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采编试题ABC.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576930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8.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报纸采编试题AB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报纸采编试题AB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报纸采编试题AB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报纸采编试题AB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报纸采编试题AB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报纸采编试题ABC.docx

《报纸采编试题AB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报纸采编试题ABC.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报纸采编试题ABC.docx

报纸采编试题ABC

1.采访是新闻传播的工序,采访决定,决定传播。

2.新闻采访是一种。

采访是新闻工作者围绕大众传播,综合运用 、 、 、 、记(包括运用记录工具)等方法、手段进行的发现新闻、发掘新闻素材才认识生活的职业行为。

3.新闻采访在一定社会形态下要遵守相应的、、,以及等方面的规定。

4.新闻记者社会职责是:

追求,献身  ;忠于  ,服务;

维护  ,促进  ;伸张  ,讴歌  。

5.记者的基础修养,是指记者采写新闻必须具备的基础性的、、和,三者缺一不可。

6.记者的理论修养,主要是指记者的理论素养。

7.生活是新闻的  。

记者的知识积累,主要是指和。

8.关于记者的知识修养,有“  ”、“  ”二说。

有人认为,记者的知识应是“杂家”;也有人认为,记者应当是“专家”。

持“杂家”观点的人认为,记者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应当是上知天文,下通地理,古今中外,无所不知。

持“专家”观点的人,则强调人的  、精力的有限,知识不可能,强调对所反映的生活涉及的内容和专业知识的精通。

9.共同的语言,是人与人交谈的。

1.第一道写作2.行为 问 听 看 想 3.社会制度 法律 职业道德 宗教民俗4.真实 真理 事业 人民 利益 繁荣 正义 光明5.政治修养 理论修养 知识修养6.马克思主义7.源泉 文化积累 政策积累8.杂 专 时间 面面俱到9.基础

1.新闻写作是指记者把采访中搜集到的材料、,通过文字写作制成一定体裁的过程。

2.新闻作品主要有两大类:

与新闻评论。

广义上的新闻写作,包括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的写作。

狭义的新闻写作,一般仅指新闻报道方面各种体裁的写作。

3.新闻写作学研究的对象是新闻报道作品以及这类作品的、写作规律、以及相关的知识。

4.新闻学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历史新闻学、与实用新闻学。

这三个部分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

5.实用新闻学研究的内容包括新闻与写作、、新闻广播与电视、新闻事业经营管理等新闻业务各方面的应用知识。

6.新闻信息编码是指“按语法结构、章法结构及等规则,将文字编排表达一定新闻内容的文字序列”。

7.是衡量记者素质的一个重要条件,新闻报道是记者劳动的最终结果,也是惟一的表现形式。

记者必须也只能通过来实现自己的传播意图,而读者也是通过而认识记者。

8.新闻写作必须以为基础,决定写作。

9.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来看新闻报道,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新闻报道是的反映。

采访是写作的前提和,写作是采访的和归宿。

10.采访的质量主要是指采访的和。

如果采访进行得不够深入广泛,那么必然面临“先天不足”的困境。

1.信息新闻作品2.新闻报道3.写作原理写作技巧4.理论新闻学5.采访  新闻编辑6.写作技巧7.新闻写作新闻报道作品新闻报道作品8.采访采访9.事实 客观事物 基础 结果10.深度广度写作

