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594882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docx

《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docx

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

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

1、个体主观能动性的第一层次的活动是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生理活动

2、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

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不平衡性规律的反映。

3、遗传因素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4、小学阶段的教学多运用直观形象方式,中学以后可进行抽象讲解,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的特点。

5、教育始终要顺应儿童的成熟,反映儿童已有的发展的做法不利于教育发挥促进儿童发展的主导作用

6、与学生主体性内涵不一致的特点是长期性

7、在儿童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学校教育

8、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求,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发展成熟机制决定的,该观点属于内发论

9、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是孟子

10、关于个体身心发展的成因,“白板说”观点属于外铄论

11、主张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因素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属于个体身心发展动因的多因素相互作用论观点。

12、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人的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体能起到调节作用,帮助人战胜疾病和残缺,使身心依然得到发展,表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互补性

13、从群体的角度看男女性别的差异;从个体角度看发展水平的差异,心理特征表现方式上的差异,表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

14、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个体主观能动性

15、“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出现在人生的少年期

16、身心状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加强。

是少年期表现出的总体性的阶段特征。

17、在历史上持“遗传决定论”观点的人物是柏拉图

18、在历史上持“环境决定论”观点的人物是洛克和华生

19、环境决定论认为,对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的是社会环境

20、人对环境影响的接受过程是能动的过程

21、人的身心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在于个体因素

22、人的身心发展速度在其整个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加速与平缓交替发展的状态,这体现的是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23、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性的表现之一是人的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

24、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孟子

25、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格塞尔

26、中国“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是荀子

27、提出“白板说”的是洛克

28、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教育教学工作要抓关键词

29、“拔苗助长”、“凌节而施”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30、在教育、教学中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办法,这是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差异性

31、能否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则是教育工作能否达到预期目的的关键

32、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最高表现是创造性

33、人的生理成熟以具有生殖能力为标志。

34、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是心理学家根据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提出来的。

35、“因材施教”体现了人的身心发展的差异性

36、能够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前提的因素是遗传素质

37、“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强调的是遗传决定论

38、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个体主观能动性

39、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指的是少年期

40、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

41、一般来讲,小学阶段相当于人生发展的童年期

42、“人是唯一需要受教育的动物”,这是康德的言论。

43、盲人的触觉、听觉一般非常灵敏,这说明了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互补性

44、美国当代生物社会学家威尔逊把“基因复制”看作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

45、个体主观能动性对于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的作用是决定作用

46、“性善论”、“性恶论”所反映的观点是遗传决定论

47、衡量人类活动标准的最主要的三个尺度是真、善、美

48、“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这句话反映了教育因素对人发展的作用

49、“长善救失”、“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是根据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特点提出的

50、个体主观能动性的第一层次的活动是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生理活动

51、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

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不平衡性规律的反映。

52、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的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其依据是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53、教育对社会的促进作用归根结底还是要实现人的发展

54、下列认为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力量来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的人是孟子

55、下列认为人的身心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的教育者是华生

56、个体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高到低、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是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57、格塞尔所做的双生子爬楼梯的试验,证明儿童的发展受到成熟因素的影响

58、人的发展的直接动力是人的主观能动性

59、人的主观能动性最高层次的活动是社会实践活动

60、孟子的“性善论”从教育对人的地位提升的角度讲是发掘人的潜能

61、建立良好的班集体有利于发展人的个性

62、发生认识论的创始人是皮亚杰

63、培养内敛思维品质不能够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思维品质的训练方法是

64、创新思维最本质的特点是灵感和求异思维

65、提出道德的教育必须走在性成熟之前这一主张的是苏霍姆林斯基

66、促使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关键是正确的人生观

67、自我意识发展趋向于成熟阶段是高中生

68、美国生物社会学家威尔逊认为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是基因复制

69、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认为,人的发展完全是由环境决定的。

这是一种外铄论观点

70、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的自身的内在需要

71、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

这是一种内发论的观点

72、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认为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成熟机制

73、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是提供物质前提

74、个体发展过程中,在一定年龄阶段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称为年龄特征

75、个体身心发展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称为关键期

76、历史上流传的“狼孩”的故事说明,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不起决定作用

77、“孟母三迁”的故事反映了环境对人的重要影响。

78、“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环境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

79、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80、俗语“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说明了儿童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

