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1主战坦克发展史.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577348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52.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M1主战坦克发展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M1主战坦克发展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M1主战坦克发展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M1主战坦克发展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M1主战坦克发展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M1主战坦克发展史.docx

《M1主战坦克发展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M1主战坦克发展史.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M1主战坦克发展史.docx

M1主战坦克发展史

M1“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是由美国通用动力公司地面系统分布制造。

第一辆M1坦克在1978年制造完毕,第一辆M1A1和M1A2分别于1985和1986年出厂。

美国陆军装备的M1A1生产计划已经完成。

通用动力地面系统公司为美国陆军,海军陆战队,埃及,沙特阿拉伯和科威特陆军生产了总共8800多辆M1和M1A1坦克。

为对外军售的新型M1A1和M1A2“阿布拉姆斯”坦克的生产计划也已经进入到了最后阶段。

目前服役的M1坦克一共有三个型号,上世纪八十年代的M1坦克,还有两个更新一点的型号版本:

M1A1和M1A2。

从1985年到1993年间生产的M1A1系列使用了120毫米主炮来代替在更老的M1中使用的105毫米主炮,以及其他为数不少的改进措施,包括改进的悬挂系统,新的炮塔结构,增强的装甲防护能力以及核生化三防系统。

更新一点的M1A2系列主战坦克除了拥有M1A1的改进外,还增加了一个独立的车长热像仪,一个非独立的车长武器操控台,定位导航设备,并且提供了数字总线和无线电接口但愿,从而使M1A2具备了在同一战场上的多台M1A2战车之间传递战场图象的能力。

M1“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

简要历史数据

第一批M1“艾布拉姆斯”

M1“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的起源:

让我们回到1973年10月,这个月发生一件对美国未来的主战坦克影响深远的事件:

在中东爆发的赎罪日战争。

这次战争中发生了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大的坦克战。

美国陆军对这次战争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从这次阿拉伯和以色列间的战争,他们得出结论:

一种新型武器的致命面纱被戏剧性地揭开了。

为了应对这个威胁的本质,在新的美军作战原则中,北约欧洲防御具有数量优势的、致死性大增的华沙公约武装力量被置于优先地位。

它纳入了新的观点,即兵力对比是决定战役结果的决定因素之一,并且强调了装甲作战和多兵种合成作战的优点。

这种注重多兵种合成作战的思想在1976年以空地联合作战的概念提出,并且在1982年形成了“空地一体战”的学说。

M1艾布拉姆斯坦克是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坦克设计上决定性的转折点,也是对当时一个主要威胁的适当反应--华沙条约组织在常规武器方面具有的压倒性的数量优势。

直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晚期、八十年代早期,北约组织都没有一款主战坦克在坦克的三个基本指标:

火力、防护和机动性方面取得足够的优势来弥补因为数量不足而带来的劣势。

尽管如此,设计如此一辆新的主战坦克远远比提出一个目标要难很多,因为直到当时,没有国家有足够发展一款在火力、防护和机动性三者上都能取得均衡优势的坦克。

这是因为,当时困扰设计师的一个大问题是他们必须在重量和机动能力上做一个折中,二者难以兼顾。

这就导致两个极端,如果允许重量最大化,那么这辆坦克将获得强大的火力和不错的防护能力,但是机动能力必然非常可怜,比如英国的“百夫长”坦克;或者另一个极端,拥有合适的火力,勉强的防护和不错的机动性能,比如法国的AMX-30/32坦克。

如果想生产出一辆在这三方面都有长足进步的战车,当时只能通过在不同国家间对新技术进行更多的合作,幸运的是,在70年代,这样的合作成为了现实。

美国陆军在发展新式坦克上所走的道路和他们与德国合作的MBT-70项目的方式大相径庭,取代一开始要制造出世界上最好的坦克的目标,他们选择了在有限的预算下制造最好的坦克的合理目标。

在这样的目标指引下,他们制定了如下目标,并且按照优先级进行了排序:

乘员生存性能、目标监控和目标捕获能力、首发和次发命中率、目标的快速获取和打击能力、通过能力、弹药通用能力、装备生存性能、乘员舒适性、侧面被弹面积、加速和减速性能、备弹量、人性因素、生产能力、使用范围、速度、后勤诊断维护能力、升级潜力、设备支持和运输性。

