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错题精选初中数学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解析含答案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600455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02.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易错题精选初中数学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解析含答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易错题精选初中数学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解析含答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易错题精选初中数学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解析含答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易错题精选初中数学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解析含答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易错题精选初中数学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解析含答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易错题精选初中数学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解析含答案1.docx

《易错题精选初中数学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解析含答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易错题精选初中数学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解析含答案1.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易错题精选初中数学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解析含答案1.docx

易错题精选初中数学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解析含答案1

(易错题精选)初中数学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解析含答案

(1)

一、选择题

1.汽车的“燃油效率”是指汽车每消耗1升汽油行驶的里程数,“燃油效率”越高表示汽车每消耗1升汽油行驶的里程数越多;“燃油效率”越低表示汽车每消耗1升汽油行驶的里程数越少,如图描述了甲、乙、丙三辆汽车在不同速度下的燃油效率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以相同速度行驶相同路程,三辆车中,甲车消耗汽油最多

B.以低于80km/h的速度行驶时,行驶相同路程,三辆车中,乙车消耗汽油最少

C.以高于80km/h的速度行驶时,行驶相同路程,丙车比乙车省油

D.以80km/h的速度行驶时,行驶100公里,甲车消耗的汽油量约为10升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解:

A.以相同速度行驶相同路程,三辆车中,甲车燃油效率最高,甲车消耗汽油最少,此选项错误;

B.以低于80km/h的速度行驶时,行驶相同路程,三辆车中,甲车燃油效率最高,甲车消耗汽油最少,此选项错误;

C.以高于80km/h的速度行驶时,行驶相同路程,乙车燃油效率大于丙车燃油效率,乙车比丙车省油,此选项错误;

D.由图象可知当速度为80km/h时,甲车的燃油效率为10km/L,即甲车行驶10km时,耗油1L,行驶100km时耗油10L,此选项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折线统计图,理解燃油效率的定义并从折线统计图中得出解题所需要的数据时解题的关键.

2.某公司生产的一种产品按照质量由高到低分为A,B,C,D四级,为了增加产量、提高质量,该公司改进了一次生产工艺,使得生产总量增加了一倍.为了解新生产工艺的效果,对改进生产工艺前、后的四级产品的占比情况进行了统计,绘制了如下扇形图:

根据以上信息,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

A.改进生产工艺后,A级产品的数量没有变化

B.改进生产工艺后,B级产品的数量增加了不到一倍

C.改进生产工艺后,C级产品的数量减少

D.改进生产工艺后,D级产品的数量减少

【答案】C

【解析】

【分析】

设原生产总量为1,则改进后生产总量为2,所以原A、B、C、D等级的生产量为0.3、0.37、0.28、0.05,改进后四个等级的生产量为0.6、1.2、0.12、0.08,据此逐一判断即可得.

【详解】

设原生产总量为1,则改进后生产总量为2,

所以原A、B、C、D等级的生产量为0.3、0.37、0.28、0.05,

改进后四个等级的生产量为0.6、1.2、0.12、0.08,

A.改进生产工艺后,A级产品的数量增加,此选项错误;

B.改进生产工艺后,B级产品的数量增加超过三倍,此选项错误;

C.改进生产工艺后,C级产品的数量减少,此选项正确;

D.改进生产工艺后,D级产品的数量增加,此选项错误;

故选:

C.

【点睛】

本题考查扇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是用整个圆表示总数用圆内各个扇形的大小表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数.通过扇形统计图可以很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用整个圆的面积表示总数(单位1),用圆的扇形面积表示各部分占总数的百分数.

