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大二轮配套讲义515殊途同归的遗传致死现象含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578509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09.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大二轮配套讲义515殊途同归的遗传致死现象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考生物大二轮配套讲义515殊途同归的遗传致死现象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考生物大二轮配套讲义515殊途同归的遗传致死现象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考生物大二轮配套讲义515殊途同归的遗传致死现象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考生物大二轮配套讲义515殊途同归的遗传致死现象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大二轮配套讲义515殊途同归的遗传致死现象含答案.docx

《高考生物大二轮配套讲义515殊途同归的遗传致死现象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大二轮配套讲义515殊途同归的遗传致死现象含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生物大二轮配套讲义515殊途同归的遗传致死现象含答案.docx

高考生物大二轮配套讲义515殊途同归的遗传致死现象含答案

必考点15 “殊途同归”的遗传致死现象

有关致死现象的试题在近几年高考中出现的频率较高,此类试题除了考查遗传的基本规律、伴性遗传和生物的变异等重点知识外,还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分析解决问题和知识的迁移等能力。

致死现象在高中遗传学试题中通常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隐性致死和显性致死、配子致死和合子致死、常染色体基因致死和性染色体基因致死、基因突变致死和染色体缺失致死。

题组一 隐性致死和显性致死

隐性致死是指隐性基因在纯合情况下具有致死效应,显性致死是指显性基因具有致死效应,它包括显性纯合致死和显性杂合致死。

若为显性纯合致死,则显性性状一定为杂合子,显性个体相互交配后代中显∶隐=2∶1。

1.已知某环境条件下某种动物的AA和Aa个体全部存活,aa个体在出生前会全部死亡。

现有该动物的一个大群体,只有AA、Aa两种基因型,其比例为1∶2。

假设每对亲本只交配一次且成功受孕,均为单胎。

在上述环境条件下,理论上该群体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AA和Aa的比例是(  )

A.1∶1B.1∶2

C.2∶1D.3∶1

2.桃树的蟠桃果形与圆桃果形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H、h控制),蟠桃对圆桃为显性。

桃树的蟠桃果形具有较高的观赏性。

已知现有蟠桃树种均为杂合子,欲探究蟠桃是否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即HH个体无法存活),研究小组设计了以下遗传实验,请补充有关内容。

(1)实验方案:

__________________,分析比较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2)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①如果子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蟠桃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②如果子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蟠桃不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

题组二 配子致死和合子致死

根据在生物个体发育阶段的不同时期所发生的致死效应,致死现象可以分为配子致死和合子致死。

配子致死是指致死基因在配子期发挥作用而具有致死效应;合子致死是指致死基因在胚胎期或成体阶段发挥作用而具有致死效应。

3.一杂合子(Dd)植株自交时,含有隐性配子的花粉有50%的死亡率,则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  )

A.1∶1∶1B.4∶4∶1

C.2∶3∶1D.1∶2∶1

4.无尾猫是一种观赏猫。

猫的无尾、有尾是一对相对性状,按基因的分离定律遗传。

为了选育纯种的无尾猫,让无尾猫自由交配多代,但发现每一代中总会出现约1/3的有尾猫,其余均为无尾猫。

由此推断正确的是(  )

A.猫的有尾性状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

B.自交后代出现有尾猫是基因突变所致

C.自交后代无尾猫中既有杂合子又有纯合子

D.无尾猫与有尾猫杂交后代中无尾猫约占1/2

题组三 常染色体基因致死和性染色体基因致死

根据致死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不同,可以把致死现象分为常染色体基因致死和性染色体基因致死。

5.人类高胆固醇血症由一对等位基因H和h控制,其中HH个体为正常人;Hh个体血液胆固醇含量偏高,为正常人的2倍;hh个体血液胆固醇含量高,为正常人的5倍,一般幼年时即死亡。

在人群中,每500人中有一个Hh个体。

一对夫妇曾生育过一个血液胆固醇含量高的孩子,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该夫妇再生一个孩子,其可能的表现型有2种

