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线面》说课稿精选3篇.docx
《《点线面》说课稿精选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点线面》说课稿精选3篇.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点线面》说课稿精选3篇
《点线面》说课稿(精选3篇)
《点线面》说课稿1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内容是苏教版小学美术课本第四册第10课----《点、线、面》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引导学生认识“点,线、面”,欣赏感受“点、线、面”,学习运用点、线、面去装饰物体。
教材中选入了与生活直接相关的各种图片,通过对这些作品的分析,了解大干世界都是由点、线、面这些最基本的元素组成的,感受艺术可以表现生活,艺术可以表达情感。
2、本节课在整体知识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单元属由六课组成,主要讲植物。
编者为何把《点线面》放在这里呢?
我分析教材,发现在本节课前面安排了《花儿朵朵》、《我爱树木》、《树上树下》、《水墨画树》等课,这几课已经让学生接触到了用点线面来表现画面,并了解了点线面在水墨画中丰富的变化。
而《点线面》这节课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了解点线面的特点,组合及变化规律等,复习运用了前几节课的学习内容。
而在本节课后面安排了《会变的花树叶》这节课主要是通过点线面等基本元素来装饰花树叶,《点线面》的教学也为此打下基础。
所以本节课在整体知识结构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
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本课重点在于让学生感受点线面的结合与变化,在此基础上设计点线面作品。
教学难点——点线面的使用要富有变化,有节奏感,不能单一。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点线面,并且在绘画中,也会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块来表现他们所知道的东西。
但对点线面的组合规律运用还比较陌生。
三、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情况的把握,确定本课教学目标:
认知领域:
让学生在欣赏陶艺作品、绘画作品、服装用品等的图片中感受点线面的美。
操作领域:
让学生初步了解用点线面装饰的方法。
情感领域: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四、教学法分析:
1、观察动画激发学习兴趣。
2、欣赏图片感受点线面的艺术魅力。
3、通过比较,通过观察探讨,感受点线面不同的组合会产生不同装饰效果。
4、创设情境激发创作潜能。
五、教学过程的设计:
在这部分,我分以下四个环节完成教学。
1、动画引入,激发学习兴趣。
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为直观动作性思维,为了符合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教师要注重教法的趣味性,所以我用这样的导入:
“小朋友,你们喜欢看魔术表演吗?
今天,老师请来了三位魔术师,想不想认识他们呀?
”教师的提问要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然后播放课件,小点子魔术师介绍自己,并表演自己的本领,小点子变化成各种形状的点,大的小的,圆的方的等等。
接着,线条魔术师和块面魔术师表演。
通过三位魔术师的表演,小朋友就能直观的认识点线面的各种形状。
在此基础上,教师提问:
“现在,我们都认识点线面了吗?
请小朋友看我们的地球,是点还是面?
”老师再把地球放在银河系中,让学生观察,通过对比,让学生了解点线面的相对性。
接着揭示今天的学习主题——《点、线、面》。
2、欣赏图片,感知点线面的装饰魅力。
用课件展示图片,有陶艺作品,绘画作品,服装用品等。
新课标提出,教师不要急于用简单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感受和认识,应当引导他们去欣赏,去感受,去体会。
教师出示图片并提问作品中点线面在那里?
是怎么组合的?
引导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带着问题去观察,再结合自己的观察来说一说。
然后在请小朋友想一想在大自然和生活中还有哪些用点线面巧妙组合而成的东西?
让学生从具象的图形中找到抽象的点线面,这样,学生就了解的`更全面了。
此处的欣赏也为下面点线面的组合与变化打下了基础。
3、探讨研究,了解点线面的组合与变化。
新课标提出,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得让他们通过观察探讨、自主尝试、自主感悟、自主质疑等实践活动实现自我的发展。
教师在教学中是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
在本环节的教学中,我先是引导学生观察两幅画,一幅是点线面排列很整齐,有规律,另一幅是很自由。
学生观察比较并小组讨论,两种组合的特点,及给我们带来什么感受。
学生讨论后交流,老师总结。
本环节通过对比,可以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到点线面不同的组合会产生不同效果。
4、实践尝试,运用点线面进行装饰。
根据新课标的精神和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创设了一个轻松的情境,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积极地参与。
在学生了解点线的粗细,疏密变化,面的大小变化的基础上,我又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在童话的气氛中提出作业要求,营造学习气氛。
我创设了这样的情景,在黑板上展示一张大图,《快乐城堡》里面有城堡、树木、人物、动物等,他们都是用各色卡纸剪的外形,然后,组织学生自主尝试,自主感悟,让学生用老师准备好的各种形状各种色彩的点线面去装饰这些具象的物体,大的城堡可以合作完成,学生还可以用画笔添加自己想要的点线面。
学生可以自由的去拼摆,去感悟。
通过自主尝试,感悟,可以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点线面的组合规律,并且采用拼摆的方法是适合低年级学生的,是根据孩子接受技能的特点而采用上述方法。
六、课堂评价
评析作品,分享创作快乐
师生共同欣赏黑板上《快乐城堡》作品,先让学生互评自评你觉得哪部分装饰的最漂亮?
