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七单元 单元综合检测.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585853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3.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七单元 单元综合检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新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七单元 单元综合检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新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七单元 单元综合检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新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七单元 单元综合检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新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七单元 单元综合检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七单元 单元综合检测.docx

《新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七单元 单元综合检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七单元 单元综合检测.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七单元 单元综合检测.docx

新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七单元单元综合检测

第七单元 单元综合检测

(时间:

150分钟 满分:

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宋祁《玉楼春》有句名句:

“红杏枝头春意闹。

”李渔《笠翁余集》卷八《窥词管见》第七则别抒己见,加以嘲笑:

“此语殊难著解。

争斗有声之谓‘闹’;桃李‘争春’则有之,红杏‘闹春’,余实未之见也。

‘闹’字可用,则‘炒’字、‘斗’字、‘打’字皆可用矣!

”苏轼少作《夜行观星》有一句“小星闹若沸”,纪昀《评点苏诗》卷在句旁抹一道墨杠子,加批:

“似流星。

”这表示他不懂苏轼那句,以为它像司空图所写:

“亦犹小星将坠,则芒焰骤作,且有声曳其后。

”宋人诗文里常把“闹”字来形容无“声”的景色,不必少见多怪。

宋祁的词句和苏轼的诗句都是“通感”或“感觉挪移”的例子。

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

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锋芒。

诸如此类在普通语言里经常出现。

譬如我们说“光亮”,也说“响亮”,把形容光辉的“亮”字转移到声响上去,正像拉丁语以及现代西语常说的“黑暗的嗓音”“皎白的嗓音”,就仿佛视觉和听觉在这一点上有“通财之谊”。

培根的想象力比较丰富,他说:

音乐的声调摇曳和光芒在水面荡漾完全相同,“那不仅是比方,而且是大自然在不同事物上所印下的相同的脚迹”。

这算得哲学家对通感的巧妙解释。

(摘编自钱锺书《通感》)

材料二:

阅读《荷塘月色》,我们感受到诗情画意。

朱自清先生以诗人的心去感受荷塘月色,不但游目骋怀地观察,而且先辨淄渑地品味,从而细致地描绘了令人“惊异”的“无边的荷香月色”。

作者所写的月色是荷塘里的月色,所写的荷塘是月光下的荷塘,层次里复有层次,使整个画面有立体感、渗透感;其中动静、虚实、浓淡、疏密,是画意的设置,也是诗情的安排。

这样的描写,离不开作者娴熟而有个性的艺术技巧。

有鲜明的比喻,有明显的对比,有强烈的衬托,有生动的拟人。

但更令人赞赏的是,由于作者对描写对象有极其深刻的体会,因此突破一般经验而产生一种奇特而新颖的手法,即古典诗歌中常有的“通感”,这种出神入化的艺术处理手法,在现代散文创作中是不多见的。

描写得细,来自作家对客观物象观察得细,体味得细。

仅以对蝉声这一细节的描写就足以说明问题。

由于有些读者提出异议,以为月夜不应有蝉鸣,因此他请教了好些人,最后还是亲自体察,“又有两回亲听到月夜的蝉声”,才打消了本想修改的念头,因此他深深地体会到“观察之难”,以为不能“由常有的经验作概括的推论”(《关于“月下蝉声”》)。

整篇《荷塘月色》均体现了作者这种缜密审察的创作精神。

他不但对荷塘作整体的揣摩,而且作局部的审视,时而以荷塘为主景,月色为背景,时而以月色为主景,荷塘为背景,时而摹写花叶,时而描绘岸柳,时而淡勾云彩,时而轻描树影,层层铺陈,步步开拓,细腻地展现了荷塘月色之令人“惊异”之美。

