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号高速道岔基本知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593700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8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18号高速道岔基本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18号高速道岔基本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18号高速道岔基本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18号高速道岔基本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18号高速道岔基本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8号高速道岔基本知识.docx

《18号高速道岔基本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8号高速道岔基本知识.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8号高速道岔基本知识.docx

18号高速道岔基本知识

客专线系列18号高速道岔简介

高速铁路道岔均为单开道岔,其种类可以按采用的技术系列、速度、轨下根底类型进展分类。

从技术系列上,可以分为客专线系列〔我国自主研发〕、系列〔德国技术〕和CZ系列〔法国技术〕。

自主研发的客运专线道岔,除18号采用单圆曲线的平面线形外,大道岔采用圆曲线+缓和曲线的平面线形。

一.客运专线道岔主要尺寸

18号道岔线形与主要尺寸

二.客专线系列道岔主要特征

尖轨采用60D40钢轨制造;尖轨跟端采用间隔铁、限位器或无传力结构;翼轨采用轧制的特种断面翼轨;翼轨与长心轨或岔跟尖轨胶接;岔跟尖轨用60kg/m钢轨制造;所有铁垫板采用硫化处理;局部滑床板间隔设置施维格辊轮,辊轮高度可方便地进展调整;扣件为弹条Ⅱ型扣件;混凝土岔枕采用长岔枕,垂直于道岔直股布置;牵引点设两岔枕之间,尖轨采用多机多点、分动转换。

 

客专线系列高速道岔扣件系统

一.通用扣件

有砟道岔与无砟道岔采用一样的Ⅱ型弹条分开式扣件系统,即钢轨和弹性铁垫板的联结采用Ⅱ型弹条结构,铁垫板与岔枕的联结采用φ30岔枕螺栓与带缓冲套、缓冲调距块的结构。

轨下设5mm橡胶垫板,板下设20mm橡胶垫层与铁垫板硫化在一起〔弹性铁垫板〕。

调高垫板设在岔枕顶面和弹性铁垫板之间,可实现-4~+26mm调高量。

铁座与轨底间设置轨距块,与缓冲调距块相结合,可实现-8~+4mm的调距量,调距精度为1mm。

 

缓冲调距块轨距块盖板与橡胶垫圈

 

通用型弹性铁垫板5mm厚轨下橡胶垫板

 

二.特殊零部件

〔一〕滑床板

〔二〕辊轮与辊轮滑床板

单辊轮双辊轮

〔三〕弹性夹

SSB4〔360mm〕用于尖轨跟端SSB3〔303mm〕用于滑床板

 

SSB2〔224mm〕用于护轨垫板

三.弹性铁垫板

〔一〕编号说明

位数

含义

第一~二位

第三位

第四~五位

第六位

道岔号数

垫板类型

偏心值或垫板序号

右〔左〕开向

辊轮滑床板

18/42

L

偏心值

Y(Z)

普通滑床板

H

偏心值

Y(Z)

转辙器其它垫板

Z

垫板序号

Y(Z)

可动心轨辙叉垫板

K

垫板序号

Y(Z)

 

〔二〕编号示例

18L03Y18H00Y

18(18)号右开(Y)道岔用偏心距为3(03)的辊轮滑床板(L)18(18)号右开(Y)道岔用偏心距为0(00)的普通滑床板(H)

 

