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金厂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598534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117.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金厂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五金厂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五金厂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五金厂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五金厂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金厂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docx

《五金厂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金厂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金厂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docx

五金厂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预案编号:

MYWJ-YJYA-2013

预案版本号:

A/0

****

颁布日期:

2013年7月15日

批准页

****令

(第号)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包括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等内容已于2013年7月15日,经****安全生产会议审议通过,现予以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本预案是本公司实施应急救援工作的指导性文件,用于指导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行动,本公司全体人员,均应严格遵守执行。

主要负责人:

****

2013年7月15日

第一部分综合应急预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

规范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管理,提高处置生产安全事故能力,在事故发生后,能迅速有效、有序的实施应急救援,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

1.2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号)

3)《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9号)

4)《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

5)《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

6)《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安监总局令第17号)

7)《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办法》(安监总局令第21号)

9)《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

10)《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

11)《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

1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13)《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7号);

15)《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试行)》(安监总厅应急[2009]73号);

16)《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贯彻实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通知》(安监总厅应急[2009]84号);

17)《佛山市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佛府办[2005]99号);

18)《佛山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19)关于印发佛山市防御暴雨工作预案的通知(佛府办〔2006〕98号);

20)《佛山市三水区防御台风工作预案》。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发生的各种生产安全事故。

指导应急管理的预防、预警、响应、恢复等阶段的工作。

1.4应急预案体系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体系包括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

如下图:

 

(1)综合应急预案

综合应急预案是从总体上阐述处理事故的应急方针、政策,应急组织结构及相关应急职责,应急行动、措施和保障等基本要求和程序,是应对各类事故的综合性文件。

(2)专项应急预案

专项应急预案主要针对本公司危害较大或较常见的事故(如火灾、机械伤害等)制定的计划或方案,是综合应急预案的组成部分,应按照综合应急预案的程序和要求组织制定,并作为综合应急预案的附件。

专项应急预案应制定明确的救援程序和具体的应急救援措施。

(3)现场处置方案

现场处置方案是针对具体的装置、场所、设施、岗位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

主要内容包括事故特征、应急组织与职责、应急处置、注意事项等。

1.5应急工作原则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以人为本、减少危害;快速反应,协调统一”。

2生产经营单位的危险性分析

2.1生产经营单位概况

2.1.1公司基本情况

****位于佛山市三水区西南街道南岸邓家工业路南1号,成立日期2012年9月20日。

主要加工、生产、销售:

五金制品(不含废旧五金),灯饰制品。

本公司设立总经理等总员工人数9人。

公司组织架构图如下:

 

2.1.2公司的总平面布置图及四置图

见附件四。

2.1.3生产工艺

2.1.4主要设备名称及数量

表2-2主要设备一览表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

数量(台)

备注

1

冲床

4

2

数控机床

1

2.2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2.2.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

1)通过分析,公司可能出现的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如下表2-2:

?

表2-3公司可能出现的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

序号

事故类型

分布区域

影响范围

危害程度

1

火灾

办公楼、各车间、仓库等

相关作业场所周边一定范围

大、很大

2

机械伤害

各生产车间

相关作业场所

大、很大

3

触电

厂内电器设备

事故发生地

2)危险有害物质及其特性

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未涉及的危险物料。

3)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a设备的危险、有害因素

(1)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及使用等不能满足有关要求,也会造成设备损坏或造成人员伤亡。

(2)设备在故障下作业或操作人员不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也会造成人员伤亡。

(3)未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导致生产设备损坏或造成人身伤害。

b自然条件的危险、有害因素

(1)在防雷、防静电等方面措施未落实,也会受到雷击、静电危害,引发火灾等事故。

(2)根据历年资料,如发生水灾、地震、风灾等,在这些方面如果缺乏防范措施,也会由于自然灾害的来临,对设备、设施的破坏而引发二次事故。

4)重大危险源辨识

按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的有关规定,本公司所使用的原料以及产品生产的过程中未使用到危险化学品的,因此不存在重大危险源。

3组织机构及职责

3.1应急组织体系

公司设有应急救援指挥部,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应急抢险组、警戒疏散组、后勤保障组、通讯组4个组,其组织架构如下图,人员及联系方式见附件一。

3.2指挥机构及职责

3.2.1应急救援指挥部组成

总指挥:

吕柱成

成员:

蓝晖、徐塞

下设应急抢险组、警戒疏散组、后勤保障组、通讯组四个组。

3.2.2职责

(1)应急救援总指挥职责:

1)分析紧急状态,判断是否可能或已经发生重大事故,确定事故应急级别和相应的报警级别。

2)接受上级部门、政府应急救援中心的领导并落实指令。

3)负责开展公司应急响应级别事故的应急救援行动。

4)调查和评估事故可能发生的发展方向,以预测事故的发展过程;如果事故升级到社会应急,负责向政府有关应急联动部门提出应急救援请求,指挥、协调应急反应行动。

5)负责本公司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先期处置和善后工作;配合专业部门进行事故现场的应急抢救工作。

6)及时准确向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

7)负责公司人员、资源的配置、应急队伍的调动。

8)负责收集事故发生后的相关数据。

(2)应急救援副总指挥职责

1)协助总指挥组织和指挥应急操作任务。

2)总指挥不在时,承担总指挥职责。

(3)指挥部成员职责

1)服从应急救援总指挥的领导与调遣及传达总指挥的命令。

2)负责日常的应急管理工作。

3)接到事故报警后,及时向应急指挥部总指挥、副总指挥报告,立即按预案规定的报警程序通知各个应急救援组织。

4)负责事故处置时生产调度工作;

5)负责事后的协调管理、统计工作。

(4)应急抢险组职责

1)服从应急救援指挥部的领导与调遣;

2)向事故现场报警人员了解事故发生的原因,根据事故发生后应采取的措施进行抢险救援工作;

3)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负责人员救治火灾灭火、设备抢修、等;

4)配合外来应急人员进行救援;

(5)警戒疏散组职责

1)服从应急救援指挥部的领导与调遣;

2)负责事故现场车辆的疏通和人员的疏散,维持事故现场的治安

工作,阻止非抢险救援人员进入事故现场;

3)负责事故现场的保护;

4)负责现场中毒、受伤人员抢救工作,对现场人员进行清点;

5)负责引导、协助外部救援车辆、物质、人员的进入;

6)负责现场应急人员的监护工作;

(6)后勤保障组职责

1)负责公司日常消防器材和劳动防护用品的购买;

2)负责抢救受伤、中毒人员的生活必需品供应;

3)负责抢险救援物资的供应和运输工作;

4)事故发生后负责公司现金、票据、财产、物资转移到安全地带

以及负责后勤物资的供给;

5)负责现场医疗救护指挥及中毒、受伤人员分类抢救和护送转院工作。

(7)通讯组职责

1)负责指挥部与各专业组之间的联系;

2)负责指挥部与外部救援队伍及政府相关部门的通讯联系;

3)负责各专业组之间的协调联系。

4预防与预警

4.1危险源的监控与预防

4.1.1危险源监测监控的方式、方法

1)建立危险源管理制度,落实监控措施,实施专项检查和日常检查。

2)建立危险源台帐、档案。

3)重点关键部位设置摄像头监控。

4)设备设施定期保养并保持完好。

5)做好交接班记录。

4.1.2预防措施

(1)火灾预防措施

1)建筑、储存设施符合要求;

2)加强危险区域动火管理;

3)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4)在存放有易燃物品的车间,禁止进行动火作业;

5)消防设施设备配备齐全,保持完好状态;

(2)机械伤害的预防措施

1)严格执行工艺操作规程;

2)现场材料规范放置,实行规范化管理;

3)劳动防护用品配备、配戴齐全;

4)新设备设施投入使用前要严格按照规程做好相关的试验,严防有隐患的设备设施投入生产;

5)对安全防护设施要进行维护,保证灵敏可靠。

(3)触电事故预防措施

1)严禁乱接乱拉电线。

2)装设漏电保护器、保护接零、保护接地。

3)定期检查线路设备,及时更换老化电气线路。

4.2预警

4.2.1事故预警的条件

现场出现工艺失控、设备损毁、电器损毁、人员工伤等不正常状况时,现场作业人员应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公司各应急人员进入警戒状态,必要时应急救援队伍在预定地点集结待命,应急指挥部协助现场当班人员进行现场处置,直至现场恢复正常状态,如果现场状况恶化,立即启动预案,进行现场救援,同时向有关部门报告请求增援。

4.2.1信息报告与接警

事故信息接收和通报程序:

第一发现人发现后,立即向当班班长报告,当班班长接到报警后,根据事故发生地点、种类、强度和事故可能的危害方向通知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

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情况上报有关部门。

应急救援指挥部和各应急抢险组成员联系电话见附件一。

4.2.2信息上报与通报

根据应急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应急救援指挥部必须按照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规定将事故有关情况在1小时内尽快以电话方式向上一级政府安监、消防、公安、环保、医疗等相关部门报告,向可能受影响的周边企业通报。

