大豆色拉油基本都是转基因的,不是转基因的非常少。

但是任何一种作物被确定是否用转基因技术改造时,首先要对该种作物本身进行安全性评价,要确保其对人体不会产生不良反应,比如说,花生对极少数人有过敏性,所以不能考虑花生作为转基因对象。

有些人不了解什么是转基因,认为转基因食品是在食品或农作物中加了个叫基因的东西。

其实我们吃的任何东西都是由成千上万基因组成,传统品种改良通过杂交,实际也是基因的交换,并且杂交是在染色体水平上的基因交换,而基因技术是定向改造生物,跟杂交育种没有本质区别,只是效率更高罢了。

转基因食品至少有两点好处,一可以减少农药残留,二可以强化某些营养成分。

当然,目前对于转基因食品,也有专家持谨慎态度。

也许以后会有更多的转基因食品出现在餐桌上,也许会被其他食品所替代。

  目前中国每年从国外进口的大豆就有两千多万吨,基本上是转基因的,而这些大豆生产出的大豆油只有四五百万吨,而另外的一千多吨在哪里呢?

是做成了各种饲料,喂猪牛羊鸡鸭鱼等,我们天天都在吃这些动物的肉,所以说我们几乎天天都在食用与转基因有关的食品。

所以我们几乎没有人是可以不接触转基因食物的。

  同时我们国家也在采用转基因的手段来改进其它的农作物,这些农产品可能在市场上也有出现的。

我认为:

在选择食用油时根本就不要考虑是否是转基因和非转基因的问题!

八、关于维生素A强化的食用油

  维生素A的缺乏是一个世界性的卫生问题,营养调查发现中国居民是缺乏维生素A的。

也就是说从中国居民的维生素A平均摄入量来看,离推荐的需要摄入量还差很多。

特别是边远的农村和5岁以下的小孩缺乏最为严重。

  但维生素A的毒性也是非常大。

过量摄入是对身体也不好的。

所以在食品中强化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

  维生素A是脂溶性的维生素,在食用油中的溶解性好,所以食用油是维生素A强化非常好的食品。

而且人对食用油的摄入不会象很多其它食品一样,会大量的过量。

这样维生素A的摄入量也就比较稳定不会太过。

  在国标14880《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中规定维生素A强化的量为4000ug-8000ug/kg油。

  国家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为了改善中国居民的营养状况,在推动中国的营养强化工作,主要推动的是在面粉中强化B族维生素,在酱油中强化铁,在食用油中强化维生素A。

所可靠消息,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计划在几年以后要推动国家立法强行规定在所有食用中必需强化维生素A。

  目前在市场上最有影响力的维生素A强化食用油是福临门的维A油和金龙鱼的AE大豆油。

九、关于胆固醇

  因为我们国家的一些企业和专家多年来对胆固醇的危害宣传过多,大家一提到胆固醇就会远离它,这里我要纠正一下。

胆固醇是人体所必需的营养成分之一,如果没有胆固醇,人是不能生存的。

  胆固醇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低密度脂蛋白(LDL),一种是高密度脂蛋白(HDL)。

LDL是负责把脂肪从肝脏运送到血管壁,而供给细胞脂肪。

HDL是负责把血管壁多余的脂肪运回到肝脏。

如果当LDL太高时,血管壁的脂肪太多,就会使脂肪在血管壁堆积,堵塞血管,从而引起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

所以有人把LDL叫坏胆固醇,有人把HDL叫好胆固醇。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中国居民每天胆固醇的摄入不要超过300mg。

  因为中国居民目前胆固醇的摄入普遍偏高,所以大家都在讲胆固醇的坏处,而不讲它的作用。

  对于以下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大家要适量地摄入,不要吃太多。

•    蛋类:

蛋类的蛋黄,如鸡蛋黄、鸭蛋黄、咸蛋黄、皮蛋黄等。

•    动物内脏:

脑、腰、肝、肠等。

•    海产类:

墨鱼、鱿鱼、虾膏、蟹黄、鱼子、鱼头等。

•    油类:

奶油、牛油、鸡油、猪油等。

10、关于食用油中的脂肪问题

  食用油中的绝大部分成分都是脂肪,有人说某某植物油脂肪含量高,某某植物油脂肪含量低,这些说法均是不科学的。

  而准确的说法应该是某某植物油饱和脂肪酸含量高,某某植物油饱和脂肪酸含量低。

  而大家也不要对脂肪产生恐慌,人体是需要脂肪的,人每天需要从外界摄入的脂肪大约是72克左右。

因体力劳动的强度而有所不同。

  脂肪是要适量的摄入,不要太过,但如果人不吃脂肪,也会对身体不好的!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人每天食用油的摄入量是25克。

问:

油脂是怎样被人体所吸收的!

