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新教材高中物理第2章电势能与电势差第5节科学探究电容器教案鲁科版必修第三册.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594857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78.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春新教材高中物理第2章电势能与电势差第5节科学探究电容器教案鲁科版必修第三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春新教材高中物理第2章电势能与电势差第5节科学探究电容器教案鲁科版必修第三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春新教材高中物理第2章电势能与电势差第5节科学探究电容器教案鲁科版必修第三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春新教材高中物理第2章电势能与电势差第5节科学探究电容器教案鲁科版必修第三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春新教材高中物理第2章电势能与电势差第5节科学探究电容器教案鲁科版必修第三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春新教材高中物理第2章电势能与电势差第5节科学探究电容器教案鲁科版必修第三册.docx

《春新教材高中物理第2章电势能与电势差第5节科学探究电容器教案鲁科版必修第三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新教材高中物理第2章电势能与电势差第5节科学探究电容器教案鲁科版必修第三册.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春新教材高中物理第2章电势能与电势差第5节科学探究电容器教案鲁科版必修第三册.docx

春新教材高中物理第2章电势能与电势差第5节科学探究电容器教案鲁科版必修第三册

第5节 科学探究:

电容器

核心素养

物理观念

科学思维

科学探究

科学态度与责任

1.知道电容器的概念,认识常见电容器。

2.理解电容的概念及定义方法。

3.知道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并了解影响电容器电容大小的因素。

1.应用电容的定义式进行简单的计算,体会比值定义的方法。

2.知道改变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的方法。

观察电容器的充、放电现象

探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的因素。

体会电容器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探究新事物的兴趣。

知识点一 观察电容器的充、放电现象

[观图助学]

平行板电容器的充电与放电示意图

1.电容器:

能储存电荷的电学元件称为电容器。

两块彼此绝缘的平行金属板可组成最简单的电容器,即平行板电容器。

2.电容器的充电、放电

(1)充电:

把电容器的两极板分别与电池组的两极相连,两极板上分别带上等量的异号电荷的过程。

(2)放电:

充电后的电容器两极板通过电流计接通,电路中会形成瞬时电流而发生放电,使两极板的电荷中和而不再带电。

[思考判断]

(1)两个靠近的导体一定能构成一个电容器。

(×)

(2)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是指每个极板所带电荷量的代数和。

(×)

(3)电容器充电过程是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成电容器的电能并储存起来;电容器放电过程是将电容器储存的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

知识点二 电容器的电容

1.电容

(1)定义:

电容器的电荷量Q与两极板间的电压之比。

(2)公式:

C=

(3)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电容的单位是法拉,简称法,符号F。

1F=1C/V,常用单位还有微法和皮法。

换算关系1F=106μF=1012pF。

(4)物理意义:

表示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的物理量。

2.平行板电容器

(1)结构:

由两块彼此绝缘、互相靠近的平行金属板组成,是最简单的,也是最基本的电容器。

(2)决定因素:

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与两平行极板正对面积S成正比,与电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εr成正比,与极板间距离d成反比。

(3)表达式:

C=

式中k为静电力常量。

[思考判断]

(1)电容器的电容与电容器所带电荷量成反比。

(×)

(2)公式C=

可用来计算任何电容器的电容。

(×)

(3)将电介质插入平行板电容器时,电容器的电容将变小。

(×)

(4)无论电容器的电压如何变化(小于击穿电压且不为零),它所带的电荷量与电压的比值都恒定不变。

(√)

(5)电容器的电容是表示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的物理量,其大小与加在两板间的电压无关。

(√)

(6)若电容器不带电,则电容C为零。

(×)

知识点三 常见电容器及其应用

1.电容器的分类

(1)按照导体极板间所用的电介质分类:

空气电容器、云母电容器、纸质电容器、陶瓷电容器、涤纶电容器、电解电容器等。

(2)按电容器的电容是否可变分类:

可变电容器和固定电容器等。

2.额定电压和击穿电压

(1)额定电压:

电容器安全工作时电压的上限。

它比击穿电压要低。

(2)击穿电压:

是电容器的极限电压,超过这个电压,电容器内的电介质将被击穿,电容器将被损坏。

3.应用

利用电容器可以测量水位,驻极体话筒也是利用电容器的原理制造的。

1.电容器的充、放电是电容器的基本工作方式。

2.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非常短暂,瞬间完成。

即充、放电电流是短暂的。

3.电容器的充电电流与放电电流的方向相反。

4.电容器充电结束后,电容器所在电路中无电流,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压与充电电源的电压相等。

5.电容器放电结束后,电容器所在电路中无电流,电容器不再带有电荷,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压为零。

电容器的带电荷量是指一个极板所带的电荷量的绝对值。

不同容器,使其中的水位升高1cm,所需的水量是不同的。

利用类比法形成电容的概念

(1)电荷量Q类比于水的体积V,电势差U类比于水的深度H。

对于同一电容,U越大,Q越大,对于同一柱形水容器,H越大,V越大;

(2)对于给定柱形水容器,V与H的比值为常量,对于给定的电容器,Q与U的比值为常量。

电容两个公式比较

公式

C=

C=

特点

定义式(计算式)

决定式(平行板电容器)

意义

对某电容器Q∝U,反映了电容器容纳电荷的本领大小

对平行板电容器,C∝r,C∝S,C∝

,反映了影响电容大小的因素

 

在电路图中的符号为“

核心要点

 观察电容器的充、放电现象

[要点归纳]

1.电容器充、放电特点

(1)充电过程是将电能储存在电容器中的过程。

充电过程特点(如图乙所示)

①充电电流方向为从电源的正极流出的电流的方向。

②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增加。

③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压升高。

④电容器中电场强度增大。

⑤充电过程中电容器从电源获取的能量为电能。

(2)放电过程是将储存的电场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的过程。

放电过程特点(如图丁所示)

①放电电流方向是从正极板流出的电流的方向。

②电容器两极板上电荷量减少。

③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压降低。

④电容器中电场强度减小。

⑤电容器的电场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量。

2.实验步骤

(1)调节直流可调电源,输出为6V,并用多用电表校准。

(2)断开开关,正确连接实物图,电路图如图。

(3)把单刀双掷开关S和触点1连通,观察电容器的充电现象,并将现象记录在表格中。

(4)把单刀双掷开关S和触点2连通,观察电容器的放电现象,并将现象记录在表格中。

(5)断开开关。

3.实验结论

实验项目

实验现象

电容器

充电

灯泡

亮度由明到暗最后熄灭

电流表1

读数由大到小最后为零

电压表

读数由小到大最后等于电源电压

电容器

放电

灯泡

亮度由明到暗最后熄灭

电流表2

读数由大到小最后为零

电压表

读数由大到小最后为零

[试题案例]

[例1]某同学利用图(a)所示电路测量电容器充电时两极板间的电压随时间的变化。

实验中使用的器材为:

干电池E(两端电压恒定)、开关S1和S2,电容器C(约100μF)、电阻R1(约200kΩ)、电阻R2(1kΩ)、电压表

(量程6V)、秒表、导线若干。

图(a)

(1)按图(a)所示的电路原理图将图(b)中实物图连线。

(2)先闭合开关S2,再断开开关S2,闭合开关S1,同时按下秒表开始计时。

若某时刻电压表的示数如图(c)所示,电压表的读数为________V(保留2位小数)。

(3)该同学每隔10s记录一次电压表的读数U,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在给出的坐标纸上描绘出U-t图线。

已知只有一个数据点误差较大,该数据点对应的表中的时间是________s。

时间t/s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电压U/V

2.14

3.45

4.23

4.51

5.00

5.18

(4)电路中C、R2和S2构成的回路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2)3.60 (3)40.0

