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经济和社会总体发展情况.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581024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9.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宿迁市经济和社会总体发展情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江苏省宿迁市经济和社会总体发展情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江苏省宿迁市经济和社会总体发展情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江苏省宿迁市经济和社会总体发展情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江苏省宿迁市经济和社会总体发展情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宿迁市经济和社会总体发展情况.docx

《江苏省宿迁市经济和社会总体发展情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宿迁市经济和社会总体发展情况.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宿迁市经济和社会总体发展情况.docx

江苏省宿迁市经济和社会总体发展情况

2013年江苏省宿迁市经济和社会总体发展情况

2013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宏观环境,宿迁市围绕建设全面小康的目标要求,深入推进“三大发展、九比竞赛”活动,加快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求快、结构优化、民生改善”的特点,主要经济指标保持较快增长,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民生幸福工程扎实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构建“一轴两副九市”发展战略,中心城市布局优化、功能提升,九个小城市开始起步,城乡统筹发展步入新阶段。

一、综合

经济发展速度较快。

初步核算,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06.28亿元,比上年增长12.5%。

其中一产实现增加值235亿元,增长3.0%;二产实现增加值815.61亿元,增长14.9%;三产实现增加值655.67亿元,增长13.0%。

全市人均GDP达35484元,折合5730美元,比上年增长11.9%。

14项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省前三,其中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和出口总额、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和贷款余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等10项指标增速位居全省首位。

招商引资成果显著,全年共签订亿元合同项目355个,实现亿元开工项目244个,完成亿元竣工项目177个,竣工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11.7亿元,有力促进了全市经济的跨越发展。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调整到13.8:

47.8:

38.4,一产比重比上年降低1.1个百分点,二产和三产比重比上年分别提高0.7个和0.4个百分点。

全部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39.8%,较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

新兴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市委市政府确立了光电、新材料、智能电网、高性能复合材料、生物科技、信息技术等六大新兴产业集聚区,制订了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全市新兴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10亿元,比上年增长35.6%。

高新技术产业占比进一步提升,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45.53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19.2%,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

服务业发展提速,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3.0%,较上年提高1.0百分点,为三年来首次超过GDP增速,其中金融业增加值增长21.8%,房地产业增加值增长19.7%。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回落。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2.4%,涨幅比上年回落0.4个百分点,比2011年回落2.6个百分点,创四年来新低。

八大类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七升一降”。

“七升”即食品上涨4.3%,烟酒上涨0.3%,衣着上涨1.8%,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2.2%,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1.3%,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1.0%,居住上涨2.5%。

“一降”即交通和通信下降0.5%。

图1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曲线图

单位:

%

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推进。

“国家级环保模范城市”通过省级预评估,列入“创模”规划的162个重点工程中,在建的和已完成的占93.8%。

新建污水处理厂(含乡镇)19个,污水处理能力近15万吨/日。

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深入推进实施“十二五”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33个项目完成率达54.5%,3个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为100%。

市区18条河流实施“一河(湖)一策”,制定内河三年整治方案,已有12条黑臭河流完成综合整治。

深入推进秸秆禁烧工作,开展市区空气质量提升行动,PM10、PM2.5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呈现下降态势。

2013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较好,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经济增速有所回落、经济增长动力减弱;产业结构性矛盾仍较显著,结构优化仍需努力;企业运行效益有所下滑,居民增收步伐减缓;城镇化质量不高,城乡统筹发展仍需努力;节能降耗压力较大,环境保护仍需加大力度;政府管理职能有待改进,服务意识、行政效能尚需进一步强化等。

二、农林牧渔业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农业产业化水平持续提高,农业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农业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45.3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4.2%。

粮食生产实现“十连丰”。

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058.69万亩,其中粮食种植面积859.07万亩,比上年增加1.28万亩。

受不利天气影响,粮食产量小幅减产但仍属丰收,实现2004年以来的“十连丰”。

全年粮食总产375.99万吨,比上年减少12.76万吨,减产3.3%。

其中,夏粮152.59万吨,比上年减少7.22万吨,减产4.5%;秋粮223.4万吨,比上年减少5.54万吨,减产2.4%。

林业生产成绩显著。

深入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全年造林11.7万亩,植树1625万株,完成抚育面积25万亩、试点示范面积2万亩。

