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一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613841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581.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夏银川一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宁夏银川一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宁夏银川一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宁夏银川一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宁夏银川一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宁夏银川一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试题.docx

《宁夏银川一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夏银川一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试题.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宁夏银川一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试题.docx

宁夏银川一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试题

银川一中2012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

文科综合试卷

2011.09

命题教师:

赵敏丽、蔡永敦、李赛雁

第Ⅰ卷(选择题,140分)

一、选择题。

(共35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地理研究中,可用重心移动反映地理事物和现象空间分布的变化,图1表示我国1978-2005年能源生产总量、能源消费总量与GDP

重心变化轨迹。

完成1-2题。

1.能源生产总量、能源消费总量与GDP重心

变化轨迹分别对应图中的

A.a、b、cB.c、a、b

C.c、b、aD.b、c、a

2.当前能缩小能源生产重心与能源消费重心东西

间距的是

A.东海油气资源开发B.西气东输

C.陕西煤炭资源开发D.西电东送

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过高或过低都会给柑橘的生长发育带来风险,气候风险度越大,柑橘减产的可能性也越大。

图2示意我国大陆亚热带柑橘产地气候风险度分布。

读图完成3-5题。

 

3.图中E、F两地气候风险度分别可能为

A.0.550.50B.0.550.35C.0.300.50D.0.300.35

4.导致E、F两地气候风险度差异的因素主要是

A.大气环流、地形B.大气环流、海陆位置

C.纬度位置、地形D.海陆位置、河网密度

5.若图示地区气候变暖,以下四地中风险度降低最明显的是

A.EB.FC.GD.H

图3为我国东部地区甲、乙两城市三个年份的常住人口密度分布图,图中楼高表示2000年城市商务楼相对高度。

读图回答6-7题。

 

甲城市乙城市

图3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982-2000年,两城市的市中心人口密度变化特征相同

B.1982-2000年,两城市的边缘区人口密度变化特征不同

C.2000年甲城市的人口规模比乙城市的小

D.2000年乙城市的服务范围比甲城市的小

7.关于2000年两城市功能区分布的推断,最有可能的是

①甲城市的中心商务区位于M处②乙城市的中心商务区位于P处

③甲城市的卫星城位于N处④乙城市的卫星城位于Q处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图4为我国西部某省人口数据统计图。

近年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左右。

据此回答8-9题。

 

8.关于该省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目前出生率低、死亡率低B.人口密度十年来大幅减小

C.城市人口比重提高依靠人口自然增长D.城市人口数量十年来增长50%以上

9.该省十年来常住人口(指实际居住在当地半年以上的人口)数量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A.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B.省级行政区域缩小

C.水利工程移民增多D.劳务输出数量增加

图5表示辽宁西北部某地土地利用的变化,将该区域分为25个方格,每个方格中的两个数字按左右顺序分别代表1979年和2005年土地利用类型,完成10-11题。

10.图示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会导致

A.土地次生盐渍化加剧

B.空气湿度明显增加

C.干旱、洪涝频率减小

D.水生生物物种增加

11.目前有利于促进图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举措是

A.推广蔗基鱼塘B.推广水稻种植

C.发展节水灌溉农业D.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12.某纺织厂有工人100名,每人每天平均织布100米,每米布单价5元(假设价格与价值相符合)。

若该厂领先于其他织布厂,将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一倍,该厂的日产量、每米布单位、价值总量应是

A.20000米5元50000元B.20000米10元200000元

C.20000米5元100000元 D.20000米7.5元50000元

13.面对近年来原材料、劳动力等价格上升的压力,我国沿海某服装出口企业,把生产环节转移到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具有优势的内陆地区,并致力于生产研发、品牌设计和营销推广,从而大大提高了产品出口竞争力。

该企业竞争力的因素有

①调整经营战略,利用资源优势②领先技术创新,维持低价竞争

③加强品牌建设,拓展销售渠道④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品质量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14.2011年1月20日,商务部的统计显示,截至2010年底,家电以旧换新累计销售3322万台,销售额1211亿元;家电下乡1.14亿台,销售额2418亿元;汽车以旧换新共淘汰老旧汽车、黄标车47.4万辆,拉动新车消费518亿元;全国汽车摩托车下乡共补贴车辆1792万辆,拉动消费突破2600亿元。

