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园林生态复习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601539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2园林生态复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12园林生态复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12园林生态复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12园林生态复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12园林生态复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2园林生态复习题.docx

《12园林生态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园林生态复习题.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2园林生态复习题.docx

12园林生态复习题

12园林生态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植物种群:

是指在一定空间中同一种植物个体的组合。

2、群落演替:

是指在一定地域的植物群落发生变化而形成其他植物群落被其他植物群落类型所取代的过程。

3、食物链:

是指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按其取食和被食关系而排列的链状顺序。

4、生态位:

是指某一物种在相应的生物群落中所处时间和空间上的位置,与其他相关物种(如食物和天敌等)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在温度、湿度、土壤等环境梯度中的位置。

5、环境容量:

是指某一环境在自然生态结构和正常功能不受损害,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不下降的前提下,能容纳的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

它包括环境本身的自净能力,也包括环境设施对污染物的处理能力。

6、生态位重叠:

赫尔伯认为生态位重叠是两个种在同一资源位上相遇的频率,而皮洛认为生态位重叠即为资源位上种的多样性。

7、植物群落:

是指特定空间或特定生境下植物种群有规律的组合,它们具有一定的植物种类组成,物种之间及其与环境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具有一定的外貌及结构,执行一定的功能。

换而言之,是指在一定的地段上群居在一起的各种植物种群所构成的一种有规律的集合体。

8、城市植被:

是指覆盖着城市区域地面的生活植物总和。

9、生活型:

植物对外界环境条件的长期适应而在外貌上反映出来的植物类型。

10、层片:

通常把植物群落中相同生活型或相似生态、生活要求的植物种组成的机能群落称为层片。

11、群落季相:

是指随着气候的季节性交替群落呈现不同外貌的现象就是季相。

12、群落波动:

是指短期内植物群落的年际变化,这种变化不涉及新种的侵入,是围绕着一个平均数的波动并且是可逆的。

13、最小因子定律:

植物生长不是受需要量最大的营养物质的影响,而是受到那些处于最低量的营养物质成分的影响。

该定律只可适用于稳态条件下。

14、耐受性定律:

生物不仅受生态因子最低量限制,而且也受生态因子最高量的限制。

即是说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耐受的上限和下限,上下限之间就是生物对这种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

15、限制因子:

在诸多生态因子中,使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到限制、甚至死亡的因子。

16、光污染:

是指环境中光辐射超过各种生物正常生命活动所能承受的指数从而影响人类和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和发展的现象。

17、富营养化:

是指水体中氮、磷、钾等植物营养物质过多致使水中的浮游植物主要是藻类过度繁殖。

18、自疏现象:

是指当种群密度达到一定的程度之后,种内对资源的竞争不仅影响到植株生长发育的速度或个体形态与重量,进而将影响植株的存活率,其密度呈现出降低的现象。

19、生态环境:

与生物体相互作用的资源环境或与生物体进行物质能量流动的因素称为生态环境。

20、趋同适应:

不同种类的植物当生长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时,往往形成相同或相似的适应方式和途径,这种现象叫做趋同适应。

21、城市热岛效应:

是指城市气温明显高于郊区的气温度现象。

22、景观要素:

景观的组成单元(各生态系统或亚系统)则称为景观要素。

23、优势种:

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起主要作用的植物称为优势种。

24、生态平衡:

一个生态系统能长期保持其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性,组成成分和数量比例比较持久地没有明显地变动,物质和能量的输出和输入接近相等,这种状态叫做生态平衡。

25、趋异适应:

同一种植物的不同个体群,由于分布地区的间隔,长期接受不同环境条件的综合影响,于是在不同个体群之间就产生了相应的生态变异,这是同种植物对不同综合环境条件的趋异适应。

26、建群种:

群落的不同层次有各自的优势种,其中优势层的优势种起着构建群落的作用,常称为建群种。

27、边缘效应:

群落交错区种的数目及一些种的密度增大的趋势被称为边缘效应。

28、植物群落的演替:

是指植物群落在发展变化过程中,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一个阶段接着一个阶段,一个群落代替另一个群落的自然演变现象。

29、他感作用:

一种植物通过向体外分泌代谢过程中的化学物质,对其他植物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这种植物之间的作用叫他感作用,也称异株克生现象。

30、生态流:

生物物种和各种营养物质和其它物质、能量在各个空间组分中的流动称为生态流。

31、尺度效应:

景观的尺度分析时,随着研究尺度的扩大,景观最小斑块面积出现增大的趋势,而景观的多样性指数降低的趋势。

32、斑块(镶嵌体):