81、儿童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决定了教育工作必须循序渐进。

82、在影响人身心发展的诸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教育

83、心理断乳期是指少年期

84、危险期主要指少年期

85、对正常发育的学生来说,遗传素质对他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

86、人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若单纯强调人的自然属性,就会导致遗传决定论

87、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最高表现是创造性

88、人的身心发展的状态和程度是成熟

89、人的身心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个体主观能动性

90、“理想和未来”是人生青年期阶段的重要特征

91、教育的直接目的是促进人的身心发展

92、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

93、奥地利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它是推动人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

94、格塞尔认为“所有其他的能力,包括道德都受成长规律的支配”。

95、我国古代性恶论的代表人物荀子认为对于人自身的因素,是需要改造的。

96、肌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97、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揭示:

“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起主导和促进作用,但需要确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

98、个体主观能动性的最高层次是社会实践活动

99、13、14~16、17岁属于人生的少年期

100、美国心理学家科尔伯格研究证明,人的道德认知的发展经历了从前世俗水平到世俗水平,再到后世俗水平的发展过程。

二、多项选择题

1、关于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的观点有内发论、多因素交互作用论、外铄论

2、个体主观能动性由不同层次的内容活动构成,包括生理活动、心理活动、社会实践活动

3、对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持外铄论的观点的人物有荀子、华生、洛克

4、少年期表现出的总体性的阶段特征是身体状况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展、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加强

5、对于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正确说法的有环境对个体发展有的影响可能是消极的、人并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环境的影响、环境为个体发展提供了条件、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

6、成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表现在个体的器官随年龄的增长而发展、人的先天素质在发展过程中逐步成熟、人的机体的成熟程度为一定阶段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成熟在高级心理活动中起到作用

7、以下属于个体差异性的是:

男女性别差异、同年龄人群内部差异、同一个体身心不同构成方面的差异、个体思维方式的差异

8、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功能包括引导和培养、塑造个体发展、加速个体发展、具有延时价值、开发个体特殊才能

9、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表现在帮助人发现自身价值、使人认识并发挥自身潜能、发展人的精神力量、形成人格、使人的身心得到和谐、充分的发展

10、皮亚杰将个体的认识发展划分的阶段包括感知运算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11、主张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力量的教育者是荀子、洛克、华生

12、一个人的发展能否达到较高水平的重要因素是个人的学习态度、人的主观能动性

13、学校教育个体发展功能正常发挥的重要认识前提是对人的潜能的信任、对人的价值的尊重、对人性的了解、重视社会实践对人的发展价值、重视主体的自我意识

1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要求教育者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优势

15、格塞尔的行为发展量表所指的四个领域是运动、适应、语言、个人——社会交往

16、社会环境包括社会关系、文化、经济

17、教育应以人为本,下列选项中反映这一要求的是尊重个体的尊严、培养个体的批判意识、教师身体力行、鼓励学生肯定自己、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18、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主要包括遗传素质、成熟、环境、学校教育、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19、发生认识揭示的个体认知发展的阶段有感知运算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20、中学教育要培养学生稳定而积极的情绪和情感,重要的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引导学生的控制力、培养健全的人格

21、少年期生理发展的主要特征是体型巨变、身体机能迅速健全、神经系统发育接近成人、性开始成熟

22、青年期生理发展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发育基本成熟,发展速度进入相对平稳阶段、性机能的发育基本成熟、神经系统已经发育完善

23、青年期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是认识能力有了深入的发展、情绪、情感不仅丰富而且复杂,意志趋于成熟、自我意识发展逐渐趋于成熟、对异性的好感与爱慕、热烈追求理想,开始探索人生意义

24、教育万能论的代表人物有华生、康德

25、人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在主体活动的创造性、主体活动的计划性、主体活动的预见性、主体活动的目的性、主体活动的选择性

26、人的共性与个性的关系表现为个性通过共性表现出来、个性寓于共性之中、共性通过个性表现出来

27、身体的发展包括体质的增强、肌体的正常发育

28、人的心理成熟的表现为独立思考能力形成、较稳定的自我意识形成、身体发育正常

29、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表现在不同方面发展的相互关系不同、不同儿童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和水平不同、不同儿童的个性心理倾向不同

30、下列哪些现象属于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盲人一般听觉灵敏、失去双手的人可以用口来写字、坚强的意志能帮助人战胜肢体残缺

31、环境决定论的典型代表是洛克、华生

32、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峰期是新生儿期、青春期

33、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主要有遗传素质、成熟、环境、学校教育、个体实践活动

34、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包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

35、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表现在规范发展方向、加速个体发展、具有延时发展价值、开发特殊才