只有最终需求旺盛,经济才能真正启动起来。

这是因为

  ①生产决定消费,投资增长是扩大消费的前提

②消费需求对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起重要作用

③消费与生产是相互决定的关系④消费是生产发展的目的和动力,消费调节生产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15.国资委出台《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指导意见》,明确了161户中央企业国有资本的调整路线图,提出要合理中央企业的分布范围,推进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重要行业和重大基础设施等六大领域集中,这种调整有利于

①增强国有经济在关键领域的控制力②国有资产质的提高

③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④巩固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

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

16.2010年12月,140多万名考生竞争中央国家机关的相关职位,最热职位创下4961:

1的纪录,再次引发了人们对于就业话题的广泛议论。

这表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者应该

①树立自主择业观②改善劳动就业环境③树立职业平等观④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

A.③④B.①②C.②③D.①④

17.如图6所示,我国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在一些产品尤其在高耗能产品上存在着成本剪刀差。

这给我国国内企业的启示是

①降低人力成本,减少与国外企业的贸易摩擦

②转变企业发展方式,推进产品结构优化升级

③提高产品科技含量,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④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18.2011年3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正式公布。

“十二五”规划强调实现“两个同步”的目标,即经济发展与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劳动生产率与劳动报酬同步提高。

对“两个同步”目标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②加快发展生产力,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国内消费需求

④促进收入分配公平,保障和改善民生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19.拉弗曲线是用来描述税率与税收之间经济关系的图形,因由美国经济学家阿瑟•拉弗提出而得名。

拉弗曲线反映了

①在一定范围内,提高税率有利于增加国家的税收

②税率超过了一定范围,将最终导致税收下降

③财政收入总量与税收收入成正比,与税率成反比

④税收是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图7

A.①③B.①②C.①④D.②④

20.现代服务业具有智力型、技术型、知识产权化和高附加值的特征。

据统计,服务业每万元增加值的用电量、占有资本分配约为工业的15%和60%。

这表明

①现代服务业成为了具有竞争力的支柱产业

②发展现代服务业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③发展现代服务业有利于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④发展现代服务业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1.“盯着市场看,瞄着市场干,围着市场转,跟着市场变”这句口头禅,成为鲁北滨州企事业“克敌制胜”的法宝。

滨州印染集团根据非洲地方特色开发的印花布畅销非洲市场,年创汇近2000万美元。

滨州企业之所以能“克敌制胜”,是由于

①企业进入市场,成为经济活动的主体②企业进入市场,完全摆脱行政部门的干预

③企业的经营活动遵循价值规律

④企业的经营活动完全由市场供求关系自发调节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22.江苏省2010年节能减排的主目标

万元地区生产

总值能耗

单位工业增加

值用水量

二氧化硫排放量

化学需氧量

2005年

0.92吨标准煤

-

137.5万吨

96.6万吨

2010年

0.74吨标准煤

-

112.6万吨

82万吨

降低比例

20%

30%

18%

15.1%

下列有利于实现上述目标的措施有

①关闭化工企业,发展环保产业②开发推广节约和治污的先进实用技术

③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④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3.“跨国公司不是慈善家,也不是吸血鬼,他们只想营利,仅此而己”。

《哈佛商业评论》指出了跨国公司开拓市场的本质。

这说明

①跨国公司不存在剥削②跨国公司从没有在中国做过慈善事业

③跨国公司实行全球经营战略,谋求最大限度地开拓国际市场

④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4.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中国历史的社会政治型态发展可分为封建(注:

指分封制)、帝制与民治这三大阶段。

从封建转帝制的第一次转型,发生于商鞅与秦皇汉武之间,历时约三百年。

不属于这一历史时期转型特征是

A.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B.分裂割据向统一王朝转型

C.青铜文明向铁器文明转型D.由“公天下”至“家天下”

