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S控制系统与PLC控制区别之欧阳科创编.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575851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4.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CS控制系统与PLC控制区别之欧阳科创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DCS控制系统与PLC控制区别之欧阳科创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DCS控制系统与PLC控制区别之欧阳科创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DCS控制系统与PLC控制区别之欧阳科创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DCS控制系统与PLC控制区别之欧阳科创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DCS控制系统与PLC控制区别之欧阳科创编.docx

《DCS控制系统与PLC控制区别之欧阳科创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CS控制系统与PLC控制区别之欧阳科创编.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DCS控制系统与PLC控制区别之欧阳科创编.docx

DCS控制系统与PLC控制区别之欧阳科创编

DCS控制系统与PLC控制区别

时间:

2021.02.05

创作:

欧阳科

时间:

2014-03-26来源:

电气自动化技术网编辑:

小博点击:

7826次字体设置:

 大 中 小

DCS控制系统与PLC控制区别

   1.DCS是一种“分散式控制系统”,而PLC只是一种(可编程控制器)控制“装置”,两者是“系统”与“装置”的区别。

系统可以实现任何装置的功能与协调,PLC装置只实现本单元所具备的功能.2.在网络方面,DCS网络是整个系统的中枢神经,和利时公司的MACS系统中的系统网采用的是双冗余的100Mbps的工业以太网,采用的国际标准协议TCP/IP。

它是安全可靠双冗余的高速通讯网络,系统的拓展性与开放性更好.而PLC因为基本上都为个体工作,其在与别的PLC或上位机进行通讯时,所采用的网络形式基本都是单网结构,网络协议也经常与国际标准不符。

在网络安全上,PLC没有很好的保护措施。

我们采用电源,CPU,网络双冗余.3.DCS整体考虑方案,操作员站都具备工程师站功能,站与站之间在运行方案程序下装后是一种紧密联合的关系,任何站、任何功能、任何被控装置间都是相互连锁控制,协调控制;而单用PLC互相连接构成的系统,其站与站(PLC与PLC)之间的联系则是一种松散连接方式,是做不出协调控制的功能。

4.DCS在整个设计上就留有大量的可扩展性接口,外接系统或扩展系统都十分方便,PLC所搭接的整个系统完成后,想随意的增加或减少操作员站都是很难实现的。

5.DCS安全性:

为保证DCS控制的设备的安全可靠,DCS采用了双冗余的控制单元,当重要控制单元出现故障时,都会有相关的冗余单元实时无扰的切换为工作单元,保证整个系统的安全可靠。

PLC所搭接的系统基本没有冗余的概念,就更谈不上冗余控制策略。

特别是当其某个PLC单元发生故障时,不得不将整个系统停下来,才能进行更换维护并需重新编程。

所以DCS系统要比其安全可靠性上高一个等级。

6.系统软件,对各种工艺控制方案更新是DCS的一项最基本的功能,当某个方案发生变化后,工程师只需要在工程师站上将更改过的方案编译后,执行下装命令就可以了,下装过程是由系统自动完成的,不影响原控制方案运行。

系统各种控制软件与算法可以将工艺要求控制对象控制精度提高。

而对于PLC构成的系统来说,工作量极其庞大,首先需要确定所要编辑更新的是哪个PLC,然后要用与之对应的编译器进行程序编译,最后再用专用的机器(读写器)专门一对一的将程序传送给这个PLC,在系统调试期间,大量增加调试时间和调试成本,而且极其不利于日后的维护。

在控制精度上相差甚远。

这就决定了为什么在大中型控制项目中(500点以上),基本不采用全部由PLC所连接而成的系统的原因。

7.模块:

DCS系统所有I/O模块都带有CPU,可以实现对采集及输出信号品质判断与标量变换,故障带电插拔,随机更换。

而PLC模块只是简单电气转换单元,没有智能芯片,故障后相应单元全部瘫痪。

       8.现在高端的PLC与DCS的功能已经差不多,DCS对网络和分布式数据库还要定时扫描有较强的功能,同时对运算和模拟量的处量比较拿手。

PLC还分大、中、小、微PLC,其中微型的只卖几百块到2000块,点数也好少,大型的可以带数千点,运算能力与DCS差不多,但对多机联网功能较弱。

  现在两个技术平台都差不多,只是重点不一样。

P.S.共同点均为计算机化的控制装置。

不同的是:

DCS和PLC这两个概念起源于不同的工业领域且字面定义也不同。

--DCS的字面定义是“分布式控制系统(distributedcontrolsystem)"是从系统结构上定义的。

最早的概念来源于石油化工行业的计算机控制(大)系统。

连续过程控制能力很强。

--PLC的字面定义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ablelogiccontroller)"是从功能上定义的概念。

概念最早指机械加工行业的计算机化逻辑控制装置。

开关量处理能力强。

最早的PLC系统较小。

--现代的DCS和PLC的区别已越来越小。

DCS处理连续量和开关量的能力都很强。

PLC处理连续量的能力也越来越大,大型PLC系统结构上也是分布式的。

--顺便介绍一个SCADA系统,这个概念发源于电力行业,也是从系统功能上定义的概念。

也就是我国最早所说的”三遥系统(遥侧,遥信,遥控)“。

最初的系统是晶体管的。

现代的SCADA系统则都是计算机化的。

用DCS或PLC也可以组成具有SCADA功能的系统。

DCS的基本结构和PLC的区别DCS为分散控制系统的英文(TOTALDISTRIBUTEDCONTROLSYSTEM)简称。

指的是控制危险分散、管理和显示集中。

60年代末有人研制了作逻辑运算的可编程序控制器(ProgrammableLogicController)。

简称PLC。

主要应用于汽车制造业。

70年代中期以完成模拟量控制的DCS推向市场,代替以PID运算为主的模拟仪表控制。

首先提出DCS这样一种思想的是原制造仪表的厂商,当时主要应用于化工行业。

后又有计算机行业从事DCS的开发。

70年代微机技术还不成熟,计算机技术还不够发达。

操作站、控制器、I/O板和网络接口板等都是DCS生产厂家自行开发的,也就是所有部件都是专用的。

70年代初,有人用如PDP/1124这样的小型机代替原来的集中安装的模拟仪表控制。

连接到中央控制室的电缆很多。

如用小型机既作为控制器、同时把连接小型机的CRT又作为显示设备(即人机界面)。

一台小型机需接收几千台变送器或别的传感器来的信号,完成几百个回路的运算。

很显然其危险有点集中。

和模拟仪表连接的电缆一样多,并且一旦小型机坏了,控制和显示都没有了。

数字控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

  后有人提出把控制和显示分开。

一台计算机完成控制计算任务,另一台计算机完成显示任务。

另外,一个工艺过程作为被控对象可能需要显示和控制的点很多,其中有一些还需要闭环控制或逻辑运算,工艺过程作为被控对象的各个部分会有相对独立性,可以分成若干个独立的工序,再把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独立的工序上需要显示和控制的输入、输出的点分配到数台计算机中去,把原来由一台小型机完成的运算任务由几台或几十台计算机(控制器)去完成。

其中一台机器坏了不影响全局。

所谓“狼群代替老虎”的战术,这就是危险分散的意思。

把显示、操作、打印等管理功能集中在一起,用网络把上述完成控制和显示的两部分连成一个系统。

当时有人把这种系统称为集散系统。

  危险究竟要分散到多少算合适呢?

这与当时的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水平有关。

70年代中期,彻底分散就是一个控制器完成一个回路的运算。

当时由于人们对数字技术不太熟息,习惯于模拟仪表,70年代末、80年代曾经风行回路控制器,把数字控制器做成和原来模拟仪表在外观上几乎完全一样,不改变操作习惯,内部把PID运算数字化。

一块仪表(一台计算机)完成一个回路的控制任务。

其价格较为昂贵,但危险是分散了。

然后用通讯网络把各个控制器和以CRT为基础的人机界面连成一个系统。

这时网络结构通常都是星形结构。

回路的控制器的制作成本太高,价格/性能比不好。

后来为了减低成本,就有两回路的、四回路的控制器,它的价格/性能比稍好一些。

对于一个大中型系统来说,DCS的价格/性能比比回路控制器组成的系统要好。

有些特殊地方还是要用到一些回路控制器。

  如果所要完成的回路太多,如一个控制器采集几千点、完成几百个回路的运算,危险又太集中。

在这种情况下,危险必需分散。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运算能力、存储容量和可靠性不断提高,一台计算机所完成的任务也可以增加。

