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管理复习大纲2.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582037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4.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就业管理复习大纲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就业管理复习大纲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就业管理复习大纲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就业管理复习大纲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就业管理复习大纲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就业管理复习大纲2.docx

《就业管理复习大纲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就业管理复习大纲2.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就业管理复习大纲2.docx

就业管理复习大纲2

1就业与失业概述

1.1就业的概念

1.1.1就业的概念

国际劳工组织:

就业被界定为在参照期内从事任何一种工作以获取薪酬或利

润(或实物报酬)的人或者在此期间因生病、休假或产业争议等理由而暂脱离工作岗位的人员。

同时还建议:

只要在参照期内工作时间达到或超过1小时就被视为有工作,

应被包括在就业统计中(这一标准已被广泛认同)。

我国关于就业人员的定义:

是指在劳动年龄内(男16—60岁,女16—55岁),从事一定的社会经济活动,并取得合法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人员。

(2003)

综合来看:

就业是指一定年龄内的劳动者,从事能够取得相应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合法的社会经济活动。

1.1.2就业的特征

劳动者必须在本国规定的年龄阶段内就业。

劳动者必须以获得经营收入或工资报酬为直接目的。

劳动者必须愿意并有能力完成一定的社会经济活动。

劳动者可以向雇主出售自己的劳动,也可以自我雇佣。

劳动者的工作行为必须是合法的。

1.1.3就业的分类

非正规就业:

是指去那些低收入、低报酬、无组织、无结构的生产规模很小的生产或服务单位从业的一种就业形式。

不充分就业:

即“就业不足”。

凡是在调查周内工作时间不足20小时、或劳动报酬低于最低小时工资、并愿意从事更多工作的都是不充足就业。

弹性就业:

相对于传统主流就业方式而言。

包括临时就业、派遣就业、钟点

工等。

阶段性就业:

是指自愿退出社会劳动一个阶段之后,再参加社会劳动的一种就业形式。

1.2失业

1.2.1失业的概念

国际劳工组织:

将失业者界定为在参照期内无工作、但目前能够工作并寻找

工作的某一特定年龄以上的所有人员。

我国定义:

16周岁以上,有劳动能力,在调查周没有工作、愿意接受最低标

准的工作并能及时就业、并正在采取切实行动寻找工作的人员。

1.2.2失业的分类

摩擦性失业:

指的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劳动力市场的动态属性等原因而造成

的各种临时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

是由于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地区结构等)发生了变化,现有劳动力的知识、技能、观念、区域分布等不适应这种变化,与市场需求不匹配而引发的失业。

季节性失业:

由于某些部门的间歇性生产特征造成的失业。

周期性失业:

是指国民经济衰退期由于需求乏力,难以创造足够的就业机会而引起的间歇性失业。

课堂讨论:

我国自2008年初以来所碰到的情况,分别属于何种类型的失业?

1.3就业与失业的统计指标

1.3.1经济活动人口

是指16岁以上有劳动能力,参加或要求参加社会经济活动的人口,包括

就业人口和失业人口。

我国习惯称之为“劳动力人口”。

巨大的劳动力资源供给,在给我国就业造成巨大压力的同时,也成为我国最为丰富的、最有竞争力的经济资源。

1.3.2劳动参与率

是指经济活动人口占16岁以上人口的比例。

这是衡量劳动适龄人口参与

社会劳动程度的指标。

1.3.3失业率

反映全部经济活动人口中,失业人员所占的比重有多大。

失业率=失业人数/经济活动人口,这是反映失业问题严重程度的指标。

1.3.4城镇登记失业率

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是指拥有非农业户口、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而无劳动岗位、有就业要求并在当地就业服务机构进行求职登记的人员。

城镇登记失业率,是指在报告期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占期末城镇从业人员总数与期末实有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之和的比重。

1.3.5城镇调查失业率

城镇调查失业率是通过城镇劳动力情况抽样调查所取得的城镇就业与失业汇总数据进行计算的,具体是指城镇调查失业人数占城镇调查从业人数与失业人数之和的比。

1.3.6就业率

是指就业人数占劳动适龄人口的比例。

就业率=就业人数/劳动适龄人口。

它并非与失业率相对应的指标。

1.3.7失业警戒线

是指以失业率为参照系提出的社会对失业的最大容忍度。

我国以城镇登记

失业率为参照系的失业警戒线。

1.4我国目前的就业形势(略)