朱自清还认为“花和光固然有诗,花和光以外还有诗”“山水田园固然有诗……仅一些颜色,一些声音,一些味觉,一些触觉,也都可以有诗”(《诗与感觉》)。

艺术家的任务就是要以敏锐的感觉去发现这些“诗”。

从《荷塘月色》里不难发现,作者正是这样努力地去发掘蕴含在大自然里的这些“诗”,运用各种艺术手法极力摹写了月夜荷塘的声、光、色、味,从而创造了使人沉醉的意境。

除了描写技巧有独到之处外,语言也有突出的特色。

朱自清语言的最大特点是自然新颖,如他自己所主张的,“新而不失自然”,他常常成功地以“不欧化的口语”来绘神状态、表情达意。

优美的艺术境界是要通过高质量的语言来实现的,所以凡杰出作家无不重视语言的锻炼。

《荷塘月色》的语言艺术确是达到了如作者所追求的“顺口”“顺耳”“顺眼”的境地(《诵读教学与“文学的国语”》)。

《荷塘月色》之所以无限动人,还在于作者融情入景,即景抒情。

那轻纱般掩映下的荷塘景色,反映的恰是作者当时微妙的心思。

作者缘情写景,以景衬情,不仅使作品具有绘画美,而且富有情趣美。

(摘编自刘泰隆《荷香月色诗情画意——读荷塘月色》)

材料三:

1927年7月,在清华大学任教的朱自清想回扬州,他的两个孩子在扬州他父亲那里。

但他与父亲的关系由于种种原因闹得很僵,他怕回去之后难以和父亲和解,犹豫不决。

这样的心情表露在《荷塘月色》中,就是开头的一句话: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而这证明朱自清在漫步荷塘时感到的自由,在性质上是一种伦理的“自由”,是摆脱了作为丈夫、父亲、儿子潜意识里的伦理负担,向往自由的流露,和政治性的自由是没有直接关系的。

这样的解释,如果不是更加贴近朱先生的本意,至少也是比较深刻地揭示了心理和艺术的奥秘。

朱自清自己曾说:

“只有参加革命或者反革命,才能解决自己的惶惶然”“只是在行为上主张一种生活的中和主义”“妻子儿女一大家,都指着我生活”“还是别提超然为好”“最终的选择还是‘暂时逃避’”“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是一团乱麻。

也可以说是一团火。

似乎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

”这些表明朱自清因为考虑到对老婆孩子的责任问题,而不能绝对地作政治的抉择。

(摘编自孙绍振《超出平常的自己和伦理的自由》)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李渔与纪昀两位大家的认识有点少见多怪,说明古人对“通感”的认识还存有分歧。

B.“通财之谊”原指交情甚笃的朋友之间的钱财往来,文中指各个官能的领域不分界限。

C.“通感”的手法在现代散文创作中较少运用,《荷塘月色》中则运用得巧妙奇特新颖。

D.“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中的“这几天”应该有所指,孙绍振顺着此思路得出新结论。

答案 A

解析 “说明古人对‘通感’的认识还存有分歧”的说法于文无据,在文中并没有这样的认知。

2.下列语句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通感”观点的一项是(3分)(  )

A.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B.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

C.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D.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

答案 C

解析 A项“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

B项“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运用了比喻修辞。

C项“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运用了通感手法,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通感”观点。

D项“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

3.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读者凭常有经验质疑朱自清“月下蝉声”,表明写作时不能凭想象,要亲自体察。

B.《荷塘月色》之所以富有诗意,是因为朱自清以敏锐的感觉发现了荷塘月色中的“诗”。

C.朱自清提倡文学语言要“顺口”“顺耳”“顺眼”,他的《荷塘月色》确实做到了。

D.对《荷塘月色》情感中“自由”的理解,不能仅从政治的角度,也要从伦理的角度。

答案 A

解析 “表明写作时不能凭想象,要亲自体察”曲解文意,材料二中说“因此他深深地体会到‘观察之难’,以为不能‘由常有的经验作概括的推论’”,表明写作时不能凭常有的经验作概括的推论。

4.材料二是从哪几个方面赏析《荷塘月色》的?

请简要概括。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从艺术技巧(或艺术手法、描写技巧)方面,赏析《荷塘月色》的诗意意境;②从作者朱自清缜密审察的创作精神来赏析《荷塘月色》;③从语言方面,赏析《荷塘月色》的语言自然新颖;④从作者融情入景,即景抒情,来赏析《荷塘月色》不仅具有绘画美,而且富有情趣美。

5.材料二和材料三中都引用了朱自清本人的观点,这样的引用有哪些好处?

