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化学考研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608826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55.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化学考研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药化学考研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药化学考研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药化学考研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药化学考研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药化学考研复习资料.docx

《中药化学考研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化学考研复习资料.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药化学考研复习资料.docx

中药化学考研复习资料

中药化学考研复习资料

中药化学考研复习资料

中药化学题型

一、选择

二、填空

三、结构配对

四、简答

五、流程题

复习要点整理(分四大块进行;1、4在电脑中整理,2、3在笔记本中整理)

一、小知识点汇集

二、常用中药的化学成分的中英文名、结构式、生物活性

三、常见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流程

四、简答题

第一章总论

一、名词解释

1、中药化学:

是一门结合中医药基本理论和临床用药经验,主要运用化学的理论和方法及其他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等研究中药化学成分的学科。

2、有效成分:

中药中具有生物活性或能起防病治病作用的化学成分。

3、有效部位:

一种主要有效成分或一组结构相近的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部位。

4、超临界流体:

是处于临界温度(Tc)和临界压力(Pc)以上,介于气体和液体之间的流体。

同时具有液体和气体的双重特性,密度与液体相似、黏度与气体相近。

氨基酸途径:

生物碱

复合途径:

黄酮类

1、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

溶剂提取法、水蒸气蒸馏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SFE))、其他方法(升华法、组织破碎提取法)。

2、溶剂提取法:

原理:

根据中药各成分在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溶剂:

按极性分类:

水、亲水性有机溶剂(甲醇、乙醇、丙酮、正丁醇)、亲脂性有机溶剂(乙酸乙酯、乙醚、氯仿、二氯甲烷、苯、四氯化碳、石油醚)

按极性大小排列:

水>甲醇(乙醇)>丙酮>正丁醇>乙酸乙酯>乙醚>氯仿>二氯甲烷>苯>四氯化碳>石油醚

{正丁醇不与水混溶

{氯仿密度比水大

{固体药材按极性递增的溶剂依次进行提取。

{石油醚—油脂、蜡、挥发油、游离的甾体及萜类

氯仿或乙酸乙酯—游离生物碱、有机酸、黄酮及香豆素

丙酮或甲醇(乙醇)--苷类、生物碱、有机酸盐

水—糖类、氨基酸、蛋白质、无机盐类

溶剂选择依据:

溶剂的极性、被分离成分性质、共存的其他成分性质。

溶剂选择要求:

无毒安全、溶解度好、价廉、易得、浓缩方便。

3、溶剂提取法的操作方法:

煎煮法、浸渍法、渗漉法、回流提取法、连续回流提取法

温度

溶剂

适用药材成分

特点

浸渍法

常温

水或醇

遇热易破坏、挥发性成分、淀粉或粘液质含量多的中药成分

时间长、效率不高

渗漉法

溶剂消耗大、效率较高

煎煮法

加热

简便、杂质溶出多、难过滤

回流提取法

有机溶剂

效率高、溶剂消耗量大

连续回流提取法

溶剂消耗量小、操作简便、提取效率高

4、影响溶剂法提取的因素(除溶剂和方法外):

药材的粉碎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

5、水蒸气蒸馏法适用的中药成分特点:

有挥发性、与水不相混溶、随水蒸气蒸馏不被破坏、与水不发生反应。

6、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中药成分:

挥发油、小分子生物碱、游离的小分子香豆素、苯醌等

7、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提取中药成分,多用CO2作为超临界流体,乙醇做挟带剂。

适用于极性较小的化合物(酯、醚、内酯和含氧化合物)。

8、超临界流体萃取法的优点:

常温、无有机溶剂残留、提取效率高、节约能耗。

9、中药有效成分分离精制方法:

溶剂法、沉淀法、分馏法、膜分离法、升华法、结晶法、色谱分离法。

原理

特点

溶剂法

酸碱溶剂法

酸碱性不同

生物碱

具有羧基或酚羟基的酸性成分

具有内酯或内酰胺结构的成分

溶剂分配法

混合物中各成分在两相溶剂中分配系数不同

分离极性较大成分:

正丁醇-水

极性中等成分:

乙酸乙酯-水

极性较小:

