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光学实验.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58180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8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组合式光学实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组合式光学实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组合式光学实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组合式光学实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组合式光学实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组合式光学实验.docx

《组合式光学实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组合式光学实验.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组合式光学实验.docx

组合式光学实验

组合式光学实验(王禾欣学号1042023020)

摘要:

光学(optics),是研究光(电磁波)的行为和性质,以及光和物质相互作用的物理学科。

传统的光学只研究可见光,现代光学已扩展到对全波段电磁波的研究。

光是一种电磁波,在物理学中,电磁波由电动力学中的麦克斯韦方程组描述;同时,光具有波粒二象性,需要用量子力学表达。

而此次这组光学实验包括单缝衍射、双缝干涉、光栅衍射、夫琅禾费圆孔衍射、光的偏振,这些都是光学中基础而典型的重要实验。

关键词:

单缝衍射、双缝干涉、光栅、偏振

实验1单缝衍射实验的观测和研究

【实验原理】

用散射角极小准直性很好的激光做光源,照在一个宽度可调的竖直单缝上,在离狭缝较远的距离放置一接收屏,改变缝宽可以在屏上观察到一组衍射图样,从(a)到(d)对应狭缝的宽度由大到小收缩变化,中心亮条纹由小到大向左右两侧水平展开,同时出现一系列明暗相间的结构,(如图1.1.所示),它实际上就是夫琅和费衍射条纹。

图1.1不同宽度单缝的衍射图样

 

图1.2实验观察到的单缝衍射的光强分布图

当光通过一狭缝时会产生衍射光,衍射图样中的极小值对应的角度由下式给出:

(1.1)

这里a表示缝宽,θ表示图样中心到第m级极小间的夹角,λ表示光的波长,m表示级次见图1.2所示。

通常因为衍射角度较小,可以假设:

,根据三角关系有:

(1.2)

(1.3)

这里a为狭缝宽度,m为衍射级次,y表示衍射中心到第m级极小间的距离,D表示从狭缝到光电传感器的距离,单缝衍射的如图所示。

其光强分布的理论公式为:

(1.4)

其中

式中为单缝的宽度,为光的波长,为衍射角,为正入射(即=0)时的入射光强,被称为单缝衍射因子,表征衍射光场内任一点相对光强(即)的强弱。

实验数据:

(1)这是单缝宽0.24mm,狭缝与光电传感器相距D=630mm,光电传感器前通光孔0.6mm,光电传感器放大倍数为10倍时光强-位移数据

单缝衍射的测量数据记录:

缝到传感器接收头的距离

1

2

3

平均值(mm)

625

628

633

628.6

一级极小

衍射中心左侧

横坐标值(XL)

光强值

14.6

0.24

衍射中心右侧

横坐标值(XR)

光强值

26.5

0.28

角宽度θ

单缝缝宽(mm)

0.24mm

(2)单缝宽0.12mm,狭缝与光电传感器相距D=630mm,光电传感器前通光孔0.6mm,光电传感器放大倍数为10倍时光强-位移数据

 

单缝衍射的测量数据记录:

 

缝到传感器接收头的距离

1

2

3

平均值(mm)

625

628

633

628.6

一级极小

衍射中心左侧

横坐标值(XL)

光强值

2.4

0.05

衍射中心右侧

横坐标值(XR)

光强值

8.8

0.06

角宽度θ

单缝缝宽(mm)

0.24mm

实验2双缝干涉实验的观测和研究

【实验原理】

激光通过双缝干涉屏时,每一条狭缝都会各自产生一套单缝衍射的图样,如图2.1所示,其单缝衍射的图样的光强分布满足公式(1.4)函数形式。

由于两条狭缝宽度相同,且相互平行,故两条狭缝衍射的光强分布完全相同。

因为狭缝都是同一单色光源照明,所以从两条狭缝射出的光波的叠加是相干叠加,他们之间还要产生干涉(如图2.2所示)。

由杨氏双缝干涉公式可知,双缝干涉的强度分布为:

(2.1)

式中是单独一条狭缝在接收屏上某一点的光强,是从两个狭缝的中心分别到接受屏上P点的相位差,相位差可表示为:

这里d表示狭缝中心间距(a是狭缝的宽度,b是两狭缝最近邻边的距离)。

这里y表示在屏上从图样中心到第m级极大间的距离,D表示从狭缝到屏的距离,如图2.2所示。

所以可得缝间距(2.3

实验结果:

(1)双缝宽0.08mm,缝距0.5mm,狭缝与光电传感器相距D=630mm,光电传感器前通光孔0.6mm,光电传感器放大倍数为10倍时光强-位移数据

缝到传感器接收头的距离

1

2

3

平均值(cm)

625

628

633

628.6

选择缝距(mm)

0.5

一级极大

干涉中心左侧

横坐标值(XL)

光强值

5.2

1.28

干涉中心右侧

横坐标值(XR)

光强值

6.4

1.29

角宽度θ

计算所得缝距(mm)

二级极大

干涉中心左侧

横坐标值(XL)

光强值

4.6

1.04

干涉中心右侧

横坐标值(XR)

光强值

6.9

1.09

(2)双缝宽0.08mm,缝距0.25mm,狭缝与光电传感器相距D=630mm,光电传感器前通光孔0.6mm,光电传感器放大倍数为10倍时光强-位移数据

缝到传感器接收头的距离

1

2

3

平均值(mm)

625

628

633

628.6

选择缝距(mm)

0.25

一级极大

干涉中心左侧

横坐标值(XL)

光强值

5.1

0.86

干涉中心右侧

横坐标值(XR)

光强值

6.0

0.82

角宽度θ

计算所得缝距(mm)

