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辽阳市化学中考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589967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57.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辽阳市化学中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辽宁省辽阳市化学中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辽宁省辽阳市化学中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辽宁省辽阳市化学中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辽宁省辽阳市化学中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辽宁省辽阳市化学中考试题及答案.docx

《辽宁省辽阳市化学中考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辽阳市化学中考试题及答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辽宁省辽阳市化学中考试题及答案.docx

辽宁省辽阳市化学中考试题及答案

辽宁省辽阳市2019年中考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第1小题第10小题,每小题1分:

第11小题~第15小题,每小题1分)

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葡萄榨汁B.高梁酿酒C.牛奶变酸D.面包发霉

2.下列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

A.木炭B.铁丝C.红磷D.硫粉

3.小玲家的水稻出现了倒伏现象,急需施用的化肥是(  )

A.CO(NH2)2B.Ca3(PO4)2C.K2SO4D.NH4Cl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滴加液体B.

量取液体

C.

振荡试管D.

塞紧橡皮塞

5.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B.用食盐水除水垢

C.用活性炭去除冰箱异味

D.用碳酸氢钠治疗胃酸过多症

6.碳酸二甲酯(C3H6O3)常用作汽油添加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碳酸二甲酯是一种氧化物

B.碳酸二甲酯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C.碳酸二甲酯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D.碳酸二甲酯分子中含有三个碳原子和三个水分子

7.下列事实与解释不相符的是(  )

A.浓氨水挥发--分子不断运动

B.干冰升华--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C.稀盐酸、稀硫酸均显酸性--溶液中都含有氢元素

D.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8.我们要把辽阳建设成“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城市,下列做法与此相违背的是(  )

A.开发利用清洁能源B.露天焚烧作物秸秆

C.回收利用废旧电池D.合理施用农药化肥

9.下列各组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A.CuSO4  H2SO4B.NaNO3  KCl

C.HCl   Na2CO3D.H2SO4 Ba(NO3)2

10.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B.提高水的利用率可以节约水资源

C.水通电分解生成两种单质

D.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

11.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26

8

2

4

反应后质量/g

1

X

16

15

A.上表中X的值是0

B.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

C.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丙和丁变化的质量比为14:

11

12.下列是小轩同学对化学知识的归纳,其中正确的是(  )

A.复分解反应一定没有单质生成

B.组成元素相同的物质,性质一定相同

C.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由化学反应提供的

D.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13.在“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实验活动中,可能导致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的是(  )

A.量取水时量筒内事先有少量水

B.所用氯化钠固体不纯

C.称量时砝码和药品的位置放反

D.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时有水溅出

14.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

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

A.将含有酸性物质的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

B.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C.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内预留少量的水

D.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器壁慢慢注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中

15.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

加入硝酸银溶液,观察现象

B

鉴别氧化铜和铁粉

加入稀硫酸,观察现象

C

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氯化氢

将气体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D

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

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钙溶液,过滤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空1分,共18分)

16.用化学用语填空。

(1)锌离子。

(2)2个氢分子。

(3)金原子。

(4)氢氧化铜

17.如图中A是锡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B、C分别为两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D为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

(1)锡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2)B表示的原子,其核外电子数是。

若C表示氯离子,则X=。

(3)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分布是有规律的,D中甲的原子序数(填“大于”或“小于”)乙的原子序数。

乙所代表的元素,属于(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18.网上购物和外卖点餐已成为常见的消费方式。

(1)凡凡点的外卖午餐是:

红烧肉、清蒸鱼、米饭和矿泉水。

鱼是人体摄入铁元素的食物来源之一,人体缺铁会引起。

从均衡营养的角度考虑,这份午餐缺少的营养素是

 

(2)塑料矿泉水瓶用后应放入

 (填“可回收”或“不可回收”)垃圾箱中。

(3)凡凡在网上购买了纯棉T恤衫,她选择的衣服面料优点是(答一点即可)。

19.硝酸钾和氯化钠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请回答。

温度/℃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硝酸钾

31.6

63.9

110

169

246

氯化钠

36.0

36.6

37.3

38.4

39.8

(1)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g。

(2)若硝酸钾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提纯硝酸钾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3)20℃时,将硝酸钾和氯化钠两种固体各36g分别加入盛有100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可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

