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570762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0.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教育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教育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教育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教育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学.docx

《教育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学.docx

教育学

绪论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

二.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奴隶社会——17世纪初)

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里,教育学处于萌芽阶段,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古代的一些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经验还混杂在哲学、政治学等著作里。

但这时有丰富的教育思想存在,是我们今天的宝贵教育遗产。

我国的《学记》是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的著作

(二)教育学的独立阶段(17世纪中叶——19世纪初)

从欧洲的文艺复兴以后,教育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教育学开始从其他的学科中分化出来,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在这一阶段中,一些资产阶级教育家做出很大的贡献。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1592—1670)在1632年写出了《大教学论》,这是近代一部最早的教育学著作。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1776—1841)于1806年出版了《普通教育学》,这是一本自成体系的的教育学著作,他标志着教育学已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三)教育学多样化的阶段(19世纪初——20世纪中叶)

随着社会和科学的发展,很多新兴学科发展起来了,对教育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教育学开始采用这些学科的研究方法,如实证的方法(搜集资料、进行调查、统计,根据事实进行客观的记述、比较说明,探究其规律)和心理学实验的方法等等。

从而使教育学向着实证的社会科学转化,在科学化的道路上前进了一步。

同时,由于人们对教育的认识不同,所采用的方法也不同,教育学开始出现了多样化。

(四)教育学的深化阶段(20世纪中叶以后)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智力的开发和利用成了生产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改革,促进了教育学的发展。

同时,由于科学的综合化发展越来越占主导地位,教育学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内容更加丰富。

加之“三论”(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产生和发展,为教育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教育学在理论上更进一步深化。

三.人物和著作(知道是怎么回事就行)

《论语》汇集了我国古代伟大教育家孔子(前551-前479)关于哲学、政治、伦理和教育方面的言论。

《理想国》一散记了古希腊哲学家伯拉图(前427-前347的教育思想。

《论演说家的培养》是古代罗马帝国教育家昆体良(35-96)所著。

《学记》是我国古代教育经验和儒家教育思想的高度概括,全书只有1229个字,却对教育的作用,古代的学校教育制度和视导制度,教育和教学的原则和方法,以及师生关系等问题,做了精辟的论述。

《大教学论》是捷克的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1952-1670)1632年所著,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

《普通教育学》是德国赫尔巴特(1776-1841)继承了康德的教育学讲座,1806年出版的,它是一本自成体系的教育学著作,它标志着教育学已经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新教育大纲》是我国新民主主义时期,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杨贤江(1895-1931)于1930年一李浩的化名出版的,它是我国第一本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论述教育的著作。

《教育过程》是布鲁纳(美国1915—)所著,论述了教育中三个重要的问题:

教什么?

什么时候教?

怎样教?

他主张教给学生知识的结构,提出早期教育(三个任何),倡导发现法。

赞科夫(苏联1901—1977)《教学与发展》他在近二十年的教学改革实验基础上提出“教学促进发展的思想”,批评传统教学对学生发展的忽视,强调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

赞科夫的思想对前苏联和世界的教育改革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第一章教育的概念

一.概念

1.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2.教育者:

教育者就是从事教育活动的人。

广义的教育者是指凡是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身心发展方面起到影响作用的人。

包括各教育管理人员、专职和兼职教师、校外教育机构的工作人员、家长……等;在学校教育中,教育者主要是指有一定资格的专职和兼职教师。

3.学习者(受教育者)凡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学习责任和接受教育的人都是受教育者。

在广义的教育中,几乎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学习者;在学校教育中,学习者是指获得入学资格的相对固定的对象——学生。

二、教育者与学习者之间的关系

◆传统教育派(以赫尔巴特为代表):

只承认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学习者只是接受教育,被认识和塑造的对象,是教育活动的客体。

学校教育中,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拥有绝对的权威,学生要绝对地服从教师。

即所谓的“教师中心论”。

◆进步教育派(以杜威为代表):

猛烈批评传统教育对儿童的忽视,认为教育活动的主体是儿童本身,儿童是教育的中心,“教师要放弃向导和指挥官的任务,而只充任一名看守者和助理者。

教师不要站在学生面前的讲台上,应该站到学生背后去。

”(杜威语)即所谓的“儿童中心论”。

◆“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我国教育界主流观点)

这种观点认为,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

这种观点似乎既重视教师,又重视学生。

其实这种观点并没有说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主体”与“主导”是从不同的角度说明问题,前者讲的是地位,后者讲的是作用;前者回答谁是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承担者、行动者;后者是回答谁在活动中应该发挥什么作用。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的“教”相对学生的“学”来说起主导作用,这是对的,但是不承认教师的地位又是错误的。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构成多层面的复合主客体关系