氯仿(乙醚)-水

沉淀法

专属试剂沉淀法

某些试剂发生沉淀反应

雷氏铵盐-生物碱

胆甾醇-甾体皂苷

明胶-鞣质

分级沉淀法

改变加入溶剂的极性或数量,改变组分的溶解度

盐析法

加入无机盐至一定浓度或饱和,使溶解度降低

如三颗针中分离小檗碱

分馏法

沸点不同

分离液体混合物

膜分离法

分子大小不同

含反渗透、超滤、微滤、电渗析

升华法

有升华性质的物质

如分离小分子生物碱、香豆素

结晶法

溶解度不同

关键是选择溶剂:

对被溶解成分的溶解度随温度不同有显著变化

色谱分离法

吸附色谱

吸附能力不同

常用吸附剂:

硅胶、氧化铝、活性炭、聚酰胺

凝胶过滤色谱(排阻色谱、分子筛色谱)

分子大小不同

常用凝胶:

葡聚糖凝胶(SephadexG)和羟丙基葡聚糖凝胶(SephadexLH-20)、聚丙烯酰胺凝胶

大分子先被洗脱

离子交换色谱

解离度不同

主要分离蛋白质、多糖、生物碱和其他水溶性成分

解离度大的难洗脱

大孔树脂色谱

物理吸附

反相色谱

分配色谱

分配系数不同

正相:

流动相极性小于固定性(用于分离极性及中等级性的物质)

反相:

流动相极性大于固定相(用于分离非极性及中等级性物质

常用载体:

硅胶、硅藻土、纤维素粉、

10、化学成分纯度检查方法:

固体物质:

测定熔点(熔距为0.5℃~1℃)

液体物质;沸点(沸程5℃以内)、折光率、比重

已知物质:

比旋度

色谱法:

薄层色谱(TLC)、纸色谱(PC)、气相色谱(GC)、高效液相色谱(HPLC)-(用两种以上溶剂系统或色谱条件进行检测,均显单一的斑点或峰谱)

11、中药有效成分结构研究的一般程序

测定内容

方法

备注

纯度检查

色谱法

固体物质:

外观、晶形、熔点

液体物质:

折光率、沸点

已知化合物

与对照品对照

熔点相同,混合熔点不下降;Rf值相同、IR谱相同,可判定为同一物质

未知化合物

物理常数

测定熔点、比旋度等

分子式

元素分析、质谱法(MS)

化合物骨架

计算不饱和度

U=1+n4+(n3-n1)/2

官能团

化学方法

显色反应等

化合物结构

红外光谱(IR光谱)

确认功能基、判断芳环取代类型

紫外光谱(UV光谱)

判断是否存在共轭体系

氢核磁共振1H-NMR

质子类型、氢分布、核间关系

炭核磁共振13C-NMR

质子类型、炭分布、核间关系

二维核磁共振

化学结构间不同位置H之间的关系

质谱法MS

确定相对分子量、分子式、检测官能团

旋光光谱和圆二色光谱(ORD和CD)

测定手性化合物构型和构象

二、简答题

1、简述溶剂提取法的原理。

为何采用递增极性的溶剂进行逐步提取?

原理:

根据被提取成分的溶解性能及相似相溶原则,选用合适的溶剂和方法提取。

溶剂穿透入药材粉末的细胞膜,溶解可溶性物质,形成细胞内外溶质浓度差,将溶质渗出细胞膜,达到提取目的。

采用极性递增的溶剂依次提取,可将中药中的化学成分按极性由小到大逐步提取出来。

2、采用溶剂法提取中药有效成分时,如何选择溶剂?

A、考虑溶剂的极性、被提取成分的性质及共存的其他成分的性质,根据相似相溶原则,最大限度地提取所需成分

B、溶剂应低毒安全、廉价易得、浓缩方便

3、水、乙醇、石油醚各属于什么性质溶剂?

有何优缺点?

A、水是典型的强极性溶剂;廉价易得、使用安全。

但水提取液容易发霉变质,且浓缩、过滤比较困难。

B、乙醇是亲水性有机溶剂;对中药各类成分溶解性能好、易过滤、回收。

C、石油醚是亲脂性有机溶剂;浓缩回收方便,易得纯品。

但不易透入植物组织中,且挥发性大,易燃,有毒,价钱昂贵。

4、“水提醇沉”和“醇提水沉”各除去什么杂质?