2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与就业

2.1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

2.1.1就业弹性系数

•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系数是衡量这种关系最常用的指标。

•所谓就业弹性系数是指就业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速度的比值,即经济增

长1个百分点,相应地就业增长的百分点。

经济增长就业弹性系数的变动表现:

从近二十年多年的发展趋势看,经

济增长就业弹性的变动表现为差异显著的两个阶段:

一是80年代经济增长的高就业弹性阶段;二是90年代以来经济增长进入低就业弹性阶段,就业弹性系数大幅度下降。

2.1.2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不一致原因

(1)第一产业就业人员逐年减少是总就业弹性下降的直接原因

(2)经济结构的升级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使得经济增长吸纳劳动力的作用减弱

(3)城镇化发展滞后和城乡分割制约了就业弹性的提高

(4)企业改制、关闭破产造成转型期的制度性失业。

(5)人才素质与市场需求的结构性矛盾也影响了就业规模的扩大。

(6)我国政府政绩考核制度科学性低

(7)劳动力市场制度不完善,社会保障体制建设滞后

(8)教育发展和改革滞后

2.1.3应对措施

(1)加大产业政策及结构调整力度,促进三次产业就业协调

(2)谨慎选择经济增长方式是提高就业容量的关键

(3)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有就业需求的城镇化进程

(4)多渠道开发新就业岗位,促进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的发展

(5)加快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实现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配置

(6)进一步完善各级政府绩效考核制度

(7)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健全社保制度

(8)大力推动教育发展和改革,加大就业技能培训

2.2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

2.2.1产业分类

(1)两大部类分类法:

生产资料部门和消费资料部门两大领域。

(2)三次产业分类法:

产品直接取自自然界的部门称为第一产业,对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部门称为第二产业,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称为第三产业。

这种分类方法成为世界上较通用的产业结构分类方法。

(3)资源密集程度分类法:

劳动力、资本和技术三种生产要素在各产业中的相对密集度,划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

(4)我国产业分类:

2.2.2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亦称国民经济的部门结构。

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以及各产业部门内部的构成。

产业结构优化也称产业结构高级化。

指一国经济发展重点或产业结构重心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逐次转移的过程,标志着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和发展阶段、方向。

2.2.3就业结构

就业结构:

广义上指社会劳动力的产业结构、区域结构、职业结构、城乡结构、所有制结构、技术结构、行业结构等。

这里主要指就业的产业结构,一般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全部有劳动能力的就业者在国民经济各产业、各部门之间的分布。

2.2.4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系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有着密切的联系。

•产业要进行生产并取得发展,必须投入一定的生产要素,而劳动力是其

中最基本的要素之一。

劳动力在各产业间的分布状况,不但直接反映出产业间、各产业内的比例关系,还反映出产业结构的变动状况和效益情况。

•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也随着产业结构的发展而发展。

产业结构的变动一定

会导致就业结构的变动,而产业结构调整的完成又有赖于就业结构调整的完成。

2.2.5世界发达国家就业结构变动的总趋势

劳动力在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逐步下降。

劳动力在第二产业的就业比重有稳中趋降之势。

劳动力在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普遍上升。

2.2.6我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变动的特征

总的来说,我国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的变动趋势,与工业化进程的一般规律基本一致,第一产业的比重逐步下降,而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逐步上升,产业发展逐步趋于合理化和现代化。

2.2.7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非均衡性

第一产业呈现出低产出、高就业特征;第二产业形成高投入、低就业格局;第

三产业整体水平低、结构欠合理

2.2.8我国三次就业结构的预期目标

2.2.9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就业的基本思路

(1)挖掘第一产业就业潜力,并继续发挥其就业蓄水池的作用。

(2)以劳动密集型行业为重点,保持第二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

(3)全面提升服务业就业空间

(4)通过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产业区域转移和就业增长。

3就业管理与就业服务

3.1就业管理概述

3.1.1就业管理的内涵

是指国家和政府的社会劳动管理部门,依据《劳动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对社会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的供给和需求、劳动力流动、职业培训、失业与退休等行为规范、调节、控制,以保障劳动力市场的正常运行,促进充分就业。

