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唐曹清淤换填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584702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252.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唐曹清淤换填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最新唐曹清淤换填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最新唐曹清淤换填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最新唐曹清淤换填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最新唐曹清淤换填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唐曹清淤换填施工方案.docx

《最新唐曹清淤换填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唐曹清淤换填施工方案.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唐曹清淤换填施工方案.docx

最新唐曹清淤换填施工方案

 

唐曹清淤换填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8

二、工程概况及工程数量8

三、弃土场设置9

四、清淤换填施工方案9

1、施工准备9

2、开沟排水10

3、清淤深度的确定10

4、清淤数量的确定11

5、清淤换填方案的确定原则11

6、施工要求11

7、质量控制标准12

8、资料验收13

9、其他事项13

五、清淤换填施工计划工期13

我合同段清淤换填施工计划于2015年3月20日开工,于2015年9月30日完工,工期183,六、清淤换填施工设备、人员配置13

1、施工设备配置表13

2、施工人员配置表13

七、确保工程质量的措施14

1、建立完善的质量检查机构14

2、严格按质量检查程序进行质检14

八、确保施工安全的措施16

1、安全领导小组16

2、安全生产体系组织结构16

3、建立安全生产体系17

4、认真执行安全检查制度18

5、事故报告制度19

6、安全措施19

九、环境保护的措施19

1、成立环境保护领导小组19

2、环境保护具体措施19

十、文明施工保证措施1

1、施工现场管理1

2、应急准备2

3、施工安全事故应急响应:

2

4、应急措施3

软基换填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2003);

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3、《铁路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TB10106-2010)

4、《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2010)

二、工程概况及工程数量

唐曹铁路位于河北省唐山市境内,连接津山铁路及曹妃甸港区铁路曹南线。

线路北起唐山枢纽七道桥站,经唐山市丰南区、南堡开发区及曹妃甸区,利用既有曹南线至曹妃甸港区,正线全长76.371km。

本标为TCSG-1标,位于唐曹铁路起点七道桥站,丰南塘坊镇。

包括:

唐曹正线、改津山线、唐山站动车存车线。

地层岩性:

沿线地层成因类型主要有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Q4ml)、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第四系全新统湖积沼泽积层(Q4l+h)、第四系全新统海积层(Q4m)及第四系上更新统海陆交互沉积(Q3mc)。

岩性主要有杂填土、素填土、填筑土、淤泥质黏土、淤泥质粉质黏土、黏性土、砂类土。

沿线分布软土,厚度约2~15m,厚度变化大。

地质构造:

本区域位于华北平原断块坳陷东北部的冀中坳陷和燕山断块隆起,基底构造发育。

基底为太古界与下元古界变质岩系,上覆华北地台型沉积盖层,沉积岩系总厚度达14000m,其中新生界地层厚近万米。

本区褶皱及断裂均为隐伏构造,主要断裂为唐山断裂带及丰台-丰南断裂。

本合同段内不良地质现象主要表现为软土质淤泥。

根据地质资料显示,本标段路基范围内软土零星分布,埋藏深度浅,软土分布厚度均为不同。

但软土性质差,对路基的稳定性影响较大。

软基换填段落

起讫桩号

回填材料及数量

GJSK245+840.00~GJSK246+240.96

清淤回填挖方素土以现场实际发生量为准,图纸无量

DK246+240.96~DK246+400.0

清淤回填挖方素土以现场实际发生量为准,图纸无量

DK4+800.00~DK5+640.00

清淤回填挖方素土以现场实际发生量为准,图纸无量

DK5+229.36~DK5+480.49

清淤回填挖方素土以现场实际发生量为准,图纸无量

DK6+000.00~DK7+452.5

清淤回填挖方素土以现场实际发生量为准,图纸无量

DK7+820.00~DK7+937.22

清淤回填挖方素土以现场实际发生量为准,图纸无量

DK8+780.00~DK10+350.00

清淤回填挖方素土以现场实际发生量为准,图纸无量

DK12+696.00~DK12+760.00

清淤回填挖方素土以现场实际发生量为准,图纸无量

DK12+920.00~DK13+000.00

清淤回填挖方素土以现场实际发生量为准,图纸无量

DK14+300~DK14+550.00

清淤回填挖方素土以现场实际发生量为准,图纸无量

三、弃土场设置

由于清淤方量较大,我项目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临时租地作为临时弃土场地,便于以后复耕。

