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串行通信的无线发射极和接收机设计.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657468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9.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单片机串行通信的无线发射极和接收机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基于单片机串行通信的无线发射极和接收机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基于单片机串行通信的无线发射极和接收机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基于单片机串行通信的无线发射极和接收机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基于单片机串行通信的无线发射极和接收机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于单片机串行通信的无线发射极和接收机设计.docx

《基于单片机串行通信的无线发射极和接收机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单片机串行通信的无线发射极和接收机设计.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于单片机串行通信的无线发射极和接收机设计.docx

基于单片机串行通信的无线发射极和接收机设计

摘要

家庭网络变得无处不在,特别是自从出现了无线技术,如IEEE802.11。

加上这,有更多的broadband-connected房屋的数量,以及许多新的服务被部署宽带供应商,比如电视和网络电话。

家庭网络是因此变得“媒体中心”的房子。

这种趋势预计还将继续,并扩张进入消费电子(CE)市场。

这意味着新设备,能够接入网络为了获取他们的数据,如无线电视机、游戏机、平板电脑等。

本文我们介绍一种通过单片机作为核心控制单元,Zigbee无线数据传输模块接收和发送数据,通过串行接口与个人计算机连接,从而可以对单片机输送数据,传输数据在显示器上显示,接收发送数据由Zigbee模块控制,多个Zigbee数据传输模块间的传输控制形成一个网络。

关键词:

连接;控制;发送;接收;网络;

 

Abstract

Homenetworksarebecomingubiquitous,especiallysincetheadventofwirelesstechnologiessuchasIEEE802.11.Coupledwiththis,thereisanincreaseinthenumberofbroadband-connectedhomes,andmanynewservicesarebeingdeployedbybroadbandproviders,suchasTVandVoIP.Thehomenetworkisthusbecomingthe‘mediahub’ofthehouse.Thistrendisexpectedtocontinue,andtoexpandintotheConsumerElectronics(CE)marketaswell.Thismeansnewdevicesthatcantapintothenetworkinordertogettheirdata,suchaswirelessTVsets,gamingconsoles,tabletPCsetc.Inthispaper,weintroduceathroughthesinglechipmicrocomputerasthecorecontrolunit,Zigbeewirelessdatatransmissionmodulecantransmitandreceivedata,throughtheserialinterfaceandpersonalcomputerconnections,andcandeliverdatatothesinglechipmicrocomputer,datatransmissioninmonitorsdisplayed,multipleZigbeedatatransmissionbetweenmodulestransmissioncontrolformanetwork.

Keywords:

link;Control;Send;Receiving;Thenetwork;

 

1、课题的目的、背景和意义

最近几年来,由于无线接入技术需求日益增大,以及数据交换业务(如因特网、电子邮件、数据文件传输等)不断增加,无线通信和无线网络均呈现出指数增加的趋势。

有力的推动力无线通信向高速通信方向发展。

然而,工业、农业、车载电子系统、家用网络、医疗传感器和伺服执行机构等无线通信还未涉足或者刚刚涉足的领域,这些领域对数据吞吐量的要求很低,功率消耗也比现有标准提供的功率消耗低。

此外,为了促使简单方便的,可以随意使用的无线装置大量涌现,需要在未来个人活动空间内布置大量的无线接入点,因而低廉的价格将起到关键作用。

为降低元件的价格,以便这些装置批量生产,所以发展了一个关于这种网络的标准方案。

Zigbee就是在这一标准下一种新兴的短距离、低功耗、低数据传输的无线网络技术,它是一种介于无线标记技术和蓝牙之间的技术方案。

对于这种短距离、低功耗、低数据传输无线技术,它不仅在工业、农业、军事、环境、医疗等传统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价值,未来应用中还可以涉及人类日常生活和社会生产活动的所有领域。

由于各方面的制约,这种技术的大规模商业应用还有待时日,但已经显示出了非凡的应用价值,相信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和推进,一定会得到更广泛应用。

2国内外无线技术相关现状及Zigbee现状

无线通信从固定方式发展为移动方式,移动通信发展至今大约经历了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20年代初至50年代初,主要用于舰船及军有,采用短波频及电子管技术,至该阶段末期出现才出现150MHVHF单工汽车公用移动电话系统MTS。

第二阶段为50年代到60年代,此时频段扩展至UHF450MHZ器件技术已向半导体过渡,大多为移动环境的专用系统,并解决了移动电话与公用电话的接续问题。

第三阶段为70年代初至80年代初频段扩展至800MHZ,美国Bell研究所提出蜂窝系统概念并于70年代末进行了AMPS试验。

第四阶段为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为第二代数字移动通信兴起与大发展阶段,并逐步向个通信业务方向迈进,此时出现D-AMPS、TACS、ETACS、GSM\DCS、cdmaone、PDC、PHS、DECT、PACS、PCS、等各类系统与业务运行。

第五阶段为90年代中至今,随着数据通信与多媒体业务需求的发展,适应移动数据、移动计算及移动多媒体运作需要的第三代移动通信兴起,其全球标准化及相应融合工作与样机研制和现场试验工作在快速推进,包括从第二代至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平滑过渡问题内。

近10年来,我国在移动通信领域的科研、设备生产等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进步,国产移动通信设备交换系统、基站和手机等都已经投入生产,并陆续投方市场,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开发和研究也正与世界同步。