二级极大

干涉中心左侧

横坐标值(XL)

光强值

4.4

0.7

干涉中心右侧

横坐标值(XR)

光强值

6.5

0.67

角宽度θ

计算所得缝距(mm)

 

实验3光栅衍射(夫琅和费多缝衍射)

【实验原理】

光栅的衍射即为夫琅和费多缝衍射,与双缝衍射类似,它包含了单缝衍射和多缝干涉两个方面,体现了典型的分波阵面多光束干涉的特性(如图3.1所示)。

相邻两缝的中心距离为d,相邻两狭缝中心到接收屏P点的相位差

当狭缝数N(大约为:

条)非常大时主极大非常细,这是多光束干涉的重要特征。

当时,干涉为主极大,此时:

(3.3)

公式(3.3)被称为光栅方程,其中d为光栅常数,为光的波长,为衍射角。

光栅作为光栅光谱仪的关键元件,直接影响到光谱的分辨率,光谱线的角半宽(见图3.2所示)为:

(3.4)

能分辨的最小角度差为:

(3.5)

仪器能分辨最小波长差的能力,决定了仪器的分辨率,这种分辨率称之为色分辨率。

光谱仪器的色分辨率定义为:

(3.6)

将光的波段推广到X射线,周期性排列的原子结构就是很好的三维光栅,布拉格对晶体的X射线做了深入的研究,并将光栅衍射公式(3.3)运用到晶体的微观结构分析之中。

实验结果:

(1)一维光栅所得图样

由于接收屏反光,故采集数据时换成白纸。

(2)二维光栅所得图样

实验5光的偏振

【实验原理】

一、起偏和检偏

光具有偏振性和光的横波特性的发现,在科学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它不但丰富了光的波动说的内容,而且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偏振片:

在赛璐璐基片上蒸镀一层硫酸碘奎宁的晶粒,基片的应力可以使晶粒的光轴定向排列起来,使得振动电矢量与光轴平行的光可以通过,而与振动电矢量与光轴垂直的光不能通过。

用偏振片可以做成各种偏振器,如起偏器和检偏器。

偏振光电场Eo的该分量E,可由下式得出:

(5.1)

因为光强度随电场的平方而变化,所以透过检偏器的光强就可由下式得出:

(5.2)

二、波晶片

波晶片是从单轴晶体中切割下来的平行平面板,其表面平行于光轴。

当一束单色平行自然光正入射到波晶片上时,光在晶体内部便分解为o光与e光。

o光电矢量垂直于光轴;e光电矢量平行于光轴。

而o光和e光的传播方向不变,仍都与表面垂直。

但o光在晶体内的速度为,e光的为,即相应的折射率、不同。

1、偏振态不变的情形

(1)自然光通过波晶片,仍为自然光。

(2)若入射光为线偏振光,其电矢量E平行e轴(或o轴),则任何波长片对它都不起作用,出射光仍为原来的线偏振光。

2、λ/2片与偏振光

(1)若入射光为线偏振光,且与晶片光轴成角,则出射光仍为线偏振光,但与光轴成-角。

即线偏振光经λ/2片电矢量振动方向转过了2角。

(2)若入射光为椭圆偏振光,则半波片既改变椭圆偏振光长(短)轴的取向,也改变椭圆偏振光(圆偏振光)的旋转方向。

3、λ/4片与偏振光

(1)若入射为线偏振光,则出射光为椭圆偏振光。

(2)若入射为圆偏振光,则出射光为线偏振光。

(3)若入射为椭圆偏振光,则出射光一般仍为椭圆偏振光。

实验过程及实验结果:

一、考察平面偏振光通过λ/2波片时的现象:

先使起偏器和检偏器正交,然后进行如下实验。

(1)在两块偏振片之间插入λ/2波片,旋转波片360度,观察消光的次数并解释这现象。

(消光4次)

(2)将λ/2波片转任意角度,这时消光现象被破坏。

把检偏器转动360度,观察发生的现象并作出解释。

(消光2次)

(3)仍使起偏器和检偏器处于正交(即处于消光现象时),插入λ/2波片,旋转波片使消光,再旋转波片转15度,破坏其消光。

转动检偏器至消光位置,并记录检偏器所转动的角度。

(4)继续将λ/2波片转15度(即总转动角为30度),记录检偏器达到消光所转总角度。

依次使λ/2波片总转角为45度,60度,75度,90度,记录检偏器消光时所转总角度,将测量的数据记入表5.1中。

二、用波片产生圆偏振光和椭圆偏振光

(1)使起偏器和检偏器正交,用λ/4波片代替λ/2波片,转动λ/4波片使消光。

(2)再将λ/4波片转动15度,然后将检偏器转动360度,观察现象,并分析这时从λ/4波片出来光的偏振状态。

(3)依次将转动总角度为30度,45度,60度,75度,90度,每次将检偏器转动一周,记录所观察到的现象,测量的数据记入表5.2中

 

表5.1考察平面偏振光通过λ/2波片时的数据记录表

半波片转动角度

检偏器转动角度

15度

148

30度

150

45度

147

60度

148

75度

154

90度

151

 

表5.2用波片产生圆偏振光和椭圆偏振光

λ/4波片转动的角度

检偏器转动360度观察到的现象

15度

消光两次

30度

由较亮到较暗,又由较暗到较亮,共循环两次

45度

光强几乎不变

60度

由较亮到较暗,又由较暗到较亮,共循环两次

75度

由很亮到很暗,又由很暗到很亮,共循环两次

90度

消光两次

 

结语:

光学作为一门学科诞生已有340年。

现代光学和光子学的应用已涵盖工业、农业、科技、国防和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

学好光学尤其是学好基础光学,对我们的以后学习和研究有着重要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