为了实现在最低的成本下得到最佳的坦克设计的目标,美国陆军选择了具有竞争性的研发流程,分别选择了克莱斯勒(Chrysler)公司,M-60系列坦克的制造商和通用汽车(GeneralMotors)公司,MBT-70由他们制造,通过资助这两家公司的设计,并从中挑选未来的方案。

设计中一个主要的需求目标就是相对失败的MBT-70项目来说,降低单位成本,这就决定了什么技术将在新坦克上使用,而什么却不该用。

1973年6月,美国陆军同时和克莱斯勒公司与通用汽车的底特率柴油机阿里逊分部公司签约,以制造新坦克的原型样车,项目编号M1,后来被命名为阿布拉姆斯(Abrams,根据Gen。

CreightonAbrams命名)。

1976年1月,原型样车被交付美国陆军进行测试。

1976年11月,在推迟了4个月后,美国陆军宣布克莱斯勒公司的方案被选择作为生产型号进入量产。

1979年,生产工作从位于利马(Lima)的陆军利马坦克厂开始,1980年第一台生产型战车完成下线。

在阿伯丁试验场的一辆早期量产型M1坦克,这辆坦克被涂成了原来机动装备研究与发展指挥部(MERDC)的风格

从一开始起,M1的设计就使它具备了如下优点:

特别的装甲、热成像仪、良好的火力控制系统和涡轮发动机等。

位于英国Chobham的不列颠陆军研究所提供了新的特别装甲的设计概念:

一种类似于传统的在钢装甲内部嵌入多层特种陶瓷,并且在外部敷设普通的钢装甲板。

这种新的装甲,后来被人们称作Chobham装甲(夹层装甲),在遇到反坦克导弹或者破甲弹等不同战斗部的打击时,提供了异乎寻常的保护。

因此,阿伯丁试验场的弹道研究实验室进行了一系列撞击试验来发展装备在新坦克上的类似装甲。

1981年,基本型M1坦克的第一批生产型号进入了美国陆军序列,在装弹情况下,重约60吨,使用了普通钢装甲,附加新的由钢铁和其他物质组成的复合装甲,能够防御除动能穿甲弹外的大部分破甲弹的打击。

尽管M1坦克的标准生产型号被设计为需要的时候可以配备德国莱茵金属公司的120mm主炮,但是实际装备的还是在M60主战坦克上使用的线膛炮。

尽管是105mm口径,但是可以发射美军的M833贫铀穿甲弹,能够在2000米的距离上以小于60度倾角击穿420毫米厚度的轧制均制装甲,正因为如此,对主炮的升级一直延伸到1985年才进行。

  M1坦克比其前辈M60系列速度更快,操作性能也更好,而与此同时拥有更小更低矮的侧面轮廓。

除了在性能上获得的大幅度提升,达信-莱卡明公司的AGT-1500燃气轮机也比美国陆军装备的其他柴油坦克引擎更加可靠。

这还带来了另一个好处,由于引擎工作的时候非常安静,一开始接触到的士兵称呼它为“耳语般的死亡”。

  

由于这些优点,加上新的使用了几乎所有最新技术的火力控制系统,包括激光测距仪、弹道计算机、炮长热成像系统、横风传感器和炮口校正传感器,M1实现了主战坦克的巨大飞跃。

M1A1“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

1991年“沙漠风暴”行动中第三装甲骑兵团装备的M1A1HA(重装甲)“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  

更强的防护和杀伤能力:

M1A1“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

  很快,为了赶上苏联新式坦克的设计,对基础型号M1“艾布拉姆斯”坦克的改进计划也开始了。

因此,一共生产了五种型号。

  

原始型号,最基础的M1,从1984年生产到1985年1月,一共生产了2374辆。

第二种型号,是从1984年生产到1986年的IPM1(theImprovedPerformanceM1,M1性能增强版),IPM1是在M1A1计划整体完成前利用M1A1研究计划的成果提升M1坦克的一个过渡型号。

这些改进包括增强的悬挂系统、防护系统和重新设计的M1A1炮塔和炮架,当然,这些改进由于增加了大约一吨的总重,使得机动性能有少许下降。

第三种型号,M1A1,生产计划始于1985年8月。

除了包括在IPM1型号中的改进外,M1A1最重要的改进是使用了德国莱茵金属公司的120mm滑膛炮。

美国在研究了该炮后认为以美国的工程标准,显得过于复杂和昂贵,所以他们设计了一个由更少部件构成的版本编号为M256主炮。

由于更换了主炮,M1A1的火力控制系统也进行了相应修改。

从朝鲜战争开始,美国陆军发现在坦克战斗中,决定胜负的最主要因素是是否具有先发现敌人和先交战的能力,因此,美军在目标获得技术上花了大量的精力,大量的新技术被应用在这个领域,从60年代得到第一幅高对比度的夜视图象,70年代的热成像夜视系统,一直到90年代毫米波多功能传感器。

