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瓶检验站资质认定全套程序文件.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660303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47.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气瓶检验站资质认定全套程序文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气瓶检验站资质认定全套程序文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气瓶检验站资质认定全套程序文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气瓶检验站资质认定全套程序文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气瓶检验站资质认定全套程序文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气瓶检验站资质认定全套程序文件.docx

《气瓶检验站资质认定全套程序文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瓶检验站资质认定全套程序文件.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气瓶检验站资质认定全套程序文件.docx

气瓶检验站资质认定全套程序文件

XXX气瓶检验站

 

2019年最新RBT214:

2017气瓶检验检

 

测机构资质认定全套程序文件

 

内含17个程序文件,WORD,可编辑

文件编制

编制日期

年03月10日

文件接

收部门

□总经理□管代

□行政部□品质部

□物流部□财务部

□业务部□

文件审核

审核日期

2005年03月06日

文件批准

批准日期

2005年03月10日

文件编号

受控状态

接收人员

发布日期

2019年02月23日

☑受控□非受控

发放编号

 

程序文件更改履历表

序号

更改人

更改原因

更改内容

版本号

文件管理程序

1目的

对质量保证体系的所有文件进行控制,防止使用无效、作废文件;对文件进行定期审查,必要时修订文件,确保文件持续适用和满足使用要求。

2范围

适用于公司内部制定的用于保证质量保证体系运行和检验工作正常开展的全部文件和外来文件的控制。

3职责

3.1总经理

3.1.1负责《质量保证手册》、《程序控制文件》和公司管理制度的批准。

3.2质量负责人

3.2.1负责审核《质量保证手册》、《程序控制文件》和公司管理制度。

3.3技术负责人

3.3.1负责组织检验作业指导书和各类记录表卡格式的编制。

3.4办公室

3.4.1负责质量保证体系文件和外来技术文件的日常管理。

4程序

4.1文件的编号

质量保证体系文件应建立唯一性标识系统,以能识别文件当前的修订状态。

其标识应包括:

文件编号、颁布日期、修订标识(必要时)、和版本号等。

4.1.1本公司所有质量保证体系文件均以XXX/QMS……为字头,表示质量保证体系文件,具体编写方法为:

XXXX/QMSΧΧΧ-ΧΧΧΧ

文件发布年份

文件顺序号(01、02、03……)

文件层次号(手册为1,程序为2,工艺检验为3)

4.1.2记录

记录以“JL××”表示,其中“JL”表示记录,“××”表示记录的流水号。

4.2文件的编制、审核、批准

4.2.1质量保证手册、程序控制文件、操作规程、管理制度和记录格式由技术负责人和质量负责人组织编制。

4.2.2质量保证手册、程序控制文件、操作规程、管理制度和记录格式由技术负责人审核。

4.2.3质量保证手册、程序控制文件、操作规程、管理制度和记录格式由总经理批准。

4.3文件的发放

4.3.1办公室应及时将各类质量保证体系文件、各类外来技术文件发放到体系运行的各相关场所,保证体系运行中各环节能及时得到和使用现行有效的文件。

4.3.2管理体系文件的发放范围:

公司领导、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各部门负责人。

特殊情况下公司其他人员需要或向上级有关部门、核准或认证机构、客户提供有关文件时,要经总经理批准。

4.3.3文件发放时要注明分发号和文件受控状态,分发号应具有唯一性,并记录于《文件资料发放回收登记表》,由领用人签收。

4.3.4当受控文件破损严重,影响使用时,文件持有人可以向办公室申请领用新文件,同时交回破损文件。

新领文件分发号与原有文件分发号相同,文件发放部门将破损文件回收,按要求销毁。

4.4.6受控文件若丢失,应及时向分发部门说明原因,经分发部门负责人批准补发新文件,补发文件使用新的分发号,同时注明丢失文件的分发号作废。

4.5文件的评审

质量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应定期组织对现有管理体系文件进行评审,各部门结合平时使用情况进行适时评审。

质量管理部收集、汇总管理体系文件的修改建议,必要时予以修改。

4.6文件的修改

4.6.1遇下列情况之一时,文件应予以修改:

1)文件不适应管理体系运行;

2)文件与国家有关法规标准不相适应;

3)公司的组织机构及其职能发生变化时;

4)其他需要修改的情况。

4.6.2文件需修改时,须经技术负责人和质量负责人组织相关人员会审同意后,才能对文件进行修改。

4.6.3文件修改后仍由原文件的审核、批准人执行审核、批准程序;当原审核、审批人不在职时,由接替其岗位的人员审核、批准。

4.6.4文件的修改以阿拉伯数字表示,并按顺序排列。

4.7文件的作废和销毁

4.7.1质量负责人负责对所控文件的时效性进行控制,及时从使用现场收回过期或作废的文件,防止误用。

对特殊需要保留的任何作废文件,应有明显的“作废”标记,以示区别。

4.7.2不需要保存的作废文件应及时予以销毁,经质量负责人批准,在部门负责人的监督下予以销毁,并应有记录。

4.8体系文件的借阅、复制

4.8.1借阅与管理体系有关的文件,经质量负责人同意后,方可办理借阅手续。

4.8.2复制管理体系文件须经质量负责人批准并经总经理同意,方可办理复制手续。

4.9外来文件的控制

4.9.1外来文件如国家检验规程和标准等由办公室负责收集,并逐册分类、编号、盖章、建卡、上架。

4.9.2发放到相关人员使用的外来文件,由办公室统一编号、标识,并做好发放和回收记录。

4.9.3不得随意复印国家检验规程或标准,确因工作需要,须经技术负责人批准。

4.9.4对参加外部培训带回的法规、标准应交办公室统一编号、标识。

4.10文件的保管

4.10.1未经总经理同意,持有者不得将管理体系文件外借。

4.10.2持有者应妥善保管所有受控文件,不得在文件上涂改,不得遗失,如发现遗失追究其责任,并按违纪处理。

4.10.3当持有者因工作变动时不需持有受控文件或持有的受控文件不适应新工作的需要,应退还原文件或领用新的文件。

5相关文件

5.1《记录控制程序》

6相关记录

6.1《受控文件一览表》

6.2《文件资料发放回收登记表》

6.3《文件更改审批表》

6.4《外来文件清单》

6.5《文件资料销毁登记表》

 

记录管理程序

1目的

应对质量记录、技术记录、安全记录进行控制,以证实管理体系和技术运作的质量,并确保其可追溯性,特制定本程序。

2范围

适用于管理体系运行、检验工作中的质量记录、技术记录和安全记录的填写、收集、归档、保管和处理等环节的控制。

3职责

3.1质量负责人

3.1.1负责批准质量记录格式。

3.2技术负责人

3.2.1负责批准技术记录格式。

3.3办公室

3.3.1负责相关记录的整理、审定、索引、存档和保管。

3.4检验人员

3.4.1负责有关记录的采集、填写和整理。

4程序内容

4.1记录的分类

4.1.1质量记录为管理体系运行中形成的记录,主要包括:

1)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记录;

2)纠正、预防和改进措施的记录;

3)人员培训和考核记录;

4)投诉处理记录;

5)管理体系文件控制记录;

6)服务和供应品的采购记录;

7)合同评审记录等。

4.1.2技术记录为检验所得的数据和信息,主要包括:

1)检验原始记录;

2)检验报告等。

4.1.3安全记录为进行安全活动中形成的记录,主要包括:

1)安全培训;

2)安全检查;

3)应急记录等。

4.2记录的填写

4.2.1各检验人员按各自的职责范围,对质量活动及检验工作,按照规定的记录格式认真记录并按规定进行审核批准。

4.2.2所有记录应用黑色、蓝黑色的笔填写或计算机打印。

在填写记录时,字迹应工整,易于辨认。

4.2.3记录中所列的所有内容都应填写正确,不得缺项。

对于记录表格中存在的与此次记录无关的项目,应用“/”表示“无此项”。

记录中的空白处注明“以下空白”。

4.2.4记录不得随意涂改。

当需要对记录内容进行更改时,必须由记录者本人进行,在更改处画二横,在近旁写上正确的内容,并盖上记录的更改章。

4.2.5存档的记录未履行审批手续不得更改。

4.2.6原始记录的特殊要求

1)原始记录必须是检验人员在检验现场填写的对检验过程、检验数据或信息的真实记录;