①烧杯A中溶解的物质是 。

②若向烧杯A中加入一定量的水使剩余固体刚好全部溶解变为饱和溶液,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③若将A、B烧杯中的物质同时升温至80℃,则A、B中溶质的质量(填“一定”或“不一定”)相等。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16分)

∙20.化学使人类能够物尽其用,如图是石油综合利用的示意图。

(1)将石油加热炼制,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不同,将它们分离可得到不同产品。

(2)城镇家庭经常用罐装液化石油气做燃料,烹调食物时观察到燃气灶的火焰呈现黄色,锅底出现黑色,需要将灶具的进风口调大,目的是。

烹调结束,关闭燃气灶阀门利用的灭火原理是

 (3)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可适当节省石油资源,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

写出乙醇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1.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金属起着重要的作用。

(1)青铜是铜锡合金,其属于(填“金属材料”或“合成材料”)。

(2)某些铁制零件防锈措施是涂油,其防锈原理是

 

工人师傅常用稀盐酸除铁锈,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铝合金广泛应用于飞机制造业,可增加飞机的载重量以及提高运行速度,这是利用了铝合金(答一点即可)的优良性能。

(4)向硝酸银和硝酸铝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观察到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后,对混合物进行过滤,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22.已知A、B、C、D、E、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B在工业上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D是红棕色固体,E、F常温下为无色气体,

其相互反应及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图中“一”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1)A所属物质类别是(填“酸”“碱”或盐”)。

(2)C的化学式是

 (3)F的一种用途是

 (4)写出D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四、实验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18分)

∙23.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A中实验可得出关于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结论是

 

(2)B中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答一点即可)。

(3)C中两支试管内产生气泡速度不同,由此可知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是

 (4)D中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时,溶液中溶质的组成最多有种情况。

24.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相关实验,请回答问题。

(1)写出①的仪器名称

 

(2)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选择的装置组合是(填字母)。

(3)加热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固体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4)选用E装置收集气体时,表明气体已集满的现象是

 (5)F装置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瓶中液体是澄清石灰水,气体应从(填“a或“b”)端通入。

25.某化学活动小组同学发现,不同物质在发生变化时,即使实验现象相同,其变化的实质也可能存在着本质的区别。

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了以下两个实验。

实验Ⅰ:

在集气瓶底部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铵固体,再将注射器中的水注入瓶中,振荡。

实验Ⅱ:

向充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注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振荡。

【现象分析】上述两个实验过程中,U形管中液面均出现(填“左高右低”

或“左低右高”)现象,其中实验Ⅰ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实验Ⅱ发生了化学变化,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归纳总结】相同的实验现象既可以由物理变化引起,也可以由化学变化引起。

【拓展延伸】在探究白色固体的组成时,也需考虑相同现象是否存在着本质区别。

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氧化钙、氢氧化钙、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

为了探究白色固体的成分,同学们做了以下实验。

步骤1:

甲同学取一定量的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后振荡,触摸试管外壁,没有感觉到放热现象,说明白色固体中没有试管底部有白色不溶物,甲同学认为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钙,乙同学认为上述现象不足以证明碳酸钙的存在,其理由是

 步骤2:

为进一步得出准确的结论,他们进行了下面所示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

(1)将步骤1试管中物质过滤,向滤液中滴加。

溶液由无色

变成红色

白色固体中

含有

 

(2)向滤出的固体中加入足量的。

有气泡产生

五、计算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8分)

26.草酸可除去衣服上的墨水渍,草酸的化学式是H2C2O4.请计算。

(1)H2C2O4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2)草酸中碳元素和氧元素质量(填最简整数比)。

27.某化工厂用3.7t的熟石灰处理溶质质量分数为2%的硫酸废液,待测得废液pH=7时再进行排放。

理论上这些熟石灰可以处理硫酸废液质量是多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