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体系培训课件.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586298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20.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急体系培训课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应急体系培训课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应急体系培训课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应急体系培训课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应急体系培训课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应急体系培训课件.docx

《应急体系培训课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急体系培训课件.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应急体系培训课件.docx

应急体系培训课件

应急救援体系

一、应急救援体系分类

二、重大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

重大事故应急救援的总目标是通过有效的应急救援行动,尽可能地降低事故的后果,包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等。

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包括如下几方面:

1.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离或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

2.迅速控制事态,并对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检测、监测,测定事故的危害区域、危害性质及危害程度。

3.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现场恢复。

4.查清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

三、应急管理阶段工作过程

应急管理是对重大事故的全过程管理,贯穿于事故发生前、中、后的各个过程,充分体现“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应急思想。

应急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包括预防、准备、响应、恢复4个阶段。

阶段

工作内容

预防阶段:

为预防、控制和消除事故对员工生命财产长期危害所采取的行动。

危险源辨识、评价与控制

安全管理(检查、培训、教育)

安全技术

安全法规、标准制定

危险源监测监控

工伤保险

强制性措施

准备阶段(关键):

事故发生之前采取的各种行动,目的是提高事故发生时的应急响应能力。

建立应急救援体系

落实有关部门和人员职责

编制应急救援预案

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应急救援物资、装备筹备

应急救援培训、演练

与外部应急力量的衔接

响应阶段:

事故发生期间和发生后立即采取的应急和救援行动。

目的是尽可能地抢救受伤人员、保护可能受威胁的人群、减少财产损失、控制并消除事故。

启动相应的应急系统和组织

事故的报警与通报

实施现场指挥和救援

控制事故蔓延并消除

人员疏散和避险

现场搜寻和营救

信息收集与应急决策、外部救援

恢复阶段:

事故发生后立即进行,使生产、生活恢复到正常状态或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事故损失评估

事故原因调查

清理现场

恢复生产

事故理赔

应急救援总结与评价

四、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的建立

构建应急救援体系,应以事件为中心,以功能为基础,分析和明确应急救援工作的各项需求,建立规范化、标准化的应急救援体系,保障体系的统一和协调。

一个完整的应急体系应由组织体制、运作机制、法律基础和保障系统4部分构成,如下图所示。

组织体制

应急救援体系组织体制建设中的管理机构是指维持应急日常管理的负责部门;功能部门包括与应急活动有关的各类组织机构,如消防、医疗机构等;应急指挥是在应急预案启动后,负责应急救援活动场外与场内指挥系统;而救援队伍则由专业和志愿人员组成。

运作机制

应急救援活动一般分为应急准备、初级反应、扩大应急和应急恢复四个阶段。

应急机制与这四个阶段的应急活动密切相关。

应急运作机制主要由统一指挥、分级响应、属地为主和公众动员这四个基本机制组成。

统一指挥是应急活动的基本原则。

应急指挥一般可分为集中指挥与现场指挥,或场外指挥与场内指挥等。

无论采用哪一种指挥系统,都必须实行统一指挥的模式,无论应急救援活动涉及单位的行政级别的高低和隶属关系不同,但都必须在应急指挥部的统一组织协调下,有令则行,有禁则止,统一号令,步调一致。

分级响应是指在初级响应到扩大应急的过程中实行的分级响应的机制,扩大或提高应急级别的主要依据是事故灾难的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控制事态能力。

影响范围和控制事态能力是升级的最基本条件。

扩大应急救援主要是提高指挥级别,扩大应急范围等。

属地为主强调“第一反应”的思想和以现场应急、现场指挥为主的原则。

公众动员机制是应急机制的基础,也是整个应急体系的基础。

法律基础

法制建设是应急体系的基础和保障,也是开展各项应急活动的依据,与应急有关的法规可分为4个层次:

由立法机关通过的法律,如紧急状态法,公民知情权法和紧急动员法等;由政府颁布的规章,如应急救援管理条例等,包括应急救援在内的以政府令形式的政府法令、法律等,与应急救援活动直接有关的变准或管理办法等。

保障系统

列于应急保障系统第一位的是信息与通讯系统,构筑集中管理的信息通讯平台是应急体系最重要的基础建设。

应急信息通讯系统要保证所有预警、报警、警报、报告、指挥等活动的信息交流快速、顺畅、准确,以及信息资源共享;物资与装备不但要保证有足够的资源,而且还要实现快速、及时供应到位;人力资源保障包括专业队伍的加强,志愿人员与其他有关的培训教育;应急财务保障应建立专项应急科目,如应急基金等,以保障应急管理运行和应急反应中各项活动的开支。

