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617公共管理学重点难点及模拟测试题公共管理学三套模拟题及重难点剖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579435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57.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617公共管理学重点难点及模拟测试题公共管理学三套模拟题及重难点剖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617公共管理学重点难点及模拟测试题公共管理学三套模拟题及重难点剖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617公共管理学重点难点及模拟测试题公共管理学三套模拟题及重难点剖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617公共管理学重点难点及模拟测试题公共管理学三套模拟题及重难点剖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617公共管理学重点难点及模拟测试题公共管理学三套模拟题及重难点剖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617公共管理学重点难点及模拟测试题公共管理学三套模拟题及重难点剖析.docx

《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617公共管理学重点难点及模拟测试题公共管理学三套模拟题及重难点剖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617公共管理学重点难点及模拟测试题公共管理学三套模拟题及重难点剖析.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617公共管理学重点难点及模拟测试题公共管理学三套模拟题及重难点剖析.docx

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617公共管理学重点难点及模拟测试题公共管理学三套模拟题及重难点剖析

 

河海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

617公共管理学

重点、难点及模拟测试题

 

目录

第一部分专业课考试科目剖析3

第二部分重难点剖析4

一、考试要求4

二、考试内容5

(一)公共管理理论的学科流变5

(二)公共管理权力主体5

(三)公共管理协作主体5

(四)公共管理参与主体5

(五)公共政策研究与公共政策分析5

(六)公共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6

(七)公共财政管理6

(八)电子化政府6

(九)公共危机管理6

第三部分应试技巧6

第四部分模拟测试题及答案6

201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模拟试题

(一)6

201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模拟试题

(二)12

201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模拟试题(三)16

201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模拟试题

(一)答案解析20

201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模拟试题

(二)答案解析26

201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模拟试题(三)答案解析35

 

第一部分专业课考试科目剖析

河海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公共管理学考试科目指定参考书目:

1.《公共管理学》作者:

张成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修订版

2.《现代公共管理学》作者:

顾建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专业课复习思路

一、充分利用指定教材,合理分布在每本教材上花的时间(社保专业的重点教材在以下会重点说明,在此不作赘述)。

理清每章每节都脉络,掌握各部分内在联系,加以理解运用各知识点,总之,要做到“能收能放”。

备注:

在有时间和精力允许的条件下,争取阅读指定教材之外的推荐书目,以扩大知识面,加深自己的理解能力,为案例分析题争取高分打基础。

二、重视历年真题。

一方面,真题的重复率高,大约四年为一循环周期,四年前后的真题尤为重要;另一方面,难易程度、深浅范围以及规律有迹可循,以真题的特点为标杆要求自己的复习效果。

专业课复习方法

首先,选择一本难度适宜、内容全面、与考试相关度最大的教材作为主要复习教材。

开始时可以把书较详细地看一遍,熟悉内容。

第二步,结合考试题目的深度,把每章每节仔细研读,再把每个问题弄清楚,并强化理解和记忆,把教材吃透。

第三步,通读不同版本、比较优秀的同类教材。

不同版本的教科书着重点各不相同。

第四步,建立自己的理解框架,把一门学科的理论内容融进自己的框架里。

学会自己阐述你所选择这门学科的基本原理。

备注:

张成福的《公共管理学》作为河海大学的本科、研究生教学教科书,同时也是考研出题的主要素材来源,应重点关注。

至于顾建光的《现代公共管理学》一般作为补充资料,从不同的视角体系帮助考生理解相关知识点,所以作为参考资料来要求。

注意事项:

1.重视历年真题。

一方面,真题的重复率高,大约四年为一循环周期,四年前后的真题尤为重要;另一方面,难易程度、深浅范围以及规律有迹可循,以真题的特点为标杆要求自己的复习效果。

2.“好记性不如赖笔头”,只凭在脑袋里翻来覆去的背诵,一般效果并不尽如人意,不妨边写边背诵,一方面加深记忆,另一方面锻炼书写速度,这点对考研尤其重要

复习目标或需要达到的效果:

对各门课程有个系统性的了解,弄清每本书的章节分布情况,内在逻辑结构,重点章节所在等。

例如:

公共管理学

《公共管理学》是行政管理专业的基础课程,从宏观该概述了公共管理部门的管理原理、环节、方式方法等原理。

说明:

由于公共管理学的部分理论存在“百家争鸣”的现象,且最新观点还存在争议,书本中可能会找不到标准的、具体的答案,所以要准备一些额外的参考资料,求同存异,将共性的内容总结出来作为应试答案。

注意:

张成福的《公共管理学》作为重点复习材料,顾建光的《现代公共管理学》为辅,补充张成福的《公共管理学》中没有的知识点。

复习方法:

背自己整理的笔记和真题答案,每一遍的感受是不同的,效果应该是越来越好。

说明:

特别是管理学的两本书,有很多都是知识点是相同的,但是表述不同,一般以周三多的《管理学》为准,对于周三多书中没有提及而罗宾斯书中提及的知识点就要注意,作为补充以防考到。

目标:

1.脱离书本,能够熟悉无误地背出知识点。

2.对于真题或者是模拟题,能够迅速地定位出答案在书上的位置,调理清晰地分点答题。

3.尤其针对案例题,能够在书本知识的基础上,再略加扩展,这点是赢得高分、与其他同学拉开差距的关键。

第二部分重难点剖析

一、考试要求

要求考生系统地掌握管理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并且能够灵活运用,注意管理思想的深化和管理意识的提高,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了解管理学的发展历史和各种学派,了解管理学理论的最新进展;能够运用所了解的管理理论知识对现象或案例进行分析。

二、考试内容

公共管理理论的学科流变

了解公共管理理论的历史变迁过程,理解其中内在的逻辑演化关系,熟练掌握行政分权理论、科学管理理论、官僚制理论以及公共选择理论等公共管理流派的基本理论观点。

掌握新公共管理的基本主张及其理论基础。

通过公共管理学研究的理论变迁,了解并掌握公共管理研究的基本概念:

公共权力、公共组织、政府职能、民主、公平、科学、利益等等。

公共管理权力主体:

政府

掌握市场失灵理论;通过市场失灵理论分析政府的社会角色;通过政府的社会角色分析政府在公共管理活动中的职能;通过政府的组织职能定位分析政府组织机构的设置与改革问题。

公共管理协作主体:

公共企业(国有企业)

了解当今世界各国公共企业的存在类型;了解公共企业的民营化问题;掌握公共企业在公共管理活动中的职能与作用;了解公共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基本应对措施。

公共管理参与主体:

社会大众与社会组织

了解市民社会的基本理论;掌握非政府组织的社会功能;分析非政府组织在公共管理活动中的作用与地位;了解非政府组织在各国公共管理活动中的表现;了解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存在与活动状况。

掌握利益团体概念;分析社会利益团体在公共管理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

公共政策研究与公共政策分析

了解公共政策概念的不同定义;掌握政策科学运动的基本内容;掌握政策过程模式的基本内容;掌握公共政策分析的理性模式的基本内容及其批判;掌握公共政策研究的政治性模式的基本内容。

公共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掌握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内容;掌握现代公务员制度的基本内容;掌握绩效管理的基本内容。

公共财政管理

掌握公共财政管理的基本内容及其理论基础;掌握公共财政的公共管理职能;了解新公共管理形势下的公共财政改革问题。

电子化政府

掌握电子化政府的定义;了解电子化政府及其理念的历史形成过程;掌握电子化政府的基本内容;分析电子化政府对于公共管理体制改革所带来的冲击以及电子化政府所伴生的公共管理问题。

公共危机管理

掌握突发性公共危机、公共危机管理的定义;掌握公共危机管理在公共管理中的地位;掌握公共危机管理的基本内容。

第三部分应试技巧

1.“抄书”,把书上可能考到的名词解释,问答,论述题都自己整理一个答案(尽可能详细全面)写在笔记本上。

这样做的好处是:

加深印象,并且对知识更加系统的理解。

变厚书为薄书,书上很多明显不会考的内容就可以略去,`以后背的时候基本上就可以不用课本了。

2.另一个重要工作就是把历年真题及其答案分科目整理出来。

记下考试题目,该题出现的考试年份,属于书上的哪一章节等详细,这些考过的题目只需把答案整理出来稍微看看不需要背,

注意:

重点关注四年前的考试真题,一般大型考试出题组习惯以4年为一个循环周期,参考四年前的真题来出题

第四部分模拟测试题及答案

201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模拟试题

(一)

考试科目:

管理学共1页

(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

1、公共管理

2、治理工具

3、管制性政策

4、概念化技能

5、政府采购

6、工作生活质量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

1、波兹曼(Bozeman)对P途径的公共管理学者和B途径的公共管理学者的看法

2、结合“黑堡宣言”,简述公共管理者的特殊角色

3、弹性化政府的组织有哪些

4、矫正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策略

5、简述学习型组织

6、谈谈对非营利组织的看法

三、案例分析(每题20分,共40分)

案例一:

北京的街头每天都要上演无数场免费的“汽车展示会”。

尤其是上下班的高峰期,一辆辆汽车像生了病的乌龟趴在一条条马路上,步履蹒跚,动弹不得。

北京市代市长王歧山在SARS危机后公开表示:

最头痛的是交通问题。

的确,再没有比堵车问题更能够触痛北京人烦恼的神经了。

所以,当市政府有关部门提出要限制发展私家车和对黄标车(尾气排放量达不到排放标准的车)采取限行举措时,舆论的焦躁海洋就像被扔进一块石头,叫好叫坏之声皆不绝于耳。

数据显示:

1996年北京市机动车只有100万辆,到2003年已增加1倍,达到200万辆。

其中私家车就有120多万辆。

2002年全市新增机动车27.6万辆;而2003年前8个月,全市又新增机动车24.6万辆,已经逼近2002年的总数。

面对汹涌而来的汽车潮流,北京在很长时间里一直手足无措。

多年来的堵车状况没有什么改善。

据了解,20世纪80年代初期,有权威部门对2000年北京汽车发展数量的预测仅仅是70万~80万辆,而事实上,在新世纪钟声敲响之前,北京市汽车总量就足足比这一预期数字多出近100万辆。

在2000年,北京市有关部门又曾预测,到2010年北京机动车保有量才会突破200万辆,没曾想,这个数字提早7年就实现了。

为此,所有在北京生活的人们都付出了拥堵的代价。

为何出现这么大差距?

一些官员的习惯性解释是,经济发展那么快,以致许多公共(如首都机场)都提前达到目标容量。

通过提高牌照费、养路费、燃油费、停车费等做法来限制私家车,是东京、纽约等国际大都市的共同做法。

但限车的前提是通过引导,实现城市道路和交通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而北京市道路交通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该如何解决是摆在北京市政府面前的一大难题。

在出租车和私家车大幅增长的同时,北京市地铁和公共车加起来对城市交通的分担率却不足30%,离80%的期望值相距甚远。

公共交通的吸引力在下降。

许多去过欧美国家考察的人士均认为,与东京、纽约、巴黎等国际城市相比,北京的马路并不比人家窄,停车场不比人家少,车辆也不比人家多。

但交通拥堵现象却日趋严重,难以缓解,以致严重影响城市运转效率,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

一家大型出租公司老总对中国《新闻周刊》说,抛开别的不谈,单单十字路口的管理、出口和路标设置的混乱,就使得现有交通资源的使用效率大打折扣。

除了提出要限制发展私家车外,北京市有关部门还针对一些车辆采取限行举措。

北京市公安局和环保局联合宣布,从2003年9月1日开始,在部分路段对黄标车限行。

北京市环保局有关负责人对媒体解释说,限制黄标车是为了改善交通状况,提出大气环境质量。

他们从今年3月就开始研究、认证这项规定的可行性,所以这项规定“绝不是仓促出台的”。

但黄标车主们却普遍有遭遇突袭的感觉。

因为,限制黄标车出行的措施,从发出通知到开始执行,只有一个来月的时间。

他们的质疑是:

这项措施涉及30万辆车,事关数十万人的利益,为何事前不搞听证?

从3月份就开始研究、论证,为什么外界一点不知道?

据了解,黄标车改造的费用动辄三五千元,有的多达数万元,一些进口车根本就没办法改。

但两部门对其新政策带给这部分人的损失,没有考虑做出任何补偿的规定。

一位车主在互联网上质问:

按北京市的规定,一部汽车使用寿命私家车为10~20年,我们在1995年买的汽车,符合当时的所有法规。

为什么突然要让旧车实行新标准,这符合法律吗?

