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一教案含教学反思.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587679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1.1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一教案含教学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西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一教案含教学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西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一教案含教学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西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一教案含教学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西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一教案含教学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一教案含教学反思.docx

《西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一教案含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一教案含教学反思.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一教案含教学反思.docx

西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一教案含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一)

⏹教材分析

“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分成两个单元安排。

第1单元是5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第2单元是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本单元是学生学习认数与计算的开始,也是进一步学习数学的最重要的基础,让学生切实打好这一基础并对数学产生兴趣,这对学生今后学好数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教学目标

1、能认、读、写5以内的数,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物体的个数、顺序位置,并能在同学之间进行交流。

2.认识5以内数的大小,认识符号“>,<,=”的含义,能用符号和语言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比较,体验比较数大小的方法。

3.初步体会加法与减法的含义,能熟练地口算5以内数的加减法。

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

4.规范书写数字、符号、算式,培养学生认真看、算、写的良好习惯。

5.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重点、难点.

重点:

1〜5的认识和加减法计算。

难点:

0的认识。

⏹教学建议

(1)重视让学生初步建立数感。

本册教科书从学习5以内数的认识开始,就注重了对学生良好的数感的培养。

教学时,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用5以内各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在具体的情境中逐步建立数感,培养学生的敏感性和直观判断能力。

(2)联系实际让学生初步体会计算的必要性。

《论语·述而》中说: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教学中,要从学生感兴趣的、熟悉的、具体直观的事例出发,巧妙创设问题情境,引发认知冲突,使学生产生加减法计算的需要,从而产生学习加减法计算的动机和兴趣。

(3)重视直观操作与语言表达的有效结合。

教学时,应结合学生的生活背景,开展有趣的、直观的数学活动,让他们自主地去感受、发现和交流;要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不断丰富学生的直观经验,帮助学生构建数学知识系统。

(4)鼓励学生探索和使用不同的计算方法与策略。

如学习加法“3+2”时,出现了“接着数4,5”及“3与2合起来是5”两种方法。

学习减法“5-2”时,出现了“5,倒着数4,3”,“3+2=5,5-2=3”及“5可以分为2和3”等算法。

教学时,学生选择和使用哪一种方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学生独立思考,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自我选择,让学生对不同方法进行交流、讨论、比较和判断,并在这样的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

⏹课时安排.

本单元用2课时完成教学

课题

课时

1~5的认识

1

0的认识

1

比较

1

5以内数的加法

1

5以内数的减法

1

复习课

1

总课时数

6

Ø1~5的认识1课时

⏹教学内容

西师版数学教科书一年级上册P7~P9,认识1~5这5个数。

.

⏹教学提示

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数数,并用语言清晰地表达出来。

首先让学生观察例题图,看清画面,感受情境,通过“小朋友在干什么?

”“有多少个小朋友?

”“有多少面国旗?

”……进行启发性谈话,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学目标

1.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2.能认、读、写1〜5的数,会用1〜5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物体的个数,并能在同学之间进行交流。

⏹重点、难点

重点:

能认、读、写1〜5的数,会用1〜5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物体的个数,并能在同学之间进行交流。

难点:

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台、5个小圆片。

学生每人准备5根小棒、5个小圆片。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建议:

可以预设几个情景来进行导入。

如.

谈话法、主题画导入、奖品激励法、等。

谈话法:

教师:

上节课我们在丁丁上学的图中找到那么多的数,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一些数。

在上课之前,我们请同学们准备了多少根小棒和多少个小圆片呢?

学生:

根小棒和5个小圆片。

教师:

对了,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1到5的数。

板书课题:

1〜5的认识。

【设计意图】在学生原有认知的基础上展开教学,有利于启动学生运用原有经验参与新知识的学习。

主题画导入:

课件出示第7页主题画:

问:

你认为这幅图是什么意思?

画的是什么?

你从这幅图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奖品激励法:

小朋友们,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礼物,大家看!

(出示5面小红旗)我的这些礼物,要送给坐得最端正、听课最专心、发言最积极、表达最完整的、书写最漂亮的同学。

大家数一数,老师准备了几面红旗?