1.报纸编辑工作是伴随着   而出现的。

在我国,早在   就有报纸,到清朝末年西学东渐,出现了   等近代报刊,报纸的编辑业务也逐渐得到发展。

辛亥革命以后,报纸越办越多,办报人员的分工也越来越细,设置   、   、   、等职,这才使报纸编辑的名义、地位和学术价值得以逐渐确立。

2.计算机新闻处理系统配合   、   及现代通讯技术,正在逐渐淘汰传统的   及   ,新闻图片处理走上了高质量的   与   的新阶段。

3.在版面编排方面,   的运用使标题与正文的   、   变化空间更大,电脑还可以帮助设计制作各式各样的   ,使报纸的   更为丰富。

4.   印刷设备的使用使报纸版面告别了以往“黑、白、灰”或者只能单色套印的历史,进入了五彩缤纷的新时代,报纸的   彻底改观。

5.报纸编辑部的最高领导人是   ,最高领导机构是   。

编委会是由   和一些   部门的负责人组成的。

6.策划指报纸的  和新闻报道的策划与   ;编辑指   与选择稿件、修改稿件和   ;组版指配置版面的内容和   。

1.报纸的诞生唐代《察世俗每月统记传》主笔访员编辑2.使用数码相机扫描仪暗房冲片晒版工艺数字化快速网络传输3.激光照排系统字体字号图表版面语言4.新型彩色形象5.总编辑编委会正副总编辑重要编辑6.整体设计组织分析制作标题设计报纸版面

1.学习新闻写作的重要性是由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

第一,这门学科在新闻学中所占的地位和作用;第二,这门学科在新闻传播过程所占的地位和作用;第三,这门学科在新闻工作者职业素养中所占的地位和作用。

()

2.新闻写作与其他文字写作区别在于写作的目的、对象和最终成果的性质有异。

()

3.新闻写作所研究的是一种重要的信息交流方式,它旨在帮助人们从复杂的事物中抓住最重要的最新鲜的东西,并且善于用大众最容易接受的方式表达出来。

()

4.真实性是从事实到新闻的必然要求,是新闻报道中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特定标志。

其次,真实性是新闻传媒必须遵循的原则。

()

5.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是指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原因,即西方新闻学所强调的5个W(WHAT、WHO、WHERE、WHEN、WHY)加一个H(HOW)。

()

6.所有的新闻报道都要做到反映事物的本质或者反映事物的宏观。

()

7.一般来说,故意失实与报道者的思想意识不端正和职业道德差有关。

()

8.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都离不开两个要素:

“事实”和“背景”。

()

9.新鲜与具体的事实,是传媒市场适销对路的商品之一,受众通过媒体最需要了解的就是新闻事实。

()

10.新闻写作最基本的内容是事实;新闻写作最基本的素材是事实;新闻写作成败最具决定性的因素是事实。

()

1.√2.√3.√4.√5.√6.×7.√8.×9.√10.√

1.新闻的无偿性告诉我们,任何人都不得利用新闻采访之机,直接、间接或变相、变通地向采访对象收取任何费用,或捞取任何好处。

()

2.新闻不等于政治,但新闻脱离不了政治,新闻必须以政治为指导,并为政治服务。

()

3.时政性新闻可能具有一定的新闻价值。

()

4.漏斗式采访的过程变化是:

开放式问题→闭合性问题→开放式问题。

()

5.倒漏斗式采访的过程一般是:

闭合性问题→开放式问题。

()

1.√2.√3.×(应把可能改为无疑)4.√5.√

1.20世纪70年代美国、日本和西欧一些发达国家在新闻出版业中普遍使用了激光照排与胶印。

()

2.报社内部的分工合作是以一定的组织形式固定下来的,其中负责报纸编辑出版工作的组织机构就是报纸编辑部。

()

3.订正事实包括订正事实的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

()

4.替代法校正,即以正确的内容和叙述代替不正确的内容和叙述。

()

5.删节法校正,即删除稿件中多余的部分。

()

6.标题的评价功能,就是标题在提示事实的同时,进一步揭示新闻的本质,指导读者了解新闻的意义,分辨新闻价值的大小,借此表示编辑的态度和立场。

()

7.一条标题可以没有虚题,但必须有实题;一条标题若只有虚题而无实题,则不能成为新闻标题。

()

8.实题可以独立存在。

()

9.虚题也就是辅题。

()

10.引题是在复合型标题中导引主题的辅题,它位于主题之前,字号小于主题。

引题又称为眉题或肩题。

()

1.√2.√3.×4.√5.×6.√7.√8.√9.×10.√

1.问卷法采访的关键有:

A.问卷内容的设置,即设置的问题与具体的调查内容要“妥当”

B.调查的对象应具有代表性

C.问卷的发放

D.问卷的统计

2.点面结合在新闻传播中有两层含义:

A.采访方法B.写作方法C.编辑方法D.传播方法

3.现场采访的要素包括:

A.在事件现场对“人”的采访,如对目击者、当事人、知情人和相关人的现场采访

B.对新闻现场“物”的采访

C.对新闻现场“环境”的采访

D.记者对事件现场的感受和思考。

即时性是构成现场采访的前提条件。

4.同期性是构成现场报道的主要内容,它包括:

A.拍摄采访与现场实况的同期

B.记者解说与现场的同期

C.采访对象介绍情况、讲述事实、发表意见的“音”与现场的同期

D.声和影的同期

5.隐性采访的风险性告诉我们,作为记者,在追求真理,揭露黑暗的同时,还应注意

   。

A.事前要周密安排

B.事中要胆大心细

C.事后要及时总结,尽可能地把采访风险降到最低点

D.必要时可以违法

6.隐性采访的适用范围有:

A.进行舆论监督。

对某些违法乱纪、不法行为的揭露,可选用隐性采访

B.采访某些社会新闻,当事人不予配合的,可选用隐性采访

C.采访某些经济新闻,或对某些人物的采访,为新闻的保真,可适度“暗访”

D.对与自己有意见的人可选隐性采访

7.隐性采访的法律禁区主要有:

A.涉及商业秘密B.涉及公民通信的秘密

C.涉及公民的个人秘密,即隐私权D.涉及家庭情况

8.公共性在隐性采访中的含义有:

A.场合的公共性B.内容的公共性

C.对象的形象性D.人物的大众性

9.记者的看点主要集中包括:

A.看主体B.看人物

C.看细节D.看特征E.看背景

10.新闻背景的含义包括:

A.新闻现场的环境背景B.新闻事件的历史背景

C.人物背景D.大背景

1.AB2.AB3.ABCD4.ABC5.ABC6.ABC7.ABC8.ABC9.ABCDE10.AB

1.在新闻报道中常见以下几种角度:

  

A.领导角度与群众角度B.工作角度与生活角度

C.表扬角度与批评角度D.下面角度与侧面角度

E.宏观角度与微观角度F.对内角度与对外角度

2.在通讯中起到感染作用的材料主要是细节材料,它分为以下几种:

  

A.详细的情节事实B.特写镜头

C.骨干事例D.典型事例

3.横式结构形式可分为那几种结构:

  

A.同时异空结构B.多侧面拼接结构

C.递进式结构D.对比式结构

4.通讯的开头有以下几种:

  

A.开门见山

B.突出中心事实,勾起人们的阅读欲望

C.突然插入记者截取的现场事态,有场景,有直接引语,有人物动作……

D.以寓意的诗歌故事开头,然后迅速转入本题

5.人物通讯的报道对象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A.先进模范人物——典型人物B.新闻人物

C.凡人奇事,奇事凡人D.“冰点”人物

E.精英人物

6.事件通讯,都大致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A.有明确的行为主体B.发生的时间、地点比较具体、集中

C.有开头、有过程、有结尾D.常常带有鲜明的矛盾性和冲突性

E.有具体的原因和结果

7.结构通讯的原则有:

A.表现事实为本的原则B.表现主题为本的原则

C.简洁清晰原则D.均衡对称原则

E.跌宕起伏原则

8.事件通讯报道的内容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A.突发性事件B.在社会上产生较大影响的预知事件

C.反映社会精神风貌的小故事D.恶性事例

9.以预知事件为题材写成的事件通讯,大多数有以下几个特征:

  

A.因题材重大,报道的社会影响也较大,记者写的报道可以起到历史文献的作用B.现场材料丰富,可感可信

C.写作“投入”,富有激情

D.亲历事件,使报道身临其境

10.社会观察通讯要避免走入几个误区:

  