3.1.2就业管理的职能

(1)依法设置就业管理机构,并规范就业管理机构和人员的管理行为。

(2)依法制定并实施就业管理具体法律法规。

(3)为政府提供劳动力供求信息,为制定促进就业政策提供依据,并监督就业政策的实现。

(4)制定劳动就业发展规划和失业保险政策。

(5)制定职业介绍服务的发展规划和职业管理规则,并对其进行资格认定。

(6)制定职业技能开发总体规划、政策,并组织实施。

(7)制定劳动就业服务企业的发展规划、政策制定并组织实施。

3.1.3就业管理的原则

(1)依法管理

(2)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

(3)属地管理

(4)高效灵活

(5)宏观间接

(6)劳动就业与劳动力资源开发一体化

3.1.4就业管理的内容

(1)就业计划管理

(2)劳动力市场管理

(3)失业管理

(4)职业培训管理

(5)职业介绍服务管理

(6)劳动服务企业管理

(7)劳动者生存保障管理

3.2就业服务概述

3.2.1就业服务的含义

是指由就业服务机构为就业者提供的职业选择、职业中介、职业培训和失业救济、安置等服务。

3.2.2就业服务的意义

(1)促进劳动力需求者与供给者实现满意的选择

(2)及时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水平或转换劳动能力

(3)促进在职职工综合素质的提高

(4)是实现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稳定的重要保障

3.2.3就业服务的发展方向

按照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劳动力市场的要求,配合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推动职业介绍、职业培训、失业保险、劳动服务等各项工作的发展,使之四位一体、相互衔接、有机结合,成为具有完善的工作网络、完备的服务功能、高效的服务质量、统计协调的就业服务体系。

3.2.4就业服务的发展目标

(1)职业介绍工作逐步实现“全方位、多形式、优服务”,即城乡联网,面

向所有劳动供给和需要者的、信息灵活、规则公正、服务便捷的服务系统。

(2)就业培训以能力为基础,就业为导向,逐步实现“市场定向、联合办学、灵活多样”的培训网络。

(3)劳动服务逐步加强组织机构的统一协调运作,以推进服务实体的网络化、服务工作的规范化、服务功能的多元化和优质化。

(4)失业保险逐步实现“覆盖广、多功能、灵活运用”,覆盖劳动力市场上失业人员,具有失业救济和促进再就业的双重功能,灵活运用基金的失业保险新机制。

3.3健全就业管理体制

3.3.1就业管理体制的含义

是指就业方针、就业政策、就业管理制度、就业管理机构、管理手段方法等的总称,也被称为就业管理模式。

3.3.2就业管理机构

职能专业化的就业管理机构,就是适应就业服务体系的要求,建立起专业职

能完善的、依据就业法律法规、规章具体组织实施就业管理并进行监督检查的组织机构。

3.4建立就业服务法规体系

3.4.1就业服务法规化

是指国家或地方政府所确立的就业服务法律、法规、制度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全方位的体现在就业服务的各个环节上,调节和规范就业服务的各种关系。

3.4.2健全就业服务法规体系

就是要做到立法、司法、执法、守法和护法的有机统一,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使所确立、调整和规范的劳动力市场以及就业服务的各种规则居于至高无上的权威力量的地位。

4我国的就业管理制度

4.1“统包统配”制度的形成、发展和巩固

4.1.11949年至1957年,建国初期的就业制度

为了防止新的失业人员,中共中央确立了对旧人员实行包下来的政策,提倡“三个人的饭五个人吃”,这在当时对于减轻社会变革的阻力、新生政权的建立和巩固、生产力的衔接和国民经济的恢复起到了有效的促进作用。

4.1.21958至1978年,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就业制度

1958年至1978年,随着生产资料所有制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包下来”的政策和劳动力统一调配的政策逐步发展成日后的“统包统配”就业政策,这一政策是改革开放前中国就业管理制度的典型特征。

4.2市场化就业制度的产生、发展

“三结合”就业方针的提出背景

传统的统包统配制度造成了许多不良后果:

4.2.1“三结合”就业方针的提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下,我国不失时机地改革了劳动就业制度。

