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604623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7.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测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行测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行测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行测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行测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行测试题.docx

《行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测试题.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行测试题.docx

行测试题

2. 二级等差数列,即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差或比构成一个等差数列。

 

如:

 3,4,6,9,( ),18 

A. 11 B. 12 C. 13 D. 14 

答案为 C 

3. 两项之和等于第三项,即第钣氲诙钕嗉拥扔诘谌

如:

 7,9,16,25,( ) 

A. 41 B. 31 C. 51 D. 37 

答案为 A 

4. 等比数列,即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商是一个常数。

 

如:

 1,3,9,27,( ) 

A. 71 B. 81 C. 91 D. 101 

答案为 B 

5. 二级等比数列,即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差构成一个等比数列。

 

如:

 8,12,24,60,( ) 

A. 90 B. 120 C. 168 D. 101 

答案为 C 

6. 平方型及其变式,即每个数字为有规律数字的平方。

 

如:

 1,4,9,( ),25,36 

A. 10 B. 14 C. 20 D. 16 

答案为 D 

7. 间隔规律,即奇数项一个规律,偶数项为另一规律。

 

如:

 1,1,3,2,5,4,7,( ) 

A. 8 B. 9 C. 10 D. 11 

答案为 A 

8. 混合型规律:

由以上基本规律组合而成,可以是二级、三级的基本规律,也可能是两个规律的数列交叉组合成一个数列。

 

如:

 1,2,6,15,31,( ) 

A. 56 B. 71 C. 78 D. 81 

答案为 A 

我们讲了数字推理的几种数列形式,往往数字推理题型还会有如,多次方综合变化、分段组合变化、分式综合变化、数字规律而非计算规律、数列数字幅度变化较大、等差复杂变化、项与项之间的计算关系、多数列组合、跳跃组合数列等。

下面举部分题型的例子做些讲解。

1.1,2,3,5,7,(),13

A.12B.9C.11D.10

答案【D】本题规律为逐步递增,符合等差数列变化规律,作差后发现差的变化为1,1,2,2,后面应该是3,3,所以选择D。

2.(),853,752,561,154

A.235B.952C.358D.352

答案【D】本题虽然是逐步递减变化规律,但不是等差数列,再观察发现前两位的差等于第三位,所以符合的应该是D。

3.251,222,193,()

A.65 B.205C.164 D.134

答案【C】等差数列,公差位29

4.1,4,27,( )

A.256 B.243C.64 D.108

答案【C】自然数的成方数列。

5.25,6,19,7,12,8,(  )

A.4   B.5C.9   D.10

答案【A】组合数列:

25-6=19,19-7=12,12-8=4

6.3,7,15,( ),43

A.27   B.28C.29   D.30

答案【A】而二级等差数列。

7.1807,2716,3625,( )

A.5149  B.4534C.4231  D.5847

答案【B】实际为组合数列,各数位为等差数列。

8.8,17,24,37,(  )

A.48   B.50C.53   D.69

答案【A】7的平方减1

9.5,7,11,19,(  )

A.21  B.27C.31  D.35

答案【C】二级等差数列。

10.4,27,16,25,36,23,64,21,(  )

A.81  B.100C.121  D.19

答案【B】组合数列偶数项为等差数列。

数字推理在掌握解答方法和技巧的同时还要不断的进行练习,这样才能在考试中遇见数字推理题就能迅速的知道解答方法,甚至能迅速的知道答案。

下面我们举个数字推理的数字敏感度练习的例子:

例:

在下面各题的5个数中,选出与其他4个数规律不同的数,并把它划掉,再从括号中选一个合适的数替换。

(1)42,20,18,48,24(21,54,45,10)

(2)15,75,60,45,27(50,70,30,9)

(3)42,126,63,882。

1.数量关系测验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考查考生对数量关系的理解和计算能力。

虽然数量关系考试的内容都是比较简单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但是在规定的时间内正确地完成所有题的计算是非常困难的。

所以运算题尽可能采用心算,提高速度,必须要在准确的前提下来追求速度。

许多数学运算题可以采用简便的速算方法而不需要死算。

遇到较困难的题目可以先跳过去,完成其他容易的试题后,若时间允许再回头解答。

2.

(1)尾数观察法

  如:

2222+5678+7897()

  A.15689B.15798

  C.14798D.15797

  答案为D。

  此题可先将尾数相加,2+8+7=17,故而2222+5678+7897的值的尾数应为7,所以选D。

  

(2)凑整法

  如:

99×48的值是()

  A.4752B.4652

  C.4762D.4862

  此题可将99+1=100,再乘以48,得4800,然后再减48,所以答案为A。

  (3)比例分配问题

  如:

一所学校一、二、三年级学生总人数为450人,三个年级的学生比例为2∶3∶4,问学生人数最多的年级有多少人?

