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达县图书馆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58271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3.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色达县图书馆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色达县图书馆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色达县图书馆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色达县图书馆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色达县图书馆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色达县图书馆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色达县图书馆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色达县图书馆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色达县图书馆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色达县图书馆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色达县图书馆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选择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根据决策目标的影响程度不同,决策可以分为()。

A、战略决策和战术决策

B、单目标决策和多目标决策

C、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

D、常规决策和重复决策

【答案】A

【解析】根据不同的标准,决策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根据决策目标的多寡,可以分为单目标决策和多目标决策;根据决策问题的重复程度不同,可以划分为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

因此B项和C项不是正确答案,D项说的实际上是同一种决策,即程序性决策。

2、夏日雷雨过后,人们会感到空气特别清新。

其主要原因是()。

A、雷雨过后,空气湿度增加

B、雷雨过程中气温快速下降

C、雷雨过程中雷电导致空气中的臭氧分子增加

D、雷雨过程中空气中的灰尘随雨水降落到地面

【答案】C

【解析】闪电时,发生的化学变化会使空气中的一些氧气变成臭氧。

雷雨后,空气中就弥漫着少量的臭氧,

因为它能净化空气,使空气清新。

故选C。

3、公文按照行为方向和行文关系可以分成上行文、平行文和下行文。

下列公文可作为平行文的有()。

A、报告

B、函

C、批复

D、知照性通知

【答案】BD

【解析】平行文,是指向同级机关以及向非同一组织系统或专业系统中不相隶属的任何级别的机关行文。

如:

函。

知照性通知用于一些不需要直接执行或办理的事项。

如节假日安排、人事任免、机构设置或调整、印章启用或更换以及召开会议等,主要起交流情况、传递信息的作用,发送对象较广泛,对下级、平级机关均可发送。

BD当选。

A是上行文,C是下行文。

故本题答案为BD。

4、下列事项中应当制发通知的有()。

A、某大学向某市旅游局联系有关学生毕业实习的事项

B、某银行向各储蓄所下达季度储蓄任务

C、某人事局贯彻财政局有关职工差旅费报销标准的文件

D、某公司聘任四名部门经理

【答案】BCD

【解析】通知主要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等。

答案A属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的商洽工作,应该用函,排除。

5、下列用语不正确的是()。

A、你市2008年15号文件《关于增加职工工资的请示》收悉

B、你市《关于增加职工工资的请示》,杭办发2008年15号,收悉

C、特此批复

D、经研究,现批复如下

【答案】A

【解析】公文中引用来文应当先引用文件名称,在后面括号中表明文件字号。

6、相对过剩人口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生产能力过剩

B、人口增长过快

C、资本主义剥削制度本身

D、劳动力价值过高

【答案】C

【解析】相对过剩人口并不是说人口过多了,而是指相对于资本家的需要来说,而成为多余人口,其产生根

源在于资本主义剥削制度本身。

故选C。

7、团队精神的精髓是()。

A、奉献

B、互相协作

C、责任感

D、承诺

【答案】B

【解析】团队精神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核心是协同合作,反映的是个体利益和整

体利益的统一,并进而保证组织的高效率运转。

团队精神的基础是挥洒个性;团队精神的精髓和核心是协同

合作;团队精神的最高境界是团结一致;团队精神的外在形式是奉献精神。

故选B。

8、标识公文的内容特征和归属类型的关键性词语是()。

A、主题词

B、附注

C、标题

D、附件说明

【答案】A

【解析】主题词是用来解释公文基本内容并经过规范化处理的专用词语,是在概括公文内容特征方面起关键

作用的词语,也叫关键词。

故选A。

9、把生产资本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

A、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实物存在形式和价值转变方式

B、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不同

C、在资本积累中的作用不同

D、在资本流通中的周转速度不同

【答案】B

【解析】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依据是根据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不同而划分的。

可变资本是指资本家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一部分资本。

劳动力在使用过程中,不仅能够创造补偿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而且能创造出剩余价值,是资本增值。

不变资本是指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转变为生产资料的那一部分资本,经过生产过程,它的价值会随物质形态的改变,转移到新产品中去,没有发生任何价值量的变化,价值不会增值。

故选B。

10、李白有诗云:

“黄河之水天上来。

”这里的“天上”是指()。

A、地球的大气圈

B、地球的平流层

C、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

D、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黄河的源头巴颜喀拉山,D项当选。

11、一般来说,通货膨胀的基本标志是()。

A、货币供应量下降

B、物价上涨

C、人均货币存量下降

D、人均所得货币下降

【答案】B

【解析】通货膨胀是指由于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大于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而造成的商品和劳务价格普遍上涨的

现象。

故选B。

12、货币的本质是()。

A、购买商品

B、充当交换物

C、充当投资物

D、充当一般等价物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货币的本质。

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

故本题选D。

13、“从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来说,改革会使人人受益”,但“改革不是一首田园诗,它伴随着眼泪和痛苦”。

对这两句话包含的哲学道理理解正确的是()。

A、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B、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C、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事物的性质

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答案】B

【解析】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方向是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