18K44Y18Z68Z

18(18)号右开(Y)道岔辙叉区(K)用编号为44(44)的弹性铁垫板18(18)号左开(Z)道岔转辙器区(Z)用编号为68(68)的弹性铁垫板

四.道岔螺栓标称扭矩

序号

螺栓种类

标称扭矩〔N·M〕

1

T型螺栓

弹条前部应与轨距宏观接触〔缝隙0~1mm〕,扭矩120~150

2

岔枕M30螺栓

300~350

3

长短心轨连接螺栓

540~660

4

限位器、转辙器跟端用间隔铁与翼轨间隔铁连接螺栓

900~1100

5

防跳卡铁、顶铁螺栓、护轨螺栓、轨撑水平螺栓

以弹性垫圈齐平控制,不宜采用过大扭矩,但不应小于120~150

6

扣板螺栓、轨撑竖向螺栓

300

五.扣件伤损标准

〔一〕道岔扣件系统安装与调整应符合铺设图要求,各零部件应保持齐全,作用良好。

〔二〕应使用铁路专用防腐油脂定期对螺栓涂油,螺栓保持润滑状态。

〔三〕扣件有以下伤损情况,应与时更换:

1.岔枕螺栓、T形螺栓折断或严重锈蚀。

2.调高垫板损坏。

3.弹性铁垫板或弹性基板的橡胶与铁件严重开裂。

4.弹条、弹性夹、拉簧、弹片等损坏或不能保持应有的扣压力。

弹性夹、弹片、挡板损坏、弹性夹离缝、弹片与滑床板挡肩离缝、挡板前后离缝大于2mm。

5.轨距块、挡板、缓冲调距块、偏心锥等严重磨损。

6.套管失去固定螺栓的能力。

7.垫板、滑床板、护轨垫板的焊缝开裂。

8.滑床板损坏、变形或滑床台磨耗大于3mm。

9.弹性垫板静刚度值超过设计上限的25%。

〔四〕不得对转辙器滑床台涂油,辙叉滑床台可涂固体润滑剂。

各部位螺栓涂油时不得污染橡胶垫板、弹性铁垫板和弹性基板。

 

道岔几何尺寸调整作业方法

一.轨距、支距调整

〔一〕扣件系统具有-8~+4mm轨距调整量,通过调整轨距块可实现-2~+4mm的轨距调整,附以缓冲调距块的调边可实现-8~+4mm的轨距调整,调整无需备件。

轨距块与缓冲调距块配置表

单股钢轨

位置

钢轨内侧

钢轨外侧

缓冲调距块

轨距块

轨距块

缓冲调距块

外侧

内侧

外侧

内侧

+2

6

9

12

9

6

9

+1

6

9

11

10

6

9

0

6

9

10

11

6

9

-1

6

9

9

12

6

9

-2

9

6

11

10

9

6

-3

9

6

10

11

9

6

-4

9

6

9

12

9

6

〔二〕对滑床板和护轨垫板,由于钢轨一侧采用弹性夹扣压根本轨,为滑床板,无轨距块,不能通过钢轨另一侧与铁垫板挡肩间的轨距块进展钢轨左右位置的调整,只能通过更换不同的缓冲调距块移动滑床板和护轨垫板来进展轨距调整。

滑床板和护轨垫板处缓冲调距块具体配置表

单股钢轨

位置

钢轨内侧

钢轨外侧

缓冲调距块

缓冲调距块

外侧

内侧

外侧

内侧

+2

4

11

4

11

+1

5

10

5

10

0

6

9

6

9

-1

7

8

7

8

-2

8

7

8

7

-3

9

6

9

6

-4

10

5

10

5

 

〔三〕缓冲调距块初始配置6-9型、轨距块的初始配置为9-11〔钢轨外侧〕、10-12号〔钢轨内侧〕,钢轨内外侧的定义、缓冲调距块、轨距块初始安装位置如如下图所示。

缓冲调距块、轨距块初始安装位置与其型号〔单位:

mm〕

〔四〕垫板孔中心与螺栓中心不重合,偏离1.5mm。

〔五〕轨距块分为9-11、10-12两种型号,用于调整钢轨左右位置。

〔六〕缓冲调距块分为4-11、5-10、6-9、7-8四种型号,用于调整垫板位置。

〔七〕通过更换不同型号钢轨两侧轨距块来调整支距垫板处支距,对于其他部位支距,还可以辅助以缓冲调距块进展调整。

18号道岔导曲线与辙叉支距测量位置如如下图所示。

18号道岔导曲线与辙叉支距示意图〔单位:

mm〕

 

