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总复习考点必背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609882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378.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总复习考点必背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中考化学总复习考点必背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中考化学总复习考点必背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中考化学总复习考点必背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中考化学总复习考点必背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总复习考点必背试题.docx

《中考化学总复习考点必背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总复习考点必背试题.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化学总复习考点必背试题.docx

中考化学总复习考点必背试题

2020中考化学总复习考点必背试题

专练实验探究30题

(重点)1.生活中塑料有多种,矿泉水瓶子所用的塑料主要成分为只含碳、氢元素的有机物和稳定剂,该有机物在氧气充足时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氧气不充足时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水,稳定剂不参与反应也不升华。

某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欲对矿泉水瓶子的组成进行探究,他们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实验主要操作如下:

Ⅰ.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装入剪碎的塑料瓶;断开丙、丁装置

Ⅱ.打开甲中分液漏斗活塞,注入双氧水后,关闭活塞;

Ⅲ.一段时间后连接丙、丁装置,点燃酒精灯,观察到塑料燃烧,充分燃烧后丙装置有固体残留。

IV.熄灭酒精灯,继续通入氧气直至玻璃管冷却。

实验测定数据如下:

丙中固体

丁装置

戊装置

己装置

实验前

5.0g

118.2g

224.6g

148.0g

实验后

m

123.6g

237.8g

148.0g

(1)丁中所装药品是_______,己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

(2)操作IV中通入氧气的作用是__________;

(3)若该实验不用纯氧气,而是通入空气,依据丙、丁装置质量变化计算会使测定的C、H元素的质量比______(“偏大”、“偏小”或“无影响”),原因是______;

(4)m的值为_______。

【答案】

(1)浓硫酸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2)使塑料碎屑完全反应,;将所有生成气体排入装置丁、戊充分吸收

(3)偏大空气中含有一定量的二氧化碳

(4)0.8g

【解析】

(1)浓硫酸具有吸水性,碱石灰会与水、二氧化碳反应,所以丁中所装药品是浓硫酸,己装置的作用是:

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防止从装置尾端进入影响实验结果;

(2)氧气和塑料会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操作Ⅳ中通入氧气的作用是:

使塑料碎屑完全反应,;将所有生成气体排入装置丁、戊充分吸收;(3)空气中含有一定量的二氧化碳,所以该实验不用纯氧气,而是通入空气,依据丙、丁装置质量变化计算会使测定的C、H元素的质量比偏大,原因是:

空气中含有一定量的二氧化碳;(4)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澄清石灰水可以吸收二氧化碳,丁装置中增加的是水的质量是5.4g,戊装置中增加的为二氧化碳的质量是13.2g,所以消耗碳、氢元素的质量为:

5.4g×

+13.2g×

=4.2g,所以m的值为5g-4.2g=0.8g。

(重点)2.通过化学反应探究生活中常见物质的成分。

(1)氧化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白色粉末状的干燥剂,氧化钙作干燥剂可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

(2)某化学兴趣小组打开一包装盒中的干燥剂,发现里面是黑色粉末同时还夹杂着少量红色粉末。

该化学兴趣小组对该干燥剂的成分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

①常见的黑色粉末有铁粉炭粉(C)、氧化铜、二氧化锰,常见的红色粉末有氧化铁、铜

②Fe与Fe3+在常温下反应生成Fe2+

实验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取该干燥剂少许于试管中,加适量____________________。

溶液开始变为黄色又逐渐变为浅绿色,并有气泡产生,最后试管底部剩余有少量未溶解的黑色粉末

取步骤一中未溶解的残渣进行灼烧,在上方罩一只烧杯,一段时间后迅速倒转,向烧杯中加入适量澄清石灰水

黑色粉末消失,_______________。

根据上述实验得出干燥剂的成分是炭粉(C)、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步骤二中黑色粉末消失的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4)步骤一中溶液变为浅绿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答案】

(1)

化合反应

(2)稀盐酸(或稀硫酸)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铁、氧化铁

(3)