第一层面:

相对于教育影响,两者都是主体,构成主客体关系

第二层面:

两者互为主客体,互为存在的条件,构成两者间的复合主客体关系。

在“教”和“学”,主体和客体是不同的,两者分别既是这一活动的主体,又是另一活动的客体

从教的角度看

教育者(主体)受教育者(客体)

从学的角度看

教育者(客体)受教育者(主体)

从整体的教育活动看

教育者(主体或客体)受教育者(客体或主体)

第三层面:

两者都可将自身作为客体,构成主客体关系

教育者或受教育者(主体)自身(客体)

教育基本要素的构成成分

1.教育者

2.学习者(受教育者)

3.教育措施

三、古代的学校教育形态

(一)学校教育从生产和生活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形态

(二)学校具有阶级性和等级性

当时学校是紧缺资源,被统治阶级所垄断,劳动人民没有受学校教育的权利;学校教育主要为统治阶级培养人才。

(三)学校教育脱离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

(四)主要采取个别教学的形式

 

四、现代教育形式

(一)现代学校教育与古代学校教育的区别

 

古代学校教育

现代学校教育

担负的任务

培养政治所需人才

培养劳动者及各种人才

服务对象

少数统治阶级

大众化和民主性

与生产劳动的关系

脱离

紧密联系

教育内容

主要是人文社科知识

自然科学知识大大增加

教学组织形式

个别教学

班级授课制为主

教学方式

口耳授受封闭性

现代手段开放性

五.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

☆教育关系的新变化和教育民主化的趋势

教育的人民性:

一是体现在劳动人民占有教育成果,原则上不存在剥削者和被剥削者之间教育权利上的不平等;二是体现在教育内部关系原则上建立在民主基础之上。

☆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

尽管人的真正全面发展要到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共产主义社会才能普遍和最终实现,但社会主义社会正在向这个方向努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这种努力的组成部分。

这同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将人看成是纯粹的劳动力是不同的。

☆教育发展尽可能兼顾各种利益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在人民内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之上。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存在着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这就存在着多种利益主体,因此,我国教育的发展要尽可能的兼顾各种共同利益。

如个人利益与共同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等。

(效率与公平是我国教育中始终要处理好的一个关系)

☆存在着共产主义教育的萌芽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教育不同于共产主义教育,但要进行共产主义思想道德教育,要宣传共产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受教育中的一些先进分子能够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

第二章教育与人的发展

一.1.什么是遗传素质?

遗传是指子代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

2.环境是指围绕在个体周围的,并对个体自发地发生影响的外部世界。

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是人的发展必不可少的外部条件。

二、影响人的发展因素

(一)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必要的物质前提

遗传素质提供了发展的物质前提和可能性

◆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生理成熟)制约着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

◆遗传素质的差异对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遗传具有可塑性

(二)环境是人的发展不可缺少的外部条件,制约人的身心发展

(三)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四)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人的发展的动力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力。

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

◆年轻一代的身心发展有顺序性,教育要循序渐进

◆年轻一代身心发展有阶段性,教育要针对年龄特征

◆年轻一代身心发展有差异性,教育要因材施教

第三章教育与社会发展

一、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提供物质条件(可能性)

◆提出需要(必要性)

2.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的结构

◆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人才培养要求不同

手工生产时代蒸汽机时代电气化时代自动化时代

文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中等以上教育

◆生产力对教育结构的影响是通过经济结构发挥作用的

生产力→经济结构→教育结构生产力→技术结构→教育程度层次结构

3.生产力的发展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与改革

(二)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劳动力是生产力中的主导要素,劳动者的劳动能力不是通过遗传获得的,必须通过教育和训练。

潜在的劳动力(可能的劳动力)→现实的劳动力

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一方面,高等学校本身就是科研基地,有大量的科研人员集中在高等学校。

另一方面,高等教育出现了产、学、研相结合的趋势,科研成果直接转化为生产力。

因此,教育具有生产性,教育是一个生产事业,教育可以产生经济效益。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要通过人们自觉的认识。

二、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教育的性质即教育的政治思想方向和为谁服务的问题

1.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通过一定的组织手段对教育进行控制

◆通过制定一系列方针政策对教育进行领导和控制

◆通过法律控制教育

2.决定受教育的权利

3.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和部分教育内容

超阶级、超政治的教育是不存在的。

(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反作用

1.为政治经济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教育培养人才◆作为劳动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劳动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中的劳动,要维护一定的生产关系

