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学自考题5.docx
《民法学自考题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法学自考题5.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民法学自考题5
民法学自考题-5
(总分:
100.00,做题时间:
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
20,分数:
20.00)
1.民法调整的对象是______
A.所有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B.财产法律关系和人身法律关系
C.平等主体间的财产法律关系
D.平等主体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分数:
1.00)
A.
B.
C.
D. √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民法的调整对象。
根据《民法通则》和《合同法》的规定,民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是发生在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2.甲有平房三间。
一天,甲得知乙将于该平房南建一高楼,一旦高楼建起,该平房将无阳光可见。
次日,甲将该平房卖于丙但未告知乙将建高楼的事实。
甲的行为违反了民法的哪项原则______
A.平等原则B.自愿原则
C.诚实信用原则D.公平原则
(分数:
1.00)
A.
B.
C. √
D.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民法基本原则中的诚实信用原则。
根据《民法通则》和《合同法》的规定,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应讲诚实,守信用,善意地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
3.支配权、请求权、抗辩权与形成权划分的依据是______
A.民事权利的内容B.民事权利的作用
C.民事权利的效力范围D.民事权利间的依赖关系
(分数:
1.00)
A.
B. √
C.
D.
解析:
4.张某,15周岁,系某重点大学少年班学生,少年早熟,平常语言老练,对生活有自己的一套想法。
偶尔在网络周刊上发表文章,赚一定的稿酬,一次骑车撞伤了人,就是用自己的稿酬1000元支付的医疗费。
下列关于张某的说法中正确的有______
A.张某已经具有意志能力,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B.张某已经具有责任能力,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C.张某已经能够赚取稿酬,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D.张某已经达到一定年龄,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分数:
1.00)
A.
B.
C.
D. √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分类。
根据《民法通则》第12条的规定,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第11条规定,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如果能够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才能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5.甲(20岁)的户籍所在地为沈阳市,后甲到天津打工,在天津居住了1年后患重病,遂到北京住院治疗1年零1个月,则甲的住所地为______
A.沈阳市B.北京市
C.天津市D.由甲自己在三地中任选一地作为住所地
(分数:
1.00)
A.
B.
C. √
D.
解析:
6.对成年精神病人,其法定监护人的顺序是______
A.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亲属
B.父母、配偶、成年子女、其他近亲属
C.成年子女、父母、配偶、其他近亲属
D.由被监护人在配偶、父母、成年子女三者之间自行选定
(分数:
1.00)
A. √
B.
C.
D.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成年精神病人的监护人的确定顺序。
《民法通则》第17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员担任监护人:
(1)配偶;
(2)父母;(3)成年子女;(4)其他近亲属;(5)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经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
7.王某失踪5年后,法院依其妻刘某的申请,宣告王某死亡。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A.王某与刘某的婚姻关系消灭
B.自法院判决宣告之日起,对王某遗产的继承开始
C.即使王某实际未死亡,若刘某再婚,刘某的新婚姻关系仍受法律保护
D.若王某未死亡,刘某未再婚,王某出现,两人的婚姻关系也不能自行恢复
(分数:
1.00)
A.
B.
C.
D. √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宣告死亡的法律后果。
根据《民法通则》及其司法解释的规定,自然人一旦被宣告死亡,则被宣告死亡人的婚姻关系自动解除,遗产继承开始。
如果死亡宣告被人民法院撤销,其配偶尚未再婚的,夫妻关系从撤销死亡宣告之日起自行恢复;如果其配偶再婚后又离婚或者再婚后配偶又死亡的,则不得认定夫妻关系自行恢复。
8.社团法人成立的基础是______
A.捐助的财产B.集资的财产
C.人的集合D.人和财产的集合
(分数:
1.00)
A.
B.
C. √
D.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社团法人的成立基础。
以法人成立的基础为标准,可以将法人分为社团法人与财团法人。
社团法人是指以人的集合作为法人成立基础的法人。
9.依法代表法人行使职权的负责人是法人的______
A.法定代理人B.指定代理人
C.委托代理人D.法定代表人
(分数:
1.00)
A.