(4)使实验前电容器两极板上的电荷中和

[针对训练1]如图所示实验中,关于平行板电容器的充、放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开关接1时,平行板电容器充电,且上极板带正电

B.开关接1时,平行板电容器充电,且上极板带负电

C.开关接2时,平行板电容器充电,且上极板带正电

D.开关接2时,平行板电容器充电,且上极板带负电

解析 开关接1时,平行板电容器充电,上极板与电源正极相连而带正电,A正确,B错误;开关接2时,平行板电容器放电,放电结束后上、下极板均不带电,C、D错误。

答案 A

核心要点

 电容器的电容

[要点归纳]

1.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中,电路中有充电、放电电流,电路稳定时,电路中没有电流。

2.C=

是电容的定义式。

电容器的电容决定于电容器本身,与电容器的电荷量Q以及电势差U均无关。

3.对电容定义式的进一步推导

对于一个确定的电容器,电容C是不变的,故当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分别为Q1和Q2时,有C=

,C=

,则C=

,即电容的大小在数值上还等于电容器所带电荷量的变化量ΔQ与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压的变化量ΔU的比值。

4.通过Q-U图像理解电容如图所示,对固定的电容器,Q-U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其中Q为一个极板上所带电荷量的绝对值,U为两极板间的电势差,直线的斜率表示电容大小,因而电容器的电容也可以表示为C=

,即电容的大小在数值上等于两极板间的电压增加(或减小)1V所增加(或减小)的电荷量。

[试题案例]

[例2](多选)下列关于电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容是反映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的物理量

B.电容器A的电容比B的大,说明A的带电荷量比B多

C.电容在数值上等于使两极板间的电势差为1V时电容器需要带的电荷量

D.由公式C=

知,若电容器两极间电压为10V,极板带电荷量为2×10-5C,则电容器电容大小为5×105F

解析 电容反映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的大小,A正确;电容器A的电容比B的大,只能说明电容器A容纳电荷的本领比B强,与带电多少无关,B错误;由电容的定义式可知,C正确;电压为10V,电荷量为2×10-5C时,电容C=

=2×

10-6F,D错误。

答案 AC

[针对训练2](多选)如图所示是描述对给定的电容器充电时极板上的电荷量Q、极板间电压U和电容C之间关系的图像,其中正确的是(  )

解析 给定的电容器的电容是由电容器本身决定的,与电容器带的电荷量Q和两极板间的电压U均无关,不能认为C与Q成正比,与U成反比,故D正确,A、B错误;而C图告诉我们对给定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与极板间的电压成正比,其比值即电容器的电容不变,故C正确。

答案 CD

核心要点

 电容器的动态分析问题

[观察探究]

电容式触摸屏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1)若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不变,用手按外屏时,两极板间的距离减小,电容怎么变化?

电容器带电荷量怎么变化?

(2)若电容器带电荷量不变,用手按外屏两极板间的距离减小时,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怎么变化?

答案 

(1)U不变,d减小,可推出:

C变大,Q变大

(2)Q不变,d减小,可推出:

C变大,U变小

[探究归纳]

1.板间电场强度的两个公式

(1)板间电压与电场强度的关系公式:

E=

(2)板间电场强度的决定公式:

E=

即板间电场强度正比于电荷的面密度。

2.分析电容器动态变化问题的步骤

(1)明确电容器与电源连接情况,从而确定是电压不变还是电荷量不变。

(2)由C=

,根据εr、S、d的变化确定C的变化。

(3)由C=

确定Q或U的变化。

(4)根据E=

判断E的变化。

[试题案例]

[例3]用控制变量法,可以研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因素,如图所示。

设两极板正对面积为S,极板间的距离为d,静电计指针偏角为θ。

实验中,极板所带电荷量不变,若(  )