在第一次海湾战争中,热成像夜视仪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因为它不但让美军坦克能够在夜间看到目标,还能在战场硝烟弥漫的情况下和糟糕的天气情况下看到目标,比如海湾地区多发的沙暴天气。

M1A1“艾布拉姆斯”坦克在行动中一张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照片M1A1的M256120mm主炮能够发射多种弹药,其中最著名的是M829A1式尾翼稳定贫铀合金弹芯脱壳穿甲弹(APFSDS,其长杆动能弹头使用贫铀合金制成,炮口初速约为1676m/s,最大作用射程3500米),在沙漠风暴行动中有人甚至称呼它为“银弹”,意为能解决一切问题。

M829A1弹药从1991年开始进入现役。

  

贫铀穿甲弹在离开炮口的一瞬间

贫铀穿甲弹的密度大约是一般钢的2.5倍,能够提供更高的穿甲性能,当贫铀穿甲弹击中坦克装甲时,弹体本身和弹着点附近的部分装甲都会在高压下融解成为高温射流。

当装甲被击穿后,没有融化的弹体和装甲射流及碎片会在战车内部飞溅,这往往导致战车内部发生火灾,如果影响到坦克内部的弹药,就会导致灾难性的爆炸。

  

沙漠风暴行动中,经过战后统计,由M1A1坦克新的120毫米M256主炮发射的M829A1尾翼稳定贫铀合金弹芯脱壳穿甲弹在对付苏联和中国制造的坦克时非常成功。

M256能够使用的弹药还包括其他的一些,比如M829(M829A1的一个早期版本,1985年服役),还有M830破甲弹(HEAT,最远作用距离大约为3000米)。

  

更新一代弹药,120mm的M829A2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1994年开始服役,这是通用动力公司武器与战术系统部为M1A1和M1A2坦克的M256主炮生产的弹药,也是目前正在使用的穿甲弹型号,这是M829A1的一个技术改进版本。

经过很多方面的重大改进,新的弹药在性能上获得了极大提升,包括使用了新的特殊制造工艺来提高贫铀穿甲弹的结构质量,使用新的复合材料制成的弹托,还有新的发射药,这些使得弹药的穿甲性能进一步提高。

M829A2由于使用了这些技术,炮口初速比高了大约100米/秒,也就是说接近了1800米/秒的炮口初速,与此同时,却对膛压有所降低。

M829A2的穿甲能力在1000米距离上大约为780mm,3000米距离大约为750mm。

  

M1A1系列最有趣的改进应该算是新的复合装甲,包括其贫铀装甲板。

这种装甲大大提升了战车在动能弹头打击下的存活性能。

在第一次海湾战争中,M1A1坦克坦克能够在敌方目视范围内与敌人坦克交火,但被敌方报复火力打击造成的损失风险却非常小。

这意味着,M1A1能够击中他的目标并摧毁,但是伊拉克的坦克却不能击中,或者即使击中了M1A1,也不能摧毁他。

而且,因为使用了贫铀装甲,甚至没有一辆美军坦克被敌军火力击穿。

美军坦克虽然遭到了不少伊拉克苏制T-72和T-72M坦克的直接打击,但是但是敌军的弹头根本不能穿透M1A1的坦克装甲。

拥有这种装甲的型号叫做M1A1HA(HA是重装甲的英文缩写),在面对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时相当于600mm装甲的防护能力,遇到化学能弹头时相当于1300mm装甲(包括破甲弹和反坦克导弹)。

  

当今装备的M1A1“艾布拉姆斯”的装甲防护能力比1991年第一次海湾战争中的M1A1HA原始型号更加强大。

M1A1“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装甲防护能力等级(1991)1991年第一次海湾战争部署的M1A1HA动能弹头(等效RHAe厚度,单位:

mm)上,化学能弹头(等效RHAe厚度,单位:

mm)下炮塔600-6801,080-1,320车体前上装甲560-590510-800车体前下装甲580-630800-900RHAe=RolledHomogeneousArmorEquivalent,即等效轧制均质装甲;表格内容为在给定的装甲类型在穿甲弹和化学能弹头(如APFSDS尾翼稳定贫铀合金弹芯脱壳穿甲弹或者破甲弹与一般反坦克导弹)。