25.“其目的在于确保土地的平均分配,以避免出现类似于汉朝的土地兼并。

这项制度根据土地的贫瘠和受地者的需要将土地分配给个人及其家庭。

”《新全球史》中提到的这一制度是

A.井田制B.均田制C.地主土地私有制D.农民土地私有制

26.有人认为“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天人感应’学说”。

董仲舒的下列言论中,能够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屈民而仲君,屈君而伸天”

C.“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D.“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27.图8为希腊哲学发展简图,由甲图转向乙图的关键人物是

 

A.泰勒斯B.苏格拉底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

28.“周恩来、乔冠华等人不仅亲自与美国重庆战时新闻处费正清处长建立了朋友关系,而且还介绍了中共地下党员参加到美国的新闻机构中去开展工作,使战时新闻处成了中共与美方联系的一个成功的通道。

”这一现象发生于

A.抗日战争时期 B.解放战争时期 

C.中苏关系破裂之后 D.中美关系正常化之后

29.“基督教的理想是扩张的凝结剂,使各种各样世俗的要求罩上神圣的光圈,不管是到东方来的达·伽马还是到西方去的哥伦布,都是把宗教目标和现实目标糅合在一起,无法区分。

”这段话表明新航路开辟中

A.宗教狂热成为探险家的精神动力B.教皇发挥了组织作用

C.传播基督教是探险家的主要目的D.教会蜕变成殖民机构

30.图9是荷兰五大城市人口在十六到十八世纪的变化曲线图。

导致1700年后的半个多世纪里五大城市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开始进行工业革命B.海外殖民地的增加

C.丧失海上殖民霸权D.海外贸易快速发展

31.1830年,在英国只有少数的成年男性拥有选举权,而拥有被选举权的人则更少。

后来,英国进行了多次议会改革,逐渐完善了议会制度。

直到1969年,英国才规定凡是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论男女,都可以参加下院选举。

下列对这一历史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有

①享有民主权利的人数逐渐增多②经济发展推动了政治民主化进程

③有利于政党政治的发展④议会制度逐步走向完善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32.马克思说,“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

”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加快了资本原始积累B.欧洲主导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C.商业经营方式发生变化D.股份公司、证券交易所产生

33.列宁说:

“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

……既然建立社会主义需要一定的文化水平,我们为什么不能首先用革命的手段取得达到这个水平的前提,然后在工农政权和苏维埃制度的基础上赶上别国人民呢?

”这段话说明列宁主张

A.发动革命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B.实行新经济政策

C.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D.实现工业化以赶超西方国家

34.戊戌变法失败后,李鸿章曾经指出:

康有为关于全面变法的主张正是他自己数十年来想做而未能做到的。

这表明

A.李鸿章完全赞同康有为的变法主张B.李鸿章是戊戌变法强有力的支持者

C.康有为帮助李鸿章实现了政治抱负D.李鸿章本人可能有革新政治的想法

35.《西里西亚纺织工人》是德国著名诗人海浬的作品,书中写到“忧郁的眼里没有眼泪,他们坐在织机旁,咬牙切齿:

德意志,我们在织你的尸布,我们织进三层诅咒-----我们织,我们织!

”这部作品应属于哪一文学流派

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C.现代主义D.荒诞主义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60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36~40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41~4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5题,共135分)

36.(20分)读图10,回答下列问题。

 

图10

(1)说明该区域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旱、沙漠广布的主要原因。

(4分)

(2)简述本区域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及季节特征。

(4分)

本区域充分利用油气资源,积极推进库尔勒-库车-阿克苏石油天然气化工带的形成,促进和带动经济快速发展。

(3)指出将塔中油田的石油运往库车和轮台炼油厂的合理方式及其运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4分)

(4)指出图中绿洲分布特点,说明本区域环境承载力总体特征及其主要制约因素。

(4分)

(5)判断喀什、和田与民丰3个城镇服务范围的差异并说出判断依据。

(4分)

37.(26分)为了解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并认识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某地理实习小组在美国西部地区进行了野外考察。

图11提供的是考察路线(R地

旧金山

盐湖城)及周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相关信息。

读图回答问题。

 

图11

野外考察

(1)与旧金山相比,R地的气温有何特点,并指出该特点形成的影响因素。

(6分)

(2)根据内华达山脉(中部)地形剖面图,分别比较B处与A、C两处年降水量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4分)