报告和通报的信息内容如下:

(1)将要发生或已发生事故或泄漏的危险目标名称;

(2)通报人的姓名和电话号码;

(3)事故危险物质名称,该物质是否为极危险物质;

(4)事故时间或预期持续时间;

(5)实际事故损失,是否会产生公司外效应;

(6)气象条件,包括风向和预期公司外效应;

(7)应急行动级别。

4.3信息报告与处置

1)事故发生后,第一发现人应立即当班班长及公司负责人报告,并尽可能阻止事故的蔓延扩大。

2)公司负责人用最快速度通知各应急机构成员到现场,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并迅速做出响应,进入相应的应急状态。

3)事故发生后,如事态继续发展扩大,指挥部立即将本公公司司地点、起始时间和部位、危险化学品名称和数量、人员伤亡情况、可能影响范围及已采取的措施等上报三水区应急办公室。

5.应急响应

5.1响应分级

按照安全事故灾难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及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应急响应原则上分为Ⅰ级、Ⅱ级,其中Ⅱ级响应由公司抢险救灾人员完成,Ⅰ级响应超出公司救援能力,应请求外部社会力量增援,具体情况如下:

1)当公司出现机械伤害、触电等事故但未有人员重伤以上事故发生时,为预案Ⅱ级响应。

2)当公司发生火灾、人员重伤以上事故时,启动预案Ⅰ级响应,请求外部社会力量增援。

5.2响应程序

5.2.1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响应程序示意图

 

5.2.2事故应急响应程序

(1)事故报警

1)发现人员第一时间应向当班班长报警。

报警要讲清楚:

事故发生的现状、事故现场的环境条件、预计将受威胁的区域、已采取和准备采取的防治措施等。

2)当班班长接到报警后立即向作业现场人员预警,并向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

3)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现场情况发展决定是否启动本预案。

(2)现场警戒

根据现场询问和侦测情况,确定警戒区域,设置警戒标志,布置警戒人员,严格控制非抢险人员进入。

(3)营救、疏散人员

搜寻遇险和被困人员,并迅速组织营救和疏散燃烧爆炸可能影响范围内的一切无关人员,转移至安全的疏散安置区。

(4)工艺处理

1)立即停止一切作业;

2)危险工艺应处理至安全状态。

(5)事故处置

1)由各应急小组根据职责要求立即使用应急器材展开应急救援行动;

2)采取措施对现场事故进行处置;

3)对受伤害、中毒人员进行必要的救护。

(6)撤离

如果事故现场自身力量无法处置,应以保障人员安全为首要目的,由应急救援总指挥宣布现场人员及时撤离至安全的疏散安置区。

撤离时应统一指挥,应急抢险组最后撤出,到安全区后由应急支援组负责清点人数。

(7)现场洗消

处理事故的同时,在现场附近设置洗消地点,负责对抢救出来人员及应急人员的洗消,防止人员中毒。

处置结束后,所有应急人员和器材都必须严格进行洗消。

(8)应掌握信息的内容

1)公司内各危险源危险特性及分布;

2)事故现场有无人员被困;

3)有无着火、爆炸、中毒、触电和建筑物倒塌的危险;

4)有无受到险情威胁的重要物资、设备、档案和资料,其数量、位置和实施疏散保护的可行性;

5)可利用的水源及供水能力;

6)应急力量和灭火剂、器材装备等情况;

7)事故现场周围的道路以及周围环境情况;

8)事故当日气象条件。

5.2.3疏散警戒应急响应程序

(1)疏散警戒程序

1)警戒疏散组成员接到事故警报后,迅速到达现场进行疏散警戒。

2)负责疏散的工作队员的任务是协助危险区域内的非抢险职工和外来人员疏散,告知紧急集合点位置和疏散路线方向,疏散过程中尽量做到不漏人。

3)警戒疏散组队员在组织疏散过程中发现有危重病人(含中毒者),则立即用担架将其转移至安全部位,并采取必要救护措施,尽快送至医院救护或联系救护车到现场救护。

4)迅速派人以距事故点50米为警戒区设置警戒区域,在关键路口和路段设置警戒绳,防止无关人员靠近。

(2)疏散警戒工作的要点

1)应急程序启动后,警戒疏散组在公司各内外通道上安排人员指明安全撤离路线,维持秩序,保障人员安全迅速撤离危险区域,引导救援车辆和人员有序进出抢险现场。

2)疏散救援的顺序是:

“由近至远,危重优先”。

警戒疏散组首先动员离危险源近或因风向波及最危险区域内的人员撤离,然后依次疏散其他危险区域内的人员并设置警戒区域明显标志。

5.2.4扩大应急响应程序

启动本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后,如事故不能有效处置,或者有扩大、发展趋势,由应急救援总指挥报请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支援或者建议启动上级事故应急预案。

5.3应急结束

事故应急结束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事故现场已得到控制;

(2)事故现场及相关影响范围内的环境符合有关标准;

(3)导致次生、衍生事故的隐患已经消除;

经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检查评估,符合上述条件后,经应急救援指挥部批准后,总指挥宣布现场应急结束。

应急结束后,应明确:

(1)事故情况上报事项;

(2)需向事故调查处理小组移交的相关事项;

(3)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总结报告。

6信息发布

对于事故的情况和采取的应急行动,应本着“真实及时、信息公开、统一发布”的原则向社会各界公布事故信息,也可以通过新闻媒体及时向公众发布,避免引起公众质疑。

向新闻媒体发布信息必须由应急指挥部指定专人发布,一般由应急救援总指挥根据事故处置的进展情况分阶段及时向外发布信息,任何人不得擅自发布与事故和救援相关的言论。

7后期处置

事故应急结束后,应做好包括污染物处理、事故后果影响消除、生产秩序恢复、善后赔偿、抢险过程和应急救援能力评估及应急预案的修订等后期处置工作。

7.1污染物处理

所有事故应急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必须及时全面彻底清理和统一收集,并严格按有关法律法规要求进行分类处理。

对于普通废物可以归入生活施工垃圾由环卫部门处理,对于有毒、有害污染物必须统一收集后交由具有环保部门认可的相应废物接收处理资质的公司处理,转移危险废物必须按环保部门的规定办理危险废物转移手续。

7.2事故后果影响消除

事故后果影响包括事故对现场、环境和公司声誉造成的影响。

事故应急结束后,要配合公安、消防、安监等事故调查处理部门人员保护好事故现场,设置警戒线,划定事故现场范围,禁止一切无关人员进入现场。

公司要积极配合事故调查处理部门查清事故原因、经过,制订和落实事故整改和防范措施,防范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对于事故造成的环境影响公司应继续跟踪监测,持续积极采取相应环境处理措施尽量减少事故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公司可利用媒体进行积极正面的宣传,减少事故给公司带来的不良影响。

7.3生产秩序恢复

为减少事故带来的生产损失,事故应急结束后,在取得政府同意的情况下,要采取积极的措施尽快恢复生产。

需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稳定队伍员工思想;二是对事故造成损坏的设备设施、建构筑物和场所积极修复,尽快使设备设施满足生产条件;三是做好事故整改和防范措施,做好员工的安全教育,确保安全生产。

7.4善后赔偿

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环境污染、周边生产生活影响的,应积极主动与伤亡人员及其家属、受影响区域的人员进行沟通和协商,及时救助,在政府有关部门的协调下,依据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赔偿。

7.5抢险过程和应急救援能力评估及应急预案的修订

应急结束后,由应急救援指挥部组织参加应急的相关公司人员对抢险过程进行总结,对抢险过程中应急行动的程序、步骤、措施、人力、物力等是否满足应急救援的需要进行评估,总结评估结果要形成报告,根据总结评估意见及时修订应急预案。

8保障措施

8.1通信与信息保障

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及应急队员应保证信息联系畅通,没有安装固话或外出时要保证手机24小时不关机,在外地出差相关领导必要时应立即赶回,应急值班室实行24小时值班,确保信息畅通和领导到位。

8.2应急队伍保障

公司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4个专业应急小组:

应急抢险组、警戒疏散组、后勤保障组、通讯组。

外部应急队伍主要为公安消防队伍。

8.3救援物资装备保障

为保障应急需要,公司在各适当部位设置应急器材,指定专人管理,确保应急物资种类、数量、性能、存放位置符合应急需要,每年初制定严格的检查保养计划,按月、季、半年不同周期分类对所有应急设施器材进行检查,及时补充和维修维护,确保各处应急器材物资的数量和性能满足随时使用的需要。

8.4经费保障

本公司应急物资器材更新补充和维修维护等费用列入公司年度预算,确保应急物资日常更新补充和维修等费用落实。

一旦发生事故,应急指挥部各成员小组所需的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经费不受预算限制,由公司财务部门落实拨付手续,保障应急经费的及时到位。