2.教育可以促进民主政治

3.教育通过转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

综上所述,教育既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其性质又由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同时,教育反过来对生产力的发展和政治经济制度又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我们分析教育现象,必须全面地看问题。

三、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教育的相对的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

(一)教育是一种转化活动过程

(二)教育具有历史的继承性

(三)教育具有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

◆教育的独立性是相对的,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起作用,归根结底受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

如将教育的独立性看成是绝对的,将会走向“超政治”、“超阶级”。

◆认识教育的相对的独立性,有利于我们在处理教育问题时,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单群照搬政治经济的做法,应注意教育自身的特点和规律,避免犯错误。

如“教育政治化”,“教育经济化”。

第四章教育目的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教育目的是指一个国家为教育确定的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和标准,是社会通过教育过程要在受教育者身上形成它所期望的结果或达到的标准。

这种教育目的是社会的总体上的教育目的。

二、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教育目的在内容上必须是客观的)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教育目的属于社会意识范畴。

教育目的形式上是主观的,内容上是客观的。

教育目的最终取决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生产关系的性质。

教育目的也受到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尤其是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要受学生的年龄特征的制约。

应怎样看待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的分歧?

从社会历史总的进程来看,教育目的的两种价值取向基本上是一致的。

个人的发展与具体的社会现实之间是有矛盾的,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还很尖锐。

只有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里,个人与社会才能达到高度统一,教育目的的两种价值取向才能完全一致。

三、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点

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建设者:

人人都要参加社会主义;人人都要具备建设社会主义的本领。

接班人:

人人都要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建设者与接班人是统一的

要求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指素质全面发展

要具有独立的个性

德、智、体等方面的发展在每个个体身上有不同的组合;

人的主体性得到发展

四、普通中小学教育的性质

普通中小学教育的性质是基础教育

◇为学生进一步接受专业教育打好基础

◇为学生做人打好基础

◇为提高民族素质打好基础

基础教育具有全民性、全面性、基础性

五、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

四、全面发展教育的要求

坚持五育并举,使其相辅相成,发挥整体功能,防止片面性

坚持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相结合

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对全体学生负责

第五章学校教育制度

一、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

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彼此之间的衔接和关系

二、现代学校制度改革的趋势

▪双轨制走向并轨

▪加强学前教育及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提早入学年龄,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朝着综合统一的方向发展

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1)层次增多

(2)短期大学迅速发展

(3)开放性的招生和严格的选拔考试相结合

(4)教学、科研、生产一体化

(5.)终身教育受到普遍重视

三.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演变

1.我国近代学制的诞生

“壬寅学制”(1902年)—我国正式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

“癸卯学制”(1903年)—我国正式实施的第一个现代学制

“壬戌学制”(1922年)—解放前一直沿用的学制

2.新中国学制的确立

第六章课程

一.1.课程的定义:

课程是实现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的教学设计方案,是一整套有计划的知识、技能、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有意识创设的教育环境的综合。

2.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

3.隐性课程是指存在于学校中的各种情境,包括物质情境(学校或班级的建筑、设备)、人际情境(班级气氛、人际关系)和文化情境(校园文化、习惯、礼仪)等。

(了解)

二、课程类型(显性课程的分类)

1.从课程内容所固有的属性来区分:

学科课程强调知识中心,传承人类文明,使学生掌握人类积累下来的知识经验

经验课程强调活动中心,使学生获得关于现实世界的直接经验和真切体验

2.从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来区分:

分科课程强调按照科学知识的体系来编排课程,在于使学生获得逻辑严密和条理清晰的文化知识

综合课程通过相关学科的整合,促进学生认识的整体性发展,并形成把握和解决问题的全面视野与方法

3.从对课程实施的要求来区分

必修课程每位学生都必须学习的课程,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共性

选修课程学生自由选择的课程,在于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

4从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的主体来区分

国家课程国家统一设置的课程,在于体现国家的教育意志

地方课程由地方设置的课程,在于满足地方社会发展现实的需要

校本课程学校设置的课程,在于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

三、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建立与素质教育相一致的教育考试评价制度

⏹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第七章教学

一、1.教学的概念

教学是在教育目的的规范下,教育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教育活动。

2.教学方法的概念

教学方法是为达到特定的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方法。

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3.教学方法组合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稳定特点的教学活动模式。

4.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达到特定的教学目标,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织起来的活动结构。