A.保持S不变,增大d,则θ变大

B.保持S不变,增大d,则θ变小

C.保持d不变,减小S,则θ变小

D.保持d不变,减小S,则θ不变

解析 静电计指针偏角大小体现了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压大小。

因电容器所带电荷量Q保持不变,由C=

知,保持S不变,增大d,则C减小,U增大,偏角θ增大,选项A正确,B错误;保持d不变,减小S,则C减小,U增大,偏角θ也增大,故选项C、D错误。

答案 A

[针对训练3](多选)一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断开,负极板接地,在两极板间有一正电荷,电荷量足够小,固定在P点,如图所示,以E表示两极板间的场强,U表示两极板间电压,φ表示P点的电势,Ep表示正电荷在P点的电势能,Q表示极板所带的电荷量。

若保持负极板不动,将正极板移到图中虚线位置,则(  )

A.U不变,Ep不变B.E不变,Ep不变

C.Q不变,E不变D.φ变小,E变小

解析 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断开,则两极板所带电荷量恒定,即Q不变,若保持负极板不动,将正极板移到图中虚线位置,则两极板间的距离减小,根据C=

可得电容器电容增大,根据C=

可得U减小,因为E=

,故电场强度E不变。

则P与负极板间的电势差不变,P点的电势φ不变,正电荷在P点的电势能Ep不变,故选项B、C正确。

答案 BC

1.(电容器的充、放电)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则接通开关S的瞬间,通过电阻R的电流方向是从________到________;平行板电容器充电稳定后,在将两极板间距离增大的过程中,通过R的电流方向是从________到________;如果电容器充电完毕后,先断开S,再将两极板间距离增大,在此过程中,R上________(选填“有”或“无”)电流通过。

解析 电容器在充、放电过程中,电路中将有电流流过,电流方向为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

在接通S的瞬间,电容器被充电,上极板带正电,下极板带负电,故电流方向由A到B;稳定后,将两极板间距离增大,根据C∝

得,电容减小,因为U不变,所以电容器极板上的电荷量减小,即电流方向由B到A;将开关S断开后,因为电容器所带电荷量不变,所以无论如何调节极板间距离,均无电流通过。

答案 A B B A 无

2.(关于电容器、电容的理解)下列关于电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容器简称电容

B.电容器A的电容比B的大,说明A带的电荷量比B的多

C.电容在数值上等于使两极板间的电势差为1V时电容器需要带的电荷量

D.由公式C=

知,电容器的电容与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成反比,与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成正比

解析 电容器和电容是两个不同的概念,A错误;电容器A的电容比B的大,只能说明电容器A容纳电荷的本领比B强,说明不了A带的电荷量比B多,B错误;电容器的电容大小只与其本身的性质有关,和它的两极板所带的电荷量、两极板间的电压无关,D错误。

答案 C

3.(平行板电容器的动态分析问题)(多选)如图所示,用静电计可以测量已充电的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U,现使B板带正电,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增大两极板之间的距离,静电计指针张角变大

B.将A板稍微上移,静电计指针张角将变大

C.若将玻璃板插入两板之间,则静电计指针张角变大

D.若将A板拿走,则静电计指针张角变为零

解析 电容器上所带电荷量一定,由公式C=

知,当d变大时,C变小,再由C=

得U变大,选项A正确;当A板上移时,正对面积S变小,C也变小,U变大,选项B正确;当插入玻璃板时,C变大,U变小,选项C错误;当将A板拿走时,相当于使d变得更大,C更小,故U应更大,选项D错误。

答案 AB

4.(电容的有关计算)有一充电的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为3V,所带电荷量为4.5×10-4C,此电容器的电容是多少?

将电容器的电压降为2V,电容器的电容是多少?

所带电荷量是多少?