21世纪的电信技术正进入一个关键的转折期、未来十年将是技术发展最为活跃的时期。

信息化社会到来以及IP技术兴起,正深刻地改变着电信网络的面貌以及未来技术发展走向,未来无线通信技术发展主要趋势是宽带化、分组化、综合化、个人化。

无线技术也分不同种类,通常以产生无线信号的方式来区分,目前主要的方式有调频无线技术、红外无线技术和蓝牙无线技术三种,其成本和特点也不尽相同。

广泛应用于音响键鼠等各项内容,有很好的发展。

而所谓无线技术,就是通过发射模块,以波的形式由接收模块接收,之后把发射的内容解调出来。

Zigbee无线技术是一种介于无线标记技术和蓝牙之间的技术方案,Zigbee是一种高可靠的无线数传网络,类似于GSM(全球移动通信)和CDMA(数字通信中出现的一种先进无线扩频通信技术),Zigbee模块类似与移动网络基点,Zigbee技术是建立在IEEE802.15.4标准上,为了促进Zigbee技术发展,2001年8月成立Zigbee联盟,2002年下半年,英国invensys公司、日本三菱电子公司、摩托罗拉电子公司以及荷兰飞利浦半导体公司四大巨头共同宣布,它们将加入“Zigbee联盟”,目前该联盟已经有150家成员,以研发名为Zigbee的下一代无线通信为标准。

其功能超越蓝牙简单而实用,大规模简化蓝牙的复杂,专注于低传输应用,但是Zigbee不支持语音,而其低功耗、低价格和可靠是它的亮点,让它超越蓝牙简单而实用。

预计在未来Zigbee无线传输将大规模占领市场。

3.课题任务要求

(1)实现几台机子间的无线通信

(2)发射模块间传输距离大于10米

(3)发射模块间可以识别那台机子发送

(4)传输数据在显示器上显示出来

(5)个人电脑内对单片机的控制

二、技术方案

如下图所示,此次技术方案是:

应用Zigbee模块的接收与发送数据功能,对数据的接收与发送,Zigbee模块连接在单片机功能引脚TXD、RXD,这样可以对传送数据处理,在单片机的P端口连接上液晶显示可以对接收与发送的数据显示,串口连接上单片机与PC机相连,可对单片机输入程序控制和输入发送数据。

1、芯片选择

Zigbee模块

这次我们实习无线接受与发送运用Zigbee模块,Zigbee模块接收与发送是这样的:

Zigbee模块有两种节点模式,一种是coordinator(主节点),另一种Router(从节点),这两种节点可以有各自的PANID(地址),Zigbee模块出厂默认地址是Router一种,可以用软件修改其PANID,当有一个coordinator节点时,其他的Router可以与其连接,当很多Router节点在这coordinator节点连接时,就可以形成一个网络,在这网络中任意节点可以相互传输数据。

Zigbee模块传输数据有两种方式:

一种数据透明传输,另一种是数据点对点传输,所谓透明传输,就是coordinator主节点这网络上发送数据时,任意Router都能接收到发送的数据;而点对点传输,就是在coordinator网络发送数据时,任意两个节点间发送数据,只能这两节点收到数据。

串口芯片

选用MAX232。

RS232C是一种电压型总线标准,可用于设计计算机接口与终端或外设之间的连接,以不同的极性的电压表示逻辑值。

-3至-25表示逻辑“1”,+3至+25表示逻辑“0”,其电平是TTL和CMOS电平是不同的,所以在通信时必须进行转换。

MAXIM公司的MAX232接收/发送器是MAXIM公司特别为满足EIA/TEA2232的标准而设计的,它们具有功耗低、工作电源为单电源、外接电容仅为0.1uF或1uF的电容,其价格低,可在一般需要串行通信的系统中使用。

MAX232引脚C1+与C1-、C2+与C2-、V+与VCC、V-与GND之间的4个0.1uF的电容不可缺少,一般选用陶瓷介质的电容。

MAX232可以用作单片机和单片机之间、单片机和PC机串口之间的符合RS232串行接口电路。

只要将待进行串行传输的设备的发送和接收端相应的接上,编程即可[3]。

AT89S52单片机

·VCC:

电源电压·GND:

地此芯片是一种高性能低功耗的采用CMOS工艺制造的8位微控制器,它提供下列标准特征:

8K字节的程序存储器,256字节的RAM,32条I/O线,2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一个5中断源两个优先级的中断结构,一个双工的串行口,片上震荡器和时钟电路。

·P0口:

P0口是一组8位漏极开路型双向I/O口,作为输出口用时,每个引脚能驱动8个TTL逻辑门电路。

当对0端口写入1时,可以作为高阻抗输入端使用。

当P0口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或数据存储器时,它还可设定成地址数据总线复用的形式。

在这种模式下,P0口具有内部上拉电阻。

·P1口:

P1口是一带有内部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口。

P1口的输出缓冲能接受或输出4个TTL逻辑门电路。

当对P1口写1时,它们被内部的上拉电阻拉升为高电平,此时可以作为输入端使用。

当作为输入端使用时,P1口因为内部存在上拉电阻,所以当外部被拉低时会输出一个低电流(IIL)。

·P2口:

P2是一带有内部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的I/O端口。

P2口的输出缓冲能驱

动4个TTL逻辑门电路。

当向P2口写1时,通过内部上拉电阻把端口拉到高电平,此时可以用作输入口。

作为输入口,因为内部存在上拉电阻,某个引脚被外部信号拉低时

会输出电流(IIL)。

P2口在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或16位地址的外部数据存储器(例如MOVX@DPTR)时,P2口送出高8位地址数据。

在这种情况下,P2口使用强大的内部上拉电阻功能当输出1时。

P3口:

P3是一带有内部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的I/O端口。

P3口的输出缓冲能驱动4个TTL逻辑门电路。

当向P3口写1时,通过内部上拉电阻把端口拉到高电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