"先被消化分解为一个甘油基与三个脂肪酸链,然后再被人体组合成为人体脂肪,最后被氧化放出能量变成水、二氧化碳被排出人体外。

"

与实际的脂肪消化有些出入,一般来说甘油三酯在人体的消化道内被分解为单甘酯和两分子的脂肪酸,然后在被小肠细胞吸收,在小肠的细胞内,人体在利用单甘酯和脂肪酸合成甘油三酯,甘油三酯从小肠细胞被运输走,参与人体的各种新陈代谢!

也有例外的情况,对于脂肪酸的碳链短的甘油三酯,如中碳链甘油三酯(简称MCT),其在人体内不需要消化,直接被人体吸收参与体内代谢.相同质量的MCT的能量略低于普通的食用油.

在医院用于静脉注射的脂肪乳剂,就含有MCT,用于给人体快速提供能量!

人体内脂肪和合成和分解是处于动态的平衡的,当摄入的脂肪多于人体消耗是,人体内的脂肪就会在体内存积,摄入量少时,体内的脂肪就会减少!

因为碳水化合物在体内可部分转化为脂肪,所以糖或主食吃多了,人也会发胖!

常见的几种问题:

1.花生油在保藏过程中的氧化,产生“卡味”的问题如何解决?

2.油炸过程中,在温度不高的时候,油就产生了大量的泡沫,能说明油本身有质量问题吗?

如何解决?

3.我的家乡那里以花生油为主要食用油,请问花生油与大豆油在营养价值方面有什么区别?

在短期内不可能说服他们改食调和油的情况下,应注意那方面的问题?

对于第一个问题

“卡味”我是第一次见到这种表述,不知能否再详细介绍一下.

花生油的贮存过程中产生的氧化和其它食用油近似,主要还是要减少和氧气的接触和低温,避光!

对于第二个问题

油炸过程中产生的泡沫主要是与油炸的食品有关,因为产生泡沫的主要原因是有些不太溶解于油的物质,而这些物质又有一些表面活性,使在油炸过程中产生的气体不容量破裂.不能来说明油本身的质量问题.这得分不同的情况.

对于第三个问题

个人认为从营养上来说中国居民吃大豆油比吃花生油更好.

比较来说:

大豆油比花生油的饱和脂肪酸含量更低!

大豆油比花生油的维生素E含量更高!

大豆油比花生油的亚麻酸含量更高!

各有各的优点,所以油要换着吃或者选择调和油,也可自己在家调。

说大豆油优于玉米油,主要是基于大豆油的亚油酸与亚麻酸有一个很好的比例,而玉米油则基本上不含亚麻酸。

亚油酸与亚麻酸比例适当才更有利于两种脂肪酸的消化吸收。

其它营养素还好一点,花生油的亚麻酸含量太低是一个致命的弱点!

短期内不能让他们改变食用习惯的条件下我给出以下的建议:

改用花生调和油

小吃动物性食物,特别是少吃含油多的肉类,如肥肉

多吃一些鱼

12、关于油的酸价

酸价----油品质的好坏

定义:

中和1g油脂中游离脂肪酸所需氢氧化钾的毫克数。

1%的酚酞指示剂,碱标准液滴定。

  酸价是食用油游离脂肪酸含量的一个指标。

主要是衡量食用油的品质的好坏,与食用油的营养关系不大。

  个人认为,因为食用油进入人体后在消化道内也会消化产生游离脂肪酸后才被小肠所吸收,所以个人认为游离脂肪酸本身对人体并不是有害的。

  只是因为酸价超过一定的指标,可能这种油的品质有些不好,如存放的时间有些长!

13、关于过氧化值----衡量油脂酸败程度

油脂氧化后生成过氧化物、醛、酮等。

氧化能力较强,能将碘化钾氧化成游离碘。

可用硫代硫酸钠来滴定。

过氧化值是衡量油脂酸败程度,一般来说过氧化值越高其酸败就越历害!

  因为油脂氧化酸败产生的一些小分子物质在体内对人体产生不良的影响,如产生自由基,所以过氧化值太高的油对身体不好!