新的复合装甲在对付化学能弹头时比轧制均制装甲表现要好很多倍。

M1A1“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装甲防护能力等级(2002)M1A1HC,M1A1HA,M1A1D动能弹头(等效RHAe厚度,单位:

mm)上《化学能弹头(等效RHAe厚度,单位:

mm)下炮塔800-9001,320-1,620车体前上装甲560-590510-1,050车体前下装甲580-650800-970  RHAe=RolledHomogeneousArmorEquivalent,即等效轧制均质装甲;表格内容为在给定的装甲类型在穿甲弹和化学能弹头(如APFSDS尾翼稳定贫铀合金弹芯脱壳穿甲弹或者破甲弹与一般反坦克导弹)。

新的复合装甲在对付化学能弹头时比轧制均制装甲表现要好很多倍。

  

在第一次海湾战争期间,只有18辆“艾布拉姆斯”因为战损退出序列,其中九辆为不可修复的损坏,另外九辆只是遭到了可被修复的损坏,而且大部分损伤是由地雷造成。

在战斗中,也没有一个“艾布拉姆斯”坦克乘员在敌军火力下阵亡。

在所有已知的案例中,往往因为美军自己的炮火而导致伤亡。

同时,也很少有报道M1A1发生了机械方面的故障。

美国装甲部队指挥官说,他们的M1A1”阿布拉姆斯”主战坦克甚至达到了空前高的妥善率,90%。

装备了扫雷犁的M1A1坦克

M1A1“阿布拉姆斯”:

美国重装甲力量的中坚  

在美国的重型装甲力量中,M1A1”阿布拉姆斯”仍然担任着骨干力量的角色:

美国陆军一共生产了4796辆M1A1,海军陆战队221辆,还有555辆以联合生产的方式供应给了埃及军队。

埃及另外又增购了200辆M1A1战车,这个订单预计要到2005年才能生产完毕。

  M1A1“阿布拉姆斯”火力增强项目计划(M1A1FEP),是由海军陆战队提出的,要求在M1A1坦克的基础上旨在提高M1A1的昼夜作战能力,尤其是在目标捕获能力、交战范围以及在更远的距离上进行目标定位。

FEP系统包括在M1A1坦克基础上的一系列升级,这些升级包括第二代红外热成像系统和目标定位系统。

这些系统将使坦克成员在发现,识别和精确定位目标等方面的能力获得提高。

在FEP项目中,DRS技术公司获得了为美国海军陆战队的M1A1”阿布拉姆斯”坦克升级到第二代红外热成像系统的合同。

(美国海军陆战队的FEP计划是为了将其原有的M1A1的性能升级到近似于陆军M1A2的级别,由于海军陆战队没有足够资金支付全新M1A2的购买计划,所以选择了FEP项目,译者注)除了M829系列弹头,同时还由通用动力武器与战术系统分部在生产钨合金动能穿甲弹。

一共有两种钨弹头,一种是M829A1”银弹”的变形:

”终结者(Terminator)”尾翼稳定脱壳脱壳穿甲弹。

“终结者”APFSDS-T是为了在沙漠中取得良好表现的高端特殊配置,并且可以兼容所有北约标准的120mm滑膛炮。

第二种钨弹是DM43A1APFSDS-T,提供了钨弹丸目前最高的性能,DM43A1弹是通用动力武器于战术系统分部和德国莱茵金属公司合作的产物,也同样兼容所有复合北约标准的120mm滑膛炮。

  

M1A1D“阿布拉姆斯”主战坦克

正在渡河的M1A1  ForceXXI(21世纪兵力):

数字化和M1A1D。

目前,M1A1仍然是美国装甲力量的主要部分。

M1A1D是M1A1的数字化版本,提供了增强的战场形势感知能力和对远方目标的侦测能力。

在M1A1战车上安装数字指挥和控制系统使得M1A1获得了ForceXXI需要的能力。

  

另一个计划中的方案是用新的数字化组件取代原有的炮塔模拟电路网络数据箱(TNB)和车体模拟电路网络数据箱(HNB),目的是解决连接性能退化问题并同时导入支持ForceXXI的维护概念中的内建自检(BIT)功能。