(学生自由数)也就是有几名同学会得到奖励?

……

◆探求新知

1.教学活动1

多媒体课件演示奏国歌、升国旗的情境,最后定格为例1的情境图。

教师:

同学们知道这是在做什么吗?

学生:

在升国旗。

教师:

大家能从这幅图中找到哪些数?

学生观察、讨论后回答:

图中有3个小朋友在升国旗,国旗上有5颗五角星。

教师:

只能在图中找到数字3和5吗?

能不能找到别的数?

比如国旗上的大五角星有几颗?

小五角星又有几颗?

启发学生更深人、细致地找图中的数,如:

学生曱:

我明白了。

国旗上有1颗大五角星,周围有4颗小五角星,一共有5颗五角星。

学生乙:

有1个同学站在升旗台上,2个同学在敬礼。

学生丙:

5棵小树,旗台左边2棵,右边3棵,共5棵。

教师:

同学们通过仔细观察,就从图中找出了1,2,3,4,5这5个数,真了不起。

师引导:

“你怎样看,数数的时候就会又快又不数丢物体呢?

生1:

“我们数的时候要注意顺序”.

生2:

“我们多数一遍”

师适时评价。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观察”和“深入观察”两个过程,不仅使学生从图中找到了1〜5的数,而且通过深入观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也能从中感受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师:

“大家看看身边,你能找到哪些数字?

指名学生回答。

2.教学例2

教师:

同学们能从图中找出1〜5的数,你们会用小圆片摆一摆,并数出1〜5的数吗?

学生:

会!

教师:

请同学们拿出小圆片来摆一摆、数一数。

先抽一个学生到黑板上来做示范,教师说一个数学生摆一个数,再由同桌的两个学生一个说数一个摆小圆片,然后教师在黑板上摆小圆片学生说出相应的数。

也可以让学生用5个小圆片摆一个美丽的图案,最好能在图案中找到1〜5这5个数。

学生曱:

我摆的小熊图。

第1排有1个小圆片,第2排有2个小圆片,有3个蓝色的小圆片,第2,排一共有4个小圆片,一共是5个小圆片。

学生乙:

我摆的梅花图。

中间有1个小圆片,再用2个小圆片对着中间的小圆片摆,3个小圆片是红色的,四周有4个小圆片,一共是5个小圆片。

最后教师说数,学生摆学具,如教师说3,学生可以摆3个小圆片,可以摆3根小棒,可以伸出3个手指头,也可以拿出3本书。

在整个拼摆过程中,要指导学生正确操作。

【设计意图】教学中设计了多种摆小圆片的方式,这不仅仅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摆小圆片的方式,使学生从简单到复杂层层深入,不断加深对1〜5的认识。

摆图案既是学生深入认识1〜5的数的重要的环节,也从中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教学例3

教师:

通过刚才的拼摆,同学们知道2可以表示什么?

.

学生:

可以表示2个小圆片、2根小棒、2颗糖、2本书、2个学生……

教师:

可以表示这么多的东西,那么1,3,4,5又可以表示些什么呢?

学生回答。

(略)

教师:

生活中的1,2,3,4,5又可以表示些什么呢?

比如说在我们的教室里,你能找到哪些用1,2,3,4,5表示的数。

学生先独立观察思考,再把自己想到的在小组里交流。

教师抽几个学生回答。

学生曱:

教室里有1块黑板,1个学习园地。

学生乙:

张桌子坐2个同学,4张桌子排成1排。

教师:

1,2,3,4,5在我们的生活中还可以表示些什么?

学生相互讨论后,教师抽几个学生说给全班学生听。

[点评:

通过这个环节的教学,既使学生感受到数的普遍适用性,又让学生感受到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4.教学例4

教师:

下面我们来写一写这5个数。

教师边教读儿歌:

“1像小棒斜着放,2像小鸭水中游,3像耳朵听声音,4像小旗迎风扬,5像弯弯衣帽钩。

”边在“田”字格里示范写1,2,3,4,5,写完一个引导学生书写一遍,并讲明书写时要注意的问题。

.