36、个体身心发展的特殊性表现在个体身心发展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的、个体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

37、下列人物中持内发论的观点的是孟子、弗洛伊德

38、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从群体的角度看,表现为男女性别的差异、身心的所有构成

39、遗传素质对个体发展的影响表现在是人身心发展的前提、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不能夸大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40、按照环境的性质来分,环境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41、个体主观能动性的活动层次包括心理活动、社会活动、家庭活动

42、人的力量包括身体力量、精神力量

43、人的根本力量在于精神力量,因为创造和使用工具,增强生存能力、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满足人的需要、认识自己和改善自己,发展和完善人自身

44、青年期的生理发展特征有身体发育基本成熟、性机能的发育基本成熟、神经系统已经发育完善

45、中学教育应注意的问题有重视人生观教育、重视安全教育、减轻过重的课业负担、加强青少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稳定而积极的情绪和情感

46、少年期的心理发展特点有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情感和意志的不断发展、自我意识觉醒、独立精神加强

47、少年期的生理发展特点有体型巨变、性开始成熟、神经系统发育接近成人、身体机能迅速健全

三、判断题

1、人的身心发展只需学校教育而无需社会实践。

(N)

2、外铄论者一般不注重教育的价值。

(N)

3、一个遗传素质优良的儿童一定会转变为知识和才干优异的人才。

(N)

4、我们既要注重大环境对青少年的影响,更要注重小环境的影响。

(Y)

5、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的发挥是无条件的。

(N)

6、初中教育在促进少年身心发展方向的任务可形象比喻为帮助少年起飞。

(Y)

7、洛克的“白板说”是内引论的典型代表。

(N)

8、在教育教学中只要做到把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截然分开,就是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点。

(N)

9、个体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

(Y)

10、发展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

(Y)

11、遗传素质能使人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性。

(N)

12、面对人的遗传素质在个体身心发展中的决定作用,教育是无能为力的。

(N)

13、在个体发展过程中,小环境的作用更直接,所以教育者应更注意小环境。

(Y)

14、如果个体对环境保持积极态度,就会克服环境中的消极阻力,扩大发展空间。

(Y)

15、环境对人的影响是零星的、无计划的、没有系统的,甚至是互相矛盾的。

(Y)

16、学校教育的环境具有极大的人为性。

(Y)

17、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无条件的。

(N)

18、学校教育影响的发挥需要经过一个长期的过程。

(N)

19、人是一种不同于其他动物的有机整体,是因为人具有社会性。

(N)

20、个体身心发展就是指个体的身心两方面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N)

21、人的身心发展只是注重学校教育就可以了。

(N)

22、人可以自我选择、规划自己的人生和未来,因此人的身心发展具有创新性。

(N)

23、个体的发展包括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

(Y)

24、人的身心发展是在社会实践中实现的,人的身心发展不是消极被动的,具有鲜明的主观能动性。

(Y)

25、教育在青少年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但要受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

(Y)

26、美国当代生物社会学家格塞尔把“基因复制”看做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

(N)

27、内铄论的观点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

(N)

28、我国古代思想家孟子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持内发论的观点。

(Y)

29、人生的每个阶段对人的发展来说,不仅具有本阶段的意义,而且具有全程性的意义。

(Y)

30、反映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是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Y)

31、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Y)

32、瑞士心理学家科尔伯关于发生认识论的研究,揭示了个体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

(N)

33、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决定了教育工作必须循序渐进。

(N)

34、在个体身心发展过程中,起特殊作用的是学校教育。

(Y)

35、标志个体心理方面成熟的主要标志是具有独立自主的自我意识。

(Y)

36、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这就是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N)

37、社会环境是人类自然环境基础上创造和积累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Y)

38、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和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

(Y)

39、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要求教育要做到因材施教。

(N)

40、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制约着人的发展,学校教育起着主导的作用。

(Y)

41、所谓发展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

(Y)

42、遗传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因此对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主导的作用。

(N)

43、遗传决定论认为遗传是决定人的发展的惟一的因素。

(Y)

44、成熟的主要标志是生理方面性机能成熟,心理方面具有独立自主的自我意识。

(Y)

45、人具有某种先天素质,是在发展过程中逐步成熟的。

(Y)

46、成熟是指个体生活其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

(N)

47、按环境的性质来分,可分为大环境和小环境。

(N)

48、格塞尔的双生子爬楼梯试验,证明了环境对个体身心发展的影响。

(N)