1980年8月中共中央召开的全国劳动就业工作会议,提出了“三结合”就业方针,指出了解决当前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就是要:

“在国家统筹规划和指导下,实行劳动部门介绍就业、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

4.2.2试行“劳动合同制”和就业总政策“双轨制”的形成

1982年开始,发动招工和用工领域的突破,主要形式是试行“劳动合同制”。

(1)招工方面:

企业逐步获得一定的自主权

(2)用工方面:

实行了“双轨制”。

4.2.3搞活固定工制度,试行“全员劳动合同制”,以解决“双轨制”矛盾

(1)1987年开始,改革重点转向“搞活固定工制度”,逐步实施统一的劳动就业模式。

(2)1989至1991年,我国经济进入了3年治理整顿阶段。

(3)1992年底,改革重点已从“搞活固定工制度”转向试行“全员劳动合同制”。

4.2.4全面推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实行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就业管理制度

(1)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

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就业管理制度改革必须得到进一步深化,要求实行彻底的“全员劳动合同制”。

(2)1995年1月1日,《劳动法》正式颁布实施,对促进就业、规范劳动关系、促进劳动力市场健康发展都具有划时代意义。

4.2.5实施“再就业工程”,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我国政府采取了积极的就业政策来缓解就业压力,治理失业问题。

一是实施“再就业工程”,二是构筑“三条保障线”,三是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实行劳动预备制度。

4.32000年至今的就业管理模式

目前我国就业管理模式已转变为:

通过劳动力市场实现劳动力资源的社会性

配置,国家宏观调控就业,政府和社会提供就业服务。

4.3.1通过劳动力市场实现劳动力资源的社会性配置

(1)劳动力流动的方向、数量、工资标准等由独立的就业主体在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上进行基本运作。

(2)国家不再以行政手段制定统一的工资标准。

(3)劳动力市场覆盖全社会,市场运行贯彻统一的原则和标准。

(4)劳动力市场上各种服务机构和组织根据市场信息,自行调整服务范围、领域、对象和费用标准。

4.3.2建设劳动力市场及其配套制度,规范劳动力市场的运行

(1)劳动合同制是劳动力市场规范运行的重要条件。

(2)新型工资制度是新的就业管理体制的重要内容。

(3)劳动监察制度是劳动力市场规范运行的重要保证

(4)就业准入制度、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劳动预备制度是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就业的法律保证。

(5)劳动标准是国家对劳动力市场进行规范管理的重要手段。

(6)社会保障制度是保护弱势群体的制度。

4.3.3政府的宏观调控

(1)制定指导性的就业计划。

(2)对就业状况进行宏观的监测。

(3)通过宏观经济政策来调控劳动力市场的运行。

4.3.4政府为主体提供就业服务

(1)为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多功能、多层次、多元化的劳动力市场创造尽可能好的条件。

(2)加强劳动力市场的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建设。

(3)逐步完善职业介绍、职业指导、职业培训、信息沟通、证书鉴定、争议仲裁、失业管理、社保代理等一体化的就业服务体系。

(4)大力推进各级工会组织和青年、妇女等群众组织,尽力为劳动者提供力所能及的就业服务。

(5)保证劳动力市场运行的有序、有效,社会就业水平不断提高,就业环境良好公平。

5劳动力市场概述

5.1劳动力

5.1.1劳动力概念(laborpower)

是指人的劳动能力,蕴藏在人体中的脑力和体力的总和。

劳动力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上是指符合劳动年龄的全部人口。

狭义上的劳动力则指具有劳动能力的劳动适龄人口。

5.1.2社会劳动力资源总数

在实际统计中,考虑劳动年龄和劳动能力两个因素的指标有劳动年龄人口和社会劳动力资源总数。

二者的关系是:

社会劳动力资源总数=劳动年龄人口+劳动年龄之外实际参加劳动人数-劳动年龄内不可能参加劳动的人数

5.2劳动力市场

劳动力市场是劳动力交易场所及由此引发的交易关系和契约关系的总和。

构成劳动力市场的三个基本要素是劳动力的供给、需求和工资。

现代市场经济,是建立在由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和商品市场这三大基本市场有机联系、有效运行基础之上的,而劳动力市场又在其中起着基础性作用。