()

  A.100B.150

  C.200D.250

  答案为C。

  解答这种题,可以把总数看做包括了2+3+4=9份,其中人数最多的肯定是占4/9的三年级,所以答案是200人。

  (4)路程问题

  如:

某人从甲地步行到乙地,走了全程的2/5之后,离中点还有2.5公里。

问甲乙两地距离多少公里?

()

  A.15B.25

  C.35D.45

  答案为B。

  全程的中点即为全程的2.5/5处,离2/5处为0.5/5,这段路有2.5公里,因此很快可以算出全程为25公里。

  (5)工程问题

  如:

一件工程,甲队单独做,15天完成;乙队单独做,10天完成。

两队合作,几天可以完成?

()

  A.5天B.6天

  C.7.5天D.8天

  答案为B。

  此题是一道工程问题。

工程问题一般的数量关系及结构是: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可以把全工程看做“1”,工作要n天完成推知其工作效率为1/n,两组共同完成的工作效率为(1/n1)+(1/n2),根据这个公式很快可以得到答案为6天。

另外,工程问题还可以有许多变式,如水池灌水问题等等,都可以用这种思路来解题。

  (6)植树问题

  如:

若一米远栽一棵树,问在345米的道路上栽多少棵树?

()

  A.343B.344

  C.345D.346

  答案为D。

  这种题目要注意多分析实际情况,如本题要考虑到起点和终点两处都要栽树,所以答案为346。

  (7)对分问题

  如:

一根绳子长40米,将它对折剪断;再对折剪断;第三次对折剪断,此时每根绳子长多少米?

()

  A.5米B.10米

  C.15米D.20米

  答案为A。

  对分一次为2等份,对分两次为2×2等份,对分三次为2×2×2等份,答案可知为A。

无论对折多少次,都以此类推。

  (8)跳井问题

  如:

青蛙在井底向上爬,井深10米,青蛙每次跳上5米,又滑下来4米,像这样青蛙需跳几次方可出井?

()

  A.6次B.5次

  C.9次D.10次

  答案为A。

  不要被题中的枝节所蒙蔽,每次跳上5米滑下4米实际上就是每次跳1米,因此10米花10次就可全部跳出,这样想就错了。

因为跳到一定时候,就出了井口,不再下滑。

  (9)会议问题

  如:

某单位召开一次会议,会议前制定了费用预算。

后来由于会期缩短了3天,因此节省了一些费用,仅伙食费一项就节约了5000元,这笔钱占预算伙食费的1/3。

伙食费预算占会议总预算的3/5,问会议的总预算是多少元?

()

  A.20000B.25000

  C.30000D.35000

  答案为B。

预算伙食费用为:

5000÷1/3=15000元。

15000元占总预算的3/5,则总预算为15000÷(3/5)=25000元。

下面的每道题先给出一个概念的定义,然后分别列出四种行为,要求你严格依据定义从中选出一个最符合或最不符合该定义的答案。

  注意:

假设这个定义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

  1.共同犯罪是指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共同犯罪必须具备以下要件:

第一,犯罪主体必须是两人以上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并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第二,有共同的故意犯罪;第三,有共同的犯罪行为。

  据此定义,下列属于共同犯罪的行为是()

  A.某人对社会不满,一次进入超市,趁人不备,在装食品的货柜里放了毒药,恰巧被旁边过路人看见,此人并未吭声。

  B.乙公司是甲公司最大的客户,甲公司为了与乙公司续签合同,甲公司的两位正副老总商议从公司账上取走30万元,私下送给乙公司项目负责人。

  C.两个初中学生,一个13岁,一个14岁,经常在路边抢劫低年级的学生。

  D.某人一天夜里潜进一户人家,盗走价值几万元的首饰。

为了安全起见,他把首饰托放到哥哥家,其哥哥并不知情。

  2.谋杀,是当一个人不但企图造成另一个人的死亡,而且也造成了这个人的死亡或是由于一个人的行为,明明知道其正做着一件可能造成另外的人被杀的危险的事情,其仍然不顾别人生命而造成他人的死亡。

  据此定义,下列属于谋杀的是()