8.5医疗保障

警戒疏散组同时负责医疗救护保障工作。

医疗救护保障工作主要职责为第一时间拨打医疗救护电话120求救,对伤病员采取适当救护措施,并尽快将抢救出来的伤员送往医院。

(1)现场紧急抢救方案

协助负责伤病员救治的医生、护士,按照“先救命、后治病,先重后轻、先急后缓”的原则,立即开展救治。

(2)患者转运及转运中的救治方案

当从现场抢救出大批烧伤伤员时,对中小面积烧伤原则上应就近组织抢救,以便及时治疗,减轻痛苦。

对于大面积烧伤伤员,也应就地抢救,有时需考虑转送到条件较好的医院。

9应急培训与演练

9.1应急培训

为确保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实施快速有效,公司采取多种形式对应急救援人员进行相应应急知识或应急技能培训。

公司对相关人员的教育、培训做好相应记录,并做好培训结果的评估和考核记录。

9.1.1应急救援人员的教育、培训内容

(1)应急预案的培训;

(2)各种应急设备的使用方法;

(3)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方法;

(4)紧急救治相关知识;

9.1.2应急培训计划、方式和要求

本公司计划每年至少开展应急培训二次,可采取内部培训或委托有资质培训单位对全体员工进行应急培训,由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制订计划并组织实施。

应急培训可采取教师讲授应急预案、座谈讨论、现场操作培训、开展消防安全活动等方式。

培训内容应以本预案前面章节提到的内容为主。

员工参加应急培训每年应不少于1次。

9.1.3应急培训的评估

每次培训完成后,应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培训效果的评估采取考试、现场提问、实际操作考核等方式,并对考核结果进行记录,对于关键应急岗位的人员,如果考核不合格,可对其单独加强培训,以保证作业人员有能力应对事故。

9.2应急演练

9.2.1演练组织与准备

(1)应急救援指挥部是演练的组织领导机构,是演练准备与实施的指挥部门,对演练实施全面控制,其主要职责如下。

1)确定演练目的、原则、规模、参演的人员;确定演练的性质与方法;选定演练的地点和时间,规定演练的时间尺度和公众参与的程度。

2)协调各参演人员之间的关系。

3)确定演练实施计划、情景设计与处置方案。

4)检查和指导演练的准备与实施,解决准备与实施过程中所发生的重大问题。

5)组织演练总结与评价。

(2)根据不同的演练情景,由应急救援指挥部编制出演练方案并做好相关演练物资器材和人员准备工作。

演练情景设计过程中,应考虑以下注意事项。

1)应将演练参与人员的安全放在首位。

2)编写人员必须熟悉演练地点及周围各种有关情况。

3)设计情景时应结合实际情况,具有一定的真实性。

4)情景事件的时间尺度最好与真实事故的时间尺度相一致。

5)设计演练情景时应详细说明气象条件。

6)应考虑通信故障问题。

9.2.2演练范围与频次

本公司计划每年至少组织进行1次综合预案演练及1次专项预案演练,每年至少进行2次现场处置演练。

演练内容和参与人员范围如下。

(1)参与人员包括:

1)应急救援人员;

2)普通员工;

3)预案评审人员;

4)其他应邀人员。

(2)演习内容包括:

1)综合应急预案;

2)专项应急预案;

3)现场处置措施;

4)消防专项演练。

9.2.3演练评估和总结

演练前要制定演练进程控制一览表和演练记录表,由专人对演练进程实施情况进行观察,记录演练进度情况和处置实施情况,及时发现演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演练结束后,参加演练的人员应对演练过程进行总结评估,提出演练过程存在的问题,根据演练情况对本公司的应急资源(人力、物力资源配备)、应急程序和应急能力作出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评估和总结情况要形成演练评价总结记录并及时改进。

10奖惩

10.1奖励

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中有下列表现之一的人员,应依据有关规定给予奖励:

(1)出色完成应急处置任务,成绩显着的。

(2)防止或抢救事故有功,使公司和人员的财产免受损失或者减少损失的。

(3)对应急救援工作提出重大建议,实施效果显着的。

(4)有其他特殊贡献的。

10.2处罚

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拒绝履行应急准备义务的;

(2)发现事故不报告的;

(3)拒不执行事故应急预案,不服从命令和指挥,或者在应急响应时临阵脱逃的;

(4)盗窃、挪用、贪污应急工作资金或者物资的;

(5)阻碍应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