B.
C.
D. √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法定代表人的概念。
《民法通则》第38条规定,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组织章程规定,代表法人行使职权的负责人,是法人的法定代表人。
10.某有限合伙企业吸收甲为该企业的有限合伙人。
对甲入伙前该企业既有的债务,下列表述中,符合法律规定的是______
A.甲不承担责任B.甲以其认缴的出资额承担责任
C.甲以其实缴的出资额承担责任D.甲承担无限责任
(分数:
1.00)
A.
B. √
C.
D.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有限合伙人对入伙前合伙债务的责任承担。
根据《合伙企业法》的规定,新入伙的有限合伙人对入伙前合伙企业的债务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承担有限责任。
11.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对其债务承担______
A.无限责任B.有限责任
C.按份责任D.连带责任
(分数:
1.00)
A. √
B.
C.
D.
解析:
12.民事行为的一般成立要件不包括______
A.当事人B.标的
C.意思表示D.交付
(分数:
1.00)
A.
B.
C.
D. √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民事行为的一般成立要件。
民事行为的一般成立要件包括行为主体、意志表达、行为内容。
13.下列行为中适用代理的是______
A.继承B.结婚登记
C.民事诉讼行为D.侵权行为
(分数:
1.00)
A.
B.
C. √
D.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代理的适用范围。
通说认为,代理的适用范围包括:
(1)代理各种民事行为;
(2)代理民事诉讼行为。
但下列行为不适用代理:
(1)依照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的约定应由本人实施的民事行为;
(2)事实行为;(3)违法行为。
14.第三人知道代理人超越代理权限还与其实施民事行为而给被代理人造成损失的,第三人对造成的损害应负______
A.完全责任B.补充责任
C.按份责任D.连带责任
(分数:
1.00)
A.
B.
C.
D. √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在无权代理情况下,行为人、第三人与本人的关系。
根据《民法通则》第66条第4款的规定,第三人知道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已终止还与行为人实施民事行为给他人造成损害的,由第三人和行为人负连带责任。
15.行为人对行为内容有重大误解的行为,属于______
A.无效的民事行为B.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C.附条件的民事行为D.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
(分数:
1.00)
A.
B. √
C.
D.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可撤销民事行为的种类。
根据《民法通则》和《合同法》的规定,可撤销民事行为包括以下几类:
(1)重大误解的民事行为;
(2)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3)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形下所为的民事行为。
16.下列哪种人身权可以依法转让______
A.肖像权B.姓名权
C.名称权D.荣誉权
(分数:
1.00)
A.
B.
C. √
D.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人身权的可让与性。
人身权一般不具有可让与性,但根据《民法通则》第99条第2款的规定,企业法人、个体工商户、个人合伙有权使用、依法转让自己的名称。
17.复代理人进行民事活动,应以______的名义进行。
A.被代理人B.原代理人
C.复代理人自己D.第三人
(分数:
1.00)
A. √
B.
C.
D.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复代理人的地位。
复代理人虽由原代理人选任,但复代理人是被代理人的代理人,须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进行代理。
18.诉讼时效一般适用于______
A.支配权B.请求权
C.形成权D.抗辩权
(分数:
1.00)
A.
B. √
C.
D.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诉讼时效的适用范围。
诉讼时效的适用范围为当民事权利受到侵害时权利人请求法律保护的请求权。
19.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是______
A.2年B.1年
C.180天D.6个月
(分数:
1.00)
A.
B. √
C.
D.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特别诉讼时效期间。
根据《民法通则》第136条的规定,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
20.甲、乙为一对恋人,互赠有照片。
后双方因故终止了恋爱关系,甲向乙索要自己的照片,乙十分不满,就用笔在甲的照片上乱涂画一通,然后还给甲。
乙的行为侵害了甲的______
A.姓名权B.肖像权
C.名誉权D.荣誉权
(分数:
1.00)
A.