建设村庄绿化示范村62个,其中省级绿化示范村56个、森林生态示范村6个。

发展以林药、林菌、林禽、林渔为重点的林下经济模式近30个,建立林下经济示范基地120个,示范面积2.2万亩,推广面积14.3万亩。

全市林木覆盖率达29.3%,居全省第二,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称号。

畜牧业生产遭遇疫情受挫。

受H7N9禽流感疫情影响,家禽养殖受阻,畜牧业发展速度减缓。

全年生猪出栏260.75万头,比上年下降0.3%;年末存栏146.74万头,比上年增长5.5%,生猪大中型规模养殖比重达66.8%。

全年家禽出栏9179.25万只,比上年下降3.3%;年末存栏3906.09万只,比上年增长2.7%。

渔业养殖稳步提升。

加强现代渔业产业园、精品园、示范场(基地)和示范村创建工作,完善水产苗种繁育体系。

全年繁育水产苗种21.35亿尾,市水产科技示范园建成苏北最大鳜鱼苗种繁育基地;新增设施渔业面积1.43万亩,累计达11.78万亩,占可养殖面积比重的19.1%;全市新增无公害水产品3个,累计达25个,无公害水产品产地面积达56.19万亩。

水产品产量25.65万吨,比上年增长2.7%。

现代农业发展较快。

三县两区全部创建成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在苏中、苏北率先实现县区全覆盖。

新增设施农业8.39万亩,累计达91.79万亩,占耕地面积的14.3%。

新增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163个,累计达883个。

在全省率先设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专项奖补资金。

年还末拥有家庭农场4031个,专业大户7376个,土地股份合作社1591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模经营比重达42.6%。

农业综合开发完成投资2.8亿元,实施土地治理面积21.7万亩。

建设高标准农田25.3万亩,高标准农田比重为46.6%。

主要农作物机械化率达到80.6%。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市上下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深化企业改革,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工业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全部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5.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1%,高出全省平均增速6.6个百分点。

按企业类型分,股份制企业增长16.4%,外商及港澳台企业增长48.1%;按企业规模分,大中型企业增长12.1%,小型企业增长23.3%;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增长11.0%,重工业增长29.5%。

全年工业用电量94.86亿千瓦时,增长18.7%。

运行质量不断提高。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821.44亿元,增长27.3%;实现利税439.61亿元,增长29.1%。

其中利润305.83亿元,增长28.1%。

支柱产业优势明显。

全市酿酒食品、纺织服装、木材加工和机械电子等四大支柱产业完成增加值509.28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68.8%。

酿酒食品业总量最大,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196.31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量的26.5%。

机械电子业异军突起,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14.48亿元,比上年增长41.9%,高于全市平均增速23.8个百分点。

表12013年主要工业行业产值完成情况表

行业名称

产值(亿元)

比上年增长(±%)

农副食品加工业

251.34

20.7

食品制造业

40.95

8.0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242.04

-4.7

纺织业

220.46

22.0

纺织服装、服饰业

160.71

34.9

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

24.57

29.4

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427.52

24.9

家具制造业

16.93

44.5

造纸和纸制品业

24.68

78.2

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

39.40

37.7

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

87.45

20.9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30.56

29.9

医药制造业

25.50

19.7

化学纤维制造业

140.57

53.6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114.48

23.1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137.93

25.6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58.10

29.5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75.04

34.2

金属制品业

67.21

42.3

通用设备制造业

88.09

62.1

专用设备制造业

17.33

36.5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132.28

20.3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138.50

54.1

仪器仪表制造业

10.64

65.0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16.15

31.3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5.45

37.1

骨干企业队伍发展壮大。

全市拥有大中型企业169户,其中大型企业20户。

大中型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03.13亿元,占全部规上工业的35.6%;实现利税和利润分别为213.01亿元和154.14亿元,占全部规上工业的48.5%和50.4%。