指在外貌上与周围地区(本底)有所不同的一块非线性地表区域。

33、本底(基质):

是范围广,连接度最高并且景观功能上起着优势作用的景观要素类型。

二、判断并改正

1.环境自净能力与承污能力、环境容纳量呈反比例关系。

(×)

2.生态因子具有可替代性。

(×)

3.生活在一起两种生物,对二者都必然有利这种关系为互利共生。

(√)

4.生态系统中能流途径主要是生产者→分解者→消费者。

(×)

5.对树木而言,在林冠下不能完成更新植物叫阴性植物。

(×)

6.某一种群的年龄锥体的形状为基部较狭、顶部较宽这样的种群属于衰退型种群。

(×)

7.季相最显著的群落是常绿阔叶林。

(×)

8.林冠下可以正常更新的植物属于阳性植物。

(×)

9.城市生态系统是以人为核心。

(√)

10.森林砍伐形成的裸地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的演替过程是初生演替。

(×)次

11.生态系统营养级的数目通常不会超过3个。

(×)5-6

12.植物不同发育阶段对温度的要求不同说明生态因子的阶段性作用。

(√)

13.太阳强度是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强。

(×)太阳高度角

14.在进化过程中,K-对策者以提高繁殖能力和扩散能力获得优胜。

(×)竞争能力

15.r-对策者以提高竞争能力取得生存。

(×)繁殖能力和扩散能力

16.城市化大多会造成城市植物数量和组成的改变。

(√)

17.当前,我国多数园林植物配置追求视觉效应,忽视生态效应。

(√)

18.植物的化感作用会对其周围的植物生长产生抑制效应。

(×)

19.植物吸水的动力是蒸腾拉力。

(×)

20城市风的特点表现为风速大,局部风变化不定,且具有热岛环流现象。

(×)小

21.植物叶片呈现绿色是因为叶片吸收绿光多的缘故。

(×)

22.凡对所有生态因子耐性范围都很广的植物,一般分布范围也很广。

(√)

23.城市热岛效应常使春天来的较早,秋季结束较迟,因此城市热岛效应均能促进城市园林植物的生长。

(×)

24.园林生态环境是园林生物群落存在的基础,为园林生物的生存、生长发育提供物质基础。

(√)

25.植物的耐荫性一般相对固定,但外界因素如年龄、气候、纬度、土壤等条件的变化,会使植物的耐荫性发生较大的变化。

(×)

26.光补偿点的高低,可以判断植物在高光强下能否健壮生长的标志。

(×)

三、填空题

1、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是()、()和()。

遗传多样性(亦称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2、自然环境是指一切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生物生存的自然界中的物质和能量的总和。

主要包括()、()、()、()、()等。

土壤、空气、水、岩石矿物、太阳辐射

3、光污染种类一般可分为()、()和()三种。

人造白昼污染、白亮污染和彩光污染

4、生态因子有()、()、()、()及()等五大类型。

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人为因子

5、土壤是由()、()和()组成的三相系统。

固体、液体和气体

6、在生态系统中生物成分包括()、()、()。

植物、动物、微生物。

7、植物的净化功能主要表现在()、()、()、()、()、()以及吸收()和放出()等。

降尘、吸收有毒气体、减弱噪声、吸收放射性物质、增加空气负离子、减少细菌、CO2、O2

8、水体富营养化是指水体中()、()、()等营养物质过多使水中的浮游植物主要是藻类过度繁殖。

氮、磷、钾

10、植物群落演替的起始条件按裸地类型可将群落演替划分为()与()。

原生演替型次生演替型

11、地形因子包括()、()、()、()等。

坡度、坡向、海拔、经纬度

12、种群是()存在的基本单位又是组成()和()的基本成分。

物种、群落、生态系统

13、按群落代谢特征将演替划分有()和()。

自养性演替、异养性演替

16、城市生态系统是人工生态系统,()和()的流动均受到()的控制。

物质、能量、信息流

15、逻辑斯谛曲线通常所划分为()、()、()、()、()等五个时期。

开始期、加速期、转折期、减速期、饱和期

四、单项选择题

1.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基础是整体论和()。

A.信息论B.控制论著C.系统理论D.稳定论

2.廊道的重要特征有弯曲度和()。

A.连通性能B.控制性C.多样性D.封闭性

3.下列要素中,不属于景观要素类型的是()。

A.斑块B.交点C.走廊D.本底

4.走廊具有双重性质,一方面是具有连通作用,另一方面具有()。

A.障碍作用B.网络作用C.联系作用D.扩散作用

5.石油型空气污染的主要空气污染物为()。

A、光化学烟雾B、二氧化硫C、粉尘D、酸雨

6、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景观是由不同()组成的镶嵌体。

A、生境B、群落C、生态系统D生态因素

7、如果风向与城市街道走向一致,则由于(),风速将比开阔地增强。

A、狭管效应B、边缘效应C、涡流原因D、摩擦作用

8、种群的逻辑斯谛增长模型为:

dN/dt=rN(1–N/K),其中K为环境容纳量。

在资源开发利用中,由此模型确定的最适产量和最大持续产量分别为()和()。

A、K、K/2B、K/2、KC、K、KD、K/2、K/2

9、任何一类植物群落演替系列,最终总是达到一种适应本地气候条件的稳定的植被类型。

这个终点称为()。

A、先锋群落B、自然群落C、顶极群落D、复合群落

10、目前,温室效应主要是指人为大气污染所引起的全球气温上升的现象。

其主要气态污染物为()。

A、二氧化硫B、氮氧化物C、碳氢化物D、二氧化碳

11、()是占面积最大,连接度最强,对景观的功能所起的作用也最大的景观要素。

A、走廊或廊道B、斑块C、本底或基底D、网络

12、斑块大小的生态学意义主要表现在()上

A、边缘效应B、物种-面积关系C、空间关系D、结构与过程关系

13、景观的异质性主要来自()以及异质的立地或生境条件。

A、干扰B、气候因素C、地形因素D、隔离度

14、()是城市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也是城市环境中具有生命特性的重要组分。

A、城市植被B、城市居民C、城市建筑D、城市物理环境

15、植物群落的()是认识植物群落的基础,也是区分不同植被类型的主要标志。

A、功能B、结构C、外貌D、动态

16、在城市生态系统中人是(),人类活动的正确与否决定了城市生态系统能否可持续发展。

A、主导因素B、限制因素C、外部因素D、生态因素

17、在pH()条件下,土壤养分的有效性最好,最有利于园林植物生长。

A、5.0B、5.0-6.0C、6.0-7.0D、>7.0

18、植物可以说是天然的氧气工厂,大气中的氧气大部分来自于陆地上的植物。

()公顷阔叶林每天可以吸收1000kg二氧化碳。

一般而言,城市中如果每个居民平均有10m2树林,就可以保持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使空气新鲜。

A、1B、10C、100D、50

19、城市大气中有二氧化碳和污染物覆盖层,对地面长波辐射有强烈的()作用。

A、辐射B、吸收C、逆辐射D、反射

20、生态系统的退化就是()的结果,往往表现为生态系统结构简单化、多样性减少、生产力下降等方面。

A、逆向演替B、进展演替C、生态恢复D、生态修复

21、多数露地栽培的园林植物在的()条件下,植株生长壮,着花多。

A、光照充足B、光照较弱C、光照阴暗D、光照强烈

22、大气有害气体浓度达到一定浓度时,就会影响到园林植物的生长发育;反过来园林植物也具有吸收有害气体的能力。

在大气污染源附近首先应选择配置()的树种。

A、抗性弱B、抗性强C、吸收能力强D、吸收能力弱

23、水生植物的()全部或部分生活在水中才能正常生长发育。

A、根与茎B、植物体C、茎D、根

24、植被具有降低噪声的作用,防声林带的位置应尽量(),这样放声效果好。

A、靠近受声区B、受声区和噪声源中间C、远离噪声源D、靠近噪声源

25、氧气在水体中的含量是有限的,而且经常波动,常成为水生植物的()。

A、主导因子B、限制因子C、生态因子D、环境因子

26、测定发现含笑、山茶、垂丝海棠、碧桃的光补偿点分别为90Lx,200-1200Lx,600Lx,2000Lx。

因此,在这4种园林植物中,()的耐阴性最强。

A、垂丝海棠B、山茶C、碧桃D、含笑

27、长日植物在昼夜周期中日照长度大于某一临界值时才能()。

A、开花B、生长C、存活D、种子萌发

五、简答题

1、简述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具备的条件。

①生态系统是客观存在的实体,有时间和空间的概念。

②生态系统是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组成的。

③生态系统是以生物为主体。

④各成员之间有机地组织在一起,具有统一的整体功能。

2、简析城市生态系统的能源结构。

①城市生态系统的能源结构是指城市能源总生产量和总消费量的种类构成及比例关系。

②从总生产量分析,能源结构称能源生产结构,即各种一次性能源如石油、煤炭、天然气核能等产量及所占比例

③从消费分析,能源结构称能源的消费结构,即城市能源消费量中各种不同途径消耗量的构成。

3、简述碳循环的主要过程。

①生物的同化过程和异化过程,主要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②大气和海洋之间的二氧化碳交换

