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总复习 第一章 第3课时运动图象.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661074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06.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物理总复习 第一章 第3课时运动图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考物理总复习 第一章 第3课时运动图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考物理总复习 第一章 第3课时运动图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考物理总复习 第一章 第3课时运动图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考物理总复习 第一章 第3课时运动图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物理总复习 第一章 第3课时运动图象.docx

《高考物理总复习 第一章 第3课时运动图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物理总复习 第一章 第3课时运动图象.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物理总复习 第一章 第3课时运动图象.docx

高考物理总复习第一章第3课时运动图象

第3课时 运动图象

1.x-t图象

(1)图线的物理意义:

反映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图线斜率的意义:

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大小表示物体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

(3)三种x-t图象的特例:

①匀速直线运动的x-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如图线甲。

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x-t图象是一条抛物线,如图线乙。

③表示静止的x-t图象是一条与横轴平行的直线,如图线丙。

2.v-t图象

(1)图线的物理意义:

反映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图线斜率的意义:

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大小表示物体加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

(3)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的意义:

①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相应时间内的位移大小。

②若此“面积”在时间轴的上方,表示这段时间内位移的方向为正方向,若此“面积”在时间轴的下方,表示这段时间内位移的方向为负方向。

(4)两种v-t图象的特例:

①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与横轴平行的直线,如图线甲。

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如图线乙。

【思考判断】

1.x-t图象表示物体运动的轨迹(×)

2.x-t图象的交点表示两个物体相遇(√)

2.x-t图象只能描述直线运动(√)

4.两条v-t图象的交点表示两个物体相遇(×)

5.v-t图象只能描述直线运动(√)

考点 x-t图象和v-t图象的理解及应用(d/d)

[要点突破]

图象问题的解题思路

用图象来描述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方法,是一种直观且形象的语言和工具。

它运用数和形的巧妙结合,恰当地表达各种现象的物理过程和物理规律。

运用图象解题的能力可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

1.读图

2.作图和用图

依据物体的状态或物理过程所遵循的物理规律,作出与之对应的示意图或数学函数图象来研究和处理问题。

[典例剖析]

【例1】(2017·东阳学考模拟)一遥控玩具汽车在平直路上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  )

A.15s内汽车的位移为300m

B.前10s内汽车的加速度为3m/s2

C.20s末汽车的速度为-1m/s

D.前25s内汽车做单方向直线运动

解析 因为是位移-时间图象,15s末的位移为30m,前10s内汽车的速度为3m/s,加速度为零,A、B均错误;20s末汽车的速度v=-1m/s,C正确;由x-t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可知:

汽车在0~10s沿正方向运动,10s~15s静止,15s~25s沿负方向运动,D错误。

答案 C

【例2】(2017·金华七校联考)物体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设向右为正,下列关于前4s内物体运动情况的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始终向右运动

B.物体先向右运动,第2s末开始向左运动

C.第3s末物体在出发点的左侧

D.第4s末物体距出发点最远

解析 速度的正、负表示物体运动方向,故前2s物体向右运动,后2s向左运动,A错误,B正确;由于前2s物体一直向右运动,离出发点越来越远,第2s末开始又向左运动,逐渐靠近出发点,因此第2s末物体离出发点最远,D错误;物体在4s末回到出发点,故3s末物体在出发点右侧,C错误。

答案 B

【例3】摩托车在平直公路上从静止开始启动,a1=1.6m/s2,稍后匀速运动,然后减速,a2=6.4m/s2,直到停止,共用时130s,行程1600m,试求:

(1)摩托车行驶的最大速度vmax;

(2)若摩托车从静止启动,a1、a2不变,直到停止,行程不变,所需最短时间为多少?

解析 

(1)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匀加速运动,匀速运动,匀减速运动。

可借助v-t图象表示,如图所示。

利用公式v-v=2ax有:

+vmax+=1600m,其中a1=1.6m/s2,a2=6.4m/s2,解得vmax=12.8m/s(另一解舍去)。

(2)借助v-t图象可以证明:

当摩托车先以a1匀加速运动,速度达到vmax′,紧接着以a2匀减速运动直至停止时,行程不变,而时间最短,如图所示,设最短时间为tmin。

则tmin=+①

+=1600m②

其中a1=1.6m/s2,a2=6.4m/s2。

由②式解得vmax′=64m/s,故tmin=s+s=50s,即最短时间为50s。

答案 

(1)12.8m/s 

(2)50s

【方法总结】

处理图象问题的三点注意

(1)x-t图象、v-t图象都不是物体运动的轨迹,图象中各点的坐标值x、v与t一一对应。

(2)x-t图象、v-t图象的形状由x与t、v与t的函数关系决定。

(3)无论是x-t图象还是v-t图象,所描述的运动情况都是直线运动。

[针对训练]

1.(2016·浙江馨安中学模拟)如图所示是某质点运动的速度图象,由图象得到的正确结果是(  )

A.0~1s内的平均速度是2m/s

B.0~2s内的位移大小是4m

C.0~1s内的运动方向与2~4s内的运动方向相反

D.0~1s内的加速度大小大于2~4s内加速度的大小

解析 由题图可知在0~1s内,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m/s=1m/s;在0~2s内的位移大小为相应的“梯形”面积,x=3m;在0~1s与2~4s速度都为正,方向相同;由图象的倾斜程度可知a0~1>a2~4。

综上可知只有选项D正确。

答案 D

2.图中所示为甲、乙、丙三个军事小分队进行军事行动的运动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丙两个分队的运动路线为曲线,乙分队的运动路线为直线