请简要分析。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引用朱自清本人的观点有力地论证了文章的观点;②引用朱自清本人的观点也为了增强文章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③引用朱自清的一些观点可以增添文章的文化底蕴。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花之笔记

张晓风

旅行美国,最喜欢的不是夏威夷,不是佛罗里达,不是剧场,不是高速公路或迪斯尼乐园,而是荒地上的野花。

在阿利桑那,高爽的公路上车行几小时,路边全是迤逦的野花,黄粲粲的一径开向天涯,倒叫人怀疑那边种的是一种叫做“野花”的农作物,野牛和印第安人像是随时会出现似的。

多么豪华的使用土地的方法,不盖公寓,不辟水田,千里万里的只交给野花去发展!

我愈来愈喜欢这种不入流的美丽。

一路东行,总看到那种容颜,终于,在波士顿,我知道了它的名字,“蓝水手”,BlueSailor。

像一个年轻的男孩,一旦惊讶于一双透亮的眼睛,便忍不住千方百计去知道她的名字——知道了又怎样,其实仍是一样,只是独坐黄昏时,让千丝万缕的意念找到一个虚无的、可供挂迹的枝柯罢了。

知道你自己所爱的一种花,岁岁年年,在异国的蓝空下安然地开着,虽不相见,也有一份天涯相共的快乐。

《诗经》有一个别名,叫葩经,使我觉得桌上放一部《诗经》简直有一种破页而出的馥馥郁郁的香气。

有一种花,叫爆仗花,我真喜欢那名字——因为有颜色,有声音,而且还几乎是一种进行式的动词。

那种花,香港比较多见,属于爬藤类,花不大,澄黄澄黄的仿佛千足的金子,开起来就狠狠地开满一架子,真仿佛屋子里有什么喜事,所以那样一路噼里啪啦地声势壮烈地燃响那欢愉的色彩。

还有一种花的花名也取得好,叫一丈红,很古典,又很泼悍。

其实那花倒也平常,只是因为那么好的名字,看起来只觉得是一柱仰天窜起的红喷泉,从下往上喷,喷成一丈,喷成千仞,喷成一个人想象的极限。

有些花,是只在中国语文里出现,而在教科书里却不成其为花,像雪花、浪花。

所有的花都仰面而开,唯独雪花俯首而开;所有的花都在泥土深处结胎,雪花却在天空的高处成孕。

雪花以云为泥,以风为枝桠,只开一次,飘过万里寒冷,单单地要落在一个赶路人温暖的衣领上,或是一个眺望者朦亮的窗纸上,只在六瓣的秩序里,美那么一刹,然后,回归为半滴水,回归入土。

浪花只开在海里,海不是池塘,不能滋生大片紫色的、白色的、粉色的花,上帝就把浪花种在海里,海里每一秒钟都盛开着浪花。

有什么花能比浪花开得更巨大,更泼旺,那样旋开旋灭,那样方生方死——却又四季不凋,直开到地老天荒。

人站在海边,浪就像印度女子的佩然生响的足环,绕着你的脚踝而灿然作花。

有人玩冲浪,看起来整个人都开在花心里,站在千丝万缕的花蕊里。

把浪说成花,只有中国语文才说得那么好吧!

