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学概论课件整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583212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40.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学概论课件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文化学概论课件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文化学概论课件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文化学概论课件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文化学概论课件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化学概论课件整理.docx

《文化学概论课件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学概论课件整理.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化学概论课件整理.docx

文化学概论课件整理

文化学概论

主讲教师:

彭厚文

第一章文化释义

第一节什么是文化

•一、中国古代的文化概念

•“文”与“化”出现于三千年前的卜辞。

•古书中最早把文、化放在同一句子的文献是战国末年的《周易》,其《贲卦·象传》说:

“观乎天文,以观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文、化二字复合,联成一词,最早见于西汉刘向《说苑·指武》:

“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

凡武之兴,谓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中国古代的文化一词的基本含义是文治与教化。

•二、西方的文化概念

•在西方,文化一词源自拉丁文cultura,在德文中为kulture,在英文和法文中为culture。

•西方古代的文化概念,其含义与中国古代的文化概念有着重大区别。

•西方学术界两个有影响的文化定义:

(一)英国人类学家泰勒的定义。

1871年,他在《原始文化》中提出:

“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

(二)美国学者克罗伯和克拉克洪的定义。

•1952年,他们在《文化:

关于概念和定义的检讨》提出:

文化由外显的和内隐的行为模式构成;这种行为模式通过象征符号而获致和传递;文化代表了人类群体的显著成就,包括它们在人造器物中的体现;文化的核心部分是历史地获得和选择的传统观念,尤其是它们所带的价值;文化体系一方面可以看做是活动的产物,另一方面则是进一步活动的决定因素。

•三、中国现代学者对文化概念的理解

•中国现代学者对文化概念的定义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以描述文化所包含的内容为主的定义,《辞海》对文化所下的定义可作为代表。

•一类是以揭示文化本质属性为主的定义,冯天瑜在《中华文化史》中下的定义可作为代表。

•四、全方位把握文化的内涵

•首先,文化的本质是自然的人化。

•第一,文化是人类创造的,动物不能创造文化。

•人与动物的生理区别:

1.发音器官不同;2.神经系统不同;3.躯体外表不同。

•第二,自然界的物品,只有打上人类的意识和活动的痕迹,才能成为文化。

•其次,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念。

•第三,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

•1.文化由不同的成分所组成。

•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

•2.文化是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

•3.文化的各方面是密切联系的。

•二分法:

•德国学者牟勒来挨尔(T.Muller-Lyer)在其《文化的现象及其进步的趋向》一书中,把文化分为文化的下层机构和文化的下层机构两大类:

•(1)文化的下层机构:

①经济;②生殖;③社会组织;

•(2)文化的上层机构:

①语言;②科学;③宗教与哲理的信仰;④道德;⑤法律;⑥美术。

•九分法:

•德国人类学家拉策尔(F.Ratzel)在其《人类学》中将文化分为如下九类:

(1)言语;(2)宗教;(3)科学与艺术;(4)发明与发现;(5)农业与畜牧;(6)衣服与装饰;(7)习惯;(8)家庭与社会风俗;(9)国家。

•美国人类学家威斯勒(C.Wissler,又译为威士莱)在其《人类与文化》书将文化分成如下九类:

•(1)语言:

语言文字制度。

•(2)物质的特质

•①食物习惯;②住所;③运输与旅行;④服装;⑤器皿用具;⑥武器;⑦职业与工业。

•(3)艺术:

雕刻、描写、图画、音乐等。

•(4)神话与科学知识

•(5)宗教的动作

•①礼仪的形式;②病人的看待;③死亡的处理。

•(6)家庭与社会制度。

•①婚姻的形式;②亲属关系的计算方法;③遗产;④社会管理;⑤游戏与运动。

•(7)财产

•①不动产与动产;②价值与交易的标准;③贸易。

•(8)政府

•①政治的形式;②司法及法律的手续。

•(9)战争

 

第二节文化的属性

•一、超自然性与社会性

•二、普同性与多样性

•三、继承性与变异性

•四、功能性与系统性

第三节文化与文明

•一、文明的含义

•1.我国古代对文明的理解

•我国古代就曾使用“文明”一词。

2000多年前的《周易》中就有“见龙在田,天下文明”之句。

•唐代经学家孔颖达对此的解释是:

“天下文明者,阳气在田,始生万物,故天下文章而光明也。

•2.西方学者对文明的理解

•西方古代的“文明”(civilization)概念  

•近代西方学者对文明的理解

(1)文明是指良好的人类生活方式

(2)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

•3.我国学者对文明的理解

•我国大多数学者都认为,文化与文明是两个有区别的概念。

•关于文明的定义,山东大学陈炎先生的《“文明”与“文化”》(《学术月刊》2002年第2期)认为:

“所谓‘文明’,是指人类借助科学、技术等手段来改造客观世界,通过法律、道德等制度来协调群体关系,借助宗教、艺术等形式来调节自身情感,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基本需要、实现全面发展所达到的程度。

•河北工程学院的冯石岗在《在文化与文明的关系中把握文明》(《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一文中认为:

“文明是标志人类社会进步状态的历史范畴,既是具有地域特色和时代特征的文化发展积极成果,又是社会进步的一定阶段,其发展呈跃进式前进态势。

二、文化与文明的区别与联系

•1.两者的区别

•①从内容上看

•②从时间上看

•③从表现形态上看

•④从性质特征上看

•⑤从词义上看

•2.两者的联系

•①文化是文明的基础,文明是文化发展的产物和表现。

•②文化和文明是人类社会进化本身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③文化决定文明前进,文明促进文化发展。

第四节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1.传统文化的内涵

•传统文化是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

•传统文化是相对于当代文化和外来文化而言的。

•传统文化有精华与糟粕之分。

•2.文化传统

•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的气质、品格、精神和灵魂。

•文化传统不具备有形的实体。

•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的宝贵财富,同时又是一种惰性的力量,保守的因素。

•3、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的区别

•第一,侧重点不同。

•第二,存在状态不同。

•第三,实际内容不同。

•第四,传统文化的外延比文化传统要大。

 

第二章 文化学的发展历史

第一节 文化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一、文化学的研究对象

•文化学是研究文化的科学。

具体地说,它是探讨文化现象的起源、演变、传播;文化的形态、结构、功能、本质、规律;诸文化的相互关系;文化与社会关系的人文社会学科。

(王玉德)

•中山大学哲学教授李宗桂给文化学下的定义:

文化学是研究文化的科学,它以文化现象、文化行为、文化本质、文化体系(文化系统)为研究对象,探讨它们的起源、演变、传播、结构、功能、本质,以及文化的个性与共性、特殊规律与一般规律,是一门综合性、边缘性、交叉性的新兴的社会人文学科,是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的“应用性基础研究”学科。

•文化学的特点:

•1.综合性

•2.边缘性和交叉性

•3.跨区域性

•4.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

二、文化学的研究任务

1.建立相对完整和成熟的学科理论体系

2.运用文化学的理论和方法,揭示各种文化事象的文化内涵

3.通过对文化发展规律的研究,揭示文化发展的方向和途径。

精神文化的变化是最缓慢、最困难的;

精神文化的变化往往会落后于物质文化的变化;

精神文化最终会制约物质文化的变化。

第二节文化学的产生

•一、文化学的源头

•文化学是从人类学分化出来的一门学科

•什么是人类学?

•体质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

•二、文化学的产生和发展

•1.文化学的产生

•2.古典文化学

•从泰勒至二十世纪中叶

•3.现代文化学

•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

•对于现代文化学的建立作出独特贡献的两个学者:

克罗伯和怀特。

•三、我国文化学的发展历史

•1.民国时期

•民国时期,我国就有少数学者开始研究文化学,并有少数高校开设了文化学的课程。

•两位著名的文化学学者:

•陈序经:

《文化学概观》

•黄文山:

《文化学体系》

•此外,钱穆研究文化史也卓有建树,其代表作是《中国文化史导论》

•2.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至今

•80年代中期我国兴起了一个文化研究的热潮,在此背景下,文化学的研究重新起步。

•这一时期文化学的研究特点:

•(1)杂牌军的研究队伍;

•(2)拿来主义的学科内容;

•(3)乏善可陈的研究成果。

•研究成果主要是出版了一批教材:

•郭齐勇的《文化学概论》(湖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刘守华主编的《文化学通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陈华文的《文化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吴克礼主编的《文化学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陈建宪主编的《文化学教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第三节文化学的流派

•一、进化学派

•1.什么是进化学派?