26户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超十亿元,比上年净增8户。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增有降。

列入全市统计范围的工业产品共124个,其中66.1%的产品产量增长,增幅在30%以上的有37个,占29.8%。

表22013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表

产品名称

单位

产量

比上年增长(%)

小麦粉

万吨

167.04

7.9

大米

万吨

297.20

6.1

饮料酒

万千升

55.52

1.1

#白酒(折65度,商品量)

万千升

48.82

-2.6

啤酒

万千升

6.69

39.7

万吨

14.56

-32.6

万米

30320.72

5.6

蚕丝

3718.78

-2.6

服装

万件

14016.98

11.5

人造板

万立方米

1749.02

9.6

复合木地板

万平方米

268.88

11.0

家具

万件

38.81

16.6

农用氮、磷、钾化学肥料总计(折纯)

万吨

24.55

1.8

#氮肥(折含N100%)

万吨

22.36

3.0

磷肥(折合P2O5100%)

万吨

2.19

-9.4

塑料制品

万吨

11.66

-3.5

水泥

万吨

454.35

12.1

商品混凝土

万立方米

592.52

59.8

平板玻璃

万重量箱

546.38

-17.9

钢材

万吨

7.98

13.4

铜材

万吨

7.75

20.1

铝材

万吨

1.35

17.1

电力电缆

万千米

0.35

35.1

电光源

万只

3248.53

-6.1

建筑业稳步发展。

全市列统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357家,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651.59亿元,比上年增长23.7%;完成竣工产值464.41亿元,增长14.7%;房屋建筑施工面积6044.52万平方米,增长24.8%;房屋建筑竣工面积2714.89万平方米,增长25.2%。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再上新台阶。

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90.75亿元,比上年增长25.8%。

从产业划分看,第一产业投资6.69亿元,下降13.5%;第二产业投资831.45亿元,增长25.0%;第三产业投资452.61亿元,增长28.2%。

从项目规模看,项目个数和投资总规模均有所增长。

全年共有1618个施工项目(不包括房地产开发项目),比上年增加210个。

其中新开工项目1243个,增加238个。

项目计划总投资2191.74亿元,比上年增长6.6%。

其中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1156.95亿元,增长9.2%。

重大项目支撑作用显著。

全市亿元及以上施工项目411个,比上年增加23个,占施工项目数(不包括房地开发企业项目)的25.4%。

亿元项目年内完成投资635.88亿元,比上年增长30.9%,占全市项目投资完成额的64.5%。

工业投资占比超六成。

全市工业投资完成831.20亿元,比上年增长25.0%,占全部投资的64.4%。

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滞后,高能耗行业投资增长较快。

工业投资中高新技术产业完成80.75亿元,比上年增长18.9%;电力、化工、建材、钢铁等高能耗行业完成投资145.12亿元,比上年增长43.6%。

房地产开发投资突破300亿元。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305.46亿元,比上年增长39.7%。

施工面积3835.33万平方米,增长50.3%。

其中住宅施工面积3008.30万平方米,增长56.8%。

新开工各类房屋面积1237.85万平方米,增长15.9%。

其中住宅952.99万平方米,增长15.3%。

全年销售商品房面积822.73万平方米,增长59.0%。

其中商品住宅销售745.18万平方米,增长69.5%。

表32013年全市房地产开发和销售情况表

指标名称

单位

实绩

比上年增长%

房地产开发投资

亿元

305.46

39.7

#住宅

亿元

223.16

38.8

房屋施工面积

万平方米

3835.33

50.3

#住宅

万平方米

3008.30

56.8

新开工面积

万平方米

1237.85

15.9

#住宅

万平方米

952.99

15.3

房屋销售面积

万平方米

822.73

59.0

#住宅

万平方米

745.18

69.5

房屋销售额

亿元

302.81

61.8

#住宅

亿元

255.04

70.3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国内消费稳步增长。

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2.43亿元,比上年增长14.0%。

按消费形态分,批发和零售业实现零售额385.44亿元,增长14.9%;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56.99亿元,增长7.9%。