B.该夫妇再生一个血液正常的孩子的概率是1/4

C.在现有人群中,Hh的基因型频率为1/500

D.预测在人群中,h的基因频率将会逐渐降低

6.果蝇的某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N、n)控制,其中一个基因在纯合时能使合子致死(注:

XNXN、XnXn、XNY、XnY等均视为纯合子)。

有人用一对果蝇杂交,得到F1代果蝇共185只,其中雄蝇63只。

请回答:

(1)控制这一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染色体上,成活果蝇的基因型共有________种。

(2)若F1代雌蝇仅有一种表现型,则致死基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1代雌蝇基因型为__________。

(3)若F1代雌蝇共有两种表现型,则致死基因是____________。

题组四 基因突变致死和染色体缺失致死

从可遗传变异的根本

7.遗传学上将染色体上某一区段及其带有的基因一起丢失的现象叫做缺失(正常用A+表示,缺失用A-表示),若一对同源染色体中同源区同时缺失的个体叫做缺失纯合子,只有一条发生缺失的个体叫做杂合子。

缺失杂合子可育,缺失纯合子具有完全致死效应。

某遗传研究小组对皖南地区一种家鼠做了实验,让无尾雌家鼠和有尾雄家鼠多次杂交,统计所有F1代,结果如下表。

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不考虑XY同源区)(  )

表现型

有尾

无尾

F1数量(只)

雄家鼠

50

0

雌家鼠

48

46

A.仅从一代杂交结果中还不能判断发生缺失的染色体类型

B.题中某个体发生染色体缺失后,与尾的有无相关的基因会随之丢失

C.亲本与尾有关的基因型组合是:

XA+XA-×XA+Y

D.让F1代雌雄家鼠自由交配,F2成年家鼠中有尾∶无尾=6∶1

8.研究人员构建了一个棒状眼雌果蝇CIB品系XBXb,其细胞中的一条X染色体上携带隐性致死基因e,且该基因与棒状眼基因B始终连锁在一起,如图所示。

e在纯合(XBXB、XBY)时能使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应,控制正常眼的基因用b表示。

为检测经X射线辐射后的正常眼雄果蝇A的精子中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其他隐性致死突变,实验步骤如下:

(1)将雄果蝇A与CIB系果蝇交配,得F1,F1的性别及眼型的表现型及其比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F1中选取大量棒状眼雌果蝇,与多个正常眼且细胞未发生致死突变的雄果蝇进行杂交,统计得到的F2的雌雄数量比。

预期结果和结论:

如果F2中雌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诱变雄果蝇A的精子中X染色体上未发生其他隐性致死突变;如果F2中雌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诱变雄果蝇A的精子中X染色体上发生了其他隐性致死突变。

提醒:

完成作业 考点过关练15

二轮专题强化练

考点过关练15

“殊途同归”的遗传致死现象

1.(2018·海南,23)某动物种群中,AA、Aa和aa基因型的个体依次占25%、50%、25%。

若该种群中的aa个体没有繁殖能力,其他个体间可以随机交配,理论上,下一代AA∶Aa∶aa基因型个体的数量比为(  )

A.3∶3∶1.4∶4∶1

C.1∶2∶0.1∶2∶1

2.人类“软骨发育不全”的致病基因位于4号染色体的显性基因D上,且致病基因纯合的个体在胎儿期死亡;人类“黏多糖贮积症Ⅱ型”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一对基因(E、e)控制。

下图是一个家系图(Ⅱ5和Ⅱ6是双胞胎姐弟)。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不考虑基因突变)(  )

A.“黏多糖贮积症Ⅱ型”的致病基因是E

B.Ⅱ5可能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型是DXE、DXe、dXE、dXe

C.Ⅲ9的致病基因来自第Ⅰ代的2号个体

D.Ⅱ8是Ⅱ7的姐姐,据图推测Ⅱ8是杂合子的概率是5/6

3.果蝇的红眼对白眼为显性,控制这对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果蝇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仍能正常生存和繁殖,缺失2条则致死,一对都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的红眼果蝇杂交(亲本雌果蝇为杂合子),F1中(  )