四、清淤换填施工方案

1、施工准备

1.1技术准备:

1.1.1做好试验室各种标准试验(包括填料的重型击实,CBR,液、塑限,含水量,颗粒分析等); 

1.1.2做好测量全套资料(采用导线点测量记录、导线点、水准点加密横断复测资料)。

1.1.3清淤换填施工工艺图。

 

抽水、拍照

原地面联测←业主复核

现场探坑←业主复核

清淤施工

清淤后地面联测←业主复核

回填换填材料

碾压

检测密实度←监理工程师复核

路基底部填筑N层换填材料至常水位以上0.5m

路基补强压实

检查验收

1.2现场准备:

1.2.1相应施工人员组织安排均己到位、协调工作己做好;

1.2.2相关施工机械配备已到位;

1.2.3施工便道已打通,人员及机械设备可直接进场作业。

2、开沟排水

在确定软基深度前先进行场地内积水排放,按照3m×5m的网格进行场地内排水,集体排放在纵向排水沟,排水沟纵坡不小于1.5%。

3、清淤深度的确定

3.1原地面进行清表后组织试验人员进行现场静力触探试验,确定软基深度,由试验监理工程师现场确认,当确定软基深度后,现场组织挖机进行触探点深度挖探,验证双桥静力触探深度的准确性。

若按要求深度清淤后目测仍有软土存在,则必须继续触探确定尚须清除的深度。

3.2清除淤泥后,我部立即采用双桥静力触探仪按承载力的标准进行验算

3.3现场确定淤泥深度前,清淤场地必须同时达到下列三个条件:

3.3.1开沟排水符合上述要求,且经监理验收同意后不少于连续三个晴天:

3.3.2清淤场地表观干燥,不湿润,无积水:

3.3.3经驻地办、监理处现场验收同意。

3.4当现场触探试验清淤深度与设计有较大差异时,业主可以根据现场实际需要通知业主检测中心进行现场触探,并以其现场触探试验确定的数据为准。

4、清淤数量的确定

清淤数量的计算方法按断面面积乘距离的方法进行计算。

4.1清淤施工前,我部在监理处、驻地办监理工程师在场的情况下对每个触探点的原地面按断面法测量“原地面”标高。

断面法的实测断面间距一般为10~20m,淤泥深度较大变化处应增测断面;每个实测断面上的触探点数量不少于3个,全幅断面不少于5个,淤泥深度不均匀处应加密触探。

每处清淤场地均应绘制平面和断面图,平面图上必须标注淤泥平面分界线、路中心线、实测断面线以及各触探点的平面位置,所有触探点均应合理编号;断面图上必须标注各触探点设计清淤深度、标高、实际清淤深度以及清淤断面面积。

4.2清淤施工后,我部按上述断面和触探点位置实测清淤后各对应点的“基底”标高。

4.3清淤前后的两次标高测量完成后,我部及时根据现场实测数据按上述要求绘制平面图和断面图,并据此计算清淤数量。

4.4清淤经监理处、业主验收后,我部及时换填,避免因泡水增加清淤数量。

5、清淤换填方案的确定原则

5.1我合同段清淤换填位置均处于场地低洼、地下水丰富且排水困难地段,根据文件的规定,我部的清淤换填施工需全部换填透水性材料。

5.2由于设计清淤深度均为估计值,实际清淤深度难与设计完全吻合,实际清淤数量难与设计完全相同,因此所有清淤换填方案均须根据现场实际确定,清淤换填方案和数量有变化的均须按本项目《工程变更管理办法》的规定办理,我部在完成双桥静力触探试验后立即向驻地办、总监办及业主上报《工程变更意向资料》。

5.3在上报《工程变更意向资料》之后业主、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四方进行现场确认,确定软基换填深度及换填材料,形成四方会议纪要。