3.在《科学》课上,老师讲到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及液体的沸点时,好奇的王红同学准备测量食用油的沸点,已知食用油的沸点温度高于水的沸点温度(

),王红家只有刻度不超过

的温度计,她的方法是在锅中倒入一些食用油,用煤气灶均匀加热,并每隔

测量一次锅中油温,测量得到的数据如下表:

时间

0

10

20

30

40

油温

10

30

50

70

90

王红发现,烧了

时,油沸腾了,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没有加热时,油的温度是

B.加热

,油的温度是

C.估计这种食用油的沸点温度约是

D.每加热

,油的温度升高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得:

每加热10s,温度升高20℃,由此逐一进行分析即可得.

【详解】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得:

没有加热时,温度为10℃,每加热10s,温度升高20℃,

由此可得加热50s时,油的温度是110℃,

故选项A、B的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选项D的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

烧了

时,油沸腾了,此时油温为10+20×110÷10=230℃,故C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用样本估计总体的知识,弄清关系“每加热10s,温度升高20℃”是解本题的关键.

4.某校文学社成员的年龄分布如下表:

年龄岁

12

13

14

15

频数

6

9

a

15﹣a

对于不同的正整数,下列关于年龄的统计量不会发生改变的是(  )

A.平均数B.众数C.方差D.中位数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频数分布表可知后两组的频数和为15,即可得知总人数,结合前两组的频数知第15、16个数据的平均数,可得答案.

【详解】

解:

∵14岁和15岁的频数之和为15﹣a+a=15,

∴频数之和为6+9+15=30,

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第15、16个数据的平均数,即

=13.5,

∴对于不同的正整数a,中位数不会发生改变,

故选:

D.

【点睛】

此题考查频数(率)分布表,加权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看懂图中数据是解题关键

5.下列调查方式,你认为最合适的是()

A.日光灯管厂要检测一批灯管的使用寿命,采用全面调查方式

B.旅客上飞机前的安检,采用抽样调查方式

C.了解深圳市居民日平均用水量,采用全面调查方式

D.了解深圳市每天的平均用电量,采用抽样调查方式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普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准确,但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而抽样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近似.据此作答.

【详解】

A.日光灯管厂要检測一批灯管的使用寿命,应用抽样调查,故A错误;

B.旅客上飞机前的安检,采用普查方式,故B错误;

C.了解深圳市居民日平均用水量,采用抽样调查方式,故C错误;

D.了解深圳市每天的平均用电量,采用抽样调查方式,故D正确.

故选:

D.

【点睛】

本题考查了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的区别,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

6.下列调查中,最适合采用普查方式的是(  )

A.调查某品牌灯泡的使用寿命

B.调查重庆市国庆节期间进出主城区的车流量

C.调查重庆八中九年级一班学生的睡眠时间

D.调查某批次烟花爆竹的燃放效果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普查和抽样调查的特点即可,当考查的对象很多或考查会给被调查对象带来损伤破坏,以及考查经费和时间都非常有限时,普查就会受到限制,这时就应该选择抽样调查.

【详解】

解:

A、调查某品牌灯泡的使用寿命适合采用抽样调查方式,故本选项错误;

B、调查重庆市国庆节期间进出主城区的车流量适合采用抽样调查方式,故本选项错误;

C、调查重庆八中九年级一班学生的睡眠时间适合采用普查方式,故本选项正确;

D、调查某批次烟花爆竹的燃放效果适合采用抽样调查方式,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

C.

【点睛】

此题考查了抽样调查和普查,由普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准确,但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而抽样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计较近似.

7.体育委员对七(5)班的立定跳远成绩作全面调查,绘成如下统计图,如果把高于0.8米的成绩视为合格,再绘制一张扇形图,“不合格”部分对应的圆心角是().

A.50°B.60°C.90°D.80°

【答案】C

【解析】

由题意得

×360°=90°;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计算扇形统计图中某一部分所对圆心角的度数,需要先求出占总体的百分比,然后用360°乘以这个百分比就可得.