解析 C=

F=1.5×10-4F

电容器电压降为2V时,电容不变,仍为1.5×10-4F。

此时电容器所带电荷量为Q′=CU′=1.5×10-4×2C=3×10-4C。

答案 1.5×10-4F 1.5×10-4F 3×10-4C

5.(常见电容器)将可变电容器动片旋出一些(  )

A.电容器的电容增大B.电容器的电容减小

C.电容器的电容不变D.以上说法都有可能

解析 可变电容器动片旋出后,极板间正对面积减小,由C=

可得,电容器的电容减小,选项B正确,A、C、D错误。

答案 B

基础过关

                   

1.下列关于电容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电容器是储存电荷的容器,只有带电的容器才能称为电容器

B.两个彼此绝缘而又相互靠近的导体,当带电时构成电容器,不带电时不是电容器

C.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是指每个极板所带电荷量的代数和

D.电容器充电过程是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容器的电能并储存起来;电容器的放电过程,是将电容器储存的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解析 电容器既然是储存电荷的容器,它里面有无电荷不影响其储存电荷的能力,A、B错误;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指任一极板所带电荷量的绝对值,C错误;电容器的充、放电伴随能量转化,D正确。

答案 D

2.电容器是储存电荷和电能的元件,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图b为手机充电宝内部的部分简化电路,电路中表示电容器的符号是(  )

A.甲B.乙

C.丙D.丁

解析 由图可知,甲为电源,乙为定值电阻,丁为可变电阻,丙为电容器,故C正确,A、B、D错误。

答案 C

3.据国外某媒体报道,科学家发明了一种新型超级电容器,能让手机几分钟内充满电。

某同学假日登山途中,用该种电容器给手机电池充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电容器给手机电池充电时,电容器的电容变大

B.该电容器给手机电池充电时,电容器存储的电能变少

C.该电容器给手机电池充电时,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可能不变

D.充电结束后,电容器不带电,电容器的电容为零

解析 电容是描述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大小的物理量,与电容器的电压及电荷量无关,故A、D错误;当该电容器给手机电池充电时,电容器存储的电荷量减小,则电能变少,故B正确,C错误。

答案 B

4.(多选)关于电容器的充、放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充、放电过程中外电路有瞬间电流

B.充电过程中电源提供的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

C.充、放电过程中外电路有恒定电流

D.放电过程中电容器中的电场能逐渐减少

解析 电容器充、放电过程中,电路中有短暂的电流,且电流是逐渐减小的,选项A正确,C错误;充电过程中电源提供的电能有一部分贮存到电容器两板间的电场中,选项B错误;放电过程中,随着电容器两板间所带电荷量逐渐减小,场强也逐渐减小,电场能也逐渐减小,选项D正确。

答案 AD

5.如图所示,为某一电容器中所带电荷量和两端电压之间的关系图线,若将该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从40V降低到36V,对电容器来说正确的是(  )

A.是充电过程

B.是放电过程

C.该电容器的电容为5.0×10-2F

D.该电容器的电荷量的变化量为0.2C

解析 由Q=CU知,U降低,Q减小,故为放电过程,A错误,B正确;由

C=

F=5×10-3F,可知C错误;ΔQ=CΔU=5×10-3×4C=0.02C,D错误。

答案 B

6.(多选)电容式传感器是用来将各种非电学量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装置。

由于电容器的电容C取决于极板的正对面积、极板间距离以及极板间的电介质这几个因素,当某一个因素变化时就能引起电容的变化,若电容器接在电路中,电容的变化就会造成充、放电,使电路中的电流发生变化,这就是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关于下面四个电容式传感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传感器可以用来测量角度

B.乙图的传感器可以用来测量液体深度

C.丙图的传感器可以用来测量压力

D.丁图的传感器可以用来测量速度

解析 甲图是通过改变动片和静片的正对面积来实现电容改变的,改变正对面积的方式是通过转动,因此可以作为角度传感器;乙图传感器是通过导电液体液面升、降改变与金属芯线的正对面积,从而改变电容,所以可用来测量液体深度;丙图传感器可根据压力的不同使膜片与固定极板的距离不同,实现了力与电容的转换;丁图是通过改变介质的位置而改变电容的,属位置传感器,不能用来测速度。