B.甲、乙、丙三个分队的位移不相等

C.甲、乙、丙三个分队的平均速度相等

D.甲、乙、丙三个分队运动的路程相等

解析 位置坐标图象显示的是物体的运动轨迹,从图可以看出甲、丙两个分队运动路线为曲线,乙分队的运动路线为直线,A正确;三个队的初末位置相同,位移相等,但运动路程不同,B、D错误;因不知道三个分队运动的时间大小关系,故无法比较三个分队的平均速度大小关系,C错误。

答案 A

3.如图所示的位移(x)-时间(t)图象和速度(v)-时间(t)图象中给出四条图线,甲、乙、丙、丁代表四辆车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的情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车做直线运动,乙车做曲线运动

B.0~t1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路程大于乙车通过的路程

C.0~t2时间内,丙、丁两车在t2时刻相距最远

D.0~t2时间内,丙、丁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

解析 在x-t图象中表示的是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而不是物体运动的轨迹,由于甲、乙两车在0~t1时间内做单向的直线运动,故在这段时间内两车通过的位移和路程均相等,A、B选项均错误;在v-t图象中,0~t2时间内,t2时刻丙、丁速度相等,故两者相距最远,C选项正确;由图线可知,0~t2时间内丙的位移小于丁的位移,故丙的平均速度小于丁的平均速度,D选项错误。

答案 C

1.(2017·台州质量评估)下列v-t图象中,表示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是(  )

解析 v-t图象中的图线靠近时间轴且为直线表示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故B正确,A、C、D错误。

答案 B

2.A、B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运动,t=0时刻,两质点从同一地点运动的x-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质点以20m/s的速度匀速运动

B.B质点先沿正方向做直线运动,后沿负方向做直线运动

C.经过4s,B质点的位移大于A质点的位移

D.在图示的运动过程中,A、B两质点之间的距离在0~4s内某一时刻达到最大

解析 x-t图象的斜率大小表示质点运动速度的大小,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由x-t图象可知,A质点沿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v==m/s=10m/s,A错误;B质点最初4s沿正方向做减速运动,4~8s沿负方向做加速运动,B正确;4s末,A、B两质点到达同一位置,两质点相遇,C错误;0~4s内,A、B间的距离先增大后减小,4s末A、B相遇,之后B质点反向运动,两质点间的距离继续增大,显然D错误。

答案 B

3.(2017·金华选考模拟)甲、乙两汽车在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在t=0到t=t1的时间内,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在这段时间内(  )

A.汽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大

B.汽车乙的平均速度等于

C.甲、乙两汽车的位移相同

D.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增大

解析 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在v-t图象中,图形的面积代表位移的大小,根据图象可知道,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由于时间相同,所以汽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大,故A正确,C错误;由于乙车做变减速运动,平均速度不等于,故B错误;因为切线的斜率等于物体的加速度,汽车甲和乙的加速度大小都是逐渐减小,故D错误。

答案 A

4.一质点沿x轴做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

质点在t=0时位于x=5m处,开始沿x轴正向运动。

当t=8s时,质点在x轴上的位置为(  )

A.x=3mB.x=8m

C.x=9mD.x=14m

解析 由图象知,质点在8s内的位移Δx=×(2+4)×2m-×(2+4)×1m=3m。

t=0时,质点位于x=5m处,故8s末质点位置x=5m+Δx=8m,B正确。

答案 B

5.如图所示为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A、B两质点的x-t图象,由图可知(  )

A.t=0时,A在B的前面

B.B在t1时刻追上A,并在此后跑在A的前面

C.B开始运动的速度比A小,t2时刻后才大于A的速度

D.A运动的速度始终比B大

解析 t=0时,A在原点正方向x1位置处,B在原点处,A在B的前面,A正确;t2时刻两图线相交,表示该时刻B追上A,并在此后跑在A的前面,B错误;B开始运动的速度比A小,t1时刻后A静止,B仍然运动,C、D错误。

答案 A

[基础过关]

1.(2016·9月金华十校联考)如图是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x-t图象,由图象可以判断从t1到t2的时间内(  )

A.甲物体在做匀减速直线运动B.乙物体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两物体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D.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

解析 由x-t图象的物理意义知,t1到t2时间内,甲、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甲向负方向运动,乙向正方向运动,即运动方向相反,所以A、B、D错误,C正确。

答案 C

2.(2016·浙江名校协作体)古老的龟兔赛跑的故事是这样的:

龟、兔在同一起跑线上,发令枪响后龟缓慢地向终点跑去,直至到达终点。

兔自持跑得快,有意让龟跑了一段后才开始跑,当它超过龟后便在路旁睡起觉来,醒来一看,龟已接近终点,于是便奋力追去,但最终还是龟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据此,可以将龟兔赛跑的运动过程用“位移—时间”图象来表示,下图正确的是(  )

解析 根据题意,兔过一段时间出发,最终相同时间位移龟大,选项C正确。

答案 C

3.(2016·浙江平阳二中期中)下列图象中,可以表示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是(  )

解析 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位移-时间关系公式x=at2,x-t图象是抛物线,故A、D错误;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速度-时间关系公式v=at,v-t图象是过坐标原点的倾斜直线,故B错误,C正确。

答案 C

4.如图所示是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

由图可知,该物体(  )

A.第1s内和第3s内的运动方向相反

B.第3s内和第4s内的加速度相同

C.第1s内和第4s内的位移大小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