A.白眼雄果蝇占1/2

B.红眼雌果蝇占1/4

C.染色体数正常的红眼果蝇占1/4

D.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的白眼果蝇占1/4

4.(2018·上海,27)一种鹰的羽毛有条纹和非条纹、黄色和绿色的差异,已知决定颜色的显性基因纯合子不能存活。

下图显示了鹰羽毛的杂交遗传,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①绿色对黄色完全显性 ②绿色对黄色不完全显性

③控制羽毛性状的两对基因完全连锁 ④控制羽毛性状的两对基因自由组合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5.某科研小组利用一对表现型都为圆眼长翅的雌、雄果蝇进行杂交实验,其结果如下表所示:

子代表现型

圆眼长翅

圆眼残翅

棒眼长翅

棒眼残翅

雄性

3/8

1/8

3/8

1/8

雌性

5/7

2/7

0

0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圆眼、长翅为显性性状

B.决定眼形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C.让F1中的棒眼长翅雄果蝇与圆眼残翅雌果蝇交配,子代中出现棒眼雌果蝇的概率为2/3

D.雌性子代中可能存在与性别有关的致死现象

6.玉米的宽叶(A)对窄叶(a)为显性,宽叶杂交种(Aa)玉米表现为高产,比纯合显性和隐性品种的产量分别高12%和20%;玉米有茸毛(D)对无茸毛(d)为显性,有茸毛玉米植株表面密生茸毛,具有显著的抗病能力,该显性基因纯合时植株幼苗期就不能存活。

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高产有茸毛玉米自交产生F1,则F1的成熟植株中(  )

A.有茸毛与无茸毛比为3∶1

B.有9种基因型

C.高产抗病类型占1/4

D.宽叶有茸毛类型占1/2

7.假设某隐性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应。

根据隐性纯合子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实验并预测最终实验结果。

(1)实验步骤: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果预测:

Ⅰ.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X染色体上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学生用书答案精析

必考点15 “殊途同归”的遗传致死现象

题组突破

1.A [根据题意可知,aa个体不能存活,并且群体内随机交配繁殖后代。

因群体中AA占1/3、Aa占2/3,所以群体中产生A配子的比例应该是1/3×1+2/3×1/2=2/3,产生a配子的比例应该是1/3×0+2/3×1/2=1/3,当随机交配时,按下表计算:

2/3A

1/3a

2/3A

4/9AA

2/9Aa

1/3a

2/9Aa

1/9aa

因子代中aa死亡,所以子代中AA个体与Aa个体的比例为1∶1。

]

2.

(1)蟠桃(Hh)自交(蟠桃与蟠桃杂交) 

(2)①表现型为蟠桃和圆桃,比例为2∶1 ②表现型为蟠桃和圆桃,比例为3∶1

解析 Hh×Hh→1HH∶2Hh∶1hh,如果不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则后代蟠桃∶圆桃=3∶1;如果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则后代蟠桃∶圆桃=2∶1。

3.C

4.D [无尾猫自由交配后代出现有尾猫和无尾猫,说明有尾性状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无尾性状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

无尾猫自由交配多代,但发现每一代中总会出现约1/3的有尾猫,其余均为无尾猫,说明控制无尾性状的显性基因具有显性纯合致死效应,所有的无尾猫都为杂合子,故无尾猫与有尾猫杂交后代中无尾猫约占1/2。

]

5.A [该夫妇曾生育过一个血液胆固醇含量高的孩子,可知该夫妇的基因型为Hh,他们再生一个孩子,其可能的基因型有HH、Hh、hh三种,即表现型有3种;该夫妇再生一个血液正常的孩子(HH)的概率是1/4;由于在人群中,每500人中有一个基因型为Hh的个体,故Hh的基因型频率为1/500;基因型为hh的个体一般幼年时死亡,因此在人群中,h的基因频率将会逐渐降低。

]

6.