我讨厌一切的纸花、缎带花和塑胶花,总觉得那里面有一种越分,一种亵渎。

还有一种“干花”,脱了水,苍黄古旧,是一种花中的木乃伊,永远不枯。

但常年地放在案头,让你觉得疲倦不堪。

不知为什么,因为它永远不死,反而让你觉得它似乎从来没有光灿生猛地活过。

我只愿意爱鲜花,爱那明天就握不住的颜色、气息和形状——由于它明天就要消失了,所以我必须在今天用来不及的爱去爱它。

我要好好地注视它,它的每一刹那的美其实都是它唯一一次的美,下一刹,或开或阖,它已是另一朵了。

我对鲜花的坚持,遇见玻璃花便破例了。

哈佛的陈列室里有一屋子的玻璃花,那么纤柔透明——也许人造花做得极好以后就有一种近乎泄漏天机的神秘性。

也许我爱的不是玻璃花,而是那份已成绝响的艺术,那些玻璃花都是一对父子做的,他们死后就失传了——花做得那么好当然也不是传得下来。

我真的不知道我是爱上那做得特别好的晶莹得虚幻的花,还是爱那花后面的一段寂寞的故事。

我爱花,也许不完全是爱花的本身,爱的是那份乍然相见的惊喜。

有一次,去海边,心里准备好是要去看海的,海边有一座小岩岬,我们爬上去,希望可以看得更远,不料石缝里竟冷不防地冒出一丝百合花来,白喷喷的。

整个事情差不多有点不讲理,来海边当然是要看海捡贝壳的,没有谁想看花,可是意外地遇上了花,不看也不忍心。

自己没有工作进度表,也不管别人的旅游日程——那朵花的可爱全在它的不讲道理。

我从来不能在花展中快乐,看到生命那么规矩地站在一列列的瓶瓶罐罐里,而且很合理地标上身价,就让我觉得丧气。

听说有一种罐头花,开罐后几天一定开花,那种花我还没看就已经先发腻了。

生命不该充满神秘的未知吗?

有大成大败、大悲大喜不是才有激荡的张力吗?

文明取走了蒔花[注]者犯错误的权利,而使他的成功显得像一团干蜡般无味。

我所梦想的花是那种可以猛悍得在春天早晨把你大声喊醒的栀子,或是走过郊野时闹得人招架不住的油菜花,或是清明节逼得雨中行人连魂梦都走投无路的杏花,或是那些各式各流的日本花道纳不进去的、市价标不出来的、不肯许身就范于园艺杂志的那一种未经世故的花。

让大地是众水浩淼中浮出来的一项意外,让百花是莽莽大地上扬起来的一声欢呼!

(选自《张晓风散文集》,有删改)

注 蒔花:

栽种花。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第一段“迤逦”“黄粲粲”“一径开向天涯”等词语,写出了野花之繁多、颜色之绚丽,表达了作者的惊喜之情。

B.哈佛陈列室里的玻璃花虽然是人造花,但在作者看来,它不仅是玻璃花,更是一种极为精湛且已成为绝响的艺术。

C.作者之所以厌恶罐头花,是因为它的生命状态已经被人为预设、固定,丧失了生命应当具有的神秘未知感。

D.结尾处作者情感如大江决堤,既表达了对虚伪作假现象的强烈憎恶,又发出了对生命自由与个性的热切呼唤。

答案 D

解析 “对虚伪作假现象的强烈憎恶”错。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中既有对野花、爆仗花、一丈红等花的实写,又有对雪花、浪花、玻璃花等花的虚写,虚实结合,丰富了意蕴,增强了感染力。

B.文章融描写、议论和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于一体,寓情于花,缘花阐发生命之感悟,于柔婉中带出刚劲,于诗意情调中透出哲思。

C.文章善用对比,如将鲜花和纸花、缎带花、塑胶花、干花作对比,将自由生长的花与花展中的花作对比,表达了作者鲜明的爱憎态度。

D.文章写自然中的鲜花、中国语文里的花、陈列室里的玻璃花等等,古今中外,自由流转,漫漫而谈,体现了笔记体散文的特点。

答案 A

解析 “虚实结合”错,“雪花、浪花、玻璃花”等也属于实写。

8.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综合运用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不仅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爆仗花颜色之绚丽和开花场面之大,还沟通视觉和听觉,用声音写出了花开之热烈,表达了作者看到爆仗花开的惊喜。

9.作者通过“花之笔记”,表达了怎样的生命态度?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喜欢自由、热烈、奔放的生命状态。

作者之所以对路边的野花特别喜爱,是因为这种野花“黄粲粲”“一径开向天涯”,呈现出自由、热烈、奔放之势。

②喜欢个性独特的生命状态。

作者之所以喜爱雪花,是因为雪花具有“俯首而开”“在天空的高处成孕”的独特个性。

③珍爱生命,珍惜当下。

鲜花每一次花开的美丽都是唯一的,作者“在今天用来不及的爱去爱它”。

④喜欢富有创造性的生命过程。

作者喜爱哈佛陈列室里的玻璃花,是因为它巧夺天工,凝聚着造花人的心血和智慧。

⑤喜爱跌宕起伏、富有张力的生命过程。

作者喜爱海边小岩岬的石缝里冒出的百合花,是因为她从中享受到了“那份乍然相见的惊喜”。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游江阴三山记