(3)运用水循环的相关知识,解释大盐湖由淡水演变为咸水湖的原因。

(4分)

室内分析

(4)以加利福尼亚谷地(北部)和大盆地为对比区域,以“自然条件影响农业生产活动”为主题,简要分析两地农业区域差异,完成表3内容。

表3家里福利亚谷地(北部)和大盆地农业区域差异比较

对比区域

比较内容

加利福尼亚谷地(北部)

大盆地

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

适宜开展的农业生产活动

38.(27分)材料一2009年我国中央财政主要支出项目安排如下表:

教育支出

1980.62亿元,增加382.08亿元,增长23.9%

医疗卫生支出

1170.56亿元,增加326.11亿元,增长38.2%

社保和就业支出

3350.69亿元,增加607.1亿元,增长22.1%

材料二中国与发达国家社会事业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较如下表:

国家

教育事业

卫生事业

社会保险

社会福利

中国

4.6%

3.7%

6.5%

2.4%

发达国家

14.2%

11.3%

10.1%

6%

注:

扩内需、保民生要以雄厚的财力为后盾。

对民生领域的历史欠帐,有些是因为当年国家财力不够所以无法解决的。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二者之间有什么联系?

(10分)

(2)有人认为,财力不足可以通过大力增加财政收入来解决。

请简要叙述这一观点,并为政府解决“民生欠帐”提几条合理化建议。

(9分)

(3)从税收角度说明材料一和材料二给公民提出了什么要求。

(8分)

39.(25分)2009年以来,社会传闻大蒜可以预防甲流,山东大蒜的价格从一公斤0.5元疯涨到一公斤10元,较去年同期上涨了40倍,有的装卸工也因“炒蒜”成了百万富翁。

因为2008年生产的大蒜出售价格偏低,许多蒜农放弃了种蒜,大蒜种植面减少近一半。

在2009年的收购囤积过程中,蒜农卖出的大蒜每公斤的收益只有1元多钱。

多年来,类似于水果、蔬菜、养殖甲鱼等“价贱伤农”的事件,在大蒜生产中又一次发生了。

(1)如何使农户能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

(10分)

(2)蒜价疯涨以及“价贱伤农”的类似事件层出不穷的经济原因是什么?

(15分)

40(3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美洲和通往东印度的航线的发现,交往扩大了,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运动有了巨大的发展。

从那里输入的新产品,特别是进入流通的大量金银完全改变了阶级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且沉重地打击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劳动者;冒险的远征,殖民地的开拓,首先是当时市场已经可能扩大为而且日益扩大为世界市场,——所有这一切产生了一个历史发展的新阶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0页

材料二自18世纪下半叶,蒸汽机吐着白气推开现代化大门以来,人类文明发生了深刻的嬗变。

在现代化进程的大舞台上,新老大国次第亮相,演绎了各具特色的发展篇章,这当中有一条堪称规律的结论:

一个国家要保持充满活力、持续向上的发展态势,关键是让经济发展方式始终与时俱进,找到符合时代潮流、契合自身发展阶段的现代化路径……正是依靠工业革命,转向工业立国,才使英国这个孤悬一隅的小岛,孕育了超凡的能量,成为跨越两个世纪世界发展的领头羊。

正是重视科技发明、信奉“专利制度就是将利益的燃料添加到天才之火上”,才使美国这个原本照搬欧洲技术的学生,成为一个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国家,抓住机遇跃居世界第一经济强国。

    ——任仲平《决定现代化命运的重大抉择》

材料三 20世纪以来,中国曾有两次决定现代化命运的重要转型。

60年前新中国的成立,完成了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历史性转变,彻底扫清了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制度障碍,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30年前,我们以“摸着石头过河”的勇气、“杀出一条血路”的决心。

拉开了改革开放的恢弘巨幕,开始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使我们这个曾占据人类文明中心地位的古老民族,在落后世界现代化进程一个多世纪后,赶上了现代化的最新浪潮。

    ——任仲平《决定现代化命运的重大抉择》

(1)材料一中马克思、恩格斯分析了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是什么?

(10分)他们所预言的历史发展新阶段是指怎样的阶段?