较长时期来说,改革使人人受益体现方向的前进性;伴随眼泪和痛苦体现道路的曲折性。

B项当选。

14、社会公德是该社会各个社会集团、社会阶层都应当遵循的共同道德要求,它反映了道德要求的

()。

A、全人类性

B、公共性

C、时代性

D、阶级性

【答案】B

【解析】道德具有共同性(公共性)、民族性、阶级性、历史基础性、自律性的特点。

社会公德是社会全体

成员都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

具有最广泛的群众性和适用范围,在同一社会中,任何社会成员不管属于哪个

阶级或从事何种职业,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简单规则,都必须遵守,否则就要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

这体现

了道德要求的公共性。

故选B。

15、价格与价值的关系是()。

A、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B、价格决定价值

C、无必然联系

D、价值就是价格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是通过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表现出来的。

由于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某种商品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跌。

价格与供求之间存在着双向制约的关系,供求变化会引起价格波动,商品生产者又会根据价格的涨落及时调整投资方向和生产规模,使供求达到动态平衡,从而使价格以价值为轴心上下波动。

故本题选择A。

16、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A、生产相对过剩

B、整个社会经济生活陷入混乱

C、商品买卖脱节

D、金融企业倒闭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

所谓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指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直接有关,由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因素引起的经济危机,即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

因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故本题选A。

17、这篇公文的主要语言风格是()。

A、平实易懂

B、准确生动

C、艰深晦涩

D、庄重周严

【答案】D

【解析】公文语言有着与其他文章不同的特点,即准确、庄重、平实、简明。

作为批复,尤其要做到庄重周

严,所以选D。

18、日本开始侵华的标志是()。

A、“九一八”事变

B、华北事变

C、皇姑屯事变

D、卢沟桥事变

【答案】A

【解析】1931年9月18日,日本在东北发动了“九一八”事变,揭开了局部侵华序幕。

故选A。

19、日本开始侵华的标志是()。

A、“九一八”事变

B、华北事变

C、皇姑屯事变

D、卢沟桥事变

【答案】A

【解析】1931年9月18日,日本在东北发动了“九一八”事变,揭开了局部侵华序幕。

故选A。

20、以下诗句与描写的雨的种类对应不正确的是()。

A、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雨

B、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夏雨

C、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秋雨

D、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冬雨

【答案】C

【解析】A项,“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出自杜甫的《春夜喜雨》,描写的是春雨。

B项,“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出自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描写的是夏雨。

C项,“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出自杜牧的《江南春》,描写的是江南春雨,而不是秋雨。

D项,“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

21、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是指()。

A、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总和

B、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

C、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具体实现形式及运行方式

D、社会主义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体系

【答案】C

【解析】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是指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所采取的具体形式。

所谓经济体制,是指一定社会生产关系借以实现的形式,即生产关系的具体组织形式和经济管理制度,反映社会经济采取的资源配置方式。

故选C。

22、从个人和社会相统一的观点出发,人生价值的实现在于()。

A、完成对他人和社会需求的满足

B、实现最大限度的自由选择

C、满足社会和自我多方面的需要

D、社会对个人尊严和需要的满足

【答案】C

【解析】从个人和社会相统一的观点出发,人的自我价值在于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和自我的多方面需

要。

故选C。

23、能够坚持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是()。

A、朴素唯物论

B、庸俗唯物论

C、机械唯物论

D、辩证唯物论

【答案】D

【解析】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辩证唯物论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观的理论基础。

朴素唯物论试图在某些特殊的东西中,寻找具有无限多样性的自然现象的统一;庸俗唯物论混淆物质和意识的严格界限,取消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机械唯物论认为世界上物质的变化在根本上只有位置和数量的变化,所以,虽然它们都承认世界是物质的,但是都没有彻底认识到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多样性,不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

因此本题答案为D。

24、公文的层次划分有多种,其中按()的推移或内容意义的深化来安排层次的为纵式划分。

A、事理

B、位置

C、空间

D、时间

【答案】D

【解析】公文层次的纵式划分是按时间的推移或内容意义的深化来划分的。

故选D。

25、沟通的主要作用不包括()

A、减少分歧

B、强化竞争

C、获取信息

D、表达思想

【答案】B

【解析】沟通是一个信息交流的过程,主要作用是减少分歧、获取信息和表达思想。

故选B。

26、“许多事情我们可以讲一千个理由、一万个理由,但老百姓吃不上饭,就没有理由。

‘民以食为天”’。

这段话表明()。

A、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活动

B、人的生理需求是历史的基础

C、人的自然属性决定着人的本质

D、人的物质欲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答案】A

【解析】“民以食为天”,说明人们只有在生产实践的基础上才能去从事其他的一切活动。

故选A。

27、下列各项不属于公文制文阶段的是()。

A、草拟

B、会签

C、签发

D、注发

【答案】D

【解析】草拟、会签、审核、签发构成了公文的制文阶段。

注发属于公文的制发阶段。

28、在公文起草中,围绕发文主旨收集的材料应当具有()。

A、真实性

B、时效性

C、典型性

D、适用性

【答案】ABCD

【解析】在公文起草中,收集材料的途径、过程是写作的酝酿过程。

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