[元]朱德润

余尝游名山,未尝不稿记其胜。

江阴去吴百八十里,不闻佳山秀水之名。

至正丁亥冬,十一月既望,因永嘉通守余公德汇,约为京口之行。

余公递舟行速,仆舟迟不能追也,遂自无锡之北门数里大石桥入。

过水村渔浦,野田荒墅,草木枯谢。

舟行六十余里,至青阳镇,始见酒帘村市,客舟骈集。

又十里至佗村岸高丈余河流弯曲若蜿蜒之势始抵江阴州治晚谒翟仲直州尹夜宿桥岸下。

明日西回,登览高丘,则东瞰长江,南连吴会。

复自湾河过佗村而北,皆美田沃壤,斥堠相望,迤逦青山迎棹,樵歌牧唱,相与应答。

舟人回牵,沿山前小河而行。

村墟相接,岸柳交映。

两山之间,浦溆萦带,北通江口,地名石堰。

既而舟转岸曲,板桥为梁,即三山坞。

其间民居辏集,屋瓦参差,稻秸堆委,连衢比巷,如墉如栉;风俗熙熙,翁呼儿荛,妇饷姑汲;牛羊在山,犬豕在圈,乌噪于林,鸡登于屋,蔼然太平丰稔之象,若古朱陈村①焉。

其山皆不甚高峻,而松篁苍翠,石磴丹垩,或颇然如屋,或顽然如虎,洼然而湫,林然而壁;少焉,却出山坞,有横山在前,野田开豁,水港渐宽,询其地,则常之晋陵县界。

于是舟人鼓棹,稚子扣舷,风帆二十里,抵官塘溱市桥而泊焉。

嗟夫!

一元之气,融融于亘古,归气于山泽,而有孕灵育秀;僻在荒陬,不经名贤游览,遂寂寥无闻,江阴诸山是矣。

余不识温之雁荡,若吴之灵岩,常之惠山,殆不过是。

惜不得与德汇辈同为寻幽讨胜之辞而品题之;且舟中傲仉②,览之未详,姑书以识岁月。

注 ①朱陈村:

在今江苏丰县东南,传说中仅朱、陈两姓,世为婚姻,男耕女织,风俗淳朴。

②傲仉:

动摇不安的样子。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又十里至/佗村岸高/丈余河流/弯曲若蜿蜒之势/始抵江阴州治/晚谒翟仲直州尹/夜宿桥岸下

B.又十里/至佗村/岸高丈余/河流弯曲/若蜿蜒之势/始抵江阴州治/晚谒翟仲直州尹/夜宿桥岸下

C.又十里/至佗村/岸高丈余/河流弯曲若蜿蜒之势/始抵江阴州治晚/谒翟仲直州尹/夜宿桥岸下

D.又十里至/佗村岸高丈余/河流弯曲/若蜿蜒之势/始抵江阴州治晚谒/翟仲直州尹夜宿桥岸下

答案 B

解析 “至佗村”的意思是到达佗村,“至”与“佗村”之间不能断开,由此排除A、D两项。

“晚”是时间状语,“谒翟仲直州尹”是谓语和宾语,因此“晚”前应断开,由此排除C项。

故选B。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至正,元惠宗的年号,“至正”意思为“最中正之道”。

年号是古代纪年的一种名号,各有寓意,如贞观、庆历、武帝、太祖等。

B.丁亥,中国干支纪年中一个循环的第24年称“丁亥年”。

十天干和十二地支顺序相配,六十为一周,周而复始,循环记录。

C.既望,古代纪日法的特定名称,农历每月十六日。

“望”即“望日”,一般指农历每月十五日,“既望”即“过了十五”为“十六”。

D.一元,指宇宙开始前的混沌状态。

一,万物开始;元,本义是头,引申为开始、根本、根源等,道家学派用以指万物之本——道。

答案 A

解析 “年号是古代纪年的一种名号,各有寓意,如贞观、庆历、武帝、太祖等”解说有误,其中“武帝”是谥号,“太祖”是庙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本文以生动形象的笔触、清新明快的语言,绘制了一幅江南山村水乡图,河渠交错,岸柳掩映,丘冈连绵,屋瓦参差。