教师:

同学们会写这5个数了吗?

学生:

会写了。

教师:

请大家翻开书,看一看例4,谁来说一说题中要求我们怎样做?

学生讨论后回答:

要求我们先用手比一比,再画一画小圆,然后读一读这个数,最后写出这个数。

教师:

同学们会做吗?

谁来给大家示范一下?

抽一个学生在视频展示台上示范写数“1”。

教师:

同学们会写吗?

学生:

会。

教师:

好。

大家先给自己的小手和小嘴分一分工,然后再按书上的要求写一写。

学生书写时,教师做必要的指导。

(眼睛和书保持一个半个手臂以上,坐姿要端正)写完后,抽几个同学的课本在视频展示台上展出,然后请全班同学评一评哪个同学写得最好,请写得好的学生介绍经验。

教师:

书上有这样几句话,添上1是2,添上1是3……你能

用手指演示来说明这几句话的意思吗?

学生演示。

(略)

教师:

你从中发现什么?

.

指导学生说出:

我发现我们学的这几个数一个比一个多1。

【设计意图】写数也是这节课的一个教学内容,教学中可以体现教师的示范作用,也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还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让学生自己去理解题目的意思,通过用手指演示一下书中重要的几句话,引导学生发现数与数之间的联系,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数的理解,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

◆巩固新知

填数游戏

师在黑板上摆一卡片,找学生来摆卡片上的数的前一个数和后一个数字。

然后教师举一个卡片,让学生拿卡片按照顺序站在教师身边。

5.教学例5

教师:

小朋友们真了不起,一会儿就解决了这么多的问题,现在再看老师手上的小棒。

出示小棒。

教师:

数一数有多少根小棒?

学生:

1,2,3,4,5,一共5根。

教师:

同学们再数数你们手上的小棒,看是不是也是5根啊?

学生:

是。

教师:

很好,那同学们想一想,如果要把这5根小棒分成两堆可以怎么分?

同学们拿出你的小棒分一分,能有几种分法?

学生独立分小棒。

教师:

把你的方法在小组里交流交流。

学生小组交流后,教师指名学生介绍一下分小棒的方法,并展示。

教师:

小朋友们的分法可真多,现在大家能结合刚才分小棒的过程把书上的表补充完整吗?

学生:

能。

学生完成后抽一名学生的表来展示。

教师:

大家从这个表中可以发现些什么?

小组讨论。

学生小组讨论后得出:

5根小棒可以分成2根与3根,1根与4根,3根与2根,4根与1根。

教师:

根据刚才分小棒以及填表我们知道了5是可以分成1与4,与3,与2,与1,那么,还有没有其他的分法呢?

请同学们课后思考。

◆达标反馈

指导学生完成课堂活动第1,题,并分组讨论。

.

指导学生按课堂活动第2题做游戏。

答案:

第二题:

一支笔,一本书,一元钱,一个硬币,一辆车,一块黑板,一个故事……

◆课堂小结

教师: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从中你知道些什么?

你觉得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还有什么问题,说出来大家一起探讨。

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回忆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同时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同学的学习过程在脑海里重放,既可以巩固所学知识,也能帮助学习注意到本节课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从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布置作业

课本第9页,3~5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刚入学的孩子需要有趣味性的学习方式。

让一年级的孩子投入到数学活动的关键是调动他们的兴趣,创造一个学生乐于参与的活动情境。

本节课利用课件把学生带到动物园,并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观察动物园示意图开始,分别让学生指出分别有哪些动物,有几个。

再结合数字动手操作摆一摆再写一写这些数字。

最后通过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学生在观察中理解,在操作中感知,不仅拓宽了思路,获取了新知识,而且沟通了知识的内涵,领悟了学习方法,转变学习方式,激活学习热情,学生全员参加数学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进一步感知所学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资料包

教学资源

儿歌

“1像小棒斜着放,2像小鸭水中游,3像耳朵听声音,4像小旗迎风扬,5像弯弯衣帽钩。

身边的数字

小明:

“小丽,你能用1,2,3,4,5来说说你身上都有些什么吗?

