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复习专题八化学实验探究及训练含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605667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72.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复习专题八化学实验探究及训练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复习专题八化学实验探究及训练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复习专题八化学实验探究及训练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复习专题八化学实验探究及训练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复习专题八化学实验探究及训练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复习专题八化学实验探究及训练含答案.docx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复习专题八化学实验探究及训练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复习专题八化学实验探究及训练含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复习专题八化学实验探究及训练含答案.docx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复习专题八化学实验探究及训练含答案

2019-2020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复习

专题八、化学实验探究及训练

一、典型例题分析:

例题1、(2019湖北宜昌中考)如图是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氧气含量越大硫燃烧越剧烈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C.瓶底的水可以吸收生成的有害气体

D.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生成物不同

答案:

D

解析:

A.硫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氧气含量越大硫燃烧越剧烈,故A选项正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故B选项正确;

C.二氧化硫以污染空气,该实验瓶底的水可以吸收生成的有害气体二氧化硫,故C选项正确;

D.硫在氧气和空气中燃烧都生成二氧化硫气体,故填:

D选项错误。

例题2、(2019海南中考)实验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氢气并测量生成氢气的体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仪器a的名称为长颈漏斗

B.烧瓶中的物质一定是锌与稀硫酸

C.该收集方法为向下排空气法

D.该装置还可用于制取氧气

答案: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氢气制取的装置、原理等知识。

氧气可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来制取。

A.仪器a的名称为分液漏斗,故说法错误;

B.制取氢气时金属常用镁、铝、锌、铁等活泼金属,酸可以用稀硫酸、稀盐酸,所以烧瓶中的物质不一定是锌与稀硫酸,故说法错误;

C.题中的收集方法为排水法,故说法错误;

D.氧气可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来制取,选用的发生装置为固液常温型,氧气不易溶于水,可以采用排水法,故说法正确。

例题3、(2019北京中考)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1)高锰酸钾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2)能说明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为二氧化碳的现象是:

解析:

根据图片1可知,本题考察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2)中CO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产物为CO2。

答案:

(1)2KMnO4△K2MnO4+MnO2+O2↑

(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例题4、已知右图中,锥形瓶A中盛放的气体可能是CO2、CO、O2、H2中的一种;B管中放的是螺旋状的红色光亮铜丝;漏斗C中盛放某种液体,在实验时,液体不够时可以得到补充。

问:

(1)先加热B管一段时间,发现铜丝表面略发黑。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打开漏斗C上的活塞,把其中的液体慢慢滴入A瓶中时,铜丝表面变得更黑。

此时A中的气体和C中的液体所有可能的组合是:

(可不填满)

①A中:

________C中:

_____________;

②A中:

________C中:

_____________;

③A中:

________C中:

_____________;

④A中:

________C中:

_____________。

(3)若A中盛放的是上述四种气体中的两种气体,当C中的液体滴入A中时,不管铜丝表面颜色如何变化,均有可能造成爆炸事故,则A中的气体和C中的液体所有可能的组合是:

(可不填满)

①A中:

C中:

;②A中:

C中:

③A中:

C中:

;④A中:

C中:

解析:

本题考察CO2、CO、H2的还原性性质。

(1)光亮的铜丝加热会与O2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铜,因此变黑;

(2)打开漏斗C上的活塞,把其中的液体慢慢滴入A瓶中时,铜丝表面变得更黑,说明铜丝与氧气进一步的反应了,所以A中是O2,C中是水或者其他的液体。

(3)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应该先检验纯度,如果混有氧气则可能会发生爆炸事故。

当C中的液体滴入A中时,造成爆炸事故则可能有以下组合:

①A—O2和CO,②A—O2和H2;③A—H2和CO2;④A—CO和CO2;

答案:

(1)B管中的空气与铜反应生成氧化铜

(2)①A—O2C—水(或其他液体)。

②A—CO2C—NaOH溶液(或碱溶液)

(3)①A—O2和CO,C—水(或其他液体)

②A—O2和H2;C—水(或其他液体)

③A—H2和CO2;C-NaOH溶液

④A—CO和CO2;C—NaOH溶液

 

专题八、化学实验探究题组训练

1、化学教材中“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以及“寻找新的催化剂”研究性实验,引起了化学探究小组的兴趣。

请你一起参与他们的探究过程,并填写下列空白。

【问题】氧化铜(CuO)能不能作过氧化氢(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剂呢?