(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分析英国和美国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的原因。

(8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20世纪中后期中国经历了哪两次决定现代化命运的重大转型?

(6分)根据上述三则材料,谈谈我们应怎样赶上现代化的最新浪潮。

(9分)

(二)选考题:

共25分。

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地理题、2道历史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

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对应题号涂黑。

注意所做题目必须与所涂题目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

41.【旅游地理】(10分)

位于亚热带季风区的某海岛是著名国际旅游目的地。

岛上常住人口密集,大部分消费品需依靠岛外补给,国际交通一拉航空,游客多需提前预定行程。

图12为该岛旅游景观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问题。

 

(1)某国际旅游团到该岛进行一日游,在线路一和线路二中选择了线路一。

运用旅游地理知识.分折线路一的优势。

(6分)

(2)指出制约该岛旅游资源进一步开发的不利条件。

(4分)

42.【自然灾害与防治】(10分)

冰雹是在气流强烈升降条件下发生的一种固体降水现象,其颗粒大小一般为5-50mm。

月雹日指某月降雹的天数,图13示意我国东南沿海某省多年平均月雹日的变化。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3

(1)指出该省冰雹发生最多的季节,并分析其原因。

(6分)

(2)简述冰雹带来的危害,并提出防御措施。

(4分)

43.【环境保护】(10分)

重金属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危害巨大。

图14为重金属污染物进入人体的路径示意图,图15为某高速公路两侧土壤中铅、镉浓度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问题

 

(1)产生重金属污染物的生产活动有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重金属污染物进入人体的途径有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4分)

(2)图16中①、②、③能正确表示重金属元素在环境中循环过程的是_________(2分)

 

图16

(3)高速公路两侧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浓度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主要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降低高速公路两侧土壤重金属污染物浓度的有效措施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5.(15分)【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美国总统威尔逊宣称)总统再也不能像在我国如此之长的历史中那样仅

是个国内的人物了。

我国的力量和资源已上升到头等地位,从今以后,我们的总统必须水

远是世界列强的领袖之一……我们要把他看做是每时每刻都在担任海军司令的人物,他

可以命令我们到世界任何地方去。

——引自布鲁斯特·C·丹尼《从整体考察美国对外政策》

材料二建立一个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参加的联盟(国联),不管是大国还是小国,—起

合作来维持和平,这是威尔逊总统梦寐以求的事……联盟,从来就没有取得它的创始人所

期望达到的出色成就……在所有重大危机中,人们要么是不听国联的话,要么就是根本不

理它。

——引自伯思斯·拉夫尔《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联合国成立以来头三十年的成就,尚可予人深刻印象……但它在普遍裁军方面却一事无成。

它也未能制止苏美之间日益增长的摩擦,而这种摩擦肯定是对国际和平的威胁……然而,可以论断,联合国由于提供权宜的解决办法和讨论各种牢骚的讲坛,有助于防止两个巨人的迎面冲突。

结果,种种危机愈演愈烈,成为剧烈的争吵,但未形成毁灭世界的大规模的祸殃。

——引自伯思斯·拉夫尔《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1)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美国倡导建立国联的目的。

(3分)

(2)材料二的作者对国联在制止国际危机方面的分析是否正确?

请说明理由。

(4分)

(3)材料三是如何评价联合国的?

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

(3分)

(4)从材料二、三中看,国联和联合国存在哪一相同的问题?

分析其原因。

(5分)

46.(15分)【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所以备民也。

”“今夫人众兵强,此帝王之大资也。

苟非明法以守之也,与危亡为邻。

故明主察法,境内之民无壁淫之心,游战之士迫于战阵,万民疾于耕战,有以知其然也。

——引自《商君书·定分、弱民》

材料二梭伦利用不同公民集团之间的互相遏制,在把立法、司法、监督等权利交给平民占优势的公民大会的同时,把监护法律、审判颠覆宪法的大权赋予主要由贵族组成的战神山议事会,使其对公民大会的立法起制约作用。

——引自C·H·希格内特《从公元前5世纪末以前的雅典宪法史》,牛津出版社1985版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材料中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6分)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比较梭伦改革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