小丽(打量了一下自己):

“我有1个聪明的脑袋,2只灵活的手,穿了3件衣服,上下共4只小袋,衣服上还有5个纽扣。

小明:

“那你有没有发现在你的身上哪个数量容易找到。

小丽:

“当然是2啦!

每个人身上都有2只眼睛,2只耳朵,2只手,2条腿,……”

小明:

“其实,在生活中1,2,3,4,5这五个数随处都可以找到,有兴趣的话,在教室里找一找,在回家的路上找一找,回到家中再找一找,……”

小朋友,你找到了吗?

 

◆资料链接

 

动物识数

有人曾在凤头麦鸡面前放了三个小盘,其中一盘放一条小虫,一盘放两条,还有一盘放三条.结果,凤头麦鸡有时先吃两条的,有时先吃三条的.这个实验说明:

凤头麦鸡知道“2”比“1”多,可是它只能“数”到2.

“四”惹谁了

前不久有一天,某市又出了一件“全国第一”,说是从那天起发放的新车牌,没有尾号为“四”的了。

据说是因为众多的驾驶员、车主们偏爱“六、八、九”等“吉利数字”,计算机选号遇到“四”,就很沮丧,要求掉换。

这回好了,干脆从机选的号库里删除了所有尾号为四的牌号组合,即在一百副车牌号里删除了十副。

我看着晚报,想,存折里也见“四”就删吗?

说,这算得上一条新闻。

旁边的人说,你少见多怪了;某大楼早就把四层改称“三层A(或B)”。

我没去过这座大楼,不知道十四层是否相应改称“十三层A(或B)”;但问题又来了:

“十三”按洋迷信也不“吉利”,据说有家宾馆早把十三层改掉了,不是把十三、十四两层改为“十二层B”、“十二层C”,而是从十二层一跳,就到十四层了。

有人认为避讳“四”字属于迷信,提出他的对策。

据说他有一次碰上了“一四一四”这个数码,他却能安之如饴,原来他按照唱歌的简谱来读,发音便是“都发都发”,一家人也皆大欢喜。

转了一圈,还是回到了对“四”的畏惧心理,回到了对“发”的心向往之。

说穿了,“四”者,在他们看来,谐音为“死”。

岂但没有文化的“粗人”有这种强迫型的心理病态,甚至不少高学历的“细人”也受到传染。

这个毛病再发展下去,“四”字头的词汇也得重新洗牌:

大抵非褒义词可以保留,如“四分五裂”本来就不是好事,“四面楚歌”本来就是一盘死棋,“四大皆空”已置生死于度外,“四不像”总是涉嫌怪异;而“四平八稳”、“四面八方”、“四通八达”虽有“四”字,但幸亏已有“八”字给弥补找回;“四舍五入”、“四书五经”只好任其“死”下去;可名句名言如“四海翻腾云水怒”、“四项基本原则”怎么办?

没有人否认这是一种小小的迷信,在发表这条消息的同时,编者已经质疑:

“是人性化举措,还是助长迷信心理?

”过了一天,有关主管部门也赶紧出来声称,这似乎还只是个未见实行的动议。

即使这个“全国尚为首次”的新举措胎死腹中,并不能从根本上打消这个畏“四”如“死”的心理阴影

我倒有个办法,是以毒攻毒的“恶治”法。

告诉大家:

从一到十,字字都跟“四”一样有不止一个“不吉利”的或至少是不能引起快感的谐音:

一(夷、疑、痍、遗、夭、妖),二(刵、恶、厄、饿),三(散、删、丧),五(侮、忤)、六(漏、溜),七(欺、凄、戚),八(疤、扒),九(咎、柩),十(尸、虱、失、逝、屎):

真是防不胜防,单是避免了一个“四”字,你能把从一到十以至百千万亿都躲开吗?