6、施工要求

全线清淤段比较分散,我部将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地基承载力触探试验,试验合格后采取排水清淤换填的处理方案进行施工。

6.1清淤施工

清淤换填施工前,对原地面进行横断面测量,并填写测量记录表;采用挖掘机在清淤范围平面按3m×5m的方格挖网格排水沟,沟底宽不小于0.3m,沟深不小于0.6m,红线两边纵向排水沟及水田分界排水沟,都应加深加宽,沟底宽不小于0.5m,沟深不小于0.8m,所有沟底纵坡不小于0.5%,并对排水进行合理疏导,适当增设引水沟,将水排出路基以外。

然后根据现场情况,自一端往另一端全断面开挖。

清除淤泥时,应做到随挖随运,并采用自卸车运至指定地点集中堆放,以免污染环境。

淤泥清除后,先对基底进行整平碾压,碾压后基底压实度不小于90%,然后按要求恢复中桩、放出边桩、撒上石灰。

对回填前的地面进行横断面测量,并填写测量记录表作为依据。

6.2换填施工

6.2.1对完成清淤的地段,推土机配合平地机整平,达到要求的平整度,用压路机碾压密实,直至达到规范及设计要求的压实度指标。

6.2.2对已验收的段落进行分层回填,回填厚度按30cm松铺厚度进行控制,填筑宽度在两侧超出设计宽度50cm,以保证整修路基边坡后的路堤边缘有足够有压实度。

对局部不平整的地方用人工修整。

粒径超过10cm材料的用人工清出路基以外。

6.2.3运送至现场的换填材料,及时取样检测含水量,根据检测结果及试验所得的最佳含水量,采取翻晒或洒水闷料的措施,使填料的含水量与最佳含水量误差在±2%之内,闷料时间以使水份均匀分布于填料中并不粘压路机为止。

6.2.4布料完成后,第一遍静压,使填料大致密实,碾压时遵循先慢后快,先轻后重的原则。

压路机开始碾压速度用慢速,最大速度不超过4km/h,先开弱振碾压2遍,然后开始强振8遍,碾压时直线段由两边向中间,小半经曲线段由内侧向外侧,纵向进退进行,碾压时重叠后轮宽的1/2。

6.2.5压实度检测全部采用沉降观测法,先由现场测量员、技术员自检,自检合格请监理工程师抽检。

监理工程师抽检合格方可进行上层填压。

7、质量控制标准

8、资料验收

资料项目及频率按规范要求实施,及时填报质检资料,按部颁质量验收标准自检,并完善评定资料。

9、其他事项

9.1我部严格按照业主的要求申报清淤工程变更。

9.2作为隐蔽工程,清淤及换填施工的全过程,必须有监理全过程旁站,驻地办、总监办对开沟排水、触探、测量、换填等各个工序均应及时签字确认,同时必须按要求留下影像资料备查。

9.3清淤换填工程严禁夜间施工。

五、清淤换填施工计划工期

我合同段清淤换填施工计划于2015年3月20日开工,于2015年9月30日完工,工期183,六、清淤换填施工设备、人员配置

1、施工设备配置表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1

挖掘机

PC220

6

2

推土机

D85

2

3

装载机

ZL50

3

4

普通压路机

4

5

振动压路机

LSD226H

2

6

自卸汽车

15T

10

7

洒水车

SZQ5113GSS

2

2、施工人员配置表

组别

职责

技术负责人

各种施工方案设计与审核,进行全方位质量、进度宏观控制

现场施工负责人

进行现场施工管理

现场技术负责人

详细记录施工中的各种情况,对各工序进行严格控制,协助各专业负责人填写专用表格

测量负责人

负责测量,放样,检测并填写有关报检表格。

质量负责人

负责全面质量检查,成品验收,与监理工程师一起填写各类验收表格,确保优质工程

试验负责人

负责试验检测,并填写有关报检表格。

安全负责人

负责监督、检查工程开展过程中安全措施的执行情况,消除安全隐患

物资负责人

负责组织、管理机械设备及保证在施工过程中设备正常运转

现场专职安全员

负责施工现场安全隐患的排查、安全措施的实施情况检查,全过程管理此项工程的施工现场安全事务

七、确保工程质量的措施

1、建立完善的质量检查机构

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项目部成立质量管理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任组长,项目总工程师和路基作业负责人任副组长,质检工程师、路基工程师、试验工程师、测量工程师担任组员,负责全项目质量领导工作。