完成的任务也可集中一点。

另外,控制器、网络等冗余技术也得到了发展,控制运算也可集中一些。

  从目前的DCS来看,一个控制器完成几十个回路的运算和几百点的采集、再加适量的逻辑运算,经现场使用,效果是比较好的。

这就产生控制器升级的问题了。

有时控制器和检测元件的距离还是比较远,这就促进现场总线的发展。

如CAN、LOONWORKS、FF等现场总线,以及HART协议接收板等都用到DCS系统中。

DCS分为三大部分,带I/O板的控制器、通讯网络和人机界面(HMI)。

由I/O板通过端子板直接与生产过程相连,读取传感器来的信号。

I/O板有几种不同的类型,每一种I/O板都有相应的端子板。

l模拟量输入,4-20毫安的标准信号板和用以读取热电偶的毫伏信号板;4-16个通道不等;l模拟量输出,通常都是4-20毫安的标准信号,一般它的通道比较少,4-8个个通道;l开关量输入;16-32个通道:

l开关量输出,开关量输入和输出还分不同电压等级的板,如直流24伏、125伏;交流220伏或115伏等;8-16个通道不等;l脉冲量输入,用于采集速率的信号;4-8通道不等;l快速中断输入;lHART协议输入板;l现场总线I/O板;  每一块I/O板都接在I/O总线上。

为了信号的安全和完整,信号在进入I/O板以前信号要进行整修,如上下限的检查、温度补偿、滤波,这些工作可以在端子板完成,也可以分开完成,完成信号整修的板现在有人称它们为信号调理板。

I/O总线和控制器相连。

80年代的DCS由于控制器的运算能力不强,为了增加I/O点数,把控制器的任务分开,实际上是

       控制器是DCS的核心部件,它相当于一台PC机。

有的DCS的控制器本身就是PC机。

它主要有CPU、RAM、E2PROM和ROM等芯片,还有两个接口,一个向下接收I/O总线来的信号,另一个接口是向上把信号送到网络上与人机界面相连。

ROM用来存贮完成各种运算功能的控制算法(有的DCS称为功能块库)。

在库中存功能块,如控制算法PID、带死区PID,积分分离PID,算术运算加、减、乘、除、平方、开方、函数运算一次滤波、正弦、余弦、X-Y函数发生器、超前-滞后;比较先进的算法有史密斯预估,C语言接口、矩阵加、矩阵乘;逻辑运算有逻辑与、逻辑或、逻辑非、逻辑与非等。

通常用站功能块不仅把模拟量和开关量结合起来,还与人连系起来。

功能块越多,用户编写应用程序(即组态)越方便。

组态按照工艺要求,把功能块连接起来形成控制方案。

把控制方案存在E2PROM中。

因为E2PROM可以擦写,组态要随工艺改变而改变,所以把组态存在E2PROM中。

不同用户有不同组态。

组态时,用户从功能块库中选择要的功能块,填上参数,把功能块连接起来。

形成控制方案存到E2PROM中。

这时控制器在组态方式,投入运行后就成为运行方式控制器中安装有操作系统,功能块组态软件和通讯软件。

  为了系统安全运行,闭环控制器一定是冗余运行的,一用一备,并且是热备。

为了使冗余成功,应注意以下几点:

两个控制器的硬件、软件版本必需一致;检查发送-接收的芯片是否完好;冗余的芯片是否完好。

两个模件的设定是否一样、还要检查有没有带手操站等。

  通讯网络把过程站和人机界面连成一个系统。

通讯网络有几种不同的结构行式。

如总线式、环形和星形(见图)。

总线形在逻辑上也是环形的。

星形的只适用于小系统。

不论是环形还是总线形,一般都采用广播式。

其它一些协议方式已用的较少。

通讯网络的速率在10M和100M左右。

  人机界面有4种不同形式的结点,它们是操作站、工程师工作站、历史趋势站和动态数据服务器。

u操作站安装有操作系统、监控软件和控制器的驱动软件。

显示系统的标签、动态流程图和报警信息。

u工程师工作站给控制器组态(CAD),也可以给操作站组态(作动态流程图)。

如果监控软件作图能力很强,作图工作可以由监控软件独立完成。

工程师站的另外一个功能是读控制器的组态,用于控制器升级,查找故障。

我们称之为逆向工程师站。

u历史趋势站用于存储历史数据,一般用磁盘阵列(称为RAID技术)。

u动态数据服务器是DCS和MIS系统的接口,也是DCS和Web的隔离设备。

DCS和PLC的设计原理区别较大,PLC是由摸仿原继电器控制原理发展起来的,70年代的PLC只有开关量逻辑控制,首先应用的是汽车制造行业。

它以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运算等操作的指令;并通过数字输入和输出操作,来控制各类机械或生产过程。