49、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只有在外部的环境和教育条件的基础上才能发挥作用。

(Y)

50、孟子的“性善论”和“良知良能”分别讲的是道德潜能和智能潜能。

(Y)

51、“孟母三迁”的故事反映了环境对人身心发展的决定作用。

(N)

52、成熟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

(N)

53、人的力量是身体力量和精神力量的综合。

(Y)

54、能否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则是教育工作能否达到预期目的的唯一因素。

(N)

55、人的根本力量在于人具有精神力量。

(Y)

56、普通中学是学校教育系统中的一个阶段,其教育对象是12—18岁的青少年,中学教育应根据青少年的年龄特征进行因材施教。

(Y)

57、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Y)

58、学校教育只要掌握了“最近发展区”,就能加速学生的发展。

(N)

59、学校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因此学校教育只具有延时价值,不具有即时价值。

(N)

60、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Y)

61、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Y)

62、人的潜能,是指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得到肯定,人的作用得到发挥,人的尊严得到保证。

(N)

63、华生是内发论的主要代表。

(N)

64、个体主观能动性的最高层次是个体的心理活动。

(N)

65、个体身心发展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顺序,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特点的出现也具有一定的顺序。

(Y)

66、教育不仅要教给人们知识和技能,而且要教会人们驾驭知识技能,教会人们怀疑知识技能。

(Y)

67、孟子的“性善论”从教育对人的地位提升的角度来讲是发现人的价值。

(N)

68、潜能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一个重要的标志。

(Y)

69、任何人都具有一定的潜能,甚至是巨大的潜能,因此要尽可能地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发展。

(Y)

70、人的根本力量,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具有身体的力量。

(N)

71、人的身体力量的发展有多种途径,但精神力量的发展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实现。

(Y)

72、提出道德的教育必须走在性成熟之前这一主张的是皮亚杰。

(N)

73、初中学生的年龄在12~15岁之间,处于少年期,是人生理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

(Y)

74、内发论者一般认为:

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来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人的身心发展顺序也是由成熟机制决定的。

(Y)

75、关于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有几种不同的观点:

内发论、外铄论、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Y)

76、人的生理成熟以具有学习能力为标志。

(N)

77、“孟母三迁”的故事反映了家庭教育对人的重要影响。

(N)

78、我国古代性恶论的代表人物是荀子,性恶论属于个体身心发展的外铄论动因。

(Y)

79、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和个别差异性。

(Y)

80、个体身心发展的水平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是受到遗传素质、成熟、环境、学校教育和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影响。

(Y)

81、成熟的标志是生理方面具有生殖能力,心理方面具有、独立自主的自我意识。

(Y)

82、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

(Y)

83、历史上流传的“狼孩”的故事说明,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决定人的发展方向。

(N)

84、盲人的触觉、听觉一般非常灵敏,这说明了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N)

85、个体主观能动性的第一层次的活动是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

(N)

86、儿童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与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

(Y)

87、人的力量是人的身体力量和精神力量的综合。

(Y)

88、13、14~16、17岁属于人生的少年期。

(Y)

89、青年期是个体身心两方面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在这一时期,未来是最重要的概念。

(Y)

90、“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出现在人生的儿童期。

(N)

91、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研究证明,人的道德认知的发展经历了从前世俗水平到世俗水平,再到后世俗水平的发展过程。

(Y)

92、瑞士心理学家格塞尔的发生认识论认为,个体认知发展依次经历了感知运算水平、前运算水平、具体运算水平、形式运算水平的发展过程。

(N)

93、19世纪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著名的“白板说”,强调外部的力量决定了人的发展状况。

(Y)

94、从活动水平的角度看,个体的实践活动由生理、心理和社会实践三种不同层次和内容的活动构成。

(Y)

95、人的心理发展是人的发展的重要内容,包括认知和情感两个方面的发展。

(N)

96、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

(Y)

97、人的身心发展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生理的发展,二是心理的发展。

(N)

98、身心状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加强。

是成年期表现出的总体性的阶段特征。

(N)

99、在教育、教学中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办法,这是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N)

100、“拔苗助长”、“凌节而施”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差异性。

(Y)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

ABDDD,6—10:

BCACB,11—15:

DDADB,16—20:

BCDCB,21—25:

DCBCC,

26—30:

DBABD,31—35:

BCCDA,36—40:

BBCCA,41—45:

CCCAC,46—50:

ADCCA,

51—55:

BBCCD,56—60:

BDDDB,61—65:

DABAB,66—70:

CBABA,7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