质量保证体系组织机构。

2、严格按质量检查程序进行质检

路基施工作业队在每一道工序过程及完成后,由质检员按设计图和技术规范要求严格进行自检,对自检合格工程填写质检申请表,经核实后报质检科审查,质检部确认后并签字报送监理工程师申请检验,监理工程师的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

 

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施工过程质量检查程序框图

 

八、确保施工安全的措施

1、安全领导小组

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技术负责人和安全部长为副组长、工程施工等其他人员为组员的安全小组。

2、安全生产体系组织结构

 

安全生产体系结构

 

3、建立安全生产体系

3.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并领导本合同段的安全生产工作。

3.2项目部实行安全生产三级管理,即:

一级管理由项目部质量安全部负责,二级管理由专职安全员负责,三级管理由作业队负责人负责,各作业点设安全监督岗。

3.3按照《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要求,落实各级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各自作好本岗位的安全工作。

3.4实行逐级安全技术交底制,组织有关人员对工程项目或专项进行书面详细安全技术交底,凡参加安全技术交底的人员要履行签字手续,并保存资料。

专职安全员要对安全技术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作好记录。

3.5加强施工现场安全教育:

针对工程特点,对所有从事管理和生产的人员进行全面的安全教育,重点对专(兼)职安全员、作业负责人、班组长、机械工、场内机动车辆以及新工上岗、工人变岗和改变工艺等进行培训教育。

通过安全教育,增强职工安全意识,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掌握基本生产知识和安全操作技能;提高职工遵守施工安全纪律的自觉性,认真执行安全操作规定,做到:

不违章指挥、不违章操作、不伤害自己、不被他人伤害,达到提高职工整体安全防护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3.6施工时,必须有充足的照明,遇有暴雨、大风、地面下沉等情况时,应停止施工;且施工作业人员必须有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发生质量、安全事故。

凡进入施工现场作业人员,必须头戴安全帽并扣好帽带,佩带上岗证。

严禁穿拖鞋、高跟鞋或赤脚进入施工现场。

3.7所有工作人员严格遵守作息时间,上班时间严禁酗酒,严禁参与赌博。

除特殊情况外,不得迟到或私自离岗。

3.8施工路段,林区附近,严禁野外生火,以免发生火灾。

4、认真执行安全检查制度

项目部保证检查制度的落实,规定定期检查日期及参加检查的人员,每旬进行一次;作业班组每天进行一次,非定期检查视工程情况如施工准备前,施工危险性大、季节性变化、节假日前后等要进行检查,并有领导值班。

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定人限期进行整改,保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真正落实。

5、事故报告制度

无论何时,一旦发生危害工程安全、工程进度、工程质量事故时,除采取必要有抢救措施以外必须立即暂停此项目和与之有关的项目的施工。

6、安全措施

6.1挖掘机作业安全

作业时应保持水平位置,行走机械予以制动;铲斗工作没结束时,不准旋转大臂和走车。

进行装车作业时,铲斗应尽量接近车箱,但不得碰撞汽车的任何部位;汽车未停稳时不准装车;铲斗装车时升降不能过猛。

挖掘机手离开驾驶室时铲斗应放落在地面上。

禁止用挖掘机起吊重物。

6.2推土机作业安全

在斜坡上推土时,应先推土填平工作场地;坡道行驶时,要低档前进并不得换档,也不准空档滑行;横向行驶坡度不得超过10度。

沟槽边沿作业时,刀片不能超出沟槽边沿,并且要有专人指挥。

两台以上推土机在同一现场作业时,前后距离不得小于8m,左右距离不得小于1.5m。

工作结束时,应将机械停放在平坦安全的地方,放下刀片,锁好门窗。

6.3压路机作业安全

作业中需人工清除碾子上的粘物时,清理人员要站在两旁,禁止正面跟进。

两台以上压路机在同一场地作业时,前后间距不得小于5m,左右不得小于1.5m,坡道上不得纵队行驶。

作业后应将压路机停放在平坦坚实的地方,不得停放在土路边缘及斜坡上或妨碍交通的地方。

九、环境保护的措施

1、成立环境保护领导小组

以项目经理为组长,技术负责人和安全工程师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组员的环保领导小组。