B.作者以闲适的目光摄取了一幅农家乐图景,翁儿妇姑各操其业,鸡犬豕牛各得其所,村庄和顺太平,一派丰收在望景象。

C.第三段的描写以行舟为立足点,采用移步换景的手法一一展现所见景物;而且句式上也富有特色,骈散结合,错落有致。

D.文章起结处呼应紧密,开头说自己有游山记稿的习惯,结尾说由于未能仔细游览,只好暂时记下这次游历做个时间的记录。

答案 C

解析 “第三段的描写以行舟为立足点”分析错误,第三段的前半部分并非以行舟为立足点,如“登览高丘,则东瞰长江,南连吴会”,应是“以游踪为立足点”。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于是舟人鼓棹,稚子扣舷,风帆二十里,抵官塘溱市桥而泊焉。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余不识温之雁荡,若吴之灵岩,常之惠山,殆不过是。

惜不得与德汇辈同为寻幽讨胜之辞而品题之。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于是,船夫奋力摇桨,童子敲击船舷,一帆风顺疾行二十里,到达官塘溱市桥停泊下来。

(2)我不知道温州的雁荡山,像苏州的灵岩山,常州的惠山,大概超不过这里。

可惜不能与德汇等好友们一同作寻幽探胜的文章来赏玩。

14.最后一段作者发出“嗟夫”的感叹,他在感叹什么?

(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三山景色秀丽,但在荒远的郊野,寂寞无闻,知道的人并不多。

②遗憾不能和友人一起游览并品题美景。

参考译文

我曾经游历过许多名山,从来没有过不写文章记下它们美丽的景色。

江阴离苏州一百八十里,没有听到有什么佳山秀水的名胜。

至正丁亥年冬天,十一月十六日,我同永嘉通守余德汇,相约进行京口之行。

余公的递舟行驶速度很快,随从们的船被落下很远,追不上他。

我由无锡的北门外几里的大石桥穿入。

经过水滨渔村,看到广阔的田畴,荒远的房屋,草木枯萎,树叶凋零。

船行驶了六十多里,到达青阳镇,才见到挂着酒帘的村庄集市,客船并排聚集在一起。

又行十里,到佗村,堤岸一丈多高,河流弯弯曲曲,像蛇屈伸爬行的形态,这才到达江阴州治所在地。

晚上拜访了州尹翟仲直,夜里停宿在桥边堤岸下。

第二天朝西兜回,登临高丘,东面俯瞰长江,南面与吴越通连。

又从湾河经过佗村向北,看到的都是美丽的田野,肥沃的土壤,一路上都可看到有斥堠在守卫,两岸绵延的青山迎送着舟船,樵夫牧童的山歌,此唱彼和。

人在船上,准备返回,顺着山前的一条小河行驶。

村落一个接着一个,岸上的杨柳交相掩映。

两座大山之间,这条小河犹如一条长长的绸带,向北通到江口,这里的地名叫石堰。

不久,船转过弯曲的河岸,向前穿过一座木板桥,到达三山坞。

这里民居集聚,房屋瓦缝参差,草垛一个接着一个,水路通畅,街巷众多,犹如城墙,又如梳篦;这里民风习俗淳朴,老人呼唤孙子应答,妇女到田头送饭,姑娘在水井打水;牛羊在山上吃草,猪狗在圈内奔跑,乌鸦在林间鸣叫,鸡飞上了屋顶,一片和睦友好太平丰收的景象,像古时候的朱陈村。

这里山都不太高大险峻,但松林竹丛苍翠欲滴,有石头的岩壁红色的峰峦,有的平坦如屋面,有的突兀如猛虎,有的低洼如水潭,有的林立如峭壁;不一会儿,退出山坞,有一横山在前面,田野开阔,水道港湾渐趋宽广,询问是什么地方,已是常州的晋陵县地界。

于是,船夫奋力摇桨,童子敲击船舷,一帆风顺疾行二十里,到达官塘溱市桥停泊下来。

啊!

大自然的灵气,自亘古而来,归集于大山与湖泊,孕育着秀美的山水;处在荒僻的角落,不经过著名的贤士游览,便默默无闻,江阴的一些山就是如此。

我不知道温州的雁荡山,像苏州的灵岩山,常州的惠山,大概超不过这里。

可惜不能与德汇等好友们一同作寻幽探胜的文章来赏玩;况且在船上动摇不安,观察得不详细,姑且写下来作为岁月的纪念。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6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