  当然在市场上销售的绝大多数食用油过氧化值都在国家标准规定的范围之内的,对人体人没有影响的。

14、关于脂溶性维生素

  维生素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两大类。

脂溶性维生素有维A,维D,维E,维K四种。

  脂溶性维生素在脂肪中的溶解性大,在水中溶解性很小,因此脂肪能帮助人体获得脂溶性的维生素。

  所以食用油的一个重要功能是要为人体提供脂溶性维生素或者帮助人体吸收脂溶性的维生素。

15、关于维生素A的功能

维生素A最明确的功能在于视觉方面,是维持视觉功能的重要营养素。

同时维生素A对人体的细胞分化基因表达起作用,对胚胎发育、免疫功能等都有重要贡献。

2002年我国的全国营养调查中,对我国3~12岁儿童的血浆维生素A营养状况调查显示,我国3~12岁儿童的维生素A普遍缺乏,,尤其是农村情况不容乐观,全国城乡3~12岁维生素A缺乏率为9.3%,边缘缺乏率为45.1%。

儿童正处于快速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很容易出现营养不足和不良状况。

儿童缺乏维生素A会影响其视力发育,严重时得视力疾患甚至致盲,身体免疫力低下,生长发育迟缓。

在食用油里强化维生素A,可以预防儿童的维生素A缺乏,对儿童的健康成长具有重大意义。

油脂在烹饪中的作用

  在烹饪过程中,油脂是不可缺少的原料,其重要性是由油脂的性质所决定的。

它在烹饪中的具体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作为传热介质

  油脂在加热过程中,不仅油温上升快,而且上升的幅度也较大,若停止加热或减少火力,其温度下降也较迅速,这样便于烹饪过程中火候的控制和调节,并适于多种烹调技法的运用,以制作出鲜嫩、酥脆、外焦里嫩等不同质感的菜肴。

油脂在加热后能储存较多的热量,进行烹饪时,用油煎、炒、烹、炸时,油脂将较多的热量能迅速而均匀传给食物,这是加工烹制菜肴能迅速成熟的原因。

用油脂烹调,有利于菜肴色香味形等达到所要求的最佳品质。

  2.赋予菜肴特殊香味

  油脂在烹饪过程中,当其加热后温度较高,原料多经滑油或煎或炸,使各种成分发生多种化学反应。

油脂在加热后会产生游离的脂肪酸和具有挥发性的醛类、酮类等化合物,从而使菜肴具有特殊的香味。

  油脂可将加热形成的芳香物质由挥发性的游离态转变为结合态,使菜看的香气和味道变得更柔和协调,人们在咀嚼和品味时,使它们的香味充分体现出来,回味无穷。

  3.具有润滑作用

  油脂的润滑作用在菜肴烹饪中有着广泛应用。

如在面包制作中常加入适当的油脂,降低面团的粘性,便于加工操作;并增加面包制品表面的光洁度、口感和营养。

在菜肴的制作中也常利用油脂的润滑作用,防止原料粘结。

如将调味、上浆后的主料,在下锅前加些油、以利原料散开,便于成型。

另外,在油锅的使用上,油脂的润滑作用更显得重要。

烹调前,炒勺先用油润滑后,将油倒出,然后将勺上火烧热,再加底油进行烹调,防止原料粘锅,避免了糊底、保证了菜肴的质量。

16、关于食用油的发朦和沉淀问题

一般,油脂产品从透明转为发朦或者出现沉淀,根据油脂品种不同,有两种可能性:

第一种:

油脂产品中含有高熔点的脂肪。

天然油脂是由多种甘油三酯的混合物组成,该混合物中有些组分熔点低,在常温下呈液态,通常称为“液油”;有些组分熔点高,在常温下呈固态,通常称为“固脂”。

同一组分的“液油”与“固脂”的比例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随着温度降低,“液油”会变成“固脂”;反之温度升高,“固脂”会变成“液油”。

例如,猪油在夏天呈液体状态,冬季来临气温降低时,就会逐渐变成固体状态。

这种现象类似“水遇冷结冰,冰遇热熔化”,是一个物理过程,不影响油的品质与营养特性。

油脂中这种高熔点固脂多少是相对环境温度而言的,当环境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原来一直呈现液态的低熔点“油”会转化成高熔点“脂”,这就是为什么常见的液态植物油如豆油、花生油也会有发朦沉淀的原因。

第二种:

油脂产品中含有其它微量成分。

在这些微量成分中,主要是蜡质,其次是少量甾醇、固醇等物质。

如葵花籽油、玉米油、菜籽油、米糠油都含有不同量的蜡质。

这些蜡质经过冬化、过滤和精炼,在成品油中含量已经很少,但即使微量存在,在较低温下也会缓慢析出,使油品出现发朦现象,甚至出现絮凝状沉淀物。

这种蜡质是植物的天然成分,对人体无害。

对于葵花籽油、玉米油、菜籽油而言,冬季发朦沉淀往往是①和②共同作用的结果即:

低温下,油脂以天然蜡质为晶核,高熔点固脂及其它微量成份向晶核聚集,形成晶体并慢慢长大析出。

17、关于饱和脂肪酸

营养学研究证实,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与血清总胆固醇(TDL-C)和低密度脂胆固醇(LDL-C)的浓度成正比,从而增加了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

饱和脂肪酸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一般都是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的,实际上饱和脂肪酸碳链长度的不同,对血清胆固醇升高的作用也不同。

碳链长度低于12的脂肪酸对血浆胆固醇没有显著的影响,而高于22的脂肪酸在膳食中摄入量很少,人体的吸收率也低,没有可评估的升高胆固醇的依据。

硬脂酸进入体内以后立即转化成油酸,对LDL-C的浓度几乎没有影响。

对血浆胆固醇升高影响最主要的脂肪酸为月桂酸(C12)、豆蔻酸(C14)和棕榈酸(C16),这个观点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已经被公认。

饱和脂肪酸是机体中潜在的能量来源,而且对细胞膜的结构也起重要作用。

但是这些功能可以被其它能量物质及脂肪酸替代,且由于饱和脂肪酸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危险,这类脂肪酸被认为是不是必需的。

18、单不饱和脂肪酸

单不饱和脂肪酸也是一种潜在能量来源,同时也是重要的结构和功能性脂肪。

饱和脂肪酸升高总胆固醇,多不饱和脂肪降低总胆固醇,而单不饱和脂肪酸对总胆固醇水平没有影响。

而且它可以由其它能量物质转化而来,曾经被认为是中性的和膳食中非必需的。

但减少膳食胆固醇和饱和脂肪酸摄入、控制体重及适当增加单不饱和脂肪酸摄入对高胆固醇血症及心血管疾病预防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19、多不饱和脂肪酸

1929年,营养学家G.O.Burr和M.M.Burr用不含油脂的饲料喂养白鼠,观察到白鼠产生鳞屑状皮肤,生长停滞、生殖系统出现障碍等综合症状,改喂掺有油脂的饲料以后,症状消失,从而发现必需脂肪酸(EFA)。

1958年,Hawsew等]发现用牛奶配方的奶喂养的婴儿,因为缺少PUFA,出现严重的皮肤损害和生长迟缓,首次证实了亚油酸对人类婴儿皮肤的生长的重要性。

对于亚麻酸在人体营养中的作用,是1982年Holmaw等]在一位6岁女孩因使用缺乏亚麻酸的静脉营养后造成视觉损害后发现的。

从此以后,关于必需脂肪酸及由它产生的同系脂肪酸的生理作用,科学家们做了大量研究,认为必需脂肪酸在体内参与磷脂的合成,并以磷脂的形式出现在线粒体和细胞膜中,它以线粒体和细胞膜的结构特别重要,对胆固醇的代谢、前列腺素的合成、动物精子的形成等也有重要作用,当动物缺乏必需脂肪酸时,皮肤透水性增加,从而导致水代谢严重紊乱引起皮肤炎症,饮水理和细胞感染量增加甚至使胆固醇不能在体内正常运转代谢,沉积在血管内而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症状,还能使生殖系统发生障碍、出现不孕症、肾脏发生障碍、血尿、毛细血管脆化、视力低下、心电图异常等症状。

必需脂肪酸主要是指亚油酸(LA)和亚麻酸(ALA)。

  多不饱和脂肪酸中还有很多对人体有重要生理功能的脂肪酸,比如DHA,AA等。

关于多不饱和脂肪酸与人体的健康的关系是目前营养学界研究的重点。

20、食用油与心血管疾病和动脉粥样硬化

膳食脂肪直接影响血液中脂质和脂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血管内表皮功能异常和损伤是引发动脉粥样硬化的起因。

血清胆固醇可预示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而血清胆固醇的浓度可以通过改变食物脂肪来调节,饱和脂肪酸会提高血清胆固醇含量,而不饱和脂肪酸会降低血清胆固醇含量。

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w-3系列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对人体健康有益。

饮食脂肪不仅显著影响血清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而且影响脂蛋白中脂质组成,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会升高血清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

深海鱼油中含大量EPA和DHA长链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大量摄取鱼油中w-3型多不饱和脂肪酸能使血清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下降.但以不饱和脂肪酸完全取代食物中的饱和脂肪酸并不合适,因为它们容易被氧化,从饮食中摄取或体内产生的脂质氧化物对健康危害很大。

饮食中的抗氧化剂如维生素E可抑制低密度脂蛋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