2、环境保护具体措施

2.1取、弃土场准备工作

将弃土场场地内有碍于施工的树木,根据工程师的指示进行清理。

用于取土的挖方段含有细根须、草本植物及覆盖草等植被的表层有机土壤,应按监理工程师指示的开挖深度进行开挖清理,并将开挖的有机土壤运到指定弃土场堆放。

堆存的有机土壤可利用于工程的环境保护及复耕土地。

试验路段基底应进行清淤换填,应按照设计指定的清淤深度清淤和换填,挖除的淤泥运到指定弃土场堆放。

2.2噪声防护

施工噪声源主要有:

运输汽车发出的交通噪声;挖装机械、压路机、发电机等施工机械发出的噪声。

为将施工噪声控制到最低,并满足环境保护标准要求,施工中采取以下防护措施:

2.2.1选用低噪声设备和工艺;

2.2.2加强设备的维护和养护,减小运行时的噪声;

2.2.3防止气动工具通风系统阀门漏气产生的噪声;

2.2.4加强运输车辆的维护保养,尽可能减少其产生的噪声;

2.2.5在强噪声环境中的工作人员,佩带防噪声用具;

2.3粉尘处理控制

交通运输扬尘控制,扬尘污染主要是便道车辆来往较多,造成扬尘污染。

施工中主要采取以下控制措施:

2.3.1加强对便道管理和养护,保持便道路面平整。

2.3.2配备一台专用洒水车,及时对便道洒水防止粉尘飞扬。

2.3.3处于粉尘区的施工人员要佩戴防尘面罩,以保护施工人员的健康。

2.4废气污染控制

工程施工主要燃油设备有挖装机械、自卸汽车、平地机、推土机以及柴油发电机等,必须对燃油设备的尾气排放进行控制,施工中将采取以下控制措施:

2.4.1加强对燃油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使发动机在正常和良好状态下工作。

2.4.2安装尾气排放净化器,使尾气达标排放。

2.4.3杜绝使用不符合国家废气排放标准的机械设备。

十、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1、施工现场管理

1.1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现场文明施工领导小组,负责本标段文明施工管理工作,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文明施工管理细则。

1.2开工前做详细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绘制施工组织进度计划、现场总体平面布置图,做到科学合理。

1.3各种规章制度及总体平面布置图、施工进度图等张挂上墙,各种图标注规范、醒目。

1.4主要规章制度包括:

质量控制制度、施工安全制度、岗位职责、现场管理制度、职工管理制度等。

1.5开展文明施工,现场管理有序,现场布置统一规划,施工区材料堆放整齐,场地平整,道路、排水畅通。

1.6各类公告牌、标志、标识牌内容齐全,式样规范,位置醒目。

1.6.1在标段的起讫点树立门架、大型标识牌,标明承建单位的名称及施工桩号。

1.6.2项目部驻地设置标明工程名称、工程规范、建设单位、现场负责人、设计单位、质量监督单位、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或总监代表)、标段监理负责人(高级驻地监理)、施工单位名称、项目经理、总工程师、项目副经理、质检负责人、试验负责人等内容的公告牌。

1.6.3每个关键工程、重要部位及重要构造物施工地点设置醒目标牌,标明工点名称、工程简介、施工负责人、旁站监理、技术负责人、质检负责人、测量负责人、试验负责人等内容的公告牌。

1.6.4工地上除设置施工公告牌外,还设置一些指路标志、减速标志、危险标志、安全标志等。

1.6.5现场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上岗证件,证件应附照片并写姓名、单位、岗位等内容。