按城乡市场分,城镇实现零售额345.13亿元,增长14.1%;乡村实现零售额97.30亿元,增长9.6%。

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44.37亿元,比上年增长11.5%。

其中食品饮料烟酒、服装鞋帽针纺织品、日用品分别实现零售额16.12亿元、6.58亿元、3.68亿元,增长9.0%、11.7%、8.2%;汽车类和石油类商品分别实现零售额49.47亿元和27.04亿元,增长17.2%和12.8%;报刊杂志类实现零售额15.29亿元,增长4.1%;家用电器类实现零售额13.34亿元,增长8.1%。

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5.85亿元,比上年下降5.8%。

对外贸易快速增长。

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33.2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9.0%。

其中出口27.80亿美元,增长20.0%;进口5.42亿美元,增长14.0%。

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84家,新批协议外资11.98亿美元;实际到账外资5.0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6.0%。

六、园区经济

经济规模不断扩大。

截止2013年末,全市各开发区投产企业总数达4967家,比上年增长13.2%。

其中工业企业2417家,比上年增长11.9%;外商投资企业305家,比上年增长7.4%;高新技术企业100家,比上年增长117.4%。

全市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完成总产值1487.02亿元,比上年增长33.2%;实现工业增加值372.42亿元,增长29.4%;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70.96亿元,增长33.6%;实现利税总额201.11亿元,增长59.1%。

其中利润总额134.31亿元,增长63.3%。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

全市开发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37.94亿元,比上年增长27.2%,高于全市增速1.4个百分点。

其中工业固定资产投资550.86亿元,增长29.4%,高于全市增速4.4个百分点。

全市开发区新开工项目331个,比上年增长42.7%。

其中工业项目300个,比上年增长44.9%;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36个,比上年增长41.3%。

竣工项目233个,比上年增长31.6%,其中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42个,比上年增长42.0%。

入库税收快速增长。

全市开发区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6.34亿元,占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总量的57.4%;比上年增长34.8%,比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速高17.7个百分点。

全市开发区共实现税收收入138.09亿元,比上年增长38.4%,占全市税收总收入的56.1%。

外贸进出口增长较快。

全市各开发区实现进出口总额31.2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2.9%;其中出口26.97亿美元,增长24.4%。

苏州宿迁工业园区、宿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宿城经济开发区进出口总额增速均超过30%。

各开发区逐渐形成以外贸出口为导向的特色产业集聚区,如沭阳纺织纤维新材料产业园、泗阳化纤长丝和铝制轮毂产业园、泗洪膜科技和电子信息产业园等。

七、交通运输、邮政电信和旅游业

邮政通信业发展较快。

全年共实现邮电业务总收入33.07亿元,比上年增长33.5%。

其中电信业务收入29.53亿元,增长37.6%;邮政业务收入3.54亿元,增长7.2%。

年末局用交换机总容量640万门。

年末固定电话用户79.58万户,比上年末减少6.48万户;移动电话用户438.26万户,比上年末净增55.99万户。

全市电话普及率达107部/百人,与上年相比,每百人增加10部。

年末国际互联网用户316.94万户,比上年末净增130.24万户。

全年征订报刊5537万份,比上年增长7.9%;全年收寄各类快递9056万件,实现快递业务收入7.15亿元。

图22010-2013年全市电话用户柱形图

交通运输能力不断增强,宿宿淮铁路建成通车。

全年完成客运量16384万人,比上年增长9.3%;实现旅客运输周转量145.05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7.9%。

完成货运量1.11亿吨,比上年增长9.9%。

其中公路0.88亿吨,增长10.3%;水路0.23亿吨,增长8.1%。

实现货物运输周转量192.97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1.2%。

其中公路136.50亿吨公里,增长12.5%;水路56.47亿吨公里,增长8.2%。

完成港口货物运输吞吐量2116万吨,比上年增长16.3%。

表42013年全市客货运输量情况表

指标名称

单位

实绩

比上年增长%

货运量

万吨

11111

9.9

#公路

万吨

8793

10.3

水路

万吨

2318

8.1

货物周转量

亿吨公里

192.97

11.2

#公路

亿吨公里

136.50

12.5

水路

亿吨公里

56.47

8.2

客运量

万人

16384

9.3

旅客周转量

亿人公里

145.05

7.9

港口货物吞吐量

万吨

2116

16.3

旅游业实现重大突破。

旅游业三年突破计划圆满收官,重点旅游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初步形成产业规模,为旅游业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全市新评3A级旅游景区5家,至此全市拥有4A级景区4个,3A级景区14个,2A级景区17个。