  A.张某与李某发生争吵,张某打了李某一巴掌,不巧将其打倒,他在倒地时,头碰在墙角上,后来由于头部受伤而死亡。

  B.有一个晚期肝癌患者,不能忍受痛苦,请求医生给她服用致死剂量的药品,这个医生非常同情病人,便给了她,结果病人死亡。

  C.刘某以每小时20千米的速度在拥挤的公路上驾车行驶,没留神,他失去了对汽车的控制,撞上另外一辆汽车,结果造成吴某死亡。

  D.某动物管理员,在动物园打扫狮子的笼子,打扫完后,他忘了锁门就离去,结果狮子从笼子里跑出来,咬死了一名儿童。

  3.共有,是指两个以上的权利主体对同一项财产都拥有所有权,这项财产称为共有财产。

  根据以上定义,下面不属于共有财产的是()

  A.“梦园发廊”和“全味香餐馆”都是由金某夫妇两人开办的。

  B.富强公司租用的房屋是由刘某两兄弟一起兴建的。

  C.王某和赵共同出资开办了“鑫磊”服装店。

  D.杨家有兄妹二人,均已结婚成家,哥哥开了一家租赁公司,妹妹开了一家网吧。

  4.犯罪中止,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情况中属于犯罪中止的是()

  A.一个盗窃团伙盯上了一家大公司,准备伺机行窃。

后来听说该公司有自动报警系统,于是打消了偷盗该公司的念头。

  B.一名学生因成绩不好而被老师罚站,自觉颜面尽失。

于是乘夜色带了一把刀闯进老师家里想要把老师杀掉,这位老师虽然身体瘦弱,却沉着冷静,她展开心理攻势,使这位学生认识到后果的严重性,终于放下了手中的刀。

  C.一大学生得知其父母在家中受人百般欺凌,十分气愤,瞅了个机会把仇人打死了。

后来他醒悟过来了,十分后悔,马上跑到公安局自首。

  D.一个歹徒意图抢劫一位路人的包,没想到他看错了人,这位路人是一个便衣警察,两个人一交手,歹徒发现自己不是对手,于是落荒而逃。

  5.漏税,指纳税人并非故意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行为。

对漏税者税务机关应当令其限期照章补缴所漏税款;逾期未缴的,从漏税之日起,按日加收税款滞纳金。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情况中属于漏税行为的是()

  A.郭某开了一家烟酒批发店,税务部门规定对他的税款实行查账征收。

当顾客不要求开发票时,他就不开发票;而当有大笔交易并且客户要求开发票时,他就将发票客户联撕下来,客户联与存根联分别填写,客户联上按实际数字填写,而存根联上则填写较小的数字。

  B.一歌星在某城市举行了一场个人演唱会,票房收入高达数十万元,根据演出协议,这位歌星拿到了票房收入的1/5约15万元。

第二天,该歌星又开赴另一城市演出去了。

  C.刘某是一家小礼品店的老板,主要经营小礼品,税务管理部门核定他每月缴税款300元,他每个月都准时到税务局主动缴纳税款,但上个月由于家中出了事情,几乎没有营业,当然也就没有什么赢利,因此他就没有到税务局去交纳税款。

  D.赵某是蛋鸡养殖厂的老板,最近由于鸡饲料紧缺,鸡饲料价格上涨很快,而物价局对鸡蛋的价格作了最高限价。

由于购买饲料的价格又很高,他的利润很低。

为此,赵某对税务征管员说,如果政府不取消限价,他就不缴纳税款。

  1题解析:

解答这道题目关键是要掌握共同犯罪的构成要件,定义中已给了我们三个要件,只需对比每种情况是否都具备以上三个要件。

在事件A中,二人事先并不认识,不存在共同犯罪故意,也无共同行为;事件C中,虽然都有犯罪行为,也是共同故意,但未达刑事责任年龄;事件D中二人虽有兄弟关系,但犯罪一人实施,其哥哥并不知情,因此只有B符合三个要件。

  2题解析:

要想判断出哪个事件为谋杀,首先要抓住谋杀定义中的关键词,也就是把握好谋杀行为和非谋杀行为的区别点。

在定义中,要注意这几个词:

“不但企图”,“而且也造成了死亡”,“明明知道”,“仍然不顾”。

从这几个词里,我们能够总结出谋杀首先要有死亡的事实,其次要有主观故意。

下列事件中,都有死亡事实,但只有B事件中才是出于主观故意,其他三个事件不是出于过失,就是意外,因此,B是正确答案。

这道题容易让人产生迷惑的地方在于事件B中医生给病人服用致死剂量的药品是基于病人的请求和对病人的同情,是善意的行为,而谋杀在人们的理解中是一个恶性行为,因此,可能会对此产生疑惑,但是在所有事件中,只有医生是对自己行为的后果非常清楚。