0的认识

⏹教学内容

西师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10~11页,认识数字“0”。

⏹教学目标

1.知道1个也没有就用0表示,能认、读、写0,知道0能表示起点。

2.让学生经历认识0的过程,从中获得成功体验。

.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比较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

知道1个也没有就用0表示,能认、读、写0,知道0能表示起点。

难点:

在学生经历认识0的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

视频展示台及课件、断头直尺学具准备:

每组学生准备一把有0刻度的直尺。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建议:

可以预设几个情景来进行导入。

教具引入法、动画引入等。

动画引入法:

播放动画请学生观看,提问:

盘子里各有几个杯子?

第三个盘子没有杯子,用什么表示?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认识的“0”。

板书:

0的认识。

教具引入法:

(教师准备4个完全一样的信封,一个信封里放3枚硬币,另一个信封里放2枚,第3个信封里放1枚,第4个信封里1枚也不放。

教师:

前面我们学习了哪些数?

学生:

1,2,3,4,5。

教师拿出4个信封放在讲台上。

教师:

这是几个信封?

学生:

4个。

教师:

这4个信封装的什么东西呢?

我们请4个同学打开看一看。

抽4个同学打开信封。

教师:

装的什么?

学生曱:

硬币。

教师:

有多少枚?

学生曱:

枚。

学生乙:

我这个信封里是2枚。

学生丙:

我这个信封里是1枚。

教师:

不管是3枚、2枚还是1枚,你们的信封里都有硬币。

(问学生丁)你的信封里呢?

学生丁:

我的信封里一枚也没有。

教师:

一枚也没有,用什么数来表示呢?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认识的“0”。

板书:

0的认识。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入手,让学生在“有”的基础上认识“没有”,这样通过“有”与“无”的对比安排,使学生对0的认识更加深刻。

教学中采用了信封放硬币的方式,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对新知识的探讨。

◆探求新知

1.教学例1

师播放例1的动画。

提问:

请同学们观察这幅图,你知道些什么?

学生讨论后回答。

(略)

师:

这个小朋友手中拿着2个气球时,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呢?

全部放飞以后呢?

师:

这和我们前面的硬币一样,1个也没有,就用0表示。

教师一边说一边板书“0”,并告诉学生0的读法,引导学生读两遍。

师:

下面请同学观看动画(小鸟),提问:

鸟窝里有几只小鸟?

用数字几表示?

小鸟全部飞走了,用什么表示?

学生:

1个也没有了,就用0表示。

.

师:

请同学们观看计数器上珠子个数的变化。

师:

能说说生活中什么时候要用到0吗?

学生讨论后回答。

师:

同学们真聪明,说了这么多用0表示的例子,下面请同学们完成第10,11页第1,2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抽两个学生的作业在视频展示台上展出,集体订正。

2.教学例2

播放例2直尺的动画。

师:

这里有一把尺子,你能在这把尺子中找到你学过的数吗?

指导学生找出尺子上的0,1,2,3,4,5。

师:

直尺上的0排在哪里?

学生:

排在1的前面。

师:

这把尺子是从0开始排的,所以0在尺子上也表示起点。

它是我们学过的最小的数,比1还要小。

你能说出直尺上的哪个数最大吗?

5后面还有数吗?

你是怎样知道的?

学生:

因为这是一把断头的尺子,后面的数被折断了。

教师:

能想到这一点,真不错。

请同学们翻开书第11页,先独立完成第5题的填空。

学生完成后,教师抽一个学生的作业在视频展示台上展出,集体订正。

教师:

从上往下看,你发现了什么?

从左往右看或从右往左看呢?

学生讨论后回答:

从上往下看,小方格一个一个地在增加;从左

往右看,小方格一个比一个多

教师:

同学们发现了这么多的规律,真不错。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直尺上0在什么地方,思考直尺为什么要断头,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加深学生对“可以表示起点”和“是我们学过的最小的数’’的理解。

教学例3

教师:

同学们巳经认识了0,下面我们一起来写一写这个数。

要把0写好,首先我们看一看0像什么呀?