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100.69亿元,比上年增长49.1%;其中旅游外汇收入400万美元,下降39%。

接待国内游客1002.02万人次,增长24.5%;接待入境过夜游客0.37万人次,增长33%。

八、财政金融

财政收支稳步增长,收支结构不断优化。

全市实现财政总收入381.94亿元,比上年增长14.6%。

其中国税部门收入83.77亿元,增长0.9%;地税部门收入162.21亿元,增长21.4%;财政部门收入135.95亿元,增长16.6%。

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85.12亿元,增长17.1%。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157.98亿元,增长21.5%;税收占比达85.3%,比上年提高3.1个百分点。

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00.06亿元,比上年增长10.2%。

民生支出不断提高,财政用于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农林水事务、住房保障等五项民生支出共207.33亿元,比上年增长23.3%;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比重为69.1%,比上年提高7.4个百分点。

金融业发展较快。

全年金融业实现增加值72.85亿元,比上年增长21.8%,快于服务业增速8.8个百分点。

截止2013年末,全市共有银行业金融机构22家,保险机构32家,小贷公司达45家。

金融机构存贷款快速增长。

截至2013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475.58亿元,比年初增加248.71亿元,增长20.3%;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1282.09亿元,比年初增加279.23亿元,增长27.8%。

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和贷款余额净增量比2012年分别多19.63亿元和36.27亿元。

企业直接融资额突破百亿,达到105亿元。

截至2013年末,全市小贷公司贷款余额达38.67亿元,比年初净增2.54亿元。

保险业稳步发展。

全年实现保费收入33.84亿元,比上年增长11.8%。

其中产险收入14.39亿元,增长19.6%;寿险收入19.45亿元,增长6.6%。

保险赔付10.05亿元,比上年增长32.5%。

其中产险赔付7.14亿元、寿险赔付2.92亿元,分别增长27.7%和45.9%。

九、社会事业

科技创新取得显著成绩。

深入实施创新券制度,全年共发放科技创新券4747.4万元,为279个项目兑现科技创新券2577万元,带动科技投入3.63亿元。

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1家、总数达89家;新认定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62家;新增市级高新技术企业56家、总数达到194家。

新增省级企业研发机构43个、总数达到131家。

全市专利申请量达到7551件、比上年增长72.4%,授权量达到4488件、比上年增长114.2%,增速连续三年保持全省第一。

文化事业取得新进展。

市博物馆新馆布展工程如期建成,图书馆新馆建设扎实推进。

新增有线电视用户17.59万户,覆盖率达到75%。

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覆盖率达99.5%,位居全省前列。

6个公共图书馆有3个达到国家一级馆、3个达到国家二级馆,其中市图书馆被授予国家二级图书馆,实现历史性突破。

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1086平方米、万人拥有公共图书藏量10278册。

文化“三送”活动成绩显著。

全年完成送戏512场次,送图书近10万余册、送电影15000余场次。

依托“文化广场周周乐”开展“文化走亲”演出活动23场、艺术展览11次,有效满足群众文化需求。

教育事业全面推进。

新建、改扩建幼儿园68所,新增省优质园39所,全市省优质园达189所,占比达73.5%。

新增省三星级高中1所,全市三星级以上高中累计达19所,占比达65.5%。

本科达线13933人,本科达线率34.4%,分别比2012年增加1541人、提高4.6个百分点。

创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2所,技能大赛国赛首次实现零的突破,摘得2金2银1铜。

校安工程建设扎实推进,全市开工新建、加固65万平方米。

各类教育资助体系不断完善,为17万名家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