因此,认准了这一点就不要犹豫。

  3题解析:

这道题目比较容易。

严格依据定义进行判断:

A、B、C都属共有财产。

选项D兄妹二人并没有对同一财产都有所有权。

所以正确答案为D。

  4题解析:

在做题之前,首先要分析一下犯罪中止的概念。

第一,必须在犯罪行为实施的过程中;其次,犯罪分子必须自动中止犯罪;最后,必须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

选项A中由于犯罪行为还没有发生,因而也就谈不上犯罪中止。

选项B中该中学生持刀闯入老师家中,已经构成了犯罪行为,在老师的心理攻势之下,他自动中止了犯罪行为,而该行为他是完全有能力完成的。

选项C中该大学生的行为已经导致了犯罪结果的发生,也就不成为犯罪中止。

选项D中歹徒并非自动地中止了犯罪行为,他是因为受害者反抗而犯罪未遂。

正确答案是B。

  5题解析:

漏税这一定义十分简单,要做这道题,其实只要注意一点“并非故意”就够了。

在题中举的四个事例中,都涉及没有缴纳或拒绝缴纳税款的问题。

但是第一个事例中,郭某显然是故意的,他不是在漏税,而是在逃税;第三个事例中,刘某因为没有营业而不缴税款,他并不是不知道该缴税款,所以也是故意的;第四个事例中赵某与第三个事例中的事情有点相似,但他不仅不是漏税,更像是抗税了。

只有第二个例子中,该歌星也许是不知道该缴纳个人所得税,也许认为这笔税款该由举办方支付,她没有缴税并非是故意的。

正确答案是B。

 常识判断题型主要考查应试者在平时生活中对社会百科常识的涉猎广泛程度和对社会各种现象的留心观察和深刻思考。

在这种题型中,每道题呈现一个常识性的现象,题后的备选项是对这一现象产生原因的四种可能的解释,要求应考者从中选出最合适、最合理的答案。

题中所涉及的现象一般是大家所熟悉的但很少做过系统研究的现象。

  常识判断题型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

从宇宙到地球,从无生命物质到高级动物的人类,从远古历史到未来的世界,从自然到社会等无所不包,尤其是与人们现代生活、生产密切相关的领域和现象,经常是这类试题考查的内容。

这部分题目中,比较基础性的政治、经济、管理、法律等题目以及属于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的题目对应考者来说一般问题不大,因为这些内容在中学、大学都或多或少地接触过,而涉及社会最新事物诸如计算机、网络等常识性的考查则关系到应考者的知识涉猎面的广泛程度。

 1.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

  A.劳动工具的状况

  B.劳动者的素质

  C.劳动对象的广度和深度

  D.劳动产品的数量和质量

  2.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论述正确的是()

  A.新文化运动是新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文化运动

  B.新文化运动仍然是旧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文化运动

  C.五四前的新文化运动是旧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文化运动,五四以后的新文化运动是新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文化运动

  D.新文化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3.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机关中,()有权制定行政法规。

  A.全国人大常委会

  B.省级人大

  C.国务院各部委

  D.国务院

  4.在社会生活中,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作用的性质取决于()

  A.国家政权的阶级属性

  B.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C.社会意识形态的性质

  D.社会生产力的性质

  5.张衡在公元132年首创了世界上第一架地震仪()

  A.候风地动仪

  B.浑天仪

  C.天球仪

  D.黄道环的浑仪

  6.中央国家行政机关的领导职务,最低为()

  A.副处长B.副处级

  C.副主任科员D.副科长

  7.个体商贩甲与羽绒服厂职工乙是朋友,乙称能以厂内批发价帮助甲买到便宜的羽绒服,甲欣然应许,乙便先后四次共卖给甲羽绒服50件,甲全部销出,对乙感谢不尽,后来甲被传讯,被告知乙的羽绒服全是盗窃所得,甲的行为()

  A.构成销赃罪

  B.不构成犯罪

  C.盗窃罪共犯

  D.犯罪未遂

  8.禁止在主送的同时抄送给机关的文件有()

  A.主送给上级机关的请求批准的请示

  B.主送给平级机关的商洽性函件

  C.主送给有关下级机关的政策性批复

  D.主送给上级机关的请求指示的请示

  9.《辛丑条约》的内容不包括()

  A.清政府赔款白银9亿两,以海关关税作保

  B.清政府保证禁止人民反对外国侵略

  C.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重要地区

  D.划定北京东郊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10.在下列现象中,不属于上层建筑的有()