18号道岔导曲线与辙叉支距表

点号

距直根本轨跟端距离xi〔mm〕

导曲线支距yi〔mm〕

点号

距直根本轨跟端距离xi〔mm〕

导曲线支距yi〔mm〕

1

0

17

31000

2

2000

18

32000

3

4000

19

33000

4

6000

20

34000

1437

5

8000

21

35000

6

10000

477

22

36000

7

12000

23

37000

8

14000

24

38000

1648

9

16000

25

39000

1703

10

18000

26

40000

11

20000

27

41000

12

22000

28

42000

13

24000

29

43000

14

26000

30

44000

15

28000

31

45000

16

30000

32

45593

 

二.上下和水平调整

〔一〕混凝土浇筑前,通过调整竖向支撑限位装置的螺杆位置调整轨枕的竖向位置,进而实现钢轨上下位置的调整,使得钢轨上下和道岔水平符合要求;混凝土浇筑后,通过更换不同厚度的调高垫板,实现钢轨上下位置的调整,使得钢轨上下和道岔水平符合要求。

〔二〕需要调整个别扣件位置钢轨的上下时〔如轨枕平直度不符要求引起水平超限时〕,可以采用更换调高垫板的方式。

〔三〕扣件系统能够实现的道岔钢轨上下调整量为-4~+26mm,调高通过在弹性铁垫板下参加调高垫板进展调整。

〔四〕调高垫板分为1、2、5、8mm四种厚度,用以调整钢轨上下位置。

〔五〕垫板螺栓分为A、B两种型号,正常安装时采用A型,调高量大于15mm时采用B型。

 

三.轨向调整

〔一〕有砟轨道直上股轨向的调整以调换轨距块和缓冲调距块实现。

〔二〕直下股钢轨的轨向通过调换轨距块和缓冲调距块控制轨距实现。

〔三〕曲上股钢轨轨向通过调换轨距块或缓冲调距块控制支距实现。

〔四〕曲下股钢轨轨向通过调换轨距块和缓冲调距块控制轨距实现。

四.密贴和间隔调整

〔一〕通过增减顶铁调整片,调整尖轨、心轨顶铁间隙,并同时与调整轨距、支距相结合,确保尖轨与根本轨密贴,可动心轨在轨头切削X围内应分别与两翼轨密贴、开通侧股时,叉跟尖轨尖端与短心轨密贴。

心轨顶铁

〔二〕结合道岔上下、水平的调整,使尖轨或可动心轨轨底应与台板间隙不超标。

〔三〕调整限位器位置使两侧的间隙值对称均匀并满足技术要求。

限位器结构

〔四〕轨撑的顶铁应与翼轨轨头下颚密贴。

〔五〕通过调整扣件使尖轨跟端支距、辙叉趾跟端开口、护轨轮缘槽宽度、查照间隔满足要求。

〔六〕道岔密贴检查器设置位置。

 

道岔伤损标准

一.道岔轮缘槽

〔一〕查照间隔〔心轨工作边至护轨头部外侧的距离〕不得小于1391mm,测量位置按设计图纸规定。

〔二〕护轨轮缘槽宽度为42mm,容许误差为-1~+3mm,尖轨非工作边与根本轨工作边的最小距离不小于63mm。

〔三〕岔后到发线连接曲线半径不应小于该道岔导曲线半径,超高不应大于15mm,顺坡率不应大于2‰。

二.尖轨、心轨、叉跟尖轨伤损标准

尖轨、心轨、叉跟尖轨出现以下不良状态或伤损,应进展修理或更换:

〔一〕尖轨尖端与根本轨或可动心轨尖端与翼轨间隙大于1mm。

〔二〕尖轨、可动心轨侧弯,造成轨距不符合要求,或尖轨与根本轨、可动心轨与翼轨间隙超过2mm。

〔三〕尖轨、可动心轨拱腰,造成与滑床台间隙超过2mm。

〔四〕尖轨相对于根本轨降低值、心轨相对于翼轨降低值偏差超过1mm,且对行车平稳性有影响。

〔五〕尖轨与心轨因扭转或磨耗等原因造成光带异常,且对行车平稳性有影响。

〔六〕其他伤损达到钢轨轻伤标准。

三.根本轨、翼轨、导轨和护轨伤损标准

根本轨、翼轨、导轨和护轨出现以下不良状态或伤损,应进展修理或更换:

〔一〕弯折点位置或弯折尺寸不符合要求。

〔二〕高锰钢摇篮出现裂纹。

〔三〕其他伤损达到钢轨轻伤标准。

四.其他零部件伤损标准

应使用铁路专用防腐油脂定期对螺栓涂油,螺栓保持润滑状态其。

他零部件安装应符合铺设图要求,缺少时应与时补充。

〔一〕间隔铁、限位器的连接螺栓、护轨螺栓、长短心轨联结螺栓、接头铁螺栓必须齐全,作用良好,折断时必须立即更换。

同一部位同时有两条螺栓或接头铁螺栓有一条缺少或折损时,道岔应停止使用。

〔二〕顶铁、心轨防跳铁、尖轨防跳限位装置等各部件的连接和固定螺栓变形、损坏或作用不良时应进展修理或更换。

〔三〕尖轨防跳限位装置、心轨防跳顶铁和心轨防跳卡铁损坏或作用不良时应进展修理或更换。

 

道岔检查内容和方法

一.道岔检查内容和周期

道岔检查内容和周期

序号

检查内容

检查方式

检查周期

1

轨距、水平、支距、上下、轨向

全面检测

每月检查1遍

2

斥离尖轨非工作边与根本轨工作边最小间距

全面查看,重点检测

3

查照间隔

4

护轨轮缘槽宽度

5

尖轨与根本轨、心轨与翼轨、短心轨和叉跟尖轨间隙、尖轨与滑床台、心轨与滑床台间隙,尖轨与顶铁、心轨与顶铁间隙

6

辊轮状态

7

滑床台与基板脱焊与台面磨耗情况

8

扣件状态

9

弹性夹、拉簧状态

10

弹性铁垫板、弹性基板等各种垫板状态

全面查看,重点检测

每月检查1遍

11

限位器、间隔铁、顶铁、轨撑、接头铁、连杆等联结螺栓松动、变形或损坏情况

12

尖轨防跳限位装置与斥离尖轨〔标准开口〕间隙,尖轨防跳顶铁与密贴尖轨间隙,心轨防跳顶铁、卡铁、间隔铁与心轨间隙

13

尖轨相对于根本轨、心轨相对于翼轨的伸缩位移;两尖轨相对伸缩位移

14

轮轨根底面〔光带〕检查、重点检查尖轨与根本轨共同受力部位接触面〔位置、塑性变形、磨耗等〕

15

其他零件损坏、变形或缺失情况

16

尖轨各控制断面相对于根本轨高差

全面检测

每季度检查1遍

17

心轨各控制断面相对于翼轨高差

 

二.道岔检查工具

道岔检查工具

序号

名称

检查项目

1

轨道测量仪

轨距、方向、水平、上下

2

轨距尺〔道尺〕

轨距、水平、查照间隔

3

支距尺

支距

4

方尺

道岔根本轨始端、尖轨尖端对齐、岔枕垂直度

5

卷尺

道岔部件长度、岔枕位置、间距等

6

塞尺

钢轨间、轨底与台板间、顶铁与钢轨间缝隙

7

游标卡尺、卡钳

间距、间隔等尺寸,部件尺寸

8

1m平尺

轨顶、工作边直线度

9

2m平尺

轨顶、工作边直线度,心轨尖端抗线,降低值〔配合塞尺或深度尺〕

10

弦绳〔绷线器〕

钢轨工作边方向、轨顶上下、钢轨直线度

11

弹簧秤、磁力拉环

道岔长度、钢轨长度

12

扭矩板手

螺栓扭矩

13

钢轨轮廓〔磨耗〕测量仪

钢轨顶面轮廓,轨顶坡、降低值

14

尖轨降低值测量仪

尖轨降低值、心轨降低值

15

钢轨温度计

钢轨轨温

 

