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课时3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613360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74.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课时3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课时3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课时3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课时3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课时3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课时3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教案.docx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课时3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课时3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教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课时3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教案.docx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课时3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教案

课时3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见《自学听讲》P10

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

  1.①    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人体约有20种。

 

必需氨基酸:

人体不能合成,必须从外界获取,成人有8种。

非必需氨基酸:

可在人体内转化合成,成人有12种。

2.8种必需氨基酸的识记规律

一(异亮氨酸)家(甲硫氨酸)来(赖氨酸)写(缬氨酸)两(亮氨酸)三(色氨酸)本(苯丙氨酸)书(苏氨酸)

3.组成生物体氨基酸的结构特点:

每种氨基酸都至少含有一个②   和一个③   ,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在④      上。

 

4.氨基酸分子结构通式:

氨基酸之间的区别在于R基的种类不同。

多肽的形成

  1.氨基酸形成多肽的方式:

⑥     。

 

2.场所:

⑦    。

 

3.形成二肽的过程

4.肽键的结构表示为:

⑧       。

 

5.蛋白质形成过程分析:

(1)一条肽链上至少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的羧基,分别位于肽链的⑨   ;其余的氨基和羧基在⑩  上。

 

(2)H2O中的H来自于—COOH和—NH2,而O只来自于—COOH。

(3)参与脱水缩合的分别是两个氨基酸中与

     相连的氨基和羧基,而不是R基中的氨基和羧基。

 

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1.蛋白质的结构

(1)化学结构:

由一条或几条肽链组成。

(2)空间结构:

由一条或几条肽链通过一定的化学键(如二硫键)折叠、盘曲,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分子。

(3)结构特点:

具有多样性。

a.直接原因是组成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和

     的不同,多肽链的盘曲、折叠的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使蛋白质的结构具有多样性。

 

b.根本原因是

         。

由于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其多样性会导致生物的多样性。

 

2.蛋白质的功能

种类

功能

例子

结构

蛋白

参与构成

        

羽毛、肌肉、头发、蛛丝中的蛋白质

 

(续表)

种类

功能

例子

催化

蛋白

催化生物体内化学反应

           等 

运输

蛋白

参与生物体内物质

         

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等

信息

蛋白

传递信息,调节机体生命活动

免疫

蛋白

 参与人体

   

抗体、干扰素等

①氨基酸 ②氨基 ③羧基 ④同一个碳原子 ⑤R ⑥脱水缩合 ⑦核糖体 ⑧—NH—CO— ⑨两端 ⑩R基 

中心碳原子 

排列顺序 

遗传信息的多样性 

细胞和生物体 

消化酶、呼吸酶、光合作用酶

运输 

某些激素 

免疫

向某些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某些无机盐溶液后,可以使蛋白质凝聚而从溶液中析出,这种作用叫作盐析,可复原;向某些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某些重金属盐后,可以使蛋白质凝聚而从溶液中析出,这种作用叫作变性,性质改变,无法复原。

请列表比较一下蛋白质的盐析与变性。

提示 

盐析

变性

概念

在无机非金属盐或轻金属盐的浓溶液中的作用下,蛋白质从溶液中析出沉淀下来的过程

蛋白质在某些条件作用下凝聚,丧失生理活性的过程

变化条件

浓轻金属盐或铵盐溶液

高温、紫外线、强酸、强碱、重金属盐,某些有机物等

变化实质

物理变化(溶解度降低)

化学变化

变化过程

可逆

不可逆

用途

分离,提纯

杀菌、消毒等

  例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后,其生物活性就会丧失,这称为蛋白质的变性。

高温、强碱、强酸、重金属盐等都会使蛋白质变性。

现利用提供的材料用具,请你设计实验,探究乙醇能否使蛋白质变性。

材料用具:

质量分数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质量分数为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蒸馏水、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质量浓度为0.05g/mL的CuSO4溶液、无水乙醇、烧杯、试管、量筒、滴管、温度计、酒精灯。

  

(1)实验步骤(请填充表格空白处)

步骤

具体操作

A试管

B试管

1mL新鲜的淀粉酶溶液

1mL新鲜的淀粉酶溶液

适量蒸馏水

2mL可溶性淀粉溶液

2mL可溶性淀粉溶液

摇匀后,同时放入适宜温度的温水中维持5min

配制一定量的斐林试剂

  

(2)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

a. , 

说明乙醇能使淀粉酶(蛋白质)变性;

b. , 

说明乙醇不能使淀粉酶(蛋白质)变性。

解析 实验目的是探究乙醇能否使蛋白质变性,根据所给材料判断实验原理:

淀粉被淀粉酶水解后的产物为还原糖,还原糖可与斐林试剂作用,在水浴加热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

实验设计时注意自变量为无水乙醇的有无,其他量应一致。

答案 

(1)②等量无水乙醇 ⑥从温水中取出A、B试管,各加入1mL斐林试剂摇匀,放入盛有50~65℃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约2min,观察试管中出现的颜色变化 

(2)a.A试管中出现砖红色沉淀,B试管不出现砖红色沉淀 b.A试管中出现砖红色沉淀,B试管也出现砖红色沉淀

1.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2.脱水缩合是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去一分子水的过程。

3.氨基酸分子以脱水缩合的方式形成肽键,由肽键连接氨基酸分子形成肽链,肽链盘曲、折叠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分子。

4.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同,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是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直接原因。

5.蛋白质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结构的重要物质,具有催化、运输、免疫、信息传递等许多功能。

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和体现者。

1.(2015年四川高考)人体感染链球菌等细菌后可致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体内存在抗原-抗体复合物,并出现蛋白尿。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尿,需水浴加热方可呈现出紫色

B.患者血浆蛋白减少使血浆渗透压升高,可出现组织水肿

C.链球菌的抗原由核糖体合成并经高尔基体运输至细胞膜

D.内环境中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可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解析 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尿时,无需水浴加热,直接观察即可,A项错误;患者血浆蛋白减少使血浆渗透压降低,可出现组织水肿,B项错误;抗链球菌的抗体由核糖体合成并经高尔基体运输至细胞膜,C项错误;内环境中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可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D项正确。

答案 D

2.(2015年海南高考)关于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rRNA能参与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B.DNA和蛋白质是染色体的组成成分

C.人体血浆中含有浆细胞分泌的蛋白质

D.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不能在细胞核中发挥作用

解析 rRNA是核糖体的组成成分,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A项正确;DNA和蛋白质是染色体的组成成分,B项正确;人体血浆中含有浆细胞分泌的抗体,抗体属于蛋白质,C项正确;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可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在细胞核中发挥作用,D项错误。

答案 D

3.(2016年江苏高考)蛋白质是决定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重要物质。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膜、细胞质基质中负责转运氨基酸的载体都是蛋白质

B.氨基酸之间脱水缩合生成的H2O中,氢来自于氨基和羧基

C.细胞内蛋白质发生水解时,通常需要另一种蛋白质的参与

D.蛋白质的基本性质不仅与碳骨架有关,而且也与功能基团相关

解析 细胞膜上负责转运氨基酸的载体是蛋白质,细胞质基质中负责转运氨基酸的载体是tRNA,A项错误;氨基酸之间脱去的水分子中,氢来自氨基和羧基,B项正确;细胞内蛋白质水解时需蛋白酶催化,蛋白酶属于蛋白质,C项正确;蛋白质的基本性质与碳骨架有关,也与功能基团有关,D项正确。

答案 A

见《自学听讲》P12

  1.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主要来自于哪里?

提示 主要来自于食物的消化吸收,部分氨基酸也可以由细胞合成出来。

2.在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和分泌的过程中,用含35S标记的氨基酸作为原料,则35S存在于氨基酸的哪个部位?

提示 35S存在于氨基酸的R基上。

3.蛋白质肽链的盘曲和折叠被解开时,其特定功能是否发生改变,为什么?

提示 改变,蛋白质的结构决定其功能。

蛋白质肽链的盘曲和折叠被解开时,其空间结构发生了改变,所以功能也会发生改变。

氨基酸和多肽的形成

1.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

(1)氨基酸的结构通式解读

(2)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分析

(3)氨基酸的种类:

约20种

2.多肽的形成

(1)氨基酸、多肽、肽键的关系

(2)多肽的特点

①呈链状结构。

肽链折叠、盘曲,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

②至少含有一个氨基(N端)、一个羧基(C端)。

③合成场所:

核糖体(翻译)。

1.识别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方法

(1)结构通式法

(2)结构特点法

①数量标准:

至少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

②位置标准:

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2.依据氨基酸的结构通式的两种计算

(1)依据:

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可以简写为R—C2H4O2N,氨基酸分子式中各原子数等于R基中各原子数分别加上结构通式中C、H、O、N原子数。

(2)两种计算类型

①已知氨基酸分子式,推测R基的组成:

如某氨基酸分子式为C6H14O2N2,则R基为—C4H10N。

②已知R基,写出氨基酸的分子式:

丙氨酸的R基为—CH3,则丙氨酸的分子式为C3H7O2N。

例1 下列关于氨基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之间可按不同的方式脱水缩合

B.生物体内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中,不同氨基酸之间的差异是由R基引起的

C.生物体内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均可以在人体细胞中合成

D.细胞中氨基酸种类和数目相同的蛋白质是同一种蛋白质

解析 不同的氨基酸之间的脱水缩合方式相同,A项错误;各种氨基酸之间的区别在于R基的不同,B项正确;非必需氨基酸可以在人体内合成,但必需氨基酸不能在人体内合成,只能从外界摄取,C项错误;蛋白质的种类不仅与氨基酸的种类和数目有关,还与氨基酸的排列顺序,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及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有关,所以氨基酸数目和种类相同的蛋白质不一定是同一种蛋白质,D项错误。

答案 B

例2 下图所示的某条多肽链中有3个甘氨酸(位于第8、20、23位)参与其组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此多肽至少含有N原子和O原子各30个

B.形成此多肽时,参与脱水缩合的氨基酸相对分子总量减少了540

C.选择性除去3个甘氨酸,形成的产物中有一个不是多肽

D.组成此多肽的氨基酸均只含有1个氨基和1个羧基连接在不同碳原子上

解析 30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至少含有31个O原子,30个N原子,A项错误;形成多肽时,相对分子量减少了29×18=522,B项错误;除去3个甘氨酸,形成3个多肽和1个二肽,C项正确;组成此多肽的氨基酸至少含有1个氨基和1个羧基且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D项错误。

答案 C

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1.蛋白质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1)蛋白质分子的结构多样性

①氨基酸的种类不同,构成的肽链不同,如图所示:

②氨基酸的数目不同,构成的肽链不同,如图所示:

③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不同,构成的肽链不同,如图所示:

④肽链的数目和空间结构不同,构成的蛋白质不同,如图所示:

(2)蛋白质的功能多样性

(3)蛋白质和多肽的区别与联系

蛋白质

多肽

有无空间结构

多样性原因

四个方面

只有三个方面,无空间结构差异

联系

蛋白质可由一条或几条肽链形成;翻译的直接产物——多肽(不叫蛋白质)一般需要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才可称为蛋白质

  2.蛋白质的有关计算

(1)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肽链数、肽键数和脱去水分子数的关系

①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肽链数=水解需水数;

②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目×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脱去水分子数×18。

(不考虑形成二硫键)

 

肽链

数目

氨基

酸数

肽键

数目

脱去水

分子数

多肽相对

分子质量

氨基数目

羧基数目

1条

m

m-1

m-1

am-18(m-1)

至少1个

至少1个

n条

m

m-n

m-n

am-18(m-n)

至少n个

至少n个

注:

氨基酸平均分子质量为a

  

(2)利用原子守恒法计算肽链中的原子数

在一个氨基酸中,至少含有2个碳原子、2个氧原子、4个氢原子和1个氮原子。

氨基酸在脱水缩合形成多肽时,要失去部分水分子,但是碳原子、氮原子的数目不会减少。

①碳原子数=氨基酸分子数×2+R基上的碳原子数。

②氢原子数=各氨基酸中氢原子的总数-脱去的水分子数×2。

③氧原子数=各氨基酸中氧原子的总数-脱去的水分子数。

④氮原子数=各氨基酸中氮原子的总数=肽键数+肽链数+R基上的氮原子数。

⑤由于R基上的碳原子数不好确定,且氢原子数较多,因此以氮原子数或氧原子数为突破口,计算氨基酸的分子式或氨基酸个数最为简便。

(3)氨基酸排列与肽类化合物的种类计算

①假设有A、B、C三种氨基酸,在每种氨基酸数目无限的情况下,可形成肽类化合物的种类:

形成二肽的种类:

32=9种

形成三肽的种类:

33=27种

②假设有A、B、C三种氨基酸,在每种氨基酸只有一个的情况下,可形成肽类化合物的种类:

形成二肽的种类:

3×2=6种

形成三肽的种类:

3×2×1=6种

(4)“最值”问题:

肽链中游离氨基数(或羧基数)排除R基团后,最少为“肽链数×1”,在肽链合成过程中,由于mRNA中存在终止密码子及基因中存在非编码序列等原因,每形成1个氨基酸,“至少”需要mRNA上3个碱基,DNA上的6个碱基。

如下图所示:

DNA(基因)

mRNA

蛋白质

脱氧核苷酸数   核糖核苷酸数  氨基酸数

  6    ∶    3   ∶  1

1.有关蛋白质分子计算的2点提醒

(1)若形成的多肽是环状:

氨基酸数=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

(2)在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中,若通过图示或其他形式告知蛋白质中含有二硫键时,要考虑脱去氢的质量,每形成一个二硫键,脱去2个H。

2.几种常考蛋白质的分布和功能

此部分经常借助某些具体的蛋白质从不同角度进行命题,现举例如下:

 

名称

分布

功能

绝大多数酶

细胞内或细胞外

催化作用

载体蛋白

细胞膜

运输某些物质,如离子、

氨基酸等

某些激素(如生长

激素、胰岛素)

内环境中

调节生命活动

抗体

内环境中

免疫作用

血红蛋白

红细胞内

主要运输O2和部分CO2

糖蛋白

细胞膜表面

保护、润滑、识别等作用

结构蛋白

细胞膜、肌细胞等

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成分

例3 研究人员最近在鸽子体内发现被称为“生物指南针”的铁硫簇结合蛋白——磁受体蛋白,这一发现有望解决动物的迁徙之谜。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磁受体蛋白的元素组成至少有4种

B.磁受体蛋白的功能与其空间结构相适应

C.高温处理后的磁受体蛋白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D.磁受体蛋白的合成与水解都需要ATP提供能量

解析 磁受体蛋白的元素组成至少有C、H、O、N、S、Fe6种,A项错误;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决定了其功能,B项正确;高温处理后的磁受体蛋白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但肽键依然存在,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C项错误;蛋白质的水解一般不消耗能量,D项错误。

答案 B

例4 某50肽中有丙氨酸(R基为-CH3)4个,现脱掉其中的丙氨酸(相应位置如图所示),得到4条多肽链和5个氨基酸(脱下的氨基酸均以游离态正常存在)。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50肽水解得到的几种有机物比原50肽增加了8个氧原子

B.若将得到的5个氨基酸缩合成5肽,则有5种不同的氨基酸序列

C.若将新生成的4条多肽链重新连接成一条长链,则将脱去4个H2O

D.新生成的4条多肽链至少含有4个游离的羧基

解析 据图分析可知,每脱掉1个丙氨酸需要破坏2个肽键,脱掉4个丙氨酸共破坏了8个肽键,即有8分子水参与,故该50肽水解得到的几种有机物比原50肽增加了8个氧原子,A项正确;得到的5个氨基酸,其中有4个是丙氨酸,故这5个氨基酸缩合成5肽,可有5种不同的氨基酸序列,B项正确;若这4条多肽链重新连接成一条长链,则需要形成3个肽键,脱去3分子水,C项错误;每条肽链中至少有1个游离的氨基和1个游离的羧基,故新生成的4条多肽链至少含有4个游离的羧基,D项正确。

答案 C

见《针对训练》P5

 

基础题

1、2、4、6、9、10

拓展题

3、5、7、8、11、12

下列关于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酶都是由氨基酸组成的

B.高等动物都能合成生命活动所需的20种氨基酸

C.细胞中氨基酸种类和数量相同的蛋白质是同一种蛋白质

D.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不同细胞会产生不同的蛋白质

解析 少数酶的化学本质是RNA,不由氨基酸组成;高等动物只能合成非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需从食物中获取;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目相同,如果排序不同或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蛋白质的种类也会不相同。

答案 D

某非环状多肽,经测定其分子式是C21HxOyN4S2。

已知该多肽是由下列氨基酸中的几种作为原料合成的:

苯丙氨酸(C9H11NO2)、天冬氨酸(C4H7NO4)、丙氨酸(C3H7NO2)、亮氨酸(C6H13NO2)、半胱氨酸(C3H7NO2S)。

下列有关该多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多肽彻底水解后能产生3种氨基酸

B.该多肽中氢原子数和氧原子数分别是32和5

C.该多肽有3个肽键,为三肽化合物

D.该多肽在核糖体上合成,形成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54

解析 依据分子式中N为4个,并分析提供的氨基酸种类,可得出该多肽由4个氨基酸组成,为四肽,存在3个肽键,即C项是错误的。

分析多肽的形成:

在核糖体上合成,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54;再分析S的数目为2个,可分析出4个氨基酸中有2个是半胱氨酸(C3H7NO2S),即水解能形成的氨基酸为3种,再结合碳原子数目为21个,减去6个C原子(2个是半胱氨酸),为15个C原子,可分析出另外2个氨基酸分别为苯丙氨酸和亮氨酸,进一步推出该多肽中氢原子数和氧原子数分别是32和5,A、B、D三项是正确的。