用户编制的控制程序表达了生产过程的工艺要求,并事先存入PLC的用户程序存储器中。

运行时按存储程序的内容逐条执行,以完成工艺流程要求的操作。

PLC的CPU内有指示程序步存储地址的程序计数器,在程序运行过程中,每执行一步该计数器自动加1,程序从起始步(步序号为零)起依次执行到最终步(通常为END指令),然后再返回起始步循环运算。

PLC每完成一次循环操作所需的时间称为一个扫描周期。

不同型号的PLC,循环扫描周期在1微秒到几十微秒之间。

程序计数器这样的循环操作,这是DCS所没有的。

这也是使PLC的冗余不如DCS的原因。

DCS是在运算放大器的基础上得以发展的。

把所有的函数、各过程变量之间的关系都作成功能块(有的DCS系统称为膨化块)。

70年代中期的DCS只有模拟量控制。

如TDC2000系统,一个控制器一秒钟内能完成8个PID回路的运算。

首先应用的是化工行业。

DCS和PLC的表现的主要差别是在开关量的逻辑解算和模拟量的运算上,即使后来两者相互有些渗透,但是还是有区别。

80年代以后,PLC除逻辑运算外,也有一些控制回路用的算法,但要完成一些复杂运算还是比较困难,PLC用梯形图编程,模拟量的运算在编程时不太直观,编程比较麻烦。

但在解算逻辑方面,表现出快速的优点,在微秒量级,解算1K逻辑程序不到1毫秒。

它把所有的输入都当成开关量来处理,16位(也有32位的)为一个模拟量。

而DCS把所有输入都当成模拟量,1位就是开关量。

解算一个逻辑是在几百微秒至几毫秒量级。

对于PLC解算一个PID运算在几十毫秒,这与DCS的运算时间不相上下。

大型PLC使用另外一个CPU来完成模拟量的运算。

把计算结果送给PLC的控制器。

不同型号的DCS,解算PID所需时间不同,但都在几十毫秒的量级。

如早期的TDC2000系统,1秒钟内完成8个回路的控制运算。

随着芯片技术的发展,解算一个算法的时简在缩短。

解算一个算法所需时间与功能块的安排方式和组态方式有关。

  在接地电阻方面,对PLC也许要求不高,但对DCS一定要在几欧姆以下(通常在4欧姆以下)。

模拟量隔离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有爆炸危险的地方,应配置本质安全栅。

DCS和PLC之间有什么不同?

1、从发展的方面来说:

DCS从传统的仪表盘监控系统发展而来。

因此,DCS从先天性来说较为侧重仪表的控制,比如我们使用的YOKOGAWACS3000DCS系统甚至没有PID数量的限制(PID,比例微分积分算法,是调节阀、变频器闭环控制的标准算法,通常PID的数量决定了可以使用的调节阀数量)。

PLC从传统的继电器回路发展而来,最初的PLC甚至没有模拟量的处理能力,因此,PLC从开始就强调的是逻辑运算能力。

2、从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兼容性的方面来说:

  市场上控制类产品繁多,无论DCS还是PLC,均有很多厂商在生产和销售。

对于PLC系统来说,一般没有或很少有扩展的需求,因为PLC系统一般针对于设备来使用。

一般来讲,PLC也很少有兼容性的要求,比如两个或以上的系统要求资源共享,对PLC来讲也是很困难的事。

而且PLC一般都采用专用的网络结构,比如西门子的MPI总线性网络,甚至增加一台操作员站都不容易或成本很高。

DCS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是各厂家自成体系,但大部分的DCS系统,比如横河YOKOGAWA、霍尼维尔、ABB等等,虽说系统内部(过程级)的通讯协议不尽相同,但操作级的网络平台不约而同的选择了以太网络,采用标准或变形的TCP/IP协议。

这样就提供了很方便的可扩展能力。

在这种网络中,控制器、计算机均作为一个节点存在,只要网络到达的地方,就可以随意增减节点数量和布置节点位置。

另外,基于windows系统的OPC、DDE等开放协议,各系统也可很方便的通讯,以实现资源共享。

3、从数据库来说:

DCS一般都提供统一的数据库。

换句话说,在DCS系统中一旦一个数据存在于数据库中,就可在任何情况下引用,比如在组态软件中,在监控软件中,在趋势图中,在报表中……而PLC系统的数据库通常都不是统一的,组态软件和监控软件甚至归档软件都有自己的数据库。

为什么常说西门子的S7400要到了414以上才称为DCS?