5.3劳动力市场的类型

5.3.1按劳动力市场提供工作的情况分:

可以把劳动力市场划分为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也可称为一级劳动力市场和二级劳动力市场。

5.3.2按用人单位招募劳动力的范围分:

可以把劳动力市场划分为内部劳动力市场与外部劳动力市场。

5.3.3按劳动力市场交易的职业差异分:

大致可以把劳动力市场划分为国家公务员市场、职业经理市场、专业技术人员市场、普通劳动力市场。

5.3.4按不同地域范围分:

可以把劳动力市场划分为世界劳动力市场、全国劳动力市场和地区劳动力市场。

5.3.5按劳动力市场竞争的自由程度分:

可以划分为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和非完全竞争市场。

5.4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

劳动力市场的运行,一方面是通过市场的竞争机制,实现劳动力资源的

合理配置;另一方面是通过劳动力供求双方的讨价还价过程,最终确定双方都可以接受的市场工资水平。

工资率比价是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调节是这样实现的:

劳动力供给者其供给行为应服从如下原则:

一是在竞争的市场上,同质等量的劳动要求获得相同的工资。

二是一定岗位及一定技术等级的劳动力供给者总是倾向于寻求工资率最高的行业就职。

这样工资率比价通过引导劳动力的流动实现了劳动力资源在各行业、各部门之间的分配。

而劳动力需求方也根据工资率选择需求的对象和需求数量。

5.5我国劳动力市场现状简述(略)

5.62010年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状况(略)

5.7人力资源市场的统一与完善

5.7.1一个市场:

更加开放的人力资源市场即将建成

•名称:

法律概念首次统一。

•机制(广义):

人力资源市场=劳动力市场(在劳动力配置中发挥基础性调节作用)

•载体(狭义):

人力资源市场=劳动力市场+人才市场+毕业生就业市场+社会各类职业中介组织

•目标:

统一开放、竞争有序

5.7.2理想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应具备的特征:

•市场配置

•公平竞争

•有效调控

•服务完善

5.7.3人力资源市场体系的完善

•从机构整合方面来看,可促进资源共享和提高效率。

•从制度建设方面看,仍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

•从完善功能方面看,在信息服务和公共就业服务功能方面均有待强化。

•从加强监管方面看,要进一步强化监管力度。

5.8构建完善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5.8.1公共就业服务的概念

是指政府为促进社会充分就业、以帮扶就业困难群体为重点,面向全体劳动

者提供的公益性就业服务。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当不断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不得从事经营性活动。

5.8.2我国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类型

(1)公共就业服务管理机构,承担本地区公共就业服务规划、机构管理和劳动力市场管理工作;

(2)公共就业服务工作机构,以职业介绍服务为主,作为直接面向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提供服务的综合性服务窗口;

(3)以街道(乡镇)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为主的基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承担面向基层群众提供基础性的就业服务工作。

5.8.3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六项职能

(1)就业政策法规咨询;

(2)职业供求信息、市场工资指导价位信息和职业培训信息发布;

(3)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

(4)对就业困难人员实施就业援助;

(5)办理就业登记、失业登记等事务;

(6)其他公共就业服务。

5.8.4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经济来源

公共就业服务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

在就业专项经费中列支扶持公共就业服务的经费。

社会捐赠和资助的资金。

5.8.5按照“新三化”要求构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2003年,在总结劳动力市场“三化”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党中央、国务院进一步提出公共就业服务要实现“新三化”的要求,即制度化、专业化、社会化。

“新三化”建设要求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全面进入建立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新时期。

5.8.6就业援助

各级人民政府建立健全就业援助制度,采取税费减免、贷款贴息、社会

保险补贴、岗位补贴等办法,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等途径,对就业困难人员实行优先扶持和重点帮助。

三个帮扶重点:

•残疾人、零就业家庭、困难地区行业。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安排残疾人就业,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法定劳动年龄内的家庭人员均处于失业状况的城市居民家庭,可以向住所地街道、社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申请就业援助。

街道、社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经确认属实的,应当为该家庭中至少一人提供适当的就业岗位。

对因资源枯竭或者经济结构调整等原因造成就业困难人员集中的地区,上级人民政府应当给予必要的扶持和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