答案 C

现有氨基酸800个,其中氨基总数为810个,羧基总数为808个,则由这些氨基酸合成的含有3条肽链的蛋白质共有肽键、氨基和羧基的数目依次为(  )。

A.800、3、3       B.797、13、13

C.797、807、805D.797、13、11

解析 根据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可知,这800个氨基酸分子的R基中的氨基有10个,羧基有8个。

由氨基酸数-肽链数=肽键数可知,由3条肽链组成的蛋白质共有肽键797个。

每条肽链的两端各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故三条肽链的氨基数和羧基数为肽链两端的氨基数和羧基数加上氨基酸R基上的氨基数和羧基数,即氨基总数为3+10=13个,羧基总数为3+8=11。

答案 D

朊病毒蛋白(PrP)有两种构象:

一种是PrPc,一种是PrPsc,其性质对比如下表:

项目

PrPc

PrPsc

空间结构

螺旋为主

折叠为主

溶解度

致病性

不致病

致病

肽链中氨基酸排列顺序

相同

由此可以推知,控制合成这两种蛋白质的基因中核苷酸排列顺序以及它们表现出不同性质的原因分别是(  )。

A.不相同;溶解度不同

B.不相同;氨基酸组成的种类不同

C.可能相同;空间结构不同

D.可能相同;组成氨基酸的数量不同

解析 蛋白质结构不同是由于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同以及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

由表可知,这两种蛋白质的氨基酸排列顺序相同,故可以推知:

控制合成这两种蛋白质的基因的核苷酸排列顺序可能是相同的;PrPc与PrPsc表现出不同的性质,如溶解度、致病性等,与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有关。

答案 C

如图所示,①是在胰岛B细胞中合成的,且与血糖调节有关;②是一种淋巴因子,可干扰破坏病毒DNA在宿主细胞中的复制;③由浆细胞合成分泌,且具有免疫作用;④由垂体分泌,可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骨的生长。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结构的多样性只与a有关

B.与①②③④四种物质合成、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C.①②③④四种物质分别为胰岛素、干扰素、抗体、抗利尿激素

D.①与肾上腺素具有协同作用,②③均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④的分泌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

解析 ①是胰岛素,②是干扰素,③是抗体,④是生长激素,故C项错误;①②③④都是蛋白质,其结构多样性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及多肽形成的空间结构有关,故A项错误;肾上腺素升高血糖浓度,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故D项错误。

答案 B

下列多肽片段充分水解后,产生的氨基酸有(  )。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解析 该多肽片段中有4个—NH—CO—,故有5个氨基酸。

但多肽水解成的氨基酸中只有—CH3、—H和—CH2CH33种R基,因此该多肽片段充分水解后,产生的氨基酸有3种。

答案 B

下列有关生物体内特殊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具有运输某些物质出入细胞的作用

B.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清中,其化学本质为糖蛋白

C.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只对细胞内的化学反应具有催化作用

D.突触后膜上的蛋白质受体能够识别神经递质,识别后即被降解,不再识别其他神经递质

解析 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都需要载体,这些载体蛋白分布在细胞膜上;抗体的化学本质为球蛋白;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是RNA,可在细胞外起作用;神经递质被识别后立即被降解或被运走,但不是受体被降解。

答案 A

某肽链由51个氨基酸组成,如果用肽酶把其分解成1个二肽、2个五肽、3个六肽、3个七肽,则这些短肽的氨基总数的最小值、肽键总数、分解成这些小分子肽所需要的水分子总数依次是(  )。

  解析 在这9个短肽分子中,最少应含有的氨基总数为9个;每一个短肽的肽键数=氨基酸数-1,故肽键总数为:

(2-1)+2×(5-1)+3×(6-1)+3×(7-1)=42;这些小分子肽共9个,水解成这些小分子肽需破坏8个肽键,需要8分子水。

答案 C

如图所示,一分子的胰岛素原切去C肽(图中箭头表示切点)可转变成一分子的胰岛素(图中数字表示氨基酸序号)。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胰岛素分子具有50个肽键,合成它的过程中共脱去50分子水

B.胰岛素分子含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的羧基

C.沸水浴时肽键断裂导致胰岛素生物活性丧失

D.理论上可通过测定C肽的含量间接反映胰岛B细胞的分泌功能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保留的肽链中含有51个氨基酸,所以肽键的数目=51-2=49(个),A项错误。

胰岛素分子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