(4)溶液中的Fe3+全部和Fe反应生成Fe2+

【解析】

(1)氧化钙可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

(2)根据实验现象,溶液先变成黄色后变为浅绿色,可知样品中有铁和氧化铁,氧化铁和稀盐酸或稀硫酸先反应生成氯化铁或硫酸铁,溶液均显黄色,铁和氯化铁或硫酸铁反应生成浅绿色溶液,铁和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或硫酸亚铁,同时生成氢气,氯化亚铁和硫酸亚铁溶液也均显浅绿色,所以加入的试剂是稀盐酸或稀硫酸;灼烧步骤一中未溶解的残渣,黑色粉末全部消失,根据实验结论该干燥剂含有炭粉,所以该剩余粉末全部为炭粉,炭粉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所以,在上方罩一只烧杯,一段时间后迅速倒转并加入适量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根据上述实验得出干燥剂的成分是炭粉(C)、铁粉和氧化铁;(3)步骤二黑色粉末消失为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步骤一中溶液变为浅绿色,说明溶液中的溶质只有亚铁盐,这是因为样品中有氧化铁,氧化铁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转化为铁盐,铁盐溶液显黄色,但样品中铁的量较多,氧化铁的量较少,结合题给信息可知,Fe与Fe3+反应生成Fe2+,最终铁元素全部转化为亚铁盐,溶液显浅绿色。

(基础)3.“低钠盐”可以控制钠的摄入量从而防止高血压等疾病。

国内某些生产厂家为改变“低钠盐”的口味,还会在“低钠盐”中加入少量的镁盐(MgSO4或MgCl2中的一种)。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某“低钠盐”样品中添加的镁盐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该“低钠盐”中添加了哪种镁盐?

[猜想与假设]猜想1:

添加了MgCl2

猜想2:

添加了MgSO4

[设计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目的或结论

步骤1:

取少量“低钠盐”充分溶解后,加入足量_____溶液

_____。

除尽溶液中的镁离子

步骤2:

取少量步骤1所得的上层清液,向其中加入适量_____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猜想2正确

写出步骤2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拓展与应用]若将NaCl溶液中含有的少量MgSO4除去,下列提供的试剂中,可选用的是_____(填字母)。

ANaOH溶液BBaCl2溶液CAgNO3溶液DBa(OH)2溶液

【答案】[设计实验]NaOH(合理即可)有白色沉淀生成Ba(NO3)2[或BaCl2或Ba(OH)2]

[拓展与应用]D

【解析】[设计实验]“低钠盐”可能添加的镁盐是氯化镁或硫酸镁中的一种。

步骤1的目的是除尽溶液中的镁离子,因此应该选择的试剂是除Ba(OH)2]外的其他可溶性碱,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有白色沉淀生成。

步骤2中得出猜想2正确,则该“低钠盐”中添加的镁盐是硫酸镁,因此步骤2要检验溶液中存在硫酸根离子,故加入的试剂为量Ba(NO3)2[或BaCl2或Ba(OH)2]溶液。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目的或结论

步骤1:

取少量“低钠盐”充分溶解后,加入足量NaOH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除尽溶液中的镁离子

步骤2:

取少量步骤1所得的上层清液,向其中加入适量Ba(NO3)2[或BaCl2或Ba(OH)2]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猜想2正确

步骤2中生成白色沉淀的反应为硝酸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和硝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拓展与应用]A、NaOH溶液能和MgSO4反应生成Mg(OH)2沉淀和Na2SO4,引入了新杂质,故A不正确;B、BaCl2溶液与MgSO4反应生成BaSO4沉淀和MgCl2,引入了新杂质,故B不正确;C、AgNO3溶液和NaCl能够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钠,引入了杂质,故C不正确;D、Ba(OH)2溶液与MgSO4反应生成BaSO4沉淀和Mg(OH)2沉淀,通过过滤即可除去,故D正确。

故选D。

(提升)4.小苏打和食盐是厨房中常见物质。

现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由碳酸氢钠、氯化钠中的一种或两种物质组成。

某科学小组同学展开了系列研究。

(一)定性分析

(实验目的)确定白色固体的组成

(实验方案):

如图1所示

(实验结论)小明同学经过上述实验得出结论:

该白色固体由碳酸氢钠、氯化钠两种物质组成。

(1)步骤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步骤②中的澄清石灰水也可以用其它碱溶液代替,如_____;

(3)科学小组认真研究讨论后认为,此方案不能得出小明同学的结论。

一致认为将上述方案中使用的一种试剂进行调换,如仍出现上述现象,则小明同学的结论正确。

调换措施是_____。

(二)定量分析

(实验目的)测定该白色固体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

(实验方案)该小组利用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固定装置已略去,装置气密性良好)进行实验,每一步反应均完全进行。

(1)首先称取a克该样品放入装置甲中,然后进行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顺序是_____(填序号,可重复选择)

a.称量装置丙的质量

b.打开弹簧夹,通入足量的氮气,关闭弹簧夹

c.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注入足量的稀硫酸,关闭活塞

(2)如果没有装置乙,会造成测定结果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装置丁的作用是_____。

(三)拓展交流

经査阅材料:

将二氧化碳气体持续通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会先后发生以下两个化学反应:

①2NaOH+CO2=Na2CO3+H2O②Na2CO3+CO2+H2O=2NaHCO3

小明同学将5g二氧化碳气体通入100g5%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是_____(填化学式)。

【答案】

(一)定性分析

(1)NaHCO3+HCl═NaCl+H2O+CO2↑

(2)氢氧化钡溶液(3)把稀盐酸改为稀硝酸

(二)定量分析

(1)b、a、c、b、a

(2)偏大(3)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进入丙装置

(三)拓展交流Na2CO3、NaHCO3

【解析】

(一)定性分析[实验结论]

(1)步骤①中,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NaHCO3+HCl═NaCl+H2O+CO2↑。

(2)步骤②中的澄清石灰水也可以用其它碱溶液代替,如氢氧化钡溶液,这是因为氢氧化钡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钡和水。

(3)调换措施是把稀盐酸改为稀硝酸,这样能够防止过量盐酸或反应生成的氯化钠对实验产生影响。

故填:

把稀盐酸改为稀硝酸

(二)定量分析[实验方案]

(1)首先称取a克该样品放入装置甲中,然后进行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顺序:

b、a、c、b、a。

(2)如果没有装置乙,导致水蒸气被丙装置吸收,从而会造成测定结果偏大。

(3)装置丁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进入丙装置。

(三)拓展交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质量关系为:

由以上质量关系可知,5g氢氧化钠恰好和2.75g二氧化碳反应生成6.625g碳酸钠,6.625g碳酸钠和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时,消耗二氧化碳质量是2.75g,而和氢氧化钠反应后剩余二氧化碳质量是2.25g,因此二氧化碳不足,所得溶液的溶质是Na2CO3、NaHCO3。

(基础)5.实验室使用块状石灰石(杂质不溶于水且不和水反应)和稀盐酸制取CO2,当观察不到有气泡产生,固体仍有剩余时,通常认为反应结束,剩余液呈中性,某兴趣小组对此进行了以下探究:

(实验操作)

(1)向试管中加入5粒石灰石,倾倒约试管容积1/3的稀盐酸(1:

1);观察不到气泡后,仍有固体剩余;将试管静置。

(2)取上层清液,用pH试纸测得溶液pH=2,说明溶液显酸性

(提出问题Ⅰ)

反应后剩余溶液中有哪些物质?

其中能使溶液pH=2的有哪些?

(实验探究Ⅰ)

(1)甲同学通过实验排除了CaCl2的可能性,简述其实验方案_____。

(2)乙同学将CO2通入蒸馏水中至饱和,测得pH>5。

(3)综合甲、乙两同学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剩余液中还含有_____。

(提出问题Ⅱ)

试管中剩余固体是否仍含有CaCO3?

(实验探究Ⅱ)

小组同学向试管中继续加入稀盐酸(1:

1),又有大量气泡产生。

(1)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剩余固体中含有CaCO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比较稀盐酸加入前后的实验现象,解释“又有大量气泡产生”的原因是_____。

(拓展延伸)

(1)反应剩余液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pH增大,其主要原因是_____。

(2)假如用100g14.6%的稀盐酸和足量的石灰石反应,看不到气泡产生时,停止收集气体,收集到的CO2质量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8.8g。

【答案】(实验探究Ⅰ)

(1)取CaCl2固体溶于水,测其溶液的pH(3)盐酸

(实验探究Ⅱ)

(1)

(2)盐酸浓度增大,又与碳酸钙反应

(拓展延伸)

(1)碳酸钙与盐酸继续反应或剩余碳酸钙又消耗盐酸,使其浓度减小(合理答案均可)

(2)小于

【解析】

(1)测定CaCl2溶液的的酸碱度,实验方案为取CaCl2固体溶于水,测其溶液的pH,且=7。

(2)综合甲、乙两同学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氯化钙溶液和二氧化碳水溶液的pH不可能等于2,所以剩余液中还含有盐酸。

(3)再向剩余固体滴加稀盐酸,又有大量气泡产生,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比较稀盐酸加入前后的实验现象,解释“又有大量气泡产生”的原因是盐酸浓度增大,又与碳酸钙反应。

(5)反应剩余液放置一段时间后,碳酸钙与盐酸继续反应,盐酸越来越少,浓度减小,溶液pH增大。

(6)解:

设100g14.6%的稀盐酸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当稀盐酸和足量的石灰石反应时,盐酸的浓度降低至一定浓度时反应会停止,但盐酸没有完全参与反应,收集到的气体小于理论值,所以看不到气泡产生时,停止收集气体,收集到的CO2质量小于8.8g。

(重点)6.某同学对CaH2的制备和性质进行探究。

(阅读资料)①用H2与钙加热制得CaH2②钙遇水立即发生剧烈反应生成一种碱和一种气体

③CaH2要密封保存,遇水反应也生成一种碱和一种气体

(CaH2的制备)设计的制取装置如图所示.