因为西门子的PCS7系统才使用统一的数据库,而PCS7要求控制器起码到S7414-3以上的型号。

4、从时间调度上来说:

PLC的程序一般不能按事先设定的循环周期运行。

PLC程序是从头到尾执行一次后又从头开始执行。

(现在一些新型PLC有所改进,不过对任务周期的数量还是有限制)而DCS可以设定任务周期。

比如,快速任务等。

同样是传感器的采样,压力传感器的变化时间很短,我们可以用200ms的任务周期采样,而温度传感器的滞后时间很大,我们可以用2s的任务周期采样。

这样,DCS可以合理的调度控制器的资源。

5、从网络结构发面来说:

  一般来讲,DCS惯常使用两层网络结构,一层为过程级网络,大部分DCS使用自己的总线协议,比如横河的Modbus、西门子和ABB的Profibus、ABB的CANbus等,这些协议均建立在标准串口传输协议RS232或RS485协议的基础上。

现场IO模块,特别是模拟量的采样数据(机器代码,213/扫描周期)十分庞大,同时现场干扰因素较多,因此应该采用数据吞吐量大、抗干扰能力强的网络标准。

基于RS485串口异步通讯方式的总线结构,符合现场通讯的要求。

IO的采样数据经CPU转换后变为整形数据或实形数据,在操作级网络(第二层网络)上传输。

因此操作级网络可以采用数据吞吐量适中、传输速度快、连接方便的网络标准,同时因操作级网络一般布置在控制室内,对抗干扰的要求相对较低。

因此采用标准以太网是最佳选择。

TCP/IP协议是一种标准以太网协议,一般我们采用100Mbit/s的通讯速度。

PLC系统的工作任务相对简单,因此需要传输的数据量一般不会太大,所以常见的PLC系统为一层网络结构。

过程级网络和操作级网络要么合并在一起,要不过程级网络简化成模件之间的内部连接。

PLC不会或很少使用以太网。

6、从应用对象的规模上来说:

PLC一般应用在小型自控场所,比如设备的控制或少量的模拟量的控制及联锁,而大型的应用一般都是DCS。

当然,这个概念不太准确,但很直观,习惯上我们把大于600点的系统称为DCS,小于这个规模叫做PLC。

我们的热泵及QCS、横向产品配套的控制系统一般就是称为PLC。

  说了这么多PLC与DCS的区别,但我们应该认识到,PLC与DCS发展到今天,事实上都在向彼此靠拢,严格的说,现在的PLC与DCS已经不能一刀切开,很多时候之间的概念已经模糊了。

现在,我们来讨论一下彼此的相同(似)之处。

1、从功能来说:

PLC已经具备了模拟量的控制功能,有的PLC系统模拟量处理能力甚至还相当强大,比如横河FA-MA3、西门子的S7400、ABB的ControlLogix和施耐德的Quantum系统。

而DCS也具备相当强劲的逻辑处理能力,比如我们在CS3000上实现了一切我们可能使用的工艺联锁和设备的联动启停。

2、从系统结构来说:

PLC与DCS的基本结构是一样的。

PLC发展到今天,已经全面移植到计算机系统控制上了,传统的编程器早就被淘汰。

小型应用的PLC一般使用触摸屏,大规模应用的PLC全面使用计算机系统。

和DCS一样,控制器与IO站使用现场总线(一般都是基于RS485或RS232异步串口通讯协议的总线方式),控制器与计算机之间如果没有扩展的要求,也就是说只使用一台计算机的情况下,也会使用这个总线通讯。

但如果有不止一台的计算机使用,系统结构就会和DCS一样,上位机平台使用以太网结构。

这是PLC大型化后和DCS概念模糊的原因之一。

 3、PLC和DCS的发展方向:

  小型化的PLC将向更专业化的使用角度发展,比如功能更加有针对性、对应用的环境更有针对性等等。

大型的PLC与DCS的界线逐步淡化,直至完全融和。

DCS将向FCS的方向继续发展。

FCS的核心除了控制系统更加分散化以外,特别重要的是仪表。

FCS在国外的应用已经发展到仪表级。

控制系统需要处理的只是信号采集和提供人机界面以及逻辑控制,整个模拟量的控制分散到现场仪表,仪表与控制系统之间无需传统电缆连接,使用现场总线连接整个仪表系统。

(目前国内有横河在中海壳牌石化项目中用到了FCS,仪表级采用的是智能化仪表例如:

EJX等,具备世界最先进的控制水准)。

○如何正确对待PLC和DCS?