8.老师随机抽查了学生读课外书册数的情况,绘制成条形图和不完整的扇形图,其中条形图被墨迹遮盖了一部分,则条形图中被遮盖的数是(  )

A.5B.9C.15D.22

【答案】B

【解析】

【分析】

条形统计图是用线段长度表示数据,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矩形直条,然后按顺序把这些直条排列起来.扇形统计图是用整个圆表示总数用圆内各个扇形的大小表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数.通过扇形统计图可以很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用整个圆的面积表示总数(单位1),用圆的扇形面积表示各部分占总数的百分数.

【详解】

课外书总人数:

6÷25%=24(人),

看5册的人数:

24﹣5﹣6﹣4=9(人),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统计图与概率,熟练掌握条形统计图与扇形统计图是解题的关键.

9.下列调查方式合适的是()

A.对嫦娥五号卫星零部件的检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

B.为了了解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收视率,采取普查方式

C.为了了解人们保护水资源的意识,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

D.为了了解一批手机的使用寿命,采用普查方式

【答案】C

【解析】

【分析】

调查方式的选择需要将普查的局限性和抽样调查的必要性结合起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普查结果准确,所以在要求精确、难度相对不大,实验无破坏性的情况下应选择普查方式,当考查的对象很多或考查会给被调查对象带来损伤破坏,以及考查经费和时间都非常有限时,普查就受到限制,这时就应选择抽样调查.

【详解】

A、对嫦娥三号卫星零部件的检查,精确度要求高、事关重大,必须选用普查;

B、为了了解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收视率,采取普查方式,应采取抽样调查即可;

C、为了了解人们保护水资源的意识,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节省人力、物力、财力,是合适的;

D、为了了解一批手机的使用寿命,采用普查方式,应选用抽样调查.

故选:

C.

【点睛】

本题考查了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的区别,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时,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

10.随机抽取某校八年级60名女生测试一分钟仰卧数,依据数据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数分布直方图,则这60名女生仰卧起坐达到优良(次数不低于41次)频率为().

A.0.65B.0.35C.0.25D.0.1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1分钟仰卧起坐的次数在40.5~60.5的频数除以总数60,得出结果即可.

【详解】

这60名女生仰卧起坐达到优良(次数不低于41次)的频率为

故选:

B.

【点睛】

本题考查了频数分布直方图,学会观看频数分布直方图,频率等于频数除以总数.

11.为了解某校八年级720名学生的体重情况,从中抽查了80名学生的体重进行统计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这80名学生是总体的一个样本B.80名学生是样本容量

C.每名学生的体重是个体D.720名学生是总体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总体、样本、样本容量及个体的定义逐一判断即可得答案.

【详解】

A.80名学生的体重情况是样本,故该选项错误,

B.样本容量是80,故该选项错误,

C.每个学生的体重情况是个体,故该选项正确,

D.720名学生的体重情况是总体,故该选项错误.

故选:

C.

【点睛】

本题考查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的定义,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所确定的研究事物的全体,它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构成的整体,我们把所要考察的对象的全体或整体叫做总体;把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叫做个体;从总体中取出的一部分个体叫做这个总体的一个样本;某一个样本中的个体的数量就是样本容量;熟练掌握相关定义是解题关键.

12.某同学为了解三月份疫情期间某超市每天的客流量,随机抽查了其中五天的客流量,所抽查的这五天中每天的客流量是这个问题的()

A.总体B.个体C.样本D.以上都不对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的定义进行解答.

【详解】

解:

∵抽查的是三月份疫情期间某超市每天的客流量,

∴所抽查的这五天中每天的客流量是个体.

故选B.

【点睛】

此题主要考察样本的定义,熟知样本是总体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是解题的关键.