学生:

像一个鸡蛋。

教师:

所以我们在写0的时候,要像画鸡蛋一样,两头小,中间大。

教师边说边在“田”字格里书写示范,然后请学生在书上书写,边写边读。

写完以后,抽两个学生的作业在视频展示台上展出,大家评议。

◆巩固新知

课本11页第3题。

先独立完成第3、5题的填空。

学生完成后,抽一个学生的作业在视频展示台上展出,集体订正。

◆达标反馈

课本11页第5题

先独立完成第5题的填空。

学生完成后,抽一个学生的作业在视频展示台上展出,集体订正。

师引导:

从上往下看,你发现了什么?

从左往右看或从右往左看呢?

教师:

同学们发现了这么多的规律,真不错。

◆课堂小结

教师: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哪个新朋友呀?

0表示什么呢?

写0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你还知道什么,给大家介绍一下。

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表达的是思考的结果,所以应该给学生表达的机会。

◆布置作业

课本第11页,第4题。

板书设计

1的认识

“0”——一个也没有

“0”——起点

⏹教学反思

就是在教学0的第二个含义是表示开始时,当让学生拿出尺子时,学生们中有的拿的是钢尺,上面没有0,这对孩子们来说,并不能理解0作为开始的含义。

这是我教学的失利,是我想的不够周全,所以才在这个地方花费了大量的时间。

⏹教学资料包(机动栏目,每个单元至少一个即可)

◆教学精彩片段

教学例2片段

把断头尺放在视频展示台上。

教师:

老师这里有一把尺子,你能在这把尺子中找到你学过的数吗?

指导学生找出尺子上的0,1,2,3,4,5。

教师:

直尺上的0排在哪里?

学生:

排在1的前面。

教师:

这把尺子是从0开始排的,所以0在尺子上也表示起点。

它是我们学过的最小的数,比1还要小。

你能说出直尺上的哪个数最大吗?

学生:

最大。

教师:

后面还有数吗?

学生:

还有。

教师:

你是怎样知道的?

学生:

因为这是一把断头的尺子,后面的数被折断了。

教师:

能想到这一点,真不错。

请同学们翻开书第11页,先独立完成第5题的填空。

学生完成后,教师抽一个学生的作业在视频展示台上展出,集体订正。

教师:

从上往下看,你发现了什么?

从左往右看或从右往左看呢?

学生讨论后回答:

从上往下看,小方格一个一个地在增加;从左

往右看,小方格一个比一个多

教师:

同学们发现了这么多的规律,真不错。

◆教学资源

课堂游戏吹哨传球

游戏准备:

口哨、乒乓球一个。

.

参加人数:

全班同学。

游戏方法:

教师将球放在1号座位上,教师说游戏开始,学生马上传球,教师背对学生吹口哨,学生听到口哨声,传球停止,球在哪个同学手上,哪个同学就围绕0的含义、0的顺序和大小、有关0的计算及0的书写说一句不重复的话,并要求举例或板演,说完后,教师宣布游戏继续进行,直到上述有关0的性质说完为止。

球传到哪个同学手上,如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可“罚”他﹙她)唱一首歌或模仿一种动物叫。

“0”就是“没有”吗?

几年前,有一次听了一位老师一节数学课,什么题目忘了,但一句话和一次争论还记着,那堂课中老师说了一句:

“0就是没有,记牢了”。

下课后,我与其交换意见,他反问“难道0还有其它意思?

”我哑然……

我想,0表示“没有”可能是0最早的意思吧,也就是0的本义。

如某种商品库存数为0,也就是这种商品在这个仓库中已经没有了。

但0除了这种意思之外,它还可表示:

①数位。

如10、100等,这里的0就有位置意义。

②精确度。

0.2、0.20、0.200等,这里分别表示精确到十分位、百分位和千分位。

③分界线。

如0摄氏度,这是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的分界线。

④临界点。

水温为0度时,这是水与冰的互相转化的关键温度,是临界点,关节点。

由此可以看出,0不仅仅是没有的意义,而是有多种具体的、确定的内容,比其它数字的内涵更丰富。

作为数学教师,把0等同于没有,那么就会闹笑话,如果今天早上最低温度是0度,那么今天早上就没有温度了,呵呵!

上课当中的口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这位老师真的不知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