B. √
C.
D.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自然人的肖像维护权。
公民的肖像权,他人不得侵犯。
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公民、法人的肖像权,而本题中乙的乱涂乱画行为,侵害了甲的肖像权。
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
5,分数:
10.00)
21.与自然人相比,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的特点为______
(分数:
2.00)
A.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分为无民事行为能力和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两类
B.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与民事权利能力同时产生 √
C.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范围大小不尽相同 √
D.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通常由其机关实现 √
E.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通常可扩大,而自然人不行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的特点。
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与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相比,具有如下特征:
(1)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与其民事权利能力同时产生于法人的设立,同时终止于法人的终止;
(2)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范围受其目的和经营范围的限制,各不相同;(3)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通常是由法人的机关或其委托的代理人实现。
22.下列属于民事法律行为一般生效要件的有______
(分数:
2.00)
A.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
B.不违反社会公共利益 √
C.内容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或者禁止性规范 √
D.有意思表示
E.意思表示真实 √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民事法律行为的一般生效要件。
民事法律行为的一般生效要件包括:
(1)主体资格合法;
(2)意思表示真实;(3)行为内容合法。
23.手机经营者明知手机质量有问题,但在销售时故意不加说明,还刻意渲染其手机绝无任何质量问题,致使消费者甲购买了有质量问题的手机。
该买卖手机的行为属于______
(分数:
2.00)
A.无效的民事行为
B.可撤销、可变更的民事行为 √
C.欺诈的民事行为 √
D.重大误解的民事行为
E.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欺诈行为及其法律效力。
欺诈行为表现为两种情况,即隐瞒真相和虚构事实。
欺诈行为损害国家利益的,属于无效民事行为;欺诈行为损害非国家利益的,属于可撤销民事行为。
24.下列可以由法人享有的人身权是______
(分数:
2.00)
A.姓名权
B.著作署名权 √
C.荣誉权 √
D.名称权 √
E.隐私权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法人的人身权。
姓名权和隐私权属于自然人专有,法人则不享有。
25.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______
(分数:
2.00)
A.财物 √
B.行为 √
C.智力成果 √
D.人身利益 √
E.主观意识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的种类。
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主要有五种,即物、行为、智力成果以及商业标识、人身利益、权利、其他。
由于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具有客观性,故主观意识不能成为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
三、名词解释题(总题数:
5,分数:
15.00)
26.民事法律关系
(分数:
3.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民事法律关系是指根据民事法律规范确立的以民事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是由民事法律规范调整而形成的社会关系。
)
解析:
27.宣告失踪
(分数:
3.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宣告失踪是指经利害关系人申请,由人民法院对下落不明满一定期间的人宣告为失踪人的制度。
)
解析:
28.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
(分数:
3.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是指于民事行为成立时其是否有效尚不能确定,还待其后一定事实的发生来确定其效力的民事行为。
)
解析:
29.诉讼时效
(分数:
3.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于一定期间内不行使请求人民法院保护其民事权利的请求权,就丧失该项请求权的法律制度。
)
解析:
30.表见代理
(分数:
3.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表见代理是指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而以本人的名义与第三人为民事行为,但使相对人有理由相信其有代理权,善意第三人与行为人实施民事行为的,法律规定本人应对该民事行为后果承担责任的无权代理。