(1)装置D的作用是_____;

(2)制备CaH2实验结束后,取少量产物,小心加入水中,观察有气泡产生,在溶液中滴入石蕊试液后显_____色。

该同学据此判断:

实验中确有氢化钙生成,其他同学提出结论不一定正确,原因是_____。

(CaH2的性质探究)取少量上述制得的CaH2样品加入到足量的碳酸钠溶液中,产生大量气泡,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经检验滤渣的成分是碳酸钙。

该同学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3)点燃产生的气体,火焰淡蓝色;将燃烧产物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无现象。

则该气体为______(写化学式)。

(4)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做出如下猜测并进行实验:

猜想一:

NaOH

猜想二:

NaOH、Ca(OH)2

猜想三:

NaOH、Na2CO3

猜想四:

NaOH、Na2CO3、Ca(OH)2

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猜想四不合理,请用化学方程式说明原因。

________

(实验验证)

实验

现象

结论

实验一:

取滤液,向其中滴入少量Na2CO3溶液

______

猜想二不成立

实验二:

另取滤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

______

猜想三成立

(定量分析)

(5)取制得的CaH2样品1g(杂质为未反应完的Ca)加入到足量的Na2CO3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称得CaCO3质量为2.4g,则该样品中CaH2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答案】

(1)防止空气中水蒸汽进入

(2)蓝也可能是钙和水反应

(3)H2

(4)Na2CO3+Ca(OH)2=CaCO3↓+2NaOH

(实验验证)无明显现象过一会儿有气泡产生

(5)84%

【解析】

(1)装置D的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装置与钙发生反应,故填防止空气中水蒸气进入。

(2)CaH2遇水反应生成一种碱和一种气体,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的碱为氢氧化钙,滴入石蕊试液后,能使石蕊溶液显蓝色;钙遇水立即发生剧烈反应生成一种碱和一种气体,所以该反应也可能是钙和水反应,故填也可能是钙和水反应。

(3)生成的气体具有可燃性,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控制,该气体为氢气,氢气的化学式为H2。

(4)Na2CO3与Ca(OH)2在同一溶液中会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所以两种物质在同一溶液中不能共存,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

Na2CO3+Ca(OH)2=CaCO3↓+2NaOH;猜想二不成立,说明溶液中不含Ca(OH)2,所以加入少量Na2CO3溶液后无明显现象;猜想三成立,溶液中含有NaOH、Na2CO3,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稀盐酸先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当氢氧化钠完全反应后,稀盐酸再与碳酸钠反应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产生气泡,所以观察到的现象是过一会儿有气泡产生,故填过一会儿有气泡产生。

(5)解:

2.4g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为2.4g×

×100=0.96gCaH2样品中氢元素的质量为1g−0.96g=0.04g,样品中CaH2的质量为0.04g÷

×100%=0.84g

所以样品中CaH2的质量分数为

×100%=84%。

(重点)7.氢氧化钡与氢氧化钙同属于碱类物质,其化学性质相似吗?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此进行探究。

Ⅰ.定性探究

序号

操作

现象

结论

实验一

向氢氧化钡溶液中滴入_____试剂

溶液变红

氢氧化钡溶液呈碱性

实验二

向实验一的溶液中通入适量的二氧化碳

产生_____,

红色消失

氢氧化钡溶液能与

二氧化碳反应

实验三

另取氢氧化钡溶液,滴入一定量

的碳酸钠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氢氧化钡溶液能与

碳酸钠溶液反应

(1)写出实验三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同学们将上述三个实验中反应后的废液都倒入一个烧杯中,过滤后,得到白色沉淀和红色滤液,他们决定对沉淀和滤液进行探究。

探究一:

(提出问题)沉淀能否与酸发生反应?

(实验探究)向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最终沉淀_____(填“消失”或“不消失”)。

探究二:

(提出问题)滤液中除指示剂外,还有哪些溶质?