数字化的TNB和HNB同时也为未来可能的添加的电子设备提供了VME总线接口卡的插槽。

美国陆军正在开发和应用一种新式的外挂装甲,在更加轻薄的同时仍然能够提供强大的防护。

新的装甲既能装在“阿布拉姆斯”坦克的侧面,也可以在前部,以满足战斗需要的更高的防护要求。

美国陆军还寻求将M1A1的火控系统升级到装有第二代前视红外仪的M1A2的水平。

  

1999年,美国陆军启动了对M1A1坦克的创造性升级计划,即AIM(“阿布拉姆斯”综合管理)计划。

在位于阿拉巴马州的Anniston美国陆军Anniston仓库,作为合作伙伴的通用动力陆地系统公司为这里的超过1000辆M1A1“阿布拉姆斯”坦克进行更新升级。

在一个统一的合作协议的指导下,很多工厂在尽最大可能把美国陆军最陈旧的一些M1A1坦克进行翻新。

  

“阿布拉姆斯”综合管理计划(AIM)  

“阿布拉姆斯”综合管理计划(AIM)是美国Anniston陆军仓库(ANAD)和主要承包商通用动力陆地系统公司(GDLS)的一个创新性计划,是将老旧的M1A1坦克进行翻新的计划。

AIM计划是美国陆军资助的对现有坦克结构进行调整的计划中用来维持近7000辆”阿布拉姆斯”坦克的计划。

AIM计划每年投资对进入12年翻新周期的135辆坦克进行翻新工作,当M1A2战斗群开始老旧以后,还需要从2012年开始每年对90辆M1A2SEP坦克进行翻新。

从2006年开始,为了保证20年翻修周期的储备量,美国陆军必须每年翻新90辆坦克。

  

在生产厂商和储备仓库的双重努力下,很多坦克几乎被翻新到接近全新的状态。

AIM计划提高了坦克的妥善率,降低了操作和维护成本,使配置更加标准化,并且只维持”阿布拉姆斯”最小限度的工业生产。

第一辆M1A1坦克到现在也有15年之老了,并且到陆军决定最终退役他们的时候他们将会是50岁高龄。

如果继续使用老旧的设备,维护他们仅仅是众多挑战中的一个,更重要的是陆军需要继续保持装甲力量的优势。

  

M1A1坦克进入阿拉巴马州的Anniston陆军仓库后,整个战车都会被拆解开,分别对不同部件进行清洗,检查和检测是否需要翻新或者整个更换。

大量的部件在Anniston进行翻新更换的同时,许多其他部分被送往其他的一些修理站,这些修理站中包括通用动力在宾夕法尼亚州斯克兰顿和密歇根州Muskegon的工厂,以及陆军的其他一些场站。

炮塔和车体子系统首先在Anniston完成相应的工作,然后运到利马,在这里,坦克将被重新组装起来,并进行测试然后重新加入陆军的序列。

  

AIM计划本身只是一个维护性的项目,并没有向坦克中添加新的技术或者修正什么不足。

尽管如此,通过AIM项目调整了美国陆军的装备结构,使得军方可以有能力运作其他一些新的高回报项目。

目前进行的高回报项目包括第二代前视红外仪(FLIR),前装甲和侧面装甲的升级,车体综合防护系统(VIDS),内建自检的数字炮塔和车体网络盒,还有新的引擎计划。

所以,AIM计划是一个时机和地点都选择的非常适合的计划。

AIM计划的目标是生产M1A1D。

目前,许多M1A1战车因为这项计划而成为了M1A1D战车。

  

2000年1月,第一个年度的45辆坦克的计划完成。

到2002年11月,该计划一共将275辆M1A1坦克恢复到了零里程的崭新状态。

美国陆军计划在下一个十年继续投资该计划以达到每年翻新135辆坦克的目标。

陆军的”阿布拉姆斯”坦克现代化计划包括新的LV-100引擎计划,AIM计划和别的一些计划降低了阿布拉姆斯坦克的后勤开销,减少了维护操作,并且提供了经费支持。

这些步骤让美国陆军能够在今后的25年中维持这支装甲力量。

  

M1A2“阿布拉姆斯”主战坦克

M1A2“阿布拉姆斯”系统增强计划,注意裙板上的标记  ForceXXI(21世纪军力):