1.6.6施工现场挂宣传标志,形成良好的文明施工气氛。

1.6.7施工现场内道路平整、排水畅通,生产和生活污水进行污水处理后循环利用或排放。

1.6.8施工生产过程中的建筑垃圾清运到指定地点,保证施工现场整齐、干净、卫生。

1.6.9严格按照公安、消防部门的要求设置防火设施,定期对灭火器等防火设施进行检查,保证防火设施的使用性能。

1.6.10施工便道派专人进行养护,保证晴雨畅通,经常清扫、洒水,防止尘土飞扬,保证不影响当地群众正常生活、生产活动。

1.6.11车辆在运料过程中,对易飞扬的物料用篷布覆盖严密,且装料适中,不得超载。

1.6.12合理安排施工作业,在靠近居民区的施工地段,夜间不安排噪音大的机械施工。

2、应急准备

2.1对应急人员进行应急准备相关培训:

对应急人员和现场人员进行岗位教育和消防知识的教育;对扑救火灾、救护人员的知识能力教育;对抢救摔伤人员知识能力教育;对紧急切断电源、抢救触电人员知识能力教育;对控制机械事故损坏或伤害,排除机械设备事故危害能力教育。

做好培训记录。

2.2组建一支义务消防队,并组织至少一次消防演习,检验应急准备工作的有效性。

2.3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方案及安全技术交底要求,备足备好应急工具和应急用品,作好预防准备。

2.4应急工具清单:

2.4.1防火、防爆、防泄露工具:

灭火器、防火砂、洋镐、水桶、铁锨、沙袋、阻燃棉被等。

2.4.2通讯联络设施:

手机、对讲机、电话

2.4.3急救工具:

车辆、担架、医药箱(内备:

止血绷带、急救药品等)。

3、施工安全事故应急响应:

3.1高处坠落伤害事故应急响应

高处坠落伤害事故发生后,要分清轻、重、缓、急,在事故现场处理受伤人员时,要沉着、果断、准确、细致,保护好事故现场,现场有经验的人员要立即对受伤人员作出诊断,对伤势情况作出简单处理,派车立即送往就近医院进行抢救,相关人员陪同,以便说明伤员的伤势情况,受伤部位、性质,以利医院作好准备。

3.2物体打击伤害事故应急响应

当发生物体打击伤害事故,首先要将受伤人员转移到安全地方,根据受伤人员的伤势情况、受伤部位、性质、施工现场负责人要以最快速度上报经理部领导,组织抢救,确定抢危方案,在抢救过程中抢救人员要听从指挥,服从安排,不得鲁莽从事,团结协作,争分夺秒,全力抢救。

经理部医务人员要立即对受伤人员作出诊断伤势情况作出简单处理,并通知当地医院说明伤员的伤势情况,受伤部位、性质,以利医院作好准备。

立即送往就近医院进行抢救。

3.3人体触电伤害事故应急响应

3.3.1发现有人员触电伤害事故,要立即关闭电源开关,针对被触电人员受伤情况作出简单诊断,当病人处于昏迷状下,要尽快对心跳和呼吸情况作出判断,看看是否处于“假死”状态。

如出现“假死”状态,说明全身组织严重缺氧,此时情况十分危及,应采取有效方法:

把脱离电源后的病人迅速移至通风干燥处仰卧于平坦处,将上衣与裤带放松;观察病人是否还有呼吸存在;摸一摸颈动脉或股动脉有没有搏动;看一看瞳孔是否扩大。

3.3.2采取人工呼吸法。

3.3.3采取体外心脏挤压法。

3.3.4在现场采取急救的简单方法外,马上要组织车辆将病人送往就近的医院进行抢救,项目医务人员要护送到医院待病人脱离危险后才能离开。

4、应急措施

4.1当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后,当事人立即向班组、安全环保部及项目经理汇报。

保安人员在第一时间内到达现场,负责警戒,保护现场,阻止一切无关人员进入,以等待调查。

应急小组组织相关成员立即到达现场处置,并采取应急措施,防止事态扩大,对事故进行处理。

4.2报警:

紧急事故发生时,发现人应立即报警。

4.2.1向内部报警,简述:

出事地点、事态状况、报警人姓名。

4.2.2向外部报警,详细准确报告:

出事地点、单位、电话、事态状况及报警人姓名、单位、地址、电话。

发生火灾时还要派人到主要路口迎接消防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