2)原始记录必须由持相应检验资格证书的检验人员填写;

3)原始记录必须经参与检验的检验人员校核;

4)原始记录必须有检验人员、校核人员亲笔签名;

5)原始记录中定量的应填写实测数据,数据必须真实可靠,定性的应填写规范用语,用语必须简明扼要;

6)检验数据必须采用法定计量单位。

4.3记录的编号

所有的记录应按《文件控制程序》要求的方式进行分类编号。

4.4记录的收集

4.4.1各部门按各自职责范围,对已完成的各项活动,按照规定的记录格式认真记录并整理。

4.4.2检验人员在检验过程中要按规定要求详细记录并尽可能收集各种对检验结果可作说明的各种附加资料,确保存有足够的信息,以使检验过程能够复现。

4.5记录的归档

档案室负责每年的质量记录、技术记录、安全记录的整理和归档。

4.6记录的保存期

4.6.1仪器设备使用说明书、仪器设备检定证书、仪器设备验收记录、仪器设备维护使用记录、仪器设备台帐等应长期保存,直到对该台仪器设备不需追踪为止。

4.6.2个人技术档案、培训记录、年度培训汇总等须长期保存。

4.6.3检验报告、检验原始记录以及其他的质量记录、安全技术和技术记录保存6年。

4.6.4记录应妥善保管,存放记录的场所应干燥整洁,具有防盗、防火设施。

4.7记录的借阅和复制

4.7.1公司员工因工作需要借阅或复制记录须经技术负责批准。

4.7.2外单位人员一般不得借阅和复制记录,确因需要须经技术负责人批准。

4.7.3借阅、复制记录应登记,借阅人不得泄密和转移借阅,不得在记录上涂改、划线等,阅后及时交还档案管理员,并办理注销手续。

4.8记录的保密

4.8.1记录应存放在指定场所,并采取保密措施。

4.8.2借阅人员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摘抄或将记录带离指定场所,不得查阅其他无关记录。

4.9记录的销毁

对保存的记录如超过保存期,经质量负责人审核,总经理批准,在技术负责人的监督下,由档案管理员予以销毁。

5相关文件

5.1《文件控制程序》

6相关记录

6.1《文件资料销毁记录表》

内部审核管理程序

1目的

为了验证质量保证体系是否符合标准要求,是否得到有效地保持、实施和改进,特制定本程序。

2范围

适用于质量保证体系涉及到的所有部门和所有要素的内部审核。

3职责

3.1质量负责人

3.1.1负责制定年度内审计划,选择适合的内审员,审核内审报告,将内审的有关结果提交管理评审;

3.1.2负责对纠正、预防措施进行跟综验证,并将有关审核记录归档保管。

一般情况下,由质量负责人担任内审组长。

3.2内审员按程序要求,编制审查表,实施并报告审核工作,对不符合项提出纠正要求,并协助质量负责人,对纠正、预防措施进行跟综验证。

3.3不符合项责任人员负责制定与实施纠正、预防措施。

4程序内容

4.1内部审核计划的编制

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管理体系的全要素审核,包括检验活动和检验安全,并覆盖所有部门及场所。

4.2内部审核前的准备

4.2.1每次内审实施前,由质量负责人指定内审员。

4.2.2内审组长根据《内部审核计划表》的要求,制定内审工作计划,明确内审员分工和工作进度等,并在每次审核前5个工作日向有关部门及有关人员通知确切的审核日期。

内审员分工时,应尽量避开本人所从事的工作。

4.2.3内审员根据任务分工认真编制《内部审核检查表》,在实施审核前研究有关的体系文件(如质量手册、程序文件、检验作业指导书等)。

4.2.4受审核部门确定陪同人员。

4.3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