【猜想】氧化铜能作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实验验证】

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一

常温下,在试管中加入10mL5%的H2O2溶液,然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

有少量气泡产生,

木条没有复燃

常温下H2O2分解速率非常缓慢,放出很少量氧气

实验二

常温下,在装有10mL5%的H2O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的CuO,然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

有较多气泡产生,

 

 

【过论与反思】经过讨论,有的同学认为只有上述两个实验,不能证明CuO能作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剂,还要补充一个探充实验。

实验三:

【实验目的】探究  。

【实验步骤】①准确称量CuO(少量)的质量;

②重复实验二的步骤;待反应结束,将试管里的物质,洗涤,干燥,称量;

③对比反应前后CuO的质量。

【讨论】如果CuO在反应前后的质量不改变,则说明CuO能作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但小茗同学认为,要证明猜想,上述三个实验还不足以说明,还需要再增加一个实验,以验证  。

【实验结论】。

2、多角度认识物质及其变化,能帮助我们更全面了解物质世界。

(1)图1为空气成分的示意图,物质B的化学式为。

(2)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里物质B含量的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

红磷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属于(填基本反应类型)。

3、(2019山东)请根据下列各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a的名称:

________。

(2)请写出用装置B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

(3)比较用过氧化氢溶液和用氯酸钾固体制取O2的方法,两者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

A.发生装置相同B.都可用MnO2做催化剂C.完全反应后剩余的固体成分相同

(4)装置B、C都可用来制取二氧化碳,装置C相对于装置B在操作方面的优势是____________。

(5)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将这瓶气体按G所示慢慢倒入烧杯中,观察到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4、(2019达州)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序号)。

若改用下图装置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端进(填“a”或“b”)。

(3)实验小组同学取一定浓度的盐酸和石灰石反应制取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未见变浑浊。

为探究其原因,小组同学讨论后作出如下猜想:

【作出猜想】A.石灰水已经完全变质B.气体中有挥发出来的HCl气体

【实验探究】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来验证。

请你帮助完成实验,填写以下表格:

【查阅资料】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发生反应:

Na2CO3+H2O+CO2=2NaHCO3

【拓展延伸】如果用上述原料制取一瓶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B→()→()→C(填字母序号)。

5、小金为了探究温度对H2O2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借助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夹持装置略去),进行了两次实验,两次实验的部分设计如表所示:

实验1

实验2

MnO2的质量/克

0.5

0.5

5%的H2O2的体积/毫升

40

待填

水浴温度/℃

20

80

……

 

(1)写出实验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

二氧化锰在反应中的作用是。

取用二氧化锰可以用(填“药匙”或“镊子”)。

(2)Mn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价;

(3)实验2中应加入5%H2O2毫升;

(4)在两次实验中,可通过来比较H2

O2分解反应速率的大小;

(5)实验2中水浴温度控制在80℃时,测定的反应速率会比真实值偏大,其原因除锥形瓶内气体受热膨胀外,还有;

(6)实验结束后若要将MnO2从混合物中分离回收,可采取的方法是。

该方法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

玻璃棒的作用是,将本实验中的二氧化锰经分离、干燥后称量,其质量为g。

6、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固体草酸(H2C2O4)受热分解生成碳的氧化物和水,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对生成物中碳的氧化物种类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探究问题】生成物中有哪几种碳的氧化物

【猜想】

猜想1

猜想2

猜想3

只有CO

只有  

含有CO和CO2

【设计实验】基于猜想3,依据CO和CO2的性质,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探究】

(1)观察到  装置(填序号)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草酸分解有CO2气体生成.