(1)X 3 

(2)n XNXN、XNXn (3)N

解析 

(1)根据杂交后代雌雄比例不等(大约为2∶1),可知该致死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成活的果蝇有3种,若致死基因为显性,则成活果蝇的基因型为XNXn、XnXn、XnY;若致死基因为隐性,则成活果蝇的基因型为XNXN、XNXn、XNY。

(2)假设为隐性纯合致死(致死基因为n),雌蝇基因型为XNXN、XNXn,雄蝇基因型为XNY。

XNXn×XNY→1XNXN∶1XNXn∶1XnY(致死)∶1XNY,雌∶雄=2∶1,与已知相符,且成活果蝇的基因型共有3种,F1雌蝇仅有一种表现型。

(3)假设为显性纯合致死(致死基因为N),雌蝇基因型为XNXn、XnXn,雄蝇基因型为XnY。

XNXn×XnY→1XNXn∶1XnXn∶1XNY(致死)∶1XnY,雌∶雄=2∶1,且成活果蝇的基因型共有3种,F1雌蝇共有两种表现型。

7.D [由题意可知,由于死亡的只有雄性,所以缺失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根据子代表现型可知,后代中只有无尾雄性死亡,则说明无尾基因也位于X染色体上,否则有尾个体也有死亡,而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缺失的基因不是控制尾的有无性状的基因,所以A、B选项错误。

假设控制尾的有无用B和b表示,两亲本的基因型可用XBA-XbA+和XbA+Y表示,而知无尾是显性,有尾是隐性,C选项错误;子代为

XBA-XbA+、

XbA+XbA+、

XBA-Y(死亡)、

XbA+Y,F1代雌雄家鼠自由交配产生的子代中有

XBA-Y(死亡)和

XbA+Y、

XBA-XbA+和

XbA+XbA+,所以有尾∶无尾=6∶1,D选项正确。

]

8.

(1)棒状眼雌果蝇∶正常眼雌果蝇∶正常眼雄果蝇=1∶1∶1

(2)雌果蝇∶雄果蝇=2∶1 雌果蝇∶雄果蝇>2∶1(全为雌蝇)

解析 

(1)若将棒眼雌果蝇XBXb与正常眼雄果蝇XbY杂交,其后代有XBXb、XbXb、XbY、XBY,由于致死基因与B基因连锁在一起,XBY是致死的,所以其子代有正常眼雌、棒眼雌和正常眼雄三种表现型,比例为1∶1∶1。

(2)将正常眼雄果蝇用X射线处理后,其基因型用XbY表示,则与棒眼雌果蝇XBXb杂交后,F1中有

XBXb、

XbXb、

XbY三种情况,在F1中选取棒状眼雌果蝇(XBXb)与正常眼雄果蝇(XbY)杂交,F2基因型为

XBXb、

XbXb、

XbY,若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XbY存活,子代雌性个体占

;若发生隐性致死突变,则

XbY致死,子代个体全部为雌性。

考点整合体系重建

①豌豆 ②假说—演绎法 ③等位基因 ④同源染色体 ⑤非同源染色体 ⑥非同源染色体 ⑦萨顿 ⑧摩尔根 ⑨染色体异常 ⑩产前诊断

二轮专题强化练答案精析

考点过关练15 “殊途同归”的遗传致死现象

1.B [该种群中的aa个体没有繁殖能力,其他个体间可以随机交配,就是AA、Aa这两种基因型的雌雄个体间的交配,AA占

、Aa占

,可得出产生配子A、a的概率分别为2/3、1/3,用棋盘法表示如下:

产生雌雄配子的概率

A

a

A

AA

Aa

a

Aa

aa

理论上,下一代AA∶Aa∶aa基因型个体的数量比为4∶4∶1,故选B。

]