(作出猜想)①氢氧化钠,②氢氧化钠、碳酸钠,③_____。

(实验探究)

序号

操作

现象

结论

实验四

取滤液样品于试管中,

加入几滴稀盐酸

没有明显现象

猜想②不成立

实验五

取滤液样品于试管中,

加入几滴碳酸钠溶液

产生沉淀

猜想_____成立

(2)有同学提出:

实验四的操作存在问题,导致结论不准确,请你改正:

_____。

(3)小组同学讨论后发现,只用一种溶液做一次实验,就可以验证猜想,该溶液是_____。

Ⅱ.定量探究

向100g氢氧化钡溶液中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铜溶液,溶液的导电能力随着硫酸铜溶液的加入发生如图的变化关系。

(1)溶液处于B点时,其中含有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微粒符号)。

(2)计算氢氧化钡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

【答案】(Ⅰ.定性探究)无色酚酞白色沉淀

(1)Ba(OH)2+Na2CO3═BaCO3↓+2NaOH

(探究一)不消失

(作出猜想)氢氧化钠、氢氧化钡

(实验探究)③

(2)加入过量稀盐酸(3)稀硫酸

(Ⅱ.定量探究)

(1)Ba2+OH-H2O

(2)8.55%

【解析】Ⅰ.定性探究实验一:

因为氢氧化钡溶液呈碱性,可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实验二:

氢氧化钡溶液和氢氧化钙相似,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钡和水;

(1)氢氧化钡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钡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a(OH)2+Na2CO3═BaCO3↓+2NaOH;

探究一:

将上述三个实验中反应后的废液都倒入一个烧杯中,过滤后,得到白色沉淀和红色滤液,说明该白色沉淀为碳酸钡,溶液呈红色是因为溶液呈碱性,向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又生成了白色沉淀硫酸钡;探究二:

[作出猜想]滤液中一定含有生成的氢氧化钠,还可能存在氢氧化钡或碳酸钠过量,因此猜想Ⅲ还可能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钡;[实验探究]向滤液中滴加碳酸钠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质中含氢氧化钡,故猜想Ⅲ成立;

(2)由于溶质中一定含氢氧化钠,若滴加少量稀盐酸,则被氢氧化钠消耗,无法鉴别出碳酸钠的存在,因此应加入过量稀盐酸;(3)利用稀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产生白色沉淀,和碳酸钠反应有气泡产生可以鉴别出猜想的情况;Ⅱ.定量探究

(1)当溶液处于B点时,氢氧化钡溶液过量,硫酸铜溶液不足,因此溶液中含有的微粒有:

Ba2+、OH-、H2O;

(2)设氢氧化钡溶液中的溶质质量为x,

           x=8.55g,则氢氧化钡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提升)8.烧碱具有较好的杀菌消毒作用且廉价易得,但工业烧碱中常含有杂质碳酸钠。

某科学学习小组同学围绕工业烧碱样品纯度测定问题,展开了讨论与探究。

(原理思路)利用Na2CO3与稀H2SO4反应产生CO2,通过CO2质量的测定,确定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从而计算样品纯度。

(实验方案)小华同学根据以上思路,设计了如图的实验方案(固定装置省略)。

如何检验A装置的气密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流讨论)小明认为上图实验方案的设计有缺陷,会导致难以避免的误差。

你认为下列哪些因素会导致实验结果偏高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加入的稀硫酸量不足②装置内空气中的CO2没有排出

③反应产生的CO2未被完全吸收④干燥管与空气直接相通

(方案改进)为减少误差,使CO2质量的测定更准确,该小组同学根据以上讨论,对上图方案进行改进,设计了如下图的实验方案(固定装置省略)。

(1)装置B中样品在与稀硫酸反应前和停止反应后,都要通过量的空气。

反应前通空气时a、b、c三个弹簧夹的控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停止反应后,通过量的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

(2)写出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数据分析)

(3)若反应过程中,装置B中滴加稀硫酸的速度太快,则烧碱的纯度将__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4)若原样品共Ag,实验结束测得C装置增重Bg,D装置增重Cg,则原样品的纯度(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

(5)D装置用装有氢氧化钠固体的U形管,而不用装有澄清石灰水的洗气瓶的原因:

_________;请写出CO2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结束后,小华、小明一起探讨时,发现按目前所学知识还有其它实验方案测定工业烧碱样品纯度,请你帮他们设计一个新方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实验方案)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然后将导管放入水中,用双手紧握锥形瓶的外壁,观察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

(交流讨论)①③

(方案改进)

(1)关闭c、打开a、b使生成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完全吸收

(2)2NaOH+CO2=Na2CO3+H2O

(3)偏高

(4)

(5)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所以石灰水可能无法将生成的二氧化碳完全吸收

CO2+Ca(OH)2=CaCO3↓+H2O

(6)取一定量的烧碱样品完全溶解于水中,然后向溶液中逐滴加入氯化钡溶液,直到不再产生沉淀为止,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沉淀的质量,然后利用生成的碳酸钡沉淀的质量,利用化学方程式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公共行政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