13.太阳能是来自太阳的辐射能量,对于地球上的人类来说,太阳能是对环境无任何污染的可再生能源,因此许多国家都在大力发展太阳能.如图是2013﹣2017年我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统计图.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截至2017年底,我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为13078万千瓦

B.2017年我国光伏发电新装机容量占当年累计装机容量的50%

C.2013﹣2017年,我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的平均值约为2500万千瓦

D.2013﹣2017年,我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先减少后增加

【答案】B

【解析】

【分析】

依据折线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判断,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解:

A、截至2017年底,我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为13078万千瓦,故本选项正确;

B、2017年我国光伏发电新装机容量约占当年累计装机容量的40.6%,故本选项错误;

C、2013﹣2017年,我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的平均值约为2500万千瓦,故本选项正确;

D、2013﹣2017年,我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先减少后增加,故本选项正确;

故选:

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折线统计图,熟练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的特点及数据分析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了了解某中学800名学生的视力情况,从中随机抽取了50名学生进行调查,在此次调查中,样本容量为50名学生的视力

B.若一个游戏的中奖率是1%,则做100次这样的游戏一定会中奖

C.了解无锡市每天的流动人口数,采用抽查方式

D.“掷一枚硬币,正面朝上”是必然事件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为了了解某中学800名学生的视力情况,从中随机抽取了50名学生进行调查,在此次调查中,样本容量为50,故错误;

B.若一个游戏的中奖率是1%,则做100次这样的游戏有可能中奖,故错误;

C.了解无锡市每天的流动人口数,采用抽查方式,正确;

D.因为一枚硬币有正反两面,所以“掷一枚硬币,正面朝上”是随机事件,故错误;

故选C.

15.某地区经过一年的新农村建设,农村的经济收入增加了一倍,实现翻番,为更好地了解该地区农村的经济收入变化情况,统计了该地区新农村建设前后农村的经济收入构成比例,得到如下统计图:

建设前经济收入构成比例统计图建设后经济收入构成比例统计图

则下面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新农村建设后,养殖收入增加了一倍

B.新农村建设后,种植收入减少

C.新农村建设后,养殖收入与第三产业收入的总和超过了经济收入的一半

D.新农村建设后,其他收入增加了一倍以上

【答案】B

【解析】

【分析】

设建设前经济收入为a,建设后经济收入为2a.通过选项逐一分析新农村建设前后,经济收入情况,利用数据推出结果.

【详解】

设建设前经济收入为a,建设后经济收入为2a.

A、建设后,养殖收入为30%×2a=60%a,建设前,养殖收入为30%a,故60%a÷30%a=2,故A项正确;

B、种植收入37%×2a-60%a=14%a>0,故建设后,种植收入增加,故B项错误;

C、建设后,养殖收入与第三产业收入总和为(30%+28%)×2a=58%×2a,

经济收入为2a,故(58%×2a)÷2a=58%>50%,故C项正确;

D、建设后,其他收入为5%×2a=10%a,建设前,其他收入为4%a,故10%a÷4%a=2.5>2,故D项正确,

故选:

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扇形统计图的应用,命题的真假的判断,考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了解全国中学生最喜爱哪位歌手,适合全面调查.

B.甲乙两种麦种,连续3年的平均亩产量相同,它们的方差为:

S甲2=5,S乙2=0.5,则甲麦种产量比较稳.

C.某次朗读比赛中预设半数晋级,某同学想知道自己是否晋级,除知道自己的成绩外,还需要知道平均成绩.

D.一组数据:

3,2,5,5,4,6的众数是5.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数据整理与分析中的抽样调查,方差,中位数,众数的定义和求法即可判断.

【详解】

A、了解全国中学生最喜爱的歌手情况时,调查对象是全国中学生,人数太多,应选用

抽样调查的调查方式,故本选项错误;

、甲乙两种麦种连续3年的平均亩产量的方差为:

,因方差越小越稳定,则乙麦种产量比较稳,故本选项错误;

、某次朗读比赛中预设半数晋级,某同学想知道自己是否晋级,除知道自己的成绩外,还需要知道这次成绩的中位数,故本选项错误;

、.一组数据:

3,2,5,5,4,6的众数是5,故本选项正确;.

故选

.

【点睛】

本题考查了数据整理与分析中的抽样调查,方差,中位数,众数,明确这些知识点的概念和求解方法是解题关键.