2.D [根据系谱分析可知“黏多糖贮积症Ⅱ型”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受隐性致病基因e控制,A项错误;由图中Ⅱ6是只患“黏多糖贮积症Ⅱ型”的男性,其基因型为ddXeY,而其父母正常,说明父母的基因型分别是ddXEXe、ddXEY,则Ⅱ5的基因型可能是ddXEXE或ddXEXe,其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型可能是dXE、dXe,B项错误;Ⅲ9是只患“黏多糖贮积症Ⅱ型”的男性,其致病基因直接来自Ⅱ7,而Ⅱ7致病基因来自第Ⅰ代的4号个体,C项错误;图中Ⅰ3、Ⅰ4、Ⅱ7只患软骨发育不全(D_XE_),而Ⅱ7的儿子Ⅲ9只患黏多糖贮积症Ⅱ型(ddXeY),所以Ⅱ7的基因型是DdXEXe,Ⅰ3、Ⅰ4的基因型分别是DdXEY、DdXEXe。

已知Ⅱ8是Ⅱ7的姐姐,且基因DD纯合致死,所以Ⅱ8基因型是纯合子的可能性是1/3×1/2=1/6,杂合子的概率是1-1/6=5/6,D项正确。

]

3.C [由题可知,红眼和白眼在性染色体上,XBXb和XBY交配后代的基因型为:

XBXB∶XBXb∶XBY∶XbY=1∶1∶1∶1,亲本中均缺失一条Ⅳ号染色体,因此后代中缺失一条的占1/2,缺失两条的和染色体正常的均占1/4,缺失两条的不能存活,因此后代正常染色体的占1/3,缺失一条染色体的占2/3。

因此后代白眼雄果蝇占1/4,红眼雌果蝇占1/2,染色体数正常的红眼果蝇占3/4×1/3=1/4,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的白眼果蝇占1/4×2/3=1/6,因此答案为C。

]

4.B

5.C [圆眼×圆眼→后代出现棒眼,说明圆眼是显性性状,亲代都为长翅,后代出现残翅,说明长翅对残翅为显性,A项正确;圆眼×圆眼→后代雌果蝇均为圆眼,而雄果蝇中圆眼与棒眼之比为1∶1,说明控制眼形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属于伴性遗传,B项正确;设眼形基因用A、a表示,翅形基因用B、b表示。

F1棒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aY,圆眼雌果蝇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2XAXA,1/2XAXa,因此子代棒眼雌果蝇的概率为1/2×1/4=1/8,C项错误;F1中雌性圆眼长翅的基因型为B_XAX-(1/8BBXAXA,1/8BBXAXa,1/4BbXAXA,1/4BbXAXa),雌性圆眼残翅的基因型为bbXAX-(1/8bbXAXA,1/8bbXAXa),而F1中的雌性圆眼长翅∶圆眼残翅为5∶2,由此推测可知致死的基因型可能是BBXAXA或BBXAXa,D项正确。

]

6.D [高产有茸毛玉米AaDd自交产生F1,基因型和比例为(1AA∶2Aa∶1aa)(1DD致死∶2Dd∶1dd),有茸毛与无茸毛之比为2∶1,A错;有6种基因型,故B错;高产抗病AaDd的比例为1/2×2/3=1/3,故C错;宽叶有茸毛A_Dd比例为3/4×2/3=1/2,故D正确。

]

7.

(1)①让这只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 ②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 ③统计F2中雄蝇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蝇比例) 

(2)Ⅰ.F2中雄蝇占1/3(或:

F2中雌∶雄=2∶1) Ⅱ.F2中雄蝇占的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

F2中雌∶雄在1∶1~2∶1之间) Ⅲ.F2中雄蝇占1/2(或:

F2中雌∶雄=1∶1)

解析 用这只雄果蝇与正常雌果蝇杂交,再让F1互交,根据F2雌雄比例做出判断。

设正常基因为A,隐性致死突变基因为a,遗传图解如下:

若发生完全致死突变,则XaY个体全部死亡,F2中雄蝇占1/3(或F2中雌∶雄=2∶1);若发生不完全致死突变,则XaY个体部分死亡,F2中雄蝇占的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中雌∶雄在1∶1~2∶1之间);若未发生隐性致死突变,则F2个体全部成活,F2中雄蝇占1/2(或F2中雌∶雄=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