  A.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B.政治法律制度

  C.国家政权

  D.社会意识形态

  二、常识样题解析

  1: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

干扰项B、C、D虽然都与生产力水平相关,但劳动工具制约着劳动对象的选择,制约着什么样的劳动者才能承担起什么样的劳动,也制约着劳动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因此,只有劳动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

故答案为A。

  2:

新文化运动分为“五四运动”前和“五四运动”后两个阶段。

五四前的新文化运动,提倡科学和民主,目的是为了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发展资本主义,实质是以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因而是旧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质的文化运动。

五四以后的新文化活动以研究和宣传社会主义为主流,因此具有新民主主义的性质。

因此选C。

  3:

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制定法律,省级人大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

国务院各部委有权制定部门规章,只有国务院可以制定行政法规。

故答案为D。

  4: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上层建筑反作用的原理。

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作用的性质,归根到底看它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还是阻碍作用。

这种作用一般是通过经济基础这个中介环节来实现的,经济基础是先进的,它就促进生产力发展,反之,就阻碍生产力发展。

因此,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B是惟一的正答案。

  5:

张衡在公元132年首创该仪器。

D是东汉时贾逵等人研制的观测天文的天文仪。

B是张衡制造的世界上最早的天文钟。

C是西汉时耿寿昌用铜铸成的用以演示天象的仪器。

故答案为A。

  6:

中央国家行政机关的领导职务,为八个等次,最低为副处长,这是很重要的一个界限,当前所称的“行政领导干部”,指副处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的领导职务,一般为八个等次,最低为副科长,答案为A。

  7:

因为甲不知道羽绒服是盗窃所得,在不知情下参与了贩卖盗窃物行为,这在法律上不构成犯罪,销赃罪是明知是犯罪所得的赃物而予以销售的行为。

盗窃罪共犯是指为盗窃活动提供便利或者亲自参与盗窃的违法者。

犯罪未遂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

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故答案为B。

  8:

国务院办公厅1987年发布并于1993年修订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第十八条规定请示如需同时送其他机关,不得同时抄送给下级机关,故答案为AD。

  9:

《辛丑条约》是1901年清政府被迫与英、法等国签订的。

其内容主要有:

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关税作保;清政府保证禁止人民反对外国侵略;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重要地区,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BCD三个选项均符合条约内容,选项A应为4.5亿而不9亿,因此A是正确答案。

  10: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唯物史观的上层建筑范畴,较易回答。

上层建筑是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社会意识形态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组织和设施,A属于经济基础的范畴。

因此选择A。

一、常识练习题

  1.我国现存最早的纪传体史书是()

  A.《史记》B.《春秋》

  C.《论语》D.《汉书》

  2.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A.《诗经》B.《汉书》

  C.《诗歌总集》D.《尔雅》

  3.以下不是医学著作的是()

  A.《神农本草经》B.《齐民要术》

  C.《本草纲目》D.《黄帝内经》

  4.下列哪一样茶不是半发酵的茶?

()

  A.包种茶B.铁观音

  C.冻顶茶D.龙井茶

  5.依照我国宪法规定,下列哪项领导人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

  A.国家副主席

  B.中央军委副主席

  C.国务院副总理

  D.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6.在一行政诉讼案中,被告方某行政机关委托刘律师担任诉讼代理人。

刘律师为使案件胜诉,诉讼期间调查收集了充分的证据材料。

下列关于刘律师做法的选项哪个是正确的?

()

  A.合适,因为刘律师有自行调查收集证据的权利

  B.合适,因为刘律师需要代为承担举证责任

  C.不合适,因为刘律师无自行调查收集证据的权利

  D.不合适,因为刘律师的调查未经人民法院同意

  7.下列哪一种菜描述的口味与实际不同?

()

  A.四川菜、湖南菜重辛辣

  B.江苏菜、浙江菜重鲜嫩

  C.广东菜重甜味和变化

  D.台湾菜重酸味

  8.目前人类已知的最软的石头是()

  A.软玉B.寿山石

  C.钟乳石D.滑石

  9.一个社会的上层建筑的核心是()

  A.军队B.政党

  C.政权D.思想

  10.哈雷彗星绕太阳运行的周期约为()

  A.75年B.76年

  C.77年D.78年

  11.世界银行集团的机构组成不包括()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C.国际开发协会

  D.国际金融公司

  12.从党的十二大到十三大,是邓小平理论的()

  A.萌芽、酝酿阶段

  B.初步形成阶段

  C.逐步展开并形成轮廓阶段

  D.走向成熟并形成理论体系阶段

  13.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

  A.改革开放

  B.展才是硬道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起诉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