A.媚俗、盲目追求“卖点”B.注意保护隐私权

C.严防道听途说和虚假报道D.防止片面、偏激,以免造成负效应

E.刹住超长风

1.ABCDEF2.AB3.AB4.ABCD5.ABCD6.ABCDE7.ABCDE

1.早在   ,西方就研制出了与电脑相联的照排技术。

A.20世纪40年代B.20世纪50年代

C.20世纪60年代D.20世纪70年代

2.   年,我国《经济日报》采用北京大学教授王选等人研制出的华光电子出版系统获得成功,成为世界上第一家采用计算机激光屏幕组版、整版输出的中文报纸。

后来北京大学在华光电子出版系统的基础上又推出了功能更全、速度更快的“北大方正”新一代激光照排出版系统,进一步推动我国报纸告别“铅与火”的历史,走入“光与电”的时代。

A.1986B.1988C.1989D.1990

3.   ,越来越多的报社着力于研制报社内部的计算机采编系统,使报纸编辑彻底告别了纸和笔,采、编、改、排、签发等多个环节全部在网络上进行。

A.20世纪90年代B.20世纪7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D.本世纪初

4.报纸编辑工作的内容包括策划、编稿和   三部分。

A.改稿B.画版C.组版D.校对

5.新闻对可能产生的政治、经济、法律文化、道德等各方面的社会效果的评价,其中

   的评价在最先的地位。

A.道德B.法律文化C.经济D.政治E.内容

6.主题是文章的   。

A.中心思想B.主要内容C.主要目的D.主要题材

7.按管辖范围和责任大小划分,报纸编辑工种类型有总编辑、、版面主编、编辑、校对。

A.副总编B.新闻部主任C.记者部主任D.编辑部主任

8.报纸编辑是记者从事采访写作的   和参谋。

A.指挥员B.老师C.信息提供者D.协助者

9.报纸编辑相对于新闻传播活动而言是“集大成者”和“”。

A.总指挥B.总协调人C.总把关人D.总策划者

10.报纸编辑工作是对于新闻素材的“再认识”和“”。

A.再创作B.再加工C.再编写D.再修改

1.A2.A3.A4.C5.D6.A7.D8.A9.C10.A

1.报纸生产包括   印刷等环节,参与这部分运作的主要有记者、编辑、排版录入人员、制版印刷工人等。

A.产品设计B.信息采集C.编辑D.校对E.制版

2.新闻评价的内容是多方面的。

主要有   等。

A.真实性评价B.新闻价值评价

C.宣传价值评价D.新闻的适用于性评价

E.新闻表现评价

3.订正事实要达到五个要求:

   清楚。

A.真实B.准确C.科学D.统一E.鲜明

4.修饰辞章的基本方法有:

   、分篇、综合几种。

A.校正B.压缩C.增补D.改写E.删节

5.校正的范围包括稿件中的   、   、   、   、逻辑等各个方面。

校正的目的就是要消除上述方面的各种差错。

A.事实B.思想C.语法D.修辞

6.新闻标题的功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

A.提示新闻内容B.评价新闻内容

C.吸引读者阅读新闻D.美化报纸版面E.便于报纸排版

7.报纸编辑的基本知识应包括、和。

A.理论知识B.基础知识

C.百科知识D.专业知识

8.编辑决策需要获取的信息有、、、。

A.社会信息B.行业信息

C.来自读者的信息D.媒介内部的信息E.上级部门的信息

9.社会环境中影响报纸发展的因素有、、、竞争对手。

A.读者B.报纸的控制者

C.报纸的审查者D.广告客户E.中介

10.报纸策划中需要收集的内部信息主要有、、、。

A.文件信息B.资产信息

C.技术信息D.人才信息E.管理信息

1.ABCE2.ABDE3.ABCD4.ABCD5.ABCD6.ABCD7.BCD8.ABCD9.ABDE10.BCDE

1.媒体:

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指交流、传播信息的工具,如报刊、广播、广告等。

”《新闻词典》定义为“指荷载文字、声音、数据等信息的介质,也指传送上述信息的工具和手段。

2.记者:

记者一般“泛指新闻从业人员,即编辑、记者、主笔、主编、发行人的总称。

”也指“专跑外勤的新闻记者,即新闻事业机构中从事采访报道的专业人员。

1.从采访对象的作用上看,大致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

①.新闻线索的提供者;②.事件当事人;③.知情人;④.目击者;⑤.相关人;⑥.嘉宾。

2.记者的沟通方式主要有几种?