③碳酸盐的沉淀作用。

4、生态园林建设有何要求

生态园林主要是指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所建设的园林绿地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乔木、灌木、草本、藤本植物构成的群落,种群间相互协调,有复合的层次和相宜的季相色彩,具有不同生态特性的植物能各得其所,充分利用阳光、空气、土地、养分、水分等,构成一个和谐有序、稳定的群落,它是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最高层次的体现,是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

生态园林建设的要求是必须把环境保护事业和园林绿化事业统一起来而不是简单地模拟自然、再现自然要结合社会经济条件使之在保护环境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5、简述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

①综合作用生态环境是由许多生态因子组合起来的综合体对植物其着综合的生态作用。

②非等价性对植物其作用的诸多因子是非等价的其中必有一个或几个因子起决定性作用。

③不可替代性植物的生长发育必需的生存因子包括光、热、水分、空气、无机盐类等这些生存因子对植物的作用虽不是等价的但各具其重要性是不可替代的。

但某一因子的数量不足可由另一个因子的加强而得到调剂和补偿。

④阶段性生物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往往需要不同的生态因子或生态因子的不同强度。

⑤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区分生态因子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对分析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及分布的原因是很重要的。

6、为什么说城市环境具有高度的人工化特征

由于城市人口最集中,社会经济活动最频繁,人类对自然界的作用最强烈,自然环境变化最大如地貌、土壤、气候、水文、植被动物等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且不可逆的影响。

所以说城市环境具有高度的人工化特征。

7、城市地区光照条件有什么特点。

①城市的低云量、雾、阴天日数都比郊区多,而晴天数、日照时数则一般比郊区少。

②城市地区云雾增多,空气污染严重使得城市大气混浊度增加,从而达到地面的太阳直接辐射减少,散射增多,而且愈近市区中心这种辐射量的变化愈大。

③由于城市建筑物的高低、大小以及街道宽窄和方向不同使得城市局部地区太阳辐射的分布很不均匀。

8、K-对策和r-对策生物进化对策主要区别是什么

生态对策是指任何生物在某一特定的生态压力下,都可能采用有利于种生存和发展的对策。

①K-对策者:

r值较小,而相应K值较大,种群数量比较稳定。

属于此种类型的物种,通常出生率低,寿命长,个体大,具有较完善的保护后代的机制,子代死亡率低,食性较为专一,竞争能力较强,但扩散能力较差,其种群水平一般变幅不大,当种群数量一旦下降至平衡水平以下时,在短期内不易迅速恢复。

属于这类生物的如乔木和大型兽类。

一般个体较大,寿命较长,繁殖力较小,死亡率较低,活动能力较弱。

②r-对策者:

r值较大,K值相应较小,是典型的机会主义者,种群数量经常处于不稳定状态,变幅较大,易于突然上升和突然下降。

一般种群数量下降后,在短期内易于迅速恢复。

属于此种类型的物种,通常具有出生率高,寿命短,个体小,缺乏后代保护机制,子代死亡率高,食性较广,但有较强的竞争能力,一有机会就侵入新的生境,并通过提供r值而迅速增殖。

属于这类生物的如杂草类。

9、植物种群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①种群的数量和密度一个种群所包含的个体数目称为种群数量或种群大小。

如果用单位面积或容积内个体数目来表示种群数量或种群大小就是种群密度。

②种群的性比种群中雄性个体和雌性个体数目的比例称为性比。

③种群的年龄结构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各个年龄级的个体数在群体中的分布情况因此年龄结构也称为分布或是年龄组成是种群的一个重要特征。

④种群的空间格局种群的空间格局是指种群个体在水平空间的配置状况或在水平空间上的分布状况或者说在水平空间内个体彼此间的关系。

⑤植物的构件种群植物个体由许多构件组成。

10、简述生态因子作用的特征。

答:

⑴综合作用生态环境是由多个因子组成的,各因子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⑵主导因子作用虽然组成环境的各因子对生物都有影响作用,但在一定条件下,只有一个或二个起决定作用的因子,它的改变会引起其它因子发生变化,这个因子称为主导因子。

⑶不可替代性和补偿性对生物作用的因子虽不是等价的,但都很重要,缺少一个都不行,不能由另一个因子来替代。

⑷阶段性作用由于生态因子规律性变化导致生物生长发育出现阶段性,在不同发育阶段,生物需要不同的生态因子或不同的强度,因此生态因子对生物的影响是分阶段性的。

⑸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