问题:

你如何评价北京市政府的限制措施?

试从公共管理的角度加以评析

案例二

一个曾被公认为充满爱心的“阳光儿童村”竟然暴出丑闻:

“慈善”的村长付妈妈涉嫌利用儿童敛财(6月10日南方周末报)。

当儿童的痛苦经历成了商品,当慈善成了牟利的工具,谁来为我们的爱心找条出路?

惊闻这则消息,我们在愤怒与痛苦之余,也开始怀疑我们的同情和慈善之举背后的结局。

爱心阳光下隐藏着多少不可见人的黑幕?

有一个“慈善”的付妈妈,又有多少个“爱心”的李妈妈、张妈妈?

在媒体披露付妈妈的“慈善”面具后,面对孩子们对记者的仇恨与说谎行为,我们不得不追问爱心付出之后的社会价值:

爱心没有错,但爱心的结果有了对错。

我们的爱心,是不是摧毁了一个孩子将来作为一个完整人格的人的精神价值?

当那些曾经捐赠善款的人知道自己的爱心被人利用时,当那些正准备献爱心的人却要花费巨大的成本保证爱心的正确结果时,我们的爱心之路已越来越窄。

一个正态的社会,不可缺少对弱者的同情与帮助。

一个发展的社会,更需要“儿童村”、“福利院”等非牟利组织,来填补在社会救助中“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空白。

美国把非牟利体系和宪法看成是启动美利坚的两个车轮。

美国人自己也说,假如没有政府,他们照样活得好,但如果没有非牟利机构,美国就完了。

没有约束的人性不可信赖,对道德的完美要求往往潜伏崩溃的前景。

付广荣的阳光儿童村仅仅因为收养的是“不是孤儿的孤儿”,无法注册而成为非法组织,已经凸显出我国立法的滞后。

儿童村财务状况混乱也透露出慈善监督的盲区。

退一步说,即便儿童村合法注册,在没有完善的制度监督下,类似沈阳阳光儿童村的合法慈善组织,也难免出现赢利经营的“逆向选择”。

在一些“希望工程”、慈善捐助、爱心活动中,我们已感觉到越来越浓的商业色彩。

在媒体对付妈妈的“慈善”行径一片谴责声中,我们更应反思我国慈善事业立法保障和制度监督的空位。

只有建立完善的慈善监督制度,保证让善款“装在玻璃做的口袋里”,真正做到善款善用,我们的爱心才能善始善终。

问题:

结合上述的这种情况,如何对非政府组织的运作进行监督,请谈谈你的看法。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20分)

2013年党的十八大顺利召开,完成了相关领导交接工作,中国政治局面进入了新的时期。

请结合莫根的观点,论述对于面向未来的、具有前瞻力的公共管理者应该具备的知识与技能

 

201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模拟试题

(二)

考试科目:

管理学共1页

(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

1、新公共管理

2、公共政策

3、政府失灵

4、危机管理

5、电子化政府

6、民营化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

1、请简述胡德(C.Hood)关于新公共管理特征的观点

2、公共管理者有哪些技能

3、总结影响政策执行力的因素

4、谈谈对全面的危机管理战略的理解

5、市场经济中政府的经济职能有哪些

6、简述市场失灵的表现

三、案例分析(每题20分,共40分)

案例一

据2005年10月18日的《中国青年报》报道,2000年3月湖南衡阳县工商体制实行改革,局里1995年到改制前分来的50多名大中专毕业生,先后被分流到局里的市场服务中心(后与工商局脱钩),负责每月收取摊位费。

从此,这些人身份各异。

由于缺少相关的文件资料,这些大中专毕业生虽然不满,但都服从了安排,完成了从行政干部到勤杂人员的身份转换。

然而,被分流的苏建军等人后来得知,局里的改制没有按照上级有关部门的文件要求执行。

毕业于原省农业学校的洪清秀称,从分流工作开始,到自己被宣布到市场服务中心任勤杂人员,这期间没有召开过任何会议,也没有公开相关文件。

人员的分流都是由局里个别领导到各基层所开会,直接宣布某某出局。

据了解,衡阳市工商体制改革的文件规定,在1994年到1998年4月15日期间分配进工商局的苏建军等28名大中专毕业生,属于第一类应“上收”范围,但在衡阳县的工商改制中,他们基本上都被划到了分流行列。