选项A、B、C正确,D错误。

答案 ABC

能力提升

7.用电流传感器可以记录电流的瞬时变化,从而可以观察到电容器的充、放电情况,按照如图甲连接电路,可以观察到电容器的放电情况,操作过程如下:

先将开关S接1,进行充电,充电完毕后,再将开关S接2,电容器将放电,放电过程中,电路中电流和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电源两极间的电压为5V,则由图线可知(  )

A.电容器全部放电过程放出的电荷量约为8.32×10-3C

B.电容器全部放电过程放出的电荷量约为2.72×10-3C

C.电容器的电容约为1.664×108μF

D.电容器的电容约为780×108μF

解析 因电荷量Q=It,根据I-t图像的含义,可知图像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在4.4s内电容器放出的电荷量。

根据横轴与纵轴的数据可知,一个格子表示的电荷量为8×10-5C,由大于半格算一格,小于半格舍去,可知图像所包含的格子个数约为34,所以放出的电荷量约为Q=8×10-5C×34=2.72×10-3C,则电容器的电容C=

F=5.44×10-4F=5.44×108pF,故A、C、D错误,B正确。

答案 B

8.一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断开,负极板接地,两板间有一个正检验电荷固定在P点,如图所示,以C表示电容器的电容、E表示两板间的场强、φ表示P点的电势,Ep表示正电荷在P点的电势能,若正极板保持不动,将负极板缓慢向右平移一小段距离l0,则下列关于各物理量与负极板移动距离x的关系图像中正确的是(  )

解析 由C=

知,C与两极板间距离d成反比,C与x不是线性关系,A错误;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断开,电荷量不变,由C=

、Q=CU、U=Ed得E=

是定值,B错误;因负极板接地,电势为零,所以P点电势为φ=E(L-x),L为P点到负极板的初始距离,E不变,φ随x增大而线性减小,C正确;由Ep=qφ知Ep与电势φ变化情况一样,D错误。

答案 C

9.(多选)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A、B与电池两极相连,一带正电小球悬挂在电容器内部。

闭合开关S,充电完毕后悬线偏离竖直方向夹角为θ,则(  )

A.保持S闭合,将A板向B板靠近,则θ增大

B.保持S闭合,将A板向B板靠近,则θ不变

C.断开S,将A板向B板靠近,则θ增大

D.断开S,将A板向B板靠近,则θ不变

解析 保持开关S闭合,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不变,带正电的A板向B板靠近,极板间距离减小,电场强度E增大,小球所受的电场力变大,θ增大,选项A正确,B错误;断开开关S,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不变,C=

,E=

,知d变化,E不变,电场力不变,θ不变,选项C错误,D正确。

答案 AD

10.如图所示的电容式键盘,是通过改变电容器的哪个因素来改变电容的(  )

A.两极板间的距离

B.两极板间的电压

C.两极板间的电介质

D.两极板的正对面积

解析 计算机键盘上的键上下运动改变两极板间距离。

答案 A

11.(多选)如图所示是一种通过测量电容器电容的变化,检测液面高低的仪器原理图,电容器的两个电极分别用导线接到指示器上,指示器可显示出电容的大小,

下列关于该仪器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该仪器中电容器的两个电极分别是芯柱和导电液体

B.芯柱外套的电介质越厚,该电容器的电容越大

C.如果指示器显示出电容增大了,则说明液面升高了

D.如果指示器显示出电容减小了,则说明液面升高了

解析 该装置的结构类似于平行板电容器:

芯柱和导电液体构成电容器的两个电极,电介质的厚度d相当于两平行板间的距离,h越大,则正对面积S越大;所以其他条件不变,d越大时,C就越小;若C增大,就表明h增大了,故选A、C项。

答案 AC

12.如图所示,水平放置面积相同的金属板A、B,A板挂在天平的一端,B板用绝缘支架固定。

当天平平衡时,两极板间的距离为5mm,若在两极板间加400V的电压后,在天平右端要增加4g砝码,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