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评述:
色彩的搭配是否合适、点线面的组合是否合理,点线面的使用是否有变化,有节奏感。
然后师生互评,教师肯定学生的评价,优秀的作品及时给予表扬,不理想的作品加以鼓励,提醒在以后的作业中要注意克服这些缺点,扬长避短。
《点线面》说课稿2各位老师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点、线、面、体》,下面我对本课题进行分析:
一、教材分析(地位与作用)
《点、线、面、体》是人教版必修教材第4章第1节第2个课题。
因此,本课题的理论、知识是学好以后课题的基础,它在整个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一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的概念。
(2)理解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
2.解决问题:
使学生经历用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用它们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情感态度:
让学生认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各种数学活动发展学生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识。
三、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
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点动成线、线动作成面、面动成体的活动。
由于这个活动比较抽象,为了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课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上谈谈。
四、教法分析
为了激发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并且要培养学生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
利用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活动探究法:
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觉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3.集体讨论法:
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五、教学流程:
活动1
从静态的角度认识体、面、线、点之间的关系,即“体由面组成,面与面相交成线,线与线相交成点”。
这是本节课的重点,为了突破这个重点,我将抽象的概念融于大量生动形象、具体的实例中,有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记忆。
让学生体验图形是有效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从而使学生乐于接触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活动2
从动态的角度认识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即“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这是本节课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引导他们通过活动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让学生认识到通过观察、实验、类比、推断可以获得数学猜想,体验数学活动充满探索性和创造性。
活动3
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几何体的组成,即“点是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
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小结
通过小结让学生明白,本节是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几何体又进一步抽象出体、面、线、点基本元素,最后又由这些元素得到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即“由具体——抽象——具体的过程”。
同时让学生初步学会反思。
布置作业
巩固所学的知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六、板书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本节课的脉络。
七、课后反思
这节课,通过三个活动引导学生认识点、线、面、体及其之间的关系,使学生经历用图形来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并会用他们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并锻炼学生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
当然,本节课也有不足之处。
比如:
第三个活动没能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和归纳,在学生探究的时候,引导不够。
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应多想信学生,让他们多说,老师少包办,这样教学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最后我以这样一副对联结束这节课:
上联加减乘除谋算千秋功业
下联点线面体描绘四化蓝图
横批你行我也行
谢谢各位。
《点线面》说课稿3 说教材
教材分析:
《点、线、面》是苏少版小学美术课程标准教材第4册第10课内容。
它是整套教材中以双基一条线展开的编写内容之一,相关双基内容还有《七彩生活》、《圆圆的世界》、《方方的物》、《找找三角形》、《点彩游戏》、《原色和间色》、《黑、白、灰》、《近大远小》、《退远的色彩和变化的笔触》等组成。
《点、线、面》旨在使学生了解它是构成画面的最基本元素,同时也是组成现实生活中俯拾皆是的造型的最基本条件。
对于“点、线、面”的理解与表现既可以是具象的,也可以是抽象的;是生活的,也可以是非生活的。