17.如图,是根据某市2010年至2014年工业生产总值绘制的折线统计图,观察统计图获得以下信息,其中信息判断错误的是(  )

A.2010年至2014年间工业生产总值逐年增加

B.2014年的工业生产总值比前一年增加了40亿元

C.2012年与2013年每一年与前一年比,其增长额相同

D.从2011年至2014年,每一年与前一年比,2014年的增长率最大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解:

A、2010年至2014年间工业生产总值逐年增加,正确,不符合题意;

B、2014年的工业生产总值比前一年增加了40亿元,正确,不符合题意;

C、2012年与2013年每一年与前一年比,其增长额相同,正确,不符合题意;

D、从2011年至2014年,每一年与前一年比,2012年的增长率最大,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折线统计图.

18.下列调查中,最适合采用全面调查(普查)的是()

A.某班学生对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知晓率

B.鞋厂检测生产的鞋底能承受的弯曲次数

C.检测某城市的空气质量

D.了解电视栏目《朗读者》的收视率

【答案】A

【解析】

【分析】

按照全面调查(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定义及适用范围,进行逐项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A.了解某班学生对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知晓率,人数不多,适合采用全面调查,故A选项正确;

B.鞋厂检测生产的鞋底能承受的弯曲次数破坏性较大,适合抽样调查,故B选项错误;

C.检测某城市的空气质量做不了全面调查,故C选项错误;

D.了解电视栏目《朗读者》的收视率人数众多,全面调查意义不大,适于抽样调查,故D选项错误,

故选:

A.

【点睛】

本题考查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调查方式的选择需要将普查的局限性和抽样调查的必要性结合起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普查结果准确,所以在要求精确、难度相对不大,实验无破坏性的情况下应选择普查方式;当考查对象带来损伤破坏,以及考查经费和时间都非常有限时,普查就受到限制,此时就应该选择抽样调查,而抽样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的准确性不如普查.

19.下列关于统计与概率的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武大靖在2018年平昌冬奥会短道速滑500米项目上获得金牌是必然事件

B.检测100只灯泡的质量情况适宜采用抽样调查

C.了解北京市人均月收入的大致情况,适宜采用全面普查

D.甲组数据的方差是0.16,乙组数据的方差是0.24,说明甲组数据的平均数大于乙组数据的平均数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可判断A,根据调查事物的特点,可判断B;根据调查事物的特点,可判断C;根据方差的性质,可判断D.

【详解】

解:

A、武大靖在2018年平昌冬奥会短道速滑500米项目上可能获得获得金牌,也可能不获得金牌,是随机事件,故A说法不正确;

B、灯泡的调查具有破坏性,只能适合抽样调查,故检测100只灯泡的质量情况适宜采用抽样调查,故B符合题意;

C、了解北京市人均月收入的大致情况,调查范围广适合抽样调查,故C说法错误;

D、甲组数据的方差是0.16,乙组数据的方差是0.24,说明甲组数据的波动比乙组数据的波动小,不能说明平均数大于乙组数据的平均数,故D说法错误;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随机事件及方差,解决本题需要正确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必然事件指在一定条件下,一定发生的事件.不可能事件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一定不发生的事件,不确定事件即随机事件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方差越小波动越小.

20.为了解一批产品的质量,从中抽取300个产品进行检验,在这个问题中,被抽取的300个产品叫做( )

A.总体B.个体C.总体的一个样本D.调查方式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的含义:

我们把所要考察的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把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叫做个体;从总体中取出的一部分个体叫做这个总体的一个样本;被抽取的300个产品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

解:

根据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的含义,可得

被抽取的300个产品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

故选C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

①总体:

我们把所要考察的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②个体:

把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叫做个体;③样本:

从总体中取出的一部分个体叫做这个总体的一个样本;④样本容量:

一个样本包括的个体数量叫做样本容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