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工作质量所作的测量、分析和评定

二.教学过程的性质

(一)、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1.教学过程主要是认识过程

教学要遵循认识活动的一般规律

2.教学过程认识活动的特殊性——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的个体认识

◆间接性——以人类积累的知识为中介

◆引导性——不能独立完成,有教师的指导

◆简捷性——认识的捷径,是知识的再生产

(二)、教学过程也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

◆教学要引导学生身心发展,使人类的精神财富转化为学生的发展

◆教学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并注意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促进发展

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

引起求知欲——感知——理解——巩固——应用——检查

心理准备形成感上升理牢固地知识迁移了解情况

形成定向性认识性认识记忆形成技能形成反馈

创设情景—指导观察—启发思维—指导复习—指导练习—调整教学

教学过程中的几种必然联系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必然联系

◆对教学实践的指导意义

引导学生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重视两种经验的结合;防止两种片面的倾向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必然联系

知识与智力是有区别的

◆知识与智力紧密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

智力的发展又依赖于知识的掌握

◆对教学实践的指导意义

防止“形式教育”和“实质教育”的片面性;

要进行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

三.1.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

⏹涵义

教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授予学生以科学知识,并结合文化知识的传授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依据◆教育目的的要求◆是教学过程规律的体现◆是教学经验的总结

⏹要求

◆保证教学的科学性

科学性是思想性的基础;思想性是科学性的灵魂

◆发掘教材的思想性进行德育

针对不同学科的特点

◆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思想修养

2.启发性原则

⏹涵义

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

⏹依据◆反映了学生认识规律◆是教学实践的总结

⏹要求

◆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问则疑,疑则思”,教师要注意创设问题情景

◆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扬教学民主

3.因材施教原则

⏹涵义

有差别地教学,使每个学生获得最佳发展

⏹依据

◆学生身心发展具有差异性

◆是宝贵的教育遗产

“孔子施教,各因其材”

⏹要求

◆针对学生特点,有差别地教学

课堂:

“面向一般,兼顾两头”

课外:

加强个别辅导

◆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发展

四.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

⏹谈话法

⏹读书指导法

⏹练习法

⏹演示法

⏹实验法

⏹实习作业法

⏹讨论法

⏹研究法

 

五.两种常用的教学方法组合

 

传授——接受教学

问题——发现教学

教学

目标

以学生掌握知识为主

以研究问题的方法掌握知识,发展学生的能力

教学

活动

主要依靠教师组织,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活动

学生活动为主,教师处于辅导地位

教学方法

教师系统讲授、演示和学生练习为主

以学生独立作业、研究为主,其他方法为辅

教学过程

书本——理解——巩固——应用(理解是中心)

问题——提出假设——解决问题(独立研究是中心)

优点

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能保证知识的逻辑性、系统性;节省时间

能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便于因材施教

缺点

教师与学生作用的关系不易处理;书本知识容易脱离实际;易出现注入式

难以发挥教师主导作用;费时多;对教师要求很高

六.综合课的结构

◆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知识◆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

七.备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条件,“工夫在课外”

◆“作好三方面的工作,写出三种计划”

钻研教材(备教材)学期教学进度计划

了解学生(备对象)单元(课题)教学计划

考虑教法(备方法)课时计划(教案)

八.上课

◆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上好课的基本要求

目的明确;内容正确;

方法适合;语言清晰;

积极性高;组织有序;

效果良好.

九.教学评价的种类

(1)根据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不同:

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2)根据评价所运用的方法和标准不同:

相对性评价和绝对性评价

 

第八章德育

一、德育的概念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习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的影响,通过学习者积极的认识、体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

二、德育的功能

1.德育的个体品德发展功能

2.德育的个体智能发展功能

3.德育的个体享用功能

4.德育的经济功能

5.德育的政治功能

6.德育的文化功能

7.德育的自然性功能

三.德育的目标

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

2.帮助学生打好科学人生观、世界观的基础

3.培养学生具有社会主义道德品质

4.培养学生具有道德评价能力

5.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四.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德育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知、情、意、行的特点及培养

•知—道德认识,基础晓之以理,以知引人

•情—道德情感,激励动之以情,以情感人

•意—道德意志,调控炼之以志,以志树人

•行—道德行为,外部表现导之以行,以行炼人

•◆德育要注意发挥知情意行的整体功能

要注意全面性、多端性、针对性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

2.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积极转化过程

•◆矛盾的类型

•认识性质的矛盾知与不知的矛盾

•能力性质的矛盾自觉与不自觉的矛盾

•思想性质的矛盾正确与错误的矛盾

•◆不同的矛盾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法

•提高认识,辨别是非

•培养自制力,加强自觉性

•反省错误,悔过自新

五.1.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

•涵义:

•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与对他们个人的尊重和信赖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