令这些大中专毕业生不解的是,就在他们被分流的同时,一些违规招收、调入的关系户人员,却堂而皇之地优先“上收”进了工商部门。

记者在采访中,一名知情人士提供了《衡阳县工商局工商体制改革中上收的关系户》详细名单,显示有34人是1994年以后违规进入工商局的非政策性安置人员,他们大部分是工商局领导干部的亲戚子女,还有的是县委、县政府有关领导的亲属。

由此可见,违反政策把大中专毕业生分流出去,目的是要给一些本应参与平等竞争的“关系户”腾出位置和编制。

2005年9月,记者两赴衡阳对此事进行调查。

衡阳县工商局的一名老职工对记者说,在这次改制分流中,受伤害最大的是被分配进工商局的几十名大中专毕业生。

这些人大多是农家子弟,被分流后,在衡阳县一个集贸市场收摊位费和门面费,140多人干40人的活,每月工资600多元。

而原衡阳县工商局的一名负责人告诉记者,最后上报的“上收”人员名单,他和很多局领导实际上并没看到。

问题:

如何切实加强对我国公共权力的制约和监控

案例二

2月5日晚7时45分,北京密云县密云公园中发生了严重的游人踩踏事故;这场恶性事故造成了37人死亡、15人受伤。

谁也没想到,就在元宵节之夜会发生如此惨剧;原本热闹喜庆的迎春灯展竟然会夺走37条活生生的生命——他们当中大多是女性与孩子!

事故原因并不复杂:

元宵节观灯游人骤增造成密云公园人员拥挤,一游人在公园桥上不慎摔倒,引起身后游人拥挤踩踏,最终酿成37死15上的悲剧。

事故发生之后,中央领导马上做出重要批示,北京市领导亲赴现场指挥部署,各单位部门火速救援;政府部门在事故发生之时回应如此迅捷,这说明政府对于突发危机事件的处理能力已经今非昔比。

但是,这场恶性事故仍然暴露出当前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中存在的一个极大“软肋”,即缺乏对危机预防与危机准备的足够重视。

发生在去年的SARS危机让我们切身体会到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重要性,但我们对于公共危机管理的理解还有失片面;在不少人眼中,成功的公共危机管理只是意味着在危机事件爆发之后政府有关部门能够及时应对。

殊不知,当代公共危机管理的精义在于危机预防与准备。

密云踩踏事故虽然是突发性的,但却是可以预见到的。

此次密云灯展从正月初十开始,2月5日元宵节之前平均每天的游人数为3000左右,而元宵节当天游人数突破3万;事故发生地点彩虹桥既长又窄,最窄处不过3、4米;人数骤增十倍加上彩虹桥特殊的路况,便大大增加了踩踏事故的发生概率。

问题是,元宵节游人增加应该是可以预见的,彩虹桥的路况是可以勘察的,踩踏事故也并非百年一见的稀罕事;但为什么有关部门没有预先想到人员拥挤可能造成踩踏事故呢?

事实上,在美国、加拿大等国家,每当举行由众多公众参与的大规模文化娱乐活动,政府中的突发事件管理机构都会事先采取措施(如安排疏导人员、增设临时通道、准备消防急救设备等等),防范因为人员拥挤可能发生的种种突发性危机事件。

而在我国,春节、元宵节这样的传统节日往往是大规模文化娱乐活动密集的时期,也是踩踏等类似突发事件的高发时段;相比之下,我们的危机预防与准备工作则显得远远不够。

问题:

对比我国与西方公共危机管理现状,思考我国应如何加强对公共危机的管理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20分)

2013年,随着薄熙来事件的解决、党的十八大召开,呈现出了新的局面,请从的政府再造的的治理典范和方式角度论述我国政府的改革

201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模拟试题(三)

考试科目:

管理学共1页

(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

1、公共管理者

2、企业家政府

3、重分配政策

4、转换型领导

5、非营利组织

6、共管理的职业伦理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

1、公共管理的特质以及与私部门管理的区别有哪些

2、简述波兹曼和史陶斯曼关于有效的公共管理者的特质

3、公共政策的类型有哪些

4、简述政府失灵的类型和原因

5、对全面整合的危机管理体系的理解

6、政府信息化事业的不足与前景分别是什么

三、案例分析(每题20分,共40分)