五、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响应程序

事故应急救援系统的应急响应程序按过程可分为接警、响应级别确定、应急启动、救援行动、应急恢复和应急结束等几个过程。

1.接警与响应级别的确定

接到事故报警以后,按照工作程序,对警情做出判断,初步确定相应的响应级别。

如何事故不足以启动应急救援体系的最低响应级别,响应关闭。

2.应急启动

应急响应级别确定后,按所确定的响应级别启动应急程序,如通知应急中心有关人员到位、开通信息与通讯网络,通知调配救援所需的应急资源(包括应急队伍和物资、装备等)、成立现场指挥部等。

3.救援行动

有关应急队伍进人事故现场后,迅速开展事故侦测、警戒、疏散、人员求助、工程抢险,专家组为救援决策提供建议和技术支持。

当事态超出响应级别无法得到有效控制时,向应急中心请求实施更高级别的应急响应。

4.应急恢复

救援行动结束后,进入临时应急恢复阶段。

该阶段主要包括现场清理、人员清点和撤离、警戒解除、善后处理和事故调查等。

5.应急结束

执行应急关闭程序,由应急救援总指挥宣布应急结束。

六、事故应急救援指挥系统

七、相关部门职责及应急工作内容

1.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

(1)组织召开应急救援会议,研究案情,制定应急救援(抢险)方案,决定采取应急救援措施,对应急救援提出工作要求,下达应急救援启动指令,协调与发包方工作联系,共同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2)组织协助发包方做好恢复生产、事故调查等工作。

(3)负责统一调配公司用于应急救援工作所需的人力资源、物资、交通车辆等救援物资。

(4)指挥部成员应及时到达救援现场,掌握事故进度和救援抢险动态,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工作情况。

2.应急办公室

(1)执行应急救援指挥部指令和工作要求,落实公司突发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参加应急救援工作,协助上级主管部门和有关单位开展事故调查,收集事故相关痕迹、物证及资料,保护事故现场。

(3)负责应急信息的接收、汇总、分析、上报工作。

(4)协助发包方做好应急救援工作及事故善后工作。

(5)组织预案演练。

3.成员及相关岗位职责分工

(1)安全技术部

参加事故现场应急救援、生产恢复、事故善后工作,向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或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事故情况,协助上级主管部门和发包方开展事故调查分析,提供相关信息。

1.部门经理负责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事故情况,按照应急启动指令全面组织实施应急救援工作。

2.安全检查主管负责向部门长报告事故情况,第一时间到达现场,按照既定救援预案,实施应急工作部署,开展应急救援行动,配合上级主管部门完成事故调查工作。

负责通知应急救援小组成员,应急救援小组组长全面领导应急救援工作,正式启动应急救援预案。

3.安全综合管理员

负责协助参与事故调查,现场勘察取证

3.1.1了解现场作业环境、作业货类、作业工艺、人员及机械配备。

3.1.2了解人员受伤作业环节,确切的事故发生点位。

3.1.3搜集与事故有关的物证。

(散落的劳动防护用品,断裂的工具等)

3.1.4进行事故现场拍摄、录像。

(原则上确保全景、特写等能够函括事故现场重要环节、因素)

3.1.5打尺、绘制事故图

3.1.6保护事故现场。

事故发生后,应当组织人员妥善保护好事故现场及相关证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事故现场、毁灭相关证据。

3.1.7因抢救伤员、防止事故扩大需要移动事故现场物件的,应当做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

3.1.8收集、掌握相关规章制度及事故单位作业工艺标准

3.1.9分别针对当事人、目击者进行隔离询问作询问笔录。

3.1.10负责协助相关单位、发包方开展事故的调查、分析、处理。

3.2负责参加事故分析会并对事故分析做好会议记录。

(如有必要可使用录音笔)

4.医院伤员救治。

4.1第一时间赶往医院协助伤员进行医疗救助。

(门诊挂号、协助拍摄CT、X光片、办理住院手续)

4.2第一时间了解伤员受伤害程度、伤害部位。

4.3尽可能全面地了解受伤人员基本情况以及事故经过,未来病况发展趋势,并在掌握情况后第一时间将情况向应急救援小组组长汇报。

4.4提供医疗救治的使用资金,并负责使用费用的结算。

5.后方支援

5.1提供事故当事人基本信息

5.2提供受伤员工教育档案、安全试卷、证卡信息

5.3提供安全协议、劳动合同、公司营业执照原件及复印件

5.4工伤人员信息报备。

(2)行管中心相关岗位职责分工

负责协调行管理中心做好用于应急救援工作所需的人力资源、物资、交通车辆、服务等救援物资,做好员工稳定工作,协助做好事故善后工作。

(3)人企部

负责提供与事故有关的项目劳务承包合同、人员基本信息、劳动合同,协助做好事故善后工作。

(4)财管中心财务部

负责跟踪事故的所需费用,承担费用支出的核查。

(4)事故发生单位

负责所有主要的应急行动,包括事故现场应急救援与抢险、人员搜救、医疗救治、疏散与安置、恢复生产、上报事故、协助发包方组织开展事故调查分析,提供相关信息及开展事故善后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