保留哪些成分?

水提醇沉除去蛋白质、树胶、果胶、黏液质等溶于水不溶于醇的成分,保留苷类等既溶于水又溶于醇的成分。

醇提水沉除去树脂、叶绿素等溶于醇不溶于水的成分,也保留苷类等成分。

5、常用溶剂提取法有哪几种?

各有何特点?

都适合哪些溶剂?

煎煮法:

水为溶剂。

简便,但含挥发性成分及有效成分遇热易破坏不宜使用。

浸渍法:

水或醇。

适用于遇热易破坏的成分及多糖含量高的成分,但提取效率低。

渗漉法:

水或醇。

提取效率高,但溶剂用量大,费时长。

回流法:

有机溶剂。

提取效率比冷浸法高,但遇热不稳定成分不宜使用,操作麻烦。

连续回流法:

有机溶剂。

溶剂用量少,提取效率高,但提取时间长,对热不稳定成分不宜使用。

6、超临界CO2萃取法适用于哪些成分的提取?

有何优点?

为什么?

A、适用于低极性化合物的提取

B、优点:

接近室温,可防止某些对热不稳定的成分被破坏或逸散。

几乎不用溶剂,无溶剂残留,对环境无公害。

提取效率高,节约能耗。

C、因为超临界流体是处于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以上,介于气体和液体之间的流体,具有气体和液体双重特性,因此对许多物质都有很强的溶解能力。

7、简述水蒸气蒸馏法的原理。

为什么适用于挥发性成分的提取?

8、溶剂分配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在实际工作中如何选择溶剂?

9、如何用沉淀法分离有效成分?

依据是什么?

举例说明。

10、简述结晶法分离中药有效成分的关键点、分离原理及操作。

11、吸附色谱分离中药化学成分的原理是什么?

简述硅胶、氧化铝、聚酰胺、活性炭这四种吸附剂的主要用途和特点。

12、简述凝胶过滤色谱的原理SephadexLH-20与SephadexG有什么区别?

在中药分离中有何应用?

13、简述离子交换色谱的分离原理及应用。

14、大孔树脂色谱分离中药化学成分有何特点?

简述其操作过程。

15、按分离原理分类,常用于中药成分分离和鉴定色谱法主要有哪些?

16、何谓吸附色谱?

简述常用吸附剂的应用范围。

17、简述正相分配色谱和反相分配色谱的概念及应用范围。

18、简述中药化学成分定性鉴别的一般方法。

如何利用薄层色谱进行单体的定性鉴别。

19、如何判断中药化学成分单体的纯度?

 

第二章糖类和苷类化合物

1、简述苷类的性质。

2、苷键具有什么性质?

常用的裂解方法有哪些?

有何规律?

3、为什么小剂量苦杏仁苷有镇咳作用?

而大剂量却能引起中毒?

4、苷的溶解性有何特点?

5、简述苷水解原理。

6、如何用活性炭分离单糖和低聚糖?

7、如何从中药中提取苷?

提取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如何解决?

8、如何从中药中提取次生苷和苷元?

9、如何检识某中药醇提取液、水提取液中含有的是糖还是苷?

10、简述糖和苷的纸色谱法。

11、简述苷键构型的方法

12、写出苷类结构研究的一般程序。

13、确定苷键构型的方法一般有几种?

14、如何确定糖与糖之间的连接位置?

15、如何确定糖与苷元之间的连接位置?

16、如何确定糖与糖之间的连接顺序?

17、简述苷类化合物酸水解的难易规律。

18、简述Smith降解法在苷结构研究中的作用。

19、糖的硅胶色谱和纸色谱常用的展开剂、显色剂是什么?

第三章醌类化合物

1、醌类化合物的分类?

并举例

2、简述大黄泻下作用其蒽醌苷强于游离蒽醌的原因?

3、简述蒽醌类化合物的溶解性

4、叙述蒽醌类化合物酸性强弱的规律

5、如何应用PH梯度法萃取分离蒽醌类化合物

6、如何检识某药材中是否含有蒽醌类成分

7、将大黄中的蒽醌苷用LH-20凝胶柱层析,以70%甲醇溶剂洗脱,指出流出的先后顺序,并说明理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