根据《美术课程标准》对学习领域的划分,本课应属“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通过学习,应让学生感受各种材料的特性,并合理利用多种材料和工具进行创作,同时,学生可以了解艺术形式的美感以及与设计功能的统一。
提高学生对生活用品和自己周边环境的审美评价能力,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
学习此课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形成初步的设计意识和动手创造能力。
教学中的教师应该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从学生实际出发,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特别是对于二年级的学生而言,更应加强趣味性和可操作性,使学生始终保持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创造愿望。
教学内容:
选择自己喜欢的工具或材料,表现一幅以“点、线、面”为基本元素的画面。
教学目标:
了解点、线、面是构成画面(图案)最基本的要素等知识。
通过多种途径,使学生了解点、线、面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学会以点、线、面为基本元素表现画面并合理搭配。
感受现实生活中点、线、面的美。
教学重点:
学会用点、线、面表现画面。
(可具象,也可抽象)
教学难点:
画面中点、线、面的搭配巧妙,布局合理,富有美感。
教学准备:
铅画纸、水彩笔、彩色铅笔、油画棒、毛笔、颜料等。
教师:
教师找几幅较为典型的“点、线、面”图案作品。
学生:
看一遍书上的文字及图片,最好多准备几种不同类型的笔和画纸。
搜集生活中的图片资料。
说教法、学法
教法:
根据《美术课程标准》第一学段“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阶段要求:
“尝试不同工具,用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想想、画画、做做等方法进行简单组合和装饰,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
”
整体性教法:
根据点、线、面展开教学过程。
启发性教法:
利用多种手段、媒材,让学生了解点、线、面,从而使学生理解点、线、面的组合原理。
练习指导教法:
通过帮助学生成功地完成课堂练习,达到学会知识或技能目标,保证教学顺利进行。
活动指导教法:
要对学生独立从事的操作或实践活动进行组织和引导。
学法:
本课主要通过从学生收集生活中“点、线、面”的素材,到欣赏生活中的“点、线、面”图片及绘画中的“点、线、面”,从而明白“点、线、面”不仅是组成画面的基本元素,也是日常生活及景观不可缺少的基本设计要素。
而后通过几则小练习让学生懂得“点、线、面”简单的构成原理,并能应用于生活。
说教学程序
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
应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本课的教学设计即从生活中来(教师、学生收集的各种生活照片)→在课堂中作进一步探讨(什么是”点、线、面”及其相对性,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再回归于生活(设计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点、线、面”画面)。
这样从整体把握的环节设计使学生能够真正的学以致用。
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一、用自己理解的“点、线、面”举例,寻找生活中、照片里的“点、线、面”。
(设计意图:
这是对“点、线、面”最初的感性认识。
)
二、通过小练习,了解“点、线、面”的相对性。
1、用各自带的工具画“点”。
问题:
你画的点像什么?
点能变成线吗?
点能变成面吗?
想象一下,一直不停地画点,画面会出现怎样的效果?
2、用各自带的工具画出不同的“线”。
(线条越多越好)
问题:
你能画出多少种不同的线条?
线能变成点吗?
线能变成面吗?
想象一下,连续整齐的画线,画面会出现怎样的效果?
3、换一种工具画“面”。
问题:
“面”是什么?
用什么工具最能表现你理解的“面”?
4、“点”、“线”、“面”简单组合成一幅画。
用自己喜欢的工具,快速地把“点”、“线”、“面”组合成一幅简单的画,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老师可以启发学生画一些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植物或风景。
(设计意图:
通过此练习,学生对“点、线、面”的认识会有所提高)
三、通过学习、练习,学生再次欣赏“点、线、面”,唤起知识的重构。
(可以利用学生准备的图片资料和教师准备的图片以及画家的画)
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初步领悟点、线、面的相对性)
如:
一篇文章中的“点、线、面”是什么?
(我们可以把单个的字看成是“点”,一行字看成是“线”,整个的段落看成是“面”)
如:
“少数民族衣服”上装饰的贝壳,单一的看是“点”,连起来看是“线”。
如:
珠绣包上的珠子是“点”,退远看形成了“面”。
如:
整片草坪是“面”的感觉,仔细看它是由一棵棵小草(即“点”)组成。
让学生感受点、线、面的合理搭配及构成的美。
(画家的画以及教师的示范画引导)
问题:
你感觉哪一幅画中的“点、线、面”搭配最巧妙,布局最合理?
(设计意图:
这是对“点、线、面”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阶段)
四、学生通过以上的小练习再创作:
用“点、线、面”组合的原理,对我们周围的环境或生活用品进行设计。
作业形式:
·在原来作品上进行联想,派生新的作品。
重新设计新的“点、线、面”作品。
作业可以是具象的、也可是抽象的。
(“点、线、面”作品的抽象或具像在作业时教师只是略讲,学生讨论时发现此问题可用图例讲述清楚)
(设计意图:
知识的巩固阶段,并与生活联系,学以致用)
五、巡回指导。
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点、线、面”作品启发学生。
作业以组的形式进行交流,使学生创作能力相互得以提高。
全面观察学生作业。
对个别学生进行构思启发引导。
提供学生参考的书籍或图片,拓宽学生思路,提高创作能力。
(设计意图:
师生的交流阶段,有助于学生创作设计的提高)
六、小结、拓展。
可以用“点、线、面”,为学校设计庭院。
(设计意图:
总结全文,课后作有意义的拓展)
板书设计
点、线、面
搭配巧妙画家的画(图片)
布局合理学生资料(图片)
富有美感生活实例(图片)
【《点线面》说课稿(精选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