  我个人从不强调PLC和DCS之间孰优孰劣,我把它们使用了一个新名词"控制类产品"。

我们提供给用户的是最适合用户的控制系统。

绝大多数用户不会因为想使用一套DCS而去使用DCS,控制类产品必须定位在满足用户的工艺要求的基础之上。

其实提出使用DCS还是PLC的用户大抵是从没接触过自控产品或有某种特殊需求的。

过分强调这个东东只会陷入口舌之争。

  从PLC与DCS之间的区别和共同之处我们了解了控制类产品的大抵情况。

注意,作为专业人士,我们自己不要为产品下PLC还是DCS的定义,自己的心理上更不能把产品这样来区别对待。

  从概念上讲,PLC、DCS本来就不是一个逻辑层次上的概念,从名称上就能看出:

PLC是以功能命名,DCS是以体系结构命名。

PLC就可以组成DCS嘛!

当然性能差异还是现实的存在,但要具体看产品和需要。

从应用角度来说,简单地以PLC、DCS来区分,往往走入误区。

DCS控制系统与PLC控制区别1.DCS是一种"分散式控制系统",而PLC只是一种(可编程控制器)控制"装置",两者是"系统"与"装置"的区别。

系统可以实现任何装置的功能与协调,PLC装置只实现本单元所具备的功能.2.在网络方面,DCS网络是整个系统的中枢神经,和利时公司的MACS系统中的系统网采用的是双冗余的100Mbps的工业以太网,采用的国际标准协议TCP/IP。

它是安全可靠双冗余的高速通讯网络,系统的拓展性与开放性更好.而PLC因为基本上都为个体工作,其在与别的PLC或上位机进行通讯时,所采用的网络形式基本都是单网结构,网络协议也经常与国际标准不符。

在网络安全上,PLC没有很好的保护措施。

我们采用电源,CPU,网络双冗余.3.DCS整体考虑方案,操作员站都具备工程师站功能,站与站之间在运行方案程序下装后是一种紧密联合的关系,任何站、任何功能、任何被控装置间都是相互连锁控制,协调控制;而单用PLC互相连接构成的系统,其站与站(PLC与PLC)之间的联系则是一种松散连接方式,是做不出协调控制的功能。

4.DCS在整个设计上就留有大量的可扩展性接口,外接系统或扩展系统都十分方便,PLC所搭接的整个系统完成后,想随意的增加或减少操作员站都是很难实现的。

5.DCS安全性:

为保证DCS控制的设备的安全可靠,DCS采用了双冗余的控制单元,当重要控制单元出现故障时,都会有相关的冗余单元实时无扰的切换为工作单元,保证整个系统的安全可靠。

PLC所搭接的系统基本没有冗余的概念,就更谈不上冗余控制策略。

特别是当其某个PLC单元发生故障时,不得不将整个系统停下来,才能进行更换维护并需重新编程。

所以DCS系统要比其安全可靠性上高一个等级。

6.系统软件,对各种工艺控制方案更新是DCS的一项最基本的功能,当某个方案发生变化后,工程师只需要在工程师站上将更改过的方案编译后,执行下装命令就可以了,下装过程是由系统自动完成的,不影响原控制方案运行。

系统各种控制软件与算法可以将工艺要求控制对象控制精度提高。

而对于PLC构成的系统来说,工作量极其庞大,首先需要确定所要编辑更新的是哪个PLC,然后要用与之对应的编译器进行程序编译,最后再用专用的机器(读写器)专门一对一的将程序传送给这个PLC,在系统调试期间,大量增加调试时间和调试成本,而且极其不利于日后的维护。

在控制精度上相差甚远。

这就决定了为什么在大中型控制项目中(500点以上),基本不采用全部由PLC所连接而成的系统的原因。

7.模块:

DCS系统所有I/O模块都带有CPU,可以实现对采集及输出信号品质判断与标量变换,故障带电插拔,随机更换。

而PLC模块只是简单电气转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