•2.进化学派的产生和发展

•3.进化学派的代表人物

•进化学派的理论先驱是达尔文和赫胥黎

•主要代表人物是泰勒和刘易斯·亨利·摩尔根

•人类社会发展三阶段

•(1)蒙昧阶段

•低级:

以野果和坚果为食物

•中级:

食用鱼类和使用火

•高级:

发明弓箭

•(2)野蛮阶段

•低级:

发明制陶术

•中级:

饲养家畜、用灌溉法种植

•高级:

使用铁器

•(3)文明时代

•发明和使用文字

•二、传播学派

•1.什么是传播学派?

•2.传播学派的产生和发展

•3.主要代表人物

•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除了格雷布纳外,还有德国的弗里希·拉策尔、英国的埃利奥特·史密斯等学者。

•三、历史学派

•1.什么是历史学派?

•2.历史学派的产生和发展

•3.主要代表人物

•弗朗兹·博厄斯

•美国著名的文化人类学家博厄斯的主要理论观点:

(一)文化独立论

(二)人类及其历史发展的非规律论

•(三)“文化区”的理论

•(四)各族平等论和文化相对主义

•四、功能学派

•1.什么是功能学派?

•2.功能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马林诺夫斯基:

《西太平洋的航海者》

•布朗:

《安达曼群岛上的居民》

•五、文化心理学派

•1.什么文化心理学派?

•2.文化心理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鲁思·本尼迪克特:

《文化模式》《菊与刀》

•六、新进化学派

•代表人物是美国的人类学家莱斯利尔·怀特

•怀特的代表作:

•《文化的科学》(1949年)

•《文化的进化》(1959年)

•怀特的新进化理论与摩尔根的进化理论既有共同点,又有区别。

•主要理论观点:

•第一,超有机体的文化观。

•第二,借用物理学和热力学中有关能量的定律,来解释人类社会文化的发展和进化。

•第三,根据人们对能量支配的不同,把文化的发展过程区分为四个时期:

一是支配火的幼年时期,二是支配农业和畜牧业的青年期,三是支配煤、油和水力的成年期,四是支配原子能的老年期。

•七、结构主义学派

•法国当代著名文化人类学家克劳德·列维·施特劳斯:

《结构人类学》

•主要理论观点:

•1.结构结构是一种关系组合

•2.断裂性和共时性

•3.神话的研究1985年发表《嫉妒的女制陶人》

•4.亲属关系的研究

(1)夫妻关系;

(2)兄弟姊妹关系;(3)父子关系;(4)母舅和外甥的关系。

•5.语言研究

第三章 文化学的理论

第一节文化的类别

•关于文化的分类,学术界并无统一的意见。

现在的分类大致有如下三种:

•“二分法”:

认为文化应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三分法”:

一种认为文化可以分为物质、制度、精神三个层面。

物质层面是表层,政治制度和经济体制是中层,哲学思维和价值观是深层;另一种认为文化的第一个层次是外围文化,即独具民族特色的文化;第二层次是科学理性文化,它包括所有的自然科学和绝大部分人文社会科学,是人类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般规律的认识体系;第三层次是思想道德文化,包括世界观、道德规范、社会价值、意识形态、社会理想等。

物质是基础层,制度层与精神层是上层。

•“四分法”:

认为文化可以分为四个方面,即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价值。

另一种是认为文化分为物质、精神、行为、制度四个层面。

•1.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是人们的物质生产方式和产品的总和。

它包括物质生产文化和物质消费文化。

•物质文化属于文化的表层结构,是最不稳定的层次,在不同文化的交流与冲突中,它最快也最容易发生变化。

一种文化的变迁,往往是从物质文化这个层次开始的。

•2.制度文化

•人类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逐渐创造了一个自己服务于自己又约束自己的社会环境,创造出处理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规范,表现为各种制度及各种相关的组织。

•制度有社会经济制度、婚姻制度、家族制度、政治法律制度等;

•与这些制度有关的组织机构有家族、民族、国家,经济、政治、宗教团体,教育、科技、艺术组织等。

•制度文化属于文化的中层结构,变化的难度较大,速度较慢。

它的维持与变化受到价值观的影响,有时表面上制度文化发生变化,但这一变化若与价值观相冲突,实际上实行的制度便会与书面上描述的制度不一致。

这是转型期社会的普遍现象。

•3.行为文化

•行为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尤其是在人际交往中以约定俗成方式构成的行为规范。

它以民风民俗形式出现,见之于日常生活中,具有鲜明的地域与民族特色。

•《礼记》说:

“五方之民皆有性也”,《汉书》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都是对行为文化的指认。

•4.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发育生长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及其物化形态的著作和艺术品。

•语言文字、科学技术、教育、文学、艺术、史学、伦理道德、宗教、哲学就属于这一文化层面。

•精神文化是文化整体的核心部分。

其特点是具有最强的稳固性。

 

第二节文化变迁的理论

•文化变迁是指文化发展过程中,由于文化特质量的渐进而导致的文化结构、文化模式的质的变化。

•一、文化变迁的途径

•文化变迁的途径主要有发明、借用和传播、文化丧失以及涵化。

•1.发明

•发明是创造出过去没有的事物。

•发明不一定就会导致变迁。

只有当社会接受了发明并且有规律地加以运用时才谈得上文化变迁。

•发明为社会所接受的条件:

•一是发明具有实际的利用价值;

•二是发明符合社会的需求和价值观念;

•三是发明者具有足够的地位和威望。

•2.借用和传播

•一个群体向另一个群体借取文化要素并把它们融合进自己的文化之中的过程就叫做传播。

•借用或传播能够加快一个群体的文化的发展。

•传播的模式:

(1)直接接触。

(2)媒介传播(如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

(3)迁徙传播。

(4)战争传播等。

•3.文化的丧失

•两种形式:

•一种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一种是没有替代物的丧失

•4.涵化

•两种涵义:

•一是指弱势群体或弱势民族被迫向强势群体或强势民族借取文化要素。

•一是指当两个群体经过直接的集中接触,导致其中一个群体或者两个群体原来的文化形式发生大规模的变化。

•涵化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文化事件:

(1)取代

(2)综摄

•(3)增添

•(4)文化萎缩

•(5)起源

•(6)排拒

•涵化的结果:

•一是同化或者合并;

•二是结合;

•三是灭绝。

•二、文化变迁的一般过程和规律

•(1)从量变到质变

•(2)从自发到自觉

•(3)渐进的过程

•(4)克服文化的惰性

•三、现代化-一个文化变迁的过程

•现代化是发展中的社会为了获得工业发达社会所共有的某些特点,而经历的文化和社会经济变迁的、包容一切的全球性过程。

([美]威廉·A·哈维兰)

•现代化的四个亚过程:

•(1)技术的发展;

•(2)农业的发展;

•(3)工业化;

•(4)都市化。

•现代化过程的本质特征或界定性因素:

•(1)国际依存的加强;(2)服务业的增长;(3)出生率和死亡率由高向低的转变;(4)改入分配更加公平;(5)各种组织和技能的增生及专门化;(6)政治参与大众化;(7)与亲属关系相联系的传统权利和义务发生变化;(8)社会各个阶层之间的流动增加。

•四、文化变迁的原因

•1.西方学术界的各种观点

•(1)地理环境决定论。

拉策尔、伯克勒

•(2)心理因素决定论。

•(3)技术因素决定论。

怀特、斯图尔德

•(4)文化传播因素决定论。

史密斯

•(5)生物因素决定论。

•英国的斯宾斯、德国的李林弗、法国的华牧斯等。

•2.文化变迁的原因

•首先,引起文化变迁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方式的变更。

•其次,文化自身的矛盾冲突、文化的分化是文化变迁的一个重要原因。

•再次,地理环境的变化是引起文化变迁的一个方面的原因。

•最后,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群体文化的变迁,还要受到外来文化传播的影响。

•(3)技术因素决定论。

代表人物有美国的怀特、斯图尔德等。

•(4)文化传播因素决定论。

•(5)生物因素决定论。

•代表人物有英国的斯宾塞,德国的李林弗,法国的华牧斯等。

•第三节 文化模式

•文化模式是特定民族或特定时代的人们普遍认同的的,由内在的民族精神或时代精神、价值取向、习俗、伦理规范等构成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

•国外学者对文化模式的研究是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的。

1934年,本尼迪克特出版《文化模式》一书,提出了文化模式的理论。

她认为,文化模式的文化构成包括三个层次,即文化特质、文化丛、文化模式。

•文化特质,是指文化的最小单位。

•文化丛是指联系在一起的那些文化特质,这些特质在文化上具有逻辑上的相依关系,并能持久保持下去。

•文化模式,就是由若干文化丛组成的一种文化整合。

•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可以划分出不同的文化模式。

•一种是共时态视野中的文化模式。

•包括:

民族心理意义上的文化模式;

•文明形态意义上的文化模式。

•再一种是历时态视野中的文化模式。

•包括:

原始社会的文化模式

•传统农业文明的文化模式

•现代工业文明的文化模式等。

 

•第四节文化的功能

•1.凝聚的功能

•共同的文化背景能够使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一个团体、一个单位的人们产生向心力和凝聚力。

•2.传承功能

•文化能够把人类积累的知识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这就是文化的传承功能。

•3.认知功能

•人类借助文化可以提高认识外部世界和人自身的能力,这就是文化的认知功能。

•4.规范功能

•文化能够引导、约束、调整、规范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这种功能是文化的规范功能。

•5.教化功能

•文化能够培养人们的审美情趣,养成人们的优良品德和习惯,这是文化的教化功能。

•6.经济的功能

•文化本身是经济的一部分,它还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这是文化的经济功能。

•7.审美娱乐功能

•人们在欣赏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电视、美术、文学等文艺作品,或参与某些文艺活动时会得到美的享受,感到身心的愉悦。

第五节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是著名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费孝通在1997年北京大学举办的第二届社会学人类学高级研讨班提出的一个概念。

•一、文化自觉理论的提出

•1.什么是文化自觉?

•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以及它与其他文化的关系。

•2.文化自觉理论的针对性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解决两个问题:

•一个是文化转型的问题;

•一个是不同的文化如何和平共处、取长补短,共同发展的问题。

•二、如何做到“文化自觉”?

•1.正确认识自己的文化

•主要应该认识、把握、挖掘中国文化的特点。

•中国文化有哪些特点?

•如何把中国文化的特点用现代语言表述出来?

•2.正确对待自己的文化和其他民族的文化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3.反对文化霸权主义

 

第四章文化学的方法

•一、文化学方法概说

•1.方法的重要性

•方法是学术研究的敲门砖,掌握正确的方法是开展学术研究的必要条件。

•2.学术研究要运用哪些方法?

•三个层次的方法:

哲学方法;一般方法;各个学科的特殊方法。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名单    新华社北京6月13日电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名单。

这个名单除参加学科评议组工作的学位委员29人外,十个学科评议组共407人,名单如下(以姓氏笔划为序):

•哲学评议组:

王玖兴冯契任继愈朱光潜孙叔平李泽厚肖前周礼全金岳霖赵风歧高清海黄枬森

•经济学评议组:

方明孙冶方关梦觉宋涛陈岱孙罗元铮骆耕漠陶大镛蒋一苇葛家澍詹武滕维藻薛暮桥

•法学评议组:

王叔文王岷灿汤宗舜芮沐吴文藻吴建璠陈守一林耀华柯柏年胡华赵宝煦高原宦乡韩德培雷洁琼(女)

•教育学评议组:

王焕勋刘佛年李鹤鼎杨钟秀张敷荣陈元晖陈立钟师统高觉敷黄震章巨林

•文学评议组:

王力王中王元化王佐良王起王瑶王朝闻卞之琳叶永夫叶圣陶刘振瀛朱东润李荣李健吾李赋宁李瑞年吴世昌却太尔肖涤非哈米提钟敬文何如张庚张骏祥陈洪陈嘉赵沨祝彦钱中书曹靖华清格尔泰

•历史学评议组:

邓广铭刘大年苏秉琦李学勤杨向奎吴于廑吴泽郑天挺徐中舒黎澍韩儒林谭其骧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论治学的三重境界: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XX,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第三境也。

•缪钺论王国维:

“学无专师,自辟户牖,生平治经史、古文字、古器物之学,兼及文学史、文学批评,均有深诣创获。

而能开新风气。

诗词骈散文,亦无不精工。

其心中如具灵光,各种学术,经此灵光所照,即生异彩。

论其方面之广博,识解之莹彻,方法之谨密,文辞之精洁,一人如兼具数美,求诸近三百年,殆罕其匹。

•王国维《静庵文集续编》的《自序》介绍其研究哲学的经历:

“始读汗德之《纯理批评》,至先天分析论几全不可解,更辍不读,而读叔本华之《意志及表象之世界》一书。

……尤以其《意志及表象之世界》中汗德哲学之批判一篇,为通汗德哲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