案例一

六朝古都南京市是我国著名的旅游城市,市内古迹、山水、园林等旅游资源奉富。

为保持传统的山水园林式的文化古都风貌,该市在规划上一直实施一个深受市民拥戴的“显山露水”计划,“大钟楼一鼓楼一北极阁”风景带正是这一计划的重要内容。

为了营造这一自然人文景观走廊,政府做出了最大努力,附近居民做出了巨大牺牲。

然而某电信公司却在这一风景带内投资建设了30多层的多媒体大楼,引起了多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以及众多市的猛烈批评。

很多人认为该楼严重破坏了鼓楼地区的和谐景观,应该炸掉。

到底该不该炸掉,如何确认这个问题,涉及多个主体即利害关系人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有:

电信公司、市规划局、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普通市民、政府领导、专家、记者等。

电信公司是建设本楼最大的受益者,从企业自身的利益考虑,不同意炸楼,认为本楼的建设不构成政策问题。

该市规划局是负责城市规划的部门,是本楼建设的审批者,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及其利益,不同意炸楼。

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根据民众的意见和自己的认识,要履行参政议政的职责,要求把楼炸掉。

普通市民由于环境意识的增强和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极力主张将楼炸掉。

有关政府领导对该楼建设项目存在争议,但一些领导认为宁可丢官也要对得起老百姓,把楼炸掉。

各方专家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分析对高楼建设存在分歧。

新闻媒体能够对事件的发生发展情况进行报道,对高楼事件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

问题:

请结合本案例,从公共管理的程序化功能和任务性职能分析说明如何正确地做出决策

案例二

古希腊哲人亚里斯多德曾经断言:

“凡是属于最多数人的公共事务常常是最少受人照顾的事务,人们关怀着自己的所有,而忽视公共的事务;对于公共的一切,他至多只留心到其中对他个人多少有些相关的事务。

”犹如一句谶语,长沙市银盆岭老鸦冲“一座垃圾山,十年搬不走”的“公地悲剧”的上演恰不幸被言中。

十年,一道山清水秀的天然谷地被堆积成臭气扑天的垃圾山,直至影响周边居民日常生活与身体健康;十年,相关管理部门推诿扯皮的“责任死角”在政府与市民心理之间又活生生开辟出一道“天然谷地”。

英国科学家哈丁用“公地悲剧”描述了理性追求最大化利益的个体行为导致公共利益受损的恶果。

在老鸦冲谷地这块产权不明的公共用地上,社区居民乱倒垃圾,不缴费用的“搭便车”行为,企业、街道办事处、环卫部门责任划分不清相互推诿的行为,使诸如垃圾清运之类简单的公共管理工作陷入了“集体行动的困境”之中:

“我不做总有人去做”,社区居民将垃圾随手一扔,方便省事还不失动作潇洒;“别人出钱我不出照样能办好”,拖欠乃至不缴卫生费用或期冀政府买单,每个理性居民的最优选择均是“不缴费”;“我不管总有人去管”,企业盼着社区管,社区盼着环卫部门管,“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况且是费力又费钱的公共事务。

每个人都被困在一个迫使他在有限范围内无节制地追求自己利益最大化的“纳什均衡”中,“尽管各方都有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但却始终没能明确各方的责任,无法形成解决问题的合力”,结果正如哈丁设想的一样,发生的是一场无人缴费、无人管理、垃圾成山的“公地悲剧”。

勿庸置疑,垃圾堆积的不仅仅是一座臭气难闻的“卫生死角”,也堆积出相关部门在卫生管理中“踢皮球”的一块“责任死角”,更透露出政府在城市公共事务管理中的弊病与危机。

(《湘声报》04-04-22)

问题:

如何解决城市管理中的“卫生死角”问题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20分)

请从公共管理现在面临的主要挑战相关知识论述我国政府2013年面临的国内外重要事件

201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模拟试题

(一)答案解析

一、名词解释

1、公共管理

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的绩效和公共服务的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的福祉与公共利益。

公共管理将公共行政视为一门职业,而将公共管理者视为这一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