保持优势-M1A2SEP

M1A2SEP(系统增强计划,SystemEnhancementProgram),是ForceXXI计划中美国陆军数字战场的核心。

它将是带领美军装甲力量走进新世纪完成并将改变未来战场近距作战模式的重型战车。

M1A2SEP是M1A2的改进版本,在指令和控制系统,毁伤性能和可靠性上有了很大的改进。

M1A2SEP升级了M1A2坦克的计算机。

整个SEP计划升级包含了处理器的升级,真彩平面显示仪,增大的存储能力,用户友好的士兵-机器界面系统(SMI),以及为未来需要提供扩充空间的操作系统。

主要的升级更包括车长和炮长两个瞄准镜中的第二代前视红外仪,有装甲防护的辅助动力单元(UAAPU),以及热控制系统(TMS)。

  

M1A2”阿布拉姆斯”坦克的任务是通过火力,机动能力等来摧毁敌人的军队。

M1A2坦克一般部署到重装部队的装甲营或者骑兵中队。

现在美国陆军计划把1000辆M1系列的坦克升级到M1A2并且部署到各个部队去。

目前还没有计划把M1A2部署给陆军国民警卫队(PRNG)。

1999年,陆军开始对M1系列坦克进行升级到M1A2SEP的计划。

2001年这些升级也同样在旧的M1A2上开始,最终所有的老旧M1A2都会升级到SEP标准。

M1A2系统增强计划  

车长炮长第二代前视红外系统(2ndGenFLIR)将替换现有的热成像系统(TIS)和车长独立热观察仪。

在M1A2上安装第二代FLIR设备并不是直接替换第一代FLIR设备,而是连位置都需要更改。

从作战者的观点来说,这是SEP最主要的升级措施了。

  

第二代FLIR是一个完全整体化的目标猎歼系统,他的设计为车长和炮长带来了全天候目标获得和交战能力的重大提高。

这个系统在目标捕获能力上提高了70%,缩短了开火时间,并且提高了精确度。

另外,对目标的探测和鉴别距离也增加了30%,能够提供更好的毁伤性能并且降低误击可能性。

  

车长独立热成像仪(CITV)提供了更好的猎杀目标的能力。

第二代FLIR是一种变倍观瞄系统,倍率范围为搜索目标:

3-6倍(宽视场),瞄准:

13,25,

50倍(窄视场)

对M1A2进行的系统增强方案(SEP)以及M1A2FY2000方案旨在增强火力性能,生存性能,机动性能,无故障间隔时间,增强战场情报告知,指挥和控制能力以及提供为优势作战部队(dominantmaneuverforce)提供情报优势的能力。

系统增强计划(SEP)能够支持在执行ForceXXI的多维度作战条件下以最优化的方式将战场相关图象和其他一些信息在作战网络中进行分发。

SEP还增强了在更加强大火力性能和生存性能的条件下控制战场节奏的能力。

最终,还需要通过在每支装甲部队配备的能提供仿真战场图象的先进炮长模拟器(AGTS)来提高坦克乘员的操作熟练程度。

极具震撼力的M1A2 SEP夜间射击照片,2000年11月摄于德克萨斯州的C3-67Armor,FortHood

SEP系统增加计划的目标:

  

·通过第二代前视红外系统提高目标发现,截获和分辨能力  

·通过内置装甲防护的动力单元提供战车和其他传感器动力  

·通过热控制系统来提供乘员和电子设备的冷却能力  

·增加了内存,提高处理器速度,并且提供了真彩地图显示能力  

·在陆军指挥和控制体系中提供在相联系的作战单位之间共享指挥控制信息和战场态势信息的能力  

对M1A2战车的减轻重量,内建战场指令系统,增强生存性能,增强安全性能和生产流程的更改等升级都包含在M1A2坦克2000财政年度计划中。

第一批服役于驻地在德克萨斯州FortHood的美国陆军第一装甲骑兵师的M1A2已于1998年8月完成。

为驻扎于科罗拉多州Ft。

Carson的美国陆军第三装甲骑兵团提供的M1A2仍在交付中(本文写作时间,而不是翻译发表时间。

译者注)。

而M1A2SEP坦克的部署始于1999年8说,并于2000财政年度第三季度开始进入战备值班状态。

  

2001年一份准备为307辆M1A2”阿布拉姆斯”坦克进行SEP计划的合同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