一是口头沟通;二是书面沟通;三是非语言沟通。

1.怎样提高通讯员的发现力?

记者与通讯员相比,他们对基层情况又相对不够了解,下基层采访是个“局外”人,有可能看到什么都新鲜,都觉得有新闻价值。

通讯员在一个单位呆久了,是“局内”人,对本单位的事情并不比领导知道得少。

再加上经常听会,掌握本单位方方面面的情况,什么事都见怪不怪,正应了“知道越多越无新鲜感”的话。

这就需要通讯员不断提高自己的发现力。

通讯员要提高自己的新闻发现力,还是要到基层去,了解基层真实的声音。

也可以通过观察、聆听身边同事关注的话题,发现新闻。

总之,通讯员即使人在基层,也要坚持自下而上地采访,这样才更容易抓住新闻事实的本质。

如果再将这些基层的声音拿给单位领导去解答,更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要提高通讯员的新闻发现力,首先要克服只关注会议的采访作风。

另外,还要学会观察新闻的角度,准确判断新闻的价值所在。

与记者站的角度不同,通讯员长期生活在一个地方,对局部情况了解多,对全国这个大局往往不甚了解。

这样容易片面地从局部看问题,也有可能滋长狭隘的地方观念,观察的角度会有偏差。

没有全局观,也无法判断什么是新闻,听了许多情况不晓得哪些有报道价值,觉得什么都很新鲜,似乎样样都应该报道。

之所以会出现这些情况,就是因为没有很好地把握全局。

从哪儿找新闻?

哪里是通讯员寻找新闻的点?

那就是“局部和全局的结合点”。

如果通讯员能敏感地嗅到党和国家当前的宣传重心,很容易将自己单位工作与这个重心结合,围绕着这个重心,使身边的诸多日常工作变成落实党和国家宣传工作的行动,新闻便产生了。

另外,还要注意,新闻藏在变革中;发现新闻要在变中寻找。

比如,通讯员采访时,有的只注意今天发生的事,采访今天要问昨天,拿今天与昨天比,始终把握今天与昨天的不同。

采访养成比较的习惯,就不难出新闻了。

通讯员采写新闻应该有预见性和时效性,不能已经看到各报都在报道一个主题后,你再来跟着采访,跟着写,实际上这已经晚了。

因为报社有个编辑、排版、印刷过程,稿件也有审阅的提前量,特别是经过策划的系列报道,更会提前准备不少稿件。

所以,当你看到媒体的一项宣传报道时,要能够坐下来认真研究,发现新闻背后的新闻,看看自己有没有扩展新闻的素材可以采访;研究报道中反映的问题,是否揭露了事物的本质原因;联系自己单位的实际,看能否有揭示事物本质的新闻事实可以续报。

总之,选择不同的新闻采访角度,是避免采访报道雷同的办法。

通讯员还要注意不能成了企业的广告员。

有些通讯员并不是有意要当本单位的“广告宣传员”,而他写的报道让编辑就是有这样的感觉。

为什么呢?

就是因为采访角度有问题,他总是站在本单位的立场上,“告诉”别人自己在做什么。

试图告诉人什么,就有强加于人的嫌疑,这样的采访报道不仅有“广告”嫌疑,而且不好看。

要学会从读者的角度考虑问题,研究读者喜欢看什么,从读者的角度设计采访问题,再将记者想了解的问题拿给采访对象去解答。

通讯员不仅要研究报纸的宣传重点,还要注意研究报纸的固定版面、栏目、文风,这样采访报道、投稿才有的放矢。

稿件还要写精。

一些通讯员写报纸稿往往不注意写作文体,不做标题,不提练文章主题,让编辑“少里淘金”。

这种稿件即使有新闻价值,编辑因改稿任务繁重也不愿意采用。

通讯员在写作应该注意从平凡事中提练升华主题。

而且,通讯员写报道不要写得太长,要多写豆腐块。

因为基层新闻总是小事情多,典型经验多。

通讯员还要注意掌握投稿节奏。

有些通讯员见自己的稿件见报后很高兴,随之再寄去数篇稿件,有些还可能是以前投递未用的稿件,频繁向一个媒体,甚至同一个栏目输送。

如果让你换位去想,哪张报纸能不间断地总发一个单位的事情呢?