)
解析:
四、简答题(总题数:
5,分数:
25.00)
31.简述民法基本原则的效力。
(分数:
5.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民法基本原则的效力具体表现在:
(1)它是民事立法的基本准则;
(2)它是民事司法的基本准则;
(3)它是民事活动的基本准则;
(4)它是解释民法的基本依据;
(5)在没有具体规定时,它是裁决民事案件的准绳。
)
解析:
32.简述法人应具备的条件。
(分数:
5.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法人应具备以下条件:
(1)依法成立;
(2)有必要的财产或经费;
(3)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
(4)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
解析:
33.简述监护人的职责。
(分数:
5.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
(1)保护被监护人的身体健康;
(2)照顾被监护人的生活;
(3)管理和保护被监护人的财产;
(4)代理被监护人进行民事活动;
(5)对被监护人进行管理和教育;
(6)在被监护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他人发生争议时,代理其进行诉讼;
(7)其他职责。
)
解析:
34.简述无效民事行为的后果。
(分数:
5.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
(1)尚未履行的,不得履行;正在履行的,终止履行;
(2)因无效民事行为所取得的财产应返还给对方;
(3)由于一方过错致使民事行为无效造成对方损失的,应赔偿损失;
(4)双方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的,收缴财产归国家或者返还给集体、第三人。
)
解析:
35.简述诉讼时效中止与中断的区别。
(分数:
5.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诉讼时效中止与中断的区别有:
(1)发生的时间不同。
诉讼时效中止只能发生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而诉讼时效的中断可发生在诉讼时效期间内的任何时候。
(2)发生的法定事由不同。
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出自当事人的主观意志所不能决定的事实;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为当事人的主观意志所能左右的事实。
(3)产生的法律效果不同。
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律效果为诉讼时效期间暂停计算;而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律效果为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
解析:
五、论述题(总题数:
1,分数:
10.00)
36.试述法人的责任及其特点。
(分数:
10.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法人的责任是指法人对其在民事活动中发生的债务负清偿的民事责任。
法人的责任具有以下特点:
(1)法人的责任是法人独立承担的民事责任,而不能由其他组织或个人承担。
(2)法人的责任是法人对自己的债务承担的责任,对不属于法人自己的债务不负清偿的责任。
(3)法人的责任是以法人的独立财产承担的责任,不能以设立人或其成员的其他财产承担责任,法人承担责任是以其实有的财产为限,而不是以注册资本额为限。
如果法人的财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则应破产清偿。
(4)法人的责任不能代替法定代表人的个人责任。
)
解析:
六、案例分析题(总题数:
2,分数:
20.00)
37.2004年3月,李某到外地打工,自此便与家人失去联系,家人查找无果。
其妻张某于2008年9月向法院申请宣告李某死亡。
而李某的父母不同意。
法院在受理该案后,经过公告,于2009年11月5日作出判决,宣告李某死亡。
一年后,李某从外地衣锦还乡。
但他却发现自己被宣告死亡了。
问:
(1)法院的判决是否正确?
为什么?
(2)李某在被宣告死亡期间,其在外地所进行的民事行为是否有效?
(分数:
10.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
(1)法院的判决正确。
因为根据《民通意见》第25条的规定,利害关系人在申请宣告失踪人死亡时是有顺序的,配偶的顺序是第一位的。
所以,法院应以配偶的要求进行判决,宣告失踪人死亡。
(2)有效。
因为宣告死亡只是法律推定的一种死亡,并非失踪人事实上的死亡。
根据《民通意见》第36条第2款的规定,被宣告死亡和自然死亡的时间不一致的,被宣告死亡所引起的法律后果仍然有效,但自然死亡前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与被宣告死亡引起的法律后果相抵触的,则以其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为准。
如果当事人还活着,其所进行的民事活动当然有效。
)
解析:
38.甲以高价向乙购买了一幅名画,后来经行家辨认发现是一幅复制品,甲要求乙归还画款、退回原画,乙则认为自己购买此画时也不知道是复制品,无意欺骗甲。
后双方争执不下,遂诉至法院。
问:
该案应如何处理?
(分数:
10.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法院应判决乙退还甲所付的画款,甲将该画返还给乙。
根据《民法通则》第59条的规定,行为人对行为内容有重大误解的,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本案中甲、乙之间买卖名画的行为是一种民事行为,由于双方当事人对行为内容有重大误解,根据法律规定该行为属于可撤销的民事行为,在一方当事人提出申请的情况下,人民法院应判决撤销。
)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