三.道岔检查方法

道岔检查方法

序号

检测项目

检测工具

检测方法

示意图

1

道岔全长

轨件长度

钢卷尺、弹簧秤、磁力拉环

磁力拉环固定钢尺末端,弹簧称拉紧端头,测量全长

 

2

水平

轨距尺、

轨道测量仪

观察气泡位置,测量水平高差.

3

上下

弦线

钢板尺

轨道测量仪

在轨顶面使用10m弦线测量弦线至轨顶矢度值;轨道测量仪测量上下

4

方向

弦线、钢板尺、轨道测量仪

轨头侧面(正线非工作边)使用10m弦线测量弦线至轨头工作边矢度值。

轨道测量仪测量方向

 

5

方正差

方尺、支距尺、钢板尺

道岔始端任意处,方尺或支距尺垂直于直股工作边,用钢板尺测量两根本轨始端至方尺或支距尺边距离,计算差值

6

轨距

轨距尺、轨道测量仪

轨距尺水平放置于测量点位置处,使轨距尺垂直于轨距中心线,测量两钢轨之间最小距离

7

尖轨与根本轨间隙

塞尺

使用塞尺中适宜厚度的尺片确定间隙大小

8

直尖轨工作边直线度

弦线

钢板尺

在轨头侧面(尖轨工作边)使用10m弦线测量弦线至工作边矢度值

9

尖轨与根本轨间顶铁间隙

塞尺

使用塞尺中适宜厚度的尺片逐一反复滑塞,测量间隙大小

10

尖轨轨底与滑床台

塞尺

使用塞尺中适宜厚度的尺片逐一反复滑塞,测量间隙大小

11

尖轨相对根本轨降低值

尖轨降低值测量仪

参见说明书

12

转辙器局部最小轮缘槽

卡钳、

钢板尺、

用卡钳在根本轨、尖轨之间滑动(16mm工作边处),确认最窄处并量出数据

13

尖轨限位器两侧缝隙偏差

宽度尺

游标卡尺

测量限位器两边间隙,测量偏差.

14

道岔导曲线支距

支距尺

使用支距尺测量各个支距点数据

15

岔枕位置与间距偏差

卷尺、

盘尺

使用盘尺、卷尺测量岔枕位置与间距

16

尖轨轨底和辊轮与滑床台间隙

辊轮专用安装、调整、检测工具

使用专用工具进展安装,调整和检测

17

各种螺母紧固扭矩

扭矩扳手

使用测力扭矩扳手检测相应螺栓紧固扭矩

18

顶面轮廓〔含轨顶坡、尖轨相对于根本轨降低值、心轨相对于翼轨降低值〕

钢轨轮廓〔磨耗〕测量仪

使用钢轨轮廓〔磨耗〕测量仪测试钢轨顶面轮廓、轨顶坡和尖轨相对于根本轨降低值、心轨相对于翼轨降低值

19

可动心轨辙叉咽喉宽

同序号12

20

心轨和翼轨密贴

同序号7

21

叉跟尖轨与短心轨间隙

同序号7

22

心轨各控制断面相对翼轨降低值

同序号11

23

心轨轨底与台板间隙

同序号10

24

心轨直股工作边直线度

同序号8

25

心轨轨腰与顶铁间隙

同序号9

26

叉跟尖轨轨腰与顶铁间隙

同序号9

27

护轨平直段、缓冲段、开口段轮缘槽宽度

同序号12

28

查照间隔

同序号6

29

尖轨、心轨各牵引点处开口值

同序号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