(2)有两种实验现象都能分别证明草酸分解的气体中含有CO;

①C装置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F装置  ;

②E装置中出现  的现象.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探究证明:

猜想3成立;草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

【问题讨论】

(1)B装置的作用是  ,D装置的作用是  .

(2)装置末端酒精灯的作用是  .

7、铁暴露在空气中会生锈。

不知你注意了没有,将苹果切开不久,果肉上就会产生一层咖啡色的物质,也好象是生了“锈”一样。

某化学活动小组对此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切开的苹果“生锈”与什么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

猜想

可能与空气没有关系,只是果肉内的物质自身相互反应而“生锈”。

猜想

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作用而“生锈”;

猜想

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氮气作用而“生锈”;

猜想

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作用而“生锈”;

猜想⑤:

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作用而“生锈”,并且苹果“生锈”的速度还可能与温度有关。

【收集证据】

(一)查阅有关资料:

已知苹果“生锈”是果肉里的物质(酚和酶)与空气中的一种物质发生反应,生成咖啡色的物质。

(二)实验探究:

针对上面的猜想

至猜想⑤,化学活动小组依次设计了实验方案,进行了实验验证,并依次观察到下列实验现象。

请你将他们设计的可行的实验探究方案,填写在下表中。

猜想

可行的实验方案

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猜想

将一小块果肉浸入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观察

现象。

果肉表面不变色。

猜想

将一小块切开的苹果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果肉表面变色。

猜想

将切开的苹果放入盛有氮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果肉表面不变色。

猜想

将切开的苹果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果肉表面不变色。

猜想⑤

温度高的先变色。

【得出结论】:

【反思与评价】

(2)在验证猜想

时,同学们发现,如果水不与空气隔绝,果肉放在水中时间长了也会变色,其可能的原因是

【应用】根据上述结论,要防止果汁变质,果品加工厂加工和保存果汁时可采取的措施是

2019-2020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复习

专题八、化学实验探究

参考答案:

1、答案:

实验现象:

木条复燃

实验结论:

H2O2溶液在CuO催化作用下分解速率变快,放出很多氧气

实验目的:

CuO在反应前后的质量不变;过滤;

氧化铜在化学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

实验结论:

氧化铜能作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2、答案:

(1)O2

(2)4P+5O2

2P2O5化合反应

解析:

(1)由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21%,由图1空气成分的示意图可知,物质B是氧气,化学式为O2;

(2)红磷燃烧生成了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P+5O2

2P2O5,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

3、答案:

(1)酒精灯;

(2)2H2O2MnO22H2O+O2↑;(3)B

(4)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5)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4、答案:

(1).酒精灯

(2).A(3).b(4).

(5).石灰水变红色(6).硝酸银(7).H(8).E

5、答案:

(1)H2O2H2O+O2催化作用(或催化)药匙(或纸槽)

(2)+4(3)40

(4)注射器活塞向右滑动的速率

(5)80℃比20℃时产生的水蒸气多

(6)过滤漏斗烧杯引流0.5

6、答案:

【猜想】

猜想1

猜想2

猜想3

只有CO

只有 CO2 

含有CO和CO2

(1)观察到 A 装置(填序号)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草酸分解有CO2气体生成.

(2)有两种实验现象都能分别证明草酸分解的气体中含有CO;

①C装置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F装置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②E装置中出现 黑色粉末变成红色粉末 的现象.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探究证明:

猜想3成立;

草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C2H2O4

CO2↑+CO↑+H2O .

【问题讨论】

(1)B装置的作用是 检验二氧化碳是否被完全吸收 ,D装置的作用是 吸收水分 .

(2)装置末端酒精灯的作用是 处理尾气CO .

7、猜想⑤:

各取一小块苹果分别放入两支集满氧气的试管中,将其中一支试管放入热水中,观察两试管中苹果的变色速度。

【得出结论】:

是果肉中的成分与氧气作用的结果,“生锈”的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果肉变色速度越快。

【反思与评价】:

水中溶解了氧气

【应用】:

将水果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工,采用真空包装并低温保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