再就是通讯手段,你采访有预见性,写稿也很快,可你习惯了邮局寄挂号信的方式发稿,怎么能保证快呢?

现在通讯技术越来越先进,有意识到时间的重要性时,就要运用最快的通讯方式,才能保证稿件有较高的见报率。

只有注意了以上这些,通讯员才能从废稿堆上站起来。

总之,要提高通讯员的新闻发现力,新闻采访报道能力,就要时时留心,处处留心,训练自己成为一个有心人。

1.新闻写作

新闻写作是指记者把采访中搜集到的材料、信息,通过文字写作制成一定体裁的新闻作品的过程。

广义上的新闻写作,包括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的写作。

狭义的新闻写作,一般仅指新闻报道方面各种体裁的写作。

9.新闻角度

记者发现事实、挖掘事实、表现事实的着眼点或入手处。

3.新闻写作与采访的辩证关系是什么?

先有采访,后有写作,或者说,采访在先,写作在后,这个次序是不能颠倒的;采访的质量直接关系着写作的质量。

3.新闻报道的具体事实必须真实准确指哪些?

一是确有其事,二是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必须准确无误,三是新闻中引用的各种资料必须准确无误,四是新闻反映事实的环境、过程、细节、人物的语言、动作必须真实,五是新闻中涉及人物的思想认识和心理活动等必须是当事人所述。

1.新闻记者要加强哪些修养?

为什么?

答:

一是加强政治修养。

记者是一种特殊的职业。

它肩负着为社会传递信息的责任。

而信息是社会、特别是现代社会所不可缺少的纽带。

记者这个职业也就成了社会各阶层、各行业所不可缺少的联系环节。

它应以传播信息、推动社会进步为已任。

从政治的高度来看记者的职责,他要对当时的社会负责,他要为以后的历史负责,这既是一个记者在进行新闻写作时必须首先端正的动机,也是衡量一个记者政治修养的核心内容。

记者的政治修养首先表现在强烈的职业责任感;记者的政治修养还表现在强烈的正义感。

二是加强知识修养。

有知识,有学问,这是记者业务素养的基础。

新闻写作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需要有广博深厚的知识根底。

一个记者除了拥有新闻专业教育的背景之外,还要对社会科学以及各种与新闻工作有关的问题有一定的知晓,才能较好地驾驭新闻写作。

三是加强思维修养。

在记者的诸种修养中,思维修养对新闻写作的成败也关系甚大。

在一个好记者身上,除了他的人品(政治与道德修养)和学养(知识修养)之外,还有一种其他行业从业者所没有的新闻“敏锐”。

媒体在实际考察一个人是否适宜当记者时,也常用一个只可意会很难言的标准做最后的衡量:

看他有无干新闻的“悟性”。

这个悟性不是别的,而是智慧在瞬间的爆发。

对新闻记者来说,它表现在能够快速地把事物的意义、事物所包含的新闻价值开掘出来。

也就是说,并不是什么人都适合当记者的,这个行业所需要的“敏锐”和“灵气”,来自辨识与表现新闻价值的灵活的思维能力,这种能力支配着整个新闻写作全过程。

这种思维能力还表现在新闻写作过程中对事实材料不断的分析与综合。

记者的思维修养还体现在创新意识上,又称创造性思维,其特点是机动灵活,求新求变。

新闻报道要求不断“求新”,即追踪新事物、新现象、新变化、新问题等。

新闻写作,也就是报道新闻的手段、形式和方法,同样处于不断的更新之中。

因此我们说,写好一篇新闻报道“功夫在笔外”,记者要注意加强自己的思维修养,即不断提高自己辨识与表现新闻价值的思维能力。

因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